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說起來,我是讀“五四”新文學這一路長大的,只不過是被推到一個邊緣的角度讀,邊緣的原因我在講世俗的時候說過了,有些景觀也許倒看得更細致些。
“五四”的文學革命,有一個與當時的提倡相反的潛意識,意思就是雖然口號提倡文字要俗白,寫起來卻是將小說詩化。
我說過,中國歷來的世俗小說,是非詩化的,《紅樓夢》是將世俗小說入詩的意識的第一部小說。《金瓶梅詞話》裏的“詞”,以及“話本”小說的“開場詩”,並非是將詩意入小說。…
ContinueAdded by moooi on August 29, 2015 at 9:25pm — No Comments
不過既要講工農兵,則開始講歷史上“勞動人民的創造”,“創造”說完之後,你可以閉上眼睛等那個“當然”,“當然”之後一定是耳熟能詳的“糟粕”,一定有的,錯了管換。雖然對曹雪芹這樣的人比較客氣,加上“由於歷史的局限”,可沒有這“局限”的魅力,何來《紅樓夢》?
話說過了頭兒了就忘掉我們的時代將來也會是古代,我們也會成古人。
毛澤東對革命文藝有個說法是“革命現實主義與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是多元論,這未嘗不是文藝之一種。說它限制了文藝創作,無非是說的人自己限制了自己。…
ContinueAdded by moooi on August 26, 2015 at 9:00pm — No Comments
一九四九年後,整個文藝樣貌,是鄉村世俗文藝的逐步演變,《白毛女》從民間傳說到梆子調民歌劇到電影到芭蕾舞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從小說來看,《新兒女英雄傳》、《高玉寶》、《平原遊擊隊》、《鐵道遊擊隊》、《敵後武工隊》、《烈火金剛》、《紅巖》、《苦菜花》、《迎春花》、《林海雪原》、《歐陽海之歌》、《金光大道》等等,都是世俗小說中英雄傳奇通俗演義的翻版。才子佳人的翻版則是《青春之歌》、《三家巷》、《苦鬥》等…
ContinueAdded by moooi on August 22, 2015 at 12:00pm — No Comments
對於“五四”的講述,真是汗牛充棟,不過大體說來,都是一種講法。
我八五年在香港的書店站著快速翻完美國周策縱先生的《五四運動史》,算
是第一次知道關於“五四”的另一種講法。我自小買不起書,總是到書店去站著
看書,所以養成個駝背水蛇腰,是個腐朽文人的樣子。
八七年又在美國讀到《曹汝霖一生之回憶》,算是聽到當年火燒趙家樓時躲
在夾壁間的人的說法。
總有人問我你讀過多少書,我慣常回答沒讀過多少書。你只要想想幾套關於…
ContinueAdded by moooi on August 18, 2015 at 9:45pm — No Comments
“五四”時代還形成了一種翻譯文體,也是轉了很久的型,影響白話小說的文體至巨。
初期的翻譯文句頗像外語專科學校學生的課堂作業,努力而不通脫,連魯迅都主張“硬譯”,我是從來都沒有將他硬譯的果戈裏的《死魂靈》讀過三分之一,還常俗說為“死靈魂”。
我是主張與其硬譯,不如原文硬上,先例是唐的翻譯佛經,凡無對應的,就音譯,比如“佛”。音譯很大程度上等於原文硬上。前面說過的日本詞,我們直接拿來用,就是原文硬上,不過因為是漢字形,不太突兀罷了。…
ContinueAdded by moooi on August 17, 2015 at 9:16am — No Comments
這就說到“五四”。
我一九八六年去美國漪色佳的康奈爾大學,因那裏有個很美的湖,所以這音譯名實在是恰當。另一個譯得好的是意大利的翡冷翠,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佛羅倫斯。我去這個名城,看到宮邸教堂用綠紋大理石,原來這種顏色的大理石是這個城市的專用,再聽它的意大利語發音,就是翡冷翠,真是佩服徐誌摩。
