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教室,一個古老的概念,傳統的解讀:教師教書、學生聽課的場所。教室,又是一個嶄新的概念,可以作出新的解讀:教室——閱覽室,飄蕩著書香,充溢著閱讀的自 由;教室——工作坊,學生可以觀察、實驗,用各種工具操作,飄蕩著問題,充溢著探究;教室——遊戲間,小學生在遊戲中學習,遊戲就是學習,飄蕩著歡樂,充 滿著智慧。當然,教室還可以是聊天室,等等。理念變了,內涵豐富了,功能也變了。
最近,我又從另一個維度對教室作了解讀。一篇《我們要什麼樣的孩子》的文章,說有個中國孩子在日本上學,這個孩子的日語不好,但上課發言非常積極。孩子的父母問他怎麼就不怕出錯,孩子回答說:不怕,老師說教室就是出錯的地方。
教室,出錯的地方,多好的理念!
這…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April 17, 2016 at 6:43pm — No Comments
古時候,南方有個賭漢嗜賭成性,賭光了所有的家當和田產,一咬牙,又把妻子作了賭注。結果,把妻子也賭出去了。一無所有的賭漢,砍斷自己的一根手指,發誓今生今世不再去賭,就走上了流亡北方的漫漫路途。在一個風雪之夜,賭漢饑寒交迫,昏倒在路旁……
醒來時,他發現自己被一個好心的老和尚收留在廟裏。老和尚聽了賭漢的哭訴,向他講了許多戒賭的方法。老和尚最後說:“賭,其實是貪欲在作怪,這是人人心裏都有的一道坎兒,跨過了這道坎兒,也就沒有了貪欲,也就不會再賭了。”說得賭漢淚眼模糊。…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April 14, 2016 at 10:00pm — No Comments
蔣彜先生在他的〈中國書法〉裏說了“尊敬文字”的一段話:“對寫下的文字的鐘愛之情,從童年時代起就灌輸到中國人的靈魂,我們受的教育就是不許撕碎寫過字的紙,也不濫用任何紙張來寫字。即使它是張廢紙,中國城市的每個區,甚至最小的村落,都建有用來燒寫過字的紙的塔,我們稱之為“習字塔”———憐惜文字的塔。
正因為我們如此尊敬文字,我們才不忍它們被踩在腳下或被扔入那些令人厭惡的地方,經常可以看到,老人們背著竹筐,從街道和馬路上拾集這種廢紙去習字塔焚燒,可能你會肯定認為,他們這樣做不過是出於一種潔癖!”
尊敬文字…
Added by 鮮拿哥 on April 14, 2016 at 9:07am — No Comments
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發展上,很幸運地挖到了一些居住遺址。磁山裴李崗文化是比較早、比較簡單的文化。這個居住遺址最重要的發現是“紅燒土”。有一塊地方土質特別硬。這證明了當時已經有固定用火的地方,因為長年在那個地方用火,就將把底下的地面燒硬了。
日照東海峪的房址,面積就更大了。有清楚的柱洞,圍繞了一個“灶址”,就是燒灶固定用火的地方,旁邊還遺留有陶罐。這裡出土了好幾個房舍遺址。…
Added by 鮮拿哥 on April 9, 2016 at 12:19am — No Comments
說茶,免不了要與酒比較。酒醉人,茶不醉人。酒誤事,茶不誤事。酒熏人,茶不熏人。
酒難成聖,茶能成聖。陸羽寫了世界第一部《茶經》成了“茶聖”,沒聽說過古今中外誰寫過《酒經》,只聽說有酒神酒仙之稱,還沒聽說過酒聖之譽……
