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January 11, 2023 at 12:20pm — No Comments
生長在南國的孩子,你見過雪嗎?你愛雪嗎?也許曾點綴於你生活篇頁上的,只是碧於天的春水吧?
在我的故鄉,到了冬季,是常常落雪的,紛紛的雪片,為我們裝飾出一個銀白的庭園,樹,像是個受歡迎的遠客,枝上掛了雪花環,閃爍著銀白色的歡笑。
我喜歡在落雪的清曉到外面去散步,雪後的大地是溫柔而寧靜的,一點聲息都沒有,連那愛聒噪的寒雀都不知躲到哪個檐下尋夢去了。我一邊走著,時時回顧我在雪地留下的清晰的腳印,聽著雪片在我的腳下微語,我不知道那是抱怨還是歡喜。 …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January 8, 2023 at 12:00pm — No Comments
The most exciting event of the week in those long gone, bad old days was going to the movies.
Nowadays, there is nothing extraordinary about going to the movies any more. Every household has a DVD player and television set, and watching a movie is such a routine activity in our daily lives that we think nothing of it, and take it for granted.
Growing up in 1960s in Kuching, before all these electronic gadgets made their appearance, going to the movies at the weekend was…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27, 2022 at 1:00am — No Comments
「我記得河岸兩側經常舉行鬥雞活動,基於尊重伊班人的傳統習俗,當時在市區鬥雞應該屬合法行為。伊班土著抱著自家豢養的公雞,從鄉區來到詩巫鬥雞,吸引了許多人擠在一起圍觀,並隨著雞隻兇猛的打鬥,紛紛鼓掌、吶喊,氣氛十分熱絡。」
他說,當年正值好奇心旺盛的少年時期,常常擠進人群中,爭睹鬥雞精彩的過程,至今仍印象深刻。「那個年代因交通不甚便利,伊班同胞也較少到市區,因此一旦有鬥雞活動進行,總是吸引人們爭相圍睹湊熱鬧。」
有趣的是,他指出,當時伊班人保留了他們在森林中行走的慣例,在市區也列隊前行,與人們普遍肩並肩行走的習慣大為不同。…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19, 2022 at 10:30am — No Comments
談起林曼岸河,今年73歲的本固魯孫春富即難掩婉惜之情,他感慨地說,如今的林曼岸河已然走到了做為河流的歷史盡頭,成了排泄汙水的大陰溝。
「也許是因為人們的無知,也許是因為人們的貪婪,我們不肯認真思考去改造或美化河流景觀,而是運用了粗暴的手段,與大自然爭土、爭地,卻也因而讓河流消失在自然環境中。」
孫春富強調,讓人不解的是,砂拉越州土地遼闊,為何人們要侵犯本屬大自然景觀的河流?
「中國有許多聞名中外的古城皆依河而建,迄今享譽盛名。此外,涅瓦河流經聖彼得堡市中心,人工運河縱橫交錯,也蔚為旅遊特色,每年吸引眾多遊客觀光,這些皆可成為我們的發展借鏡。」…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18, 2022 at 11:30pm — No Comments
四十年代初,日軍占領砂州,各地學校教育陷入停頓狀態,黃成美與家人隨即搬遷到蘭島邦江的偏遠鄉區務農,而陳育盛則在市區為一位賣咖哩飯的海南籍小販打零工。
「現今的蝴蝶公園,當年有許多小販在那裏進行買賣,而在那個年代,賭博是半公開的合法行業,市區開設了不少通宵營運的小型賭場。我在打工的兩年期間,每天淩晨2時起床幫忙洗米煮飯,4時許即陸續有許多賭客到來吃咖哩飯。」
陳育盛指出,四、五十年代,在詩巫市區開店做生意的絕大部份為廈門籍人士,福州人則多在鄉區割膠或務農,故當年詩巫市區人民普遍以廈門話交流。故此,在市區打工時,那些廈門籍的小朋友都喜歡以廈門話親切地喚他「福州仔」,這也成為他年少時期的獨特回憶。…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16, 2022 at 4:19pm — No Comments
林曼岸河,對詩巫不少上一代人而言,就猶如記憶中的母親河,守護著詩巫、守護著那一代人,也承載著許許多多對生活的夢想,以及對未來的憧憬。
提起林曼岸河,現已分別83及82歲高齡的甲必丹黃成美與陳育盛興致勃勃地說,對這條曾經是詩巫重要交通樞紐的河流,記憶可是十分深刻呢!