當年胡適之先生在漪色佳的湖邊坐臥,提出“文學革命”,而文學革命的其中之一項是“白話文運動”。…
ContinueAdded by moooi on August 16, 2015 at 11:05am — No Comments
“鴛鴦蝴蝶派”的門類又非常多:言情,這不必說;社會,也不必說;武俠,例如向愷然也就是“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俠傳》,也叫《火燒紅蓮寺》;李壽民也就是“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狹邪色情,像張春帆的《九尾龜》、《摩登淫女》,王小逸的《夜來香》;滑稽,像徐卓呆的《何必當初》;歷史演義,像蔡東藩的十一部如《前漢通俗演義》到《民國通俗演義》;宮闈,像許嘯天的《清宮十三朝演義》,秦瘦鷗譯自英文,德齡女士的《禦香縹緲錄》;偵探,像程小青的《霍桑探案》等等等等。又文言白話翻譯雜陳,長篇短篇插圖紛披,…
ContinueAdded by moooi on August 10, 2015 at 1:30am — No Comments
晚清一直到一九四九年前的小說,“鴛鴦蝴蝶派”可以說是這一時期的一大流派。
像我這樣的人,幾乎不了解“鴛鴦蝴蝶派”。我是個一九四九年以後在中國內地長大的人,知道中國近現代的文學上有過“鴛鴦蝴蝶派”,是因為看魯迅的雜文裏提到,語稍譏諷,想來是幾個無聊文人在大時代裏做無聊事吧。
又見過文學史裏略提到“鴛鴦蝴蝶派”,比如鄭振鐸諸先生,都斥它為“逆流”。我因為好奇這逆流,倒特別去尋看。一九六四年以前,北京的舊書店裏還常常可以翻檢到“鴛鴦蝴蝶派”的東西。
“鴛鴦蝴蝶派”據文學史說興起於一九零八年左右。為什麼這時會世俗小說成為主流,我猜與一九零五年清廷正式廢除科舉制度有關聯。…
ContinueAdded by moooi on August 8, 2015 at 6:17pm — No Comments
《紅樓夢》將詩的意識帶入世俗小說,成為中國世俗小說的一響晨鐘,雖是晨鐘,上午來得也實在太慢。
《紅樓夢》氣長且綿,多少後人臨此帖,只有氣短、濫和酸。
《紅樓夢》造成了古典世俗小說的高峰,卻不是暮鼓,清代世俗小說依世俗的需要,層出不窮。到了清末,混雜著繼續下來的優秀古典世俗小說,中國近現代的世俗小說開始興起,鼎盛。
清末有一冊《老殘遊記》不妨看重,劉鄂信筆寫來,有一種很特殊的誠懇在裏面。
我們做小說,都有小說“腔”在,《老殘遊記》沒有小說腔。讀它的疑惑也就在此,你用盡古典小說批評,它可能不是小說,可它不是小說是什麼呢?…
ContinueAdded by moooi on August 5, 2015 at 11:59am — No Comments
世俗世俗,就是活生生的多重實在,豈是好壞興亡所能剔分的?我前面說《紅樓夢》開篇提到厭煩才子佳人小人撥亂的套路,只不過曹雪芹人重言輕了,才子佳人小人撥亂自是一重世俗趣味,犯不上這麼對著幹,不知曹公在天之靈以為然否?
這樣一派明顯的中國古典小說的世俗景觀,近當代中國文學史和文學評論多不明寫,或者是這樣寫會顯得不革命沒學問?那可能就是故意不挑明。
這樣的結果,當然使人們羞於以世俗經驗與情感來讀小說,也就是胡適之先生說的“沒有價值”。
周作人先生在《北平的好壞》裏談到中國戲,說“中國超階級的升官發財多妻的腐敗思想隨處皆是,而在小說戲文裏最為濃厚顯著”,我倒覺得中國小說戲文的不自在處,因為有禮下庶人的束縛。…
ContinueAdded by moooi on August 1, 2015 at 9:17pm — No Comment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