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已經是好一段時間前的故事了。

傳奇底片 Kodachrome 已經停產,而最後一卷作為歷史的遺物,最終就由當代著名攝影師 Steve McCurry 親自操刀。

為甚麼?因為家傳戶曉的「阿富汗少女」就是由他以 Kodachrome 拍攝的,以此作為終局,也算是一個帶著遺憾的圓滿結局。

另有影片 (有字幕功能) 講述了攝影師拍攝這底片的故事,以下則有部份最後的作品「Last Roll of Kodachrome」,不少是拍攝於印度。

鮮艷的色彩可說是這款菲林其中一個重要特色,對於喜愛拍攝人物的攝影師來說,這種突出的影像一如“阿富汗少女”般深深吸引著讀者的目光……

更多有關這最後一卷Kodachrome膠卷的故事,請欣賞錄像 ~~
http://iconada.tv/video/onocsob026

Rating:
  • Currently 4.5/5 stars.

Views: 36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鮮拿哥 9 hours ago

愛墾APP:70後存在主義對抗孤獨~~存在主義1970年以後出生的學者與作家,包括韓江(Han Kang),依然具有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在個人存在、自由、死亡、孤獨和人類處境的探討上。雖然存在主義作為一個哲學流派在20世紀中期達到了高峰,但其核心思想繼續影響後來的文學創作,尤其是那些關注人類個體在荒謬世界中的掙扎的作家。

韓江的作品《素食者》(The Vegetarian)和《少年來了》(Human Acts)等,都展示了存在主義的痕跡。她的作品往往探討個體的異化、痛苦與人類存在的荒誕感,這與存在主義對自由選擇和存在危機的關注相吻合。例如,《素食者》中的主角英惠選擇素食主義不僅是對暴力和肉食的反抗,更是一種對她自身存在的質疑和探索。她通過極端的行為表達出對社會強加於她的身份和角色的反感,並試圖尋找自身的意義,這與存在主義對自我定義和超越外在束縛的關注是一致的。

此外,韓江通過對暴力、壓迫以及人類尊嚴的描寫,探討了現代人類如何在科技和社會體制的壓力下掙扎生存,這種思考也與存在主義的悲觀世界觀和對人類處境的深刻反思相契合。她的文字常常引發對個體自由與責任、個人與群體的關係,以及在殘酷現實中的生存意義的思考。

雖然存在主義的顯性哲學話語可能在當代文學中減少了,但其關注的核心問題,如自由、孤獨、痛苦和人類處境,依然深深影響著韓江及其他後世作家的作品與主題。(下續)

Comment by 鮮拿哥 yesterday

(續上) 從AI年代的情動書寫来說,人的孤獨與異化這話題,是越来越来需要深入發展。隨著科技的進步,特別是社交媒體的興起,現代社會的孤獨感反而顯得更加嚴重。許多學者已經就這一現象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孤獨感與科技的關係:盡管社交媒體本質上是為了連接人們,它往往卻加劇了孤立感。用戶被社交媒體上的表面聯系所取代,深層次的人際互動減少。研究顯示,人們在社交媒體上不斷與他人比較,尤其是那些看似「完美」的生活,反而導致了更強的孤獨和不滿足感。這種現象被稱為「社交媒體悖論」(social media paradox)——連接越多,孤獨感卻越深。

研究案例

Jean Twenge 在她的著作《iGen》中分析了科技對千禧一代和 Z 世代的影響,發現這些人群中孤獨感的增加與社交媒體的使用有很大關係。她指出,雖然社交媒體為人們提供了即時的社交連接,但長時間的使用卻往往與更高的抑郁和孤獨感相關。

Sherry Turkle《Alone Together》中探討了「我們孤獨但一起」的現象。她認為,科技帶來的「淺層聯系」使人們無法建立深層次的情感連接,導致了更大的孤獨感。她也指出,社交媒體讓人們逃避現實中的社交互動,進一步增強了這種孤獨感。

Julianne Holt-Lunstad 的研究表明,孤獨感和社會隔離感與健康問題(如心臟病、抑郁症)的風險增加有關。她的研究同樣提到,社交媒體雖然增加了互動的表象,但卻削弱了現實世界中更具情感深度的互動。

