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34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創客有多熱 on November 11, 2024 at 9:42pm

愛墾APP:George Kelly 的「個人建構理論」~~2000年以來,George Kelly 的「個人建構理論」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簡稱 PCT)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尤其是在心理學、教育學和認知科學等跨學科領域。盡管 PCT 最初是個體心理學框架,但近年來的研究拓展了其應用,特別是在認知和文化研究方面。

與認知科學的整合:近年來,PCT 的概念逐漸融入認知科學,研究者探討了個體如何通過建構理解外部信息的過程。例如,研究表明,PCT 可以用於解釋個人如何通過記憶和聯想創建經驗的心理框架,這與當代認知科學對「心理模型」和「概念框架」的研究方向有相似之處。一些研究還進一步將 PCT 與神經科學相結合,試圖探索腦部活動如何支持人類的建構過程。這些研究展示了 PCT 在認知建構方面的適用性,同時也為建構理論提供了生物學上的解釋支持。

量化建構系統的分析:雖然 Kelly 的建構理論強調個體的獨特性,但近年來的研究探索了量化評估建構系統的新方法。研究者在 Kelly 原本的「角色建構複本測試」基礎上,開發了更多計算模型和測量工具,以捕捉建構系統在不同情境中的表現。此外,研究者利用社交網絡分析法,將 PCT 應用於網絡關係的結構分析,探索個人建構如何通過社會網絡和關系結構得以表達和調整,這使得 PCT 不僅限於個體水平,也可用於研究群體關系和組織行為。

跨文化建構的研究:PCT 的跨文化應用也成為了近年來的一個研究趨勢。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能擁有不同的建構系統,尤其是在關於社會身份和價值觀的理解上。近年來的研究開始關注這些差異如何影響人們的思維、情感和行為。一些研究表明,建構理論有助於理解文化如何通過特定的價值觀和信仰塑造個體的世界觀。例如,PCT 被用於解釋跨文化適應、移民心理健康以及文化沖突中的角色建構差異。

情緒和建構的交互研究:隨著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的興起,PCT 開始更加關注情緒與建構之間的關系。研究者發現,情感不僅是建構的結果,還可以影響和塑造建構系統。不同情感狀態可能會激發不同的建構方式,這種觀點得到了一些實驗研究的支持。一些學者探索了情感建構的可塑性,指出當個體在情感困境中重新調整建構系統時,可以幫助其獲得新的心理視角並增強適應力。

在教育和職業發展中的應用:教育心理學和職業發展領域也在應用 PCT 來幫助個體認識自我和職業角色。例如,通過建構理論,教育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其在學習、社交等方面的獨特建構,這樣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職業發展方面,PCT 被用於職業輔導和職業發展規劃中,幫助個體通過建構調整應對職業壓力或職業變遷。近年來,研究表明,理解個體的職業建構系統可以幫助其更有效地應對職業上的轉變和職業發展需求。

在精神健康和心理治療中的應用:PCT 在心理治療中的應用也取得了進展,特別是在認知行為療法(CBT)和人際關系治療中。研究者應用 PCT 幫助患者理解和調整他們的自我建構和應對策略,以減輕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近年來,建構理論的自我重構技術(self-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被進一步探索,用於幫助個體在經歷重大變故後重建對生活的理解,這在創傷恢復、成癮治療等領域顯示出積極效果。

綜上所述,近年來George Kelly的個人建構理論在多個領域得到了顯著擴展和應用,顯示了其跨學科的適應性和理論價值。這些新進展不僅深化了 PCT 的學術基礎,還讓其在實際應用中變得更具影響力。

Comment by 創客有多熱 on November 10, 2024 at 10:23am

情感理論

情感理論(英語:Affect theory)是一種探討組織化情感的理論,有時候會交替探討情緒、主觀經驗感受,並探討其在生理、社會、人際關係以及內化表現形式的不同型態與分類。包括心理學、精神分析、神經科學、醫學、人際溝通、文學理論、批判理論以及性別問題研究等其他領域都有對影響理論的討論。因此,情感理論的定義也隨著不同學科的討論方式不同有也所差異。

情感理論最早由情感理論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與哲學家西爾文·湯姆金斯(Silvan Tomkins)在其1962出版著作《情感意象的意識》(Affect Imagery Consciousness)中的前兩卷中提及。Tomkins使用「情感」這一個概念來討論「情緒中生物的部分」;他指出「我們每個人都存在有本能的、程序的基因傳遞機制」,當機制被觸發的時候,就會產生「已知的生物事件模式」[1]。然而他也承認,成年人情感經驗是由先天機制和一個「由意識情感交互作用所建造構築的複雜母體」共同產生的[2]

