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人心靈素質(6)福柯 + 德里達

想進視覺傳達這一行?聽聽頻頻贏得國際設計大獎的臺灣設計師陳永基的體驗:“我認為風格不是重點,重點是要以國際性水準來檢視自己的設計,用國際觀和地球村的格局要求自己。” (Close by Dongyup Shim)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50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April 16, 2021 at 9:42pm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March 8, 2021 at 7:57pm


黄秀香·後現代社會工作後思維:去主流價值與文化

後現代思維對社會工作的影響,包括:去主流價值與文化——後現代強調差異性、多元主義,重視不同,包括各種不同行為與本土性。並強調多元並存,相互尊重的概念,此與社會工作專業重視服務對象的獨特性、文化性及所在之社會結構與脈絡相同。

社會工作者介入的目的,不是將服務對象帶入主流文化的再社會化,而是去傾聽及觀察服務對象的文化與社會背景的特殊性,協同其將被壓抑的聲音釋放出來意義相同。

所以,當社會工作者介入處理兒童保護、婦女保護、或後SARS 時代社會等其他服務接受者時,要意識到是否受限於主流價值,或正控制或改變案主群進入主流體制而不自覺,如過去原住民的教育制度是依據漢族的儒家思想文化教育方式,而不是原住民的文化基本教育方式,在種族共融的潮流下,應尊重各種族間的文化差異,而採取適合該種族的教育方式教育。(黃秀香,2003 ,後現代思潮對現代社會工作實務理論與處遇的影響及反思,台灣《社區發展季刊》104 期,321頁至341頁)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March 6, 2021 at 9:57pm

黃秀香《社會工作由依法行事到回歸社會正義》

Howe(1994)以後現代觀點,批判現代社會工作,認為社會工作是關心合法性大過於案主生活。當社會工作形成專業化後越傾向主流觀點,過度重視主流體制所建構的社會情境,如社會所建制之法律、經濟、服務消費者、人本主義等,社會工作已經變成比較關心案主做了“什麼”(what),而非案主為什麼(why)做了那些。如社會工作使用“照顧”(care)、“處置” (treatment)、“改變”(change)及“控制”(control)的知識與技術,將人們帶到主流文化中所謂的“美麗”、“事實”、“正常”、“好”靠攏(Howe,1994),而後現代質疑這些所謂的“美麗”、“事實”、“正常”、“好”,是否“照顧”、“處置”、“改變”及“控制”的知識與技術,真正能讓案主得到應有的生存權利及獲得真正的公平正義看待。(黃秀香,2003 ,後現代思潮對現代社會工作實務理論與處遇的影響及反思,台灣《社區發展季刊》104 期,321頁至341頁)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March 4, 2021 at 12:02am

黃秀香《解構理論》

解構理論亦是一種抗拒理論,它抗拒系統化,解構是沒有盡頭也沒有凝聚點。解構理論主要與某種閱讀方式聯繫在一起;解構理論是對傳統的“非此即彼”的二值邏輯的超越;強調哲學與文學間界限的消失;概念的獨特性。


解構閱讀 の 双重閱讀


解構理論理解為一種“閱讀方式”,也就是說對“本文”進行閱讀(重複性閱讀,肯定閱讀遊戲,致力於對本文進行客觀的解釋、複述)和解釋(批判性閱讀,尋找真理或源泉,以遊戲態度對待本文)的一種方式。解構理論是“消費社會”的產物,是“消費文化”的一部分,表現現代理智生活的一般傾向;消費書籍,享受書籍。


過去習慣或主動地接受知識,希望用之是去改變自然、改變社會。而今讀書不是手段,它是目的,讀書獲得的是“本文的愉悅”。如德希達和耶魯的解構批評家們進行閱讀並無固定模式,而是他們唯一聲稱的要超越傳統的批判,主要表現在力圖找到一些「邊緣」或「盲點」作為媒介,從中發現閱讀有多種可能性,而本文在自身解
構著。(黃秀香,2003,後現代思潮對現代社會工作實務理論與處遇的影響及反思,台灣《社區發展季刊》104 期,321頁至341頁)

下一届:解構閱讀 の 閱讀的遊戲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February 26, 2021 at 10:04am


