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札哈哈蒂:你的經驗更多了,知道怎樣設計得更好。你不必每天重新發明別人做過的東西。當然,每項案件的功能規劃大相徑庭。我們設計過消防站,這和渡輪站、科學博物館、寄宿學校或工廠是完全不同的,空間需求并無類似之處,有些東西是不能重復的。(Photo Appreciation: Riverside Museum. by Elliot Norwood)
Tags:
Albums: 札哈哈蒂:房子能浮起來嗎?
Comment
Cultural and Emotional Resonance
Vico and Cultural Universality: Vico’s notion that poetic wisdom is a universal aspect of human culture resonates with Jakobson’s idea that the poetic function of language can transcend cultural boundaries by focusing on the universal aspects of human experience, such as emotions, symbols, and shared myths.
Evocative Objects and Vocative Texts: Both can be seen as modern expressions of this universal poetic wisdom, where creators (whether translators, designers, or writers) tap into cultural symbols and shared human experiences to create objects or texts that resonate with audiences on a deeper, more emotional level.
Communication as a Creative Process
Vico's Emphasis on Creation: Vico viewed the creation of myths and metaphors as an essential part of human cognition. This creative process is mirrored in how vocative texts and evocative objects are crafted to communicate more than just information—they convey meaning, evoke emotions, and inspire actions.
Jakobson's Model and Literariness: Jakobson’s model emphasizes that communication involves multiple functions, with the poetic function highlighting the creative and aesthetic aspects of language. This ties back to Vico’s idea that poetry and myth are not merely decorative but are fundamental to human understanding and communication.
Summary of the Integration:
Vico’s Poetic Wisdom: Represents the foundational role of imagination, metaphor, and creative expression in human understanding and communication.
Jakobson’s Poetic Function: Aligns with Vico’s ideas by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form,
aesthetics, and emotional resonance in language.
Vocative Texts and Evocative Objects: Modern manifestations of Vico’s poetic wisdom, where metaphor, imagination, and cultural symbols are used to engage audiences, provoke responses, and communicate deeper meanings.
In essence, the integration of these concepts reveals a shared understanding across different fields that communication—whether through language, objects, or cultural practices—is deeply rooted in the creative and imaginative capacities of humans. Vico’s poetic wisdom provides a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that ties together the various functions of communication explored by Jakobson an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seen in vocative texts and evocative objects, highlighting the enduring power of metaphor, symbol, and creativity in shaping human culture and knowledge.
爱垦APP: 拉康的鏡像階段和佛洛伊德的潜意识
拉康(Jacques Lacan)的“鏡像階段”(stade du miroir)和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潜意识(das Unbewusste)是兩位精神分析學家對於人類心理發展與結構的不同解釋。雖然兩者都強調了無意識在心理中的重要性,但它們涉及的概念和理論框架有所不同。以下是兩者的比較:
拉康的“鏡像階段”
概念介紹:鏡像階段是拉康提出的一個關鍵概念,指的是嬰兒在6到18個月大時,第一次在鏡子中認出自己並形成自我形象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嬰兒認識到鏡子中的影像是自己的反映,這種認識標誌著嬰兒自我意識的萌芽。
心理發展:在鏡像階段,嬰兒將自己的身體統一成一個整體,並將這個整體視為「自我」。然而,這個自我形象是一個理想化的、虛幻的整體,與嬰兒實際的身體經驗不完全吻合。這種對自我形象的誤認構成了自我意識的基礎,也是日後主體進入象徵界(語言和文化)的關鍵一步。