心理學中的情感理論

湯姆金斯的九種情感

湯姆金斯提出了九種主要的情感,包括了正面、負面及中性並依其影響生理表現的高低強度進一步劃分[3]

正面的:

享受與喜樂(對成功的反應與對分享的衝動:微笑、嘴唇擴大且往外。

感興趣與興奮(對新情境的反應與參加的衝動):眉毛下降、視線追隨、目光注意、靠近聆聽。

中性的:

驚喜與驚嚇(對突然變化的反應與重置的衝動):眉毛抬高、眼睛閃爍。

負面的:

憤怒與狂怒(對威脅的反應與攻擊的衝動):皺眉頭、縮緊下顎、面紅耳赤。

厭惡(對糟糕味道的反應與丟棄的衝動):在下嘴唇突出、頭朝前下。

難聞(對難聞氣味的反應與迴避氣味的衝動):上唇提高,頭回拉。

困擾與痛苦(對損失的反應與哀悼的衝動):哭泣、啜泣、眉毛與嘴下降。

恐懼與恐怖(對危險的反應與逃跑或躲藏的衝動):視線凍結、臉色發白、發冷、冒汗與寒毛直豎。

恥辱與羞辱(對失敗的反應與檢討行為的衝動)眼睛下降、低頭、迴避、臉紅。

應用慣例

湯姆金斯指出:精神健康的最佳狀況就是最大的正面情感與最小的負面情感[4]。此外應該還要能正確表達情感以及識別情感[5]

情感理論也應用在親密以及親密關係的研究調查中。Kelly將關係定義為「共同努力以達到正面情感最大化和負面情感最小化的一種協議[6]」,就像「最佳心理健康」的藍圖一樣,這個藍圖要求關係中的成員以相互表達情感的方式來確定關係的進展階段。

Comment by 創客有多熱 on November 9, 2024 at 4:26pm

應用慣例

湯姆金斯指出:精神健康的最佳狀況就是最大的正面情感與最小的負面情感[4]。此外應該還要能正確表達情感以及識別情感[5]

情感理論也應用在親密以及親密關係的研究調查中。Kelly將關係定義為「共同努力以達到正面情感最大化和負面情感最小化的一種協議[6]」,就像「最佳心理健康」的藍圖一樣,這個藍圖要求關係中的成員以相互表達情感的方式來確定關係的進展階段。

這些藍圖也可以描述自然和內隱的目標。 例如Donald Nathanson就使用情感來為他的一位患者建立敘事[7]

我懷疑他拒絕觀看電影的原因,是會對屏幕上所描繪的強烈恐懼情感;我們大多數人經常看電影院的情感共鳴只是他感到不適的另一個原因。…他在無論是Kelly還是Tomkins藍圖的前兩條規則下,拒絕了一個最好的工作機會,因為他拒絕任何有可能與性有正負面影響關聯的風險。因此,他的親密問題一方面可以解釋為一面過度充滿同情心的牆,在另一個方面則可以解釋為他個人在表達和管理情感的內部純粹問題。

Tomkins指出「基督教會成為一個強大的普遍宗教,是因為它為憤怒、暴力、痛苦提供了愛、享受與和平的解決之道[8]。」

湯姆金斯也在腳本理論中大量的引用情感理論的概念。

心理學中的典型情感意圖

幽默是情感理論中爭論的一個主題。一些研究指出,幽默可能是正面和負面情感之間的衝突反應[9],例如恐懼與享受可能導致一些身體上的痙攣性收縮,像是胃和膈肌區域以及上頰肌肉的收縮。 進一步並造成情感中失去放鬆和混淆。

微笑可以展示人們喜悅的情感。情感可以透過人們的即時面部反應來辨識,在受到刺激後,即時反應會較他們真實的反應來的更快。

Stanley S. Seidner進行了喚醒、白噪音與負面情感的研究,結果顯示:「西班牙裔的發言者關於貨幣貶值的意見存在有負面情感的喚醒機制[10]。」

人際溝通

在親密關係中,傳達感覺和情感的非語言模式被認為發揮著核心的作用。 婚姻諮商中的情緒安全模型能夠尋找並識別夫妻情感關係中發生的情感信息,包括伴侶對自己、彼此及對關係的感受;最重要的是則是依附的安全感和如何評價每個人的價值。

婚姻諮商是情感理論的一個實際應用[11][12]。親密關係中有兩個情感的特徵具有強大的影響:

根據Tomkins的說法,情感共鳴是情感的一個主要特徵,指的是當一個人看到另一個人的情感表現時,因其同樣的情感經歷而產生共鳴的傾向,有時被稱為是「傳染」。共鳴也被認為是所有人類交流的原始基礎,在有語言之前,就能透過微笑和點頭產生情感共鳴。