在這些研究中,學者們一致認為,盡管科技和社交媒體旨在加強人際聯系,但實際效果往往是負面的。科技讓我們接觸更多的人,但也讓人們在真正情感上的聯系變得稀缺。因此,現代社會的孤獨感在科技的推動下不僅沒有減弱,反而顯得更加嚴重。

這與作家韓江在作品中對現代個體孤立與存在危機的探討不謀而合。她在小說中表現出的個人疏離、痛苦以及對社會的反抗,也可以視作對現代科技和社交媒體時代孤獨感的文學回應。

 

Sherry Turkle《Alone Together》中探討了科技,尤其是社交媒體、智能手機等技術,如何影響了人類的關係和自我認知。她的核心論點是:

科技與孤獨的悖論:盡管科技本意是為了連接人們,然而它實際上在許多情況下加劇了人類的孤獨感。人們越來越依賴數字設備進行社交,而不是面對面的互動。這種虛擬連接往往是「淺層次」的,無法替代深層次的情感交流。

人與機器的關係:Turkle 強調了人類與技術(如人工智能、機器人)的關係日益緊密,這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方式。她指出,社交媒體上的互動方式更多是基於即時反饋和自我展示,而不是實質性的情感交流。

情感的偽裝:社交媒體讓人們有機會通過精心編輯的內容來展示「完美」的生活,掩蓋了真實的情感狀態。這導致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變得更加表面化和短暫化,反而增加了孤立感。

從「一起孤獨」到「孤獨中的連接」:Turkle 指出,我們表面上看似被連在一起,但實際上,人們在科技的幫助下變得更加孤立。特別是通過手機、社交媒體等平台,人們常常失去了面對面溝通的能力和欲望,轉而沉浸在數字世界裡。

數字時代的自我認知:她探討了人們在技術中尋找自我確認的現象。例如,許多人通過社交媒體的「點贊」或評論來衡量自身的價值,而這可能導致自我認知的失衡。

《Alone Together》的關鍵觀點在於,雖然科技讓人們變得表面上更為連接,但實際上,它削弱了人們的情感聯系,反而使孤獨感和疏離感更為嚴重。

Sherry Turkle 的研究引發了關於現代科技對人際關係和社會影響的廣泛討論,並為如何在人類與技術之間找到平衡提出了重要的思考

Comment by 鮮拿哥 on October 10, 2024 at 12:00am

愛墾APP:中國文史哲傳統的情動挑戰

中國的文史哲傳統是否受到「情動轉折」的挑戰,是一個複雜而有趣的問題。「情動轉折」源於西方學術界,尤其是在文化研究和人文學科領域提出,意在重新關注情感、感性、身體與社會結構之間的互動。因此,探討它如何影響或挑戰中國的文史哲傳統,需要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分析。

情感與理性的傳統觀念衝突

中國的文史哲傳統:自古以來,中國思想中的情感與理性關係複雜。例如,儒家強調情感的理性化和節制,如《論語》中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提倡情感的合理化,而「中庸」思想則追求情感的適度表達。儒家文化將情感與社會責任、道德規范聯系在一起,使得情感在社會生活中具有重要但被規制的地位。


情動轉折的挑戰:情動轉折主張情感具有獨立的社會作用,關注情感如何在文化、社會和身體中流動,而不是單純地受理性調控。這種視角可能對中國傳統中情感與理性平衡的觀念提出挑戰,尤其是在儒家強調「禮」對情感的規范化作用時,情動轉折理論則強調了情感的自由流動和自主作用。

潛在影響:情動轉折為重新審視情感在中國傳統社會中的角色提供了新視角,可能促使人們重新思考情感是否需要完全被理性或倫理道德所規制。特別是在當代中國社會中,隨著個人主義和情感表達的多樣化發展,情感的自發性和身體性逐漸受到重視,這與情動轉折的理論有一定契合。

身體性與情感的重新定位

中國的文史哲傳統:
在中國哲學傳統中,身體與情感同樣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其理解方式與情動轉折理論有所不同。道家思想強調「天人合一」和身體與自然的和諧,認為情感和身體的平衡可以通過與自然的交融來實現。道家的身體觀傾向於強調無為、自在和與宇宙的和諧,而非情感的過度表達。