象徵意義:鏡像階段不僅是對個體心理發展的描述,也是拉康理解人類主體性、分裂自我和無意識運作的基礎。拉康認為,鏡像階段反映了人類自我與他人、內在與外在世界之間的根本分裂,這一分裂將伴隨著個體的一生。
佛洛伊德的潜意识
概念介紹:佛洛伊德的潜意识是指那些未被意識到的、卻深刻影響個體思想、情感和行為的心理內容。這些內容包括被壓抑的欲望、衝動、創傷記憶和焦慮等。
心理結構:佛洛伊德將心理結構分為本我(id)、自我(ego)和超(superego)。本我包含了潛意識中的原始欲望和衝動,自我則在意識層面上管理這些衝動,而超我代表內化的社會和道德規範。潛意識主要與本我相關,是個體衝動和欲望的儲存庫。
壓抑與潛意識:佛洛伊德認為,潛意識中的內容往往是由於壓抑而進入無意識的,這些被壓抑的內容通過夢境、口誤、症狀和藝術創作等方式表現出來。治療的目標就是將這些潛意識內容帶入意識,使個體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處理自己的內心衝突。
自我與主體性
拉康:在拉康的理論中,鏡像階段標誌著自我形象的形成,但這個自我並不是穩固的,而是由於錯誤認同而產生的虛幻的整體感。拉康認為,主體的自我意識本質上是分裂的,永遠處於欲望和象徵界的張力之中。
佛洛伊德:佛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則強調自我是本我、超我之間的調解者。雖然自我受到潛意識的深刻影響,但它努力保持心理平衡,避免衝突和焦慮的浮現。自我在這裡是潛意識衝動的管理者,並非徹底的分裂狀態。
語言與象徵系統
拉康:拉康將鏡像階段與後來的語言發展聯繫起來,認為個體通過鏡像階段進入象徵界,即語言和文化的領域。在象徵界中,主體的身份和欲望被語言所構建和限制。對拉康而言,無意識本質上是“像語言一樣運作的”。
佛洛伊德:雖然佛洛伊德也認識到語言在潛意識表達中的重要性,例如夢的解析中,符號和隱喻的使用,但他並未像拉康那樣將語言視為結構主體和無意識的核心要素。佛洛伊德更多地強調個體潛意識的動力學,以及欲望如何通過無意識的途徑表現出來。
無意識的動力
拉康:拉康認為無意識的形成與鏡像階段的錯認以及後來的語言和象徵系統的結構有關。無意識中的內容是被語言所塑造和規定的,並且與主體的分裂自我和持續的欲望密切相關。
佛洛伊德:佛洛伊德的潛意識則更多地與壓抑機制有關,無意識中的衝動和欲望是被壓抑和排除出意識的,這些衝動試圖在不同的途徑中重新浮現並得到滿足。
拉康的“鏡像階段”與佛洛伊德的“潛意識”,雖然都涉及無意識的運作和自我形成,但它們基於不同的理論框架。鏡像階段強調自我意識的形成過程及其本質上的分裂,與後來的語言和象徵系統密切相關;而佛洛伊德的潛意識則側重於壓抑的內容和欲望的無意識表達,以及它們對個體心理的動力性影響。這兩個概念都對精神分析理論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它們的焦點和方法論有所不同。
爱垦APP: 情动转折·德勒兹·语言漂移
(有关)“语言或文化实践随着时间的演变可能会从边缘走向主流,或者从主流走向边缘。”这一观点符合德勒兹的的“游牧思维”和“权力与知识的关系”等概念。
德勒兹的“游牧思维”与文化实践的流动性
游牧思维(Nomadology)
德勒兹与瓜塔里在《千高原》中提出了“游牧思维”的概念,强调思想和实践不应被固定在某一中心或权力结构中,而是应保持流动、变动的特性。文化和语言实践的边缘化或主流化可以被看作是游牧思维的体现。边缘化的实践可能会因其游牧性而逃避主流权力的控制,进而在某一时刻重新进入主流文化。这种不断移动和重新定位的过程与德勒兹的游牧思维高度一致。
去中心化与再中心化
德勒兹强调的去中心化(Deterritorialization)和再中心化(Reterritorialization)过程可以解释文化和语言实践的流动性。当一种文化实践从主流走向边缘时,它经历了去中心化的过程,而当边缘文化实践进入主流时,则是再中心化的过程。这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与德勒兹所描述的社会和文化结构中的权力流动有着直接的联系。
权力、知识与文化实践的流动
权力与知识的关系
德勒兹深受福柯的影响,他也关注权力与知识的关系。文化和语言实践的边缘化或主流化可以看作是权力和知识之间博弈的结果。某些实践被边缘化是因为它们不符合当时的权力结构或主流意识形态,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权力和知识关系的转变,这些实践可能会重新获得认可,甚至成为主流。
文化实践的创造性与生成
德勒兹重视创造性和生成(Becoming)的概念,认为文化和语言实践始终处于生成和变动的过程中。文化实践从边缘走向主流或从主流走向边缘的过程,可以被视为一种生成的表现,是文化在不断自我创造和再创造的动态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转变。
将“语言或文化实践随着时间的演变可能会从边缘走向主流,或者从主流走向边缘”这一观点与德勒兹的理论相结合,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化流动性、权力关系和社会变迁之间的复杂互动。德勒兹的去中心化、游牧思维和生成概念为理解文化实践的流动性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使我们能够看到文化如何在时间和空间中不断重新定位自己。
PPT Iconada:The Unification of Vocative, Conative & Vocation
[A: Affects P: Percepts P: Powers]
The unification of the concepts "vocative," "conative," and "vocation" through linguistic theories like those of Roman Jakobson and Edward Sapir can have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the pragmatics of AI technology. These implications can be explored in several areas, such as how AI systems interact with users, understand and influence behavior, and adapt to various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Enhancing Interaction Quality (Vocative Function)