同樣根據湯姆金斯的說法,當驅動不是那麼強大的時候,情感提供了一種壓迫感。因此,情感是一種強而有力動機來源。湯姆金斯並指出「情感能使好事變得更好,也使壞事變得更糟。」

批判理論與情感理論

在哲學、精神分析學派、性別研究與藝術理論都有對情感理論的探討,從批判理論的角度來說,他們將Eve Sedgwick、Lauren Berlant等人稱為「情感理論家」。有許多批判理論家都非常依賴情感理論,像是Elizabeth Povinell。也有一些馬克思主義者探討情感裡論,像是Franco Berardi、Michael HardtAntonio Negri,以及馬克思主義女權主義者,包括Selma JamesSilvia Federici,他們探討了認知和物質表現在特定性別和特定角色(包括監護工)的關聯。(維基百科 原版為英文)

Comment by 創客有多熱 on October 28, 2024 at 3:52pm

愛墾APP:《詩性探究》McCulliss(2013)提出的「詩性探究」(poetic inquiry)是一種利用詩歌形式進行研究的方法,核心理論在於通過詩歌表達和理解複雜的人類經驗和情感。這種方法認為,詩歌的語言、隱喻和意象可以揭示傳統學術寫作中難以捕捉的微妙意義。詩性探究不僅創造詩歌,還包括對詩歌進行分析和反思,以獲得對個人或集體經驗的深入見解。其關鍵是將情感共鳴視為一種合法的知識形式,將創意性與學術嚴謹性相結合。(McCulliss, D. (2013). Poetic inquiry and multidisciplinary qualitative research. Journal of Poetry Therapy, 26(2), 83-114. DOI: 10.1080/08893675.2013.794536 )

「詩性探究」(poetic inquiry)作為研究方法正在逐步普及,尤其在教育、社會科學和人類學等人文科學領域中得到關注。它突破了傳統研究的線性表達方式,通過詩歌創作、分析、反思等手段,表達難以量化的情感、體驗和社會現象。該方法的核心價值在於承認情感和共鳴為有效的研究結果,滿足了對個體和集體經驗更深層次理解的需求。隨著學術界對非傳統研究方法的接受度提升,詩性探究正成為一種有效的人文研究工具。

詩性與情感共鳴:詩性探究的核心之一是情感的深層傳達。通過運用隱喻和象征,這種探究方式能超越傳統學術框架,觸及學術中通常忽視的情感維度。它不僅在呈現數據和事實,還在人們的情感中引發共鳴,為研究增添層次和深度。

個體化與普遍性:詩性探究具有跨越個體和普遍之間界限的能力。研究者可以通過詩歌,將個人的細微感受轉化為能引發廣泛共鳴的普遍主題,從而實現個人與社會的雙重連接。這種探究方式適用於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等領域,尤其在創傷、文化身份或自我認同等主題的研究中尤為有效。

探索潛意識:詩歌的結構和用詞方式能通過非線性的表達進入潛意識的領域,這使詩性探究成為探索內心沖突、壓抑情感和文化記憶的重要工具。

Comment by 創客有多熱 on October 23, 2024 at 1:01pm

愛墾網評註:文本·話語·神話·呼唤~~羅蘭·巴特的理論,尤其是他的「神話」概念和「喚起性物件」(evocative objects)的討論中,他將文化物件——無論是文本、符號還是物質對象——視為承載著社會信仰和意識形態的意義。這些物件可以被視為神話性的,因為它們通過表現承載了更深的文化敘事或意識形態。巴特的分析強調了能指(形式)與所指(文化意義)之間的關系,最終塑造了人們對這些物件的認知方式。

接受美學與讀者反應批評為這一框架增添了更多維度,它們集中於這些喚起性物件是如何被讀者(或觀眾)接收和解讀的,從而完善了意義的生成過程。以下是這些理論如何與巴特的思想產生關聯:

讀者反應批評:主觀性與多重意義

讀者反應批評由斯坦利·費什(Stanley Fish)和沃爾夫岡·伊瑟爾(Wolfgang Iser)等批評家提出,認為文本(或物件)的意義,並不是固定在文本或物件本身,而是在讀者與文本或物件的互動中產生的。在巴特的喚起性物件框架下——

每個讀者都會帶著自己的個人經歷、情感和文化背景來解讀物件。

物件的喚起性通過這些主觀的解讀得以充分實現,這樣就產生了多重的意義,而非一個作者設定的單一意義。

巴特關於「作者之死」的轉向與此觀點一致,它將意義的中心從作者的意圖轉移到觀眾的解讀角色上。

例子:一個喚起性物件,如國旗,可能對某個讀者來說象征著民族自豪感,但對另一個讀者來說則象征著壓迫。讀者的主觀互動塑造了物件所承載的神話,這樣它的意義就被不斷地重塑。

