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outh China Sea is a marginal sea that is part of the Pacific Ocean, encompassing an area from the Singapore and Malacca Straits to the Strait of Taiwan of around 3,500,000 square kilometres (1,400,000 sq mi). The area's importance largely results from one-third of the world's shipping transiting through its waters, and that it is believed to hold huge oil and gas reserves beneath its seabed. 

It is located:

south of mainland China, including the island of Taiwan, in the east;
east of Vietnam and Cambodia;
west of the Philippines;
east of the Malay peninsula and Sumatra, up to the Strait of Malacca in the west; and
north of the Bangka–Belitung Islands and Borneo

The minute South China Sea Islands, collectively an archipelago, number in the hundreds. The sea and its mostly uninhabited islands are subject to competing claims of sovereignty by several countries. These claims are also reflected in the variety of names used for the islands and the sea.

Rating:
  • Currently 4.66667/5 stars.

Views: 58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卡萊爾的書包 6 hours ago

此外,她還指出,該案件的核心問題是聯邦政府未能審查和支付沙巴的「特別撥款」是否違反了《聯邦憲法》相關條款,以及沙巴是否有權獲得1974年至2021年間的財政損失賠償。

她強調:「這不是聯邦政府所辯稱的政策問題。因此,不應批准上訴請求,此案應在哥打京那巴魯高等法院依據實體法進行審理。」聯邦政府向聯邦法院提出了四項法律問題供裁決,但均被駁回。

2022年司法審查訴求:追討「失落的歲月」 SLS2022年提出司法審查申請,要求推翻聯邦政府當年頒佈的《2022年審查令》,該法令規定沙巴僅能獲得1.256億令吉的年度撥款。SLS認為,這一撥款標准嚴重違反了《1963年馬來西亞協議》(MA63)中沙巴應獲得40%稅收返還的權利。 SLS主張,自1974年起,聯邦政府未能履行應有的審查責任,並在《2022年審查令》中未能采取措施彌補沙巴在1974年至2021年期間錯失的40%稅收返還,這一時期被SLS稱為「失落的歲月」(Lost Years)

最初,沙巴州政府與聯邦政府一同反對SLS的司法審查申請。然而,在州檢察總長更換後,沙巴州政府撤回了在聯邦法院的上訴。 2023618日,上訴法院駁回了聯邦政府針對SLS司法審查許可的上訴。 此前,聯邦政府曾就202211月11日哥打京那巴魯高等法院的裁決提出上訴,該裁決允許SLS提起司法審查,並認定其具有法律訴訟資格。

司法審查程序進展 在20221111日的判決中,高等法院法官伊斯邁·布拉欣(Ismail Brahim)批准了SLS的司法審查申請,認定其具備法律訴訟資格,並認為該案件涉及公共利益。

然而,聯邦總檢察署(AGC)隨後申請暫停高等法院對該案件實體內容的審理,等待上訴法院的裁決。 在上訴法院的裁決中,法官拿督P·拉文德蘭(Datuk P. Ravinthran)表示,SLS至少已確立其司法審查的法律訴訟資格,因為此案明顯屬於公共利益訴訟,旨在為公眾爭取權益,而非SLS自身的私人訴求。 此次司法審查的重點在於《2022年審查令》未能涵蓋「失落的歲月」所導致的財政損失問題。該案件接下來將在哥打京那巴魯高等法院依據實體法進行審理。The Edge Malaysia 17 Oct 2024, 07:08 pm)[AI 翻譯]

Merits of Sabah Law Society‘s fight for 40% revenue return to state to be heard at High Court By Hafiz Yatim

KOTA KINABALU (Oct 17): The merits of the Sabah Law Society‘s (SLS) challenge, to ensure that Sabah's entitlement to compel from the federal government a return of 40% of federal revenue earned from the state according to the Malaysia Agreement (1963) and a review of revenue that was lost for 48 years, will be heard at the High Court.

