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兩年前,我的侄兒曾在德國慕尼黑的一所高中學習兩年。其間,侄兒跟社會科學課的老師丹尼奧關系處得非常不錯。
認識丹尼奧後,侄兒經常在周末空閑時,邀他去慕尼黑中國餐館吃飯,絕大部分時候都是侄兒來買單。此外,每年過完寒暑假,從國內回到學校時侄兒都會帶上一些富有中國特色的禮物給丹尼奧。
不知不覺,兩年學習生涯很快要過去了,侄兒要參加學校為自己組織的專門考試。作為必修課,侄兒的文學、藝術、數理與科技、體育等課程都順利通過,唯獨社會科學不及格,而且只差2分。這意味著侄兒不能拿到畢業合格證書,必須得繼續補修,直到通過為止。社會科學的判卷老師是丹尼奧,侄兒氣沖沖跑去質問他,為什麽不讓自己及格?沒想到丹尼奧居然一臉平靜,回答說,這要問你,你及格不了,怎麽讓我給你及格?這就是你的真實成績,我無權更正它!…
ContinueAdded by Syota ElNido on December 19, 2016 at 10:56am — No Comments
中國人常不能理解美國人“奇怪”的審美觀念,中國人覺得長相醜陋的女性,如華裔電影明星劉燕玲和白靈,居然會在大西洋彼岸紅得發紫。為何美國人偏愛中國 “醜女”呢?
根據中國人傳統的審美觀念,美女要白,要瘦,要高挑,氣質要清純,五官要精致。反觀美國人的審美觀念可要靈活的多,他們重視的主要不是人的外貌,而是人的個性:開朗健康,自信有活力,就是美國人眼中的“美”。比如安吉麗娜-朱麗的五官長得並不符合傳統的美女標準,但她敢做敢為,很有性格,美國人崇拜這樣的人物。另外不可忽視的一點是,她豐滿性感。美國人眼裏的“美女”可以沒有漂亮的面孔但一定要豐乳肥臀。大膽暴露的影星白靈,就是參透了美國人的心理。她打破了美國人心目中傳統的東方女性風吹就倒的形象。雖然不少人也覺得她低俗甚至為中國人臉上抹黑,但她硬是在白人天下的好萊塢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普通的美國女生平時亦愛穿緊身低腰牛仔褲和大V領的緊身上衣,刻意突出性別特征。…
ContinueAdded by Syota ElNido on December 19, 2016 at 10:52am — No Comments
2009年7月中旬,筆者去了亞特蘭大市100英裏開外的梅肯市一所名聞遐邇的學校——宋藹齡、宋慶齡、宋美齡三姐妹在美國留學的母校衛斯理女子學院。
我們循著遍布校園的導引牌,找到了露西·萊斯特·威利特紀念圖書館,該館麥克內爾館長熱情地接待了我們。館內專門設立了一個宋氏三姐妹紀念室,裏面陳列著許多宋氏三姐妹的文物、文獻和照片。有宋氏三姐妹在衛斯理女子學院的入學註冊表、宋慶齡發表過文章的《衛斯理》校刊等。紀念室只有十來個平米,但布置得井井有條。我們邊參觀陳列,邊與館長聊起了衛斯理女子學院的歷史和宋氏三姐妹在該校學習的情況。
衛斯理女子學院於1836年成立,是世界上第一所專為女性設立的學院。學院建立後一直沒有招到學生,直至1839年1月7日學院才正式開始授課,當時只有90名年輕女性註冊入校成為第一屆學生。…
ContinueAdded by Syota ElNido on December 19, 2016 at 10:52am — No Comments
在匈牙利,否定蘇聯模式的方式多種多樣,對另類共產黨領導人——納吉·伊姆雷的紀念方式,也表達的是相同的情感。
納吉生於1896年,1918年在蘇俄加入共產黨,上世紀30年代長期旅居莫斯科,1944年回到匈牙利後,先後擔任農業、內務等部的部長和國民議會主席,1953年和1956年兩次出任政府總理。1958年,納吉被處死,罪名是“陰謀發動並領導推翻人民民主制度和叛國”。
東歐劇變之後,匈牙利當局將社會主義時期共產黨的先哲和聖人的雕塑幾乎全都匯集到布達佩斯郊外的雕塑公園中。但是,納吉的雕塑卻成了例外,仍在布達佩斯市內的一些地方。…
ContinueAdded by Syota ElNido on December 19, 2016 at 10:51am — No Comments
也門位於阿拉伯半島西南端,是阿拉伯世界古代文明搖籃之一。公元前14世紀建立麥因王朝,16世紀後先後遭葡萄牙、奧斯曼帝國和英國入侵與占領。1918年,建立獨立王國。1934年,在英國強迫下,也門被正式分割為南北兩方。1990年5月22日,北、南也門宣布統一,成立了也門共和國。
