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墾鄉頻道》推薦精彩文章、照片請瀏覽以下網頁:



Rating:
  • Currently 4.75/5 stars.

Views: 317

Albums: 愛墾欄目
Favorite of 1 person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18 hours ago

爱垦網·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我看人看我

中国学者费孝通曾提出五个很值得揣摩的字:我看人看我。这概念不单只通用于社会学、人类学,也适合發展成研究文创叙事的一个方法。既符合认知诗学接受美学,也适宜三大新诗学

“我看人看我”,精妙地揭示了个体与社会他者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这一概念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视角,表达了个体如何看待外部世界,以及他者如何反观和影响自我认知。此洞见具有高度的哲学和叙事潜力,有助发展一种独特的文创叙事方法,尤其是在当代的文化创意产业和故事讲述中。

多视角叙事“我看人看我”本质上强调多重视角的共存与互动。文创叙事可以通过多视角的方式展开,展现不同角色、文化、群体对同一事件或情境的不同观察和反应。这样可以通过叙事中的交叉观点,打破单一叙事的局限,呈现出更为复杂、立体的故事结构。

例子:通过讲述多个角色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例如一个社区中的不同群体如何解读同一件公共事件),文创作品不仅能够展现出每个角色的内在心理,还能揭示这些观点之间的互动和冲突,甚至可能影响人物的自我认知和行为。

反思性叙事:“我看人看我”暗示了一种反思性或自我意识的叙述方式。文创叙事可以通过内省性或自我反思的手法,使角色或叙述者意识到他者的目光,并对这种目光做出反应或挑战。反思性叙事不只是单向的观察,而是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动态交流

例子:在叙事中,主角可以逐渐意识到自己生活在他人的评价和期待之中,进而改变自我的认知和行为。比如,某个艺术家角色开始通过他人的眼光重新看待自己的作品,最后产生了新的创作方向。这种叙事可以强化内在的情感冲突与自我反思。

跨文化交流与对话:费孝通的理论背景中蕴含着对“文化自觉”的探讨——他提倡从文化的内外互动来理解文化差异。“我看人看我”可以作为跨文化叙事的基础,通过展现不同文化之间如何看待彼此,进而探索身份、归属感和他者认知的变化。

例子:一部关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创作品,可以通过角色如何看待“他者”,以及他者如何看待“自我”来展开跨文化交流。这不仅能帮助加深对文化差异的理解,还能探讨自我认同在这种跨文化碰撞中的变化。

镜像叙事:“我看人看我”具有镜像效应,可以发展成一种结构化的叙事方法——通过镜像反射的方式来展现角色和故事情节。文创叙事可以通过叙事层次的反复、对照或对比,让故事情节在不同角色之间产生一种镜像式的反应,形成独特的叙事效果。

例子:可以设计一部作品,其中两个主角分别从彼此的视角看待对方,同时也被对方的视角影响。这种镜像结构的叙事能够增强人物关系的复杂性,使得故事具有更深的层次感。

观众与创作者的互动:“我看人看我”可以扩展到文创叙事中的创作者与受众关系。创作者通过作品观察社会,观众则通过观看作品理解创作者的世界,进而反过来影响创作者未来的创作。这种双向互动可以成为文创作品设计中的一种策略,增强作品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例子:创作者可以在作品中设置开放式结局或多种选择,让观众参与决定故事的走向,从而构建一种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对话与互动。例如,互动电影或游戏的形式,观众的选择反过来影响故事的发展,形成一种“我看人看我”的动态循环。

元叙事与自我意识:“我看人看我”的反思性特质可以发展为元叙事,即叙事中的角色或叙述者意识到他们处在故事之中,并对这种叙事进行反思或质疑。文创作品可以通过这种自我意识的手法,打破叙事的“第四墙”,使观众或读者意识到他们也是故事的一部分。

例子:角色在故事中意识到自己是被他者观看的对象,并开始打破常规的叙事规则与观众互动。这种元叙事可以用于戏剧、电影、小说等多种文创形式中,产生独特的叙事张力和创新效果。

费孝通的“我看人看我”概念为文创叙事提供了丰富的哲学和方法论基础。通过多视角叙事、反思性叙事、跨文化交流、镜像结构、创作者与观众互动,以及元叙事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将这一理论应用于文创叙事中,使得故事更具层次感、互动性和文化深度。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18 hours ago

