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對日趨猖獗的“後真相世界”,“解困新聞學”應寄望為社會帶來哪方面的長遠影響?
第一,讓社區注意更有效的解決方法策略。
第二,消除負責單位不履行職責的理由。
第三,令公眾知悉能夠帶來轉變的新想法。
第四,促進社區之間的對話以求改變政策。
第五,推動社會重新設定“固有政策”。
延續閱讀:…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November 24, 2019 at 8:36pm — No Comments
解困新聞學
解困新聞學(英語:Solutions Journalism)是一種新聞報導方式,主張積極介入社會問題,並探索各種解決途徑。
歷史
解困新聞學的概念最早由大衛.柏恩斯丁(英語:David Bornstein (author))提出。他的成名作是…
Continue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November 24, 2019 at 6:00pm — No Comments
「你為甚麼去南方?」
「我為甚麼不去?」
於是我像一朵雲似的,飄到南方來。
佛格奈的小說給我一個模糊的印象:南方好像是沒落了的世家。總是幾根頂天的大柱, 白色的樓, 藍色的池塘, 綠色的林叢, 與主人褪色的夢。
我在路上看到一些這樣的宅第,並看不出沒落的樣子,南方人的面型也似乎安祥而寧靜的多,但也看不出究竟有甚麼夢。…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May 25, 2018 at 9:30pm — No Comments
劍橋有個很大很新的學院,叫做邱吉爾學院。它離校中心相當遠,建築也不是傳統式的。一走近時,好像到了一個美國西部的大學。進入大廳後,有一個邱吉爾的雕像在那裡凝視,沒有一絲笑容。
從四面八方而來的研究科學及藝術的人,很多是進這個學院。
院長呢,是霍桑教授。
我初到此地,他請我喝酒那天,我想問問他劍橋何以有邱吉爾學院,我準知道邱吉爾與劍橋沒有關係。但因喝酒時我順便送給霍桑教授一本我去年出版的書;他翻閱時,就談起一些自動控制界的老人。
話題一轉,把我想問的問題給忘了。…
Continue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February 9, 2018 at 6:33pm — No Comments
劍橋有個很大很新的學院,叫做邱吉爾學院。它離校中心相當遠,建築也不是傳統式的。一走近時,好像到了一個美國西部的大學。進入大廳後,有一個邱吉爾的雕像在那裡凝視,沒有一絲笑容。
從四面八方而來的研究科學及藝術的人,很多是進這個學院。
院長呢,是霍桑教授。
我初到此地,他請我喝酒那天,我想問問他劍橋何以有邱吉爾學院,我準知道邱吉爾與劍橋沒有關係。但因喝酒時我順便送給霍桑教授一本我去年出版的書;他翻閱時,就談起一些自動控制界的老人。
話題一轉,把我想問的問題給忘了。…
Continue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February 9, 2018 at 6:26pm — No Comments
到此作工已半月,不像是作工,像是恢復了以前當兵的生活。如果我們中國還可以找出這樣緊張的工作,那只有在軍隊裡了。
同事的有從韓國剛當過兵回來的,有遠從加州大學來的學生。我問他們,美國作工全這樣緊張嗎?他們異口同聲的說:「這裏可能是最輕閒的。」
如不置身其中,可能怎樣說也不容易說明白。在日光下整整推上八小時的草;或在小雨中漆上八小時的牆,下工以後,只覺得這個人已癱下來,比行軍八小時還要累得多。…
Continue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February 9, 2018 at 6:25pm — No Comments
顧先生一家約我去費城郊區一個小的大學裡看花。汽車走了一個鐘頭的樣子,到了校園,校園美得像首詩,也像幅畫。依山起伏,古樹成蔭,綠藤爬滿了一幢一幢的小樓,綠草爬滿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鳥語,沒有聲音。像一個夢,一個安靜的夢。
花圃有兩片,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樹叢裡,還有閃爍著如星光的丁香,這些花全是從中國來的吧!
