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中國網編者按:本網昨天全文轉發了《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全文,今天本網又隆重推出《文化自貢:建設“鹽、龍、燈”文化特色產業基地打造西部區域文化新高地》一文。這不是巧合。這是我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進程中的喜人現象:從頂端政策層面,到地方實踐層面,都緊鑼密鼓地動起來了,文化強國的號角勁吹,文化產業迅速發展,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新時代正在向我們大步走來。在此特別值得提及的是,《文化自貢》一文對地方區域文化的深入挖掘、系統研究和創新思維。就一個地方來說,總有其獨特的歷史文化脈絡,有潛在的文化市場空間,有肥沃的文化產業發展土壤。關鍵是在吃透上面精神的同時,能夠把這些本土的東西挖出來,找得準,吃得透,進而作出發展文化產業的科學決策,形成不可復制的文化產業創新模式,走出獨具特色的文化產業發展路子。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化自貢》一文的研究方法、思維模式、創意觀點等,都頗具借鑒意義。…
ContinueAdded by iPLOP on June 16, 2015 at 2:46pm — No Comments
2015年6月2日,由海南省工商聯主辦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民企商機研討會”在海口召開,40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民營企業家、港澳臺和海外華人企業家與專家學者及新聞記者匯聚一堂,共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民營企業的戰略機遇。
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王欽敏出席會議並講話。
王欽敏指出,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是中共中央、國務院根據全球形勢深刻變化、統籌國內國際發展共贏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於開創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意義重大。 …
ContinueAdded by iPLOP on June 13, 2015 at 10:35pm — No Comments
Reporter: Nice to meet you, professor Wu. Thank you for coming to have an interview with us for the China social sciences net. I can still clearly remember my talk with you when the annual plenary sessions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nd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were held last year. Soon this year’s annual plenary sessions of the NPC and the CPPCC will again be held. As a deputy to the NPC, what’s your focus this…
ContinueAdded by iPLOP on June 12, 2015 at 10:09pm — No Comments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對新形勢下如何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做出了具體部署。這標誌著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已經成為國家戰略,對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宣傳文化領域改革創新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傳統媒體信息傳播尚未脫離“邊緣化”風險…
ContinueAdded by iPLOP on June 10, 2015 at 6:19pm — No Comments
我將這場演說名為「挪移的哲學」,並非意圖在這為哲學列傳的系列活動中,提出某種游牧式的哲學家肖像。因為基於以下兩個理由﹔一則就今晚主辦人對我的認識,他們不至於要我去牴觸古斯鐸夫.福樓拜與米榭.傅科的原則:即絕不談論自己,或是為藏匿容貌而書寫的原則1。二則基於我們看過太多的看門狗扮演著流浪狗,為的只是賦予這些像是不合時宜的遊民思想家的肖像一點用處。
可是,或許這些自滿的肖像就是根據某種預設,某種該系列活動主旨意圖邀請我們一起來面對的預設:意即哲學使命是一種生命抉擇,進入哲學就是一個斷然的姿態,一…
2 屋內的燈是亮著的,但卻沒有人在家
#我們不合時宜的切分日與夜、夏季與冬季,我們試圖定義「知覺的連續狀態」(sensible continuum)中的每一部分是「什麼」,這些抽象的「什麼」就是概念。而人類的智慧,正在於我們會利用概念來取代經驗知覺。──威廉‧詹姆士,〈我們所生存的世界〉(William James, “The World We Live In”)#…
Added by iPLOP on May 29, 2015 at 2:49pm — No Comments
一場文化戰爭正在全球各地開打,誰是最後的贏家?
詳盡的田野調查,揭發全世界「軟實力」的暗中較勁
一本暢銷書、一首流行金曲或一部鉅片,是怎麼被製造出來的?為什麼爆米花和可口可樂在美國電影產業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迪士尼與梅鐸在中國失敗以 後,能否將它們製作的內容成功出口到印度?寶萊塢如何吸引非洲人?巴西電視小說又是怎麼引起俄羅斯人興趣的?半島電視台如何組織阿拉伯的革命?為什麼瓦隆 人堅持要看重新配音過的電影,弗拉芒人卻偏好原音加上字幕的版本?最後,為什麼美國的娛樂模式會成功,但歐洲的娛樂模式卻正在衰退?這場全球戰役的重心就 是──主流文化。…
ContinueAdded by iPLOP on May 28, 2015 at 12:11am — No Comments
用心也要有方法!