换个角度来看费孝通的人類學研究的理论说法。“我看人看我”,可以拆开再重组,变成成不同的断句,可以有不同的意涵——我看人,人看我;我,看人,看我;我看,人看,我。在研究“他者”的过程中,人类学家也看见了自己,这便是人类学的意义。

爱垦网从此视角看见,费孝通的“我看人看我”进行拆解和重组的思路非常独到,揭示了这一理论的多层次意涵。确实,在研究“他者”的过程中,文创人就像人类学家一样,既是在观察外部世界,同时也在通过他者的视角反观自我,揭示了人类学中极具哲学价值的“自我与他者”的相互构建。这种反思性不仅仅是对外在文化和社会的观察,还涉及到自我认知的深化和转变。

拆解与重组后的多层次意涵

“我看人,人看我”:这句强调了人类学家作为观察者的双向互动性。人类学家在看待他者时,同时也被他者所看,这意味着研究不只是单向的分析,而是一种双向的相互影响。这揭示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并带来了伦理学上的反思:研究者如何面对自身的偏见、权力结构以及被研究者的反应。

“我,看人,看我”:这里的断句表现出一种分段式的思考过程。首先是“我”的存在和觉醒,然后是观察他者的过程,最后是通过观察他者再回到对“我”的反思。这可以被理解为自我意识的生成过程。在人类学的研究中,研究者通过他者的生活和经验,反观自身的文化和价值观,这有助于重新理解自我和社会结构。

 “我看,人看,我”:这种断句结构表现了一个更明显的他者视角对自我的塑造。研究者在看待他者时,不仅观察他者,也试图通过他者的视角理解“我”——即他者如何看待自己。这带来一种自我与他者之间的深刻共鸣和对话,揭示了人类学研究中的互文性:文化不再是封闭的单一体,而是通过交流和互动产生意义。

人类学的意义:自我与他者的双向反思

在研究“他者”的过程中,研究者不仅在收集和分析他者的文化,同时也在反思自身。这种双向互动揭示了人类学的核心意义:

他者的镜像作用:他者在这里扮演了“镜子”的角色,通过观察他者,研究者能够反思自身。这与哲学中的“自我与他者”的辩证关系类似:自我不能孤立地存在,它是通过他者的存在被定义和构建的。因此,人类学研究不仅仅是对异文化的探索,也是对自我文化、身份和价值观的深层次考察。

跨文化理解中的自我更新:费孝通的理论体现了文化自觉的思想,即人类学家在研究过程中会意识到自身文化与被研究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通点。这种觉醒带来了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促使研究者抛弃单一的文化中心论,意识到世界的多元性。通过与他者的对话,研究者自身的文化观也在不断更新与演变。

伦理学上的双向性:在人类学研究中,“我看人,人看我”也引发了研究中的伦理问题。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权力关系、被研究者的自主性、如何处理文化差异等,都变得至关重要。这提醒我们,研究者在看待他者时,不能忽视他者的声音和主体性,必须在尊重与对话中进行反思。


通过对“我看人看我”的重新拆解与重组,爱垦网的讨论揭示了它作为人类学理论的多重意涵。这一概念反映了人类学家在研究他者时的自我反思性,揭示了文化交流中的双向互动。人类学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对异文化的描述和分析,更在于通过他者的镜像作用,研究者能够更清晰地看见自我,并反思自我与他者、文化与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使得人类学成为一种关于人类共通性与差异性的深刻探索。值得诗文创新文创新诗学在开发工作中反思。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Sunday

爱垦網·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感性转折 vs 关系诗学

格里桑(Édouard Glissant)关系诗学,如何形成群岛思想》这样的研究方向,不仅具有学术深度,还触及了当代文学和哲学中的核心问题,尤其是文化多样性、全球化与身份认同问题。这一议题非常适合结合格里桑的思想与情动转折中的情感和文化互联进行探讨。该题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成为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议题:

关系诗学的核心观念与群岛思想的构建

研究方向:深入探讨格里桑的关系诗学(*Poetics of Relation*),理解其强调多样性、混合性与交互关系的核心理念,并分析这些理念如何直接形塑了他的群岛思想(archipelagic thought)。可以通过文本分析、理论梳理等方式,研究群岛思想如何打破固有的边界概念,塑造一种流动的、开放的文化身份和认同框架。