情動轉折的挑戰:情動轉折關注身體作為情感的承載體,認為情感通過身體感知和社會實踐來運作,並有時反抗外在的規范或道德約束。這一理論可能對中國文史哲中關於身體的道家和儒家理解形成對比,尤其是當情感和身體的社會性超出個體控制或傳統倫理時。

潛在影響:情動轉折理論或許會促使我們重新思考中國哲學傳統中對身體與情感的規范,特別是在當代社會中,情感不再被單純看作私密的個人體驗,而是集體體驗、身體體驗和社會文化的一部分。現代中國的文化變遷中,情感和身體的自我表現越來越明顯,這可能促使學者以情動轉折的視角審視當代情感和身體實踐與傳統思想之間的互動。

「情」與「性」的辯證關係

中國的文史哲傳統:
在中國傳統中,「情」與「性」的辯證關係受到儒釋道三家的深入探討。儒家將情感看作天性的一部分,但認為它需要通過教育和禮儀來進行修身和修心。道家則更加注重情感的自然流露,佛教則主張通過修行來擺脫情感的困擾,以達涅槃超脫。


情動轉折的挑戰:情動轉折研究重視情感與身體作為一種集體性、社會性的動力,這與中國傳統中的個人修身理念形成一定的對比。在現代社會中,情感被視為一種社會力量,甚至具有政治性,能夠影響集體認同與社會運動。這一觀念與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個人修為、禮制規范和道德訓誡有一定的衝突突。

潛在影響:情動轉折的視角可能促使中國學術界重新評估傳統「情」與「性」辯證關係的現代意義,尤其是在全球化和數字時代中,情感如何通過媒體、技術和社交網絡得到新的表現方式。這可能為傳統思想注入新的解釋路徑,探索情感與社會規范之間的張力。

情感與社會文化的互動

中國的文史哲傳統:
中國傳統文史哲關注情感如何融入社會文化,如在文藝作品、歷史敘事和哲學反思中,情感常常通過禮儀、道德和美學得到表現。例如,古代文學中的抒情詩歌(如唐詩宋詞)既表達了個人情感,也承擔了對社會道德規范和人倫關係的維系。


情動轉折的挑戰:情動轉折理論關注情感的社會文化作用,探討情感如何塑造個體與社會的互動,情感如何通過文化實踐、身體感知和社會關係得以傳播。在這種理論下,情感不僅僅是個人體驗,還具有文化和政治意義。這種視角對中國傳統文學、藝術和歷史中的情感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戰,要求重新審視情感作為文化實踐的社會影響。

潛在影響:情動轉折理論可能為中國傳統文學和藝術中的情感表達提供新的分析框架。例如,重新思考古代詩詞中情感的社會性和集體性,或者在當代文藝中,情感與社會、文化變遷之間的動態關係。它可能推動學者在分析中國文藝作品時,超越情感的個人表達,更多關注其社會文化意義。

現代社會的情感表達與傳播

中國的文史哲傳統:
在傳統中國社會中,情感的表達方式往往受到禮教和社會規范的制約,而這些規范隨著時代變遷也在不斷演變。在當代社會,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情感的表達更加開放和複雜,特別是在社交媒體、流行文化和影視作品中,情感成為集體表達和溝通的重要元素。


情動轉折的挑戰:情動轉折理論探討了現代技術如何改變情感的表達和傳播,尤其是在數字化和全球化背景下,情感不再僅限於私密空間,而成為公共領域的一部分。中國的社交媒體平台(如微信、微博)在情感的傳播中起著重要作用,這種情感文化的轉變對傳統文化中的情感理解提出了新的挑戰。

潛在影響:情動轉折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框架,可以分析現代中國社會中的情感傳播模式,特別是在面對全球化、科技進步和文化多樣性的情況下。它可能促使學者重新思考情感如何通過這些新興的傳播方式影響社會結構和文化實踐,並對傳統文史哲的情感理解進行再評價。


情動轉折為重新審視中國文史哲傳統中的情感觀念提供了一個新穎的框架。它挑戰了傳統中理性與情感的平衡觀念,重新聚焦於情感與身體、社會和文化的複雜互動。在當代中國,情感表達的多樣性和自由度日益增加,情動轉折理論可能推動中國學術界在全球化和現代化的背景下,重新探索情感的社會文化角色和影響。這種理論的引入可以為中國文史哲傳統提供新的思考路徑和研究工具,同時也引發對傳統情感規范和社會角色的再討論。

Comment by 鮮拿哥 on October 3, 2024 at 12:02pm

愛墾APP:意念的科學能量

意念力是什麼?

