邊玩邊拍邊寫詩 游吟女攝影家 AGNES CHONG·思念

《愛墾營銷慕課》推薦精彩文獻,歡迎學習:


Rating:
  • Currently 4.75/5 stars.

Views: 51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Suyuu on April 26, 2021 at 1:04am


let me entertain you

I'm inspired by the concept of "let me entertain you" to say a few words here.

I must say, come to TV host, Samantha Brown (see below)is my number 1 idol. Though I'm not a television personality, I picked up a lot of communication and presentation skills from her programs in TLC.

She is always knowledgeable, yet, tell her attractive stories in an easy going style. Always in a sweet smiling voice and face.

In a business environment, these qualities are definitely critical to the success of a corporate story-teller. Whether we carry the designation of trainer, interpreter, copy writer, PR officer, CIS coordinator, etc. we need this training.

I always believe in what Walt Disney once said, "do things and make things which give pleasure to people in a new and amusing ways". 


(Isn't that a different version of Jerome Bruner's "effective surprise" ? )


This statement is equally important to film makers and other careers dealing with human beings.

More often than not, in company training, we also discovered that people who laugh together become a community, and that an atmosphere of playfulness releases our positive energy that make learning experience lasts.

Frankly, this close encounter is something that web browsing can't substitute.

May be it is not over imaginative to suggest that, every business training course is an creative art experience that sound like host communication game. Don't you think so? (Comment by 用心涼Coooool on August 22, 2011)

Comment by Suyuu on April 18, 2021 at 10:45pm

趙毅衡,論坎普:艷俗的反諷性再生

坎普是一種特殊的風格,在各種藝術體裁中,尤其在廣告中,近年來使用越來越多。對坎普的研究卻越來越少。坎普經常被混同於常見的搞笑、幽默、諷刺。坎普實際上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符號修辭方式,它是一種有意的過分艷俗,到如此一種程度,以至它不能再被當作艷俗,反而成為推翻艷俗的手法。因此它是一種非常細膩的反諷,一種口是心非的艷俗,用過分艷俗來推翻艷俗。這種手法要達到目的,分寸就必須拿捏的很準,對文化語境也要考慮周到,不然接收者會誤會。但是一旦用得恰到好處,效果可以非常出色。
趙毅衡,論坎普:艷俗的反諷性再生,2020,《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20年05期)
     
                     (A Very This-Season Guide to Susan Sontag’s Essay “Notes on Camp”)

Comment by Suyuu on April 15, 2021 at 10:00pm


纳博科夫·彩色鉛筆

現在彩色鉛筆在畫。綠色的那支,手腕僅僅這麽一轉,就能夠使它筆底生出吹皺了的水面上的一棵樹,或一條水下的鱷魚留下的旋渦。藍色的那枝在頁面上從左到右畫上一條簡單的直線——所有海洋的地平線就出現了。有一支說不清顏色的粗頭的筆總是礙手礙腳的。棕色的鉛筆老斷,紅色的也是,不過有時候,在剛剛折斷以後,可以捏住,讓突出來的裂片支撐著鬆動的鉛心,雖不太結實,還能頂用。那紫色的小東西是我特別喜歡的,已經被用得短得幾乎沒法捏得住了。只有白顏色的那支,那鉛筆中細長的白化體,保留著原來的長度,至少直到我發現它遠不是在紙上不留任何印記的騙人之物,而是理想的工具之前:因為我在塗抹的時候,願意把它想像成什麽都可以。

啊,這些鉛筆,也被我分給了我書中的人物,好讓小說里的孩子們有事可忙;它們現在已經不再完全屬於我了。在書中某一章的公寓里的某處,在某一段的一間租住的房間里,我也把那面向下傾斜的鏡子、那盞燈和枝形吊燈上的掛件放在了里面。已經沒有剩下什麽東西了,許多都被散了出去。(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說吧,記憶:自傳追述》5.6)

Comment by Suyuu on March 31, 2021 at 9:35pm


陳明發·影像一帶一路:記憶·尋索·再現


常在課堂上隨興提問:“怎樣的企業故事片才是好片?”