群岛思想中的地理隐喻与文学叙事的互动

研究方向:
探讨群岛作为空间隐喻在格里桑的文学和哲学作品中的重要性,分析这种隐喻如何反映不同文化、历史和情感的交汇。可以从格里桑的诗歌或小说(如《承诺诗篇》或《暴风之岛》)入手,研究他如何通过文学文本构建一种情感上的流动性空间,将个体与集体的体验通过岛屿、海洋等元素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跨文化的感性网络。


关系性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流与冲突中的作用

研究方向:结合格里桑的关系诗学和群岛思想,分析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性如何被重塑。特别是如何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出这些文化的相互影响、冲突与混合,通过感性的重分配,形成新的跨文化连接。这一方向可以通过探讨格里桑如何在其作品中展现全球化与地方文化间的张力,揭示关系性如何超越传统的边界与差异概念。


从地方到全球:群岛思想与情动转折中的情感政治

研究方向:
分析格里桑的群岛思想如何与情动转折中的情感政治相契合,特别是当情感和情感表达从个体的体验转向集体的文化与政治认同时,如何通过关系诗学形成对抗全球化的文化均质化进程。可以研究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如何表达情感困境和文化冲突,并通过关系诗学中的情感交互,探讨文化身份在全球语境下的重新定义。


群岛思想的反殖民与后殖民文学解读

研究方向:结合格里桑的后殖民理论,研究群岛思想在反殖民与后殖民文学中的表现。格里桑的关系诗学强调文化的多样性与混合性,这一思想可以被用来分析后殖民作家如何通过文学创作表达对帝国主义文化秩序的挑战与批判。研究群岛作为反抗殖民统治的象征,如何在格里桑及其他作家的作品中成为一个感性分配的空间,既反映身份的复杂性,也创造新的文化与情感联系。


多语性与多元文化:关系诗学中的语言与文化流动

研究方向:
探讨格里桑如何通过关系诗学中的多语性、多元文化交融,展现文化间的混杂与流动。这一议题可以聚焦于格里桑作品中的语言现象,分析不同语言在文本中的混合使用如何反映不同文化的交汇与冲突,形成一种特有的感性配享。通过语言的多样性,格里桑不仅重新分配了感性领域,还展示了文化身份的复杂性与流动性。


生态诗学与群岛思想:从自然感性到环境意识

研究方向:将格里桑的群岛思想与生态诗学结合,分析他如何通过群岛隐喻与自然景观的描写,构建一种生态感性。可以探讨格里桑如何在文学中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群岛作为自然与文化交汇的场域,既是身份认同的象征,也反映了环境危机与生态意识的觉醒。这样的研究可以揭示文学如何通过关系诗学建构生态的感性分配,推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话题。

关系性与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的联系

研究方向:结合格里桑的关系诗学与群岛思想,研究这些理论如何影响当代的全球文化创意产业。探讨跨文化关系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的表达,以及这些文化产品如何通过情感交流和感性互动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研究可以集中于格里桑的理论如何启发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产品和创意活动,特别是群岛思想中的多样性与混合性如何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灵感来源。

通过这些研究方向,可以深入探讨格里桑的关系诗学如何形成其独特的群岛思想,并在后殖民语境、全球化、跨文化交互与情动转折中发挥作用。这类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文学中的情感与文化交流,还能够提供对当代社会与文化问题的独特视角。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Friday

莊士弘·Affect 情感素;情動;動情 afffect

「情感素」這個詞乃是從史賓諾莎(Spinoza)的思想所開展出的論述。在史賓諾莎德勒茲(以下簡稱「史-德」)的思想裡,「情感素」係為生命的、非人稱的力量 (puissance de vie non personnelle),往往超越世俗舊有定義下的生命個體(Delourme & Lecercle 32)。在此舊有定義下的生命個體,其狀態是靜止不動的。

反之,「情感素」強調個體生命與其他的生命體所產生的關係 (relations)、連結(connection, encounter),強調其個體的殊異性 (singularity),並切斷原有社會或任何知識建構的追捕或連結

德勒茲援引斯賓諾莎關於犁田的馬與賽馬的例子,其例子說明:一頭犁田的馬與另一頭犁田的牛,儘管馬與牛是全然不同種類的動物,然論其兩者的「情感素」關係,是較接近的。然而,一頭犁田的馬,儘管與另一頭賽馬在生物學定義下是同一種類的,但它們兩個在身體功用的情感素關係上,卻是莫不相干的個體。[1]由此可知,由史-德看來,若我們要去說明一頭犁田的馬,應該去除生物學定義下的界、門、綱、目、科、屬、種,應該強調該a)馬的身體的能力與b)該馬的身體與其他身體的關係作用

