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33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創客有多熱 on August 8, 2024 at 10:57am

以研究敘事時間性著稱的理論家利科,則更加直截了當地表示,其研究工作得以開展,完全有賴於如下的假設:敘事性和時間性緊密相關。在他看來,時間性無疑是存在的結構,它直指語言的敘事性,敘事性被當作語言的結構看待,這一結構將時間性作為其終極指涉。11「莫斯科—塔爾圖學派」代表人物烏斯賓斯基(Boris Andreevich Uspenskiĭ,  1937—)在其結構主義符號學力作中,雖然曾專列「空間」一節,卻僅將之綁縛於人物(敘述者、作者、觀察者)所處「位置」的「視點」(point of view)討論范疇。12

1945年,任教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文學批評家弗蘭克(Joseph  Frank,  1918—2013)首次提出「小說空間形式」(spatial form)的理論,在當時引發了一系列頗具規模的爭辯。13

而正如一些對此概念持懷疑態度的論者所說,弗蘭克所謂的「小說空間形式」更大程度上只是借用了「空間」一詞的象征意義,並非真正的「空間」,恰如米切爾森(David  Mickelsen)指出的那樣,由於「空間形式」這個術語在使用時的不精確性,造成了弗蘭克與普萊(Georges Poulet, 1902—1990)、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 1884—1962)以及其他評論者所討論的空間很少相同之處。1

20世紀的敘事詩學對於空間研究的忽略,似乎已成為顯著流行的觀念,空間要麼是作為打斷時間流程的固態「描述」,要麼是作為情節的靜態「背景」,或作為事件在時間中展開的「場景」。15 這種把空間簡化為單純既定環境的策略,無疑造成「場景」與「場所」的混淆。

10(美)弗裡德曼:《空間詩學與阿蘭達蒂-洛伊的〈微物之神〉》,寧一中譯,(美)費倫﹑(美)拉諾維茨主編:《當代敘事理論指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第205頁  。[Susan  Stanford  Friedman,  「Kongjian  shixue  yu  alandadi-luoyi  de  weiwuzhishen」(Spatial  Poetics  and  Arundhati  Roy』s The  God  of  Small  Things),  trans.  NING  Yizhong,  in Dangdai  xushi  lilun  zhinan  (A  Companion  to  Narrative  Theory),  eds.  James  Phelan  and  Peter  J.  Rabinowitz,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205.]

11 Paul Ricoeur, 「Narrative Time,」 in On Narrative, ed. W. J. Thomas Mitchell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1), 165.

12(俄)烏斯賓斯基:《結構詩學:藝術文本的結構與結構形式的類型學》,彭甄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年 ,第56—62頁  。[Boris Andreevich Uspenskiĭ, Jiegou shixue: yishu wenben de jiegou yu jiegouxingshi de leixingxue (A Poetics  of  Composi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Artistic  Text  and  Typology  of  a  Compositional  Form),  trans.  PENG  Zhen,  Beijing: China Youth Publishing House, 2004, 56-62.]

13  Joseph  Frank,  「Spatial  Form  in  Modern  Novel,」  in  Critiques  and  Essays  on  Modern  Fiction,  1920-1951: Representing  the  Achievement  of  Modern  American  and  British  Critics,  ed.  John  W.  Aldridge  (New  York:  Ronald  Press  Company, 1952), 43-66.

14 David Mickelsen, 「Types of Spatial Structure in Narrative,」 in Spatial Form in Narrative, eds. Jeffrey R. Smitten and Ann Daghistan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1),63-64.15(美)弗里德曼:《空間詩學與阿蘭達蒂-洛伊的〈微物之神〉》,第205頁  。[Susan Stanford Friedman, 「Kongjian shixue yu alandadi-luoyi de weiwuzhishen」 (Spatial Poetics and Arundhati Roy's The God of Small Things), 205.]

Comment by 創客有多熱 on August 7, 2024 at 9:56am

敘事文學所敘之「事」(即故事),通常含有三大要素:情節﹑人物和背景,背景(setting)為人物行為和矛盾沖突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場合或處境。16 當我們說,某人在某時某地做某事時,所做的「某事」是事件,「某人」是人物,「某時」「某地」就是背景。

故此,不難理解敘事學上將「背景」最基本地劃分為「時間背景」與「空間背景」的用意。17 僅從敘事學角度考慮,「場景」與「場所」的區別可粗略對應「時間背景」與「空間背景」的劃分。「場景」以對話為代表形式,突出體現了在場角色的一系列行為或活動(也包括對話﹑談話)。

最典范的場景通常穿插某些類似「舞台提示語」的人物對話,當這種情形出現時,文本的時間長度和故事的時間長度均等。對話的出現,使敘述者講述某段話所需的時間與故事人物說此段話的時間大體一致(當然不可能完全一致)。雖然場景不能勾畫情節演變的線索,卻能使讀者在閱讀時得出直觀印象,達到設身處地耳聞目睹角色言行的效果,並隨之產生情感反應。場景往往被用來描寫重要環節﹑中心活動﹑緊急事件或矛盾衝突突的高潮,所以有論者將之視為「由簡單語素組成的最小事件」,以呼應大事件和中﹑小事件的不同等級。18

可見,「場景」不論被放置在情節﹑節奏還是頻率的敘述分析范疇,都跳脫不出「時間性」意涵的框架。

或許巴爾(Mieke  Bal,  1946—)《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Narratology: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arrative)一書對於空間的討論,可以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示。書中雖然只有很小一部分(不及全書的1/50)專題討論「場所」,但至少有兩點提醒了現今敘事詩學空間研究的不足。首先,「事件在一定的場所發生」,這無異於指明了場景與場所的關聯;其次,「當場所未被指明時,讀者將會簡單地填補一個。