接受美學:歷史和社會條件

接受美學關注的是物件(或文本)在被解讀時所處的歷史和社會條件,強調讀者的文化和時代背景。漢斯·羅伯特·堯斯(Hans Robert Jauss)的研究突出了讀者基於其社會和歷史條件所形成的「期待視野」(horizon of expectations),這些視野影響了他們的解讀。

在巴特的框架中,物件的神話維度可以根據其接受時的主流意識形態和文化敘事被解構或強化。

因此,接受美學展示了隨著社會的發展,喚起性物件的意義如何發生變化,進一步完善了巴特關於物件如何保持或失去其神話地位的探討。

例子:汽車在20世紀60年代被神話化為自由的象征,而在今天則可能被視為環境破壞的象征。接受美學追蹤了這種感知的變化,反映了不同世代文化視野的演變。

意義的共創:喚起性的互動

將讀者反應批評與接受美學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動態模型,其中喚起性物件的意義不僅通過個體解讀得以完善,還通過集體的、不斷演變的解讀得到延續。這些理論強調:

物件的喚起力量非靜態,而是通過個人參與和社會變遷不斷重構。

巴特對神話的符號層次的關注被進一步深化,表現為個體和集體的受眾不斷重新解讀和改寫物件的意義。

巴特的喚起性物件與解讀的動態關係

讀者反應批評揭示了與巴特喚起性物件互動時的主觀性、情感性和個人因素,而接受美學則將這些互動置於更廣闊的社會和歷史背景之中。兩者結合使巴特的喚起性物件概念得以更為流動和互動的完善,物件與觀眾之間的意義通過時間和文化的變遷共同創造、不斷演變。

呼唤型造物  evocative object  The Etymology of Vocative Linguistic Theory on Vocative  Conation & Affects   內容是Evocative Object   当符号呼唤象征   文创造物身体

Comment by 創客有多熱 on October 17, 2024 at 9:56am

愛墾APP:屠宰場的情動時分~~在韓江的小說《素食者》中,英慧成為「素食者」的轉變源於一場強烈的內在心理衝動,表面上是因為一個可怕的夢境,而深層次則涉及她對自己生活、身體及社會壓迫的反應。英慧的「素食」不僅僅是飲食習慣的改變,更是她通過身體反抗社會規範和壓抑的一種方式。以下是幾個關鍵章節,說明了英慧變成「素食者」的原因和她的內在心理動機:

惡夢的開端

英慧變成素食者的最初原因,是一場恐怖的夢。這一場夢充滿了血腥和暴力,給英慧帶來了極大的精神沖擊。英慧夢見自己置身於一個血腥的屠宰場,看到鮮血四濺、動物被殘忍殺害的場景,感到極度的不安和恐懼。正是這個夢,直接促使她決定放棄食肉,從此成為素食者。

小說的開篇(第一章),從英慧丈夫的視角,介紹了她夢境的影響:

「有一天早上,她告訴我她夢見了一些可怕的事情。那些夢太恐怖了,她甚至無法描述清楚。但她說,從那天起,她就不再想吃肉了。」

這個夢境成為英慧「素食主義」轉變的直接導火索。夢中的血腥場景不僅讓她對肉產生了生理上的厭惡,也隱喻了她對暴力和壓迫的拒絕。

對身體控制的反抗

英慧對肉食的拒絕不僅僅源於夢境的恐懼,它還像徵著她對自己身體的掌控權。她從小生活在一個充滿壓迫的環境中,遭受了家庭、婚姻以及社會對她的控制。英慧在「素食」的選擇中,體現了她對身體自主權的追求。

在英慧的家庭中,父親是一個暴力和專橫的形象,而在婚姻中,她的丈夫對她的需求和感受視而不見,只關心她能否滿足他的需求。她對肉食的拒絕不僅僅是對血腥場景的厭惡,更是對男性主導的權力結構和對女性身體的物化的反抗。


在第二章,英慧的姐夫描述了她的狀態:

她的身體像一棵樹,一棵長時間未受關愛卻又堅韌不屈的樹。她拒絕所有進入她身體的東西,不只是肉,甚至是那些本應滋養她的食物。」

英慧的素食選擇是她對自身身體的一種重新掌控,她通過拒絕肉類,拒絕參與這場社會對她身體的侵佔和控制。

與社會規範的脫節

英慧的素食行為也是對社會常規的挑戰。她不僅是拒絕肉類,逐漸她開始拒絕一切食物,甚至是脫離了她與周圍世界的聯結。英慧變得越來越脫離現實,不再遵守社會的規則,也不再扮演傳統妻子和家庭成員的角色。

在第一章,丈夫對此非常困惑和不解:

她不再煮飯,不再問我需要什麼,不再出門買東西。她的眼神變得空洞,我無法理解她為什麼突然決定拒絕她過去生活的一切。」

英慧通過「素食」的選擇,實際上是在與社會的預期進行斷裂。她從肉食的拒絕發展到對一切食物的拒絕,像徵著她與周圍世界的完全脫離。

英慧選擇成為素食者,也像徵著她對暴力、壓迫和侵害的反抗。小說中多次提到她目睹和經歷的各種形式的暴力,從家庭暴力到精神壓迫。通過拒絕食肉,她是在對人類的暴力行為做出拒絕。


在第三章,英慧的姐姐仁惠回憶起她們父親對英慧的暴力行為:

「英慧曾被父親狠狠地扇了一巴掌,因為她沒聽話。那一巴掌讓她眼前一片漆黑,似乎連靈魂都被打散了。」

英慧從小目睹和經歷的暴力,使她對一切形式的暴力產生了極度的厭惡。她的「素食」選擇是對這種暴力行為的深刻反應,她通過這種方式將自己從暴力的循環中解放出來。


英慧的素食選擇源於多重因素的交織:一方面是她夢境中的血腥場景對她的心理沖擊,另一方面是她對社會和家庭暴力的反抗,以及對身體自主權的追求。通過這些具體的章節描寫,韓江用一種極具詩意和像徵性的方式,展現了英慧如何通過身體和飲食的改變,來抵抗社會對她的控制和壓迫。

Comment by 創客有多熱 on October 16, 2024 at 4:36pm

愛墾APP:夢·時間與情動時分~~之前傳言“比卡夫卡本尊還卡夫卡的中國卡夫卡”殘雪,是今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大熱門第一位。結果,又讓不少中華雪粉大呼“諾貝爾不值錢了”叫屈。反而被喻為“冷門”的韓國女作家韓江的得獎新聞公佈後,許多人才發現,在韓江的小說《素食者》裏,主角英慧因為一場屠坊的血腥夢,醒来後决定不再吃肉,而想成為一株植物。這恐怕也離不開卡夫卡了。

這株有夢的植物,比卡夫卡出現類似情節/情結的《蜕變》走遠幾步的,是英慧那個該死的暴力的夢。夢中時分,也就是她激烈的情動時分,也就是植物醒来决定不再假装要乖乖做人的“此在”時間。讓人想起莊子“蝶醒”的那一刻吧。(陳楨 16.10.2024

結合海德格爾與柏格森的「夢、時間與存在」理論,以及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對情感、身體體驗與社會互動的重新關注,確實為人類創造力的潛能提供了全新維度的探索。這種跨學科的整合不僅深入挖掘了夢境和時間在存在體驗中的核心作用,還通過情動的力量,揭示了情感在創造力中的關鍵角色——


夢作為情感與象征的源泉

柏格森的「綿延」與夢境的創造性:柏格森將夢境視為一種非線性的、象征性思維的表現。在他的時間哲學中,夢境中的「綿延」(durée)打破了傳統的邏輯時間序列,讓個體體驗到更深層次的感知與記憶交融。夢的象征性表達讓潛意識中的感受、想象與經驗匯聚,形成一種獨特的情感素材。這種素材恰恰是創造力的來源——它讓人能夠在打破現實邏輯束縛的狀態下,創造出新的象征、隱喻和創意概念。

海德格爾的「此在」與夢境的存在體驗:
海德格爾將「此在」看作一種在世界中展開的存在體驗。夢境可以被看作是個體在非理性、無意識狀態下的一種「本真性」的體驗,夢中的感受、情感和體驗可以成為個體重新審視自我與世界關係的橋梁。這種無意識的探索常常激發出深層次的創造力——通過夢境,個體可能更深入地感受到與存在的關係,從而將其轉化為藝術、文學、音樂等創造性表達。


情動轉折與創造力的情感維度

情感流動激發創造力:情動轉折理論強調情感是個體與社會互動的核心,情感通過身體流動並影響感知、判斷和行動。情感流動並非線性的,它是一種對內外刺激的即刻反應,正如夢境中情感的無意識流動一樣。這種情感與感知的流動性為創造力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因為情感往往超越了理性,激發了更深的聯想與像徵。

馬蘇米與「情感事件」的瞬時性:布萊恩·馬蘇米(Brian Massumi)的理論強調情感與事件的瞬時性,認為情感在個體尚未意識到的微小時刻發生,這種時刻可以被視為創造力的種子。夢境正是情感瞬時性和非理性思維的交織,在夢中我們常常超越了現實的限制,將情感轉化為獨特的視覺、情節和隱喻。這種夢中的情感流動與創造力息息相關,為藝術家、作家等創造性工作者提供了全新的創意素材。