這裏與沙特、阿曼相鄰,瀕紅海、亞丁灣和阿拉伯海,境內山地和高原地區氣候溫和幹燥。首都薩那古城據說有3000多年的歷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在薩那,有生命的無生命的東西都被無情地壓榨水分。樹葉幹癟著,毫無生氣,房屋以灰黃的色調為主,缺少外部裝潢,即使沒有太大的風沙,天空仍感覺有點朦朧,灰嗆嗆的。…
ContinueAdded by Syota ElNido on December 19, 2016 at 10:51am — No Comments
2010年4月28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周忠和正在遼寧朝陽野外考察,“意外”得知了自己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的消息。“我完全沒有思想準備,”周忠和說,“當選後我才知道,自己原來被美國國家科學院提名過候選人。”
院士選舉保密得嚴絲合縫
美國國家科學院成立於1863年,與兄弟機構美國國家工程院和醫學研究所以及三者的常設運行部門——美國國家研究理事會構成了“三院一會”的國家研究院體系。截至2011年,美國國家科學院共有2113名院士,418名外籍院士,其中將近200人榮獲諾貝爾獎。…
ContinueAdded by Syota ElNido on December 19, 2016 at 10:50am — No Comments
葡萄牙把植樹造林作為國民的一種義務寫進了國家法律。在這個國家裏,自古以來就流行一種說法:一個人一生當中必須要做三件事,即生一個孩子、寫一本書、種一棵樹。
“生一個孩子”意即要組建一個家庭;“寫一本書”意即給後人留下些精神財富;而“種一棵樹”則是把象征希望的綠色留給這個世界。在葡萄牙,孩子上小學時,便要由家長陪同,在庭院內或街道旁,栽下一棵樹,這棵樹要寫上孩子的名字,成為終生的“認養樹”。如果這棵樹中途枯死了,孩子還要補栽一棵。孩子不栽樹,全家就要接受政府的處罰。久之,全國便形成了一種植樹造林的共識。現在,葡萄牙的每個家庭、每個農場、每個城市,都是綠意盎然,綠樹成蔭。
Added by Syota ElNido on December 19, 2016 at 10:50am — No Comments
印度班加羅爾是一個花園式的高科技城,薪水在全印度是最高的。就連監獄裏的犯人也能享受到很好的待遇。不久前,趁考察之機,我參觀了班加羅爾的一家監獄。
班加羅爾的監獄不設自己的食堂,而是將犯人們的夥食全部外包出去。據監獄長羅吉介紹,這裏的夥食完全是印度中產階級的標準——米是上等的好大米,蔬菜是剛采購回來的新鮮蔬菜,肉類同樣質量上乘。犯人可以根據自身需要要求加飯和菜。每次“快遞”廂車進入監獄時,都要接受獄警們的仔細檢查。這倒不是怕恐怖分子的破壞,而是看有沒有躲在車裏的“饑餓偷渡客”。他們常常趁司機不註意爬進車廂,然後混到監獄裏,趁機白吃白喝。羅吉說:“想入獄的人都是沖著夥食來的。”…
ContinueAdded by Syota ElNido on December 19, 2016 at 10:49am — No Comments
2月18日,丹麥最高法院裁決,丹麥城中的克裏斯蒂納地區屬於丹麥領土,不能肆意濫用。為何一塊小小的城中土地,最高法院要大動幹戈?原來,克裏斯蒂納是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城中的一塊“飛地”。幾十年來,這裏好像獨立於政府管轄之外,嬉皮士和藝術家長年“占地為王”,享受著自己的烏托邦美夢。
克裏斯蒂納的建築大都是19世紀留下來的軍營或堡壘,和哥本哈根幹凈整潔的街道相比,這裏仿佛停留在上世紀70年代。經過嬉皮士們幾十年的“改造”,其灰暗冰冷的外墻被色彩鮮艷的各式塗鴉所覆蓋,朋克、哥特、吉普賽風格混為一體,卻處處讓人感到溫暖。這正是其創建者的初衷,將軍事建築作為和平用途。
除了磚石樓房,這裏還有各種稀奇古怪的建築物:大大小小的帆布帳篷,用火車車廂改造的公共衛生間,有的空地被種上了蔬菜,還有的則看似堆滿垃圾,其實卻是異想天開的雕塑作品。…