他們將對場景作出想象,為了便於這樣做,他們須將它置於某處,不管想象中的場所是多麼模糊」,「空間想象確實是人類一般的趨向」。此見解為敘事學的場所研究帶來一線曙光,可惜巴爾沒有充分開發這一課題,我們也注意到,在術語使用上,巴爾 以「place」「location」同時表征「場所」概念,並未進行明確辨析,「場所」似乎等同於「地點」,「指的是行為者所處和事件所發生的地理位置」。19 但是,「場所」的意義與范疇遠大於此。

16 且注意,本文用「場景」對應「scene」而非「setting」,旨在強調「場景」概念的時間性意涵。我們傾向於將「setting」譯為「背景」,取其在文學作品中表現出的「人與人、人與環境互動的狀態和情景」之意。雖然英國作家波文(Elizabeth  Bowen,  1899—1973)曾指出應該用「場景」(scene)替代「背景」(setting),而誠如申丹等學者所說,「這種觀點容易產生理解上的混亂」。申丹、王麗亞:《西方敘事學:經典與後經典》,第131—132頁  。[SHEN  Dan  and  WANG Liya, Xifang xushixue: jingdian yu houjingdian (Western Narratology: Classics and Post-Classics), 131-32.]

17 梁工:《聖經敘事藝術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第134頁 ,第241頁  。[LIANG  Gong,  Shengjing xushiyishu yanjiu (A Study of the Art of Biblical Narrative),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6, 134, 241.]

18 同上,第149—153頁 ,第212頁  。[Ibid., 149-53, 212.]

19(荷)巴爾:《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譚君強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第156頁 ,第256—257頁  。[Mieke Bal, Xushuxue: xushi lilun daolun (Narratology: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arrative), trans. TAN Junqiang,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2002, 156, 256-57.]

Comment by 創客有多熱 on August 6, 2024 at 10:51am

二“場所”~來自人文地理學的空間性術語 

盡管「場景」這則術語因其本身具有的時間性意涵,致使其更多隸屬於敘事詩學范疇,並且在小說等敘事文類裡較易把握。但是,「場景」同樣普遍存在於詩歌作品(尤其是敘事詩)之中,不僅如此,20世紀以降的詩歌研究,由於受到敘事詩學影響,對於「場景」的討論,本身便多局限在「敘述節奏」以及「視角」等時間性層面,而一旦涉及場景中的空間設定,或其他空間事項,往往難覓良策,這也正是經典敘事研究無言以對的盲點所在。應該說,敘事學發展至今,已然經歷了由「經典」到「後經典」的轉向,對於空間的討論也不再是新鮮話題。

其實早在20世紀20﹑30年代,巴赫金(Mikhail  Mikhailovich  Bakhtin,  1895—1975)就曾堅持把時間與空間作為敘事的兩個共同組成成分,繼而提出「敘事時空體(chronotope)」概 念 :文學中已經藝術地把握了的時間關係和空間關係相互間的重要聯系,我們將稱之為時空體(「chronotope」,直譯為「時空」)。......我們所理解的時空體,是形式兼內容的一個文學范疇。......在文學中的藝術時空體裡,空間和時間標志融合在一個被認識了的具體的整體中。時間在這裡濃縮、凝聚,變成藝術上可見的東西;空間則趨向緊張,被卷入時間、情節、歷史的運動之中。......這種不同系列的交叉和不同標志的融合,正是藝術時空體的特征所在。20

「時空體」術語源自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的「相對論」,巴赫金以「相對論」為依據,取其「比喻」意義,借用到了文學理論,對此,巴赫金本人直言不諱。21 他以這一概念強調文學中「空間和時間的不可分割(時間是空間的第四維)」,「時間的標志要展現在空間裡,而空間則要通過時間來理解和衡量」。22

這種關於時空互構互動的性質,盡管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敘事詩學,23 但巴赫金「敘事時空體」基本上仍是針對古希臘羅馬長篇小說提出的「小說時空體」,是其「小說詩學」的核心,雖然偶有涉及「田園詩」,目的卻在於論述「田園詩對現代小說發展的影響」。24

而可以肯定的是,「時空體」概念啟發了後來一些敘事理論家(尤其是後經典敘事理論家)嘗試在「空間」方面加以補償性強調,像美國學者弗里德曼(Susan Stanford  Friedman,  1947—)近年來便呼籲一種「空時體(topochronic)敘事詩學」,以求恢復敘事話語中對時間與空間的交互分析。25

皮爾斯(Lynne Pearce)更衍生出「多元時空體文本」(polychronotypic text)、「時空體性別化模型」(gendered model of the chronotope)等新術語,並運用到現代主義及後現代主義小說分析。26


20(俄)巴赫金:《小說的時間形式和時空體形式:歷史詩學概述》,白春仁、曉河譯,《巴赫金全集》(第3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第274—275頁  。[Mikhail  Mikhailovich  Bakhtin,  「Xiaoshuo  de  shijianxingshi  he  shikongti  xingshi:  lishishixue  gaishu」(Forms  of  Time  and  of  the  Chronotope  in  the  Novel:  Notes  toward  a  Historical  Poetics),  trans.  BAI  Chunren  and  XIAO He, in Bahejin quanji (Complete Works of Bakhtin), vol. 3, Shijiazhuang: Hebei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1998, 274-75.]

21同上,第274頁  。[Ibid., 274.]

22同上,第275頁  。[Ibid., 275.]

23(美)弗裡德曼:《空間詩學與阿蘭達蒂-洛伊的〈微物之神〉》,第205頁 ,第207—208頁  。[Susan  Stanford  Friedman, 「Kongjian  shixue  yu  alandadi-luoyi  de  weiwuzhishen」  (Spatial  Poetics  and  Arundhati  Roy』s The  God  of  Small  Things), 205, 207-8.]