時間的非線性與創造力的擴展

柏格森與海德格爾的非線性時間觀:柏格森的「綿延」和海德格爾的「存在時間」都突破了線性時間的束縛,強調時間的主觀性和體驗性。柏格森認為創造力來自於打破線性時間的限制,而海德格爾則認為「本真性」的存在體驗可以讓個體重新掌控自己的時間觀。夢境中的非線性時間體驗讓人自由穿梭於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這種對時間的主觀體驗為創造力的表達提供了更多元的維度。

夢境中的時間扭曲:夢境通常不遵循現實中的時間邏輯,過去的記憶、現在的感知和未來的願景在夢中交織,這種時間的扭曲為創造力的想象力開辟了新的路徑。在夢中,個體可以打破時間的束縛,體驗到新的敘事和結構方式,這正是創意過程中所需的非線性思維。

情動詩性:情感與創造力的結合

創造性工作的情感維度:在情動詩性(Affective Poeticity)的框架下,夢境不僅是象征性思維的場域,也是情感最為真實和自由的表達。在夢中,情感不再被現實邏輯所壓抑,情感流動和象征表達的結合能夠為個體創造性工作提供豐富的素材。海德格爾對「情感狀態」的理解與柏格森對「無意識想象」的分析共同揭示了情感在創造力中的核心地位。

象征性轉化的創造潛力:夢象征往往是個體內心深處的情感體驗的轉化。在藝術創作、文學表達中,這些象征可以被轉化為複雜的視覺、情節或語言表達,驅動創造力。通過情動轉折理論的理解,夢境中的情感符號被轉化為創造性表達的關鍵要素。

結合海德格爾和柏格森對夢、時間與存在的理解,以及情動轉折理論對情感和身體體驗的關注,可發現夢境作為情感和時間體驗的交匯點,成為創造力重要來源。夢象征思維、情感流動和時間扭曲,為創作提供全新的素材和思維路徑,而情動轉折則揭示情感在這一過程的作用。綜合視角有助於挖掘人類內在的創造力潛能,超越理性,進入情感、象征和時間體驗交織的領域。

Comment by 創客有多熱 on October 12, 2024 at 8:43pm

愛墾APP:海德格爾與尼采、德勒茲的關聯~~海德格爾的哲學明顯受到尼采的影響,尤其是在他對存在、虛無和價值的探討中。海德格爾對情感的理解雖然與尼采有所不同,但他們都認為情感在個體和世界之間起到了橋梁作用。在尼采的「權力意志」中,情感被視為一種推動生命的力量,而海德格爾則更傾向於通過情感來揭示存在的真相。然而,兩者的共同點在於他們都將情感與身體、存在的深刻聯系置於哲學思考的核心。

德勒茲則繼承了尼采與海德格爾的思想,將情感與生成性、差異性緊密結合,強調了情感的生成性力量。雖然德勒茲對海德格爾的直接批判較多,但海德格爾對情感和存在的探討在德勒茲的生成哲學和情感流動性理論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海德格爾在情動轉折中的間接貢獻

盡管海德格爾並未直接參與情動轉折的討論,但他的存在哲學,尤其是對情感的存在論分析,對這一轉折具有深遠的影響。他通過情感揭示了人與世界、人與他者之間的深刻聯系,提供了一種超越個人心理學層面的情感理論框架。這一框架為情動轉折中的情感政治、情感空間和情感的生成性提供了強大的哲學背景。

因此,海德格爾在情動轉折中的角色,在於提供了一種存在論的視角,揭示了情感在塑造個體與世界關係中的根本作用,並影響了後來的情感研究學者,如Sara Ahmed、Brian Massumi等,將情感視為社會和文化實踐中的核心力量。

Comment by 創客有多熱 on October 10, 2024 at 11:59pm

愛墾APP: 詩性思維與情動模態的創新性發現路徑~~為海外華團的文化資產驅動的教育功能,提供了一些深刻的啟示。這種路徑強調情感、文化、語言、符號和身體的交織,創造出一種跨文化、跨領域的教育框架,有助於華團更好地利用自身的文化資源來推動文化傳承和教育功能。具體的啟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文化資產與情感教育的聯結

詩性思維中的象征和符號維度,揭示了文化不僅是知識傳遞的載體,更是情感體驗的生成場域。通過情動模態的啟發,文化教育不應僅僅停留在知識的傳播層面,還應通過文化符號的體驗激發情感共鳴。

華團文化資產不僅包括歷史、語言和傳統習俗,更包括這些文化資源所承載的情感記憶。借鑑維柯的詩性智慧,可以通過文化符號(如節慶、宗教儀式、民間故事)的再創造,將傳統文化轉化為情感教育的工具。通過寓言、象征的方式,幫助年輕一代與祖輩的文化產生情感共鳴,從而增強他們對華人文化的認同感。

