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工業化:無詩意的文化研究
法國政治思想家亞里克西思·德·托克維爾(Alexisde Tocqueville)早在1835年寫到英國的工業化城市曼徹斯特時作了這樣的描述:
從這汙穢的排水溝里,流出了人類工業的最大巨流,澆肥了整個世界;從這骯髒的下水道里流出了黃燦燦的純金。在這里,人性得到了最完全的,也是最殘暴的發展;在這里,文明表現了它的奇跡,文明的人幾乎變成了野人。
這里的話雖不多,卻揭示了工業文明給人類帶來的是雙重的“禮物”。一方面是物質的豐富,巨大的財富,想象不到的奇跡,才能的充分發揮;可另一方面是環境的汙染,生存條件的破壞,人的貪欲的泛濫,人性的片面的發展等。
後來,很多國家的工業化也產生同樣的問題。
在如此現實面前,作為人文社會工作者,作為一個作家、文藝理論家,他們能做什麽呢?難道他們就一味地加入到推銷那種消費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拜物主義這種行列中去嗎?當然不是,我們要用我們的作品去影響經濟發展,要制約經濟發展給我們帶來的某些負面的影響。
基於以上的原因,在中國當前的學術界,就流行起“文化研究”。文化研究是西方引進來的一個詞,但是,它被引進以後,就成了中國當前的一種思潮。文化研究是對現實的一種回應,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但是,在目前這種文化研究的對象轉了向,已經從解讀大眾文化等等現象,進一步地蔓延開,比如說去解讀廣告,解讀模特表演,解讀小區熱等,結果,解讀的對象就離開了文學、藝術作品本身。
更重要的是,在文化研究向所謂的日常生活審美化蛻變之後,這種批評不但不是去制約消費主義,反而是為消費主義推波助瀾,越來越成為了一種無詩意的和反詩意的社會學的批評,像這樣發展下去,文化研究必然就不僅要與文學、藝術脫鉤,要與文學藝術理論脫鉤,而且成為新的資本階級制造輿論,成為新的資本階級的附庸。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我們提出了文化詩學的新構想。(童慶炳:“文化詩學”作為文學理論的新構想,原載《愛思想》2015-12-14)
冠毒:存在主義幫得上忙嗎?
存在主義者知道,一旦危機結束,誓言和承諾就很容易失去力量。但是,盡管存在主義提供了所有現象學上的豐富性和對例外生活的洞察,它卻很少提及未知領域的真實輪廓,並對我們的脆弱如何在時間中顯現出來,以及其如何塑造具體的制度、法律和儀式隻字未提。哪些政治條件和文化習俗允許犯錯?我們如何確保弱勢群體得到應有的報酬?怎樣確保我們的學校不僅教會人們如何成功,而且教會人們如何失敗?記憶在多大程度上與負罪感有關?為什麼反對氣候變化的政治鬥爭,沒有更加堅定地反映我們的脆弱性?存在主義很少面對這些類型的問題,但如果把目光從這些問題身上移開,就有可能使存在主義所批評的“無思” (thoughtlessness)成為永存的現實。 未來的存在主義對話將需要認真對待這些製度上和實踐上的觀察,以建立一個忠於自由和存在主義不確定性,並對此有著強烈呼籲的社會。(原題:疫情之下,存在主義哲學為何重新流行?文/Carmen Lea Dege 譯/劉夢玥 / 2020-09-21 10:44 來源:澎湃新聞)
(Source:Leandro Erlich, The Swimming Pool, 21st Century Museum of Art of Kanazawa, Japan, 1996)
赫舍爾:神祕主義的一道雷電霹靂
赫舍爾(Abraham Joshua Heschel 1907 – 1972)神祕主義信仰也表現在他對世界的觀察中。赫舍爾特別喜歡看樹,各種樹都會引起他的興趣,並從樹的觀察看見神。由其一段話可體驗他的神祕經驗:“有那麼一個時刻,一道雷電霹靂,將我們內裡不讓人知的冷酷無情劈開。不可言喻的靈顫抖地進入心中,它就如一道光射入湖水中般,進入我們的意識。”神秘經驗非常主觀,非他人所能驗證,只有浸在其中的人才有所得。而赫舍爾是一邊在靈修中經歷神祕主義,一邊查考聖經實踐理性信仰,可說是信仰平衡的模式。(張大虹(校園書房出版社市場部同工),〈二十世紀的先知——赫舍爾〉)
陳明發筆記《羅蒂:詩性哲學的合法基礎》
延續德里達(亦譯德希達)“擺脫前人僵死的語匯進行差異思考和再描述”的精神,可對照辛波絲佳接受諾貝爾獎演講詞的“我不知道”;赫塔·米勒“對句子的恐懼”;海德格爾的存在物-此在-存在;福柯的自身修煉;曼德爾施塔姆的“詞的命名”;布魯納的“有效的驚奇”;散文詩的“驚悚”等要素;以及柏格森和德勒茲的“綿延”底氣。
老來戒之在鬥,最悲哀的是與自己過意不去,把自己當成了實現自己其實不甚了了的某種理念的工具。無奈這理念顯得沒有氣息的模糊、長期只在表皮微顫的粘滯、偶爾反射一點光線。究其因,因爲過度自我迷信而深受外來眼光干擾與影響。為了與這些干擾與影響建立“同心共體”的“不孤寂感”,反而忘記了個體實現與完成才是真正“敞開”的途徑。走不出這道秘徑,任何自我舔傷的自詡名詞,還有為圍堵想象中的外來冷落的無謂形容詞,只能是殘夜的一聲病吟。
不曾進入新理念,單靠在墙外的幾張自拍照,幾聲自以為是而又因爲心虚而提高聲調的口號,何来透悟?