24(俄)巴 赫 金:《小說的時間形式和時空體形式:歷史詩學概述》,第428—429頁 ,第444—445頁  。[Mikhail Mikhailovich  Bakhtin,  「Xiaoshuo  de  shijianxingshi  he  shikongtixingshi:  Lishi  shixue  gaishu」(Forms  of  Time  and  of  the  Chronotope in the Novel: Notes toward a Historical Poetics), 428-29, 444-45.]

25(美)弗裡德曼:《空間詩學與阿蘭達蒂-洛伊的〈微物之神〉》,第208頁  。[Susan Stanford Friedman, 「Kongjian shixue yu alandadi-luoyi de weiwuzhishen」 (Spatial Poetics and Arundhati Roy』s The God of Small Things), 208.]運用到現代主義及後現代主義小說分析。

Comment by 創客有多熱 on August 5, 2024 at 9:59am

敘事學的某些前沿性課題對「空間」的再關注,確實令人耳目一新,然而,文學研究若要向其直接取法,仍然十分困難。不得不承認,假如僅僅於「場景」所延展的時間性軸線上追索「場所」的旁涉性空間意義,無益於進一步的深入分析,為了突破敘事學范疇空間研究的瓶頸,有必要將「場所」的空間性意涵單獨提取出來,避免以往那種「場所」與「場景」混為一談的做法,從人文主義地理學與建築現象學的觀點,展開新一層面的勘掘。

1.  獨立於時間之外的「場所」

「場所」(place,或譯「地方」「所在」),原本是人文主義地理學和建築現象學至為重要的核心術語之一,但卻「很難有簡明的定義」。「場所」這個字眼「在整個地理學史裡出現過各式各樣的用法」,指涉了「客觀區位和依附其上的主觀意義」,且兼有地理及社會特性。與「場所」相關的概念,還有「場地」(site) 、「  地點  」(location) 、「  地點性  」(locality)、「地景」(landscape)等,但這些詞匯都不及「場所」涵義豐富。27

人文主義地理學家瑞爾夫(Edward Relph)曾將「場所」獨立於時間之外進行討論: ......或許場所實際上是不具時間的。......更深地說場所幾乎可成為獨立於時間之外。......場所會變成一種幾乎沒有變化的、完全的現在。時間常是我們場所經驗的一部分,而這些經驗必和流動性與連續性有密切關係。場所自身是「過去的經驗、事件」和「未來的希望」的當前表現,......場所的本質並不在於永恆性或經過時間的連續性,這些僅僅是影響我們場所經驗的向度,雖然是重要的、無可避免的。28

瑞爾夫的論斷顯然十分大膽:場所「獨立於時間之外」,「場所的本質並不在於永恆性或經過時間的連續性」。29

無獨有偶,意大利建築歷史學家卡斯特拉諾(Aldo Castellano)在討論「建築的時間性」議題時,也表明了一種相似的見解:即使一個建築作品「產生於特定的時間,但它也同時存在於時間之外,它就存在著。」30

26 Lynne Pearce, Reading Dialogics (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 c1994), 18, 71, 119-20, 175, 204-5.

27(美)克雷斯威爾:《地方:記憶、想象與認同》,徐苔玲、王志弘譯,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第32—35頁  。[Tim  Cresswell,  Difang:  jiyi,  xiangxiang  yu  rentong  (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  trans.  XU  Tailing  and  WANG  Zhihong, Taibei: Qunxue Publishing Co., Ltd., 2006, 32-35.]

28(英)瑞爾夫:《場所的本質》,饒祖耀﹑陳厚逸譯,季鐵男編:《建築現象學導論》,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第105頁  。[Edward Relph, 「Changsuo de benzhi」(The Essence of Place), trans. RAO Zuyao and CHEN Houyi, in Jianzhu xianxiangxue daolun (Introduction to Architectural Phenomenology), ed. JI Tienan, Taibei: Guiguan Book Co., Ltd., 1992, 105.]

29同上,第104—105頁  。[Ibid., 104-5.]

30(意)卡斯特拉諾:《建築的時間性》,閔晶譯,盧永毅編:《建築理論的多維視野》,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9年 ,第263頁  。[Aldo  Castellano,  「Jianzhu  de  shijianxing」(Time  in  Architecture),  trans.  MIN  Jing,  in  Jianzhu  lilun  de  duowei  shiye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s of Architectural Theory), ed. LU Yongyi,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Press, 2009, 263.]

Comment by 創客有多熱 on August 4, 2024 at 8:41am

「場所」本身具有空間意涵,如挪威建築理論家諾伯舒茲(Christian  Norberg-Schulz, 1926—2000)所強調,「......場所經常以地理的術語加以定義。不過我們必須重復場所不僅僅是地點而已」。31 按照諾氏的提法,作為環境最具體的代名詞,「場所」表征的意義可以涉及到兩個方面:一者是抽象的區位概念;其二,便是具有物質的本質﹑形態﹑質感及顏色等具體的物所組成的一個整體系統。

諾伯舒茲指明,後者才是場所的本質,物的總和決定了一種「環境的特性(environmental  character)」,它是複雜自然中「定性的整體(qualitative totalities)」,故而很難以分析的﹑科學的概念加以描述,例如數學原理那種由既有物中抽象,形成「中性」「客觀」知識的方法不適合場所研究,而應當以現象學的路徑進行思考,因為現象學「重返於物」(return to things),反對抽象化及心智的構造。32

這裡,有必要先對人文主義地理學的興起及其與現象學的匯流,稍作背景上的追溯,以便理解「場所」的空間本質含義。地理學作為公認的「空間之學」,通常被定義為一門詮釋人與大地關系的學問,因此「區域」「人地關係」(或「人文生態」)等均屬地理學詮釋系統的重要范疇。33

