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écupérer's Blog (158)

阿來《草木的理想國:成都物候記》早櫻(下)

我還是更喜歡看到花樹們蓬勃盛開。

塔子山公園這幾株鴉ǎ一色的白,就在二月的天空下盛開著,而不是在日本建立起關於鴉記憶的五月。讓我確認鴉ǖ氖且豢榕譜櫻上面確切地寫著:櫻花,而且寫的是“日本鴉ā薄5酵上一查,日本鴉ㄈ詞且桓讎喲蟾叢擁募易濉;ㄐ危顏色,花期,香氣都各各不同,沒有見過許多實物怕是弄不清楚。但得到一個大致的印象,凡是單瓣的,大概都更靠近野生的原種,而且是早開的。反之,復瓣越是繁復,越是人工誘導培育的結果,大致也都晚開。眼前這幾株,不論花朵攢集得如何繁密,把花一朵一朵看來,都還是樸素的單瓣,都像薔薇科李屬的這個家族那些原生種一樣,規則地散開五只單瓣,中間二三十支細長的雄蕊頂著金黃色花藥,幾乎要長過花瓣,簇擁著玉綠色矮壯的雌蕊。資料上談到櫻花的花期,都說是三到五月,也就是說,早芽在三月,而晚巖恢笨煽進五月,但在成都,這些白色鴉ㄔ詼月就開放了。…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August 8, 2018 at 2:33pm — No Comments

阿來《草木的理想國:成都物候記》早櫻(上)

最大的那一株上,每一條枝上花部開得成團成簇,每一簇上定有三五十朵白色小花,結成了一顆顆碩大的花球。不由人不停下腳步,停留在那些花樹間,暈眩在濃烈的花香里。“草堂人日我歸來”。

和這座城里的很多人一樣,節前回老家過年,節後返城。我回城在“人日”這一天,而且真去了草堂。

在成都,說草堂就是杜甫草堂,任何人都不會認為本市還有另一處草堂。這些年來,人日這天,草堂似乎都有圍繞詩聖杜甫的活動,這天出門前百度一下,跳出好多行的“草堂人日歸來”。打開來,都是當地媒體關於草堂祭拜詩聖活動的報道。今年的活動是有人穿了古裝扮演高適和杜甫兩個在臺上對詩雲雲。…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August 8, 2018 at 2:33pm — No Comments

阿來《草木的理想國:成都物候記》貼梗海棠 (下)

2月4日,立春。

昨天陰天,早上起來看見霧氣濃重,知道今天天晴。這段時間就是這樣,昨天是陰天,今天就一定是晴天,那麽明天又是陰天。

這樣均勻地陰晴相間差不多十天時間了。雖然霧氣濃重,手機定制的交通信息中還有高速路因霧封閉的消息,還是敢斷定今天太陽一定會露臉,就把相機放上汽車後座,打算天一放晴就到府河邊上去看海棠。…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August 8, 2018 at 2:31pm — No Comments

阿來《草木的理想國:成都物候記》貼梗海棠 (上)

既然聞到了春天的氣息,本概內心里有著這樣的盼望吧:筍自然沒有看到,卻看到一株海棠綻開的蓓蕾,稀啼,卻艷紅耀眼。是這個城市準備開放的第一枝嗎?

兩周前。星期天。望江樓旁。

忽見河上有十幾只白鷺,盤旋一陣,相繼落在河上。這才註意到河水與前些時大不一樣。水微微地漲起來,看得見流淌了,把瀦積了很久的那些包藏著這個城市太多不健康成分的汙水沖走。這樣的情形,想必天看著高興,陰了一冬的臉色也就漸漸開朗,灑落下來溫暖煦和的陽光。灑在身上,使身心溫暖;灑在四周,使眼前明亮。這就是春天的意思了。江水還是渾濁著,但已不是將要朽腐的暗綠,而是帶上了來自山中泥土的渾黃,散發的也是解凍的鄉野土地那種蘇醒的氣息。

於是,白鷺也就結隊飛來。…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August 8, 2018 at 2:30pm — No Comments

阿來《草木的理想國:成都物候記》梅(下)