由於這些花,我自然而然的想起北平公園裡的花花朵朵,與這些簡直沒有兩樣,然而,我怎樣也不能把童年時的情感再回憶起來。不知為什麼,我總覺得這些花不該出現在這裡。它們的背景應該是來今雨軒,應該是諧趣園,應該是宮殿階臺,或亭閣柵欄。因為背景變了,花的顏色也褪了,人的感情也落了。淚,不知為什麼流下來。…
Continue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February 9, 2018 at 6:23pm — No Comments
知名散文作家陳之藩日前病逝香港,即使在台灣居住時間不長,他卻用文字細細編織,台灣人近半世紀的國文課本記憶。
「他是國民作家,也是好幾代人的共同記憶,」學電機出身的知名散文家陳之藩,二月底病逝於香港,新上任的文建會主委龍應台,回應香港媒體採訪時說。
八十七歲的陳之藩,人生前半段,與台灣的淵源並不深厚:大學畢業前在中國大陸,後在美國攻讀博士。六十七歲之前,台灣只是他偶爾訪問、講學的地方,香港反而待得更久些。…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February 9, 2018 at 6:00pm — No Comments
二
………為甚麼柏拉圖我們拿起來就可以看,就一直在引用,為甚麼阿基米德我們只說他那個原理,再沒有甚麼別的傳下了。為甚麼希臘的人文、制度、史詩至今為人所引證,而希臘的化學物理則僅是一些名詞,其余的不堪入目了。為甚麼莎士比亞的幾乎每句話被世人反復誦讀,而中世紀的煉金術幾乎完全不為人知了。為甚麼三千年前的莊子寓言還為人所樂道,而三十年前的化學元素只有九十二種已落伍得一塌糊塗了。就是在一個普通家庭中,解釋一首杜甫的詩,子女要請益於父母;而算一題新數學,父母要求教於子女?一言以蔽之,有些知識,好像是變得很少,是越老越值錢;有些知識卻是變得很快,變得很多,是越新越可貴。於是我們慢慢感覺得出來,真的,文、哲、藝術的性質,與科學的性質有所不同。如果站在涇渭交匯的地方,凝視這一半是清的涇水,凝視另一半是濁的渭水,兩水雖然流入一個河床中,卻區分得如此,鮮明如此顯著。…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February 2, 2018 at 7:11pm — No Comments
2007年7月10日臨醒,我夢見自己在故宮、羅浮宮似的古老宮殿高墻旁,冷清的一角,得到一座房子,屋背緊挨著宮墻。我站在門口,心裏在想,會有人繞過這一頭來看看嗎?這個夢,正好呼應著前一晚的夢。我的“帶動師”正是背靠古老的文化遺產,怎麼引起人的關注,則恐怕是我今後所有工作的方向。
上帝之手
策棟用餐時,提到“要是有人信仰我,我說我是上帝,他們也會說我是上帝!”老媽子正罵他別這麼狂妄,一只蚊子飛過,他兩手一拍,把蚊子打死了。策簡隨口說道:“哇,這是上帝之手!”引自上個世紀某屆世界杯足球賽,超級球星馬拉多納用手把球打進對手龍門的典故。(2007年7月)
閻王不催吃飯人…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March 8, 2017 at 3:52pm — No Comments
孩子的孤獨
從亞庇打電話回家,燕說,策鼎明天和同學去邦咯島,剩下策簡一人在家,會感覺得更孤獨了。我從歐洲回來,發現他變聲了。燕說,你們去英國第二天,他就變聲了。我笑他說:“大哥一離家去留學,你就快快長大了。”我和策棟九月二十六晚上機場前,策簡問我:“三年後,二哥也去留學,我怎麼辦?我們跟著移民吧!”策鼎回答說:“你對我這麼有信心,認為我一定會出國嗎?”