意念,是我們的思想、信念和情感所產生的一種能量。這種力量不僅影響我們的內心狀態,還能夠對身體、環境甚至物理現象產生影響。從科學角度來看,意念是意識的產物,既包括我們清醒的意識,也包括潛意識。意念力可以被認為是一種能夠影響現實的力量。

意念是如何產生的?

意念產生於我們的情感、認知和信念。它可以通過我們對外界的感知和情緒反應不斷形成和演化。在《易經》中提到:「德化情,情生意,意恆動。」這意味著人的美德和情感能夠催生出意念,而意念始終在我們的意識中流動。每個意念都可以驅動我們采取行動,影響身體的反應。

意念與意志力、潛意識的關係

意念力包含了意志力和潛意識的力量。當我們形成一個強烈的信念或想法,潛意識就會將其內化,許多時候還因為自我對話,而形成了影响深遠的故事,並影響我們的行為和健康狀態。意念力可以驅動我們的身體和心靈,產生不可思議的效果。

意念的力量有多大?

意念力可以通過影響我們的身體、情感以及外界環境來產生效果。以下是五個真實的科學實驗,展示了意念力的巨大影響:

冥想對大腦的影響

科學家Dr. Herbert Benson進行了一系列研究,發現冥想可以顯著改變大腦的活動模式,尤其是在應對壓力時。通過測量實驗參與者的大腦波動,他發現冥想能夠激活大腦的放鬆反應,從而降低心率、減輕焦慮症狀。這表明意念能夠直接影響生理狀態,幫助人體更好地調節情緒和健康。

遠程治愈實驗

Dr. William Tiller領導的實驗探索了「意念如何改變物理現實」。在他的研究中,實驗組通過冥想和祈禱的方式,將意念集中在一組遠程的實驗對象上。結果顯示,這些對象的健康狀況顯著改善,證明了意念力可能跨越空間產生影響。這支持了意念的非局限性,表明它不受物理距離的限制。

雙縫實驗中的觀察者效應

量子物理學中的著名雙縫實驗,尤其是由Dr. Dean Radin進行的版本,展示了意念如何影響物質的行為。在實驗中,當觀察者的意念集中於粒子時,粒子的行為會發生變化。這表明意念能夠影響量子層面的物質運動,揭示了意念的雙向性,即意識和物質可以相互作用。

Comment by 鮮拿哥 on October 3, 2024 at 12:02pm

心率變異性實驗

心理學家Dr. Rollin McCraty通過研究心率變異性(HRV),證明了情感和意念如何影響身體的心臟節律。他的研究發現,保持積極的意念(如感恩和慈悲)能夠顯著改善心臟的健康狀況。這表明意念與心臟之間存在直接的關聯,並支持了意念的不可簡化性,即情感與生理系統緊密相連。

Dr. Marilyn Schlitz開展了多項研究,探索了能量治療中的意念力。她的實驗表明,患者在接受遠程能量治療時,身體的自愈能力得到了增強。即使治療者與患者相隔甚遠,治療者的意念依然能夠通過某種未解的機制傳遞到患者體內,幫助他們恢復健康。這支持了意念的擴展性和自覺性,即個體的意念可以延展到自己之外,並在治愈過程中發揮作用。

意念與健康的關係

我們的健康與意念息息相關。正如Dr. David Hawkins的研究所揭示的,意念力不僅會影響我們的思想狀態,也會通過改變體內的振動頻率,提升或降低我們的能量水平。當我們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身體也會變得更強大。當我們的意念集中在愛、寬容和慈悲時,身體的振動頻率會提升,增強健康;相反,負面的意念則可能導致疾病的產生。

意念不僅僅是一種思想,它還是一種深刻影響我們一輩子的生活力量。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意念不僅影響我們的心理狀態,還能影響我們的生理健康、環境以及物理世界。因此,保持積極的心態和正面的信念,能夠為我們帶來更好的身心健康,並創造出我們所希望的現實。