Humanlike Engagement: By incorporating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vocative function, AI systems can be designed to more effectively engage users in personalized and contextually appropriate ways. For instance, addressing users by name or recognizing titles and roles in conversation can make interactions feel more natural and respectful.
Social Bonding: Understanding the vocative aspect helps AI maintain social bonds and rapport with users, which is crucial for sustained engagement. For example, recognizing when to use formal or informal address based on the context can enhance user experience.
Improving Influence and Persuasion (Conative Function)
Goal Oriented Communication: The conative function emphasizes the role of language in influencing and motivating behavior. AI systems can leverage this by crafting responses that are more persuasive or motivational, tailored to the specific goals of the user (e.g., encouraging healthy habits, guiding learning, or supporting decisionmaking).
Adaptive Interaction: AI can be trained to recognize when a user’s intent is to persuade or influence and respond accordingly, potentially by reinforcing or challenging that intent based on the context, which could be useful in educational, therapeutic, or advisory settings.
Understanding User Roles and Identities (Vocation Function)
Contextual Awareness: Recognizing the vocation function allows AI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user’s role, profession, or calling, enabling more relevant and contextaware responses. For example, an AI interacting with a doctor might prioritize medical language and ethics, while with an artist, it might focus on creativity and expression.
Personalized Content: By understanding the vocational context, AI can tailor content to align with the user’s professional or personal interests, providing more meaningful and valuable interactions. This might include career advice, personalized learning recommendations, or rolespecific tools and resources.
Cultural Sensitivity and Social Identity
Cultural Context: Both Sapir and Jakobson’s theories emphasize the role of language in reflecting and shaping cultural norms. AI systems that understand this can better adapt to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 ensuring that interactions are not only linguistically correct but also culturally appropriate.
Social Identity Recognition: AI can use this unified approach to better recognize and respect the social identities of users. This might involve adjusting language based on the user’s cultural background, social status, or profession, leading to more inclusive and respectful interactions.
Ethical Considerations
Influence and Autonomy: Understanding the conative function raises ethical questions about how AI systems influence users. While it’s beneficial for AI to assist in decisionmaking, there’s a fine line between helpful guidance and manipulation. Ensuring that AI respects user autonomy while providing persuasive content is crucial.
Privacy and Personalization: The vocative and vocation aspects involve personalization, which requires understanding and remembering userspecific information. Balancing personalization with privacy is a key ethical concern, especially in systems that handle sensitive personal or professional data.