黃秀香《本土文化與後現代精神》

從後現代世界觀點中去尋求世界特性的不確定性、質疑、相對性、改變和不斷地定義“真實”,這似乎更適合現代社會工作實務者的需求。後現代需要社會工作者放棄形式價值或實務工作的形式核心,即
是對核心價值(core values)、社會正義(social justice)、人權(human rights)、專業倫理(professional ethics)和助人技巧(skilled helper)反思。後現代社會工作不再強調普遍性標準化法則,正如經濟發展上強調權衡法則一樣,法則是有明確的規定,而權衡表示不確定性、可能性、模糊性。近年來的全球化理念中,主張彼此尊重各地區的文化,也強調本土文化社會工作,進而把服務對象被壓抑的聲音釋放出來,並強調給予案主權能使之能改變內在及外在的權威關係。也強調研究與實務整合,主張解構學術霸權及專業霸權。(黃秀香,2003,後現代思潮對現代社會工作實務理論與處遇的影響及反思,台灣《社區發展季刊》104 期,321頁至341頁)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February 24, 2021 at 4:38pm

福柯《相似:16世紀的認識衝動》

福柯在《詞與物》(1966 年法語版, 1970 年英語版)中,論述了16 世紀到20 世紀之間,西歐的四種彼此不同的認識型。他的研究表明, 16 世紀的主導話語模式有一種異中求同的衝動, 16 世紀的科學充斥著“相似性”(similitude)的觀念, 人們熱衷於探詢一物與另一物的相像程度, 那時的主導範疇有模仿、類比、相符、相像等。這種話語模式所代表的再現風格,是用熟悉的事物來描述陌生的事物。

這是一種隱喻 (metaphor)的表達方式, 以肯定兩個不同物體之間的相似性為特征。福柯認為,16 世紀的人文科學就是以隱喻的方式來編碼經驗世界的。正是由於16 世紀對相似性的著迷,才引發了17 世紀人文科學向本質差異性方向轉變。(林慶新,歷史敘事與修辭———論海登·懷特的話語轉義學,國外文學(季刊) 2003 年第4 期(總第92 期)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February 23, 2021 at 3:52pm


巴迪歐·抵制歇斯底里症

巴迪歐從七十年代法國政治的全面退潮中,看到的是一種重燃的迫切需要:我們迫切需要一種哲學去解釋那些重要的稀有事件,這些事件能夠永久改變我們對何為可能的認識和感知。在巴迪歐的語匯中,“事件”並不是指改變本身(無論其具有多大的世界歷史意義),而是指那些為思想與行動提供新的突破口的事情;他給出的例子不僅包括68年五月風暴,還有格奧爾格·康托爾(Georg Cantor)有關無窮的數學概念,勛伯格的十二音列體系,以及任何兩個墜入愛河的人。對他而言,哲學的功能是抵制按部就班的日常,思考並肯定新的可能性,也就是說,籠罩在懷疑主義之下的那種漫無邊際的批判思想,就像一種歇斯底里症,必須加以抵制。就藝術而言,哲學必須避開上述所有三個選項:藝術不能變成唯一的真理,但在藝術裏存在具體的事件,這些事件能夠生產專屬於藝術,同時又具備哲學和政治意義的真理形式。巴迪歐在《電影》(過去幾十年中他有關“第七種藝術”的論述文集)中告訴我們,關於藝術的哲學思考應該朝向一種肯定主義(affirmationism),“只有當它們暗示了能夠改變世界的某個點,才能說藝術所催生的理念構成對世界的判斷。”
文/ 尼克・鮑姆巴赫(Nico Baumbach)譯/ 杜可柯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February 4, 2021 at 9:23pm


福柯《不一致、否定的權利》

在福柯之前,重要的哲學思想的形象是建構體系或者學科,提出概念,完善概念。甚至到了阿爾都塞、布爾迪厄、薩特,還都是屬於這類型,就是要建構體系和學科。這樣的哲學思想形象,依靠的是對理論路線和世界感知都進行肯定的思想。而福柯思想給出的是另外一種形象,著作永遠顯示“不一致”的形象。但是這個完全不能說明形式體系結構的失敗,相反,這是對據為己有的思想、對自身價值觀念進行的另類思考。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思想的任務不僅僅要驅逐人們看不見的權力掩蓋的肯定因素,更重要的是要保護一個人反抗對其“不一致”的壓制,保護一個人“不一致”的權利,就是保護把“否定”引入自身的權利。
(杜小真:真正的自由是尊重個體差異)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February 4, 2021 at 12:35am