This follows the Federal Court on Thursday refusing to grant permission to the federal government to appeal the Kota Kinabalu High Court's decision to allow SLS' challenge, which was upheld by the Court of Appeal. (Cont‘ Below)

Comment by 卡萊爾的書包 17 hours ago

A three-member bench led by Federal Court judge Tan Sri Nallini Pathmanathan, in dismissing the federal government's appeal, said it was not necessary for the apex court to decide on the matter as argued by the government.

「There is no prima facie case at this juncture to justify the conclusion that this matter falls within the exclusive jurisdiction of the Federal Court under Article 128(1)(b) and, as SLS has threshold locus standi (legal standing) to bring this judicial review application, there is no necessity for the grant of leave.

「This is particularly so as the issue of substantive locus standi may, if necessary, be considered in the course of the substantive judicial review on the merits,」 she said.

Nallini sat with fellow Federal Court judges Datuk Zabariah Mohd Yusoff and Datuk Rhodzhariah Bujang.

The apex court judge added that this matter deals with whether the failure to review and provide Sabah‘s Special Grant amounts to a breach of the relevant Articles of the Federal Constitution, and whether Sabah was entitled to damages for the period from 1974 until 2021.

「That is not a matter of policy (as argued by the Federal Government). Therefore, the grant of leave is not warranted, and the matter should proceed to be heard on its substantive merits (at the KK High Court),」 Nalini said.

The federal government had posted four questions of law for determination by the apex court, and all of them were dismissed.

Judicial review filed in 2022 seeking return of “lost years”

SLS had filed the judicial review application in 2022 to overturn the federal government‘s gazette of a RM125.6 million annual grant for Sabah that year, claiming that it violated the state's revenue rights under the Malaysia Agreement 1963 (MA63) to have 40% returned.

After having failed to conduct a review by the end of 1974, the federation allegedly 「failed to remedy Sabah's 40% entitlement for the annual payments for the period from 1974 to 2021 in its decision, action, and omission under the Review Order 2022」. This is referred to by SLS as the 「Lost Years」.

Initially, the Sabah state government, along with the federal government, had challenged SLS‘ judicial review, only for the Sabah government to drop its appeal at the apex court level following a change in the state attorney general.

On June 18, the Court of Appeal dismissed the government‘s appeal against SLS‘ leave bid for judicial review.

The federal government was appealing against the Kota Kinabalu High Court‘s decision on November 11, 2022, to grant SLS leave (permission) to seek a judicial review be heard on its merits.

Challenges to government decisions may only be done via judicial reviews.

On Nov 11, 2022, High Court judge Ismail Brahim granted SLS‘ application for leave for the judicial review, ruling that SLS had locus standi for a judicial review as it was a public interest matter.

The Attorney General‘s Chambers (AGC) obtained a stay order to stop the High Court from hearing the merits of the case pending the appeal at the Court of Appeal.

In the Court of Appeal‘s decision, which was unanimous, COA judge Datuk P Ravinthran said that SLS had at the very least established locus standi for a judicial review as it was clearly a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taken for the benefit of the public.

He said it was not taken to seek redress for a personal wrong or grievance of the SLS.

The focus of the judicial review application is the alleged omission in the Review Order 2022 to account for the missing “lost years"

The “lost years” is referred to by Sabahans as a 48-year period of a second mandatory review of the state’s 40% revenue grant originally due by 1974, but only undertaken in 2022.

The Edge Malaysia 17 Oct 2024, 07:08 pm)

Comment by 家就在这里 on November 1, 2021 at 10:04am

SOUTH CHINA SEA 南中國海

The South China Sea is a marginal sea that is part of the Pacific Ocean, encompassing an area from the Singapore and Malacca Straits to the Strait of Taiwan of around 3,500,000 square kilometres (1,400,000 sq mi). The area's importance largely results from one-third of the world's shipping transiting through its waters, and that it is believed to hold huge oil and gas reserves beneath its seabed.