這一切,也不僅僅是市場、網絡上有關激勵、成長的泛泛套語,愛墾網嘗試在學理上,安排德勒兹柏格森克里希那穆提對話“意念科學”(在陳明發博士的人力資源實踐上,則融入了“心質學”)的結果,誠如錢學森先生在1980年代就已經提出的“大成”智慧,顯示了“意念科學”存在的合理性。

Comment by 鮮拿哥 on October 1, 2024 at 9:36pm

愛墾APP:民辦情動叙事教育

將東西方各國情動叙事作家的創作與海外華團民辦教育工作結合,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包括課程設計、文化傳承、社區活動以及跨文化交流。這種結合可以豐富海外華人社群—社區的文化教育,增強文化認同感,同時也為學生提供多元的文學和情感表達視角。

文學課程設計:整合夢境與情動的書寫

海外華團的民辦教育機構可以根據這些作家的作品設計專門的文學課程,特別是圍繞夢境書寫、情感表達和敘事技巧的學習。
將作品納入華文文學課程,教授學生如何通過夢境和敘事表達情感和身份認同問題。結合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學作品,提供比較文學的視角,幫助學生理解東南亞華人、台灣、香港等地的文化差異與相似點。

文化傳承與詩性表達

在華團的教育框架下,重視通過文學和藝術教育傳承文化,鼓勵學生以詩性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文化認同,培養文學素養。
將作品引入課堂,幫助學生理解個人情感與文化之間的複雜關係,鼓勵他們寫作和分享自己的文化體驗與情感世界。開設寫作工作坊,鼓勵學生用詩性語言表達自己的文化根源和海外生活的情感體驗,通過寫作和討論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跨文化交流與敘事技巧

通過跨文化交流活動,將這些文學創作中的敘事技巧融入教育項目,鼓勵學生通過故事敘述與跨文化對話,增強對自己和他者的理解。
組織以夢境、情感表達和身份認同為主題的講座或交流活動,邀請這些作家或相關學者參與,在線或線下分享他們的寫作經驗和文化背景。學生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和項目合作,學習敘事技巧,制作短篇故事或視頻,以文學的方式探討個人與社會、現實與夢想的交織。

社區活動:通過文學增強文化認同

利用這些作家的作品作為社區教育的素材,組織文學朗讀、劇場表演等活動,增強學生和社區成員的文化認同感。
舉辦文學讀書會,邀請社區成員共同閱讀或的作品,通過討論情感與文化問題,增強對自己身份的認知。舉辦夢境主題的創意活動或舞台劇,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文學作品中的夢境元素,將敘事技巧和情感表達融入戲劇表演,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情感教育與心理輔導

將這些作家的情感書寫與心理教育相結合,幫助海外華人學生通過文學表達和夢境分析,探索自我與情感,培養心理健康和情感意識。
利用文學中的情感敘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鼓勵學生通過寫作、閱讀和討論情感問題,處理海外生活中的文化沖突和情感困惑。結合文學作品中的夢境書寫,提供心理輔導,幫助學生探索潛意識中的情感需求和心理沖突,將文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

跨學科教育:結合文學與其他學科

通過文學與其他學科(如歷史、社會學、心理學)的結合,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跨學科思維。
利用這些作家的作品,結合歷史背景和文化研究,教授學生如何通過文學理解社會變遷與歷史記憶,特別是東南亞華人歷史和文化遺產的傳承。在文學作品中分析情感、夢境與社會現實的互動,結合心理學或社會學課程,探討個人情感與集體文化的交織。

 

通過將情動叙事作家和作品與海外華團的民辦教育結合,能夠提供一種多元化、跨文化的文學和文化教育模式。這不僅有助於學生在文學創作和情感表達上獲得成長,還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認同自己的文化背景,增強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這種結合能夠為海外華人社區的文化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同時促進華文文學和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Comment by 鮮拿哥 on September 30, 2024 at 10:30pm

愛墾APP:無器官身體の從文化資產到新文創教育

海外華人現有的會館、宗祠、總商會、行團,他們的實踐經驗所累積的智慧,可以怎樣在德勒茲的理論下,成為「文化資產」,並滿足「新文創教育」的需要?