從字根上考察,「geography」一詞源於希臘文「geo」(「大地」或「地球」)與「graphein」(「書寫」)的組合,古希臘學者埃拉托色尼(Erathosthenes,  B.C.273—B.C.192)首創這一術語,旨在把大地作為「人類的家鄉」來研究,力圖說明「人類生活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係」,故而可以說地理學代表了人類詮釋「大地」的思維形式。34

此處所謂「大地」,具體到現代西方地理學,則主要是指「地表物質的區域」,它包含著隸屬自然現象的「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屬於文化現象的「社會圈」(或「智慧圈」),以及上述五圈「交互重疊的區域變化」,直至形成「複雜的自然-社會地景」。35


由於不同時代思潮、信仰的流變,人們對「空間」的認知也在不斷變遷,從而構成地理學史上空間詮釋典范的變易。

 

31(挪)諾伯舒茲:《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施植明譯,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第10頁  。[Christian  Norberg-Schulz,  Changsuo  jingshen:  Maixiang  jianzhu  xianxiangxue  (Genius  Loci: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trans. SHI Zhiming, Taipei: Tianyuan City Cultural Enterprise Co., Ltd., 1997, 10.]

32同上,第6頁 ,第8頁  。[Ibid., 6, 8.]

33潘朝陽:《空間·地方觀與「大地具現」暨「經典訴說」的宗教性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00年第3期,第169頁  。[PAN  Chaoyang,  「Kongjian  difangguan  yu  『dadi  juxian』  ji  『jingdian  sushuo』  de  zongjiaoxing  quanshi」(The Religious  Interpretation  of  Space,  Local  View  and  「Land Appearance」  and  「Classic Talk」), Zhongguo  wenzhe  yanjiu  tongxun (Chinese Philosophy Research Newsletter) 3 (2000): 169.]

34(英)克羅克編:《人文地理概論》,王志弘等譯,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6年 ,第XIV—XV頁  。[Paul Cloke, ed., Renwen dili gailun(Introducing Human Geographies), trans. WANG Zhihong, Taipei: Juliu Books Co., Ltd., 2006, XIV-XV.]

35(美)裴特:《現代地理思想》,王志弘等譯,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第2頁  。[Richard  Peet,  Xiandai dili sixiang (Modern Geographical Thought), trans. WANG Zhihong, Taipei: Qunxue Publishing Co., Ltd., 2005, 2.]

36潘朝陽:《空間·地方觀與「大地具現」暨「經典訴說」的宗教性詮釋》,第169頁  。[PAN Chaoyang, 「Kongjian difangguan yu 『dadi juxian』 ji 『jingdian sushuo』 de zongjiaoxing quanshi」(The Religious Interpretation of Space, Local View and 「Land Appearance」 and 「Classic Talk」), 169.]

37潘朝陽:《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 ,第8—9頁。[PAN  Chaoyang,  Xinling  kongjian  huanjing:  renwen  zhuyi  de  dilisixiang  (Spirit,  Space  and  Environment:  Humanistic  Geographical Thought), Taipei: Wunan Book Publishing Company, 2005, 8-9.]

Comment by 創客有多熱 on August 3, 2024 at 3:22pm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隨著地理學空間典范新一輪論爭的展開,人文主義地理學派於1960年代末嶄露頭角,其宗旨是以「人之主體存有」為地理學或地表空間研究的核心,反對過往「輕忽主體彰顯的人或將主體人加以客體性物化」的傾向與傳統。36

人文主義地理學顧名思義,強調「人文主義」,即「以『人』為世界(或宇宙)的『主體』的思想」,37 從而彰顯人類的主觀能動性與創造性,表現為積極「理解生活事件的目的、價值和人文意義」,持一種探索「人類自身究竟是什麼和能做什麼」的廣泛觀點。38

因此研究人類「有意識、富創意且有意義的活動與經驗」成為聚焦之所在,並且側重研究者對於被研究對象的主觀性或主觀經驗。39 在學派創立之初,人文主義地理學即以批判1950年代盛行的空間計量學派「實證論地理學」為旗號。實證主義地理學計量空間的說明方法,是以純數學的幾何意義的形式(如方向、距離、連結等)表達空間的「分佈」「結構」「組織」「關係」等。40

在人文主義地理學家看來,這種建基於「邏輯實證論」之上的空間計量方式,無疑將地理學「空間之學」的意涵縮限為「空間科學」。換言之,空間計量學派標榜客觀主義的實證論科學主義,過分誇大幾何結構的空間形態論,僅僅追求幾何空間的邏輯法則,而對這種抽象數學空間的探求,及其方法上強調客觀測量與決定論式的分析,導致地理學所考察的自然現象與人文現象被「徹底客觀化」,作為「主體」的人與「人文獨特性」遭到難以想象的抹殺,「生活世界」(life-world)——即每個人當下整全經驗內形成的活生生的日常生活的世界——隨之陷落。41

而主體的消失無異於物化人類,人類主體特有的情感、經驗、記憶與想象亦被統統拋去。42

2.  作為意向對象的「場所」

人文主義地理學重視「主體」這一訴求,以及反對實證論科學主義地理學之「無人」或「物化人」的立場,使其順勢接受和吸納了崛起於20世紀30年代的現象學哲學思想,建立起「存在現象學進路」的「空間性」詮釋系統,從而與「結構主義地理學」空間性詮釋、「批判馬克思主義」空間性詮釋三足鼎立,成為上世紀60年代以來最為重要的反實證主義計量空間典范的新典范之一。43

對此,大凡了解現象學宗師胡塞爾(Edmund  Gustav  Albrecht  Husserl,  1859—1938)開創其現象學哲學的初衷,便不難領會人文主義地理學與現象學匯流的必然性。

 

38(英)約翰斯頓主編:《人文地理學詞典》,柴彥威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第308—310頁  。[Ronald John  Johnston,  ed.,  Renwen  dilixue  cidian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trans.  CHAI  Yanwei,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4, 308-10.]