It is located:


south of mainland China, including the island of Taiwan, in the east;

east of Vietnam and Cambodia;

west of the Philippines;

east of the Malay peninsula and Sumatra, up to the Strait of Malacca in the west; and

north of the Bangka–Belitung Islands and Borneo


The minute South China Sea Islands, collectively an archipelago, number in the hundreds. The sea and its mostly uninhabited islands are subject to competing claims of sovereignty by several countries. These claims are also reflected in the variety of names used for the islands and the sea.


關心南海·延續閱讀

沙巴海丝故事館

夢迴新加坡女皇镇

華商:百年蛻轉 HYR

跟《馬來紀年》走一帶一路·望加錫

我們這樣走過歷史

一帶一路·劄記

SOUTH CHINA SEA 南中國海

海絲大典

陳博士教你吃榴槤 02

《我的加雅街杜順公主 》文化劄記

愛墾鄉频道

香料群岛

南洋研究

沙巴歴史

馬華文學@亦筆的詩


馬華文學@舒靈的詩

陳明發詩選·FOR YOUR EYES ONLY

陳明發文選·說好的俳句

Comment by 家就在这里 on May 31, 2021 at 11:27pm


1947年新南洋年鑑·南洋群岛地圖

Comment by 家就在这里 on May 26, 2021 at 10:35am


程仰呂〈星洲竹枝詞〉十一首選六首


其一


長春不老萬千年,信是南洋別有天。

熱帶旅行偏不熱,重重樹影作雲簾。


其二


星洲風俗費疑猜,習相成風實怪哉!

海上腥風聞不得,癡人偏為吃風來。


(編按)吃風,南洋稱遊玩為吃風。


其五


歡聲一路鬧喧嘩,開路先鋒是女娃。

手捧蕉盤身負劍,如何緘口用刀叉?


其六


彩蓬裝點為輝煌,中有神人魔力強。

能避橫磨十萬劍,袒裎裸裼任遨翔。


(編按)以上二首描述遊神隊伍。


其七


碧山亭下萬人緣,會鬧盂蘭又一年。

擁擠電車無處坐,迎風長價兩毛錢。


(編按)萬人緣,碧山亭墳場曾舉辦萬人緣會,招撫亡魂。


其十


印度正逢森寶節,中華惜起上元節。

蟾宮明月人皆望,黑白紅黃無論誰。

李慶年編《南洋竹枝詞匯編》

Comment by 家就在这里 on May 25, 2021 at 10:05pm


曾仁青整理·謝九客家山歌《九伯後生下南洋》(5-6)

(十三)

焦仔赤腳滿芭洛,面黃肚結吃吾落;


阿娘灌渠鷓鴣菜,明早生猛兩頭洛。


註釋:滿芭洛 - 滿芭溜跑


(十四)


阿答屋家蜈蚣多,焦仔被咬喊陰功;


雞公痰液查傷口,明早消腫又消毒。


注意:祖傳秘方,太平世界不鼓勵試用,請即看醫生。

Comment by 家就在这里 on September 15, 2016 at 6:08pm

葛全勝 何凡能:中國南海諸島主權歸屬的歷史與現狀

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神聖領土。事實證明,我國人民最早發現這些島嶼礁灘,長期以這些島嶼礁灘為基地進行漁業捕撈生產和居住,世代相繼對這些島嶼礁灘進行辛勤的開發和經營,我國政府最早對這些島嶼礁灘實行管轄和行使主權。

一、中國歷代發現、經營並轄制南海諸島的歷史淵源

我國現存上古典章《尚書·禹貢》中即有“南海”名稱。《詩經·江漢》中也出現“南海”之名,雲:“於疆於理,至於南海。”《山海經·海內南經》中亦載有:“郁水出湘陵南海”,等等。可見,南海之名早即有之,但因所載情況不詳,其指代和範圍可能與後世所講的南海並不一致。

秦時,中國先民已發現南海諸島。秦始皇統一嶺南,在今廣東地區設置南海郡,臨南海邊緣,自然對其附近海域實行政治管理和防守。1992年,我國學者在南沙群島最大島嶼——太平島上,發現了秦漢米字壓印紋硬陶片,表明上古時代中國人最早發現南沙群島。當時南沙尚屬無主土地,是中國人“原始取得”,這具有重要的法理意義。