ContinueAdded by Syota ElNido on December 19, 2016 at 10:49am — No Comments
到哈佛之前,我知道哈佛的圖書館很多,卻沒有想到這麽多,大致有100座。
哈佛的圖書館當然不是以數量取勝。其藏書的豐富以及環境的舒適、到位的服務,讓我大開眼界。圖書館裏隨處有免費上網的電腦。還有掃描儀,學生也可免費使用,只需花一些時間,就可以把一本書全部掃描存進自己的U盤,然後帶回去慢慢看。
哈佛法學院的圖書館令我印象尤其深刻,每個學生座位十分寬敞,相當於國內大學圖書館中三到四個學生的位置,所有其他院系的學生,都可使用,沒有限制。
在哈佛,到圖書館借閱圖書,是學習的必需。…
ContinueAdded by Syota ElNido on December 19, 2016 at 10:43am — No Comments
1859 年,法國詩壇上有一件大事:一個名不見經傳、也從未出版過詩集的外省年輕人,在阿維尼翁出版了一首長詩,題為《蜜蕾伊》(Mireille)。出人意料的是, 長詩的作者米斯特拉爾(Frédéric Mistral) 一夜之間, 像一顆彗星, 照亮了巴黎的文壇。全巴黎的評論家紛紛評述《蜜蕾伊》,唱出一首首的讚美歌,絕對壓倒了稀疏的質疑聲。音樂大師古諾(Charles Gounod) 繼歌劇《浮士德》後,將米斯特拉爾的新作《蜜蕾伊》改編成歌劇在巴黎上演。
一
米斯特拉爾的《蜜蕾伊》一夜成名,轟動文壇,有德高望重的老詩人拉馬丁的著力提攜和熱情推薦。1856 年,法國公共教育部委派詩人阿道夫·杜馬(Adolphe…
ContinueAdded by Syota ElNido on December 19, 2016 at 10:30am — No Comments
掌權埃及30年的穆巴拉克在一片反對浪潮之中黯然離去,18天的騷亂也使得這個地處歐亞非三大洲“交集”的神秘國度再度成為世界的焦點。埃及,作為一個擁有7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美麗的尼羅河畔的每一個傳說都如謎一般引人入勝。
法老陵寢的神秘咒語
圖坦卡蒙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第十八代法老。公元前1334年,年僅9歲的圖坦卡蒙接過了法老的權杖,但僅僅10年之後便神秘去世了。據考古學家分析,圖坦卡蒙被謀殺的可能性極大。而且他去世後,其生前精心修建的陵墓被宰相阿伊“霸占”,年輕的法老則是被“拋棄”在另一座簡陋的墓室裏。…
Added by Syota ElNido on December 18, 2016 at 6:25pm — No Comments
2011年1月17日,前海地獨裁者讓-克洛德·杜瓦利埃在結束25年的流亡之後,突然回國。克洛德·杜瓦利埃在統治海地期間,曾把數以千計的海地人綁架賣到多米尼加邊界的糖廠做苦工,還鼓勵人民無償獻血,然後將血液賣往國外……但是,他的所作所為比起其父老杜瓦利埃來說,還是小巫見大巫。
1957年,從事醫務工作的弗朗索瓦·杜瓦利埃醫生當選為海地總統。之後,這名黑人獨裁者不但掄起法西斯板斧,而且充分利用原始巫術——巫毒教樹立個人崇拜。
巫毒教是一種建立於恐懼之上的信仰,它糅合了祖先崇拜、拜物教及通靈術,因為儀式神秘、詭異及令人恐怖(以活人,尤其是兒童為祭禮),曾一度被當作邪教。許多海地人相信,如果不參加巫毒教的祭禮,便難免被其所害。…
ContinueAdded by Syota ElNido on December 15, 2016 at 10:57pm — No Comments
從意大利佛羅倫薩搭乘火車出發,一個半小時後,我們到達了一個名叫佩夏的鄉間小站,然後搭乘公交車前往科洛迪。
科洛迪是座有著三千余人的幽靜村莊,這裏是世界知名的匹諾曹的故鄉,意大利政府和科洛迪財團出資在此經營著國立科洛迪博物館。博物館裏展示著作家科洛迪當年的手稿、翻譯成68種語言的1200多本不同版本的匹諾曹童話故事書。
…
ContinueAdded by Syota ElNido on December 14, 2016 at 10:21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