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ing Link's Blog (264)

蒲松齡紀念館(下)

蒲松齡紀念館現存蒲松齡手稿原件共有四件,分別爲《聊齋表文草》、抄《莊子秋水篇》、“抄前人詩賦文”、《擬表九篇》。另外,《聊齋誌異》手稿(上半部)、《聊齋雜記》手稿以及蒲松齡在江蘇寶應作幕賓時代縣令孫蕙撰冩的《鶴軒筆札》手稿原件分別珍藏於沈陽圖書館和青島博物館,蒲松齡紀念館展出了其影印件、複製件。

蒲松齡生前使用過的四枚印章,後從蒲松齡墓出土。這四枚印章皆粗質壽山石料、赭色。分別是“蒲氏松齡”陽文篆書圓形印,印面直徑 18 毫米,高 50 毫米;“松齡留仙”陰文篆書方形印,印面 18 毫米見方,高 52 毫米;“留仙”陽文篆書方形印,印面 15 毫米見方,高 50 毫米;“柳泉”陽刻風景肖形印章,印面 19 毫米見方,高 50 毫米。這四枚印章皆是國家一級文物。…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uly 27, 2023 at 3:00pm — No Comments

蒲松齡紀念館(上)

一、歷史沿革

蒲松齡紀念館的前身是蒲松齡故居管理委員會,隸屬於山東省淄博市文化局。蒲松齡故居座落在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西距淄川城八里許。蒲松齡(1640-1715)去世後,一直由其後人居住。抗日戰爭期間,故居毀於日軍戰火,僅剩殘垣四堵。

1948 年,濟南解放後,人民政府即派員了解聊齋故址及蒲墓的毀壞情況。全國解放後,蒲松齡故居迎來了第一個春天。 1953 年,山東省政府於委派著名聊齋學專家路大荒等人前來蒲家莊考察認定, 1954 年進行了初步修複。當時隻有聊齋正房三間,東、西廂房各兩間,東大門樓一幢,房屋均爲方正石及亂石牆基,青磚立柱,小青瓦接簷,土坯,草頂,正房三間,建築面積 27 平方米,東西廂房建築面積各爲 17 平方米,是…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uly 24, 2023 at 10:00am — 1 Comment

鄭磊·農業4.0”時代(下)

「農村成爲“資源整合者”」

該書用三章的篇幅探討了可持續發展農業和中外的實踐案例。作者認爲農業具有“生産、生活、生態”的屬性,農村具有“共存、共生、共享”的特徵;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兼顧農民的生計、農村的就業和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

國內案例因爲限於信息可得性,以及有些試驗性做法還處在起步階段,可能較難在其他地區複制。中國各地區地理、氣候和農業資源差異較大,需要根據當地情況,因地制宜地設計或選擇合適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儘管如此,作者仍從共性方面總結了針對中國農業的發展建議。…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uly 19, 2023 at 8:00am — No Comments

鄭磊·農業4.0”時代(上)

民以食爲天,是古老農業時代的生活智慧。 即便我們一隻腳已經邁入了數字經濟時代,農業生産仍是工業的基礎,而氣候變化導緻的農業生産波動,也依然體現在工業經濟週期之中。



在實現以無土栽培和人工光照技術爲主的農業生産之前,農業該如何發展仍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核心問題。 在21世紀生態文明轉型的時代背景下,中國的農業發展要如何從過去不遺餘力地用工業化方式改造傳統農業的舊模式,向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進行轉化?



這正是農業經濟學家溫鐵軍及其團隊20年來在農業生態化和社會化的實踐中努力想要回答的問題。



在他的新作《從農業1.0到農業4.0:生態轉型與農業可持續》中,他系統總結了國內外農業模式,探討了生態轉型與農業可持續發展,通過翔實的國內外可持續農業實踐案例,爲中國的農業經濟把脈開方,其建議值得我們思考。…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uly 13, 2023 at 10:00am — No Comments

营銷 4.0 (4)