不管是工作、學業、或創作,老一輩的人總是告誡我們要用心,多用點心。
但到底要怎麼用心? 不用心又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本書作者南格博士在心理學領域縱橫多年,她將藉這本書來告訴我們,用心的益處與如何用心的方法。
不用心常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情形。飛機的機長只因在飛行前忽略了他們飛的路線跟平時不同,少開防動裝置而造成74人死亡;你會因為別人看起來很急,或是用命令語氣要求你,而無緣無故放下手上正在影印的東西,自願讓給他用。不用心不只會被罵,還會讓自己的生活處處受限;因為不留意細節,在工作上手腳無法伸展,整個人烏煙瘴氣。…
Added by iPLOP on May 26, 2015 at 10:17am — No Comments
《意義的呼喚—意義治療大師法蘭可自傳》是二十世紀瑰寶級的人物、意義治療大師法蘭可九十歲時,親口口述的自傳。他的一生波濤起伏,特別是他親身經歷過恐怖的納粹集中營生活,不但沒有怨恨,反而對人類的心靈力量有了深刻的體悟,因而創立了意義治療理論,成為二十世紀偉大的人性關懷大師。
在這本自傳裡,法蘭可娓娓追憶自己的一生,談童年和家世、談集中營的經歷,也談到他的學術淵源,及對人生的種種體驗。在他那溫暖、不斷閃爍著智慧與偉大襟懷的吉光片羽裡,讀者們能感受到一個足堪為靈魂老師的長者,對著我們的心靈發出意義的呼喚。
本書除了是法蘭可個人生命的記錄,更是動盪歷史的可貴見證。作者對於意義治療的發展歷程及內涵娓娓道來,幽默的文句,簡單易懂,讀者對於當時維也納精神分析學界的發展也將有進一步了解。…
Added by iPLOP on May 18, 2015 at 7:42pm — No Comments
賣「體驗」,讓業績翻紅!
現今是個瞬息萬變的時代。
資訊量加速度成長,遠遠超過人類的資訊處理能力。
加上網際網路普及,早已成為人人都會用到的基礎設備。
還有,臉書和推特等社群網站的普遍,對於商業經濟造成莫大影響。
另一方面,也發生雷曼兄弟金融風暴、日本東北大震災、歐元危機等重大災難。
我們就像身處在一個隨時有好戲上演的時代。…
Added by iPLOP on May 15, 2015 at 9:44am — No Comments
推薦序:以空間力的氛圍體驗烘托產品力
要創造商品與服務的獨特性,不能仰靠品質與機能性,更重要的是需建立與顧客個人的關聯性,並觸動他的感性情緒。
像作者提到的「銀座卡地亞總店事件」,女方客人要的不只是卡地亞Tank Francaise 精品腕錶,她更渴望擁有的,其實是男友在聖誕夜陪伴她,享受在華麗的銀座卡地亞總店,接受戴上白手套女店員,從盒中取出Tank 金錶,雙手奉上的那份恭敬服務,那種女王級「體驗」。
商品/服務加上體驗氛圍的提供,對客人而言,才有高附加價值。…
Added by iPLOP on May 12, 2015 at 12:07pm — No Comments
一般人習慣將工作與藝術分開,認為藝術是下班後的休閒生活。本書作者超越傳統思惟,將「藝術」與「商業」兩個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概念融合在一起,提出人人都可以將商業行為、工作視為一種藝術表演,把藝術帶進辦公室,並因此提高產能與效率。
《把舞台搬進辦公室~用天生的藝術熱情,在工作中盡情演出》(The Art of Business…
ContinueAdded by iPLOP on April 28, 2015 at 6:30pm — No Comments
本期嘉賓:金元浦(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魏鵬舉(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向 勇(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
近日,國務院和有關部委連續發布涉及文化產業的重磅文件,一個個大手筆為文化消費市場挖掘出更多潛在增長點。當前,我國文化消費市場的薄弱處是什麼?文化消費市場的著力點怎樣抓?怎樣讓我們的文化產品走出國門創造更大的價值?就此,記者採訪了三位專家。
文化消費發展慢在哪…
Added by iPLOP on April 26, 2015 at 10:27pm — No Comments
摘要:“萌”這個幾年前只有日本動漫迷才會了解的詞匯,如今卻成為了日常用語,從娛樂明星,到政府微博,再到電影電視劇,“賣萌”行為無處不在。近來“萌文化”已從青少年群體走向公眾視線,從虛擬世界擴展到了日常生活,日益成為了傳播廣泛的大眾文化。本文將從個人心理,文化產業,大眾媒介的娛樂化以及政府角色轉換等角度,對這一變化過程加以分析,探討其流行背後的原因。
近幾年隨著“萌女郎”、“萌商品”、“萌經濟”的快速發展,“萌文化”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用極快的速度走向了公眾視野。如果說耍帥裝酷在前幾年還是主流現如今則顯然進入了“賣萌”時代。
一、“萌文化”的概念界定…
ContinueAdded by iPLOP on April 13, 2015 at 7:30pm — No Comments
“一帶一路”中文化產業發展取向與維度
一端連著歷史,一端指向未來;一端系著中國,一端通往世界。絲綢之路包括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內涵的空間概念和文化概念。促進東西方的思想交流和文化交融,是古絲綢之路不可磨滅的歷史作用。“一帶一路”格局下的絲綢之路文化是沿線各國、各地區共同的文化記憶和文化符號,是沿線國家不同文化深入交融的融合劑。…
