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社會科學研究工具~~網路上有多款免費的情感計算(Affective Computing)軟件工具和開源庫可供使用,這些工具在情感識別、情緒分析等方面非常有幫助。以下是幾款在研究和開發中常用的情感計算軟件或開源庫:
1. Affectiva SDK:Affectiva提供了免費的 SDK,用於面部表情和情緒檢測。它通過計算機視覺算法檢測視頻中的面部表情,識別常見情緒(如憤怒、快樂、驚訝等)。免費版 SDK 主要供非商業用途,但提供基本的情感分析功能。
2. OpenFace:OpenFace 是一個開源面部表情識別工具,常用於情感研究中的微表情分析。它基於 Python 和 C++ 開發,支持面部表情的實時分析和情緒識別。雖然沒有直接的情感分類標簽,但可以通過它的面部關鍵點數據進行情感推斷。
3. Microsoft Azure 情緒分析 API:微軟的Azure認知服務中的情緒分析 API 可用於文本情緒分析,並能識別喜悅、悲傷等情緒標簽。盡管不是完全免費的,Azure 提供了一定數量的免費調用配額,適合小規模研究使用。
4. Google Cloud Natural Language API:Google 的情感分析API支持對文本進行情感評分。雖然不是完全免費的,但提供免費調用額度。它可以分析句子或段落的情緒傾向,返回情緒分數和強度,有助於文本情感分析。
5. Empath API:Empath API 是一個開源 API,可以識別音頻中的情緒(如興奮、悲傷、憤怒等),常用於音頻情感計算研究。適合音頻情感分析,並且開源可用。
6. TensorFlow 的 Keras-Emotions 項目:這是基於 TensorFlow 和 Keras 的開源情感識別項目,用於圖像情緒分析。它可以通過深度學習模型對圖像情緒進行分類。適合研究者進行模型訓練和圖像情緒檢測。
這些工具可以作為情感計算的起點,免費版或開源版基本功能能夠滿足小規模情感計算和學術研究需求。
目前也有一些在線工具可以用於 George Kelly 的 repertory grid technique (RGT) 分析。這些工具適合個人構造理論的研究,方便研究者通過網絡平台收集和分析數據。以下是幾款受歡迎的在線 RGT 工具:
1. WebGrid:是一款專門用於 Kelly 的 RGT 的在線工具,由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開發。它提供了直觀的界面來創建和管理 repertory grids,可以幫助用戶定義個人構造、評估不同元素,並且自動生成相關分析圖表。
2. Idiogrid:是一款基於 RGT 的研究和分析軟件,支持復雜的數據管理和多種網格分析方法。雖然它是桌面應用程序,但可以將 RGT 測試設置為在線訪問,讓受訪者通過網頁填寫構造測試。
3. OpenRepGrid:OpenRepGrid 是一個免費的開源 RGT 軟件包,基於 R 語言,提供了分析和可視化 repertory grids 的多種工具。研究者可以通過 R Shiny 創建在線應用,讓參與者直接在瀏覽器中填寫網格。
4. GridSuite:是基於網絡的 RGT 工具,專門用於心理學和市場研究。它允許用戶創建在線構造測試和個體分析,界面友好且支持多種輸出選項。
5. Flexigrid:是一種較新的、免費使用的在線 RGT 工具,主要用於個體心理分析。它支持網格輸入和自動評分功能,可以方便地在線收集和導出數據。
這些工具可以簡化 repertory grid 的數據收集和分析過程,讓研究者輕松在網絡上設計並發布調查問卷,有助於更廣泛地應用個人構造理論。
[摘錄:邁克爾·哈特 | 情動何益:《情動轉向》前言 ]
為著舉例說明情動的視角——到現在為止,我對此只是以哲學術語來加以闡述的——是如何有益於社會科學研究的,請允許我簡要說明,我自己是如何運用這一視角來理解在勞動和生產的主導形式中的新近變化的。作為擴展兩種相當不同的研究潮流的一種方式,我使用「情動勞動」(affective labor)這一術語。