石黑一雄短篇小說《大提琴》中那位熟女摧毁一位有才華又有夢想的年青人的“暴力”,值得深思。
附:羅蒂·詩性哲學的凌晨
羅蒂之所以將海德格爾、福柯一類哲學家的意義劃歸為“個人完美”,
邏輯前提之一,是羅蒂認為他們的理論,要麼無關於社會進步、要麼有反社會傾向,其實是低估了他們著作的意義,羅蒂後期訪談中有所更正,承認他們的思想可以間接地作用於公共領域。
邏輯前提之二,是“生命的偶然”觀,認為個體生命的意義在於獨特性,不能成為他人的復製品,所以要進行存在主義式的自我實現。
邏輯前提之三,是語言學轉向的理論背景,個體的“自我創造”體現為新語匯的創造,以擺脫前人僵死的語匯進行差異思考和再描述,在此意義上羅蒂將德裏達稱為“最有想象力的人”。(李曉林《論理查德·羅蒂“想象力”概念》,2018,文藝理論研究2018 年第5 期)
羅蒂·背棄理論,轉向敘事
羅蒂作為後形而上學文化的提倡者,不再從形而上學角度把握“想象力”,無論是“先驗”還是“存在論”都為羅蒂放棄,羅蒂繼承發展的是杜威的“道德想象力”概念。
盡管杜威《藝術即經驗》指出了藝術與道德的內在聯系,卻並未清晰界定“道德想象力”的內涵,按其思路,是人類作為“活的生物”對其環境做出的反應,因而“道德想象力”是一個經驗主義和自然主義的概念。
美國學者費什米爾將杜威意義上的“想象力”,區分為兩類:
一,是“移情投射”———“采取他人的立場刺激我們克服我們偶爾麻木不仁的狀態”‘
二,是“創造性地發掘情景中的種種可能性”———即“根據事物之能是而具體感知所面臨的事物之所是的能力”( 費什米爾99) 。可以說,這兩重意義的“想象力”都為羅蒂所繼承發展。
羅蒂對於納博科夫小說《洛麗塔》的闡釋,就從“敘事倫理”角度解讀出韓伯特從麻木不仁到敏感到他人的痛苦,因而這類美感享樂為主的小說也有道德啟迪意義,所以羅蒂主張“背棄理論,轉向敘事”( against theory and toward narrative) 。
羅蒂對於奧威爾和狄更斯之類作家的重視,就在於小說作為“敘事”比哲學理論更能直接展現個體所經受的“殘酷”,從而發揮“不要殘酷”的作用。(李曉林《論理查德·羅蒂“想象力”概念》,2018,文藝理論研究2018 年第5 期)
柏格森·詞與物象之間的關係
在詮釋詞與物象之間的關係時, 曼德爾施塔姆指出: “難道物象是詞的主人? 詞應是靈魂。活的詞並不是物的符號, 而是自由地選擇這個或那個物的涵義、物性、可愛的肉體作為自己的寓所。詞圍繞著物自由地遊蕩, 就像靈魂圍著被拋棄但未被忘卻的屍體一樣。”(邁可夫斯基, 2000 : 237) 接下來我們看柏格森的論述: “必須有一種語言, 其符號(符號的數量是無限的) 能夠擴展到無窮的事物上。符號能夠從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 這種趨向正是人類語言的特點。幼兒一旦開始說話, 我們便可以觀察到這種情況。幼兒將學會的單詞的意義,直接而自然地擴展開來, 用最偶然的關聯或最遙遠的類比, 使他學會的符號與原先對象分離, 並將它用於其他對象, 而那些符號其實只是他聽人們談到,某一個特定對象時學來的。”(柏格森,2000 :135) 對照以上曼德爾施塔姆和柏格森的兩段論述, 很容易發現二者是在解說同樣的問題。(見(胡學星,2005,柏格森與曼德爾施塔姆詩學,《山東外語教學》,2005 年第3 期,總第106期)
(Ascending Astronomy, 2018. If I have seen further it is by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柏格森的生命哲學 vs 達爾文進化論
柏格森的生命哲學對達爾文進化論的普遍有效性表示質疑。在對達爾文進化論、突然變異等生物進化理論進行剖析之後, 柏格森得出結論:
“我們絲毫不懷疑: 對環境的適應是進化的必要條件。十分明顯, 倘若一個物種不去順應強加給它的生存條件, 那它便會消失。
但是, 承認外界環境是進化,必須慎重考慮的力量, 與宣布外界環境是進化的直接原因, 這完全是兩回事。後一種是機械論的理論。⋯⋯實際情況是, 適應造成了進化運動的種種曲折性, 卻並不決定進化運動的各個總體方向, 更不決定進化運動本身。” (柏格森,2000 :91 - 92)
按柏格森的觀點, 外部環境顯然不是促成生物進化的直接原因。(見(胡學星,2005,柏格森與曼德爾施塔姆詩學,《山東外語教學》,2005 年第3 期,總第106期)
柏格森·沒有主體的自由
亨利·柏格森(Bergson,1859-1941)用“意識綿延”、“基本自我”、“真正的時間”、“生命衝動”等,異名同實的概念來界定世界的本質。
