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羅洛梅:逾越日常界線,擴大自己的體會
羅洛梅承認有“創造性的自我意識”,他在《創造的勇氣》裏則稱之為“洞見”。當洞見發生,“一個人的知覺變得更為銳利,感官經驗顯得高度集中。與周遭事物的關係清澈透明,世界充滿活力,令人難以忘懷。”
這個經驗跟其他論述提及的狂喜(ecstasy)、高峰經驗(peak experience)和心流(flow)是類似的。
簡單地說,日常生活中,我們經由主觀經驗来體驗自己和觀察世界,但當處於創造性的自我意識裏時,我們可以暫時逾越平時的界線,對於自己和世界產生一種非常的、客觀的、超越的、瞬間的和擴大的體會。
一般印象裡,洞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阿基米德的浴缸》拆解“rompecabeza(洞察力謎題;語出西班牙文,專指那些提供突破性思考經驗的謎題)”, romper 是動詞,意思是“打破”, cabeza 則是“頭”的意思, Rompecabeza 就是“打破頭”,生動地描述了解題者開始時毫無進展直到恍然大悟破解謎題的經驗。Rompecabeza 恰好說明了創造性思考兩個折磨人的特徵——長期探索與停滯不前。
但羅洛梅提出一個對於洞見本身的洞見。在《創造的勇氣》裏,他講了一個數學家潘卡雷的故事。潘卡雷花了十五天埋頭做工,每天工作幾個鐘頭,嘗試了各種組合,但沒有任何結論,某天傍晚,他一反平常習慣喝了一杯濃咖啡,並且因此失眠,沒想到腦袋裏許多觀念開始互相衝撞,最後各自成對鎖定,形成穩定的組合。
翌日清晨,富克式函數(Fuchsian functions)的一組集合就此誕生。潘卡雷回溯這個產生洞見的過程:“當我們探討一個難題時,最初的進攻常是乏善可陳的。然後,你休息一陣,或久或暫,再坐回去研究…接著靈光一閃,關鍵的念頭在心中浮現。我們可以說,清醒的工作就因為曾經間斷,而變得更有成果,休息給心靈帶回了它的活力予敏感。”
羅洛梅認為洞见確實可能在我們鬆懈、玄思或者遊戲的時刻出現,但不能光靠“放輕鬆些”或者“任由潛意識發展”,而是依循著一種模式出現的。洞见出現的領域,必然是當事人專心致志、全力以赴的領域,羅洛梅說:“我們無法願意(編註:靠意志)(will)得到洞见、無法願意創造,但是我們可以願意以强度的專心與介入,投入遭遇中。”
如此一來,“當洞见闖入我們的意識時,是針對著我們一直設法以理性在思考的東西;經由洞见展現的觀念或形式,其實是為了完成我在清醒知覺中一直努力追求的那個未完成的'完型(Gestalt)'。”(陳文玲《羅洛梅密碼──背向市場的創意論述》2005,《廣告學研究》第23集,頁157-165)(延續閱讀)
羅洛梅·洞見:創造性的自我意識
羅洛梅在《人尋找自己》裡面提到個人自我意識形成的四個階段與創造力的關係。第一個階段是嬰孩時期自我意識尚未形成的“天真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兒童或青少年時期竭力爭取自由以確立自我感的“反抗階段”,第三個階段是成年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自己的成功或失敗、快樂或痛苦負責的“平衡階段”,第四個階段比較罕見,羅洛梅說“在此階段,個人可能會突發性地、無中生有地對某個問題茅塞頓開”。
這種頓悟經常出現在科學、宗教或者藝術活動中,凡從事創造性工作的人都知道這種“靈機一動”,也嚮往點子“冒”出来、念頭“迸現”或者被想法“打到”、“敲醒”、
“擊中”,這些語句描述的是一種創造性的經驗——某些觀念從知覺層次之下更深的地方破繭而出,羅洛梅在《人尋找自己》裡稱之為“創造性的自我意識”,在
《創造的勇氣》裏則稱之為“洞見”。(陳文玲《羅洛梅密碼──背向市場的創意論述》2005,《廣告學研究》第23集,頁157-165)(延續閱讀)
南海東籬:詩性安居體驗的生命哲學基礎
延續閱讀:
奇思妙想視界·狄爾泰《體驗與詩》體驗的個體性(內在性)
伽達默爾:「體驗」一詞的歷史
張一兵:關聯與境:狄爾泰與他的歷史哲學
童慶炳:經驗、體驗與文學
意識生命的本質與還原
鮑遠福:游牧身體與生命政治新范式
陈明发博士:传承节庆的内涵
陈明发博士强调,相交于外国,我国在推广节庆旅游太过注重场面,忽略了传承节庆的内涵,导致外国游客无法体验这些节庆的价值,他们会因此不愿意再次回来过节。
“搞一个节庆,游客人数的多少只是次要,人们对节庆文化的认识有多深才是重点。”以台湾为例,鹿港盛大的妈祖诞辰,游客只要到街上走走,当地人很多都愿意和游客分享节庆背後的故事。
他笑言:“大马人也愿分享,但主要是分享美食,较忽略节庆故事和精神价值。”我国很多节庆看来只是在取悦游客,兴致勃勃的游客最终感受到自己参与了节庆的气氛,却对节庆认识不深。
谈及官方角色,陈明发直批:“大马当局利用节庆带动旅游,只在意吸引了多少游客,节庆文化内涵却不是他们在意的。”
他说,官方甚至將一些族群的节庆当作亲民活动,在庆典上发表冗长演说,忽略乡土庆典仪式,违反节庆意义。每个节庆应都能释放人民力量,体现全民共欢气氛,自然能吸引游客到来。(《东方日报》《东方议题》特写 22-02-2011 )
陳明發博士·實在
實實在在的組織,做實實在在的事。
有文化的族群,來文創一下,
那「實」字,又是什麼意思?