當然,酒比茶容易營造熱烈歡樂的氣氛,無怪乎上至國宴,下至朋友小聚,都讓酒唱主角,而讓茶演配角。每逢盛宴喜宴,只聞祝酒詞祝酒歌,不聽祝茶詞祝茶歌。茶, 甘於寂寞,樂於做酒前飯後的點綴。茶永遠不會像酒那樣燃燒起人們的心中烈焰,掀動起人們的胸中狂濤,讓人們飛盞濫觥手舞足蹈物我兩忘喜憂兩忘榮辱兩忘,茶…
Added by 鮮拿哥 on April 4, 2016 at 10:48am — No Comments
賈祖璋(1901~1988),福建漳州人,著名生物科普作家。共出版科普作品集20余種,代表作有《鳥與科學》等。…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March 29, 2016 at 5:46pm — No Comments
林明曾經擁有世界上最深最長地下礦場,並曾因錫礦業而輝煌一時,距離彭亨州首府關丹大道收費站26公裏的山谷地區。由於後來錫價的崩潰,英國公司倒閉,年輕人慢慢離開到外地謀生,而年長者只能留下度過晚年。如今雖然礦業己荒廢,但卻迎來登林明山看雲海,以及壯觀的彩虹瀑布而聞名,給當地注入了一些新的生命元素。
看雲海是一件美好的事,每當出門旅行,如有機會看雲海,我一定會去。在看過許多地方的雲海後,我個人覺得,林明山雖不高,但卻能看到變化無窮,層次分明,一望無際。她是我目前見過最美的雲海。
林明的彩虹瀑布是大自然與運氣結合的美景,由於天然地理結構與陽光角度的因素,讓瀑布中間懸掛著一道美麗的彩虹。何為運氣?因為到過的朋友們並非每個人都有緣可以看得見彩虹。但我想,單看她那從高度超過70米直沖而下的壯觀瀑布,就已經可以滿足我了。…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March 28, 2016 at 2:00pm — No Comments
參天大樹挺拔聳立枝繁葉茂,正是來自深紮大地默默無聞的根的支撐。根死樹必枯。
淩雲高樓巍峨壯觀氣勢撼人,正是來自厚重堅實的基石無語的支撐。基石陷塌樓必危。
剛強的柱石支撐起了百年不倒的大橋,堅韌的鋼軌支撐起了呼嘯奔馳的列車。
失去了支撐,所有耀眼的燦爛定會黯然失色。
臺下十年功支撐起了臺上一分鐘,讀書十年苦支撐起了一朝天下名。
一位打破世界記錄的舉重運動員說:“我舉得起世界記錄,但舉不起我平時流下的汗水。”原來那世界記錄是由那點滴汗水支撐起的。…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March 26, 2016 at 10:19am — No Comments
在北平,芙蓉雞片是東興樓的拿手菜。請先說說東興樓。東興樓在東華門大街路北,名為樓其實是平房,三進又兩個跨院,房子不算大,可是間架特高,簡直不成比例,據說其間還有個故事。當初興建的時候,一切木料都已購妥,原是預備建築樓房的,經人指點,靠近皇城根兒蓋樓房有窺視大內的嫌疑,罪不在小,於是利用已有的木材改造平房,間架特高了。據說東興樓的廚師來自禦膳房,所以烹調頗有一手,這已不可考。其手藝屬於煙臺一派,格調很高。在北京山東館子裏,東興樓無疑的當首屈一指。…
Added by 鮮拿哥 on March 24, 2016 at 12:41pm — No Comments
自然現象,包括生命現象,都有自己獨特的本色。天以藍,地以黃,山以青,水以綠,虎以猛,人以善,各有本色。
特色孕育、存在於本色之中,本色襯托、支撐於特色之間。本色愈重,特色愈明;本色愈濃,特色愈亮。保持本色,才能創造特色。離開了本色,所謂的特色也就會黯然失色。
本色是生命的一種底色。對於一個人來說,這種底色,是品德、行為、知識、能力等方方面面基本因素的積累。生命有了底色,就會百折不撓、迎難而上,就會奮力拼搏、與時俱進,就會充滿生機與活力。