*按部就班的多渠道營銷

第一步,描繪客戶路徑所有可能的觸點和渠道。觸點是每一種線上線下、直接與非直接的、客戶與品牌和其他客戶交流品牌相關內容時的交流活動。渠道指的是任何客戶同品牌交互的線上或者線下的媒介。渠道包括兩大類,交流渠道和銷售渠道。其中交流渠道包括所有傳達內容和消息的渠道,比如電視、紙媒、社交媒體、內容網站、客服中心等。而銷售渠道包括所有交易所需要的渠道,比如零售店、銷售人員、電子商務網站、電商專員和産品展。一個觸點可能涉及一個或者多個渠道。觸點和渠道越多,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就越高,但制定多渠道戰略就越難。在制定計劃時,營銷人員需要在市場佔有率和簡潔性之間尋找平衡。

第二步,找出關鍵的觸點和渠道。…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une 24, 2023 at 2:00am — No Comments

营銷 4.0 (3)

第三部分·策略營銷在數字經濟中的應用



第八章 以人爲本的營銷,提高品牌吸引力

在以人爲本的時代,越來越多的品牌積累了更多的人的特性,這需要品牌通過社區聆聽、網絡日誌和同理心研究發覺客戶內心深處的需求和渴望。品牌要打造人性化的一面,才能更好地滿足這些需求和渴望。…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une 24, 2023 at 1:00am — No Comments

营銷 4.0 (2)

第四章 數字經濟的營銷

移動互聯網帶來了點對點的連通,用戶對比過去了解的信息更多,決策也更加明智。

*近些年來,品牌也成爲品牌服務用戶的一種體現。隨着新興技術的出現,産品週期的縮短和趨勢的迅速變化,品牌只有具備動態性,才能在各種環境下適應自如。

*市場營銷組合是計劃提供給客戶的內容和途徑的經典工具。它有4P因素:産品、價格、渠道和促銷。在互聯網時代,營銷組合的概念變得更加需要用戶的參與。4P的營銷組合如今被重新定義爲4C元素:共同創造、通貨、公共活動、對話。…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une 23, 2023 at 9:00pm — No Comments

营銷 4.0 (1)

營銷1.0——工業化時代以産品爲中心的營銷,解決企業如何實現更好地交易問題。

營銷2.0——以消費者爲導向,不僅僅需要産品有功能差異,還需要企業向消費者訴求情感與形象。

營銷3.0——以價值觀驅動的營銷,它把消費者從企業 “捕 “”捉的獵物” 還原成“豐富的人”,是以人爲本的營銷。

營銷4.0——以大數據、社群、價值觀營銷爲基礎,企業將營銷中心轉移到如何與消費者積極互動上、尊重消費者爲主體的價值觀,讓消費者更多的參與到營銷價值的創造上來。



第一部分 營銷發展的基本趨勢…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une 23, 2023 at 8:00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TikTok年代:刷亮華團品牌路徑圖〉(下)

倫理:組織與参與者(鄉親、宗親、社運志工)維持良好關係,建立情感連接、認同共識;参與者爲社團傳播口碑,讓組織“無成本”、“無營銷”,便擴大社會影響和實惠收益(如享受到大學或企業社會責任資源)。

生產鏈:社團文創商品如書刊、吉祥物、紀念品或生活用品等,從設計、生產、廣告到供貨,有良好的資源整合、商品信息互通、價格上下線協同、庫存全局可視、營銷資源共享、會員機制統一、配送管理統一等設置。…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une 23, 2023 at 5:00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TikTok年代:刷亮華團品牌路徑圖〉(上)

你對華團還有期望嗎?



你真的認為,好些老字號的宗親、鄉親社團在傳統福利、文教與社會關懷之餘,非搞個“總商會”不可,才可能搭上一带一路的大願景?