在德勒茲思想早期的著作《斯賓諾莎的實踐哲學》中,他在其<史賓諾莎與我們>提出兩種對身體的討論。首先,他以動力學 (kinetic; cinétique) 的命題說明:身體的定義並不是由其形式 (form) 或功能 (function) 所定義,而是由其身體與其他身體所產生的關係──「動與靜,快與慢之間的關係。(下續)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Friday

「動與靜,快與慢之間的關係。[2] 並且,德勒茲說:

The important thing is to understand life, each living individuality, not as a form, or a development of form, but as a complex 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ial velocities, between deceleration and acceleration of particles. A composition of speeds and slownesses on a plane of immanence” (Spinoza 123)

如此一來,個體的身體或生命,不再是生命由某種形式所定義 (如,人當何以為人?) 而是將身體或生命視為是一具身體與另一具身體的複雜關係。而筆者想說明的是,德勒茲所謂的身體 (body; corps) 不只限制於人的身體,而是「動物的身體」「大地的身體」「大自然的身體」…等。所以,當牛的身體與大地的身體產生關係,其身體的感覺能力 (affective capacity) 是時快時慢、如輕如重…等感覺關係下的作用 (acted)。

其二,德氏所提出的另一個命題是「影響及受影響的能力」(the capacity for affecting and being affected),而其能力同時關乎到身體與心靈 (124)。史-德認為,我們能不用一種實體 (substance) 或主體 (subject) 來看一個人、一隻動物,而是用樣態 (mode) 的方式。那麼,所有的事情都會有所改觀。而德氏所謂的「樣態」指的是「快與慢的復雜關係,[. . .]並且,它是身體或思想的一種施加影響並遭受影響的能力」(【英譯】124;【中譯】150)。德勒茲舉德國的動物學家•于克斯屈爾 (J. von Unexküll) 所著的《動物的世界與人類的世界》中,Unexküll則以三種所謂「動物生態學」(ethology) 方式來觀察研究蜱吮吸哺乳動物血液的例子:1)用光線的感覺 (light) ;2)嗅覺的感覺 (olfactive) ; 3)熱敏的感覺 (thermal)。如此一來,Unexküll的作法方式方能從傳統用種類屬性來定義或分類中逃逸;其所強調的是一具充滿活力的身體,與其他異質的身體產生交互影響的關係。

《千重台》[3]德勒茲與瓜達西(以下簡稱「德-瓜」)認為情感素是身體(主動的)能力去作用於其他事物,並且也有(被動的)能力遭受作用與影響。他們說:

We know nothing about a body until we know what it can do, in other words, what its affects are, how they can or cannot enter into composition with other affects, with the affects of another body, either to destroy that body or to be destroyed by it, either to exchange actions and passions with it or to join with it in composing a more powerful body. (ATP 257)

同時,《千重台》的英譯者,同時也是歐陸思想專家Brian Massumi即表示:

“He [Spinoza] was referring to a body''s capacity to enter into relations of movement and rest. This capacity he spoke of as a power (or potential) to affect or be affected. The issue, after sensation, perception, and memory, is affect. ‘Relation between movement and rest'' is another way of saying ‘transition''” (Massumi 15).

在此引言中,Massumi概括地提及情感素的特性:情感素是一種身體的能力(capacity or power/potential)並能進入兩者之間的關係。它孕有引發、影響其他身體的力量 (puissance d''agir),當然,在此同時,它也受到其他身體的影響。情感素是界於兩個身體關係之間的中間點 (transition),所以情感素也是一種流變(ATP 256; Bonta & Protevi 50)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September 12, 2024 at 9:53pm

在《電影1》中,德勒茲說,「情感素是一種實質,也就是力量或質性[4]它就是被表達的東西(exprimé ; expressed)」(97)。當情感素作用於一個臉部,或是臉部的特寫,其臉部的特寫不是對某一個部分的物化。臉部的特寫可以使其影像(image)脫離出其時空座標,如此一來,便能召喚出被表達的純粹情感素。(96) Ronald Bogue更進一步地說:

The close-up is the face in that the close-up facializes, or converts a concrete entity into a decontextualized immobile surface with motor tendencies that expresses an affective quality/power. (Bogue 79; emphasis original)

