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重點推薦 》
風格遊記:最優美的體驗紀錄
愛墾雲端藝廊: 小時代趣味主題館
愛墾雲端藝廊: 中藥故事館
愛墾雲端藝廊: 藝·攝影館
愛墾雲端藝廊: 戀戀情詩館
愛墾雲端藝廊: 族群和解主題館
愛懇雲端藝廊:設計故事館
愛墾雲端藝廊:花卉攝影館
愛墾雲端藝廊:美食主題館
愛墾雲端藝廊: 戀戀·文物館
愛墾雲端藝廊: 藝·攝影館
Tags:
Albums: 愛墾MOOCs課堂
Comment
林連玉佚詩〈吉隆八景詩〉
六.龍窟觀魚
斷澗築長堰,鑿山開廣途。
翻成魚樂國,乃是人工湖。
唼喋相濡沫,嬉遊競闖趨。
惠施差解意,物我同歡娛。
這是位於吉隆坡市區內的湖濱公園(Lake Garden),十九世紀末由英參政司瑞天咸(Swettenham)開設。公園環繞著一座人工湖。築湖工程耗時十年,是以建堤截斷Sungai Bras Bras而成,故詩稱“斷澗築長堰”;人工湖最初以瑞天咸愛妻之名曰Sydney Lake,因此當時的總工程師Venning稱為“愛的工程”(labour of love)。(Gullick 1955:7)從最初的設想,湖濱公園就是對公眾開放的一座植物園。由於地處中心,風景怡然,園中植被豐富,湖內遊魚嬉樂,自來成為吉隆坡一帶民眾休閑遊樂的聚集地。不分男女老幼貧富華巫印,齊集共樂,同聚歡娛,是以詩稱“惠施差解意”。
延續欣賞
林連玉佚詩〈吉隆八景詩〉一、降真觀瀑
林連玉佚詩〈吉隆八景詩〉二.鄧苑尋芳
林連玉佚詩〈吉隆八景詩〉三.尼山遠眺
林連玉佚詩〈吉隆八景詩〉四.情湖弔影
林連玉佚詩〈吉隆八景詩〉五.古洞探幽
熱門直播:非遺2020年助中國成功脫貧 (4)
2020一整年,全球讓冠毒-19鬧得天翻地覆,中國卻不僅迅速克服疫情恢復正常,而且還如期全國脫貧。秘訣?
6月13日,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將如期而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助力文化扶貧、實現鄉村振興過程中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如何讓非遺融入百姓生活?光明智庫以一堂特別的“非遺公開課”,約請專家及非遺傳承人與您共同探討。
(下圖:英國學者:中國減貧是世界脫貧領域取得的最大成功 )
嘉賓: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劉魁立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主任 陳岸瑛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貴州赤水竹編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楊昌芹
4. 以文化滋養激發志氣、培植自信
光明智庫:近幾年,非遺保護被不少地區寫入村規民約,這對鄉村治理有何影響?通過非遺產業發展傳遞文化滋養,有何深遠意義?
劉魁立:村規民約是中國農村傳統的自治方式。現在很多鄉村重新訂立村規民約,這是很好的現象。在任何一個社會群體中生活,如果沒有大家共同遵守的行為規範,各行其是、矛盾不斷,這種生活是難以維持的。村規民約中所倡導的尊重和適應自然、維護群體的互助合作與和諧關系、提升道德面貌等內容,在諸多非遺蘊含的理念中都有所體現,對於構建良好的鄉村治理秩序發揮著重要作用,對繁榮農村經濟、推進農村共同富裕有著積極效果。
非遺扶貧改善了貧困家庭的生活水平,更提升了他們的自信心。我曾經和邊遠山區的漢族,以及海南島的黎族同胞、黔東南的侗族同胞、雲南的傣族同胞交談過,他們不約而同地說,以前過窮日子的時候,生活沒指望,情緒沮喪。自從有了編織、刺繡、陶藝等非遺手藝,生活改善了,家裏也有了笑聲。非遺傳承實踐活動的增多,不僅讓人們體驗到共同秉承的傳統習俗,還讓人們感受到文化的多樣性在不斷豐富,人類創造力的源泉在不斷奔湧,這對培育文化自信意義深遠。
陳岸瑛:不少社會學家在調研中發現,伴隨現代化、城市化發展,鄉村的空心、空巢現象嚴重,一些鄉村和城鄉接合部淪為文化道德的真空地帶。近20年來,情況逐漸好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深入人心,鄉村不再是城市的對立面,而是成為城市人向往的世外桃源。不過,僅僅有優美的自然風光、便捷的交通和舒適的度假村,還不能說是鄉村的完全復興。鄉村復興,還需要有家、有業、有人氣、有文化。
近年來,非遺保護被不少地方寫入村規民約,這對於鄉村治理、復興鄉村文化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鄉村非遺是鄉民生產、生活、信仰和娛樂方式的活態遺存,申報和保護鄉村非遺項目,是復興鄉村文化的關鍵所在。非遺與旅遊融合、傳統工藝振興帶來的鄉村新業態,還能為村民居家就業、吸引大學生返鄉創業創造條件。
只有百業興盛,村裏的人氣才能旺。雲南鶴慶新華村是手藝興鄉的一個典範,那裏山清水秀、民風淳厚,家家戶戶都以銀銅器制作為業;那裏的村民見多識廣,心胸開闊,有一種深入骨髓的文化自信。在新疆哈密,傳統工藝工作站和扶貧工坊為成百上千的維吾爾族家庭帶來了訂單和發自心底的幸福感;復興民族手工藝所創造的不僅是物質財富,更是精神財富。
楊昌芹:赤水竹編已經成了赤水的文化符號之一,來我們這裏旅遊的人,都會買幾個竹編帶回去。通過這種方式,非遺得到了更廣泛的弘揚。我想,非遺所蘊含的傳統文化會成為未來鄉村振興的靈魂,讓整個鄉村都更有精氣神。(項目團隊:記者 李曉、張玉玲、王斯敏、蔣新軍、劉嘉麗)(来源:《光明日報》 2020年06月12日 07版)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