兩漢時期,漢武帝在地處南海海域的海南島置珠崖、儋耳二郡,更註意對南海的防守,而當時周圍尚無今日南海周邊各國;據《海南省況大全》記載:西漢伏波將軍馬援在南征交趾過程中到過西沙群島;可見,西漢時南海諸島已與我國大陸的關系日漸密切。東漢人楊孚著《異物志》,已對當時或以前中國人對南海及南海諸島的認識做了原始性的地理記載:“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第一次稱南海為“漲海”,並將南海諸島泛稱為崎頭,將南海暗礁、暗灘、沙洲等稱為磁石。這是中國人在公元一世紀前發現南沙群島的有力證據。

三國時,中國古代人民對南沙群島航行的方位、距離和海況已有詳細記錄。如吳國人萬震著《南州異物志》,其中記載:“句椎去典遨遊八百裏,有江口,西南向,東北行,極大崎頭,出多磁石”,同時還記載了:“玳瑁如龜,生南海”等內容;這是古代中國人民在南海經營活動(航行、捕撈等)的重要記錄。

東晉時,著名高僧法顯從印度返中國時,曾穿行整個南中國海。在他撰寫的《佛國記》中,詳細記載了從印度、斯裏蘭卡返回廣州的航程,其中從爪哇取道南海只需50天。這表明中國人在東晉時已開辟了穿越南海的航路。

南北朝時期,大陸人民已在西沙群島一帶活動。據《海南省況大全》,近年我國考古學工作者在西沙群島的永興和九礁等11個島嶼和礁盤上,發現了南北朝(主要是南朝)的六耳罐、陶環及隋、唐、宋、元、明、清的陶瓷器2000余件,產地多為今廣東、福建、江西等地。

隋唐時期,從南海諸島發現的考古遺存看,此時中國人不但在西沙群島有活動,在南海其他島嶼上也有大量活動。從文字記載看,隋煬帝時,曾派常駿、王君政等經南海海域抵達赤土國;《舊唐書·地理志》明確記載:“振州(今海南三亞)……南至大海……東南至大海二十七裏,西南至海千裏”,其所指範圍包括南海及其諸島。這是我國從唐代起南海諸島正式歸入版圖的又一證據,從此確立主權。

兩宋時,隨著航海實踐的增多,南海諸島又有新稱,並趨於細化。如《宋會要輯稿·占城國》記載:“……數日,主占城界,十日過洋情,東南有石塘,名曰萬裏,其洋或深或淺,水急礁多,舟覆翻者十七八”,以“石塘”專指南沙群島。此後史書多用“千裏長沙,萬裏石塘”以及類似的稱呼泛稱或專指南海諸島。宋人周去非在其《嶺外代答》一書中,寫明了南海有“長沙、石塘數萬裏”,“歷上下竺與交洋,乃至中國之境”,明確指出交趾洋(今北部灣)與昆侖洋(今越南昆化島附近海域)一線為中越海域分界線。這對確立南海諸島主權屬中國具有重要意義。此外,據考證南宋端宗皇帝曾逃到西沙群島避難。

元代,據記載,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元皇帝派遣大將史弼領兵5000,遠征爪哇。該艦隊經西沙海域,可能對包括今南沙海域發動進攻;雖未達目的,但這是中國古代人民對於征服南海邁出的一大步。我國著名天文學家郭守敬曾奉元世祖之命,在至元十六年(1279年)主持全國性“四海測驗”,往南海某島嶼上觀測其緯度,並取得卓越成果。這在天文測量史上和南海開發史上均是大事。

明代,據明王佐《瓊台外記》記載:萬州在明時轄有“長沙”、“石塘”,海軍指揮僉事“統兵萬余,巨艦五十艘”,巡邏南海,確立明政府對南海諸島及其海域的主權和管轄。《廣東通志》記載:“督發兵船出海防禦……自東莞南亭門放洋,至鳥瀦、獨瀦、七洲三洋,星盤坤未針,至外羅。”我國著名航海家鄭和等率領數十萬人馬,分乘幾十艘巨艦,橫越南海航線,出使西洋各國,遠達西亞和東非;在《鄭和航海圖》中標繪的“石塘”和“萬生石塘嶼”,就是今西沙和南沙群島。