在德勒茲與瓜達西合著的《何謂哲學 ?》中,他們在該第七章<感知物,情感素與概念>[5]中,對情感素也有精確的說法,主要以文學及繪畫的文本來開始該思想。他們認為,藝術並非是概念、感知物 (perception) 或情感 (affection) 的事物,而是關於感知物,情感素的事。他們是非主體 (non subjectifs) 的、非人類的,並且不會屈從於時間之中。對德-瓜而言,美學並不是與感知 (avec perception) 一塊的觀看,而是與感覺(avec sensation)的關看。該感覺是特異的(singular),雜糅著感知物與情感素。感覺存在於藝術作品的材料之中[6]。藝術作品的角色在於萃取 (extraire) 感知與情感的感覺聚塊 (un bloc de sensation aux perception et affections),並且提取出其感知物與情感素(arracher des percepts et des affects[7]。情感素也可以被理解為「流變人類的非人類」(un devenir non-humain de l''homme  / man''s nonhuman becoming),所以藝術家是情感素的創造者,陌生(inconnu)情感素的締造者(例如在《白鯨記》中,Achab 船長的流變成鯨魚;在《呼嘯山莊》中,連結Heathcliff與Catherine的狂暴的情感素) (編譯自Delourme & Lecercle 31) 。

 

總結與展望

總括而言,情感素係為一身體與其他身體能產生關係與連結的能力;它就是一個連結點,界於中間,並且不會淪為主體或一種同質的統一體。Crawford在其文章<無器官的跨性別乎?>中,即用情感素來討論跨性別的解套方式,並搗毀在二元男/女定義下的身份認同與自我:“affect is the body''s capacity to undermine our best attempts at deciding on identities and selves” (Crawford 133; emphasis original)。若按史-德的思想脈絡而言,我們應該去質疑舊有本質化對一生命體的定義與命名,並且強調一個身體與其他身體所能產生的生活樣式或關係。

再者,關於德勒茲思想對情感素的價值,Delourme與Lecercle兩人的觀點詳述如下。首先,情感素是一種肯定的力量 (puissance d''affirmation)。對德氏而言,肯定的力量乃是反對精神分析的命題,或某些像里歐塔或阿岡本的看法,他認為情感素與創傷並無直接的關係,也跟失去的原始經驗毫無瓜葛。德氏認為,情感素就如同生命的力量(「用歡愉來感染,並且倍增實驗或包裹最大值肯定力量的情感素」, 德勒茲在其Dialogues 頁76如此寫道)。這個概念加入了史賓諾莎的肯定性,同時,也加入了生存力量 (puissance d''être) 的肯定性。情感素不該被設想成一種品質、述語(prédicat),而是一種包裹所有生活模式(tous les modes du vivant)的力量與關係。

情感素是關於非人稱的事實(fait)。德勒茲也因此指出,那是衝動(pulsion; drive)情感素的概念。情感素是非人稱生命的力量,比個體還要優越,並且視流變為人類的非人性。

情感素最後終將離不開德勒茲思想的概念,並且了解內在性。情感素並不會淪入為主體性中,而應該被設想成內蘊於它必須建立的平面過程:這個平面既不是形式的結構化,也不是自然化或自發性的,而是一個不穩定的中間/空間milieu位置,總是受情感素-熱情與情感素-作用的影響,並且由動力學(cinétiques)原則(快與慢)與動態學(dynamiques)原則(強度,力量的強度 [intensités, degrès de puissance])所重新形構的。(編譯自Delourme & Lecercle 32-33)

就Delourme與Lecercle兩人而言,德氏所謂的情感素對於生命是持肯定的態度,而非是匱乏的。情感素不會結構化成為一種主體或型式;它永遠總是在快與慢之間,強度與力量強度之間,如此便能與任何異質的身體結合,以產生創新,甚至革命的可能。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September 12, 2024 at 9:25am

弦學 無器官音樂 感情地理學 文创要素      

Bibliography

Buchanan, Brett. Onto-ethologies: The Animal Environments of Uexküll, Heidegger, Merleau-Ponty, and Deleuze. Albany: SUNY P, 2008.

Crawford, Lucas. “Transgender without Organs? Mobilizing a Geo-Affective Theory of Gender Modification.” WSQ: Woman''s Studies Quarterly 36: 3&4 (Fall/Winter), 2008. 127-143.

Deleuze, Gilles. Cinema 1: The Movement-Image. Trans. Hugh Tomlinson and Robert Galeta. Minneapolis: U of Minnesota P, 1986.