Pragmatic Flexibility and Adaptation
Dynamic Language Use: By integrating these linguistic functions, AI systems can become more pragmatically flexible, adjusting their language use based on realtime analysis of the user’s needs, goals, and context. This could involve shifting from a more formal, vocative approach to a conative one if the situation demands persuasion or motivation.
Contextual Responsiveness: The AI’s ability to recognize when to invoke different functions of language allows it to respond more appropriately in varied contexts—whether in casual conversati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or culturally sensitive dialogues.
Conclusion
The unification of vocative, conative, and vocation through linguistic theories informs a more sophisticated and humanlike approach to AI communication. For AI technologies this means improved user interactions that are more personalized, culturally aware, ethically sound, and pragmatically effective. By understanding and applying these concepts, AI can better fulfill its role as a versatile and adaptive tool in human communication, contributing positively to various aspects of public life, from education and healthcare to customer service and beyond.
爱垦網评注·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感性能量
AI处理背景资料的能力,为社区成员(包括学生和新一代)提供了大量信息和灵感,而通过“情动转折”理论,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这些资料,将其转化为增强感性能力的过程。通过情感共鸣、反思、沉浸式体验、情感生成和情感动员等方式,进一步发展自身的感性能力,创造出符合现代社区需求的文化产品。AI不仅是信息处理的工具,还可以作为情感与文化创意的协作伙伴,推动社区文创的感性深化与创新。
从情感共鸣中激发创造力
“情动转折”强调情感在知识形成和社会行动中的关键作用。社区成员可以通过情感共鸣,将古典文化与当代情感体验相结合。AI处理过的古典文本如《诗经》或《文心雕龙》提供了丰富的情感素材,而社区成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将其内化并创作出新的内容。情感连接与创作:学生或年轻创作者可以从古典文学中找到与自己生活或社会现状相呼应的情感元素。例如,《诗经》中的爱情、自然或社会困境可以引发对现代生活的感悟,进而产生艺术或文创作品。情感表达训练:在AI提供的辅助文本中,社区成员可以模拟不同的情感状态,通过写作、绘画、表演等方式表达出来。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熟悉情感的多样性,还可以增强对他人情感的敏锐感知。
情感反思与感知深化
通过“情动转折”的视角,AI生成的内容可以作为情感反思的基础,帮助学生和社区成员提高对情感和感性体验的意识和理解:情感分析与讨论:社区成员可以基于AI处理的背景资料,进行集体讨论,探讨情感如何影响古今社会的文化表达。例如,讨论《文心雕龙》中的“风骨”概念,如何体现古代文人的情感态度,进而思考现代人应如何构建自己的“风骨”。情感的跨代传递:通过分析AI整理出的文化资料,年轻人可以意识到情感不仅仅是个人体验,还是跨代际、跨文化的集体体验。通过对前人的情感表达方式的理解,他们可以更好地将这种情感传递到当代生活中。
沉浸式体验与感性发展
AI技术可以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工具,帮助社区成员通过沉浸式体验感知情感和文化的交织。这种体验可以加深他们的感性能力:虚拟文创体验:通过数字化的沉浸式体验,AI可以将《诗经》或《文心雕龙》的情感场景再现出来。学生或社区成员通过与这些场景的互动,直观地感受到古典文化中的情感氛围,从而增强对这些文化内容的情感理解。情感体验工作坊:社区可以组织基于AI生成内容的情感体验工作坊,让参与者通过体验式学习,感受到“情动转折”如何通过情感的移动与变革影响个人和集体的文化创造力。比如,年轻人可以在这些活动中通过模拟不同的情感情境,提高对自己情感反应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情感生成与情感技术结合