第一種研究潮流,是由美國的女性主義者所發展出來的研究組成的,這關乎社會性別化的勞動形式,這些勞動形式以一種核心性的方式涉及情動——比如感情勞動(emotional labor)、關愛、親屬工作(kin work),或者母性工作(maternal work);這些研究同時考量在薪資經濟和非薪資經濟中此種活動的性質和價值。
第二個潮流主要涉及法國和意大利經濟學家和勞工社會學家的寫作,他們運用認知勞動(cognitive labor)和新的知識無產階級(new cognitariat)這樣的概念,試圖去理解生產實踐和勞動市場整體所不斷增強的知識特質。「情動勞動」這一術語旨在將源於這兩種不同的潮流的元素結合起來,同時去理解新的生產形式的物質性和知識性的方面,認識到此類勞動同時涉及理性智能和激情或感覺。
僅僅為著說明被這一情動范疇所認定的活動之范圍,讓我們舉些例子:想想醫護人員、空服人員、快餐食品工人以及性工作者——所有這一切都是被強烈地社會性別化的活動,在很大程度上,這些活動都生產情動。將這些活動認定為情動勞動的形式,不僅突出了其產品所共享的共通品質,也突出了這一事實:在所有這些活動中,都同時牽涉到身體和心靈;類似地,理性和激情,智能和感情也一起被運用。如同我先前所說,就這些勞動形式而言,情動視角要求我們將跨越兩種分野之間的,亦即跨越心靈與身體之間,和跨越理性和激情之間的關係作為一種問題提出。再者,對這樣的、從概念上集合一系列生產活動之勞動范疇的認定,在很多方面都是有用的——例如廓清這一勞動范疇和其他東西的區別,以及闡明這一范疇之中的各種分野和層級。
最後,對情動勞動范疇的認定使得人們可以更進一步:將它與各種其他的、其產品在很大程度上是非物質性的東西的勞動形式一起加以考量,也就是說,將情動的生產與符碼、信息、理念、意象等此類東西的生產一起加以考量。這一分析性的認可意味著新的政治可能性,揭示了在一系列的勞動活動中所共有的新的和被強化的剝削形式;最重要的,是開啟了拒絕和解放的政治組織和集體性實踐的道路。我舉關於情動勞動概念的例子的目的,只是為了指出情動視角在一個研究領域中的潛在功用,表明它是如何迫使我們聚焦於這種問題式的對應,這種對應跨越了其兩個基本的分野,也即心靈與身體之間、理性和激情之間的分野,同時表明它所揭示的新的人類本體論是如何直接影響政治的。
本書頗具創見性的文章提供了一系列其他的例子,表明情動視角在范圍廣泛的領域中,以種種研究方法來進行研討時所具有的力量。例如,一些文章的作者在有組織的性工作者、醫護人員,以及模特從業人員中,使用田野調查的方式,來對情動的功用進行調查。另外一些文章利用微生物學、熱力學、信息科學以及電影研究的話語,從技術的角度來重新思考身體和情動。還有一些文章在移民和戰爭的語境中探討了創傷之情動。
所有這些文章,都貫穿著對情動的力量和情動為研究和實踐所提出的政治可能性的嚴肅理論反思。這些文章的原創性由此為未來的工作開辟了一些道路。總體而言,它們為我們提供了充足的理由,使得我們相信,在學術研究領域,確實存在著一種值得人們將其稱為情動轉向的重要趨勢。
〇本文選自《生產(第11輯):德勒茲與情動》,汪民安、郭曉彥主編,江蘇人民出版社,2016年5月。為閱讀及排版便利,本文刪去了部分注釋與參考文獻,敬請有需要的讀者參考原文。[詳見]
陳明發·情動詩性(Affective Poetics)案例
老祖宗說,經一事,長一智。
讀經典,若不長新知,被AI打翻
是理所當然的事;若能讀出自己
不一樣的理解、感知與詮釋
誰也就不用怕給機械人吞噬掉~~
看情動文創技法
如何賦中華古詩新的生命力
陳明發〈濾思場〉191〈采葛〉新寫
愛墾APP:《詩性探究》McCulliss(2013)提出的「詩性探究」(poetic inquiry)是一種利用詩歌形式進行研究的方法,核心理論在於通過詩歌表達和理解複雜的人類經驗和情感。這種方法認為,詩歌的語言、隱喻和意象可以揭示傳統學術寫作中難以捕捉的微妙意義。詩性探究不僅創造詩歌,還包括對詩歌進行分析和反思,以獲得對個人或集體經驗的深入見解。其關鍵是將情感共鳴視為一種合法的知識形式,將創意性與學術嚴謹性相結合。(McCulliss, D. (2013). Poetic inquiry and multidisciplinary qualitative research. Journal of Poetry Therapy, 26(2), 83-114. DOI: 10.1080/08893675.2013.794536 )