「四十至六十年代,林曼岸河河道寬廣,尤其是漲潮時分,寬闊無垠的河面景色十分壯觀。而夕陽西下,水天一色的景像更是詩情畫意,叫人至今難忘。「
兩人受訪時均表示,自幼與家人居住在當時仍屬鄉區的武吉阿瑟,每日清晨4時起床割膠後,天亮之際就洗好手腳,收拾妥當,並沿著木板路步行逾半個小時,到詩巫市區的聖心初中上課。…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15, 2022 at 1:00pm — No Comments
現已70歲的孫春德指出,事實上當年詩巫的地形恰似一個小島,周遭被林曼岸河圍繞著,因此若說林曼岸河是詩巫的母親河,伴隨著詩巫逾半個世紀以來的成長與變遷,確實一點也不為過。
「記憶中在童年時期,林曼岸河水清澈見底,有成群的小魚穿梭其中,與現今受到嚴重環境汙染的汙濁河水完全有別。此外,有許多婦女在河邊洗衣、沖涼,孩童結伴在河裏遊泳嬉戲,相信那是許多上一代人記憶中美好的畫面。」
他解釋,當時雖說詩巫市區已有自來水供應,但人們普遍認為水費昂貴,故自來水一般僅供日常飲用,而沖涼、洗刷等活動均仰賴林曼岸源源不絕的河水。「就此層面而言,林曼岸河與詩巫人民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且密不可分的。」…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15, 2022 at 12:30pm — No Comments
搖呀搖,搖到林曼岸橋,搖過滄桑歲月,也搖過數代人的記憶......
環繞詩巫的林曼岸河(Loba Lembangan),伴隨著上一代人的成長,融入那黑白時代的生活中,為大家增添了幾許歡笑、幾許哀愁。然而,在發展的巨輪輾壓下,林曼岸河的定位與角色,終在時代的長河中逐漸淡化,只剩下一個角落的繁華。
曾經有無數船只昂然行駛,曾經有許多孩童歡笑嬉水,曾經是人們賴以飲用洗滌的潔凈河流,但在逾半個世紀後的今天,它卻搖身一變為髒臭的水溝。雖然水流依舊汨汨,卻成了細菌滋生的溫床,且過去旖旎的河畔風光,如今已不復見。…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11, 2022 at 8:00pm — 2 Comments
黃志淵的堂弟黃世利,與麗士戲院亦有一段深厚的淵源。其父親黃鼎福與黃志淵之父在五十年代初購下麗士戲院,而他本身現仍於麗士戲院旁經營「砂拉越酒店」。
在受訪時,現年72歲的黃世利仿佛墜入了往昔的時光中,面對記者的連番提問,他微笑著從記憶中一一探索解答,且一再感慨地說,「這可是那一代人們的集體記憶啊!」
他表示,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除了麗士戲院左側的南華俱樂部,每天有許多人在打麻將與桌球以外,看戲可說是詩巫人民最為普遍的娛樂消遣活動。
「猶記得電影《劉三姐》在本地上映時廣受歡迎,民眾排著長長的隊伍購票,且逾1個月的放映期間每場都爆滿,令人咋舌!而影後林黛主演的《翠翠》,上映數周的期間也都擠滿了觀眾。」…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11, 2022 at 1:00pm — No Comments
人生有大半輩子與戲院結下不解之緣的黃志淵,說起本地的老戲院與過往軼事,簡直是如數家珍呢!
已屆74歲高齡的他,在記者表達采訪意願時一直搖頭拒絕,並強調自己年紀大了、記性不佳。但經不起記者長達10余天的多番請托與懇求,最終他無奈地笑著說,「我能記得多少,就向你敘述多少啊!」
恰巧趕上五十至七十年代電影業的高峰期,黃志淵與其家族在東馬各地經營的戲院多達5間,分別為詩巫的麗士戲院與麗宮戲院、泗裏街的麗士戲院、古晉的瑞華戲院,以及亞庇的麗都戲院。
其中亞庇的麗都戲院於1976年開幕,標榜70毫米大熒幕,座位高達1千409個,乃當時東馬最大且最現代化的戲院,吸引無數人前往捧場看戲。…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11, 2022 at 8:30am — No Comments
前一篇:朱美芳: 砂拉越詩巫老戲院(1)
朱美芳: 砂拉越詩巫老戲院(2)
在那個砂州仍屬英殖民地的五十年代末,吳春祥說,有時父母會慷慨地給他3角錢去看戲。而他就買了一張戲票,帶弟弟一塊兒去。…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10, 2022 at 10:00pm — No Comments
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是電影業的頂峰時期,直至電視機及錄影機於八十年代初走入尋常百姓家,並日愈普及化,才致使電影院逐步走向淘汰的命運。
在那數十載的歲月裏,看戲成為本地家庭最為普遍的娛樂消遣活動。每逢周末假期,每間戲院總是有許多民眾熱情洋溢地前往捧場,也帶動了附近數間咖啡店的生意,如麗都戲院旁的榴園茶室,對面的中華茶室,以及詩巫老字號的福隆興茶室。…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10, 2022 at 1:30am — No Comments