時至清代,有關我國南海諸島主權與歸屬的記載已不絕於書。從清初流傳於民間的《更路簿》看,其中記錄了南沙群島73個地名及其方位。雖然地名是用海南方言拼寫的,但外國人據此拼寫標註在他們出版的航海圖上。清康熙《瓊州府志》中已將南沙群島籍入中國版圖;康熙四十九年至五十一年間(1710~1712年),廣東水師副將吳陛曾率領水師巡視西沙群島海域。雍正時高涼總兵陳倫炯著《海國聞見錄》,內附有《四海總圖》,是現在能見到的關於南海諸島較早的地圖,明確把南海諸島劃分為四大群島,並為以後各類著作所轉載。乾隆《泉州府志》記載:“吳陛,……擢廣東副將,調瓊州。自瓊崖,歷銅鼓,經七洲洋(今西沙群島海域)、四更沙,周遭三千裏,躬目巡視,地方寧謐。”當時西沙群島海域由廣東省海軍負責巡邏。道光《瓊州府志》明確指出:“萬州有千裏石塘、萬裏長沙,為瓊洋最險處”。宣統元年(1909年)四月,兩廣總督張人駿派遣廣東水師提督李準率領海軍官兵170多人前往西沙群島視察,逐島查勘,並在永興島上升旗鳴炮,重申我國對西沙群島的主權。

民國時期,我國曾二次正式公布南海諸島各島嶼的地理名稱:1935年公布南海諸島132個地名的中英文對照表;1946年中國政府從日本侵略者手中收覆南沙諸島後,於1947年再度公布南海諸島159個地名的新舊中外地名的對照表,並註明其中一些地名的意義,再次標繪東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島屬中國版圖。從古到今,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如此系統地對南海諸島實行具有主權管轄意義的地名命名事宜。

新中國時期,中國政府進一步對南海諸島實施管轄。1959年3月海南行政區在西沙群島的永興島設置西、南、中沙群島辦事處,屬海南行政區管轄;1969年改為廣東省西沙、中沙、南海群島革命委員會。1981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在永興島設立西沙、南沙、中沙群島辦事處(為縣級),作為廣東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由海南行政區公署直接領導。1984年5月3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關於設立海南行政區政府的決定,再次明確規定海南行政區政府統一管轄西沙、南沙、中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1988年4月13 日,在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關於設立海南省的決定》中,再次重申西沙、南沙、中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歸海南省管轄。

上述史實可以看出: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聖的領土和國家主權的一部分。兩千多年來大量的歷史事實表明,是我國古代人民最早發現、命名,並開發經營南海諸島,遲至唐宋時期,中國歷代政府即將南海諸島正式列入版圖,確立主權,並對南海諸島實施管轄,這是中國擁有南海諸島及其海域主權無可辯駁的法理依據(表1)。

Comment by 家就在这里 on September 15, 2016 at 6:08pm

二、南海諸島主權歸屬爭端的由來及現狀

(一)主權歸屬爭端的由來

南海諸島是指分布在我國海南島以南和以東南中國海上所有島礁的總稱。按其分布形勢,分成四大群島,即東沙群島、中沙群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圖1)。據中國地名委員會1983年發表的公告,南海諸島被標準化處理的島、洲、暗沙、暗礁、灘共252個,其中被稱為島的有25個。

南海諸島及其海域自古就是我國的神聖領土,這是無可爭辯的歷史事實。然而,自鴉片戰爭失敗後,根據1841年清政府簽訂的《南京條約》,中國割讓香港給英國;1885年和1886年根據中法和中英條約,越南和緬甸分別淪為法、英殖民地。至此,南海沿岸政治地圖發生了根本變化,中國不再是南海沿岸諸國的宗主國和強大國家,反而成為西方殖民主義國家企圖瓜分的對象。在這樣的背景下,西方列強開始謀奪我國南海諸島,由此帶來了我國南海諸島及其海域主權歸屬的爭端。