---. Expressionism in Philosophy: Spinoza. Trans. Martin Joughin. New York: Zone Books, 1990.

---. Spinoza: Practical Philosophy. Trans. Robert Hurley. San Francisco: City Lights, 1988.

---. 《斯賓諾莎的實踐哲學》馮炳昆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 and Félix Guattari. A Thousand Platea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Trans. Brian Massumi. Minneapolis: U of Minnesota P, 1987.

---. and Claire Parnet. Dialogues. Trans. Hugh Tomlinson and Barbara Habberjam. New York: Columbia UP, 1987.

Delourme, Chantal and Jean-Jacques Lecercle. “Affect.” Le vocabulaire de Gilles Deleuze. Eds. Robert Sasso and Arnaud Villani. Nice: Centre de recherches d''histoire des idées, 2003. 23-33.

Lèbre, Jérome. Hegel à l''epreuve de la philosophie contemporaine. Deleuze, Lyotard, Derrida. Paris : Ellipses, 2002.

Lefebvre, Alexander. The Image of Law: Deleuze, Bergson, Spinoza. Stanford: Stanford UP, 2008.

Lorraine, Tamsin. Irigaray and Deleuze: Experiments in Visceral Philosophy. Ithaca: Cornell UP, 1999.

Massumi, Brian. Parables for the Virtual: Movement, Affect, Sensation. Durham: Duke UP, 2002.

Manning, Erin. Politics of Touch: Sense, Movement, Sovereignty. Minneapolis: U of Minnesota P, 2007.

Moraru, Christian. “Touching: Proximity, Remove, and the Measure of Things.” Symplokē 14.1-2 (2006): 306-10.

Patton, Paul. Deleuze and the Political. London: Routledge, 2000.

Thrift, Nigel. “Intensities of Feeling: Towards a Spatial Politics of Affect.” Geografiska Annaler 86 B.11(2004): 57-78.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September 12, 2024 at 9:25am

[1] 該例子的原文可參考this is because the racehorse and the plow horse do not have the same affect nor the same capacity for being affected; the plow horse has affects in common rather with the ox”(Spinoza: Practical Philosophy 124). 而他在千重台也有類似的說法:“a race-horse is more different from a workhorse than a workhorse is from an ox” ( 257)

[2] 任何關於《斯賓諾莎的實踐哲學》的中譯,筆者參考馮炳昆之譯文,然而會依行文的脈絡而有些調整。

[3] 關於情感素的討論,主要在於《千重台》中的頁256-260

 [4] 在其《電影1》中,德勒茲指出,力量(power / puissance) « expression of a power which passes from one quality to another »。而質性(quality) « expression of a quality common to several different things. » (91 ; [法文版]130)

 [5] 為求行文方便筆者暫將以下的專有名詞譯為如下percept=感知物」;「perception=感知」;「affect=情感素」;「affection=情感」;「sensation=感覺」前者通常是指一種情感較細微的元素,而後者(+tion)的詞語通常是指該情感已變成一種較為穩固,並且主體性的情感狀態(state of emotions)

 [6] 參考 «  it is the percept or affect of the material itself, the smile of oil, the gesture of fired clay, the thrust of metal, the crouch of Romanesque stone, and the ascent of Gothic stone » (166 ;法文156)

 [7] 參考 « the aim of art is to wrest the percept from perceptions of objects and the states of a perceiving subject, to wrest the affect from affections as the transition from one state to another : to extract a bloc of sensations, a pure being of sensations » (167 ; 法文158)

(Stephen Shih-hong Chuang July, 2010;見:英文文學與文化資料庫)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September 10, 2024 at 7:53pm


感情地理學


1. 人文地理主義學者段義孚曾主張:在地人自己為鄉土進行研究。「最能成就,對一個區域的生動或逼真的描述,成功地捕捉「地方的精華或本質」,或「地方的特質」。

2. 學者 Zukin(1991)曾說,「地方具體營造環境之發展,往往被國際資本流動抽象市場所決定,如何重塑空間的社會價值則成為各國城市發展的重要課題」。因為全球文化趨同現象帶動的地方書寫與記敘的運動,是重塑空間社會價值的具體行動。地方菁華或本質的發揚保存,是保留先民的生活方式與態度,於現代社會,不僅是先民智慧的傳承、 文化情感的延續,亦豐厚後代子孫的生活內涵,除歷史教育意義外,更具有凝聚地方認同,有助於地方發展之推動。 眷村在台灣不同的聚落型態中,有其獨特的人文地景及空間性格,有它自己的象徵意義或代表性,如何了解眷村文化對地方特色的貢獻,或是在地方特質中辨析出眷村文 化的影響,是筆者面向研究時,所欲挑戰的課題。