AI不仅可以帮助处理和分析情感信息,还可以生成新的情感内容。在“情动转折”的框架下,社区成员可以借助AI的情感生成能力,创作出富有情感张力的文化产品。协同创作与情感表达:AI生成的内容可以成为情感表达的起点或灵感。学生或创作者可以基于AI生成的诗句或故事,进行二次创作,赋予这些情感内容新的生命。这种协作不仅能加深他们对情感表达的理解,还能训练他们的创造力。
情感设计与创新:社区文创项目可以借助AI的情感分析能力,设计出能够引发特定情感反应的文创产品或文化活动。通过理解受众的情感需求,年轻创作者可以更好地设计出与人们生活经验相关联的感性文创作品。
情感动员与社群参与
通过“情动转折”,社区成员可以通过情感动员,调动社群的力量,形成文化共创的局面。AI可以通过分析情感动态,帮助社区设计出更具情感吸引力的文创活动:情感驱动的社区活动:利用AI分析社群的情感需求和兴趣,社区可以设计出符合当地文化与情感特质的文创活动。例如,组织基于《诗经》的现代诗歌创作竞赛,或者通过情感体验项目加强社区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结。情感共创与集体记忆:通过让社区成员参与AI辅助的情感共创过程,他们不仅能增强对文创的归属感,还能通过情感记忆塑造社区的集体认同。这样的共创过程不仅是对古典文化的情感传承,也是一种对当下生活的感性回应。
爱垦網评注·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神思”和“形神”
在西方学界,研究《文心雕龙》最有成就的学者之一是林顺夫(Shuen-fu Lin)。他是美国著名的汉学家,曾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担任中国文学教授。他对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文心雕龙》的研究贡献卓著。
林顺夫参与了《文心雕龙》的英文翻译与注释工作,为《文心雕龙》走向国际学术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帮助西方读者理解了刘勰文论的复杂性和深度,并通过注释展示了《文心雕龙》中的哲学、美学和文学思想的精髓。他的译注使得西方学界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部中国文论经典的核心思想。
林顺夫在他的研究中深入分析了《文心雕龙》中的诗学思想,尤其是关于“神思”和文学创作中“形神”关系的探讨。他的研究聚焦于刘勰如何将文学创作与道家和儒家哲学结合起来,并通过此解读展示了《文心雕龙》作为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如何从哲学角度探讨文学的创造性问题。
他不仅探讨了其内部的理论架构,还试图将中国古典文论与西方文学理论进行比较。他通过将《文心雕龙》中的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浪漫主义的想象力理论等西方文学思想进行对比,帮助西方学界认识到中西文论的异同点,并推动了中国古典文论在国际范围内的传播与接受。
林顺夫的研究影响了许多西方学者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他通过在美国的教学和研究,将《文心雕龙》的美学、伦理学与创作理论带入西方的学术讨论之中,激发了更多学者对中国文学与文论的兴趣。其工作不仅扩大了《文心雕龙》在西方学界的影响力,还帮助构建了中国文学研究的跨文化视野,为中西方文论的对话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对于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林顺夫注重从文学创作的精神超越和想象力的时空性来解读这一概念。他结合了刘勰的诗学思想,以及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背景,为西方学界提供了一个既忠实于原文又易于理解的解释——
时空的超越性:林顺夫强调“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是刘勰对于创作者想象力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高度概括。在刘勰看来,文学创作中的“神思”(精神上的想象力和灵感)可以将作者的思想穿越千年,沟通古今,超越时间的限制。同时,这种“视通万里”也意味着文学创作通过想象力,可以跨越空间障碍,延展视野,达到对远方事物的精神感知。这一理论展示了古代中国文论中对于文学创作活动的一种超时空的理解。
创造性思维的自由性:刘勰的这句话不仅是在描述一种物理意义上的时空超越,更是在表达文学创作中的思想自由和灵感飞跃。在创作过程中,作家可以通过想象与思维的自由活动,打破现实的限制,进行无拘无束的精神游历,从而创造出超越时空的文学作品。这种自由性也是刘勰所推崇的“神思”的核心特质。
