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許多時候,我們早已不去回想,當每一個人來到地球上時,只是一個赤裸的嬰兒,除了軀體和靈魂,上蒼沒有讓人類帶來什麼身外之物。
等到有一天,人去了,去的仍是來的樣子,空空如也。這只是樣子而已。事實上,死去的人,在世上總也留下了一些東西,有形的,無形的,充斥著這本來已是擁擠的空間。
曾幾何時,我們不再是嬰兒,那份記憶也遙遠得如同前生。回首看一看,我們普普通通的活了半生,周圍已引出了多少牽絆,伸手所及,又有多少帶不去的東西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缺了它們,日子便不完整。
許多人說,身體形式都不重要,境由心造,一念之間可以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February 14, 2019 at 4:57pm — No Comments
你翻閱他的人生履歷,追尋著他的足跡,感受著他的喜怒哀樂,並為著他的開心而開心,為著他的憂郁而憂郁。
你以為這就是愛了。
你讀他的文字,欣賞著他的才氣,喜歡聽他的言談歡笑,喜歡貼近他的感覺,甚至為著他願意與你說話,而欣喜異常。
你以為這就是愛了。
你對自己說你是願意做他的新娘的,願意與他攜手百年,願意為他置一處溫暖的家,讓他從此不再漂泊,願意為他生兒育女共享天倫。
你以為這就是愛了。…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February 14, 2019 at 4:55pm — No Comments
佛曰:前世五百次回眸, 換今生匆匆一瞥。
佛曰:以物物物,則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則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實,名物不實,是以物無物也。我也解釋不好。但只覺得此段話與《金剛經》里的內容非常吻合。不妨看看,也許就會心領神會了。只能意會,不可言傳。“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語言、文字又何嘗不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曰: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伽葉:如何能為離於愛者?
佛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即為離於愛者。…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February 13, 2019 at 10:49pm — No Comments
我問佛∶為何不給所有女子美麗的容顏?
佛曰∶那只是曇花一現,用來蒙蔽世俗的眼,沒有什麼美可以抵過一顆純凈仁愛的心,我把它賜給每一個女子,可有人讓她蒙上了灰。
我問佛∶世間為何有那麼多遺憾?
佛曰∶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既遺憾,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
我問佛∶如何讓心不再感到孤單?
佛曰∶每一顆心生來就是孤單而殘缺的,多數帶著這種殘缺度過一生,只因與能使它圓滿的另一半相遇時,不是疏忽錯過就是已失去擁有它的資格。…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February 13, 2019 at 9:17pm — No Comments
上星期的某一天晚上,我和一位朋友在西單附近吃飯。席間我們高談闊論,指點江山,臧否人物,言必及王小波、余傑、村上春樹、奧爾罕·帕慕克,聊的十分盡興。大約到了9點多,我們方才起身結帳,各自回家。我踏上地鐵之前,忽然看到一處還沒收攤的報刊亭,就走了過去。從西單到四惠東大約11站,全程要30多分鐘,我必須得買點什麼東西消遣。
我的視線從《科學美國人》掃到《譯林》,然後又從《看電影》掃到《三聯文化周刊》,來回溜達了五、六分鐘仍舊遊移不決,直到攤主不耐煩說要收攤了,我才催促自己下了決心,在攤子上抓了一本《讀者》,匆匆離去。在地鐵里,我捧著《讀者》看的津津有味,全然不顧自己曾經一逮著機會就嘲諷這本雜誌的種種劣行。《讀者》殺時間很是不錯,我在西單等地鐵的時候翻開扉頁寄語,在建國門看到中縫後的笑話欄目,然後四惠東地鐵停穩的一瞬間,我剛好掃完封底的廣告。…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January 19, 2019 at 12:12pm — No Comments
我相信,每個正常的人內心深處都有一點悲觀主義,一生中有些時候難免會受人生虛無的飄忽感侵襲。區別在於,有的人被悲觀主義的陰影籠罩住了,失卻了行動的力量,有的人則以行動抵禦悲觀主義,為生命爭得了或大或小的地盤。悲觀主義在理論上是駁不倒的,但生命的實踐能消除它的毒害。最淒涼的不是失敗者的哀鳴,而是成功者的悲嘆。在失敗者心目中,人間尚有值得追求的東西:成功。但獲得成功仍然悲觀的人,他的一切幻想都破滅了,他已經無可追求。失敗者僅僅悲嘆自己的身世;成功者若悲嘆,必是悲嘆整個人生。