39(英)克羅克編:《人文地理概論》,第454—455頁  。[Paul Cloke, ed., Introducing Human Geographies, 454-55.]

40  Derek  Gregory,  ed.,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5th  ed.  (Chichester,  U.K.;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2009), 714-15.

41季鐵男:《建築之現象學進路》,《建築現象學導論》,第227頁  。[JI Tienan, 「Jianzhu  zhi  xianxiangxue  jinlu」(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to Architecture), in Jianzhu  xianxiangxue  daolun  (Introduction to Architectural Phenomenology), 227.]

42潘朝陽:《空間·地方觀與「大地具現」暨「經典訴說」的宗教性詮釋》,第170頁  。[PAN Chaoyang, 「Kongjian Difangguan yu 『dadi juxian』 ji 『jingdian sushuo』 de zongjiaoxing quanshi」(The Religious Interpretation of Space, Local View and 「Land Appearance」 and 「Classic Talk」), 170.]

43(美)哈維:《空間是個關鍵詞》,《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邁向不均地理發展理論》,王志弘譯,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 ,第125頁  。[David Harvey, 「Kongjian shige guanjianci」(Space as a Key Word), in Xinziyouzhuyihua de  kongjian:  maixiang  bujun  dili  fazhan  lilun  (Spaces  of  Neoliberaliz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Uneven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 trans. WANG Zhihong, Taipei: Qunxue Publishing Co., Ltd., 2008, 125.]

Comment by 創客有多熱 on August 2, 2024 at 9:06am

胡塞爾早年認為,西方現代認識論自笛卡爾(René  Descartes,  1596—1650)以降,逐漸山窮水盡、陷入絕境。當代科學的突飛猛進,更是給人類精神帶來空前威脅,哲學無法擺脫因科技發展而造成的危機,科學建構了這樣一幅世界圖景:「我們的經驗之心——人類自身無一席之地 」。44

數學與自然科學的實證原則和歸納法日益成為眾家青睞的思考方式,時刻向著政治﹑經濟﹑法律﹑社會﹑心理、文學等研究領域滲透。以科學主義的方式研究社會現象,其後果必然造成「科學世界」替換「生活世界」,人文學科的獨特性隨之泯滅。

哲學的﹑人文的﹑心理的方式被實證的﹑自然的﹑物理的方式取代,思想與世界被割裂為二,精神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界域的劃分,使分別傾向於兩大領域的各種哲學在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等方面激發了尖銳衝突。

由此,胡塞爾才嘗試建立現象學這樣一門作為嚴格「精神科學」的哲學學科,期求對一系列基本概念予以澄清和批判,使哲學擺脫科學的危機。45

挽救之道,在胡塞爾看來,必須首先克服思想與世界、精神與自然的二元分裂,這種二元分裂可歸因於如下二元論觀點,即誤以為意識是自我封閉的,思想只能覺知其主體自身,而永遠無法認識外界客體。諸如「觀念論」或「經驗論」等二元論持有者,在主客兩難的困境之間各執一端,卻又一致堅持思想與世界不可溝通。

執此念者,按照胡塞爾的說法,「都無法了解意識乃是一個統一的意向活動」。46 意識對胡塞爾而言,絕非笛卡爾「心靈劇院」式的知識的覺知活動,47 而是主體與外界的真實交流。48


所以,胡塞爾把現象學規定為一種揭示意識本身基本結構或永久范疇的先驗哲學,並以他的老師布倫塔諾(Franz  Brentano,  1838—1917)「一切意識都具有意向性(intentionality)」言說為出發點,指出意識是主體意向內的活動,客體是意向的對象,或者說,主體指向客體,客體則是意向活動的目標(但客體亦超越意向活動)。意向主體與被意向的客體相互蘊含,同時二者又都是現實的。49

通過對顯現於意識中之「本質」(essences)的認識,人們便可以掌握實在、獲得真理,將經驗上升為超驗,達到「本質直觀」(eidetic intuition)50


44(奧)亞歷山大:《秩序的性質:關於房屋藝術與宇宙性質》,薛求理譯,《建築師》編輯部編:《從現代向後現代的路上(II)》,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7年 ,第117頁  。[Christopher Alexander, 「Zhixu  de  xingzhi:  guanyu fangwuyishu yu yuzhouxingzhi」(The Nature of Order: An Essay on the Art of Building and the Nature of the Universe),  trans.  XUE  Qiuli,  in  Cong  xiandai  xiang  houxiandai  de  lushang  II  (From  Modernism  to  Postmodernism  II), ed.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Architects, Beijing: China Construction Industry Publishing House, 2007, 117.]

45(奧)胡塞爾:《歐洲科學危機和超驗現象學》,張慶熊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年 ,第3—7頁 ,第25—27頁 ,第58—64頁  。[Edmund  Gustav  Albrecht  Husserl,  Ouzhou  kexue  weiji  he  chaoyan  xianxiangxue  (The  Crisis  of  European Sciences and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 trans. ZHANG Qingxiong, Shanghai: 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 1988, 3-7, 25-27, 58-64.]

46(美)馬格廖拉:《螽斯翼上之釉:現象學的批評》,李正治譯,(美)阿特金斯、(美)莫洛編:《當代文學理論》,台北:合森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 ,第169—170頁  。[Robert R. Magliola, 「Zhongsi yishang zhi you: xianxiangxue de piping」(Like the Glaze on a Katydid-wing: Phenomenological Criticism), trans. LI Zhengzhi, in Dangdai wenxue lilun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eds.  George  Douglas  Atkins  and  Laurd  Morrow,  Taipei:  Hesen  Cultural  Enterprise  Co.,  Ltd., 1991, 169-70.]

