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韵是指声韵、触韵、形韵。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60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家 在這裡 on April 29, 2021 at 1:23pm


花文創·物文創

In the eyes of the renowned Israelis illustrator Sveta Dorosheva, many flowers are the existing form of human beings who past away long ago. If you are prepared to listen, they are always willing to share with you some of the interesting moment they experienced in their previous life. (SVETA: EVERY FLOWER TELLS A STORY OF PREVIOUS LIFE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22, 2011)


延續閱讀 》《愛墾雲端藝廊: 花卉攝影館》

Comment by 家 在這裡 on April 29, 2021 at 11:47am

喬治·桑塔亞納(George Santayana,1863-1952)箴言 


(參照《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39》:一百萬就登峰造極?》等有關覺知的作品)


彼此相矛盾,這正是一個民族的聰明之處。


我們的時代喜歡沈溺於善感的深情和觀念的暗示,為此卻犧牲了形式美,這是缺乏真正的修養之特征,反不如蠻族之醉心於華麗斑斕的色彩。


在這樣的一個機械的世界,除了我們自己和人性偏見以外,我們就不知道有任何價值因素。拋棄了意識、感覺,我們就拋棄了一切可能的價值。


過去豈能是累贅?未來怎會是一張可以任意塗抹的“好做畫”的白紙?


美是一種價值,也就是說,它不是對一件事實或一種關係的知覺;它是一種感情,是我們的意志力和欣賞力的一種感動。人的審美都是主觀的。

                                                                    (Alan Spazzali Artist)

Comment by 家 在這裡 on April 29, 2021 at 1:32am


陳明發《文物解說詞》

近年來,馬來西亞好些華人社團紛紛成立文物館。民間倒是很熱心,覺得家中有的“雜物”,反正也不是什麼“古董”,所以都很樂意送去展覽。讓人看看、拍拍照。一般的情況是,開幕時轟轟烈烈;過後便慘談經營。

說到捐獻文物,我見過有人曾表示要把家裏某項舊東西送走,可是有單位向他們接洽時,他們忽然又掉進雞肋的處境中,甚至有生離死別的為難。有關單位問我有何辦法說服他們。我說,如何有關文物真的富有展覽價值,例如我見過一個數十年前大富人家的保險櫃,現在已經沒有使用價值,卻有一定的歷史價值,但放在家裏又覺得太阻礙地方,不僅沾灰塵,而且由於疏於照顧,已經開始銹斑。我建議有關單位發個保證狀當收據,向他們“借”去展覽,而且可以特別聲明是誰家的珍藏品。有一天他們家忽然想載回家懷舊、追緬前人,隨時可領回。這措施不僅兩全其美,也可能征集到更珍奇而有在地歷史敘事價值的文物(如有關家族對建設該地的貢獻)。 

 

我因為在從事地方創生咨詢,有時善意地挖苦一些文物館管理人說: “你們是有'物',無'文'。”有者一時領略不過來,還應我說: “有啊,那裏不是有個牌子明明白白寫上'銼冰器'、'剝椰具'嗎? ”我跟他們說,“許多人都叫得出我們的名字;可是,他們了解我們嗎? ”有的朋友就喜歡擡扛,駁我說: “我叫得出林青霞的名字,有關她的影話,我可以說上三天三夜。”我答他: “你說到重點了,談林青霞你能談上三天三夜,是因為有她的電影,還有報刊、電視與網絡等無數來源的內容,這幾十年不斷在為你提供談資。可是,對於身邊再尋常不過的東西,我們反而沒了談資。”現在把老東西擺在這裏,就是希望後來的人認識它,知道它與我們前人生活的關係。”趁機就鼓勵他們整理整理集體記憶吧;別看每樣老東西那從百字到千字的解說詞,那可是一個地方以及其居民的身世。隨著智能手機的攝影功能越來越好,有關各地老東西的影像越來越普遍,帶領參觀者往更深認識與感受挺入的文字其實更顯得珍貴。 

很多文物的解說內容,其實可從文學創作找到很好的材料,包括地方志。馬來西亞的王潤華教授、李宗舜和辛金順都寫過一些地景詩/地志詩/空間詩,所反映的地方詩學,能找到與有關地方文物的靈魂。

 

別說本土日常生活的一般古具舊物,普遍缺乏應有的解說詞,嚴重限制了有關文物館作為教育基地與觀光景點的發展,即使像自古的文化大國、爾今的文產強國中國,也有許多千年古城的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至今仍然沒有解說詞。不過,他們正自觉地透過官方努力在積極地解決這問題。例如,山西省會太原市政府在2018年,便為其166處文物保護單位公開征集解說詞,參與者最高可獲萬元獎金。 

他們表示,這項征集活動旨在動員社會力量深挖文物背後價值,以解說詞拉近文物與公眾的距離,讓不會說話的文物“活”起來(習近平語),讓全民參與文物保護的氛圍濃起來。此外,為充分推廣利用解說詞成果,太原市還舉辦全市文物講解大賽、出版優秀解說詞合輯、開展志願者講解培訓和文化惠民活動等系列主題活動,真正實現與社會共享文物事業發展成果。