家裡有「田」地,有寶「貝」,即使不是「家財萬貫」,也感覺踏實了。
比「萬貫」更重要的,其實是「一」貫;處世待人,始終如一,不忘初衷,有「田」;有「貝」,還能「貫」徹到底,那是比物質上的田地、錢財更重要的精神財富。
(陳明發博士 27.4.2024)
延續閱讀:漢詞·非遺
陳明發·夢:推心置腹的解脫
你的facebook,有多少朋友?
再強的社交媒體,許多時候也未必套得住你要找的人,你所要談的話題。
也未必談得那麼起勁、稀奇古怪加fu。
夢境應該是頭號充滿surprise的社交媒體,每一晚都開機,而且給你連上你意想不到的人、事與物。
可是,這些人與事物構成的景象,居然不是胡扯的;它們是那麼的了解你、挨緊你
要你笑要你哭要你惆悵,High或low,你完全不自覺的,就跟着夢的故事走。
醒來,有一種與人推心深談後的解脫。(June 7, 2012 愛墾網)
陳明發《文物解說詞》
近年來,馬來西亞好些華人社團紛紛成立文物館。民間倒是很熱心,覺得家中有的“雜物”,反正也不是什麼“古董”,所以都很樂意送去展覽。讓人看看、拍拍照。一般的情況是,開幕時轟轟烈烈;過後便慘談經營。
說到捐獻文物,我見過有人曾表示要把家裏某項舊東西送走,可是有單位向他們接洽時,他們忽然又掉進雞肋的處境中,甚至有生離死別的為難。有關單位問我有何辦法說服他們。我說,如何有關文物真的富有展覽價值,例如我見過一個數十年前大富人家的保險櫃,現在已經沒有使用價值,卻有一定的歷史價值,但放在家裏又覺得太阻礙地方,不僅沾灰塵,而且由於疏於照顧,已經開始銹斑。我建議有關單位發個保證狀當收據,向他們“借”去展覽,而且可以特別聲明是誰家的珍藏品。有一天他們家忽然想載回家懷舊、追緬前人,隨時可領回。這措施不僅兩全其美,也可能征集到更珍奇而有在地歷史敘事價值的文物(如有關家族對建設該地的貢獻)。
我因為在從事地方創生咨詢,有時善意地挖苦一些文物館管理人說: “你們是有'物',無'文'。”有者一時領略不過來,還應我說: “有啊,那裏不是有個牌子明明白白寫上'銼冰器'、'剝椰具'嗎? ”我跟他們說,“許多人都叫得出我們的名字;可是,他們了解我們嗎? ”有的朋友就喜歡擡扛,駁我說: “我叫得出林青霞的名字,有關她的影話,我可以說上三天三夜。”我答他: “你說到重點了,談林青霞你能談上三天三夜,是因為有她的電影,還有報刊、電視與網絡等無數來源的內容,這幾十年不斷在為你提供談資。可是,對於身邊再尋常不過的東西,我們反而沒了談資。”現在把老東西擺在這裏,就是希望後來的人認識它,知道它與我們前人生活的關係。”趁機就鼓勵他們整理整理集體記憶吧;別看每樣老東西那從百字到千字的解說詞,那可是一個地方以及其居民的身世。隨著智能手機的攝影功能越來越好,有關各地老東西的影像越來越普遍,帶領參觀者往更深認識與感受挺入的文字其實更顯得珍貴。
很多文物的解說內容,其實可從文學創作找到很好的材料,包括地方誌。馬來西亞的王潤華教授、李宗舜和辛金順都寫過一些地景詩/地誌詩/空間詩,所反映的地方詩學,能找到與有關地方文物的靈魂。
別說本土日常生活的一般古具舊物,普遍缺乏應有的解說詞,嚴重限制了有關文物館作為教育基地與觀光景點的發展,即使像自古的文化大國、爾今的文產強國中國,也有許多千年古城的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至今仍然沒有解說詞。不過,他們正自觉地透過官方努力在積極地解決這問題。例如,山西省會太原市政府在2018年,便為其166處文物保護單位公開征集解說詞,參與者最高可獲萬元獎金。
他們表示,這項征集活動旨在動員社會力量深挖文物背後價值,以解說詞拉近文物與公眾的距離,讓不會說話的文物“活”起來(習近平語),讓全民參與文物保護的氛圍濃起來。此外,為充分推廣利用解說詞成果,太原市還舉辦全市文物講解大賽、出版優秀解說詞合輯、開展志願者講解培訓和文化惠民活動等系列主題活動,真正實現與社會共享文物事業發展成果。