當然,它們也都會在沒雪的時節開放,在沒雪的都市開放,比如成都這樣的城市。…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June 17, 2018 at 12:05am — No Comments

阿來《草木的理想國:成都物候記》梅(上)

當陽光驅散薄霧,下樓就望見那團紅雲更加濃重,步步走近,那紅艷並不消散。因此知道這一樹紅梅花真的開了。的確是長得好看的那一樹熱烈地開了。

早晨,看見對面的屋頂濕濕的,很松潤的樣子。盥洗完畢,才聽見自己心中冒出話來:咦!春雨。再走到窗前,看昨夜雨過的痕跡。這一夜的雨,真是與看了一冬的雨的感覺大不相同了。…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June 17, 2018 at 12:05am — No Comments

阿來《草木的理想國:成都物候記》蠟梅(下)

前些日子寫過一篇博文《錯過了蠟梅的花期》,幾位網友來指教,說,“蠟梅”的“16”是這個“臘”。這里先謝過一字師了。也許他們說得都對,我寫得也沒錯。臘梅是說其開放的時間在臘月。而蠟梅是說其花瓣上那層光如塗蠟一般。大家都不錯,兩種用法都有人用,都有各自的道理。這其實和中國人的植物命名的隨意有關,到了植物學家們那里,為了準確表述,他們都用拉丁文的學名,那是一個科學的但我們看來未免生僻難解的命名系統。

但更多的時候,植物學書上,還是都用蠟梅。

在我印象里,從古到今留下的文字里,還是寫作蠟梅為多。

蘇軾、黃庭堅都寫有“蠟梅詩”。…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June 17, 2018 at 12:02am — No Comments

阿來《草木的理想國:成都物候記》蠟梅(上)

陽曆十二月和一月,成都是蠟梅的天下。很多時候種梅的花農剪了一大枝一大枝的半開的蠟梅進城販賣:那時候,一座成都城,幾乎就是家家梅香了。

前些日子,動完手術,剛能走動就到醫院園中散步,看到一株半雕的蠟梅,以為在病床上錯過了蠟梅花期。…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June 17, 2018 at 12:02am — No Comments

阿來《草木的理想國:成都物候記》序

前年這個時候吧,突然,經常作怪的膽突然從B超機熒幕上消失不見了。雖然肯定它可以沒有從肚子裏破壁而去,但隨便哪個醫生來也找它不見。診斷是那個分泌膽汁的小皮囊像沙漠裏的湖一樣,神秘地乾涸了。…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June 16, 2018 at 11:52pm — No Comments

房龍《地理的故事》(77)

小人物掌大權

前面已談到,日本列島、“福摩薩”島(16世紀葡萄牙殖民者對我國台灣省的稱呼———譯者註)以及菲律賓群島都屬於古老的亞洲大陸的邊緣高山,被太平洋的驚濤駭浪沖擊了幾百萬年後,最終同大陸分離了,變成了島嶼。

馬來群島(還有許多不同的稱呼:馬來西亞群島、印度群島、荷屬東印度群島等)不但是亞洲大陸架的延伸,而且是一個大小和中國差不多的巨大半島的殘余,從緬甸、暹羅和印度支那南部向東延伸出去,一直延伸到澳大利亞。在地質史初期,這個半島或許直接同亞洲大陸(當然遠比現在大)連在一起。後來,把這個半島同澳大利亞隔開的是一條狹窄的水帶,這條水帶和托雷斯海峽的寬度差不多,而這條海峽位於昆士蘭和新幾內亞島之間。…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June 16, 2018 at 11:18pm — No Comments

房龍《地理的故事》(76)

菲律賓 原墨西哥的領地

亞歐大陸向東伸進太平洋,前緣部分從海平面上露了出來,形成了一個半圓弧形島嶼群,從堪察加半島一直到爪哇島,菲律賓群島就是這個島嶼群的一部分。海水淹沒了這個半弧形島嶼群和大陸之間的低地,日本海、東海和南海就出現了。