文化传承的连接:刘勰的“思接千载”不仅强调创作者的个人想象力,还体现出对文化传统的理解和承继。通过“思接千载”,作家能够与古代的文学和思想进行精神上的沟通,将过去的文化、历史、思想通过创作重新带入当下。这种跨越历史的连接,表现了文学创作中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作家通过作品参与文化对话的过程。
超越现实的文学想象:“视通万里”不仅是对现实中景物的想象延展,还是对更广阔的人类经验和世界观的探索。在创作中,作家通过想象,可以感知到那些远离日常生活的情感、思想或事物,从而使作品具有更广泛的审美和思想内涵。林顺夫在这里与西方浪漫主义的想象力理论作了比较,认为《文心雕龙》中的“视通万里”与浪漫主义中的诗意想象存在相似性,即文学创作能够让作家打破现实的局限,进入到更高层次的思想境界。
爱垦網评注·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想象力
在中国美学史上,最早对想象力的理论可以追溯到《庄子》和《文心雕龙》这两部经典。
《庄子》作为道家经典之一,注重“逍遥游”与“齐物论”中的自由想象。庄子推崇“心斋”和“坐忘”,倡导通过摆脱世俗束缚进入“无待”的境界,从而达到想象的极致自由。庄子主张打破人与万物的界限,想象力被视为通达天道、实现个体自由的重要途径。他以丰富的比喻、寓言展现了这种“无待”的超越性想象力。
《文心雕龙》作者是南北朝的刘勰,他系统阐述了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文学创作、艺术想象等问题。在其中的《神思》篇,刘勰提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将文学创作中的想象力描述为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思维活动。这种“神思”是文人的精神活动,通过想象力实现心灵的创造与升华。刘勰强调文思的飞跃与灵动,展现了想象力在文学创作中的核心地位。
这两部经典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想象力:庄子注重哲学上的自由境界与无为状态,而刘勰则侧重文学创作中的创造性思维。这些思想共同为中国美学中关于想象力的探讨奠定了基础。
现代对刘勰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一理论做出最有力研究与诠释的学者之一是王元化。作为中国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他深入研究了《文心雕龙》的思想,对其中“神思”篇的阐释尤为突出。
在他的作品《文心雕龙创作论》中,王元化对“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诗学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刘勰所提到的这种想象力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越活动,贯穿古今、超越现实,体现了创作者对时空的独特体验和把握。王元化还指出,这种“神思”不仅是文学创作中的情感与思想的流动,更是个体在面对世界时的思维活动与创造力的延伸。
王元化强调,刘勰的“神思”理论揭示了中国文学创作中的独特审美机制,也反映了古代文论中对想象力、思维活动和创作心灵的深刻理解。他的研究为当代理解刘勰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提供了理论框架和现实意义,使这一经典理论得以在现代文艺理论中获得新的诠释与拓展。
相關
日日新,又日新
史蒂格勒技术哲学教育
意识扩展·个体觉醒
郜雲雁~人工智能時代教育的「變」與「不變」
摘要:盡管不斷進步的人工智能將如何重塑就業市場以及對於新技能的需求,仍然是一個未知的問題,但確定無疑的是,教育需要改變,從教學目標到教學內容和方式,都需要進行根本性的變革。教育還需要從對知識的過度追求中,重新回歸到人本身。
教育已經跟不上技術進步的步伐了嗎?在有些方面,答案似乎是肯定的。根據經合組織(OECD)對人工智能能力的測試結果表明,到2021年,人工智能已經超過人類在讀寫和算術方面的平均水平,並預測到2026年,人工智能將有可能完成所有的讀寫和算術任務。
我們特邀代表委員、教育專家和人工智能教育專家,圍繞人工智能時代教育的「變」與「不變」展開對話與討論。
主持人: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郜雲雁
本期嘉賓:
倪閩景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科技館館長
李佐文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人工智能與人類語言重點實驗室主任
蔡 可 首都師范大學教授、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人腦從「知識儲存的容器」中解放出來
【人工智能將進一步解放人的大腦,讓人可以去從事更具創造性的工作。人機共生環境下的教師角色、學習場景、評價內容等,將是未來教育關注的焦點。】
主持人:人工智能對教育帶來的最核心影響是什麼?