海外華人的會館、宗祠、總商會和行團等組織,在歷史上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社會智慧,既是維系華人社群的文化紐帶,也是我們民族應對海外生活挑戰的文化機制。這些組織累積的智慧可以在德勒茲的「生成」(becoming)和「多重性」(multiplicity)理論框架下轉化為一種動態的文化資產,並為「新文創教育」提供支持——

去中心化的文化再生產

德勒茲的去中心化思想主張打破固定的中心化結構,強調文化的流動性和創造性。海外華人組織本質上已經形成了去中心化的網絡,因為它們分布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同時又通過文化和商業等活動保持聯系。這種去中心化的社群結構,可以被看作是文化再生產的一種原型。

文化資產的流動:這些組織並非固定的「傳統文化儲存庫」,而是通過互動和實踐不斷創造和更新文化。因此,在新文創教育中,可以將這些組織的歷史和活動視為文化生產的流動體系,展示它們如何通過多元的文化實踐(如節慶、儀式、商業活動)來再造傳統文化的意義。例如:通過記錄和分析海外華人會館的活動(如春秋祭祀、傳統節日慶祝、商會交流),可以展示文化如何在不同時空中生成、變化,並與當代需求相結合。這種文化流動性符合德勒茲的「生成」概念。

社區文化實驗:海外華人的社區組織可以通過文化實驗推動新的文化形式與實踐的誕生。每個社團可以成為一個文化創新的場域,允許在本地文化、全球化趨勢以及數字技術的交匯中重新定義身份與文化。例如:可以在這些組織內推出新文創項目,通過社區成員參與創意工作坊,探索如何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技術結合,形成新的文化表達形式,如數字藝術、VR文化體驗等。

「身體」作為文化場域

德勒茲在其理論中將「身體」視為一系列力量的交織場,具有創造性和變動性。海外華人組織的身體實踐,如集體儀式、傳統工藝傳承等,可以被視為一種文化身體的具體體現。

Comment by 鮮拿哥 on September 30, 2024 at 10:30pm

儀式與身體記憶:會館和宗祠中的集體儀式,不僅是文化傳承的活動,也是「身體」文化的再現。通過儀式化的行動,個體與集體共同生成文化記憶和身份認同。新文創教育可以通過這些儀式讓學生體驗和理解文化如何通過身體實踐得以傳遞和再造。例如:通過VR技術再現傳統的宗祠儀式或商會聚會,讓學生體驗這些身體實踐中蘊含的文化力量,從而理解文化的身體性如何在時間和空間中持續運作。

手工技藝的身體傳承:行團中的傳統手工技藝也是文化的「身體化」實踐。在新文創教育中,可以通過實際的工藝課程或數字化的工藝再現,將這些技藝與學生的身體互動結合起來,讓他們通過身體記憶與實踐來理解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例如:開設基於行團傳統技藝(如木雕、刺繡、字畫等)的課程,同時使用3D建模技術或增強現實工具,幫助學生在數字環境中實踐並創新傳統工藝,延續文化傳承的身體性。

多樣性的「文化生成」

德勒茲強調「多重性」,即文化或身份不是單一的、封閉的,而是由多種因素共同生成的。在海外華人社群中,各類會館和商會成員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地區和社會階層,形成了複雜的文化多樣性。這種多樣性正是德勒茲所描述的「文化生成」的典型體現。

文化身份的流變性:新文創教育可以通過分析這些華人組織中的多重身份互動,展示文化身份並非固定不變的,而是在不斷生成和變動。例如,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移民如何通過會館和商會的活動共同塑造新的身份認同,這種流變性可以成為文化創意中的靈感源泉。例如:設計一個「身份生成」的文創課程,邀請學生探索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員如何在會館或商會活動中重構他們的身份,鼓勵學生在創作中表現這種多重性與流動性。

文化的混合與創新:這些組織中的文化實踐往往是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結合體。新文創教育可以通過這種文化混合性,鼓勵學生探索如何將不同文化元素結合在一起,生成新的文化形式。例如:通過工作坊形式,引導學生從傳統華人文化元素(如龍燈、書法、風水)與現代設計、數字藝術中找到創新點,設計跨文化的文創產品,展示文化如何在碰撞與融合中生成。

