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墾文創慕課》推薦精彩文獻,歡迎學習:


Rating:
  • Currently 4.75/5 stars.

Views: 55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文創 庫 on October 27, 2022 at 4:18pm

Program Adiguru CENDANA

bertujuan untuk menunjang perkembangan dan memastikan kesinambungan bentuk-bentuk kesenian tradisional Malaysia, serta melahirkan kesedaran dan menggalakkan pemindahan pengetahuan dan kerja-kerja pendokumentasian.

NILAI GERAN

Program Adiguru CENDANA menyediakan pembiayaan sehingga RM30,000 bagi setiap permohonan untuk tempoh masa sehingga dua belas (12) bulan untuk membangunkan program-program atau menambahbaik infrastruktur berkaitan dengan bentuk kesenian masing-masing.

KRITERIA PROGRAM

Program Adiguru CENDANA merupakan sebuah program kesenian masyarakat yang bermatlamat untuk:

Menghargai individu atau kumpulan atas kepakaran (amalan-amalan dan ungkapan-ungkapan yang diwarisi dari generasi ke generasi, serta pengetahuan, kemahiran dan nilai berkaitan yang dianggap oleh masyarakat tempatan sebagai sebahagian daripada bentuk-bentuk kesenian tradisional mereka) dan pencapaian seumur hidup dalam memupuk kecemerlangan, daya tahan dan perkembangan kesenian tradisional Malaysia dalam masyarakat mereka;

Mengutamakan sokongan para adiguru atau pengamal kesenian tradisional yang berpengalaman dalam mengajar seni mereka kepada golongan muda setempat;

Memperkuat usaha-usaha para adiguru atau pengamal kesenian tradisional yang berpengalaman dalam memastikan kelestarian amalan seni mereka dalam masyarakat;

Meningkatkan penonjolan diri para adiguru atau pengamal kesenian tradisional yang berpengalaman melalui proses dokumentasi yang akan dilaksanakan oleh CENDANA dengan rakan program PUSAKA bagi menggalakkan lagi penghargaan dan pemahaman;

Membolehkan para adiguru atau pengamal berpengalaman untuk menyelenggara/ menambahbaik infrastruktur (contoh: panggung awam) atau menambahbaik kelengkapan lain (contoh: kostum tradisional, alat muzik) bagi kesenian tradisional dalam masyarakat setempat;

Memudahkan jalinan dan perkongsian antara para adiguru atau pengamal berpengalaman, masyarakat mereka, dan pembangunan koridor ekonomi wilayah, mempromosikan bentuk-bentuk kesenian mereka kepada masyarakat yang lebih luas dan menyumbang kepada kelestarian dan daya maju amalan kesenian mereka. Ini termasuk penyertaan dalam program jangkauan yang berkaitan seperti program perantisan yang dianjurkan oleh CENDANA dengan rakan program PUSAKA.

Kesemua permohonan yang diterima akan melalui satu proses penilaian yang kompetitif oleh Jawatankuasa Penilaian CENDANA dan/atau Panel Penasihat Industri dan diluluskan oleh Pihak Pengurusan tertakluk kepada kriteria-kriteria yang telah ditetapkan, kekuatan permohonan dan dokumen-dokumen sokongan yang disertakan semasa permohonan. Sila merujuk kepada Terma Rujukan untuk maklumat lanjut.

Sekiranya terdapat sebarang persoalan atau ingin mengetahui berkenaan program ini dengan lebih lanjut, boleh hantarkan emel kepada grants@cendana.com.my

Comment by 文創 庫 on October 25, 2022 at 2:04pm


台灣文創分類


1)視覺藝術產業

藝術評論
藝術作品修復
字畫裱背
藝術品鑑定、鑑價
藝術品物流及倉儲
藝術保險
出版產業
展覽籌辦

2)表演藝術產業 &
3)  流行音樂及文化內容產業:

服裝指導、表演造型設計
燈光、舞臺設計服務
未分類其他藝術表演輔助服務
舞臺燈光音響設備出租
工作平臺架設工程
觀光旅遊

4)工藝產業:
原材料提供及研發
展覽籌辦
觀光旅遊

5)出版產業:
版權經紀
印刷業
展覽籌辦

6)廣告產業、設計品牌時尚產業:
市場研究
民意調查
行銷開發

7)產品設計產業:
市場研究
模具製造

8)文化資產應用及展演設施產業:
藝術經紀及顧問、藝術策展

9)電影產業 &
10)  廣播電視產業:

其他藝人及模特兒等經紀
電影及電視節目拍攝器材設備出租

11)創意生活產業:
觀光旅遊

Comment by 文創 庫 on October 21, 2022 at 3:42pm


纺织时尚文创:桃金娘叙事


桃金娘是一种常绿灌木,粤、闽山野很多,叶对生,夏天开淡红色的花,很好看的,花后结圆形像石榴的紫色果实。有一个别名广东土话叫做“冈拈子”,夏秋之间结子像小石榴,色碧绎,汁紫,味甘,牧童常摘来吃,市上却很少见,还有常见的蒲桃,及连雾,也是桃金娘科的植物。

一个人没有了母亲是多么可悲呢!我们常看见幼年的孤儿所遇到的不幸,心里就会觉得在母亲的庇荫底下是很大的一份福气。我现在要讲从前一个孤女怎样应付她的命运的故事。

在福建南部,古时都是所谓“洞蛮”住著的。他们的村落是依著山洞建筑起来,最著名的有十八个洞。酋长就住在洞里,称为洞主。其馀的人们搭茅屋围著洞口,俨然是聚族而居的小民族。十八洞之外有一个叫做仙桃洞,出的好蜜桃,民众都以种桃为业,拿桃实和别洞的人们交易,生活倒是很顺利的。洞民中间有一家,男子都不在了,只剩下一个姑母一个小女儿金娘。她生下来不到二个月,父母在桃林里被雷劈死了。迷信的洞民以为这是他们二人犯了什么天条,连他们的遗孤也被看为不祥的人。所以金娘在社会里是没人敢与她来往的。虽然她长得绝世的美丽,村里的大歌舞会她总不敢参加,怕人家嫌恶她。

她有她自己的生活,她也不怨恨人家,每天帮著姑母做些纺织之外,有工夫就到山上去找好看的昆虫和花草。有时人看见她戴得满头花,便笑她是个疯女子,但她也不在意。她把花草和昆虫带回茅寮里,并不是为玩,乃是要辨认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好照样在布匹上织上花纹。她是一个多么聪明的女子呢!姑母本来也是很厌恶她的,从小就骂她、打她,说不晓得她是什么妖精下凡,把父母的命都送掉。但自金娘长大之后,会到山上去采取织纹的样本,使她家的出品受洞人们的喜欢,大家拿很贵重的东西来互相交易,她对侄女的态度变好了些,不过打骂还是不时会有的。

因为金娘家所织的布花样都是日新月异的,许多人不知不觉地就忘了她是他们认为不祥的女儿,在山上常听见男子的歌声,唱出底下的词句:


你去爱银姑,

我却爱金娘。

银姑歌舞虽漂亮,

不如金娘衣服好花样。

歌舞有时歇,

花样永在衣裳上。

你去爱银姑,

我来爱金娘,

我要金娘给我做的好衣裳。

(见原籍台中的五四时期文学家许地山的小说《桃金娘》)


纺织文创:传统很美丽~蓝染工艺

纺织时尚文创~文创+纺织,比想象中更无界


陈明发博士谈纺织与时尚文创《宽鬆上衣紧身裤》

福建惠安美女文创

越南卢族的手织经典“昼夜包”


文化创意产业中情境创意研究 及其在江苏的实践


彼得·梅尔《品味》往哪边穿

Comment by 文創 庫 on October 13, 2022 at 9:03pm


中國年輕人文化圈層全景圖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不用想著全能選手,能掌握一兩項技能就很好了。


