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陳楨寫微博》懲罰
“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的意思,是別人以錯誤的理由愛上自己,自己不好意思,只好變成那人想像的樣子,去愛回她(他)。
(Photo Appreciation: Haunted by Julia Popova,http://vk.com/id88407564)
Tags:
Albums: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Comment
克瑙斯高談讀書生活,仍然想寫中國小說
盡管很多人相信,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成年後從未讀過任何一本書,但挪威當紅作家卡爾·奧韋·克瑙斯高(Karl OveKnausgård)建議,他和挪威總理埃爾娜·索爾貝格都應該讀一讀《追憶似水年華》。
8月20日的《紐約時報書評》刊出了對克先生的專訪。「我願意推薦每個人都花上一個夏天,讀一讀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總統和總理也讀。」他說,「但是請別讀兩卷半就停,你得一直讀下去;關鍵在於累積。它不會讓你成為更好的人,也不會讓你更有同情心,更有智慧,但它一定會讓你所看、所聞、所想的方式略有不同,你自己也一樣,豐富你的人生和你對人生的理解。」
他回憶近期讀過的經典作品:「我最近讀書不多,但幾年前,我看電視上采訪諾貝爾委員會前任秘書霍拉斯·恩達爾,他談到曾身陷深重的危機,一片黑暗,有本書幫助他走了出來。那是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我買來它,讀了,完全理解了恩達爾那番話的意思。它非常簡單,沒有敘事結構,幾乎與心理無關,只有對生活和自然短暫的注視,但它喚起了一種在場感,緊迫的同時也有平靜,既緊張又平和。這是一本帶來希望的書。我指的是我們所有人。噢,我實在解釋不清:你自己去看這本書吧!」
克瑙斯高開列了他最欣賞的作家:彼得·漢德克、維·蘇·奈保爾、斯韋特蘭娜·阿列克謝耶維奇、安妮·卡森、本·馬庫斯、石黑一雄、科馬克·麥卡錫、拉爾斯·諾倫、麗貝卡·索爾尼特和約翰·傑里邁亞·沙利文。
最近一本讓他哈哈大笑的書是「托馬斯·伯恩哈德的《我的文學獎》。我不久前在咖啡館讀的,出聲地笑了無數次——而我差不多是從來不這樣笑的。這是一本極為有趣的書。以前讓我笑成這樣的書只有一本,就是塞利納的《慢性死亡》。我不知道我為什麼覺得他們不斷增長的厭世情緒如此有趣,但也許是因為他們說得對,而如果他們是對的,那麼你能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大笑。」
他說如果有可能,他想請三個作家——無論死活——一起吃飯:詹姆斯·喬伊斯、荷馬和安妮·卡森。
「我相信我的寫作任何東西都用得上,」克瑙斯高說,「所以我胡亂買了很多書,我認為有朝一日我能把它們的主題寫成小說。比如一本關於1500年到1900年間中國科學的書。不過我還沒看呢。如果我看了的話,恐怕我要寫一本精彩中國小說的夢想就要破滅了。」
我們在克先生長達三千六百頁的巨著《我的奮斗》第二卷《戀愛中的男人》中,可以尋見他對這次購書經歷的記述,譯文如下:
在比耶爾·亞爾街,積雪堆在路邊,有時閃閃發亮,有時灰暗而無言,一切取決於陽光怎樣灑落。走向斯圖雷廣場,進赫登格倫書店,走到門口時正好有位男青年打開了門。我走到地下室,在書架之間走了一圈,挑了一摞書,坐下翻看。我買了一本埃茲拉·龐德的傳記,因為我對他關於金錢的理論很感興趣,希望里面有這方面的內容;一本關於1550年到1900年間中國科學的書;一本世界經濟史方面的著作,作者是某位卡梅倫;還有一本關於美洲原住民的書,描述了歐洲人到達之前已經存在的所有部落,一本厚達六百頁的宏篇巨著。此外,我還找到一本斯塔羅賓斯基寫的盧梭,一本關於格哈德·里希特的書,《美術作品中的懷疑和信仰》,我也買下來了。我對龐德、經濟、科學、中國和盧梭一無所知,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感興趣,但我很快要寫長篇小說了,必須從某個地方入手。很長時間以來,我一直在思考印第安人。幾個月之前,我看到一張圖片,是幾個印第安人在劃獨木舟,他們劃過湖面,船頭有個男人,穿著打扮就像一隻張開翅膀的鳥。這張圖片從所有層面上刺穿了我對印第安人的成見,包括我從圖書、連環畫和電影里看到的一切,從而直抵現實:他們是真實地存在過的。他們確實過著自己的生活,與圖騰柱、長矛和弓箭為伴,孤獨地存在於一塊廣闊的大陸,而對於不僅可能而且確實存在著不同於他們自己那樣的生活,他們幸福地一無所知。這是個美妙的想法。這張圖片誘發的浪漫,連同其野蠻,這鳥人,連同這處於原始狀態的自然,演變了,脫離了現實而不是相反,否則便總是這個樣子了。這讓我頗感震驚。我無法用別的方式加以解釋。我深為震撼。我知道我會寫它的。不是寫那張圖片,而是圖片包含的東西。各種各樣的反面觀點隨即出現。他們確曾存在過,但不再存在了,他們和他們的文化很久以前就被消滅了。那還寫它幹嗎?他們的時代已經遠去,再也不會重新存在。如果我創造一個新世界,那里存在著他們文化的種種要素,那便只是文學,只是虛構,而毫無價值。但我可以反駁,舉出例證說,但丁寫的只是虛構作品,塞萬提斯寫的只是虛構作品,梅爾維爾寫的也只是虛構作品。而不可否認的是,如果這三部作品不曾存在,那麼人類必定不會是同樣的人類。所以為什麼不只寫虛構作品呢?真理和現實當然並不只有一對一的關係。很好的論點,但沒有用,只是想到了小說,只是想到了一個虛構的情節里一個虛構的人物,讓我覺得噁心,我對此產生了生理上的反應。不知道原因何在。但的確是這種反應。所以印第安人得先放到一邊。我也在想我不必老有這種感覺。
( 2017年08月23日 中華讀書報記者康慨 《 中華讀書報 》)
[藝術眼光]
我知道什麼叫用藝術眼光來欣賞女子,我了解斯萬。我不行,不管是什麼女子,我都不會用藝術眼光來欣賞,我缺乏外部觀察的精神,從來不知道自己看見的是什麼。有一個女子,在我看來,根本不足稱道,可是斯萬一見,卻立刻在她身上添加一層藝術尊嚴——他在她面前大施殷勤,在我面前把她比作盧伊尼的肖像,又說她的服飾打扮反映著喬爾喬尼畫中人物的服飾——對他這套本領,我是五體投地,我絲毫沒有這份天賦。……對阿爾貝蒂娜生活過的地方,對她某天晚上所能做的事情,對她施過的微笑和秋波,對她說過的言語,對她受過的吻,我一次又一次充滿了痛苦的好奇。相比之下,所謂的審美好奇只佩稱作無動於衷!
用審美好奇來欣賞世界,雖然欣賞者心醉神迷,但是從另一個方面看,這種欣賞也帶有難以消除的冷漠、自我保護、無動於衷的色彩。一個小心翼翼之人的膽怯的、不敢狂飲一醉的對世界意味的品嚐。(第1780頁,)
[人類博物學家的好奇心]
我經常有這種好奇心,常常我並未見過人家說的那個人什麼模樣,只要聽人說起,哪家水果店里有一位漂亮的收款員,我就想去結識女性美的這個新變種。
[白晝的熱氣]
我們抵達里夫貝爾時,太陽剛剛落山,但是天色已然很明亮。飯店的花園里,燈火尚未點燃。白晝的熱氣下降,好像存放在一個花瓶的底部,沿著這花瓶的邊壁,空氣形成了透明、暗色而又濃稠的果凍。(第577頁,摘自:《追憶似水年華》[法語: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英语:In Search of Lost Time: The Prisoner and the Fugitive],[法国]馬塞爾·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1871年—1922年] 的作品,出版時間:1913–1927,共7卷)