許多人都推薦了鄰國泰國制作的那部潘婷洗髮水微電影。催人淚水,卻很真實。這麼說吧,好的微電影不僅僅需要攝錄機與勞力,它還是"用心拍的"。泰國拍得出這麼好的商業短片,該給馬來西亞一個很大的啟示。

建議可從舉辦微電影比賽開始,邀請全馬數十家大專院校的藝術系學生,以及對短片藝術有興趣的社會人士,發揮他們的影像概念、才華與想象力,給受推薦的個人、企業、地方、事物...........拍攝短片。


《影像一帶一路:記憶·尋索·再現》征紀錄片企劃~~一、主辦單位;二、徵件目的:紀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形無形人文影像、城鄉性格風貌,提供後續研究者研究之素材,並深化各國民眾親近一帶一路、珍惜一帶一路的內在情感;三、徵件主題:“
記憶·尋索·再現”,共分...........等3類,紀錄並重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特色、傳統技藝的發展歷史與滄桑;深具在地風俗與紀念意義的民俗節慶,同時廣徵尋找一帶一路其他符合本賽事主題且值得紀錄保存之影像專題。四、影片長度:8分鐘為限。五、收件日期:即日起至月日止。六、製作獎金:最高可得製作費。七、相關網站;八、聯絡方式:)(June 17, 2015 草擬)

Comment by Suyuu on March 25, 2021 at 10:50pm


陳明發《資訊疲勞、故事缺席》

我們正面對“資訊疲勞、故事缺席”的吊詭。對新聞報道這回事,班雅明在《說故事的人》(1936)中是這樣批判的:“每天早晨都把全球的新聞帶給我們,卻缺少值得我們注意的故事。” 這些消息往往只意味著“今天發生過的其中一件事”,它無關乎生活;在個人的成長脈絡中,它占不到邊,沒有其特別意義與位置。而且,都是一條信息很快就蓋過另一條消息。其實,時間就是生命,我們往往讓這些信息浪費了自己的生命。故事不一樣,故事與我們有關,它往往是在地的,關連到我們或身邊的人,以記憶的形式聯系著講故事的人和聽故事的人。本雅明在他的年代已經在感歎大眾傳播的干擾,我們今天的處境恐怕要嚴重千倍了。
(25.3.2021)

延續閱讀 》陳明發《資訊疲勞、故事缺席》

Comment by Suyuu on March 25, 2021 at 1:47pm


陳明發《從文化研究出發投進疫後振興》


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2021128日所發佈的數據顯示,新冠疫情導致全球旅遊人數大幅減少,2020年全球旅遊業收入損失1.3萬億美元,成為“旅遊業歷史上最糟糕年份”。所損失的收入是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所損失的“11倍多”,1億至1.2億個與旅遊業直接相關的工作面臨風險。

回顧2019年及之前的連續8年,旅遊業所取得的GDP成長,一直大於全球整體的GDP成長。每十份工作中,就有一份與旅遊業有關。實際上,在過去十年,全球所創造出來的新就業機會,五分之一落在旅遊業。它是最大的經濟領域,不止關係到服務業,也帶動了國家的出口貿易與民生福祉。


但是,在我們繼續看好觀光業前景的同時,旅遊體驗需求越來越多元;越來越創新,這給業者帶來越來越艱巨的求變挑戰。


其中,文化旅遊是多元、創新最重要的大趨勢之一;怎樣把馬來西亞素來深感驕傲的豐饒文化資源,轉化成旅遊業者更上層樓的新動力?從文化研究出發,有何地方創生與文化創意的概念與技藝,把一個地方的文化旅遊潛能釋放出來?這會是我們社會疫後振興的一個大題目。
(23.3.2021)

平時出入泰國國際機場的旅人多如過江之鯽,在冠病疫情時期,冷清情景令人淚下。這是全球機場的共同命運。Police captain Nicha Nitinavakarn works at the Arrival Immigration Bureau in Suvarnabhumi Airport in Bangkok, Thailand. Photo: UN Women/Ploy Phutpheng UN Women/Ploy Phutpheng

Comment by Suyuu on March 20, 2021 at 3:24pm

陳明發《感性刺激》

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的經濟思想有助於政府的短期管理,如景氣循環;而管理長期的經濟成長政策,19世紀法國供給派大師賽依(Jean-Baptiste Say,1767~1832)則認為,不是消費決定論-供給會自動的去創造需求(Supply creates its own demand) ;東西賣不出不是消費不夠,是供給的創造性不夠,需要刺激的是革新而非消費。在這世界上,有形資產已接近飽和。資訊社會感性社會知識社會影響了消費口味。


詹宏志:感性消費時代

符號消費(SYMBOL CONSUMPTION)

魔課師手札·品牌體驗

從“消費人”到“審美人”的精神涅槃

“體驗”與“品味”: 誰的審美化?