倪閩景:所謂人工智能,就是指「能夠替代人工的智能」。從學習角度來看,它就是一種能力強大的知識工具。知識工具能把人的大腦從一個「知識儲存的容器」中解放出來,讓人類大腦有更多創造的空間,這被美國作家克萊•舍基稱為「認知盈餘」。
不必記憶的東西不再去記憶,會增加很多自由時間;不必記憶的東西不佔有大腦的過多空間,會增加很多新的腦連接空間。工具的發展是人不斷得到解放的過程。交通工具解放了人的雙腳,可以讓人去更遠的地方;自動化工具解放了人的時間,可以讓人有更多的閒暇;書本使知識儲存發生巨變,讓知識可以離開人腦而存在;信息化破解了知識傳遞的瓶頸,讓人類實現時時處處可學。
而強人工智能可以進一步解放人的大腦,讓人可以去從事更具創造性的工作。知識工具的靈活應用,已經成為當今學習變革最重要的活動,也讓學校課程更加豐富。所以,我認為人工智能對教育最核心的影響是教育內容的變革,而不是教學方式。
李佐文:近年來,隨著大語言模型的出現,人工智能發展進入密集活躍期,從ChatGPT到剛剛引爆全球的Sora,每一步突破都刷新了人們的認知。目前來看,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經具備了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特性,而未來的通用人工智能將會更強大,可以像人類一樣學習和推理,可以解決更複雜的問題。
人工智能給教育帶來的核心影響,將是對教育理念和教育生態的重塑。在知識隨處能學、隨時可學的智能時代,以知識傳授為核心的教育,必將轉向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的教育。由於教育目標的轉變,原來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評價手段等,都將隨之發生改變。人機共生環境下的教師角色、學習場景、評價內容等,將是未來教育關注的焦點。
蔡可:在人工智能得到廣泛應用的智能社會背景下,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和審視教育的根本目標——培養學生成為什麼樣的人。傳統教育注重傳授知識和培養基礎技能,而在人工智能時代,純技能型的工作會被自動化和機器所代替。因此,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問題解決、合作與溝通、適應變化、面對複雜情境的決策等人類所獨有的智能特質。最直接的變化是,教育需要培養會用、善用、妙用人工智能的人。
此外,讓人工智能解決問題,和借助人工智能教會學生解決問題,這是兩碼事;沒有任何素養與能力的達成是不依托於知識的,當然,這裡會涉及實踐知識、默會知識等更加複雜的知識類型。但無論如何,在學生發展過程中,人類傳承下來的穩定的、經典的知識仍然是最有效的「預訓練」材料,其類型與載體會更加豐富,呈現方式更加多樣,傳播與接受路徑更加多元,辨識它們的變與不變,將是人工智能時代教育的首要問題。(下續)
(原題:人工智能時代教育的「變」與「不變」; 作者:郜雲雁 來源:2024-03-04 中國教育新聞網 [教育圓桌派])
倪閩景:我們不必焦慮將來孩子的工作會被人工智能替代,因為人類文化進化的歷史告訴我們:新技術總是以淘汰老的生產方式來淘汰舊勞動,但同時新技術總是以創生新的人類需求來創造更多新勞動。也就是說,人工智能會替代人作為工具化的職業,也會產生許多新的我們還沒有意識到的職業。
同樣的,人工智能會替代掉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的工具性內容,比如單純的知識傳遞完全可以由人工智能來完成,但不可能替代教師職業中的非工具性內容,比如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建立。也就是說,人工智能不可能全部替代教師,但是必然會替代那些只會進行知識傳遞的教師或者那部分行為。換個說法,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可能被替代,但是「教書匠」將不再被需要。
李佐文: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幫助教師完成許多機械重複性的工作,這是人工智能給教育帶來的機遇,使教師可以從簡單機械的工作中解放出來。但是人類的教育工作,最終只能由人類自己來完成。比如,情感的培養、價值觀的塑造等,都是人工智能所不能實現的。人工智能越是高歌猛進,教育越要回歸人性,因為教育是關於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