[世界]
見到阿爾貝蒂娜的脖頸和那勝過玫瑰的面頰,這叫我那樣如痴如醉(也就是說,對我而言,現實世界再不是在大自然之中,而是被投入了感覺的激流,我幾乎控制不住),這一見便完全打破了在我體內運行的那個巨大、堅不可摧的生命與相比之下弱不禁風的宇宙生命之間的平衡。從窗戶上,我依稀望見山谷旁的大海,梅恩維爾最高幾處懸崖那隆起的乳房,月亮尚未升至中天的夜空。比起我雙眸四周的絨毛來,我似乎覺得這一切抗起來都更輕一些。我感到上下眼皮之間的絨毛已經膨脹起來,堅固結實,凖備在其柔嫩的表面上舉起許多其他重物,舉起全世界的高山峻嶺。地平線這半球本身再也不足以填滿這絨毛天體了。與脹滿我胸膛的這深深吸上的一口氣相比,造物主所能給我帶來的全部生命,在我看來已非常微弱,大海的呼吸在我看來顯得那麼短促。我向阿爾貝蒂娜俯下身去,想擁抱她。此刻,就是死亡向我襲來,我也會毫不在乎。更確切地說,我覺得那不可能,因為生命不在我身外,而在我體內。此時,如果有一位哲學家來闡述他的思想,說有一天,哪怕是遙遠的一天,我也要死去,大自然永恆的力量則將存活下去,在這大自然力量神聖的腳下,我只不過是一粒塵埃;我死後,這些圓形的、隆起的懸崖,這大海,這月光,這天空,還會存在,我一定會對他發出憐憫的一笑!這怎麼可能呢?世界怎麼能比我存在得更久,既然我並沒有迷失在世界里,而是世界鎖在我心中,世界遠遠不能充滿我的心房,我感覺自己心中還有位置,可以容得下許多別的珍寶,我會蔑視地將天空、大海和懸崖扔在一個角落里。(第680頁,《追憶似水年華》[法語: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英语:In Search of Lost Time: The Prisoner and the Fugitive],[法国]馬塞爾·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1871年—1922年] 的作品,出版時間:1913–1927,共7卷)
[孤僻的同性戀者]
他在火車離站之前,無精打采地呆在月台,不時向熙熙攘攘的旅客投去一瞥,這目光在非同類的人看來,好似冷淡、傲慢或漫不經心,然而,它如同某些昆蟲為吸引同類而閃爍的光亮,又像某些花卉為引誘昆蟲授粉而奉獻的花蜜,騙不了那耽於怪誕的樂趣、天下幾乎難覓的愛好者,這樂趣正求之不得,現在竟主動送上門來,就像我們的專家尋到了同行,終於可以講一講奇特的語言……水母!蘭花!當我順乎自己的本能時,巴爾貝克的水母令我噁心;可倘若我像米什萊,善於用自然史和美學的眼光去觀察,顯現在我眼前的便是芳香四溢的藍色花簇。它們渾身透明的柔絨宛如花瓣,它不就是淡紫色的海蘭花?它與動物和植物世界的眾多造物一樣,與生產香料的香草並無差別,只是它身上的雄性器官被雌性器官的一層厚膜隔開,若沒有蜂鳥或某些小蜜蜂在花間傳授花粉,若不進行人口受精,它就永遠不能生育。
[自我交配不育規律]
最後,同性戀的產生,原因在於男同性戀者與女人過分相似,無法與她發生有益的關係,由此而服從一條更高級的規則,即自我交配不育規律,正是這一規律的存在,造成了多少雌雄同株花卉不得結果。……它們無法自我授粉或授胎,但與另一些雌雄兩性的動、植物結合卻可以。因此,同性戀者樂意把自己與古代東方或古希臘的黃金時代聯系起來,他們甚至可以追溯到更為遙遠的時代,追溯到雌雄異柱花卉和單性動物尚不存在的試驗時代,追溯到雌雄同體的原始時代,女性人體中的某些男性器官痕跡和男性人體中的某些女性器官痕跡似乎還保留著原始的雌雄同體的特性。絮比安和德•夏呂斯先生的手勢,我開始時理解不了,覺得有趣極了,就像那些稱為菊科的花卉向昆蟲作出引誘性的舉動,據達爾文介紹,這些菊科花卉翹起頭狀花序上的半花葉,以便更遠的地方都能發現,猶如某些異柱花倒轉雄蕊,使其彎曲,為昆蟲打開通道,或為昆蟲奉上迷霧,就像此時院中的鮮花正釋放花蜜的芬芳,張開花冠,引誘昆蟲。
[肉慾與感情]