我相信一切深刻的靈魂都蘊藏著悲觀。當然,真正深刻的靈魂決不會沈溺於悲觀。悲觀本源於愛,為了愛又竭力與悲觀抗爭,反倒有了超乎常人的創造。不過,深刻更在於,無論獲得多大成功,也消除不了內心蘊藏的悲觀,因而終能以超脫的眼光看待這成功。如果一種悲觀可以輕易被外在的成功打消,我敢斷定那不是悲觀,而只是膚淺的煩惱。…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January 6, 2019 at 10:40am — No Comments
人們總把我看成是一個不可理喻的怪人,我要申明的是,我不是什麼怪人,尤其不是應從社會中清除的野蠻粗魯的人。
的確,我常常衣冠不整,樣子很寒酸,不能保持很莊重的樣子。因為我長期沒有收入,我的衣服是我弟弟提奧的舊衣服改的,加上作畫時濺上的顏料,我無法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
有人說我的性格壞透了,無端地猜疑我,懷疑我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要說的是,我不追求地位和金錢,不會為世俗去改變我的性格。我熱愛生活,只要我牢牢抓住了生活,我的作品就會得到人們的喜愛。…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January 4, 2019 at 10:26am — No Comments
許多人說,錢鍾書記憶力特強,過目不忘。他本人卻並不以為自己有那麼“神”。他只是好讀書,肯下功夫,不僅讀,還做筆記;不僅讀一遍兩遍,還會讀三遍四遍,筆記上不斷地添補。所以他讀的書雖然很多,也不易遺忘。
他做筆記的習慣是在牛津大學圖書館(Bodleian——他譯為飽蠹樓)讀書時養成的。因為飽蠹樓的圖書向例不外借。到那里去讀書,只准攜帶筆記本和鉛筆,書上不準留下任何痕跡,只能邊讀邊記。鍾書的“飽蠹樓書記”第一冊上寫著如下幾句:“廿五年(一…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December 27, 2018 at 9:47pm — No Comments
一九九一年,我在浴室里跌斷腿,頓時身邊增加不少「管理人」,這個徒弟要求我不能吃這種食物,那個徒弟告訴我不能用那種拐杖,過分周到的看護,使我備感束縛。有時因為身體不適,這個弟子拿來這種藥,那個弟子拿來那種藥,我為了圓滿大家的好意,只得忍耐把兩種藥都吃下去。有些信徒說美國好,叫我去美國度眾;有些信徒說澳洲好、非洲好、歐洲好,也希望我前往弘法。我為了滿足大家的「好」,所以,只有忍耐旅途勞頓,到處飛行雲遊。
雖然百般無奈,但是想到為師者在他們的心目中永遠年輕,也只有自我解嘲了。有時回頭反省:「為人著想」固然便利了別人,卻也讓我「就這樣忍了一生」。我的腿子之所以會摔斷,正是因為在盥洗時聽到電話鈴聲,為了怕對方著急,趕緊從浴室沖出來時,不慎滑倒所致。雖然有了這次前車之監,我還是盡量不讓電話鈴聲超過三聲以上,與生俱來的性格實在不容易改掉啊!…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November 11, 2018 at 4:47pm — No Comments
有一回在外地講經,天氣突然變冷,有位弟子為我買了一件毛衣,我連說:「厚的衣服真好!」意在讃美他的用心體貼,沒想到日後大家都說我喜歡穿厚的衣服,從此盡管天氣轉熱,侍者也依舊為我準備厚的衛生衣、厚的羅漢褂,乃至特地訂制厚的長衫大袍,我向來不忍拂逆別人的好意,因此只有自己忍受汗流浹背之苦了。…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November 11, 2018 at 4:47pm — No Comments
一九八五年,我從佛光山住持之位退居下來,將寺務交給心平處理。在傳法大典那天,記者們目睹滿山滿谷的人們對我種種恭敬,甚至匍匐迎送,好奇地問我何以致此?我突然想起國片「我就這樣過了一生」這句話,心中不禁感觸良多,回想大家對我的肯定,是自己付出多少的辛苦、忍耐所換取來的成果啊!如果將這部片名換一個字,改為「我就這樣忍了一生」,用來形容自己,應該是很貼切的寫照了。…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November 11, 2018 at 4:46pm — No Comments
我說:“你不能叫他陳先生,你要叫他爸爸。”結果我陪我的父母在西班牙過了十六天,回到迦納利群島,荷西請了假在機場等我們。我曾對他說:“我的生命里有三個人,一個是爸爸,一個是媽媽,還有就是你,再者就是我自己,可惜沒有孩子,否則這個生命的環會再大一點,今天我的父母能夠跟你在一起,我最深的願望好像都達成了,我知道你的心地是很好的,但你的語氣和脾氣卻不一定好,我求求你在我父母來的時候,一次脾氣也不可發,因為老人家,有的時候難免會有一點嚕嗦。”他說:“我怎麼會發脾氣?我快樂還來不及呢!”