1867年,法國派調查船進入南沙群島繪制地圖,作侵占南沙群島的準備;1885年法國殖民者預謀侵占南海諸島(特別是南沙群島);並於1933年派艦艇侵占了南沙群島的一些島礁,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中國海“九小島事件”,遭到國民黨政府及各界人民強烈反抗。1947年法國政府企圖派軍艦在西沙登陸,遭國民黨駐軍拒絕後離去。

1876年,英國水路調查船來福曼號進入南沙群島測繪地圖,並認為南沙群島“有長亙十英裏之礁湖,為水上飛機、潛水艇、小艦艇等理想的臨時休息及避難所”。1883年,德國人擅自在南沙群島進行測繪活動,清政府向德國政府提出抗議,加以制止。

圖1 中國南海諸島分布圖


1917年,日本人平田未治與日本海軍以“探險隊”之名,到我國南沙群島進行所謂的考察,並將其新登6小島,立上“日本屬領”的標柱;1923年始,開采南沙群島磷礦資源。中日戰爭爆發後,1938年日本以武力占領了南沙群島的一些島嶼,擅自定名為“新南群島”,並於1939年宣布占領。

但是,所有這些侵略行徑都隨著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而終結。1946年,當時中國政府指派高級官員赴南沙群島接收,在島上舉行接收儀式,並立碑紀念,派兵駐守。從1933年法國殖民主義者制造“南中國海九小島事件”起,到1946年我國政府再度收覆南沙群島止,其間經歷了13年的時間。

新中國成立後,1951年我國政府在《關於美、英對日和約草案及舊金山會議的聲明》中嚴正指出:“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主權和整個東沙群島、中沙群島一樣,自古以來,為中國領土。”並得到包括越南政府在內的不少國家政府和國際會議決議的公開承認。因此,戰後相當長的時期內,並不存在所謂的南海問題,南海周邊地區也沒有任何國家對中國在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權提出過異議。

然而,隨著亞太地區戰略地位和經濟地位的上升,南海諸島的地位日益重要。1956年,南越西貢政權派海軍占領南沙群島,入侵西沙。至1974年西沙海戰,我國海軍才將西貢南越軍趕出西沙。1975年,越南又非法侵略南沙群島一些島嶼,還提出對西沙、南沙的領土要求。在南海諸島爭端中,以越南同我國對南沙群島的爭議最為激烈,但越南對南沙群島的領土要求是無理的,因為它並不是最早發現、最早經營、最早管轄南沙群島的國家。元代我國搞“四海測驗”的結果,已確定南海西部所過之處在外羅山(今越南廣東群島)附近的分水洋作為中國與占城(今越南中部)“以域華夷的分界”,緯度正好在北緯15°,這是元朝留下的歷史鐵證,這一直為世界各國所承認。

素有“千島之國”之稱的菲律賓,1946年才成為獨立國家,其同南海諸島無任何歷史淵源。20世紀70年代以前,菲律賓並沒有任何法律文件或領導人講話提及本國領土範圍包括南沙群島。美國與西班牙1898年簽訂的巴黎條約和1900年簽訂的華盛頓條約也明確規定了菲律賓的領土範圍,並未包括南沙群島。1953年菲律賓憲法、1951年菲美軍事同盟條約等也對此作了進一步確認。然而,菲律賓因其國境鄰近我國南沙群島,知道南沙海域油氣資源豐富,才推行“保護南沙海域油氣資源”的海洋新戰略,強行侵占我國南海諸島的部分島嶼。1996年,菲海軍在中國南海黃巖島舉行兩棲登陸演習,其中許多演習是針對我國南沙群島的。1999年,菲律賓軍艦撞沈中國漁船,使我國漁民造成經濟損失和精神傷害,我國已向菲提出嚴正交涉,抗議菲律賓非法行徑(表2)。