47(英)布萊克莫爾:《意識新探》,薛貴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年 ,第159頁  。[Susan  Blackmore,  Yishi xintan (Consciousne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trans. XUE Gui,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159.]

48(美)馬格廖拉:《螽斯翼上之釉:現象學的批評》,第169—170頁  。[Robert  R.  Magliola,  「Zhongsi  yishang  zhi  you: xianxiangxue de piping」(Like the Glaze on a Katydid-wing: Phenomenological Criticism), 169-70.]

49(美)索科羅斯基:《現象學十四講》,李維倫譯,台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第24—25頁  。[Robert  Sokolowski,  Xianxiangxue  shisi  jiang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trans.  LI  Weilun,  Taipei:  Xinling  Gongfang Cultural Enterprise Co., Ltd., 2004, 24-25.]

50(美)馬格廖拉:《現象學與文學》,周寧譯,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8年 ,第85頁  。[Robert  R.  Magliola,  Xianxiangxue  yu  wenxue  (Phenomenology  and  Literature),  trans.  ZHOU  Ning,  Shenyang:  Chunfeng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 1988, 85.]

Comment by 創客有多熱 on August 1, 2024 at 10:21am

這便是早期胡塞爾有別於「觀念論」與「經驗論」的「新實在論」思想。51 據此審視瑞爾夫下述「場所」詮釋,便可初步理解他因何對經驗「場所」之意向性如此看重,並依據「人在大地之上的意向性」建構其人文主義地理學「場所」觀:52 場所是行動和意向的中心,它是「我們存在中經驗到有意義事情的焦點」。

...... 場所是被融入了所有人類意識和經驗裡的意向結構。......人類的意向不該只被解為慎重選擇的方向和目的,而是如一種存在於人與世界中且能夠賦予意義的關係一般。......場所是被意向定義的對象或是事物群體之脈絡或背景,它們自己可以成為意向的對象。
53

瑞爾夫這段話標明引用了建築現象學創始人諾伯舒茲的「場所」理論,二者觀點同出一源。而從現象學出發來討論建築,正是人文地理研究中建築現象學的三大論題之一,另外兩個主題——「哲學中的現象學」和「現象學美學」——則是建築現象學之雙翼。諾伯舒茲的建築哲學,關鍵思想來自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瑞爾夫實則亦然。

海氏把建築看作萬物所歸屬的領域,構成真正的「定居」,建築的意義全在於提供了場所的「物」,而物之為物者,在其「物之性質」:「聚集或集合」(gathering)的性質。54這與海德格爾「在世存 在 」(being-in-the-world)的「世界」實踐性詮釋,即「此在的詮釋」(hermeneutic of Dasein)不可分割。55此外,建築現象學中與「場所」並論的「場所精神」(genius loci)、「存在空間」(existential space)恰好引出我們理論建構的核心基石,即「拓撲學」(topology)觀念。(下續)

51(美)馬格廖拉:《螽斯翼上之釉:現象學的批評》,第170頁 。[Robert R. Magliola, 「Zhongsi yishang zhi you: xianxiangxue de piping」(Like the Glaze on a Katydid-wing: Phenomenological Criticism), 170.]

52潘朝陽:《空間·地方觀與「大地具現」暨「經典訴說」的宗教性詮釋》,第178頁 。[PAN Chaoyang, 「Kongjian Difangguan yu 『dadi juxian』 ji 『jingdian sushuo』 de zongjiaoxing quanshi」(The Religious Interpretation of Space, Local View and 「Land Appearance」 and 「Classic Talk」), 178.]

53(英)瑞爾夫:《場所的本質》,第118頁 。[Edward Relph, 「Changsuo de benzhi」(The Essence of Place), 118.]·

54(德)海德格爾:《建·居·思》,陳伯沖譯,《建築現象學導論》,第54—56頁 。[Martin Heidegger, 「Building Dwelling Thinking,」 trans. CHEN Bochong, in Jianzhu xianxiangxue daolun (Introduction to Architectural Phenomenology), 54-56.]

55 海德格爾畢生關注的核心議題是存在的終極神秘,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實在。海德格爾認為,起源於柏拉圖(Plato, BC427—BC347)的西方哲學傳統在質問有關「世界」的問題時,往往無視一個重要的事實,即「世界存在」。哲學家們總是先被世界中各式各樣的事物所佔據,而不去關注更為原始的「世界本身的存在」,他們更熱衷於以自己的方式忽略日常世界,以便去尋求一些特殊原理來解釋世界(像柏拉圖的「相論」[Theory of Forms]、笛卡爾的「思維事物」[thinking thing]等)。按照海德格爾的觀點,這種做法,無疑遺忘了最為根本的「存在」(Being,首字母B總是大寫),僅僅只是注意到「存在者」(beings, 首字母b總是小寫)。在海德格爾哲學思想中,「存在」是允許別的一切事物進入存在的原始狀況,海德格爾稱別的一切事物為「存在者」,即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諸多實體,如人、動物、植物、花瓶、陶罐、石頭等。「存在」是「存在者」存在的必要條件,沒有根本的「存在」,作為個體物的「存在者」就不可能存在。人是一種特殊的存在者,一方面能夠詢問「存在」,另一方面亦可針對涉及每個存在者的基本問題發問。因此,事物簡單地存在,而人「生存」(existence)。為標識出人生存的意義,海德格爾用術語「此在」(Dasein,或譯「親在」)特指人這種典型的存在者,並以加上連字符的「being-in-the-world」(中文多譯為「在世存在」)指稱此在的生存活動,表明此在與世界之間沒有距離,進而也強調了「世界」的重要性——此在由其偶然被卷入的具體世界規定,一個人所在的特殊文化、社會環境就是這個人的「世界」。可以說,人與世界之間既沒有身體方面的距離,也沒有心靈方面的距離,人是世界的一部分,正如世界是人的一部分,所以世界與此在是同一的。(英)英伍德:《海德格爾》,劉華文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9年 ,第21—27頁 ,第38—40頁 。[Michael Inwood, Haide geer (Heidegger: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trans. LIU Huawen, Nanjing: Yilin Press, 2009, 21-27, 38-40.]