「詩性探究」(poetic inquiry)作為研究方法正在逐步普及,尤其在教育、社會科學和人類學等人文科學領域中得到關注。它突破了傳統研究的線性表達方式,通過詩歌創作、分析、反思等手段,表達難以量化的情感、體驗和社會現象。該方法的核心價值在於承認情感和共鳴為有效的研究結果,滿足了對個體和集體經驗更深層次理解的需求。隨著學術界對非傳統研究方法的接受度提升,詩性探究正成為一種有效的人文研究工具。
詩性與情感共鳴:詩性探究的核心之一是情感的深層傳達。通過運用隱喻和象征,這種探究方式能超越傳統學術框架,觸及學術中通常忽視的情感維度。它不僅在呈現數據和事實,還在人們的情感中引發共鳴,為研究增添層次和深度。
個體化與普遍性:詩性探究具有跨越個體和普遍之間界限的能力。研究者可以通過詩歌,將個人的細微感受轉化為能引發廣泛共鳴的普遍主題,從而實現個人與社會的雙重連接。這種探究方式適用於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等領域,尤其在創傷、文化身份或自我認同等主題的研究中尤為有效。
探索潛意識:詩歌的結構和用詞方式能通過非線性的表達進入潛意識的領域,這使詩性探究成為探索內心沖突、壓抑情感和文化記憶的重要工具。
Horizon of Expectations-期待視界
The shared ‘mental set’ or framework within which those of a particular generation in a culture understand, interpret, and evaluate a text or an artwork. This includes textual knowledge of conventions and expectations (e.g. regarding genre and style), and social knowledge (e.g. of moral codes). It is a concept of reading (and the meanings this produces) as historically variable. The term is central in Jauss's reception theory.
在特定文化中的一代人所共享的「心智定勢」或框架,是他們理解、解釋和評價文本或藝術作品的基礎。這種框架包括文本方面的知識,如關於體裁和風格的慣例和期望,也包括社會知識,例如道德規范。這一概念強調閱讀(以及由此產生的意義)是歷史上可變的。在堯斯的接受理論中,這個術語具有核心地位。 (Source: https://www.oxfordreference.com)
愛墾APP:人文研究的第三條路徑
除了傳統的定性(qualitative)與定量(quantitative)研究外,「情動轉折」提供了第三條研究路子的多個選項,包括感性研究、身體表演、非表征理論等,雖然為人文科學提供了新穎的方法論視角,但在進入學術領域的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
學術合法性與方法論挑戰:人文學科傳統上依賴於文本分析、歷史研究、符號學等規范化的定性研究方法,或者借用社會科學的統計和實驗等定量方法。而情動轉折的第三條路徑,強調感官體驗、身體實踐和情感過程的動態性,通常不以傳統的學術方式記錄或驗證。這種非傳統的研究方式在學術界可能被認為缺乏科學嚴謹性或可驗證性,從而影響其學術合法性。
應對策略:研究者需要積極發展能夠被學術界接受的理論框架和研究設計,如系統化的感官記錄方式,或者通過與定性、定量方法的交叉研究,增加這種路徑的方法學信度和可重復性。
數據的捕捉與分析複雜性:第三條路徑強調過程性和瞬間的情感生成,這種情感可能難以通過傳統的語言描述或文字化的報告來捕捉和傳達。情感的瞬時性、感官性、身體性和非表征性使得數據的采集、存儲和分析成為難題。比如,如何記錄個體在情感體驗中的動態變化,或者如何分析物質對象如何調動情感,都可能缺乏現有的分析工具和框架。