實際上,策棟去倫敦後,我發現策鼎在家也挺寂寞了,沒人和他聊足球和運動的事了。我從英國回來後,有一晚,我們出去吃晚飯,回家途中,策鼎突然問了一句:“奇怪,策棟在雙威的時候,怎麼會去做足球隊經理人的?一定是他從電腦遊戲中學會來的!”(2007年11月25日,周日)…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March 8, 2017 at 3:51pm — No Comments
(2005年6月23日札記)地方發展關系民生經濟,這事大家都明白。可是,休閑、吃喝、消費,購物,這些促進民生經濟的動力;卻無需苦苦由本地人來撐,這事,許多人卻未必去想過。大家在談“環球化”,想的多是怎樣把自己的所在地,變得更西式、更摩登,標桿是有沒有肯德基家鄉雞、麥當勞漢堡包。我們不妨從另一個角度談回來:“怎樣把環球在地化”或“當地化”――使自己所居住、營生的鄉鎮或城市,改變得更吸引外面世界的人。這需要管理與人才,需要學習與績效,先從休閑、吃喝等民生事開始;並注入創意。
創意:本地內容(故事、神話、音樂、圖象、活動、事件)業企業人
體驗:人人能明白、參與的活動與事件項目
人才:一帶一路智慧型經營人才…
Continue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March 8, 2017 at 3:49pm — No Comments
鼓勵你的失業同學,成為你的創業夥伴。我在倫敦與巴黎街頭逛市集時,最令我感到有希望的是,多少引領潮流的創意人、設計家、手工藝匠…………等等文化創意企業人,都是從街邊小攤打拼出來,走向品牌專店、國際殿堂的。感謝工藝給你平臺,不需要在街頭地攤風吹雨打,而是在網上經商。
失業大學生有福了,政府要聘他們當官。看起來,像是一種補償。大好青年男女,在本地高等院校裏耗了幾年青春,居然連生存能力都摸不著邊,總叫人很不好意思。你有志氣,珍惜本身才情與青春,寧願多賺外匯捐助國家。你從東南亞藝術出發,瞄準環球電子商貿市場,業務可隨時在東南亞的任何角落經營。…
Continue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March 8, 2017 at 3:30pm — No Comments
北歐有種“不為所動”,甚至可以說“孤芳自賞”的純凈美學;某部分就像德國人,不用嚷嚷,直接用哲學、音樂與工藝,告訴你他們民族的智慧與偉大。北歐把這種“寧靜的厲害”發揮在生活風格上,活出一種不用做作的酷,以及無聲勝有聲的經濟力。……概念設計品牌,都是這場美學劇場的演員,劇本就是北歐人真切的生活。(153頁,簡單勝虛華的優雅23:挪威,純樸而快樂的國度)(《北歐魅力--冰國淬煉的生活競爭力》,2007,黃世嘉,臺北天下文化)
……品味就成為一種廣義的品味,是一種“懂得生活”並且能夠“品嘗人生”的能力。例如,品酒是一種品味,但是九只是個媒介,生活才是主體。消費則是表達這種人生態度的品味過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消費哲學,符合自我風格與價值的,才是值得消費的目標,因為這些東西對你的效用才高,意義才大。…
Continue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January 31, 2017 at 8:59pm — No Comments
有的故事可能只是一句話,不過,很足夠了。例如,某位老板老是喜歡苛刻地批評他的員工,他的供應商有一回對他說了這麼一句話:“有一次,我在歐洲遊玩,一位東歐計程車司機告訴過我,常常鞭打他的馬的人,很快就要靠自己雙腳走路。”
有個人告訴他不認真工作的朋友說:“那天我經過一家公司,外頭掛了一條布條,上頭寫著,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宗教為何充滿故事?因為通過故事,信徒能輕松接受教義。當人們對生活或環境產生了疑惑或好奇,有誰給予他解答,讓他看見究竟是他還是這個世界發生了甚麼事?而他們也看見自己可以,同時也必須做些甚麼,這時信仰便產生了。…
Continue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January 5, 2017 at 9:59pm — No Comments