福柯:權力的派生(variation sur le pouvoir

權力問題是福柯思想中最深刻、最引人入勝的部分,也是最有分量的部分。福柯以各種各樣的陳述方式,提出權力這問題。所以權力的派生幾乎貫穿著福柯全部的著作,而且貫穿著從哲學到歷史、從心理學到刑法等等一系列的學科、一個又一個的領域。

從《古典時期瘋癲史》到《性史》的第一卷《求知之志》,很好地說明了福柯的異變特征。因為《瘋癲史》乍看起來,會把它當作一部醫學著作——如果從權力的角度看——可能是關於醫學的或如何對待瘋人的實踐的書。但是歸根結底,這本書是20世紀思想界對於當代社會權力運作的一種反思

在這部著作中,福柯描述的是古典占主導地位的驅逐和排斥,這樣一種驅逐的邏輯就把瘋子、同性戀,都置於邊緣地位,所以這個古典時期的大監禁,展現了否定和陰暗的力量,在常人看來、在醫生看來他是不正常的,這些人實際也是一群具有生命力的人,而他們這些人突然在厚厚的圍墻之後歸於沈默,接受監禁甚至被遺忘。所以權力在決定的力量中做出決斷,福柯在此,就是要把人道主義作為權力的一種新技術,而不單純是把自身從承受的監禁的壓迫中解放出來。這種思考實際上也重新更新了精神病學的思考。所以他對這些監禁的思考或批判,就是要指出:精神病學這個概念需要更新,精神病學就是要用非醫療手段來記錄瘋人是如何形成的,也就是說他希望從外部建立一種從外部來接受對象的科學。

這樣的一種希望或者是這樣的一種變化,到了《求知之志》,又有了更新和變異。在《求知之志》也就是在《性史》的第一卷,貫穿的是“包容”(接納)的邏輯。福柯分析了西方有關性的概念的地位,他描寫了一種發展其積極一面的權力,被排斥、受檢驗和被鞭笞的性禁忌似乎得到鼓勵。權力不僅僅是禁止,權力也有建構的性質。從《瘋癲史》(1961)到《求知之志》(1976)的比較,很能說明福柯在權力問題上的思想變異的過程,也可以說在這個領域中不斷改造自己的觀點,對不斷發現權力檢查新形式的過程,對於像權力檢查機構的一些新形態,權力問題總是在不斷更新的爭論中派生出來,重生出來。杜小真:真正的自由是尊重個體差異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February 2, 2021 at 4:33pm


只有“否決”才是確信的

什麼事情來了我就信?絕對沒這種事!只有“否決”一途,才是確定的。

一般人只懂得說:“哎呀別擔心,事情總會越來越好”。這不叫樂觀。

樂觀是:你看出事物的偶然性,最重要的是,從那偶然性中,看出它可被扭轉、改變的脆弱。因為它更多的只是接近人們本身的意願,雖然看上來複雜,但它大多數時候只是暫時的歷史偶然,而非不可避免的人類學的必然。


柯透露四種觀察與轉變事物的途徑:


第一,首先是權力的派生運動。可以從《古典時期瘋癲史》到《求知之志》。


第二,福柯的社會活動運動。福柯的形象從一個思想家到一個戰士的運動。


第三,關於人的問題的一個過程。主要指主體的問題,也就是在主體問題上的流動的認識過程。從《詞與物》,一直到《快感的享用》、到《自我呵護》。


第四,邊緣生活到權力關係的中心位置的運動。就是從邊緣這樣的一個生活的體驗,一直到對於權力關係。從這個位置出發,對於權力的思考,實際上把權力放在一個非常中心的,且和傳統的觀念不一樣的位置來思考。
(杜小真:真正的自由是尊重個體差異 / 2016-03-22 鳳凰網文化)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