體驗行銷:行銷對話

微電影營銷:體驗經濟時代的品牌傳播新思維

娛人得利

作為文化變遷標識的“後現代”

故事場景摩天樓 STORYSCAPING

突破故事行銷的迷思

《不賣東西賣體驗》推薦序

黃厚銘:風格、名牌、與符號消費

進入消費的“身體敘述”:一個符號倫理學分析

品牌神話 靠消費者加油添醋

Comment by Suyuu on March 19, 2021 at 9:07pm

陳明發《感性調適》

數字化的年代,隨時随地可上網。發訊、收件、互動與留言,無論是文字、圖像或影音,都不成問題。人們不管生活在地球那一个角落,全球化看来已實現了它的承諾:天涯若比鄰。隔閡在解除中。

可是,這樣的景觀,傷害了人們的想像力。對内容的過度消費,已造成了倦怠感。

過度的內容生産,真正的區別模糊了。感性分配與感性調適無法協調,所產生的厭倦感,造成更大的冷漠甚至疏離感。


從感性營銷的角度說回來,許多人心目中所謂的悠遊、“尋找自我”,其實只是熱鬧街道上、高級咖啡座裡,觀光客的自拍;無法面對生命體驗的一種自戀式躲藏。

文學可以是一一帖療愈。

寧願回到特朗斯特羅姆1954年。那種孤寂,才是真正刻骨銘心的流放,除了詩,無以救贖。

文學不只是閱讀與寫作,更關乎我們怎樣對待自己的閱讀與寫作。

這要從哲學去找尋思考的路徑與方法;從而唤醒我们的感性。

愛墾MOOCs慕課講堂和創意人交流,生活感受得夠深刻,故事才說得好。

(2015年11月8日)

Comment by Suyuu on March 1, 2021 at 11:29pm

熱門直播:非遺2020年助中國成功脫貧 (2)

2020一整年,全球讓冠毒-19鬧得天翻地覆,中國卻不僅迅速克服疫情恢復正常,而且還如期全國脫貧。秘訣?

6月13日,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將如期而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助力文化扶貧、實現鄉村振興過程中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如何讓非遺融入百姓生活?光明智庫以一堂特別的“非遺公開課”,約請專家及非遺傳承人與您共同探討。

                                                     湖北武漢面塑手藝人劉潔在展示麵人制作技藝。新華社發


嘉賓: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劉魁立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主任 陳岸瑛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貴州赤水竹編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楊昌芹

2.變“輸血式”幫扶為“造血式”發展

 

光明智庫:非遺發展不能僅靠“輸血式”投入,更要增加“造血式”收入。非遺扶貧就業工坊作為產業扶貧的重要抓手,在促就業、增收入方面發揮了哪些作用?


劉魁立: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各地區創造了大量有效經驗。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培育扶貧對象本身的造血機能。過去有很多關於手藝的民間諺語,如“無藝如貧”“手藝是活寶,走遍天下餓不倒”“學藝終身福,是藝不虧人”等。非遺扶貧,是讓貧困人口掌握非遺技藝,並且以藝致富。

而這些非遺技藝,是他們以往就了解的、熟悉的,或者是曾經從事過的,所以做起來相對容易,能夠很快見效。我知道有很多非常成功的實例,比如非遺能人帶領農戶加入合作社的形式,在很多地方取得了很好成績,有效改變了一些農村的面貌。

陳岸瑛: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是繼傳統工藝工作站之後的又一傳統工藝振興舉措,響應了決勝脫貧攻堅的國家號召。工坊通過開展手工技能培訓和產品設計研發,為困難群眾帶來訂單,為留守婦女創造居家就業機會,同時壯大了非遺傳承人隊伍。 

不少傳統工藝在走向復興的過程中,面臨產能低、勞動力不足的問題,非遺扶貧就業工坊一方面可以起到扶貧、扶志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為非遺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非遺扶貧就業工坊還可以增進民族團結。 

楊昌芹:作為赤水竹編傳承人,我在家鄉鎮上成立了一個集生產、銷售、加工、培訓為一體的產學研基地,面對面把竹編技藝教給本地農民。農民學會了技藝,產出了商品,帶動了就業,增加了收入,實現了脫貧致富。非遺產業不需要聽起來“高大上”,只要深挖傳統、有所創新,打破“千篇一律”的禁錮,打造出“小而精”的特色,就能具備市場競爭力,成為帶動鄉村造血、實現脫貧攻堅,乃至支撐鄉村振興的產業。我想,“授之以漁”的方式遠比“授之以魚”的方式好,比直接給貧困戶金錢更有意義。(来源:《光明日報》 2020年06月12日 07版)

前一篇: 熱門直播:非遺2020年助中國成功脫貧 (1)

后一篇: 熱門直播:非遺2020年助中國成功脫貧 (3)

Comment by Suyuu on January 31, 2021 at 3:22pm


網路主播金句 50

每天告訴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錯”。

糊口若剝去了抱負、胡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閃光並非日頭的專利,你也可以閃光。

獲致幸福的不二法門是珍視你所擁有的、遺忘你所沒有的。

你可以用愛獲得全球,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球。


延續閱讀 》《媒体愛墾》內容重點推薦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