生成式人工智能給教育教學領域帶來的利弊,目前還無法估量,但是教育界確實應該積極應對、主動求變,並廣泛汲取智能技術帶來的紅利。教師應善於利用智能工具和教育資源,創新教學內容和方法。同時,對於語言智能的飛速發展,教育工作者要有科學理性的態度,既要熱情擁抱人工智能的新發展,讓它更好地服務人類社會,又要預防它帶來消極的影響,使其最大效能地在人才培養中發揮作用。
蔡可:對這一問題,學界有一定共識,即機器人無法取代人類教師。因為教師的角色遠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還包括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以及情感教育等。這些領域涉及人類的情感、創造性思維、共情等獨有特質,是機器人所不具備的。學生需要被關注、包容和被理解,需要在陪伴中成長;教師通過溝通和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完善學生的人格。所以,教師職業不會被取代,只會越來越趨向於教育的育人屬性。
然而,情感勞動也是最複雜的付出,如何通過智能技術打破課堂邊界、學校圍牆,助力泛在化學習生態建構,探討智能助學、雙師教育的可能,形成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有機會為教育服務甚至全民教育的契機,為教師減負、卸壓,分擔職能。從這個角度來說,人工智能應該能讓教師無處不在。此時,「教師」的定義、培養方向、工作時空、來源渠道也會被重新書寫。
教育的多樣化將為學生提供最大的可能性
【只有教育的多樣化,才能為學生提供最大的可能性;只有教育的多樣化,才能塑造出千百萬不一樣的大腦,其中也必然會湧現出極具創新能力的人。】
主持人:人工智能時代對教育改革和教師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和新挑戰?
倪閩景:幾千年來,教育是實現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深度連接的途徑。但是強人工智能的出現,使人類的教育拓展到物質世界、精神世界、數字世界。對教育來說:一方面,語言能力、情感能力等機器尚不可替代,學習過程中思維能力的形成過程仍沒有改變,人文、科技、數學知識依然重要,因為其中蘊含了大量價值判斷、思維工具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另一方面,學習將更多樣化、更充滿想像力。就如同汽車、飛機等,能幫助身體殘疾的人實現全球旅行一樣,有了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一個普通人也能通過人工智能新工具,實現以前無法想象的創造力。為了創新而學,將是未來教育的基本指向。
而創新需要多樣的大腦、理解的環境和突破的能力。人工智能時代對於教育改革和教師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戰,將聚焦於人的創造力培養,而這需要不斷地推進教育的多樣化。只有教育的多樣化,才能為孩子們提供最大的可能性;只有教育的多樣化,才能塑造出千百萬不一樣的大腦,其中也必然會湧現出極具創新力的人。
李佐文:人工智能時代給教師提出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在人機共生環境下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組織信息、形成自我認知能力。以讀寫能力培養為例,過去,教師可以讓學生去百科全書裡查找信息,並相信這些信息是准確和真實的。現在,互聯網會給出上百萬個答案,沒有人告訴學生什麼是對的或錯的,是真的還是假的。技術允許人們搜索和獲取的知識越多,對知識的深刻理解與處理模棱兩可信息的能力就越重要。
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簡稱PISA)閱讀能力結果顯示,在經合組織成員國中,平均只有9%的15歲學生能夠在隱含線索的情況下區分事實和觀點。在人工智能時代,人類讀寫能力的進步已遠遠落後於信息本質的演變,這一事實對當今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如今,我們發現自己身處「後真相」氛圍中,感覺正確但實際上沒有任何依據的斷言會被認為是事實。
算法根據我們的興趣創建「社交媒體回聲室」,從而放大這些觀點,讓我們與可能改變自己信念的對立觀點絕緣。人工智能技術給教育帶來的首要影響,是對教育或學習目標的改變。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而不是一般技能,應該是未來教育改革的目標。無論學生還是教師,將來需要的不僅是工作能力、文本模式知識等,還要有評估和使用自動化產品所需的計算思維、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