近年來,圈層的概念被頻繁拋出,「圈層營銷」一時間成為營銷業界的熱詞。代際更疊變化,把更多的話語權交到了 95 後、00 後的手中,在「品牌年輕化」被奉為未來戰略的當下,品牌迫切想要找到一個切口,融入新生代。聚集 TA 們的「圈層」成為品牌讀懂年輕人,和 TA 們「玩在一起」的主要途徑。

關於圈層的理解和劃分標準眾說紛紜,青年誌作為領先的年輕人營銷咨詢機構,綜合多年來對年輕人和圈層文化的系統性研究,在《青年誌圈層營銷方法論 2021》白皮書中,繪製出最新文化圈層全景圖,並且從圈層定義、適用性、選擇邏輯的維度,建立起新的圈層營銷邏輯框架。SocialBeta 獲得授權,對該報告及青年誌圈層營銷系列文章內容進行梳理整合,以期為營銷從業者帶來更多的視角和靈感。( 2021-08-20 青年誌)

Comment by 文創 庫 on October 10, 2022 at 9:26pm


文創4.0
:一個核心要素和兩個底層思維

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正在跑步進入文創4.0時代,這是技術、政策、新冠肺炎疫情、社會等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

隨著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等技術的提高,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在智能寫作、設計、音樂、遊戲、展陳、講解、老照片修復等領域的應用逐漸得以提升。在區塊鏈(Blockchain)方面,用區塊鏈進行版權保護、流通和內容創意等方面都有所突破。在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方面,各種文化雲、媒體雲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雲計算在文化和旅遊產業、公共文化服務、文化場館服務等方面得以全面應用。在大數據 (big Data)和社會化計算(Social computing) 方面,一批文化大數據公司和社會化計算公司的出現,有效地推動了文化和旅遊產業的發展。以ABCD‘S為代表的新技術的進步加速了重塑傳統文化和旅遊產業數字化的進程。

一系列推動數字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的政策出臺,極大地推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2018年11月25日,《文化和旅遊部關於提升假日及高峰期旅遊供給品質的指導意見》發佈,指出,要提升智慧旅遊管理水平;2019年4月16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印發《公共數字文化工程融合創新發展實施方案》指出,要創新驅動,突出效能。加強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應用,創新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業態,促進工程轉型升級和服務效能提升。2019年8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發佈,並指出要促進文化、旅遊與現代技術相互融合,發展基於5G、超高清、增強現實、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新一代沈浸式體驗型文化和旅遊消費內容。2021年4月29日文化和旅遊部發佈《「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指出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文化創作、生產、傳播、消費等各環節的應用,推進「上雲用數賦智」,加強創新鏈和產業鏈對接。

2020年開始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的數字化發展。2020年10月15日第128屆廣交會首次采用互聯網形式在線上舉辦,雲會展達到了很多原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推動了數字會展產業的發展。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國5.9萬家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為40196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2019年同期下降6.2%。但是文化新業態特征較為明顯的數字出版,動漫、遊戲數字內容服務,互聯網遊戲服務,多媒體等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1293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2%,這表明雖然從總體數據上來看,上半年文化產業營業額是下降的,但以文化科技為特征的文化產業新業態卻是逆勢上揚的。這主要是因為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文化消費模式,尤其是線上消費成為新常態,雲會議、雲展覽、雲音樂、雲旅遊、雲觀影、在線教育等蓬勃發展,從而加快了文化產業與新技術的融合發展,推進了文化產業轉型升級。

從社會來看,以95、00後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原住民的消費崛起,推動了數字文化和旅遊產業的創新。這些被稱為Z世代的消費群體,按照互聯網方式思維生產、傳播和消費文化產品,願意接受新鮮事物,重視文化產品的社交化、潮流性和個性化。

正是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政策、新冠肺炎疫情、社會變遷等為主要因素的疊加影響,極大地推動了文化和旅遊產業新業態的快速發展,形成了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的新特征,讓文化和旅遊產業跑步進文創4.0時代。