 

這些都是馬來西亞民間文物工作者可以積極效仿的文化生產活動。 

                                                              (Source: Hanne Zaruma | Metal Magazine)

Comment by 家 在這裡 on April 19, 2021 at 5:14pm


坎普創作:形式審美

坎普和現代主義一樣,都重視藝術作品的形式審美,認為形式是藝術的本體。現代主義藝術追求新奇,關注作品形式的花樣翻新,形式是現代主義的生命。現代主義反對現實主義,因為在現代主義者看來,現實主義的寫法是對現存社會的認同,是對現實的拙劣模仿,已失去了批判力。若要批判現實,必須用藝術的形式,區別於現實的維度,來對抗現實。

馬爾庫塞認為,正是藝術形式使藝術內容超越了現實,使其不同於現實的維度,它是藝術真理的美的顯現;是形式,使那些不可言說的東西得以表現出來。形式的性質,否定那些壓抑人的質料,具有對抗現實的力量。

坎普堅持在審美層面上體驗世界,尤其重視形式、技巧方面的因素。坎普趣味要求藝術偏重形式的審美,丟棄道德的重負。
(李霞,南京大學中文系,2010,坎普與現代主義及後現代主義,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16卷,第6期,2010 年12 月)

 (珍芳達1968年的電影《Barbarella》(太空英雌巴巴麗娜)被歸類為坎普電影之一,說是“矯揉造作遇見弗洛伊德情色動力學簡直是坎普美學的登峰造極。”)

Comment by 家 在這裡 on April 18, 2021 at 11:45pm


魯迅:罪惡首受美而變形,又復被美所暴露

魯迅的確是中國現代藝術思想的先知先覺。“罪惡首受美而變形,又復被美所暴露”這句話說得雖然拗口,但是準確地比亞茲萊(Aubrey Beardsley)版畫(見下圖)美艷的反諷意義了:“美”因罪而得,因此“變形”,這種形式背後的意義,靠“美”而表現出來。這是反諷的“美”,只是我們在今日才能體會魯迅這一層深意,當時絕大多數唯美主義者,還只能欣賞其怪誕與神秘。(本文刊載於《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20年05期(2020-11-30 搜狐)

Comment by 家 在這裡 on April 18, 2021 at 3:05pm

纳博科夫·彩色玻璃玻璃

不久,我的注意力就會轉得更遠,也許就在那個時候,她那充滿節奏感的聲音的少有的純凈達到了它真正的目的。我看著一棵樹,樹葉的拂動引入了那節奏。伊戈爾正在慢條斯理地侍弄牡丹花。一隻鷯鳧走了幾步,仿佛想起了什麽又停了下來——然後又繼續往前走,展現著自己的名字。不知從什麽地方冒出來的一隻銀紋多角蛺蝶落在了門檻上,伸展著帶尖角的黃褐色的翅膀舒適地曬著太陽,突然,它收攏翅膀,正好顯出了黑色背面上剛出現的細小的白點,然後同樣突然地迅速飛去。但是在她讀書給我們聽的時候,魅力最持久的源泉來自鑲嵌在遊廊兩頭粉刷成白色的框架結構上的彩色玻璃構成的色彩斑斕的圖案。透過這些神奇的玻璃看到的花園變得奇異地平靜、超然。如果從藍玻璃看出去,沙礫變成了煤灰,而黑黢黢的樹飄浮在熱帶的天空中。黃玻璃創造出一個混合進了格外強烈的陽光的琥珀世界。紅玻璃使樹葉把深紅寶石滴落在粉色的小徑上。綠玻璃把青蔥的草木浸泡在更綠的綠色之中。在看過這樣富麗的色彩之後,當你轉向一小方塊普通無色的玻璃,上面落著一隻孤零零的蚊子或跛腳盲蛛,那就像口不渴的時候喝下一大口水一樣,你看見的是熟悉的樹下的一條平淡無奇的白長凳。但是,在所有的窗子中,在後來的年代里,炙烤著人的思鄉之情、使人渴望能夠從中向外看的,正是這扇玻璃窗。(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說吧,記憶:自傳追述》5.6)

Comment by 家 在這裡 on April 14, 2021 at 10:10pm

纳博科夫·彩色鉛筆

現在彩色鉛筆在畫。綠色的那支,手腕僅僅這麽一轉,就能夠使它筆底生出吹皺了的水面上的一棵樹,或一條水下的鱷魚留下的旋渦。藍色的那枝在頁面上從左到右畫上一條簡單的直線——所有海洋的地平線就出現了。有一支說不清顏色的粗頭的筆總是礙手礙腳的。棕色的鉛筆老斷,紅色的也是,不過有時候,在剛剛折斷以後,可以捏住,讓突出來的裂片支撐著鬆動的鉛心,雖不太結實,還能頂用。那紫色的小東西是我特別喜歡的,已經被用得短得幾乎沒法捏得住了。只有白顏色的那支,那鉛筆中細長的白化體,保留著原來的長度,至少直到我發現它遠不是在紙上不留任何印記的騙人之物,而是理想的工具之前:因為我在塗抹的時候,願意把它想像成什麽都可以。