他認為,真正的時間就是“綿延”,“綿延”即世界之本原,它仿佛一條無底無岸的意識流動之河,沒有固定程式,處於絕對自由的境地。
“綿延”具有內在性,等同於深層自我,“這個自我就是綿延本身,是活生生的整體經驗流本身。這樣的自我的自由,是一種‘沒有主體的自由’”。
也就是說,意志並不屬於某個主體,而是屬於它自身,它所強調的是事物內在的心理狀態,這種狀態時刻在變化,不斷地積累綿延擴張,形成一股推動生命進化的“生命衝動”。
它代表著表層自我(物質)與深層自我(精神)之間的協調與衝突。
當精神戰勝物質,生命就會向上不斷創造進化;當精神受阻於物質,生命物質化則逐漸向下墮落。
因此,柏格森認為,自由就在於表現生命衝動,表現精神對於物質障礙的克服,要認識內在自我、體驗“綿延”,惟有依靠非理性的直覺, “直覺”屬於本能的範疇。
而藝術,作為直覺活動的最高形式,其目的正在於表現隱藏在日常的、功利的生活下的意識深處的“自我”,直達生命深層,脫去阻隔在人和現實之間的那一層厚重帷幕,文藝創作者須得放棄理知的方法,而借助直覺的“想象”來實現自我意識的表達。
這種直覺主義哲學視角下的文藝理論, 直接推動了西方既有的藝術形式向現代派文藝的轉軌,柏格森也成為了西方意識流小說的理論先驅。(王晴晴,2016,為生命而藝術——李石岑文藝美學思想研究,廈門大學碩士論文)
柏格森:綿延地思、根據綿延思、在綿延中思,每一個存在都是發光的。
康德與柏格森在時間觀上的差異,從根本上體現了康德主義與柏格森主義哲學之間的區別。康德的哲學繼承了自柏拉圖以來的理智哲學傳統,這種哲學像崇尚光明一樣去推崇理性,認為確定的、不可懷疑的、真實的知識,必須依靠理性之光的照耀。
依據這種哲學,世界依照理性的秩序來確立,它一以貫之地遵從因果必然律的規定,自由的王國被嚴格劃定在邏各斯的秩序之外。然而,柏格森借由真正的綿延(時間)所引入的是流變的世界,它是一種區別於理智哲學體系的柏格森主義,它剝奪了只有太陽才能發光的特權; 理性能力的擁有者,在這個世界中不再具有立法者的地位。每一個存在都是發光的,因而世界上的一切都能夠自己照亮自己。
在這種新的哲學中,近代以來笛卡爾—康德式的沈思已經失效,它需要的是新的沈思方式,即綿延地思、根據綿延思、在綿延中思。(劉松青摘 / 原題《邏各斯的退隱——柏格森對康德時間觀的批判》/ 作者單位:中國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 / 《哲學文摘》2014 年 02 期 / 原發期刊:《哲學分析》2013 年第 4 期 第 50-61 頁)
(LOIS GREENFIELD:40 YEARS OF DANCE 2)
繼續·柏格森 》
https://iconada.tv/photo/6-1
https://iconada.tv/profiles/blogs/1-323
https://iconada.tv/profiles/blogs/3600580:BlogPost:1040986
https://iconada.tv/photo/3-5
https://iconada.tv/photo/8-1
https://iconada.tv/photo/12
https://iconada.tv/photo/hoststudio003
https://iconada.tv/photo/kreativ024
https://iconada.tv/photo/3600580:Photo:1010278
https://iconada.tv/photo/iconmoocs008
https://iconada.tv/photo/hoststudio042
陳明發《柏格森的反思》
西方哲學始於對自然的思考,直到後來掀起對心智的全神貫注,激發了啟蒙精神及隨後衝上高峰的科學理性。興起於十九世紀下半葉的生命哲學,乃出於對獨尊科學理性風潮的一種反思,而柏格森是這新思潮的代表人物。
柏格森的哲學截然不同於區隔自然和心智的哲學傳統,而是以生命為出發點,視生命为一個整体,。繪製了極具論述潛力的生命概念的輪廓。
不過,明確地將其綿延的概念從心理範疇,帶到本體論範疇的則是德勒茲。两位智者思想的结合,將視野從“'我'與存在的關係”,擴及到所有事物於宇宙此一“巨大記憶”中共存的關係。
綿延與虛擬共存的討論,從而有助於對存有或現實樣態的思考。作為一個起點,它帶出的生態想像,足以藉生命概念重塑新世紀生態觀。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