像聖盧那樣的同性戀者的陽剛理想並不相同,但卻同樣是約定的和虛假的。他們的虛假在於這樣一個事實,即不願了解肉體的欲望是感情的基礎,他們認為感情起源於別的東西。
(摘自:《追憶似水年華》[法語: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英语:In Search of Lost Time: The Prisoner and the Fugitive],[法国]馬塞爾·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1871年—1922年] 的作品,出版時間:1913–1927,共7卷)
朵漁詩選·京津道上
像是黑人回到非洲,我乘上火車去看你們
回來時帶著醉意,卻忘記將孤獨留下。
歸程進入冬眠,勝過醉生夢死
疾風馳過曠野,將溫情的鳥巢凍僵
仿佛赤裸的狗心,重獲平靜已非易事。
哎,多年來,當我獨坐窗前
想起那一次次返回——
天才當道,我終未將自己的才華放棄。
我的朋友不多,彼此視若兄弟。
你看,生活的尖牙……
我們從情慾的溝壑裡取水
在難言的愛中融冰
生活多少有些戲子脾氣
現實消耗了太多的溫情
烏鴉和鴿子降低了天空的高度
猛禽的目光中閃爍著淚花
愛的結局往往就是不愛
熱情的生活只剩下呼吸
你看生活它露出了一副尖牙
你看黑暗中一把斧子伸過來……
孫文波·戲謔·再一次戲謔
1
夜晚安靜,寫作之門向外部打開。
上面這句子很有韻律。押韻,
還是不押韻?可以是一個問題。
另一個問題是怎樣讓一個人進入詩;
是用名詞進入,還是用形容詞,
用名詞進入他就是兄弟,
而用形容詞進入他可能是很胖的胖子。
一個兄弟我要為他安排好的人生,
一個胖子我可以把他當做壞人。
進入的方式不同,結果也會不同。
一句話,我要顯示的是想像的力量。
做一個寫作者也就意味著是一個
生產者。生產什麼靠他選擇,
好與壞,對與錯,常常只在一念中。
2
一念也可能不是一念。是心底久蓄
的想法。因為兄弟也可能是壞人,
在面前說好話,在背後使絆子。
而胖子是親密的朋友,三天兩頭聚會,
喝酒。事情如果要有條理,很多
都搞不成。重要的是不被想法
框住。想到哪說到哪,要輕鬆、放鬆。
這樣,我當然可以先讓兄弟休息。
讓胖子上場。我說:嗨!我把你安排
在白領館喝茶,寇老坎吃火鍋。
我們安安逸過一天。不是中產階級,
是有閒階級。當然這不是過一天
算一天的過。我讓胖子這樣過是
為了說:胖子就是胖子。是身體的胖。
3
我也可以不談胖子。就是說我也
可以不讓人進入。我談政治,
談經濟。我把一大堆紅頭文件搬進詩,
一個文件說要打掃街道,讓它
乾淨,另一個文件說要清查靈魂,
讓它正確。而經濟就是錢了。
有錢吸煙吸大中華,沒錢只好吸五牛。
中華和五牛我知道是可以變的。
中華一變,就不再是煙,是
一大塊地方和一大堆人。五牛一變,
是一張圖。這種變化我的兒子
都懂,並不複雜。但我在這裡一變
說明什麼?從一件事到另一件事,
一物到另一物,可以有距離也可以沒有。
4
擺在我面前的方向很多。我要
硬往詩裡加進一些具體和不具體
的詞也行。像嘉州花園、聚賢公寓,
像跑、跳、滾。前面的是好住宅,
就在我住的成都西區;後面的
可以和足球、偷盜、戰爭連在
一起。關鍵在這首詩裡,它們意味什麼?
是羨慕?嫉妒?還是……如果是,
那就不太妙。我不能給它們
注入派別:左派詞,或右派詞,
在這裡會顯得糟糕。但是,我也不能
把它們與夢、花、水連在一起,
那樣一來就扯得太遠。就像
我怎能把政府機關和妓院拉扯在一起?
5
那樣一來,我碰上的麻煩不用想
一定大。雖然我不是一個怕麻煩的人,
也不想自找麻煩。所以,我寧願
回過頭重新說到胖子和兄弟。
我讓兄弟和胖子成為同一個人。
胖子兄弟。我讓他在藤椅上翹著二郎腿,
安閒地坐在某處院子中央曬太陽。
很舒服的太陽。胖子兄弟一邊曬太陽,
一邊思想。不是想女人是想與我
的關係。在一個不押韻的時代,我
讓胖子兄弟進入詩,實在有些委屈他。
但是,我希望這不能怪我。一首詩,
押不押韻都可以,總要有些
內容:名詞、形容詞。不然,詩有何用?