而馬來西亞1979年在發布的一份新地圖中,劃定其大陸架和領海疆域,公然將我司令礁、簸箕礁、南海礁、安波沙洲、南樂暗沙、校尉暗沙一線以南的海域劃歸馬來西亞,我國政府對此提出抗議,但馬來西亞的解釋為:“安波沙洲和彈丸礁一直是馬來西亞領土的一部分。”但證據何在,沒有提出任何說明。

20世紀70年代以後,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以軍事手段占領南沙群島部分島礁,在南沙群島附近海域進行大規模的資源開發活動並提出主權要求,根源在於這裏發現了豐富的油氣資源。

Comment by 家就在这里 on September 15, 2016 at 6:07pm

(二)周邊國家侵占南海島礁的現狀

目前,南海周邊國家侵占南海諸島的現象主要發生在南沙群島,對我國南沙群島全部或部分島礁提出主權要求的國家主要有: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文萊。其中,越南侵占島嶼和礁石30個;菲律賓侵占6個;馬來西亞侵占3個,巡視監控4個;文萊占領1個;印度尼西亞雖未占領島礁,但對鄰近海域有主權要求;而我國本身僅實際控制8個(包括台灣駐軍的太平島和中洲島),巡視監控21個。


1.越南

非法占領島嶼和珊瑚礁30個,島嶼總面積約0.67km2,同時將南沙群島及其附近大約100多萬平方公裏的海域納入越南版圖(圖2),並聲稱對西沙也擁有主權。越南是除中國外,唯一對西沙和南沙同時提出主權的國家。其論據主要有三個:

1) 1933年和1975年,對法國殖民當局和南越西貢政權南沙群島主權的“國家繼承”,特別是南越西貢政權於1958年和1959年發布的關於把南沙群島劃歸福綏省管轄的法令。

2) 《舊金山和約》對南沙群島的處置條款,即提出“日本放棄對台灣、澎湖列島、南沙及西沙群島的一切權利和要求”,但只字未提這些領土的歸屬問題。

3) 一些越南“古籍資料”,但這些島嶼的最早歷史記錄是1802年才開始的。

圖2 中國南海周邊國家聲稱南海主權界線


2.菲律賓

菲律賓對南沙群島的領土要求基於專屬經濟區,沿海大陸架公約及1956年探險隊的遠征考察。菲律賓占領6個島礁,總面積約0.8km2,基本上控制南沙東北部海域。其依據主要有兩個:

1) 這部分島嶼原為“無主島嶼”。

2) 這些島嶼離菲律賓最近,對菲律賓的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3.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占領島礁3個,巡視監控4個,基本上控制南沙群島西南部及海域。領土要求限於大陸架和專屬經濟區,其侵占和分割南沙島礁和海域的主要借口是這些小島位於馬來西亞的大陸架上。


4.文萊

文萊占領1個島礁,領土要求基於專屬經濟區。對外宣布200海裏專屬經濟區,並發行了標明海域管轄範圍的新地圖,聲稱對南通礁擁有主權,並分割南沙海域3000平方公裏。文萊是對我南沙部分島礁提出主權要求而唯一未派兵進占的國家。

綜上可知,南海諸島(特別是南沙群島)的政治地位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從漢代直至19世紀中葉,南海沿岸或籍入版圖,或為藩屬,或長期友好相處,南海為中國的內海;二是19世紀中葉到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西方列強將南海沿岸諸國變為他們的殖民地,並開始染指南沙群島;三是二次世界大戰後,南海沿岸諸國先後獨立,有關國家出於各自目的,或對南沙群島提出非法領土要求,或出兵搶占南沙群島。

作者單位: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Comment by 家就在这里 on July 14, 2016 at 12:03pm

蔡曉穎·分析:南海仲裁案裁決如何影響東南亞各國

海牙的常設仲裁法院周二(7月12日)就南海仲裁案宣佈裁決,指中國在南海領域「九段線」並享有「歷史權利」沒有法律依據。加上南沙群島面積不足以構成島嶼,所以中國在南沙群島上面建造人工島等行為等同侵犯菲律賓主權。