組成菲律賓群島的島嶼大大小小有7000多個,但是,面積超過一平方英里的島嶼只有462個。其余的島嶼,要麽是一些大的懸崖,要麽是一小塊的沼澤,因為分量太輕,只有25%的島嶼有名有姓。菲律賓群島的面積大體等於蘇格蘭和英格蘭的面積之和,約有1100萬人口,其中中國人和日本人占絕大多數,白人約10萬。雖然菲律賓目前被發現的火山只有25座,而且,除了有兩三座是活火山之外,其他的似乎早就不活動了,但是,在歷史上它肯定是火山頻發地帶。…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May 3, 2017 at 9:33am — No Comments

房龍《地理的故事》(74)

日本帝國

在侵略鄰邦、稱霸世界之前,日本本來是一個半圓形島國,由500多個島嶼組成。這些島嶼的總面積與英格蘭、蘇格蘭和曼哈頓面積之和差不多,其中6000萬人居住在518個島嶼上。據最新統計,包括2000萬朝鮮人和一些波利尼西亞島上的居民在內,日本總人口已逾9000萬。自世界大戰以來,這些波利尼西亞島嶼一直就成為了日本人的屬地。

其實,只要知道本州、北海道、四國和九州這幾個島嶼的名字就綽綽有余了。日本中部的主要島嶼是本州。北海道是僅次於本州的第二大島,位於日本北部。在本州南部,四國和九州這兩大島嶼緊挨在一起。東京是日本的首都,擁有人口200萬,坐落在本州中部肥沃的平原上。橫濱是東京的港口。…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May 3, 2017 at 9:32am — No Comments

房龍《地理的故事》(73)

朝鮮與蒙古 前途未卜

讓我們簡單地學學實用經濟學。

如同意大利人,日本人也被禁錮在一個小島上,人口劇烈地膨脹,因此,他們渴望擁有更多的土地。有一條亙古不變的自然法則,世界上所有漂亮的詞語改變不了它,所有的條約改變不了它,所有善良的女人和男人的甜言蜜語也改變不了它———我很強壯,但一無所有,餓得發慌,我漂泊在大海中間的一個小木筏上,還有一個人與我同在這筏子上,他的口袋里裝滿了火腿三明治。同我比起來,那個人羸弱得很,弱不禁風。於是,我要麽拼命從他袋子里搶來一份火腿三明治,要麽就等著慢慢地餓死。作為一個體面人,受敬畏神靈的父母悉心教育多年,我一直在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一天,兩天,三天……最終,我的欲望還是忍不住爆發了:“拿一塊三明治給我,否則,我就把你扔到大海里去———趕快!”…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May 3, 2017 at 9:31am — No Comments

房龍《地理的故事》(75)

日本帝國



耶穌在日本影響最大的地方是離葡萄牙在中國的殖民地澳門最近的九州。起初,教父們在九州還謙卑地宣揚耶穌基督如何如何,可一旦占了上風,就動手把日本人原來的廟宇拆毀掉,把日本人的偶像破壞掉,成千上萬的農民和貴族在他們槍口的威逼之下而接受了十字架。

當時的鐵腕人物豐臣秀吉得知了所有這些情況後,他意識到出現了不可避免的後果。於是,他聲明:“基督教牧師們來日本弘揚德行,其實呢,他們的德行卻是一個工具,是一個掩蓋他們對我們日本帝國存在險惡居心的工具。”



               …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May 3, 2017 at 9:30am — No Comments

房龍《地理的故事》(72)

中國 東亞大半島



對孔子、老子和孟子這些樸素的哲學思想,幾乎每個人都能理解、領會。如果你不相信,就能在中國人4000年的同化奇跡中找出證據來。公元10世紀,蒙古大帝國,這個更大的帝國吞並了中國,這個帝國疆域遼闊廣大,東起太平洋,西抵波羅的海。但是,這些蒙古帝王卻都同忽必烈一樣只有一個結局———被同化成漢人。蒙古王朝之後,代之而起的是明朝(1368—1644),這是中國最後一個漢家王朝。後來,滿洲一個韃靼國王又推翻了明朝,建起了自己的大清帝國。雖然滿洲統治者當時把漢族人征服了,強迫漢族人留起了長長的辮子,剃光了前額上的頭發,但是,他們仍然難逃和蒙古人一樣的命運,最終被同化得比漢族人還更像漢族人。…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May 3, 2017 at 9:28am — No Comments