應對策略:研究者需要開發新的技術手段,如視頻記錄、感官檔案、虛擬現實技術、情感追蹤設備等,來捕捉和分析情感的細微變化。此外,研究者還需要在數據解釋中借助多學科知識,整合神經科學、心理學、社會學等領域的見解,以豐富情感的理解。
學術評價體系的局限:人文學科的學術評價體系通常基於出版物的文字表現,包括學術論文、專著、報告等。這種以文本為主的學術發表形式限制了第三條路徑研究中感官和情感體驗的呈現方式。以表演、感官映射、身體實踐為主的研究,很難通過文字形式完整地傳達其過程和結果,因此在學術發表和評審過程中可能遭遇瓶頸。
應對策略:研究者可以通過跨界合作和新的媒介形式(如多媒體論文、藝術展覽、裝置藝術)來擴展學術輸出的形式,爭取非傳統學術成果的認可。同時推動學術界對這些形式的接受與評估標准的改進。
跨學科的整合困難:第三條路徑的研究通常涉及多個學科領域,如文化研究、藝術、神經科學、建築學、心理學等,這意味著研究者需要具備多學科的知識背景。然而,在實際操作中,跨學科的整合並非易事,尤其是涉及到不同學科之間的方法論差異、概念的理解分歧和理論框架的不兼容性時,研究者可能會面臨較大的阻礙。
應對策略:研究者可以通過跨學科團隊合作,引入不同領域的專家,共同設計研究並解釋結果。此外,跨學科培訓和研討可以幫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其他學科的語言和方法,提高跨學科研究的協作能力。
學術主流的排斥性:在某些學術領域,特別是強調嚴謹實證和邏輯推理的領域,如哲學、政治理論或歷史學,情感與感性研究仍然被視為邊緣化議題。這種路徑強調的身體性、物質性和感性體驗,可能被認為不夠「嚴肅」或無法為學術界提供有用的解釋性框架。
應對策略:研究者可以通過發表更多理論化的論文,逐步在學術話語中爭取話語權,並建立「情動轉折」的研究社區,增加相互支持與推動。隨著越來越多的學術會議、期刊接受這些研究路徑,這一領域也會逐步融入主流學術范疇。
主觀性與解釋的多樣性:第三條路徑中的研究強調個人和群體的情感體驗,這在一定程度上帶有高度的主觀性。不同研究者對情感的感知和詮釋可能差異巨大,容易出現解釋多樣性,甚至相互矛盾的情況。學術界對研究成果的一致性和普遍性有一定要求,而主觀性的突出可能削弱研究的學術說服力。
應對策略:研究者可以通過透明的研究設計,明確自身的研究立場和研究對象的多重性,避免主觀性帶來的過度詮釋風險。同時,開發共享研究工具,如情感映射模型和感官分析框架,以增加研究的一致性和互補性。
文化差異與情感的不可譯性:情感和感官體驗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現形式存在差異,這種差異可能導致情感研究中出現文化不可譯性的問題。不同文化中的情感符號、身體語言和情感表達方式往往難以在另一文化中獲得同樣的理解與認同。
應對策略:在進行情感研究時,研究者應注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采用跨文化研究的方法,避免將單一文化的情感體驗模式視為普遍現象。通過比較研究,研究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情感在不同文化中的複雜性。
情動轉折研究的第三條路徑盡管具有極大的創新性和洞察力,但在進入人文科學的學術領域時,依然面臨合法性、方法論、數據分析和文化適應等多方面的挑戰。通過多學科協作、技術創新和學術評價體系的改革,情感研究可以逐步融入主流學術體系,為人文學科帶來新的思維方式和研究工具。
愛墾APP: 測量“真勢力”的方法
陳明發博士嘗言,無論「軟實力」,或「硬實力」,重點都在「勢力」。「東升西降」,都升了什麼,降了什麼,加減乘除一下,才來結算真勢力。
真勢力一事,由不得單方面宣佈,而忽略了人的情感的主體性、社會性與普遍性。
偏偏這事又不是簡單的加减乘除即可把握的。
那麽,除了傳統的定性(qualitative)與定量(quantitative)研究,「情動轉折」研究是否有第三條路子?