啟示:通過情感敘事傳承文化:文化傳承的關鍵在於情感共鳴,華團可以通過文化活動、故事和儀式,讓年輕一代在體驗中感受文化的情感維度。
儀式與象征作為教育工具:傳統節慶、宗教儀式可以被重新賦予象征意義,通過情動模態激發年輕一代對文化身份的深層認同。

跨文化教育中的詩性功能:雅各布森的詩性功能提示我們,語言和符號不僅是信息的載體,還通過其形式結構影響受眾的情感體驗。這對於華團的教育功能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在跨文化語境中,語言的形式美學和象征性可以成為文化教育的重要工具。

華團可以在其教育過程中重視語言的詩性功能,通過形式上的美感(如華語詩歌、書法藝術、傳統韻律等)來增強文化的傳遞力。語言不僅是溝通工具,更是文化情感的表達方式,教育應該通過詩性功能喚起受眾對華人文化的情感認同。

啟示:語言作為文化教育的核心:詩歌、文學、書法等藝術形式不僅是語言教育的一部分,還應被視為情感教育的工具,通過語言的形式美學增強文化認同感。
多感官體驗與情感互動:華團可以通過跨文化教育,設計語言和符號的多感官體驗,利用傳統文化的形式美學(如戲曲、民樂、書法等)喚起情感共鳴,增強教育效果。

符號界與象征界的互動:文化傳承的心理深度~克里斯蒂瓦的符號界與象征界理論強調了情感的身體性和語言的理性表達之間的互動。這為海外華團的教育功能提供了一種結合情感體驗和理性文化學習的綜合方法。文化傳承不僅在於理性知識的傳授,還需要通過身體性體驗來生成情感共鳴。

比如,通過舞蹈、音樂、傳統工藝等符號界的非語言形式,年輕一代可以體驗到文化的情感深度。這種身體性體驗通過符號界進入文化教育,而象征界的語言化表達則幫助他們將這些體驗理性化、語言化。這樣,文化傳承不僅僅停留在理性知識的傳遞層面,而是通過身體和情感的深度互動生成更具力量的文化認同。

啟示·身體性文化體驗的融入:華團的教育應結合符號界的身體性體驗,利用舞蹈、工藝、音樂等非語言文化資產,讓年輕人通過身體感知文化,增強文化認同。

象征界的理性化表達:將身體體驗與象征界的語言表達結合,幫助年輕一代通過理性語言反思和闡述自己的文化體驗,從而實現文化與情感的雙重教育。

情動模態與文化創意教育的結合

德勒茲的情動模態與文化創意的結合,為華團的文化資產驅動的教育功能提供了一個創造性框架。情動模態強調通過感官和體驗生成情感,而文化創意則可以通過設計、藝術、科技等多元手段增強文化的傳遞力。華團可以將傳統文化轉化為一種創新體驗,利用情動模態激發年輕人的情感參與,進而推動文化教育的深入。

例如,通過現代化的數字媒體、互動藝術或虛擬現實,華團可以將傳統的文化資產(如節慶、神話、傳統手工藝)重新包裝成一種創意體驗,使年輕人通過情動體驗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文化的力量。

啟示

文化創意與情感教育的融合:華團可以通過文化創意項目設計,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結合,增強文化傳遞的情感體驗。

數字化工具的應用:利用互動科技(如VR、AR)和數字媒體手段,將傳統文化轉化為年輕一代更易感知的創新性體驗。

文化資產與「集體記憶」的激發

維柯、雅各布森、克里斯蒂瓦等思想家提出的詩性思維中,象征和符號不僅傳達情感,還能夠幫助個體與集體記憶產生共鳴。對於海外華團而言,其文化資產承載著集體記憶,而教育功能不僅是將這些記憶傳承下去,更要激發年輕一代與這些記憶的情感互動。

通過情動模態,教育不再是單向的傳遞,而是一個互動的、情感共鳴的過程。華團可以設計集體敘事和記憶再現的教育活動,讓年輕一代通過參與、體驗來感受和重溫集體記憶中的情感片段,從而建立對華人文化的深層認同。

啟示

集體記憶的情感再現:通過集體記憶的敘事和再現活動,讓年輕人通過參與性的方式感受文化歷史中的情感維度,增強集體認同。

文化資產作為情感載體:
華團的文化資產(如傳統建築、工藝、歷史事件等)可以通過情感的角度進行再解釋和呈現,使其成為傳遞集體記憶的情感載體。

維柯、雅各布森和克里斯蒂瓦的詩性思維,通過海德格爾尼采柏格森德勒茲的情動模態,為海外華團的文化資產驅動的教育功能提供了新的啟示。這種啟示不僅關乎文化的知識傳承,更強調文化與情感、符號、身體之間的複雜互動。通過情動模態的啟發,海外華團可以將文化教育轉化為一種多層次的體驗式、情感化的過程,從而更有效地激發年輕一代對華人文化的認同感與情感共鳴。