(孫文波·戲謔·再一次戲謔)
(Photo Credit·MARYANA LEMAK·UMBRELLAS IN BLACK AND WHITE)
文學·詩性·散文詩·後現代主義
勒內·夏爾-散文詩
Lenggong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0.1
SRCE 福柯·關於我們自身的歷史存在論
SRCE 後現代社會工作的反思
SRCE 福柯·‘診斷’和改造現實的批判手段
SRCE 福柯·生存藝術
Tg Aru 散文詩
Tg Aru 詩性
Vien 散文詩
Mont 散文詩
Mont 詩性
YanLian 文學
YanLian 文學
福柯·生存藝術
福柯在《主體的詮釋學》中,特別贊賞斯多葛學派的生存美學。福柯所經常引用的古代斯多葛學派思想家西塞羅就指出:做人本身,就其本質而言,本來就是一種人生藝術創造和審美生存的實踐過程;非要經歷長期曲折的磨煉和陶冶,在快樂和苦難的雙重考驗中,才能真正地體會和掌握到人生的審美藝術(Foucault, 2001)。
福柯把古代這一整套實踐方式,稱為‘生存藝術’(les arts de l ’existence)。
他說:“所謂生存的藝術,就是一整套反身的和自願的實踐方式 (des pratiques réfléchies et volontaires);人們不僅由此確定一定的行為規則,而且還設法改變他們自身,形塑他們自身的獨特生存方式,並使他們的生活,改變成為具有特定美學價值、又符合特定風格標準的藝術作品”(une oeuvre d’art)”(Foucault, 1994 : IV, 544-545)。
因此,福柯後來集中探討生存美學,不論從福柯思想的變化過程,還是就其個人生活觀而言,都不是偶然的。正因為這樣,福柯贊同他在法蘭西學院的同事、古希臘研究專家哈多(Pierre Hadot)的基本觀點,強調哲學的任務,不應該是進行抽象的意義探討,也不是為了建構系統的理論體系,而純粹是探索和總結生活的藝術,尋求生存美學的各種實踐技藝(Hadot, 2001)。
人是一種永遠不甘寂寞、時刻試圖逾越現實而尋求更刺激的審美愉悅感的特殊生命體;真正懂得生存審美意義的人,總是要通過無止盡的審美超越活動,盡可能地使自身的整個生活過程,譜寫成一首富有魅力的詩性生存的贊歌。(高宣揚:福柯的生存美學,2005)
亦舒語錄
我們應當豁達,該離去時一聲不響消失,不是因為那樣做會令對方尊敬我們,而是因為我們自重。
人與人的關系就是這樣簡單嗎?一有利害沖突,馬上原形畢露。
無論怎樣絕望,都不可以在沒有預約的情況下跑到別人家去敲門。
會取笑自己的人都可愛。
非不能也,乃不為也。
騙子何其多。一半一半,碰到是誰,純屬運氣。
生活經驗告訴她,自己提不到的東西盡量丟棄,免得累人累己。
紅顏多薄命,醜陋做夫人。
迷湯人人欣賞,假話人人愛聽。
無情之人多數生活得很好。
我們應把每一天都當最後一天那樣生活: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親吻你的愛人,吃一加侖冰淇淋,唱最響亮的歌。
忍無可忍,重新再忍。
做人就該這樣,既來之則安之,高高興興,享受手頭上擁有的事物,因為就這麽些了,如果堅持認為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分明是和自己過不去,有礙養生。
聰明人不會那樣做。
不相愛,好說話。
不怕辛苦,只怕沮喪。工作永遠鼓舞人心。
不知是誰說的,做觀眾最高貴,不必急於演出。沒有人注意最好。
批評人家的男朋友或是女朋友是最不智行為,人家雨過天晴,恩愛如初的時候,我可不想做罪人。
我好好的一個人,幹嗎要做別人的插曲。
坐後座的人永遠是無關痛癢的陌生人,何嘗不是逃避的方式?只有苦命人才開一輩子的車,命好的都有司機。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