新媒體在「文化生成」中的作用

新媒體在德勒茲的生成理論下,扮演著一個加速文化生成和傳播的角色。海外華人組織可以借助新媒體,進行文化的數字化和全球化傳播。這不僅能夠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也能為新文創教育提供更多的數字化工具和資源。

文化檔案的數字化與傳播:通過將這些華人組織的歷史檔案、活動記錄、儀式視頻等數字化,可以為新文創教育提供寶貴的文化素材,學生可以基於這些數字檔案進行二次創作。例如:創建一個在線平台,將會館、宗祠的歷史故事、儀式、節慶活動通過數字媒體展示,允許學生或用戶進行互動和參與,甚至為這些文化元素設計新的應用場景,如文化游戲或VR體驗。

文化創新的全球傳播:新媒體可以為海外華人組織提供跨地域的文化傳播渠道,使得本地的文化創新可以通過全球網絡迅速傳播。在新文創教育中,這種全球化傳播視角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通過新媒體創造文化產品,使之在全球范圍內獲得認可和共鳴。例如:組織學生創作基於華人文化的短視頻或網絡動畫,通過社交媒體平台(如YouTube、TikTok)進行傳播,讓他們體驗如何通過新媒體渠道將地方文化推向國際。

「新文創教育」的本地化與全球化平衡

新文創教育需要在地方性與全球性之間取得平衡。海外華人組織本身具有很強的地方性,但它們同時也深深嵌入了全球化的網絡。因此,新文創教育應當通過這些組織的實踐,探討如何在尊重本地文化傳統的同時,進行全球化的文化輸出與合作。

本地文化的創新與保護:新文創教育可以通過這些華人組織的文化實踐,鼓勵學生深入本地文化,探索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進行文化創新,同時保護傳統文化資源。例如:設計文化創新項目,學生通過調研本地會館、宗祠的傳統文化活動,提出如何在全球市場上推廣這些文化元素,並開發相關文創產品,如應用程序、游戲、影視作品等。

全球文化對話平台:新文創教育還可以通過這些組織搭建全球化的文化對話平台,推動跨文化合作,讓不同國家的學生和創意者參與到共同的文化創作中。
例如:通過跨國文化交流項目,邀請不同國家的學生與海外華人社區合作,共同開發具有跨文化意義的文創項目,如紀錄片、展覽、文化節等,促進全球范圍內的文化對話與合作。

在德勒茲的生成、多重性和去中心化理論框架下,海外華人的會館、宗祠、總商會和行團等組織的實踐經驗可以成為動態的文化資產。這些文化資產可以通過新文創教育的數字化、跨文化合作和文化創意實踐得到更廣泛的傳播和創新。新文創教育不僅要注重本地文化的保護與創新,還應當利用新媒體技術和全球化視野,將這些文化資產轉化為具有現代意義的文化產品,實現文化的持續生成與傳播。

Comment by 鮮拿哥 on September 29, 2024 at 10:16pm

愛墾APP: 無器官身體の社交媒體

現階段的社交媒體生態確實反映出Z世代德勒茲的「無器官身體」之間的一種微妙關係。這種關係表現在社交媒體平台如何運作、Z世代如何在其中參與、以及個體與集體身份如何生成、解構、再生等方面。

社交媒體與無器官身體的動態生成

去中心化與身份流動
 


Z世代是社交媒體原住民,他們在網絡世界中的表現通常是多重身份的流動與生成。他們通過社交媒體即時構建、修正和再生成身份,而非像傳統社會結構中那樣追求固定的、穩定的身份。與「無器官身體」的去中心化特性一致,Z世代在社交媒體上的表現往往是去疆域化的、靈活的。不同於傳統的科層式結構,社交媒體本質上是一個多點網絡,允許用戶在不同的興趣、身份和集體中自由流動,這與德勒茲所提倡的「生成」狀態非常契合。