Comment by 創客有多熱 on July 31, 2024 at 3:00pm

借助這一概念,我們相信,可以將原本屬於地理學或建築哲學的「場所」,援引至文學研究的軌道上來,並且於本體論與方法論兩個層面,開辟一條「文學拓撲學」的空間研究設想。

三、 拓撲學與「場所」本質

經由辨析「場景」與「場所」在時間、空間層面上的不同意涵,我們分別追溯了二者各自根植的理論體系,對「場所」的討論,最終著落在建築現象學的理論本位上,以便為進一步探析「場所本質」與「場所意象」在文學研究中的價值打下基礎。

胡塞爾的現象學把事物出現在意識中的現象作為真實的現象進行研究(希臘文中「現象」一詞即「出現的事物」之意),由顯現於意識裡的事物,發現它們普遍或本質上的性質,從而避開主客二分的問題,也就是意識與世界分離的問題。意識總是關於「某些事物」,正是這些出現於人們意識中的事物,在人們看來才是真切的。

據此,人們便可以通過「懸置」(suspend)的態度以及「還原」(reduction)的方法,專注於腦海裡的各種意識現象,暫且不去考慮世界的「絕對真實」和「可知性」的疑難,而按照意識中的世界去描述它。

胡塞爾之後,現象學的認識論經過海德格爾、薩特(Jean-Paul Sartre, 1905—1980)、梅 洛-龐 蒂(Maurice Merleau-Ponty, 1908—1961)等人,發生了有意義的轉變,進而造成了以海德格爾為首的「詮釋的現象學」與標榜胡塞爾早期思想的「描述的現象學」之間的戲劇性差異。56在我們看來,瑞爾夫與諾伯舒茲的空間詮釋體系,更大程度上傾向於前者。1. 對古希臘「場所」概念的回溯

一般認為,建築現象學對人文主義地理學的豐富是多方面的,以諾伯舒茲為代表的純粹學理式研究,以及在其倡導下逐步構建的存在現象學地理學思想,便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人文主義地理學空間詮釋新維度的形成。57

此種空間詮釋策略,一言以蔽之,即主張人之存有與空間之存有必須合一地加以理解,對空間最直接的經驗,取決於人們在生活世界中遭逢的各種關系與意義相集結的脈絡,而非抽象認知一件件分開的客體物,58諾伯舒茲以「空間的組織」對此脈絡進行指稱,並說,「空間組織意指空間元素的構圖」。
59


51(美)馬格廖拉:《螽斯翼上之釉:現象學的批評》,第170頁 。[Robert R. Magliola, 「Zhongsi yishang zhi you: xianxiangxue de piping」(Like the Glaze on a Katydid-wing: Phenomenological Criticism), 170.]

52潘朝陽:《空間·地方觀與「大地具現」暨「經典訴說」的宗教性詮釋》,第178頁 。[PAN Chaoyang, 「Kongjian Difangguan yu 『dadi juxian』 ji 『jingdian sushuo』 de zongjiaoxing quanshi」(The Religious Interpretation of Space, Local View and 「Land Appearance」 and 「Classic Talk」), 178.]

53(英)瑞爾夫:《場所的本質》,第118頁 。[Edward Relph, 「Changsuo de benzhi」(The Essence of Place), 118.]·

54(德)海德格爾:《建·居·思》,陳伯沖譯,《建築現象學導論》,第54—56頁 。[Martin Heidegger, 「Building Dwelling Thinking,」 trans. CHEN Bochong, in Jianzhu xianxiangxue daolun (Introduction to Architectural Phenomenology), 54-56.]

55海德格爾畢生關注的核心議題是存在的終極神秘,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實在。海德格爾認為,起源於柏拉圖(Plato, BC427—BC347)的西方哲學傳統在質問有關「世界」的問題時,往往無視一個重要的事實,即「世界存在」。哲學家們總是先被世界中各式各樣的事物所佔據,而不去關注更為原始的「世界本身的存在」,他們更熱衷於以自己的方式忽略日常世界,以便去尋求一些特殊原理來解釋世界(像柏拉圖的「相論」[Theory of Forms]、笛卡爾的「思維事物」[thinking thing]等)。按照海德格爾的觀點,這種做法,無疑遺忘了最為根本的「存在」(Being,首字母B總是大寫),僅僅只是注意到「存在者」(beings, 首字母b總是小寫)。在海德格爾哲學思想中,「存在」是允許別的一切事物進入存在的原始狀況,海德格爾稱別的一切事物為「存在者」,即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諸多實體,如人、動物、植物、花瓶、陶罐、石頭等。「存在」是「存在者」存在的必要條件,沒有根本的「存在」,作為個體物的「存在者」就不可能存在。人是一種特殊的存在者,一方面能夠詢問「存在」,另一方面亦可針對涉及每個存在者的基本問題發問。因此,事物簡單地存在,而人「生存」(existence)。為標識出人生存的意義,海德格爾用術語「此在」(Dasein,或譯「親在」)特指人這種典型的存在者,並以加上連字符的「being-in-the-world」(中文多譯為「在世存在」)指稱此在的生存活動,表明此在與世界之間沒有距離,進而也強調了「世界」的重要性——此在由其偶然被卷入的具體世界規定,一個人所在的特殊文化、社會環境就是這個人的「世界」。可以說,人與世界之間既沒有身體方面的距離,也沒有心靈方面的距離,人是世界的一部分,正如世界是人的一部分,所以世界與此在是同一的。(英)英伍德:《海德格爾》,劉華文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9年 ,第21—27頁 ,第38—40頁 。

Comment by 創客有多熱 on July 30, 2024 at 5:25pm

56(美)馬格廖拉:《螽斯翼上之釉:現象學的批評》,第170—171頁 。[Robert R. Magliola, 「Zhongsi yishang zhi you: xianxiangxue de piping」(Like the Glaze on a Katydid-wing: Phenomenological Criticism), 170-71.]