本色是生命的一種底氣。這種底氣,表現為蓬勃向上的朝氣,敢打敢拼的銳氣,寧折不彎的正氣。打足底氣,生命就可以凸顯踏踏實實、堂堂正正、大大方方的基本風格。底氣足,生命可以氣吞山河;底氣沒了,生命也就奄奄一息。…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March 22, 2016 at 10:52pm — No Comments
有人說:
心靈脆弱,像早春三月綻放枝頭的桃花,經不起狂風暴雨的吹打;
心靈純潔,像隆冬臘月大雪彌漫的原野,經不起汙泥濁水的沖刷;
心靈善良,像青青草原嗷嗷待哺的羔羊,經不起野蠻仇恨的傾軋;
心靈寬廣,像浩浩大海,如朗朗青天,包容萬物、吞吐八荒……
又有人說:
心靈殘忍,如恩將仇報的毒蛇,常常落井下石、見死不救;…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March 14, 2016 at 9:54pm — No Comments
或許,理想和現實相距太遙遠,無法把自己放飛; 或許,平淡的生活交替輪回,早已把鬥志磨碎。多少次築起的夢想堡壘,又一次次地被現實摧毀,充滿陽光的日子總覺得是那麼少。不想流於平庸,卻又在平庸中沈 沒。明明知道盲從是一種無知的表現,卻始終走不出那層重圍。無數次的掙紮,換來的是脆弱和敏感。重復著別人的老路,蜷縮在窠臼裏面不能解脫。這樣活著不累 嗎?還不如為自己喝彩!
為自己喝彩,給自己一份執著,少一些失落,多一份清醒。人生不相信眼淚,命運鄙視懦弱。困難和不順在所難免,如果總是沮喪,生活便是荒蕪的沙漠,不如用自己的腳步來踩死自己的影子。戰勝厄運,首先要戰勝自己。
為…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March 13, 2016 at 9:37am — No Comments
白肉,白煮肉,白切肉,名雖不同,都是白水煮豬肉。誰不會煮?但是煮出來的硬是不一樣。各地的館子都有白切肉,各地人家也都有這樣的家常菜,而巧妙各有不同。
提起北平的白切肉,首先就會想起沙鍋居。沙鍋居是俗名,正式的名稱是“居順和”,坐落在西四牌樓北邊缸瓦市路東,緊靠著定王府的圍墻。
沙鍋居的名字無人不知,本名很少人知道。據說所以有此名稱是由於大門口設了一個竈,上面有一個大沙鍋,直徑四尺多,高約三尺,可以煮一整只豬。這沙鍋有百余年的歷史,傳說從來沒有換過湯!我想這是不可能的事,那樣大的沙鍋如何打制,如何能經久不裂,一鍋湯如何能長久不換?這一定是好事者謅出來的故事。…
Added by 鮮拿哥 on March 12, 2016 at 9:00am — No Comments
偶臨某小館,見菜牌上有核桃腰一味,當時一驚,因為我想起厚德福名菜之一的核桃腰。由於好奇,點來嘗嘗。原來是一盤炸腰花,拌上一些炸核桃仁。軟炸腰花當然是很好吃的一樣菜,如果炸的火候合適。炸核桃仁當然也很好吃,即使不是甜的也很可口。但是核桃仁與腰花雜放在一個盤子裏則似很勉強。一軟一脆,頗不調和。
厚德福的核桃腰,不是核桃與腰合一爐而冶之;這個名稱只是說明這個腰子的做法與眾不同,吃起來有核桃滋味或有吃核桃的感覺。腰子切成長方形的小塊,要相當厚,表面上縱橫劃紋,下油鍋炸,火候必須適當,油要熱而不沸,炸到變黃,取出蘸花椒鹽吃,不軟不硬,咀嚼中有異感,此之謂核桃腰。…
Added by 鮮拿哥 on March 9, 2016 at 8:33pm — No Comments