平台作為欲望機器

德勒茲和瓜塔里在他們的理論中討論了「欲望機器」(desiring-machines),而社交媒體本質上可以被視為一種現代的欲望機器。平台通過無盡的內容生產與消費,使用戶在其中參與欲望的流動、轉化與再創造。Z世代通過社交媒體表現他們的情感、個性、興趣和社會參與,而平台不斷誘發他們的欲望,通過點贊、評論、分享等方式,使這種生成過程永不停息。社交媒體是一個沒有明確終點的欲望流動場域,正如無器官身體所呈現出的無限潛能和去邊界的特質。

即時性與情感流動

Z世代高度依賴社交媒體的即時互動性來表達和傳播他們的情感、觀念和經驗。這種即時性創造了情感的快速生成與流動,符合德勒茲對生成過程的強調。Z世代通過一系列動態的情感表現(如通過社交媒體分享心情、進行討論、參與社交運動等)不斷生成新的關係網絡和身份。這種情感流動和無器官身體的概念相呼應,Z世代在不斷轉變他們的情感疆域和社會邊界。

分散的創造力與集體表達

社交媒體的一個關鍵特征是它允許去中心化的創造力和集體表達。通過UGC(用戶生成內容)和在線社區,Z世代能夠參與集體性創作,並在其中體驗「無器官身體」的分散和開放性。無論是通過TikTok、Instagram還是Twitter,Z世代的創造力是分散的,且不依賴於某一個具體中心或權威,這種創造力反映了德勒茲提出的去疆域化的集體創造。

微觀政治與社交媒體運動

Z世代通過社交媒體參與微觀政治,從BLM(Black Lives Matter)運動到環保、性別平等等議題,社交媒體成為了他們表達社會關懷和價值觀的平台。與無器官身體的非階層化和多維流動相似,這些社交媒體運動往往是去中心化、跨國界的,並非由傳統的組織架構或領導體系主導。這種微觀政治的形式是流動的、網絡化的,通過個體和集體的情感共鳴而生成,而不是固定在某個單一的運動或地點。

Comment by 鮮拿哥 on September 29, 2024 at 10:15pm

微妙的張力:社交媒體作為生成與控制的場域

盡管Z世代在社交媒體中體驗著去中心化、情感流動和身份生成,社交媒體也同時構建了一種新的控制機制,這在某種程度上與德勒茲的去疆域化過程產生了張力。

算法的控制

雖然社交媒體提供了去中心化的平台,但算法在其中發揮著控制與規訓的作用。社交媒體平台通過數據分析和算法推薦,使用戶的體驗變得更具導向性,而這種導向性可能限制了「無器官身體」的自由生成過程。Z世代雖然能夠在社交媒體上體驗自我表達的自由,但他們的行為、內容消費以及情感流動往往被算法所操縱和規訓,成為「欲望機器」中的一部分。

虛假生成與表演性

社交媒體鼓勵個體持續創造,但這種創造有時可能變成一種表演。Z世代在追求社交媒體上的身份認同時,可能陷入一種不斷追求外部認可(點贊、評論、關注等)的循環中。這種表演性生成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無器官身體」所追求的真正去疆域化,而是讓個體在某種新的「虛擬疆域」中再次被限定。

社交媒體的資本邏輯

雖然社交媒體表面上提供了自由表達的空間,但它本質上仍然受到資本邏輯的驅動。平台的商業模式是基於廣告和數據收集,這意味著Z世代的情感表達和生成過程常常被用於商業化目的。無器官身體的潛在自由生成因此被置於資本邏輯的框架內,個體和集體的生成被收編為消費的對象。

社交媒體生態中的BwO與Z世代

Z世代在社交媒體中的體驗可以看作是無器官身體的一個實際表現,尤其是在身份流動、情感生成、去中心化的創造力和集體行動方面。然而,社交媒體生態同時也暴露了BwO與資本邏輯、算法控制之間的緊張關係。Z世代的去中心化、自我生成與身份流動,雖然具有無器官身體的特質,但在一定程度上被社交媒體的控制機制和商業化需求所規訓。因此,這種關係既有創新的潛力,也存在生成過程被約束和重新規訓的危險。

最終,Z世代在社交媒體上的活動展現出了一種微妙的平衡:他們在生成新的身份和情感共同體時,也在不斷挑戰和應對算法和資本的隱性控制。正如「無器官身體」所表述的那樣,生成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但在社交媒體上,這種生成過程常常面臨著新的邊界和限制。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