這些都是馬來西亞民間文物工作者可以積極效仿的文化生產活動。(12.4.2021)
(Source: Hanne Zaruma | Metal Magazine)
陳明發《愛墾:疫後媒體》
疫後的旅遊與生活文創體驗內容,需要通過更新觀念的方式,將小鎮人文、美食、風景、購物等元素,與“人”自身融為一體,從更深的層面上體現人與旅行的交互。
“讓這裏成為生活一部分”,這種“成為”是真實的、多維度的、潤物細無聲的。而社交媒體元素的加入,也彰顯著鄉鎮旅遊日益年輕化、符號化的漸進趨勢。
以前的知識分子以“生活在他鄉”為樂,為自我實現的一生志業。爾今許多手執智能手機現代人,無論此刻身在哪裏,其實都是“生活在他鄉”。反而沒有當下,沒有這裏;手機是他們的神遊器;但這種的旅途,許多時候與此生的自我探索與實現無關。
數位科技使得內容創作、傳播與保存變得便利,可是行業、團體與個別企業懂得善用這便利嗎? 便利是一回事,能否吸引人、啟動人更新觀念,則需要敘事藝術了。
更新觀念?需要借助文學所帶給我們的人生哲學與體驗的動能。我們常常忘記了,“文創”中的“文”,是文學,是文化,是創意動能的泉源。
愛墾網在推動中文文創的時候,一如我們的定位:“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為了這份初衷,我們不時回到漢字去尋根,其中,《說文解字》常常帶給我們語詞的原動力。
例如說,我們發現,簡體漢詩,往往先吃虧在字形視覺上。舉個例子,說“飞”字吧;單翅飛,能“升”嗎? 看古體“飛”字,是多麼的逍遙自在?
來隨古漢字飛翔吧,你看多鳥兒展翅的形象多灑脫、多自由而傳神;可上飛、可下飛、可左飛、可右飛。
人問,這十餘年 《愛墾網》都在幹什麼文化創意生產?現在請你協助走告友好,我們在給創作人伙伴做研究開發,極力拓寬鑿深想象的空間。(10.4.2021)
陳明發《民族復興的起步》2
有的媒體,在政治上“先知先覺”,沒發生的事已被他們大事報導;在文化上,卻往往“不知不覺”或“後知後覺”,例如人家已經走得很遠的議題,他們才來趕熱鬧、搶注意力。期望他們在振興運動中扮演要角?恐怕是幻覺。(10.4.2021)
小說和新聞對故事的威脋
班雅明悲觀地指出現代人對故事已不感興趣,代之興起的是小說和新聞。故事的失落不是因為故事不適應現代人的生活,而是因為由科技與經濟發展主導的社會使人失去對故事聆聽的能力和環境。故事的失落帶來一個怎麼樣的社會?
按班雅明說,故事所代表對經驗價值的看重已失去了。不論是小說或是新聞,人不但不強調經驗的價值,更沒有經驗價值可以傳遞。新聞所看重是資訊,而不是經驗。新聞的價值在於那一刻。小說所表達是情節,而不是經驗。小說的重點在於結果,而不是故事能給人的教訓。查實,對經驗失落的遺憾也是對價值失落的遺憾。
第二,故事的失落使人活在孤獨中,因為人不再參與故事的傳遞。小說不是來自口傳傳統,也不會與故事聚合。小說家是封閉在孤立境地之中,形成於孤獨個人的內心深處。不只如此,小說的孤獨是它與人民的生活脫離。班雅明說,“說故事的人慢慢走出活生生的話語,最終只侷限於文學之中。"小說的文字可以很美,但卻可以與生活結連。
第三,故事是人人可以以不同形式參與,但當它被小說和新聞取代時,文學的敘事能力只掌握在少數人中。人的創造力和參與力因而被馴化。同樣,新聞報導的事件往往已被塞滿了解釋,而聆聽者可以有的自由詮釋空間卻很少。(摘自《龔立人·傳媒、故事與說故事》收藏自 霎時衝動, 發瘟與感動)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