文創4.0時代包括一個核心要素和兩大底層思維。

核心要素是全面數字化。至少包括三個方面。首先是全產業門類數字化。不管是新聞、藝術、設計,還是音樂、文化園區、景區等,所有的文化和旅遊產業業態都要考慮與數字化的融合。其次是全產業鏈數字化。從文化和旅遊資源、文化和旅遊創意、文化和旅遊產品生產、文化和旅遊營銷、文化和旅遊消費到文化和旅遊服務,都要考慮與數字化融合,建立新的業態。第三是全產業要素數字化。從版權、人才、市場、技術、資金,甚至機制都要考慮與數字化相適應。

當然,數字化不是簡單的把傳統資源變為數字資源,或者簡單做個數字營銷、數字產品等,而是要按照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催生出的全新數字生活空間的要求,建立數字社會的運營思維進系統謀劃。


兩大底層思維分別是審美思維和一體化思維。

文化和旅遊產業本質是審美的產業,要以審美的思維來構建數字經濟時代的文化和旅遊產業。

Comment by 文創 庫 on October 10, 2022 at 9:26pm

用審美思維構建文化旅遊產業,就是通過創意設計和場景營造,讓消費者在消費和體驗具體的文化和旅遊產品時,發生移情效應,在大腦中生成一種「完整的、充滿意蘊的感性世界」,達到消費者觸景所生之「情」與身體所接之「景」產生情景交融的效果。

由於技術創新,在數字化時代通過審美思維構建文化和旅遊產業成為可能。數字化時代,我們可以對消費者和顧客進行精準的畫像,從而可以把每一個消費者作為一個具有獨立思想、心靈和精神的個體,然後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創意、設計、生產和營銷相應的文化和旅遊產品,使消費者與文化和旅遊產品產生共鳴。

用審美思維構建文化和旅遊產業,必須做到三個統一:

首先是意象世界與生活世界的統一。用審美思維構建文化和旅遊產業,就是要讓消費者在消費、體驗文化和旅遊產品時產生出美的意象,這個意象要與消費者期望的或者經歷過的生活世界產生統一或者共情的時,價值才能發生。

其次是超越與回歸的統一。一方面要超越構建者自我認知,回歸商業的本質——人性。另一方面要超越過分關注產業的實用功利,回歸理性價值,與目標用戶產生精神共鳴。

最後是真、善、美的統一。我們需要把對規律理解的「真」與激發消費者快適的「美」和在精神領域提升人生境界的「善」統一起來,這樣就能實現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目標。

由此,通過對自然、社會、藝術、科學、技術等方面美的解構與創造,傳達出優美與崇高、悲劇與戲劇、醜與荒誕、沈郁與飄逸、空靈與無言等等不同的審美意象。

在數字技術快速發展背景下,一體化思維成為文創4.0時代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可以也必須做好的底層邏輯。

首先是資源、創意、生產、營銷、銷售、投資、服務等一體化策劃。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的前期一定要做好一體化的頂層設計,要把運營前置到策劃階段,避免走彎路。

其次是城市、行業、類別、企業等文化資源一體化運營。文化和旅遊產業的發展,要做城市文化的代表、行業文化的代表、時尚文化的代表,在運營前期就必須把能整合的文化資源進行全面整合,實現多贏的局面。

最後是目標客戶、供應商、投資者、競合企業、標桿企業等相關利益者的一體化戰略。一方面要全面調動產業鏈各相關利益者參與產業生態互動的意願來構建一體化戰略,另一方面把這些利益相關者作為價值創造的生命共同體進行整合,使之成為創意者、營銷者、銷售者等多重身份合一的價值夥伴。

做好這三個一體化,才能統籌策劃與運營、兼顧自身與行業、協調內部與外部,使產業按照數字化時代要求進行發展。來源:中國經濟網 2022-01-06)

Comment by 文創 庫 on October 9, 2022 at 9:51am

Budget 2023: Promoting language and cultural diplomacy on global stage

KUANTAN: The allocation of RM5mil to the Foreign Ministry under Budget 2023 for language and culture diplomacy programmes is a new element akin to start-up funding to promote the Malaysian language and culture on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says Datuk Seri Saifuddin Abdullah.