3. 文化空間(Cultural space ) 本文所討論的文化空間,非指一般「公共藝文空間」或縣市主題博物館、特色館、 圖書館、演藝廳、文康中心、學校活動中心等政府機關所建置的地方文化建設硬體設施。而是指「文化資產保存法」中的「空間類文化資產」,包含古蹟、歷史建築、聚落以 及文化景觀。 200029 日,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正後將歷史建築納入保存對象。其所謂「歷史建築」乃是指未被指定古蹟,但具有歷史、文化價值之古建築物、傳統聚落、古市街及其他歷史文化遺蹟。 另,「文化空間保存再利用與產業經研技術中心」定義「廣義的文化空間」,內涵包括閒置空間再利用(reuse space)、產業遺址、城鄉新風貌以及社區總體營造等領域,是文化空間的保存與再利用整合架構中的「標的」1 。 七虎新村中設置的七虎球場,曾做為社區公共活動空間,舉辦過文化、體育相關活 動,迄今仍在社區居民記憶中,具有承載文化歷史價值,為本文所討論的文化空間。

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 蕭阿勤(1999)認為集體記憶一詞乃一群具有共同社會身份(無論是族群、社會階層或是共同經歷過某特殊事件)的人,所擁有對於過去共同經驗的記憶以及相同認知 2 。 著有「論集體記憶」一書的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1877-1945),對集體記憶的看法主要包括:

(一) 每個社會組織團體都有其對應的集體記憶:一個社會有多少不同的團體與制度,就會存在多少不同的集體記憶。

 (二) 集體記憶是一種集體的社會行為:當集體記憶在一群同性質團體中持續存在並 不斷汲取作用力量之際,其實是作為團體成員的個體在做記憶。

集體記憶的不穩定性:社會權力的分配和流行的社會意識形態之變化,會改變人們對於過去的理解,因此集體記憶是不斷變動的。 本研究中「集體記憶」一詞中的「集體」是指曾經在本研究場域七虎新村活動過的北投居民,屬於社群的概念。

地方感 (sense of place) 人文地理學辭典中,「地方感」一辭的定義有二:一是地方本身所具有的特質—— 可能是地方獨特的環境特性或者曾經發生過重要的事件、傳說;二是人們自身對地方的 依附—包含對地方的依賴與認同,如同人文主義地理學者 Relph 曾說過:「如果一個人感覺到內在於一個地方,那麼他/她會知道他/她在"那裡",而不是別處,他/她是安全的、 輕鬆自在的。越深入內在,他/她地方認同感就越強烈。」(Seamon & Sowers,2008:45)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September 10, 2024 at 7:53pm

本研究所述之地方感是居民共同生活在一起所形成的深厚感情和對土地的認同感, 這個土地空間被每一個生活其中的個體視為一個意義、意向或感覺價值的中心;一個令人感覺到充滿意義的地方。

「地方感」是居民共同生活在一起,長期互動後所形成的深厚感情和對土地的認同, 認同的出現是土地空間會被每一個生活其中的個體視為一個意義或感覺價值的中心;此 意義會隨時空轉變而不斷被形塑與轉化。


1 http://ccnt1.cute.edu.tw/cprc/ABOUT%20US/us01.html

2 蕭阿勤,〈民族主義與台灣一九七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台灣史 研究》,第 6 卷第 2 期,2000 10 月,頁 80-86

高淑玲〈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感形塑過程研究--北投七虎新村為例〉專班碩士論文;指導教授:黃光男博士,2011年 7 月)

3 《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第 81-105 頁,1999,明文書局出版。

延續閱讀 :

芬蘭國家地景中的鄉村意象


簡析中國國家形象的構建與傳播

國外地方理論應用旅遊意象研究的空間解構

地方意象索引

劄哈哈蒂:房子能浮起來嗎?

古來敘事


《愛墾·鄉頻道》濱雪鄉鎮

新加坡女皇鎮國家圖書館

渤泥史

推荐照片

韵文化:鄉韻


愛墾慕課·在地篇


韵文化:我求


高淑玲〈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感形塑過程〉(摘錄)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