在《眼睛遊戲》中,卡內蒂以這種引人入勝的文筆,描述了他1931—1937年間的生活經歷,尤其是在維也納時期,與一批文化名人的交往經歷。當時的維也納文化界可謂群星璀璨,大師雲集,托馬斯•曼、穆齊爾、布洛赫、喬伊斯等人都與卡內蒂有過這樣那樣的交往。當然這些交往也充滿著文人之間的敏感與虛驕。
有次,卡內蒂的小說《瘋子的人間喜劇》出版以後,得到了未曾料到的熱烈反響,當他在一個飯店里遇到穆齊爾時,後者伸出手來向他表示祝賀,作為晚輩的卡內蒂欣喜不已,甚至有點衝昏了頭,他隨口說了一句:「您想想看吧,我收到了托馬斯•曼給寫來的一封長信!」沒想到正是這句無心之語讓穆齊爾臉色大變,迅速收回了伸了半截的手,粗暴地轉過身去,從此對卡內蒂不置一詞,「社交時如果出現我的名字,他會沈默不語,仿佛他不知道大家在說誰,並且也沒有興趣了解相關情況」。…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May 31, 2022 at 9:13am — No Comments
1927年7月15日,因為一場不公正的判決,維也納的工人發動了一場暴動。他們拋開了一直信賴的社會民主黨領袖,從各區湧上街頭,點燃了司法大廈,警察接到命令,射殺了九十多人。時年22歲的埃利亞斯•卡內蒂(Elias Canetti)被熊熊的火光所驚呆,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群體」的力量,這種盲目而巨大的力量是如此駭人,以至於事隔五十三年之後,卡內蒂在他的自傳三部曲之二《耳中火炬》中回憶起來,依然心潮澎湃:「在那個被照得通亮的可怕的日子里,我獲得了一幅我們這個時代里最真實的群體畫面,我徹底接觸了被自己日後稱作開放的群體。火將大家團結了起來,在大火中他們看到了自己,火是他們點燃的,只要大火存在,他們就能避免瓦解。一切都被『火』這個詞掌控著,然後是被火自己本身」。…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May 20, 2022 at 8:12am — No Comments
看看誰笑到最後
不管是鄙薄還是景仰,卡內蒂的觀測方向都是人性的某些細部,一旦把它們顯微放大,謙謙君子也成了猙獰怪物。他很早就決定以觀察人群為畢生事業,他的青年時代覆蓋了奧地利民主隨著魏瑪共和的動蕩而日趨衰落,最終被納粹帝國吞並的全過程,但在回憶錄里我們看不到多少現實政治關懷。他在乎的只是「人」。…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May 20, 2022 at 8:00am — No Comments
1981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德語作家埃利亞斯·卡內蒂的三部回憶錄《獲救之舌》、《耳中火炬》和《眼睛遊戲》最近由新星出版社翻譯出版。這三部回憶錄奠定了卡內蒂一世名聲,在回憶錄里,這位作家當年不聲不響地給熟人一一貼上條形碼,分門別類,存進了自己的記憶庫里,到寫回憶錄時一一登場亮相,順帶把當年以維也納為中心的德語文化圈的氛圍給營造出來了。這些身處政治烏雲下的文化精英不論得到的評價是高是低,無不具有呼之欲出的鮮明個性。
卡內蒂似乎無意於研究政治。兩次大戰之間的中歐社會,確如他唯一的小說《迷惘》里描寫的那樣陰氣四溢,但同樣的氛圍也可以適用於其他黑暗時代。因為他的終極關懷落在廣義的「人」上,為此不惜剔掉血肉,拔出性格,把具體的人抽乾成一件形貌古怪的標本。這種頑固的識人癖孕育了《迷惘》,孕育了精彩的警句集《鐘的秘密心臟》和小品集《耳證人》,也最終決定了回憶錄中的別人和他自己的形像。…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May 9, 2022 at 1:30am — No Comments
他說的總是比他想的要多。他將如何去做?他將削減他自己或是這些句子?
你不如卡夫卡可信賴因為你活得如此久長。
但也許年輕一代希望從你那里得到幫助以對抗文學中的死亡的懲罰。
作為一個輕蔑於死亡逐年增長的人,你是有用的。
現在,他僅僅散步於自己建造的橋下,對其它任何地方的恐懼使他不得不避開。
重寫一封信,在多少年過去之後。…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May 8, 2022 at 10:03am — No Comments
在詞語開始閃耀之前,他把自己削得更短。
我不能想像有比一個曾經知道說許多事物而在晚年卻陷入沈默的人更痛苦的景像。這並不是指智慧的沈默,那種在責任之外能保持安寧的沈默;我指的是當一個人回首往事並感到一生的努力僅為徒勞的失望的沈默。我指的是比起過去曾是的一切生命在老年並沒有成為更豐富的沈默。這種晚年將不擁有什麼,因為它感到被削貶,而不是擴大。
對死亡保持沈默——你能忍受多久?
解釋虛無。把它放在這里。說它。離去。…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May 4, 2022 at 1:30am — No Comments
2025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8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