「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研究,除了傳統的定性(qualitative)與定量(quantitative)研究方法,確實提出了一條第三條研究路徑,即一種強調情感體驗和過程本身的方式,這可以稱為感性研究(sensory scholarship)或情感實踐研究(affective practice research)。這種方法更多關注情感與身體、物質性、空間性之間的互動,以及情感如何通過多感官體驗和動態的過程來生成和傳播。
以下是幾種典型的第三條路徑研究方法:
感官民族志(Sensory Ethnography)
感官民族志是一種專注於多感官體驗的研究方法,突破了傳統的語言和文本分析,更多地關注人類的身體感知、空間互動和物質性。研究者通過參與觀察、身體實踐和情感體驗,試圖理解情感如何通過聲音、觸覺、視覺和味覺等感官方式在文化場景中流動。這種方法特別適合情動轉折中的問題,因為它強調情感的身體化與感官化。
例子:研究移民群體中的情感體驗時,感官民族志可以通過參與節日慶典、觀察日常飲食文化或聆聽傳統音樂等方式,捕捉情感如何通過具體的身體體驗和物質環境得以表達和傳播。
身體表演(Performance Ethnography)
身體表演研究強調通過行動與表演來探討情感的生成與再現,研究者通過身體參與和即興表演,模擬情感的實際流動和展現。身體表演方法將研究者置於情感流動的中心,強調過程而非結果,使研究對象成為情感的共同創造者。
例子:在分析社會抗議中的情感時,研究者可以通過參與抗議活動,體驗身體在集體情緒中的角色,或者通過重新演繹社會抗議中的行為,理解憤怒、團結和恐懼如何在現場生成和演化。
情感映射(Affective Mapping)
情感映射是一種通過繪制情感的空間與時間流動來進行研究的方法。它特別關注情感如何在物理空間中積累、流動和擴散,研究者通過對空間的觀察與參與,繪制出情感在特定社會情境中的動態模式。情感映射適合用於探索情感與地理、歷史、建築等因素之間的關係,尤其是那些強調情感如何與環境互動的研究。
例子:研究城市空間中的情感時,可以通過訪談和現場觀察,繪制出某個城市中的特定區域是如何成為焦慮、喜悅或恐懼等情感的聚集點,並分析這些情感如何與地理位置、社會背景以及物質空間的特點相關聯。
情感檔案研究(Affective Archives)
情感檔案研究並不單純依賴傳統的歷史檔案,而是專注於情感如何在文化材料、視覺和物質對象中被記錄和再現。這種方法強調歷史中的情感痕跡,通過分析視覺文化、文學作品、物質遺跡和身體實踐,挖掘出過去的情感經驗。這種研究通常結合了歷史學、文化研究和物質文化分析等領域,探索情感如何在時間中被保存、傳播或遺忘。
例子:在研究一場歷史運動中的情感時,研究者可以分析運動中的象征性物件、口述歷史和視覺記錄,探討人們的情感如何通過這些物件和檔案在歷史中被記載或重新演繹。
非表征理論(Non-representational Theory)
非表征理論(由英國地理學家Nigel Thrift提出)強調研究情感過程和瞬間體驗,而不是將情感簡化為符號化的表征。這種方法關注情感在行動和互動中是如何生成的,而不試圖將其定性或定量化。非表征理論認為情感的意義並不在於語言或表征,而在於情感的過程性、生成性和潛在性。
例子:通過觀察人們在日常場景中的微小互動,研究者可以捕捉到情感如何在未被意識到的層次上瞬間生成和消逝。比如,行人在公共空間中的小動作、目光交流或不經意的身體接觸,都是情感生成的瞬間,不一定需要明確的語言或符號表達。
情感設計與物質性研究(Affective Design and Materiality)
情感設計與物質性研究關注情感如何通過物質對象和設計來激發和傳遞。研究者可以分析情感在物質文化中的表現形式,如建築設計、日常物件、藝術作品和技術裝置,探討情感如何通過物質化的形式影響個體和群體的體驗。這裡的研究不僅局限於物件本身,還包括物件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
例子:在探討科技產品的設計時,可以分析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等物品如何通過其物理特性、用戶界面和設計策略來引發情感反應。設計師如何通過材質、顏色、形狀等因素來調動用戶的情感體驗,也成為研究的重點。
「情動轉折」研究的第三條路徑,不僅超越了傳統的定性與定量方法,還引入了對情感的過程性、身體性和物質性的深入關注。這些方法強調動態的、過程化的情感生成,而不僅僅是將情感作為一種可以測量或表征的對象。這種方法適合於捕捉情感的複雜性,特別是其在社會、文化和空間中的流動與轉化。對於理解情感如何在社會、文化和物質世界中發揮作用,感性研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
愛墾APP:情動叙事學研究
敘事學(narratology)作為研究敘事結構和敘事功能的學科,近年來隨著技術、媒體和文化的變革,產生了一些前沿研究課題。以下是一些現階段最前沿的敘事學研究領域:
1. 跨媒體敘事學(Transmedia Narratology)
隨著電影、游戲、社交媒體、虛擬現實等多種媒介形式的融合,跨媒體敘事學研究如何在不同平台和媒介間構建統一的敘事,特別關注故事如何通過互動和參與式媒介進行傳播與消費。