The Foreign Minister said the allocation would enable language and cultural diplomacy to be carried out holis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and to share the Malaysian experience with the outside world.

The ministry received a bigger allocation of RM920mil next year, compared to RM868mil allocated under Budget 2022.

Saifuddin referred to the first Special Programme to Promote Language and Cultural Diplomacy in Berlin and Frankfurt, Germany from Sept 28 to Oct 1, organised by the Sarawak state government.

"Language and cultural diplomacy does not only include performing arts, but also philosophy, thinking, cultural arts and creativity. Like in Germany, we had round-table lectures and conferences, in addition to food festivals and cultural performances.

"After that we will start it (language and cultural diplomacy programmes) through Bahasa Malaysia courses more systematically, which can be held in our diplomatic mission offices, universities or other suitable locations.

"This will also include a series of lectures by national academics, round tables and art demonstrations, such as dance, music, food demonstrations, textile exhibitions, clothing and film screenings," he said at a press conference here on Saturday (Oct 8).

New look to reflect a new era of learning

Saifuddin said the ministry had set up a Language and Cultural Diplomacy Advisory Committee chaired by Dewan Bahasa dan Pustaka Board of Governors chairman Prof Datuk Seri Dr Awang Sariyan.

The committee includes representatives from the Ministry of Tourism, Arts and Culture,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and Multimedia, Education Ministry and Higher Education Ministry, as well as arts and culture personalities and some Malaysian representatives abroad.

Saifuddin singled out the efforts of Awang in starting a Bahasa Malaysia class in China which saw 15 Chinese universities now teaching the language and Rosita Rahman-Heilek’s instrumental role in organising the food festival in Frankfurt, Germany. - Bernama (The Star Sunday, Saturday, 08 Oct 2022)

Suggested Stories 》》

Creative Industries Policy in Malaysia

愛墾文創 地方創生: 達人交流 最新動態

Dasar Industri Kreatif Negara

愛墾慕課·旅遊篇

愛墾慕課·文創篇

Comment by 文創 庫 on October 8, 2022 at 6:55am


陳明發《印刷文創》


短短一句話,臺灣文教基金會創建人朱學恒真的提醒老編一些事。

把“基金會”換成“社團”,在馬來西亞的情況也是一樣。要把社團辦好,需要一定的歷練,累積一定的社會資源,然後把創造力聚焦于社團的既定目標。

老編昨晚和一群商團領導吃晚飯,在吉隆坡Pavilion六樓的皇宮酒家。傍晚在安邦路隆雪中華總商會開了會,乘一位從事印刷業的董事的轎車前去用餐地點。

車上,老編職業病發作,沿途問這位朋友,大馬從商環境轉變中,印刷行業可有對策?老編從事企業創新研究,當然要累積各方面的創新故事。

面對數碼出版的沖擊,傳統印刷業是否會消失?

這位兄長說,印刷已經是一門很難賺錢的行業,許多印刷商當然要動腦筋做出蛻轉,已經有的對策是:

從印刷前的美工、設計、編版以及制版去設法賺錢;

投進書籍的出版,但也要考慮語文問題,馬來西亞文的漫畫曾高峰沖到一個月20萬本的記錄。現在走紅的馬來漫畫大概有12萬本,銷路掉了一半。反觀中文出版市場則小得多;

投進小量印刷,就算是一本也可能做到。

投進一些商品如日記、日歷的設計與印刷。

社團組織要與會員共前進,需要更深入了解他們的處境與愿望。這也是一種歷練與資源累積。

老編之前在報上讀過一條新聞,說全國約有五、六千間印刷廠,但加入馬來西亞印刷商公會的,僅有約600名或10%加入成為會員,反應非常冷淡。

面對電費與其他成本高漲,印刷商的競爭能力日益受到考驗。

總商會怎樣和各商團一道前進,是一個很合時宜的行動。

Comment by 文創 庫 on October 7, 2022 at 9:55pm
中國文化産業分類與成長

為適應當前中國文化新業態不斷湧現的新形勢,更好滿足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發展規劃的需要,新修訂的分類類別共設置9個大類,分別是——