房龍《地理的故事》(69)

亞洲南部半島的主人…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May 3, 2017 at 9:26am — No Comments

房龍《地理的故事》(68)

人和自然相互促進 共同發展



同土著人相比,這些新移民的武器更精良一些,如同所有強大民族對待弱小民族,雅利安人也是這樣對待土著人。雅利安人嘲笑達羅毗荼人,說他們是一群黑鬼,還奪去達羅毗荼人的稻田,掠走達羅毗荼人的女人,因為雅利安人帶來的女人太少了(穿越開伯爾山口的路途太艱險。他們無法從中亞帶足夠的女人南下)。當土著的達羅毗荼人稍微流露出一點反抗的意思,就會被殺死,雅利安人強行把達羅毗荼人的幸存者趕到半島上最荒涼的角落,讓他們聽天由命,任其自生自滅。

但是,土著的達羅毗荼人在數量上比雅利安人更有優勢,以致文明程度偏低的民族對文明程度偏高的民族產生了更大的影響力。為防止這種局面繼續發展,惟一的辦法就是把這些黑鬼們嚴格地限制在他們原來聚居之地,禁止達羅毗荼人出來活動。…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May 3, 2017 at 9:16am — No Comments

房龍《地理的故事》(67)

人和自然相互促進 共同發展

印度是由亞歷山大大帝發現的。但是,亞歷山大大帝雖然橫穿了錫克族的家園———旁遮普平原,跨越了印度河,卻未深入到印度腹地,而這個腹地才是真正的印度人的居住地。從那時直至今天,這些印度人一直在喜馬拉雅山與德干高原之間的那片恒河流域上生活著。直至公元1500年之後,葡萄牙航海家達·迦馬航行到了馬拉巴爾海岸,並在果阿登陸,歐洲人才因這次航行而首次揭開了這個奇異王國的神秘面紗。

一旦開通了歐洲至印度這個香料、大象和黃金寺廟之國的海上通道,地理學新知識就滾滾而來。為了滿足地圖市場的需求,阿姆斯特丹的地圖生產商不得不加班加點,玩命地干活。從此之後,歐洲人把這塊富庶的半島的角角落落都翻了個底朝天。下面對印度地貌作個簡介。…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May 3, 2017 at 9:16am — No Comments

房龍《地理的故事》(66)

阿拉伯

在普通地圖或地理手冊上,阿拉伯是亞洲的一部分。但是,對一個不了解地球人歷史的火星人來說,如果他做客地球,就很有可能得出不一樣的結論,以為內夫得沙漠———那片著名的阿拉伯沙漠,不過就是撒哈拉沙漠的延伸而已,只不過那條微不足道的印度洋淺灣把兩者分隔開來了。

紅海里布滿了暗礁,它的長度6倍於它的寬度。平均深度約為300英尋,但是,亞丁灣與印度洋的相接之處只有2至16英尋深。所以,在波斯灣形成之前,這片處處是火山島的紅海很有可能還是一個內陸湖泊,如同北海直至英吉利海峽出現之後才配稱之為海。…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May 3, 2017 at 9:15am — No Comments

房龍《地理的故事》(63)

亞洲西部高原

在帕米爾高原之西,巍巍的高山構成了一系列高原,高原不斷地向西伸展過去,直達黑海和愛琴海。

這些高原在人類歷史上發揮過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對現在的讀者來說,它們的名字並不陌生。先掂最重要的那部分說說。除非西方人種學家作出了錯誤的推斷,否則,現代西方人所屬的人種正是在印度河與東地中海之間這些高原和河谷之中孕育出來的,而且,人類文明的起點也是在這個地區。人類正是在這個地區掌握了科學的基礎,在這兒建起了人類道德規範的首要規則,而這些規範把人和動物本質地區別開來了。

自東向西,首先看到的是伊朗高原。這是一片鹽堿沙漠,處在群山的懷抱之中,海拔在3000英尺以上。盡管北靠里海和卡拉庫姆沙漠,南臨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但是,…

Continue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May 3, 2017 at 9:13a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