為了要見我的父母,他每天要唸好幾小時的英文,他的英文還是三年以前在奈及利亞學的。當他看到我們從機場走出來時,他一隻手抱著媽媽,另一隻手抱著爸爸,當他發現沒有手可以抱我時就對我說:“你過來。”然後他把我們四個人都環在一起,因為他已經十六天沒有看到我了。然後又放開手緊緊地抱抱媽媽、爸爸,然後再抱我。…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November 11, 2018 at 4:06pm — No Comments
你是不是還想結婚?
在馬德里的一個下午,荷西邀請我到他的家去。到了他的房間,正是黃昏的時候,他說:“你看墻上!”我擡頭一看,整面墻上都貼滿了我發了黃的放大黑白照片,照片上,剪短髮的我正印在百葉窗透過來的一道道的光紋下。看了那一張張照片,我沈默了很久,問荷西:“我從來沒有寄照片給你,這些照片是哪里來的?”他說:“在徐伯伯的家里。你常常寄照片來,他們看過了就把它擺在紙盒里,我去他們家玩的時候,就把他們的照片偷來,拿到相館去做底片放大,然後再把原來的照片偷偷地放回盒子里。”我問:“你們家里的人出出進進怎麼說?”“他們就說我發神經病了,那個人已經不見了,還貼著她的照片發癡。”我又問:“這些照片怎麼都黃了?”…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November 11, 2018 at 4:06pm — No Comments
那時候我很怕他再來纏我,我就說:“你也不要來纏我,從現在開始,我要跟我班上的男同學出去,不能再跟你出去了。”
這麼一講自己又緊張起來,因為我害怕傷害到個初戀的年輕人,通常初戀的人感情總是脆弱的。他就說:“好吧!我不會再來纏你,你也不要把我當作一個小孩子,因為我們這幾個星期來的交往,你始終把我當作一個孩子,你說‘你不要再來纏我了’,我心里也想過,除非你自己願意,我永遠不會來纏你。”…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November 11, 2018 at 4:04pm — No Comments
今天要說的只是一個愛的故事,是一個有關三十歲就過世的一個男孩子,十三年來愛情的經過,那個人就是我的先生。他的西班牙名字是Jose,我給他取了一個中文名字叫荷西,取荷西這個名字實在是為了容易寫,可是如果各位認識他的話,應該會同意他該改叫和曦,和祥的“和”,晨曦的“曦”,因為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可是他說,那個“曦”字實在太難寫了,他學不會,所以我就教他寫這個我順口喊出來的“荷西”了。
這麼英俊的男孩!…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November 11, 2018 at 4:00pm — No Comments
卡爾·施皮特勒 (Carl Spitteler 1845-1924) 瑞士著名詩人,用德語寫作。代表作是敘事史詩《奧林匹斯山的春天》(1905),並因這部作品而於191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神簽
樂天的水手
女歌手
含笑的玫瑰
一位公爵的女兒,
嗑著果仁,…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November 2, 2018 at 9:02pm — No Comments
在楓樹的黃昏里
豎一根傾斜的十字架,
那里,有一個聲音在低語,
慢慢地,猶如遠方教堂的鐘聲:
挖第一鍬時,我想起青春的歲月;
挖第二鍬時,我想起我的罪過;
當第三鍬黃土撒落時,
我想起每一句肺腑之言。…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October 10, 2018 at 3:25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3 Comments 83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