從數據(質向、量向、客觀、主觀、心靈儲藏方格等來源)發展到資訊、知識、洞識(直觀)、概念的故事。
這故事可能發展成一部網上或平面出版的小說電影;可能拍成一部電影。主角因為這部電影而走紅,那故事成為了一號故事,他她可能去拍廣告,做代言人。
廣告也有一個故事,一般與原來的電影有一定的淵源,那是二號故事(原來故事的延續)。也有與原來故事沒有關系的二號故事,那主角只能成為吸引人眼球的“模特兒”而已,一號故事與二號故事起不了相加相乘的效果。
佐丹代言運動鞋,是因為他在球場上累積的故事給了他資本,那故事由各場球賽的數據、資訊與知識所打造出來的。…
Continue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24, 2016 at 10:57am — No Comments
老話說:“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人世間何曾缺少故事?可惜,大部分地方的開發人與經營者,沒把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說出來。說出口、呈獻出來的,又說得不精彩。
還好,大家慢慢開始懂得“賣點”--
賣場缺乏人潮,請位歌星來助陣吧,希望大家在娛樂之余,順道買點東西。問題是,這位歌手的號召力如何?人們真的願意不躲在家裏,看可以不斷換臺的電視,而選擇塞車、找停車位、走路、人擠人去看歌手、聽歌曲嗎?而賣的東西不外又是你家附近的超市買得到的,你非去不可嗎?…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24, 2016 at 10:56am — No Comments
講故事是一種對人的尊重,相信人本身懂得分辨是非,鼓勵他們思考與抉擇。那決定可能是采取某個行動,或停止做某件事,純粹自己分析,尋找更大更完整的答案,作出更正確的決定,有利於他美滿的未來。
真理真相真義絕不是單層面、平面的。它可能有多維度、多脈絡。適當的敘事讓我們看見事情的正確位置。故事有時間(例如古、今、昨天等)、空間(中、外、我家附近的公園)人物、事件、行動和結果。由於更正確的理解,讓我們作出更正確的決策。
世界太復雜了。人們需要各種答案,而為了正確的答案,人們願意付出註意力、興趣、意願與行動。包括必要的時間與金錢等資源。…
Continue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24, 2016 at 10:30am — No Comments
一
有位小朋友送來一個絨作的小熊。白絨作的面龐,加上黑絨作的眼圈,玻璃眼珠是扁圓的。胸前是塊白絨心,領前是一條紅絨帶系成的領花。四肢全是黑絨做成的長方塊。小熊可以坐著,也可以站著。我向如姐說:“你看這小熊多嫵媚。”
她說:“甚麼?我沒聽清楚,你說嫵媚?我還從沒聽說過用這兩個字來形容熊的!”隨即她大笑起來,順口說:“嫵媚的小熊,小熊的嫵媚。”
我接著又說我看小熊多嫵媚,小熊看我應如是。”“對啦,你跟熊嫵媚的程度差不多,可以屬於一類!”在座的客人都笑了。…
Continue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24, 2016 at 10:30am — No Comments
……五十年前,美國有個很有趣的訟案,是名律師丹諾承辦的,至今這個訟案仍在流傳。美國人無論喜愛或憎恨丹諾的,都覺得這是件有聲有色的訟案。
故事是這樣:
丹諾是個名律師兼無神論者。他承辦了一件很特殊的案件;有一國校教員,說人是猴子變的,被體氣公訴,官方說與聖經不合,於是開庭辯論,丹諾義務作此老師的律師,開庭之時,人山人海,辯來辯去,丹諾說:
“你說方舟是否真事呢?”
“當然是真事!”對方律師答。
“你說除了諾亞一家人及雞犬豬羊上了方舟以外,其余的全淹死了,是否真的呢?”…
Continue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December 23, 2016 at 9:27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