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金·T·簡德林〈存在主義與體驗式心理治療〉(1)

這本書裏的文章有人性的氣息,有溫柔的品質。在這些新近的治療中,人們被視為人而不是機械裝置的載體。如果某位治療師能夠像這些作者們一樣地講話和感受,我們就可以安心把孩子送到他那裏去。

在這一章中,我想介紹有關存在式( existential)理論和體驗式(experiential)理論的新的構想。我將嘗試敘述存在主義對心理治療的貢獻,並概述和說明體驗式心理治療。我將用本書中的章節作為「存在式」方法的例子。


體驗式理論

在新的思考方法中,人類體驗(漢譯者注:原文 experiencing 為英文詞匯的動名詞形式,意在強調這是一個動的過程。本譯者將其譯為體驗,用的是這一漢語詞匯的動詞意思。後文會將名詞詞性的 experience 譯為經驗,使用經驗一詞的名詞意思,以示區別)被直接地接觸和探查,而不是在被轉化為理論機制之後再進行研究。因此,新療法的理論與先前的理論是不同的。它不僅涉及到不同的概念,而且還涉及到一種使用概念的新方法。概念和體驗都是通過一種非常特別的交互作用(interplay)進入這一理論的。

存在式方法將概念作為「指針(pointers)」來使用,用其直接指向[1]感受到的體驗。這聽起來很樸素,事實也的確如此。然而,使用概念作為指向感受式體驗(felt experience)的指針是通向新理論觀點的踏腳石。

例如,本書中的文章有一個共同的大視角。然而,他們卻使用了大量不同的理論概念。作者們自身來自於完全不同的理論取向。這些文章中的一些詞語反映了這種多樣性:「存在性時刻」、「神經症式互動模式」、「接納」、「異化」、「分析性探索」、「分離焦慮」、「大母神」。顯然,這些作者的共同之處並不在於他們的理論詞匯!

如果你把這些詞語看作是定義良好的概念(每個詞語在其特有理論的語境中都是一個定義良好的概念),那麽,當然,它們彼此之間就是高度不一致的。

其中一個概念在理論邏輯上所產生的含義與另一個概念所產生的含義是非常不同的。由於這些作者分享了一條共同的心理治療路徑,所以他們並非在按照最初的定義使用他們的概念。這種偏離解釋了這樣一種印象,即存在主義在心理治療中不過是一場反對理論的抗議運動,它在其麾下將多種觀點攢起來,只是一味地拒絕去清晰地思考(在邏輯上、在理論上),所以自然會暴露出明顯的矛盾性。

當我們看到這些治療師在使用概念的時候,並不是按照它們的邏輯理論含義來使用它們,而是以一種不同的方式來使用的,上述令人困惑的場景就被改變了。我可以用這本書中的文章作為例子來說明這種新的方式。

這些作者沒有通過邏輯鏈從概念到概念進行推理。他們的推理並不是建立在理論概念之上的。相反,他們使用概念來指向和區分直接感受式體驗(directly felt experiencing)。這種概念的新用法把理論取向變成了單純的詞匯表。幾十年前,這些概念還不是「詞匯」,而是人格的基本力量、實體或組成部分。每一種理論都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人的本質,並有不同的實際應用。

然而,今天,在所有這些不同的理論寫作中,有某些東西是相同的。有些東西超越了不同的詞匯(實際上,讓它們變成了單純的詞匯)。它就是每個概念對感受式體驗的特別分化(specific differentiation)的直接指向(direct reference)

讓我來更準確地闡述一下我的意思:這本書的作者之一,艾倫(Allen)講述了一個小女孩,她不想去上學,甚至不想離開她的母親,因為她害怕她的母親會受到巨大的傷害。在一次治療會談中,這個孩子告訴艾倫,她的母親其實是她的雙胞胎。艾倫寫道:「這種分離的感覺讓她覺得自己什麽都不是,充其量是個雙胞胎,而卻沒有足夠的信心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人。」這裏是一個基於分離焦慮和分娩創傷理論的「詮釋」。看起來這個詮釋與本書中其他作者的詮釋完全不同。

在談到一個小男孩堅持睡在母親的床上時,治療師劉易斯(Lewis)把這種行為解釋為在「面對大母神的問題」的困難。我們知道這是一個榮格派的(Jungian)詮釋。然而,縱觀這些經驗,我們都知道兩位治療師在談論什麽;他們談論的是同一件事!我們不在意他們在理論上的分歧。我們並沒有像理論可能會做的那樣,把分離焦慮和分娩創傷聯系起來。我們不會問:這到底是分娩創傷,還是一個原型呢?請注意,接下來我會引用這兩位治療師的另外兩個陳述,讀者會很難知道哪個陳述是榮格派的,哪個又是蘭克派的(Rankian)

「我指出……孤獨有時是不可避免的,這是生存的必要條件……對母親可能被殺害的恐懼,實際上是一種想要永遠逃離這位囚禁式母親的願望。」「變得更聰明、更敏銳、更有覺察、更投入生活,這是一種令人害怕的想法……超越母親就等於殺了她。」

 

參考文獻:


[1] Eugene T. Gendlin, Experiencing and the Creation of Meaning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of Glencoe, 1962); Eugene T. Gendlin, "A Theory of Personality Change," in Worchel and Byrne, eds., Personality Change (New York: John Wiley, 1964).



作者尤金·T·簡德林單位 [芝加哥大學] / 本文漢譯者:曹思聰 / Gendlin, E.T. (1966).Existentialism and experiential psychotherapy. In C. Moustakas (Ed.), Existential child therapy, pp. 206-246. New York: Basic Books.

Views: 5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