ContinueAdded by iPLOP on April 5, 2015 at 4:00pm — No Comments
新常態經濟是與GDP導向的舊經濟形態與經濟發展模式不同的新的經濟形態與經濟發展模式。新常態經濟用發展促進增長、用社會全面發展揚棄GDP增長,用價值機制取代價格機制作為市場的核心機制,把改革開放的目標定位於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而不是不可持續增長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新常態經濟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常態經濟學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學。以新常態經濟為經濟形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新常態經濟學為理論形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學,是中國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中國社會發展的自然歷史過程。
新常態經濟是經濟學範式轉換。新常態經濟是以一般均衡論為基礎、價格經濟學為核心、線性抽象為方法的政治經濟學範式向對稱平衡論為基礎、價值經濟學為核心、複雜系統論為方法的科學經濟學——對稱經濟學範式轉換。…
ContinueAdded by iPLOP on April 2, 2015 at 8:05pm — No Comments
網上一名自稱“獅子的母親”的人發起的“成為花木蘭”活動,吸引了至少550名西方少女加入“哈里發國”(IS)。
她曾經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我在想,是不是可以像花木蘭那樣上戰場拼殺。如果不能去戰場,就自己創造戰場。”
她毫不掩飾自己對血腥暴力的嚮往,美化了自己助紂為虐的行為,與花木蘭相提並論,忘了花木蘭上戰場是代父從軍,而非為了殺戮,即可笑又扭曲。
然而,在敘利亞和伊拉克,有一支庫爾德娘子軍手持AK47站在最前線,與這些“哈里發國”的恐怖分子正面對決,堪稱真正的巾幗英雄。…
ContinueAdded by iPLOP on March 28, 2015 at 9:35pm — No Comments
過去10年,台灣人自己、香港和中國,乃至世界都開始以不太一樣的視角認識台北。
台北的形象逐漸轉變為一個兩岸三地中最舒服、最小清新、最慢活、最有人文精神的城市;但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認為,相對於上海或中國其他城市,台北缺乏野心、大膽,過於安逸;甚至有人覺得台北沒有北京上海的華麗,宛如中國的二三線城市―這當然只是對台北或是對城市精神的膚淺認識。
台北曾做過亞洲金融或XX中心的大夢,但這些夢想早已暗淡。中國的主要城市拚命走向國際化(雖然其實從上網到很多方面都很不國際),昔日亞洲四小龍的首爾、新加坡亦未停止前進的腳步,東南亞城市更奮起直追,於是某些人認為台北似乎陷入停滯,但也有人認為台北的緩慢是另一種城市精神的體現。…
ContinueAdded by iPLOP on March 17, 2015 at 12:26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iPLOP on March 5, 2015 at 12:30am — No Comments
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7日訊(記者 成琪)近日,文化部、財政部聯合印發了《關於推動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指出, 特色文化產業是指依托各地獨特的文化資源,通過創意轉化、科技提升和市場運作,提供具有鮮明區域特點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產業形態。對此,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了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巡視員孫若風。孫若風指出,《指導意見》集中體現了文化部、財政部在推動特色文化產業發展方面的思考和業界的政策訴求。同時他對《指導意見》的落實提出了五點建議。
中國經濟網記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軟實力”,而發展特色文化產業所利用的特色文化資源,以及生產出的特色文化產品和服務,很多都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關聯,請從這個角度闡釋一下《指導意見》制定的宏觀背景和意義。…
Continue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28, 2015 at 4:39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8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