此項裁決被視為深具標誌性,將會對東南亞各國國內政治、與中國的關係造成影響。

菲律賓總統面臨三項選擇


馬尼拉德拉薩大學政治科學教授凱特利安(Richard Javad Heydarian)對BBC中文網說,對菲律賓來說,南海仲裁案的裁決是「很少人認為可能發生的最佳情況」。


菲律賓新上任總統杜特爾特曾多次表明有意與中國就南沙群島主權爭議與中國循談判解決,被外界視為對中國立場較為溫和。

菲律賓民眾在南海仲裁案裁決後,舉行反中游行。

不過,南海仲裁案裁決之後,反中國情緒在菲律賓蔓延,杜特爾特面對的情況有點棘手。

凱特利安說,杜特爾特現正面臨壓力,要求菲律賓政府發出言辭強硬的聲明。不過,他認為杜特爾特會否這樣做,仍是未知之數。這樣的聲明令加劇矛盾的風險很高,而中國也可能再做出具侵略性的行為。

凱特利安認為,杜特爾特也可選擇不發出強硬的聲明。「裁決結果(對菲律賓)很有利,杜特爾特政府利用裁決結果要求中國退讓,例如要求中國不設立南海防空識別區、中菲雙方不再於斯卡伯勒淺灘(中方稱黃岩島)活動、中方不再於具爭議的海域中騷擾菲律賓漁民及軍人等等。」

凱特利安指出,中菲兩方還有第三個選擇: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附件五第一條成立和解委員會。這樣的處理方法,令雙方可以顯示出他們對國際法的尊重、保留外交渠道。和解委員會亦可令兩國在雙方皆可接受的法律專家的指導下,處理南沙群島的主權爭議。不過,這樣會貶低常設仲裁法院的裁決。

假如杜特爾特選擇較溫和的方式處理南沙群島主權爭議,會否降低菲律賓民眾對他的支持度?凱特利安說:「杜特爾特仍然處於蜜月期。他是幾十年內最強勢的總統,而且在國會中有絕對多數的支持。現時他仍有能力去面對爭議。」

越南或仿效菲律賓提出仲裁

越南政府邊界委員會前主任德蘭從(Tran Cong Truc)接受BBC越南語部的採訪時說,仲裁案結果證明法治在實行。

他說歡迎及稱讚仲裁庭正義、透明、令人尊敬的裁決結果。

德蘭從亦說,越南會繼續利用外交途徑嘗試解決問題。不過假如外交途徑無效,或談判過程拖延,越南「可能考慮法律途徑」。

黎洪和指出,菲律賓在仲裁案中取得勝利,很有機會鼓勵越南仿效。

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ISEAS - Yusof Ishak Institute)研究員黎洪和(Le Hong Hiep)指出,菲律賓在仲裁案中取得勝利,很有機會鼓勵越南仿效。本次的仲裁案未有包含西沙群島(越南稱黃沙群島)。


黎洪和說:「越南有可能要求仲裁庭裁定黃沙群島沒有資格成為享有經濟專屬區的島嶼。越南亦有可能要求仲裁庭裁定中國於1996年在黃沙群島公布的領海基點基線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不過,新加坡國立大學助理教授莊嘉穎指,假如越南申請仲裁,仲裁結果對哪方有利屬未知之數。


莊嘉穎指,中國與西沙群島的距離遠比南沙群島靠近,對越方來說,是其中一個帶來風險的因素。


「越南高官曾公開承認中國擁有(西沙群島)主權(在70年代),雖然河內現時指是因為戰爭帶來的壓力,所以當時才承認中國主權。」


「中越雙方亦曾經就北部灣的劃界達成協議,假如越南申請裁決,案件對越南一方來說,將會變得複雜。」


經過近三十年的談判,中國與越南在2000年12月達成中越北部灣劃界協定,協定涵蓋總體面積比例、漁業及油氣等問題。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