啊,這些鉛筆,也被我分給了我書中的人物,好讓小說里的孩子們有事可忙;它們現在已經不再完全屬於我了。在書中某一章的公寓里的某處,在某一段的一間租住的房間里,我也把那面向下傾斜的鏡子、那盞燈和枝形吊燈上的掛件放在了里面。已經沒有剩下什麽東西了,許多都被散了出去。(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說吧,記憶:自傳追述》)

Comment by 家 在這裡 on April 11, 2021 at 10:00pm


                                                                                  《愛墾展頻道》內容重點推薦

Comment by 家 在這裡 on April 2, 2021 at 12:44am


鮮拿哥:我母親的ipad故事

moooi妹妹(還是姐姐?),妳也不好怪罪平板電腦與智能手機,它們其實是好東西。工具嘛,讓它們成為我和妳之間的橋梁便好了。好像汽車,我開車來找妳,一道去兜風,多好;可是,假如我們天天為車子吵架,工具就變成了我和妳之間的柏林墻(這墙其實也早倒了好多年),我和你跳得很高也看不見彼此。

講個笑話給你聽。上幾個月,我老媽子做了一輩子的家庭主婦,忽然接到一通電話,說老同學有個兩天的敘舊短遊。怎麼說,我媽媽當年也是有幾個追求者、仰慕者的女生,相夫教子了這三十年,忽然出現,也不好截然變成兩個人,讓當年沒追到我媽媽的男性高興,同情我爸爸。老爸於是有點緊張,說我給你買一部iphoneipad帶去,讓人知道你其實也是很跟得上潮流。還是老媽子夠底子,氣定神閑的說,那麼複雜的新東西我不會用的啦,人家要看的是老朋友,不是看新東西。


老媽回來後說,許多同學好像為了這個兩天的敘舊生活,特地去買了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卻不太善於操作,要拍照、找個檔案,手忙腳亂。許多人把時間都花在研究這些東西怎麼個玩法,而忘了問對方,這三十年你是怎麽過的?倒是老媽子還是年輕時的那麼熱心,處處關心人,主動和人交流。所以有的師長、同學便說:“你看來不只是樣子沒多大改變,個性也還是那麼可愛!” 老爸子聽後樂壞了,我卻很懷疑是不是老媽子自編故事,自我陶醉,看來又不像。

當然,老媽子是一個很溫馨的女性,沒有恥笑老同學的意思,反而贊賞他(她)們願意學習新東西。她說:“新科技看來很有趣,但需要一點時間才摸得熟。”我說,不難的,我正好要換新手機,這個舊機賣給你吧,附送無限時培訓課程,她說:“母子不講錢,送給老媽還差不多!” (鮮拿哥 2011年8月17日討論《蔣勳:過得像個人,才能看到美》)

Comment by 家 在這裡 on March 31, 2021 at 9:51pm


莫迪亞諾《暗物質》


他清楚地感到,在確切的事件和熟悉的面孔後面,存在著所有已變成暗物質的東西:短暫的相遇,沒有赴約的約會,丟失的信件,記在以前一本通訊錄裏但妳已忘記的人名和電話號碼,以及妳以前曾迎面相遇的男男女女,但妳卻不知道有過這回事。如同在天文學上那樣,這種暗物質比妳生活中的可見部分更多。這種物質多得無窮無盡。而他只是在自己的記事本上記下這暗物質中的幾個微弱閃光。他見這些閃光極其微弱,就閉目思索,尋找能產生聯想的細節,使他能再現整體,但整體並未出現,只有一些片段,一些星塵。他真想投身於這暗物質之中,把斷掉的線索一根根接好,是的,要回到過去,抓住一個個影子,了解其來龍去脈。這是不可能的。於是,只有找到那些姓。或者名字。它們能起到磁鐵的作用,能再現妳難以弄清的模糊印象。它們存在於夢中,還是在現實之中?(莫迪亞諾《地平線》)


莫迪亞諾《青春咖啡館》

《參觀一套沙發的旅遊》

愛墾雲端藝廊: 戀戀·文物館

EVOCATIVE OBJECTS:THINGS WE THINK WITH

陳明發院士戀物體驗劄記·物件加速人的自我創造

EFFECTIVE STORYTELLING PROGRAMMES FOR MUSEUMS

海德格爾:藝術作品的本源(壹)——物與作品(1)

童慶炳:《文心雕龍》“感物吟志”說(1)

阿蘭·波德頓《給工作一個讃》の 物流管理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