57 劉先覺:《現代建築理論:建築結合人文科學自然科學與技術科學的新成就》,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9年 ,第109頁 。[LIU Xianjue, Xiandai jianzhu lilun: jianzhu jiehe renwenkexue zirankexue yu jishukexue de xinchengjiu (Modern Architectural Theory: New Achievements of Architecture Combining Humanities, Natur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China Construction Industry Publishing House, 1999, 109.]

58(英)約翰斯頓主編:《人文地理學詞典》,第677頁 。[Ronald John Johnston, ed., The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677.]

59(挪)諾伯舒茲:《建築的語言》,陳伯沖譯,《建築現象學導論》,第252頁 。[Christian Norberg-Schulz, 「The Language of Architecture,」 trans. CHEN Bochong, in Jianzhu xianxiangxue daolun (Introduction to Architectural Phenomenology), 252.]

諾伯舒茲在論述「建築語言」時,使用了「拓撲學」這一術語,對應「組織化的空間」之研究。諾氏寫道:建物造型、組織化的空間和建築類型三者,涵蓋了住所的樣態和向度,因此也構成了一組有意義的「語言」,可以滿足集結「多樣的中介」的需求。此三者在建築語言上是相互依存的,我們可以將對這三要素的研究稱形態學(morphology)、拓撲學(topology)以及類型學(typology)60

之所以選定「拓撲學」一詞,諾伯舒茲有這樣一段解釋:拓撲學(topology)研究的是空間的秩序,並且在單一的建築作品中具現為「空間的組 織 」(spatial organization)。「拓撲學」一詞的選定,是因為指稱建築的空間來自於場所(place)(希臘語:topos)而非抽象的數學空間。61

前文我們曾說,人文主義地理學與建築現象學均試圖回歸先於科學活動之原初空間經驗,而諾伯舒茲在這里,無疑點明其「場所」概念回溯的方向正是古希臘哲學,尤其直指曾經一度在亞里士多德(Aristotle, 384BC—322BC)思想里佔據重要地位的「場所(τοπος[topos])范疇」。

「τοπος(topos)」一詞在現存古希臘文獻中,最早見於巴門尼德(Parmenides, 515BC— ?)的殘篇第八,作「位置」解。而古希臘文獻涉及到的空間性術語,除了「topos」,還有另外三個,分別 是:「κενον(kenon) 」( 虛 空 )「χωρα(chora)」(廣 延) 和「διάστημα(diastema) 」( 間隙 )。62

其 中「topos」「kenon」演變為重要的哲學范疇,其餘兩個則是相對一般的詞匯,但這四個詞中,沒有一個直接等同於現代科學意義上的「空間」(space)概念,亞里士多德所謂的「空間」,實際上僅是其中的「topos」,即「 場 所 」。
63

60(挪)諾伯舒茲:《住所的概念》,葉世宗譯,《建築現象學導論》,第212頁 。[Christian Norberg-Schulz, 「Zhusuo de gainian」(The Concept of Dwelling), trans. YE Shizong, in Jianzhu xianxiangxue daolun (Introduction to Architectural Phenomenology), 212.]

61同上,第212—213頁 。[Ibid., 212-13.]

62吳國盛:《希臘人的空間概念》,《哲學研究》1992年第11期 ,第68—70頁 。[WU Guosheng, 「Xilaren de kongjian gainian」(Greek Spatial Concepts), Zhe xue yanjiu (Philosophical Research) 11 (1992): 68-70.]

63英語中對應亞里士多德「topos」一詞的翻譯基本都是「place」,中文譯界則有不同譯法,如徐開來(1955— )譯「地點」,吳國盛譯「處所」,亦有譯為「空間」者,像張竹明、陳村富(1937—)的譯法等。目前看來,學界大多認為直接譯作「空間」較易產生誤解。為配合本文行文,除文獻引用外,我們統一作「場所」,與吳譯較接近。

64汪子嵩:《希臘哲學史》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第498—499頁 。[WANG Zisong, Xila zhexueshi (History of Greek Philosophy), vol. 3, 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3, 498-99.]

65吳國盛:《希臘空間概念》,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10年 ,第4—5頁 。[WU Guosheng, Xila kongjian gainian (Greek Spatial Concepts), 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of China, 2010, 4-5.]

66 汪子嵩:《希臘哲學史》,第502—503頁 。[WANG Zisong, Xila zhexueshi(History of Greek Philosophy), 502-3.]

67吳國盛:《希臘空間概念》,第7頁 。[WU Guosheng, Xila kongjian gainian(Greek Spatial Concepts), 7.]

68(古希臘)亞里士多德:《物理學》,張竹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 ,第95頁 。[Aristotle, Wulixue (Physics), trans. ZHANG Zhuming,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82, 95.]

69同上。[Ibid.]70吳國盛:《希臘空間概念》,第7—8頁 。[WU Guosheng, Xila kongjian gainian (Greek Spatial Concepts), 7-8.]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