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王祉瓔向記者展示著她珍藏的精美口袋
譚彬·現代收藏玩轉文學藝術
王祉瓔,是我市武陵區某單位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也是一位熱愛生活的80後文藝女青年。十三、四歲時,她就開始迷戀、鐘情於現代收藏。每次上街買衣服、飾品等,她總被這些物品附贈的各種各樣、大小不一的口袋所吸引,回家後,她舍不得丟棄,她把它們小心翼翼地整理好,分門別類地放在抽屜和櫃子裏。
王祉瓔收藏的口袋有上千只。按質地分為紙質、塑料、布藝三類。按形狀分為長形、方形、特殊形三類。按圖案分為植物、動物、人物、文字、數字等。…
Added by 梭羅河畔 on May 31, 2016 at 10:58am — No Comments
作者:[蘇聯]伊薩克·巴別爾/戴驄譯
師部給我配備了一名馭者,馭者按我們習用的說法,叫車把式。他姓格裏舒克,年三十九。
他當了五年德國人的俘虜,幾個月前,他逃跑了,穿越立陶宛、俄國西北部,來到了沃倫,可是在別廖夫市落到了世上最蠢的動員委員會手裏,被強制服兵役。別廖夫市離格裏舒克的家鄉克列明茨克縣僅剩下五十俄裏。他的妻子和子女就住在克列明茨克縣。他已有五年零四個月沒有回家了。動員委員會使他成了我的車把式,於是我在哥薩克中不再是被人瞧不起的人了。
我——擁有一輛機槍車和一名駕禦該車的馭者。機槍車!這個字眼是我們的習慣賴以奠定的三角關系的基礎,這三角關系是:砍殺——機槍車——鮮血………
Added by 梭羅河畔 on May 28, 2016 at 8:32pm — No Comments
作者:[蘇聯]伊薩克·巴別爾/戴驄譯
我們在列什紐夫城下惡戰。到處都是如障壁般密不透風的敵軍騎兵。波軍強硬戰略的彈簧帶著不祥的嘯聲彈跳開來,迫使我們退卻。自開戰以來,我們的背部第一次嘗到側翼突擊和突破後方的厲害,其可怕的程度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而這套戰術原是我們一貫運用自如的撒手鐧。
步兵在列什紐夫城下布下戰線。膚色灰白的、赤腳的沃倫地區的莊稼漢,沿著挖得歪歪曲曲的戰壕一字排開。昨天從各村征集了這支步兵,以便使騎兵軍擁有一支步兵預備隊。農民都心甘情願應征。他們打得十分賣力。莊稼漢的那種不顧死活的兇猛連布瓊尼的戰士也嘖嘖稱奇。他們對波蘭地主的仇恨是建立在一種無形然而堅實的基礎之上的。…
Added by 梭羅河畔 on May 20, 2016 at 9:36pm — No Comments
作者:[蘇聯]伊薩克·巴別爾/戴驄譯
我們在白采爾科維城後把波蘭小貴族打得屁滾尿流,直殺得天昏地暗,連樹木都翻倒在地了。我一大早就掛了彩,不過不打緊,傷得不厲害。我記得那是在大白天向著黃昏傴下身去的時候,我同旅長打散了,留在我身邊的無產階級只剩下五名哥薩克小兵。四周都在作對兒肉搏,摟得那個緊呀,就像神甫摟老婆那樣,血打我體內一小滴一小滴往外淌,我的戰馬在我前邊撒尿……總之各流各的。
我跟斯比裏卡•紮布蒂沖到離樹林較遠的地方,擡頭一望——這下算術派用場了……離我們三百俄丈的地方,不會再遠,揚起一股塵土,不知是參謀部呢,還是輜重隊。是參謀部固然好,是輜重隊就更好。小夥子們的軍裝本來就蹩腳,現在更是破爛不堪,那麼窄小的內衣,叫他們的性怎麼成熟得了。…
Added by 梭羅河畔 on May 18, 2016 at 10:04am — No Comments
我認為村上春樹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的內容與「挪威」和「森林」似乎搭不上什麼關係。挪威的森林(NORWEGIAN WOOD)是著名的披頭四合唱團(THE BEATLES)所演唱的一首令人懷念的西洋歌曲。但在村上的這部作品中,除了作為襯底的背景音樂之外,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關聯性。
但是「挪威」這個詞倒是蘊含了「森林」的意思。就字面上來看「森林」它是個會意字,當然它是由三個象形字「木」所組成的一個會意字,三個木組合起來就是「森」。於是韓國女詩人姜恩喬,就利用這種文字上產生的趣味性寫了以下這首詩《森》。
木 一棵搖動著
木 一棵搖動的話
木 二棵搖動著…
Added by 梭羅河畔 on May 14, 2016 at 9:32pm — No Comments
猶太小鎮的一座墓葬地。亞述和東方在沃倫的榛莽中神秘地陰燃。
磨光的灰色石頭上鐫刻著三百年前的文字。花崗巖上刻著花紋粗獷的高浮雕。浮雕上有魚,有幾只站在亡人頭部上方的羊。有戴皮帽的拉比,一色細腰束帶。他們沒有眼珠的面孔下面,起伏的花崗巖線條構成他們的胡須。在花崗巖的一旁,在被雷電擊斷的一棵橡樹下邊,是被博格丹•赫麥爾尼茨基①的哥薩克殺害的阿茲裏爾•拉比的墓室。一家四代都長眠在這座墓室內。墓室之窳敗像是賣水人的陋屋。墓碑上,長滿青苔的墓碑上,刻有貝都英人②式的禱文:
阿茲裏爾呀,亞拿尼亞之子,耶和華的喉舌。
伊裏亞呀阿茲裏爾之子,與遺亡孤身搏鬥的大腦。…
Added by 梭羅河畔 on May 5, 2016 at 6:57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