1、新聞信息服務;2、內容創作生產;3、創意設計服務;4、文化傳播渠道;5、文化投資運營;6、文化娛樂休閑服務;7、文化輔助生產和中介服務;8、文化裝備生產;9、文化消費終端生產。根據活動相似性,在每個大類下設置若干中類、共計43個中類,在每個中類下設置了若干具體的活動類別、共計146個小類。


殷國俊介紹,為確保新分類的文化特征,本次修訂對新增分類內容繼續堅持如下處理原則:凡屬於農業、采礦、建築施工、行政管理、體育、國民教育、餐飲等活動均不納入分類,如茶葉種植、國民教育系列中的藝術院校、咖啡館和酒吧等服務;對於雖有部分活動與文化有關但已形成自身完整體系的生產活動不予納入,如旅遊、快遞服務、互聯網批發、綜合零售等。


近些年來,中國文化產業經濟總量持續快速增長,占GDP比重穩步提升。根據《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6年中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30785億元,比上年增長13%,高出GDP增速6.3個百分點,成為經濟增長中的新亮點;其占GDP的比重為4.14%,比上年提高0.19個百分點,達到歷史新高,在推動經濟發展、優化產業結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文化產業增長迅猛的同時,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傳播、消費的數字化、網絡化進程加快,基於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新型文化業態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增長點,「互聯網文化」優勢明顯,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蓬勃發展。以「互聯網 」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傳輸服務業,2015年實現增加值2858億元,比2013年增加1055億元,年均增速為25.9%;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2015年實現增加值4953億元,比2013年增加1237億元,年均增速為15.4%。
(陸婭楠·文化家底理得更清 Posted by Host Workshop )
Comment by 文創 庫 on October 7, 2022 at 9:54pm

纺織時尚文創~文創+紡織,比想象中更無界

隨著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不斷提升,以華夏5000年厚重歷史與文化為支撐的中國文創產業,也愈發快速地增長。2020年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過去5年我國文創產業增加值高達66.09%,未來幾年,潛在文創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0萬億元。

文創與衣、食、住、行、娛等產業的跨界、滲透、增強、融合,加速推動著各產業的轉型升級,而文創與紡織,更憑借著天然優勢的關聯性與普及性,成為文創走進千家萬戶的關鍵。當我們把目光聚焦在文創產品與服飾品牌、文創IP的跨界聯合時,我們會發現這種跨界,遠比想象中更無界。

文創+博物館:
意料之中與意料之外的紡織元素

2013年起,靠著會賣萌的乾隆系列產品,故宮博物院成功出圈,開啟了博物館文創的新篇章。有著豐富歷史文化IP的博物館,順勢成為文創產業中最醒目的標簽。除了故宮外,中國國家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敦煌博物館等也通過自營、聯合開發、IP授權等一系列的方式,不斷引爆博物館文創IP熱度。

打開電商平臺,搜索博物館旗艦店的產品,可以發現諸多紡織元素,服裝、帽子、圍巾、絲巾、領帶、圍裙、手套、真絲眼罩/口罩、帆布包/收納袋、襪子、抱枕套……不同材質的紡織元素在文創產品中的應用可以說是五花八門。

無數館藏藏品為文創產品的開發提供取之不盡的靈感。印有宮廷花紋樣式、取名富有寓意的吉服、設計簡單卻非常有梗的T恤衛衣、房檐獸脊花鳥魚蟲絲巾手帕,既能快速捕獲年輕人的喜好,也能激發大家了解歷史、學習歷史的興趣。

運動巨頭安踏2019年推出的冬奧特許產品故宮特別版,便是從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畫卷《冰嬉圖》中汲取靈感,無論是冰嬉系列,還是旗開得勝系列,T恤、衛衣上古今融合的滑雪、旗幟圖樣,與「得勝」字樣,都潮流滿滿,一經推出就大受年輕潮人們青睞。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