2. 數字敘事與互動敘事(Digital and Interactive Narratives)
數字技術的普及催生了互動式敘事研究,關注游戲、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數字媒介中,玩家或觀眾如何通過選擇和行動參與敘事,改變傳統的線性敘事結構。這類研究探討故事與用戶互動的方式,特別是在開放性敘事結構中的用戶決策對敘事的影響。
3. 人工智能與生成性敘事(AI and Generative Narratives)
隨著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的發展,AI生成敘事逐漸成為一個熱門研究領域,探討AI如何通過自然語言生成器創作故事,以及這些自動生成的敘事如何挑戰和豐富人類敘事模式。
4. 情感敘事學(Affective Narratology)
這一領域探索敘事如何喚起情感,情感在敘事中的角色,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情感反應的多樣性。情感敘事學關注敘事如何影響個體或群體的情感反應,尤其是在當代數字媒體和社交網絡環境下的情感傳播。
5. 認知敘事學(Cognitive Narratology)
認知敘事學結合認知科學,研究讀者或觀眾如何通過心理過程理解和參與敘事,重點探討記憶、情感、注意力等認知機制在敘事中的作用,以及這些機制如何影響故事的感知和意義構建。
6. 生態敘事學(Ecological Narratology)
生態敘事學研究敘事與自然環境、生態危機的關係,特別是氣候變化敘事、生態災難敘事如何通過文學、電影、藝術等形式傳播,塑造公眾的環境意識與行動。
7. 敘事倫理學(Narrative Ethics)
這一領域探討敘事中的倫理問題,如故事的敘述者、角色與觀眾之間的道德責任,特別是敘事如何影響對現實世界的道德判斷和行為。這類研究也關注虛構敘事中的權力結構和道德框架。
8. 全球化敘事與後殖民敘事學(Global and Postcolonial Narratology)
全球化與後殖民研究的結合,探討敘事在不同文化、語言和政治背景下的差異性,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敘事如何反映社會不平等、身份認同與文化沖突。
9. 身體敘事學(Embodied Narratology)
身體敘事學關注敘事與身體體驗的關係,研究如何通過語言、動作、感官和空間構建敘事,特別是在表演藝術、舞蹈和游戲中的身體性敘事。
這些研究課題反映了敘事學從傳統文學領域擴展到多種媒介和跨學科領域的趨勢,也體現了敘事作為人類理解世界和表達自我的核心方式,如何在技術、文化和社會變革中不斷演進。
愛墾APP: 無器官身體の教育的“平面”與“身體”
在教育領域中,這個「平面」與「身體」具體可以這樣來理解——
在教育領域中,德勒茲的「平面」(plane)和「身體」(body)的概念可以被視為對學習與教育過程中的生成、潛能、關係和個體體驗的形象化和哲學詮釋。具體來說,教育中的「平面」可以代表學習和知識生產的開放場域,而「身體」則是參與者(學生、教師)在這一場域中具體生成的個體化表現。以下是如何在教育領域理解和應用這兩個概念的詳細闡釋;以回應“新文創”的教育呼唤。
教育中的「平面」
在德勒茲的意義上,平面是一個生成和潛能的空間,承載了各種流動、關係和轉化。這一概念可以應用於教育的不同層面,特別是學習環境、知識生產以及教學過程中的開放性和流動性。
知識的生成平面:教育中的平面可以理解為一個學習和知識生成的潛在場域。這個場域並非固定的、線性的教學框架,而是開放的,充滿了各種思想、實踐和創造力的生成可能。知識並非被動地從教師傳遞給學生,而是在師生互動、情境和體驗中生成。例如:當學生通過討論、協作或實踐活動進行學習時,他們不是簡單地接收預設的知識,而是在動態的學習過程中與其他學生、教師和知識環境互動,在此過程中不斷生成新的理解和想法。
去中心化的學習過程:德勒茲的平面強調去中心化,意味著學習不應該依賴某個單一的權威或中心(如教師),而應該是多元化的、多向度的。學習者在這個平面上沒有單一的起點或固定的終點,而是通過與環境、材料、他人互動,持續生成自己的知識和理解。例如:在自主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選擇自己的學習路徑,根據自身的興趣與經驗在「平面」上生成獨特的學習過程,而不是跟隨預設的教學計劃。
多樣化的學習路徑與創新:教育中的平面意味著多種學習路徑的可能性。不同學生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方法和體驗進入學習場域,沒有唯一正確的方式。這種開放性允許學生探索個人化的知識生成方式,也促進了創新和創造力的釋放。例如:STEAM教育中的跨學科學習,學生通過項目制學習、多樣化的媒介和互動工具,可以生成個性化的學習體驗,形成獨特的知識路徑。
教育中的「身體」
德勒茲所說的「身體」(尤其是無器官身體,Body without Organs)意味著不受傳統功能或預設結構限制的存在。在教育中,「身體」可以被理解為學習者的個體存在及其感知、體驗和生成的潛能。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