不管多偉大的憧憬,在媒體4.0的年代,没有一套完善的营銷方略,再响亮的名堂,還不如一個搞活了TikTok的漢堡包街販呢。…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June 19, 2023 at 11:30pm — 1 Comment

王晗·外地遊客眼中的長沙:煙火人間 這裏有向往的生活

橘子洲頭人山人海,黃興路步行街摩肩接踵……「五一」假期接近尾聲,長沙熱門商圈景點熱度依舊不減,魅力四射。5月2日,記者采訪幾位外地遊客,了解他們眼中的長沙是怎樣的存在。

夜生活名不虛傳

德國人Simon今年「五一」跟幾個朋友從上海來到長沙,住在五一廣場附近的一家民宿。「淩晨一兩點,解放西路上還全是人,熱鬧得像新年,長沙夜生活果然名不虛傳。」…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May 6, 2023 at 8:30pm — No Comments

常建華〈試論中國地方誌的社會史資料價值〉(10)

屬於建置類的「宮室」往往含有珍貴的社會史資料,如宗族資料就是一例。徽州的地方誌重視宮室記載,弘治《徽州府誌》卷 10、嘉靖《徽州府誌》卷 21、萬曆《祁門縣誌》卷4 都設有「宮室」門類,記載「祀先之所」、宗祠,是我們了解宗族祠堂的重要資料⑦。不過萬曆《祁門縣誌》記載「宮室」是在「人事誌·恤政」,至清代,同治《祁門縣誌》記載祠堂則屬於輿地誌的「祠宇誌」。而清修《黟縣誌》祠堂屬於「政事誌」,《婺源縣誌》祠堂於「建置誌·宮室」,《休寧縣誌》「宗祠」附於「建置誌·壇壝」,《績溪縣誌》「族祀」屬於「祀典誌」。總之,建置(或祀典類)類記載祠堂建築,為我們研究宗族提供了資料。…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March 8, 2023 at 5:00pm — No Comments

常建華〈試論中國地方誌的社會史資料價值〉(9)

研究表明,官修誌書風俗門除了一般性的衣食住行、歲時禮儀等風俗習慣外,還有以下特色:一是風俗門所列氣候、風信、潮汐、占驗等項,乃因關乎農業社會的人倫生息、生產作業以及政事運作;二是所記「番俗」篇幅多寡與特定時期開發、漢化成反比;三是分列漢人、原住民直接牽連大一統帝國進行有效統治的需要。



認為風俗門類論述的焦點,反映主事官員對於臺灣移墾社會的認知,事關國家政策的施行,隱約之間流露出文化優越感的色彩。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風俗升降/與政權推移的詮釋架構;漢番分野/習俗美惡的價值判斷;移風易俗/化番為民的整治意圖

地方誌中的風俗誌反映的社會內容非常豐富,就以自己的研究為例。我通過地方誌風俗誌等資料研究過明清時期的溺嬰現象…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February 28, 2023 at 7:00pm — No Comments

常建華〈試論中國地方誌的社會史資料價值〉(8)

祥異、災祥的內容有時也獨立成荒政或稱恤政。主要講指統治者就農業災荒采取救濟措施。方誌記載各年水旱風災程度、範圍以及救災情況。萬曆《河間府誌·恤政誌》就內含歷代、時政兩項,嘉慶《餘杭縣誌》卷十四也是《恤政》。



祥異、災祥資料也是研究疾病醫療
社會史的重要來源,餘新忠就依據清代江南江寧、蘇州、松江、鎮江、常州、太倉、杭州、嘉興、湖州、紹興、寧波 11 個府州的方誌中的輿地誌庶征類、雜記中的災祥、祥異(機祥、祲祥、祥眚),編制出《清代江南分府疫情年表》,然後分析瘟疫的時空分布以及相關社會問…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February 16, 2023 at 9:00pm — No Comments

常建華〈試論中國地方誌的社會史資料價值〉(7)

觀閣:記載亭臺、樓閣等古跡建築。入古跡誌、或建置誌,常與苑囿、冢墓、宮殿、城

池、臺榭等門類。

此外,學校(學宮)往往也隸屬建置,記載學宮的建立、變遷、重建等情況。方誌還有反映本地駐軍營寨等軍事情況的記載,主要見於邊疆地區的的誌書中。如孫世芳修《嘉靖宣府鎮誌》卷十亭障考,記有塞垣、墩臺、墩臺官軍名額、歷代請築墩臺、塞垣的奏疏。