北平前門外大柵欄中間路北有一個窄窄的小胡同,走進去不遠就走到底,迎面是一家軍衣莊,靠右手一座小門兒,上面高懸一面紮著紅綢的黑底金字招牌“厚德福飯莊”。看起來真是不起眼,局促在一個小巷底,沒去過的人還是不易找到。找到了之後看那門口裏面黑咕隆咚的,還是有些不敢進去。裏面樓上樓下各有兩三個雅座,另外三五個散座,那座樓梯又陡又窄,險巇難攀。可是客人一踏進二門,櫃臺後門的賬房苑先生就會扯著大嗓門兒高呼:“看座兒!”他的嗓門兒之大是有名的,常有客人一進門就先開口:“您別喊,我帶著孩子呢,小孩兒害怕。”…
Added by 鮮拿哥 on March 4, 2016 at 9:11am — No Comments
大家都知道北平月盛齋的醬羊肉醬牛肉,制作精良,聞名遐邇。其實夏季各處羊肉床子所賣的燒羊肉,才是一般市民所常享受的美味。月盛齋的出品雖然好,誰願老遠地跑到前門戶部街去買他一斤兩斤的肉?…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February 29, 2016 at 10:26pm — No Comments
嚴辰《憶京都詞》有一首是這樣的:
憶京都·陸居羅水族
鯉魚碩大鯽魚多,
當客擊鮮隨所欲。
此間俗手味烹鮮,
令人空白羨臨淵。
嚴辰是浙江人,在魚米之鄉居然也懷念北人的烹鮮。故都雖然嘗不到黃河鯉,但是北平的河南館子治魚還是有獨到之處。厚德福的瓦塊魚便是一絕。一塊塊炸黃了的魚,微微彎卷作瓦片形,故以為名。上面澆著一層稠黏而透明的糖醋汁,微撒姜末,看那形色就令人饞涎欲滴。…
Added by 鮮拿哥 on February 22, 2016 at 6:45pm — No Comments
東興樓又一名饌曰烏魚錢。做法簡單,江浙館皆優為之,而在北平東興樓最擅勝場。
烏魚就是墨魚,亦稱烏賊。不是我們這裏盛產烏魚子的烏魚。俗謂烏魚蛋,因蛋字不雅,以其小小圓圓薄薄的形狀似制錢,故稱烏魚錢。而事實上也不是蛋,魚卵哪有這樣大?誰又有本領把它切得那樣薄,那樣勻?我一直以為那是蛋,有一年在青島順興樓飲宴,上了這樣一碗羹,皆誇味美,座中有一位曾省教授,是研究海洋魚產的專家,他說這是烏賊的子宮,等於包著魚卵的胞衣,曬幹之後就成了片片的形狀,我這才恍然大悟。
烏魚錢制羹,要用清澈的高湯。魚錢發好,洗凈入沸湯煮熟,略勾粉芡,但勿過稠,臨上桌時撒芫荽末、胡椒粉,加少許醋,使微酸,殺腥氣。…
Added by 鮮拿哥 on February 16, 2016 at 8:43pm — No Comments
糟就是酒滓,凡是釀酒的地方都有酒糟。《楚辭·漁父》:“何不鋪其糟而歃其釃?”可見自古以來酒糟就是可以吃的。我們在攤子上吃的醪糟蛋(醪音撈),醪糟乃是我們人人都會做的甜酒釀,還不是我們所謂的糟。說也奇怪,我們臺灣盛產名酒,想買一點糟還不太容易。只有到山東館子吃糟溜魚片才得一嘗糟味,但是有時候那糟還不是真的,不過是甜酒釀而已。
糟的吃法很多。糟溜魚片固然好,糟鴨片也是絕妙的一色冷葷,在此地還不曾見過,主要原因是鴨不夠肥嫩。北平東興樓或致美齋的糟鴨片,切成大薄片,有肥有瘦有皮有肉,是下酒的好菜。《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馬二先生看見酒店櫃臺上盛著糟鴨,“沒有錢買了吃,喉嚨裏咽唾沫”。所說的糟鴨是剛出鍋的滾熱的,和我所說的冷盤糟鴨片風味不同。下酒還是冷的好。稻香村的糟鴨蛋也很可口,都是靠了那一股糟味。…
Added by 鮮拿哥 on February 5, 2016 at 6:31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8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