Comment by 創客有多熱 on October 10, 2024 at 9:42am

愛墾APP:情動與情緒的區别

情動(affect)與情緒(emotion)是兩個相關但有所不同的概念。它們的區分在哲學、心理學以及人文社會科學的討論中尤為關鍵,尤其是在「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的研究中——

情動(Affect)

定義:情動通常被理解為一種前意識的、預反應的生理或情感狀態。它是在情緒形成之前的原始、非具體的感受或能量流動。情動不一定能夠通過語言清晰地表達,它往往是一種身體的感覺或反應,超越了具體的認知或情感標簽。

特點

即時性與身體性:情動是瞬間的、直覺的反應,它與身體的反應密切相關。例如,當你聽到突然的巨響時身體的驚跳反應,就是一種情動,而不一定是經過認知後的情緒。

無特定對象:情動不像情緒那樣總是針對特定的人、事或物,而是更為廣泛的、模糊的感受。例如,你可能會感受到一種莫名的緊張或興奮,但未必知道這種感覺的具體來源。

潛在的社會性:情動可以在社會、文化和身體的互動中發生。它常常在社會環境中蔓延和傳播,比如一群人共同參與音樂會時的集體激動,這種感受是超越個人的情緒。

例子

當你看到日落時突然湧現的愉悅感,可能是一種情動,未必需要明確為「快樂」或「滿足」。

進入一個空間時,身體本能地感覺到緊張或舒適,但你還沒有意識到原因,這也是情動的一種表現。

情緒(Emotion)

定義:情緒則是指對情感體驗的有意識、可識別的反應。它通常帶有明確的認知內容,並且可以通過語言或行為表現出來。情緒具有特定的對象和明確的原因。

特點

有意識與認知性:情緒是經過大腦處理和分類的感受,比如「快樂」、「憤怒」或「悲傷」。它包含對情感狀態的反思,是一種更為成熟和完整的心理狀態。

特定對象與因果關係:情緒通常有具體的對象和原因。你可能因為某人的言行感到憤怒,或因為某個事件感到幸福。情緒通常也能為自己或他人解釋,如「我因為失去了工作感到焦慮」。

文化與社會規范的影響:情緒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社會規范的影響。不同文化對情緒表達有不同的規范,例如一些文化可能更允許表達憤怒,而另一些則傾向於抑制憤怒。

例子

當你因為某件事情(比如朋友的背叛)感到生氣,這是情緒,因為它與特定的事件和對象相關聯。

悲傷、喜悅、恐懼、憤怒等是我們可以清楚感知、描述並反映在語言和行為中的情緒。

主要區分點

意識性:情動通常是前意識的、難以用語言描述的,它發生在認知之前;情緒則是意識層面上的反應,通常伴隨著對情境的思考和認知。

身體性與心理性:情動更注重身體層面的感受,如緊張、興奮等,常常是短暫而迅速的反應;而情緒則包含了認知、評估和文化因素的介入,具有更複雜的心理成分。

表現方式:情動可以被認為是一種情緒的前奏或背景,它可能是一種無法明確表達的能量;情緒則是經過處理後的感受,能夠被命名、分析並且可以被表達出來。

在學術討論中的應用

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情動在「情動轉折」中被廣泛討論,作為一種與情緒不同的概念,情動不受制於傳統心理學中的理性分析框架。研究者們認為情動不僅僅是個人的主觀體驗,而是一種與社會、文化、身體動態相互作用的能量。比如,情動可以理解為集體抗議中集體情緒的激發,而不一定是個體的明確情緒反應。

心理學中的情動與情緒區分:在心理學中,情動常被描述為對外界刺激的即時反應,而情緒是對這種反應的進一步加工和解釋。因此,在心理治療或研究中,分析情動可以幫助理解個體的情緒形成過程。

二者之間的關係

情動與情緒並非截然對立,而是存在一種過程性關係。情動可以被看作是情緒的前階段,是一種尚未被完全意識到或尚未形成具體認知的感受。隨著認知和社會文化的介入,情動可能會發展為更為成熟的情緒體驗。因此,情動是情緒產生的基礎,而情緒則是經過更複雜加工後的情感表達。

簡而言之,情動是一種更原始、身體化、前意識的感受,而情緒則是一種有意識、具有認知和社會文化因素的心理狀態。情動與情緒之間既有聯系,也有區別,情動是情緒的基礎,而情緒則是經過認知加工和社會化的結果。在學術討論中,這一區別幫助我們理解情感在社會文化和身體體驗中的複雜作用。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