3、食貨:記載經濟內容,嘉靖《贛州府誌》卷四為食貨誌,記載當地田制、戶口、賦役、倉庫、漕運、鹽法、雜稅、錢法、礦冶、市糴、會計等情況。下面就其中部分內容加以解釋。…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February 14, 2023 at 7:00pm — No Comments

常建華〈試論中國地方誌的社會史資料價值〉(6)

地方誌的分誌,指的是相當於紀傳體中的誌的內容。我們將各種體例的地方誌混合在一起,用綱目形式考察其共同內容的史料價值。



我們先進行類目解釋。在兩級分目體,即先分大的門類,以下再分細目。



1、地理誌,或以疆域誌、輿地誌名。輿地,指大地。主要記載行政區域範圍、山嶺、河流、名勝古跡、風俗等。如宋代《澉水誌》地理門有沿革、風俗、形勢、戶口、稅賦、鎮名、鎮境、四至八到、水陸路九目。又如嘉靖壽州誌,輿地內含沿革、星野、疆域、形勝、…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February 12, 2023 at 7:30pm — No Comments

常建華〈試論中國地方誌的社會史資料價值〉(5)

綱目法則分門別類,內容清晰。如宋代的《咸淳毗陵誌》,類分十九,下轄五十二目。

再如嘉靖《鄢陵誌》是較早的典型,全書八誌,誌下分目。誌目情況如下:



地理誌:疆域、
星野、山川、堤坡;建置誌:城池、縣署、學校、屬署、祠祀、倉鋪、坊巷、鄉堡、鎮店、村莊、津梁;田賦誌:土田、戶口、稅糧、農桑、課貢、徭役、土產;官師誌:官制、縣官、學官、名宦、風俗;人物誌:孝友、忠義、理學、經術、名德、文學、隱逸、科目(貢薦、任子)、褒恤、冊謚、貞節、應募;…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February 11, 2023 at 7:30pm — No Comments

常建華〈試論中國地方誌的社會史資料價值〉(4)

至於表,主要便於進行統計、查找與節約篇幅。如職官的記載,主要內容是歷代文武官

員品級、職掌等。或以官階列載,或置表記載,還有將兩者結合的中國地方誌中的人物誌傳占有重要地位。地方誌記載人物傳記,至少可以追溯到秦漢興起的郡書。



至宋代定型的方誌,人物傳記的記載已經專門化和分類化。宋元方誌記載的人物
傳記可觀,朱士嘉編《宋元方誌傳記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3 年版)根據三十種宋元方誌人物傳記編成,收錄人物共計 3949…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February 10, 2023 at 6:00pm — No Comments

常建華〈試論中國地方誌的社會史資料價值〉(3)

地方誌里數量最多的是府州縣誌,一般來說地方誌主要是指府州縣誌。其中縣誌的資料比較具體詳實,歷史的整體性強,府誌往往也是在縣誌(及州誌)基礎上編纂的,所以初讀地方誌應當先讀縣誌,研究也應該以縣誌為基礎。以上萬曆《新昌縣誌》的事例,就說明了縣誌的重要性。府州縣誌也容易與族譜等互相配合使用,共同構成地方文獻群體以省為範圍纂修的地方誌是通誌,明代創修並普遍化。《中國地方誌聯合目錄》著錄現存各類明代通誌 37 種,名稱不一,有通誌、總誌、大誌、大記、圖經、誌、書等名稱。清…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February 9, 2023 at 6:00pm — No Comments

常建華〈試論中國地方誌的社會史資料價值〉(2)

研究區域史或地域史,則首先是從整體觀念出發的。認為只有把人物、事件、制度甚至史料放在特定空間才能認識。地域空間建立的歷史聯系性,可以保證歷史的整體性,地域史得到的歷史認識更反映歷史實際,更為深刻。從地域看大歷史,有可能建立新的歷史體系。

因此,研究歷史從地域入手,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而認識特定的地域、區域,最直

接的歷史資料就是地方誌。如此看來,從閱讀地方誌入手研究地域、區域史,也就具有了方法論意義。而如何閱讀地方誌,就需要進一步講求。在我看來,閱讀地方誌首先應樹立歷史…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February 8, 2023 at 6:0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7

2016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