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玩邊拍邊寫詩 游吟女攝影家 AGNES CHONG·高雄岡山文賢菜市場

《愛墾在地慕課》推薦精彩文章、照片請瀏覽以下網頁:



Rating:
  • Currently 4.75/5 stars.

Views: 47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Suyuu 8 hours ago

納博科夫:感知~~當我把目光集中在一座腰形的花壇上的時候(並且注意到一片粉紅色的花瓣躺在肥土之上,一隻小螞蟻正在察看著它腐爛了的邊緣),或者是琢磨著一棵白樺樹幹深褐色的中間部分,那裡的薄得像紙一樣的、有芝麻點的樹皮被某個小無賴剝掉了,我真的相信這一切會被讀者透過我的像untrae rozzadumchivoy beryoz這樣的詞語的神奇面紗感知到。那時我並沒有想到,那些可憐的詞語不僅不是面紗,事實上,它們根本不透明,成了一堵牆,人們只能夠從中分辨出我模仿的大大小小的詩人的老掉了牙的零星東西。

納博科夫:感知~~起初,我並沒有意識到,乍看起來如此無邊無際的時間竟會是一個監獄。在探究我的童年的時候(這僅次於探究你的永恒),我看到了意識的覺醒是一系列間隔開的閃現,間隔逐漸縮小,直到形成了鮮明的大塊的感知,提供給記憶一個並不牢固的支撐點。我很小就幾乎同時學會了數數和說話,但是內心里認知我就是我,我的父母是我的父母,似乎只是後來才確立起來時,是直接和我發現他們的年齡與我的年齡的關係相聯系的。從我想到這一揭示時那立即侵入我的記憶的、帶著片片透過交疊的綠葉的光影的強烈陽光來判斷,那個場合可能是鄉間的夏末,我母親的生日,我問了些問題,估摸了得到的回答。根據重演論這一切本應如此;我們遠祖頭腦中的反身意識的開始必定和時間意識的初現是同時發生的。(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說吧,記憶:自傳追述》)

Comment by Suyuu on Wednesday

KSSM华语-华文文学工程,先从学习的原动力开始~~2011年开始,大马教育部开始推行全新的KSSR教育课程。到了2017年开始推动KSSM初中课程。2000年进入KSSM高中课程。那些预备在念完中四与中五后报考大马教育文凭(SPM)的学生,若能回头去了解KSSM华语/华文文学两门选修课的既定背景,必有助于学好、考好这两科。

若能从生命呼唤原理(Theory of Calling)切进去帮助应考生,则能起到真实提振的作用。先让我们来理解有关背景如下——

在马来西亚,教育是一项持续性的事业,它致力于全面与综合地发展个人之潜质。在信奉和遵从上苍的基础上,塑造一个在智力、精神、 情感和体魄方面都能平衡与和谐的人。其目标在于造就具有丰富的学识、 积极的态度、崇高的品德、责任感,并有能力达致个人幸福的大马公民, 从而为家庭、社会与国家的和谐与繁荣作出贡献。(来源:1996年教育法令[第550条])

导言:马来西亚教育课程的制订向来以《国家原则》和《国家教育政策》为依归,以《国家教育哲理》的意愿为目标,旨在塑造智力、 精神、情感和体魄都能平衡发展的人,培养具备爱国意识的国民, 以期建设一个文明和谐、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 《学习:内在的财富》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两个重要观点,一个是 “终身学习是 21 世纪的通行证”;另一个是“21 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和学会共处。报告中指明了“终身学习”将通过“四大支柱”来实现,换句话说,这“四 大支柱”也是每个人一生的学习支柱。马来西亚向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看齐,也以“四大支柱”作为教育改革的基础。 课程发展司成立至今,中学课程已历经数次修订。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课程制定是一项需长期积极进行的工作。课程的修订、 改革往往与时代的嬗变和社会的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

为配合21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部推出了《教育发展大蓝图 2013-2025 年》,其中一个目标是制定一套具稳定性的课程。为达致此目标,课程发展司重新修订各科课程,并推行“中学标准课 程”。中学各科目的课程标准皆以模块为形式,着重内容的整体性,强调符合中学生的程度,且极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华文文学是马来西亚中学标准课程的其中一个科目,让具有中三华文基础的学生在中四和中五修读,以使学生在学习华文之余能 进一步提高文学素养。

《华文文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以下简称 《课程标准》)是以文学体裁的分类来制定的,课程着重让学生掌握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四种文学作品鉴赏的基本方法,以丰富学生对鉴赏文学作品的审美观点,并培养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兴 趣,从而达到提高文学素养,促进文化传承的目标。

修读华文的学 生可以同时修读华文文学,两个科目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必要时, 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华文和华文文学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方式和时 间分配上作出适当的调整。 本课程也强调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华族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爱国精神。

总目标中学华文文学课程的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丰富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观点,提高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也让他们通过阅读领悟作品中所传达的人生观,加深他们对文学作品反映的历史、文化、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并理解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精神生活,加深学生对华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促进文化的传承。 课程目标 修完中学华文文学课程后,学生能:

1.借助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了解各类作品的主题思想,体会作品的内涵、情感和社会意义。

2. 借助基本的文学知识,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

3. 解读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4. 品味散文的语言特色,品味作品的意境,分析作品的篇章结构。

5. 分析小说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6. 分析戏剧情节的安排,解剖台词和人物角色的形象,了解戏剧冲突的作用。

7. 培养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热爱语言文 化的情感,提高爱国情操和文学素养。

中学标准课程架构 《国家教育哲理》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在智力、精神、 情感和体魄各方面都能达致平衡与和谐的人。为了体现《国家教育哲理》,培养具有丰富学识和积极态度的人力资源,“中学标准课程”把教育的各个主要层面归纳为互补互利的六个领域,那就是:交际,精神、态度和道德价值,人文,科学与工艺,体健与美育, 个人才能等六大领域。

(见:大马教育部,2019,中学标准课程(KSSM)“交际华语-华文文学”中四/中五内容标准、学习标准和评价标准文件; Dokumen Standard Kurikulum dan Pentaksiran Tingkat 4 & 5 —Bahasa Cina Komunikasi 交际华语 / Kesusasteraan Cina 华文文学)

Comment by Suyuu on December 1, 2024 at 11:35am

愛墾APP:物理學中的場論與德勒茲的平面理論之間存在某種深層的哲學關聯,尤其是在描述動態生成、去中心化結構和相互作用的網絡方面。盡管二者來自完全不同的學科,一個屬於科學,一個屬於哲學,但它們在思維方式和核心概念上有相似之處。以下從概念、結構、功能和哲學意義幾個方面探討它們的聯系。

物理學中的場論

核心概念:場是物理學中描述時空中每一點的某種物理量(如電場、磁場、引力場)的分佈。它們具有連續性和動態性,可以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變化。

相互作用:場是不同粒子或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媒介。例如,電磁場描述了帶電粒子之間的作用方式,而引力場描述了質量之間的引力作用。

去中心化與非局部性:場的影響是非局部的,意味著一個粒子可以通過場影響另一個遠處的粒子,體現出去中心化的特征。


德勒茲的「平面理論」

核心概念:內在平面(Plane of Immanence):這是一個生成、思維和存在的開放場域,不存在超越性或固定的結構。它是潛在事物生成和演化的根本場所,所有思想和存在都在這個平面上展開。

生成與流動:內在平面強調存在的不斷生成和變化,拒絕固定的中心和結構,所有事物在平面上平等地展開和互動。

多樣性與去中心化:內在平面是去中心化的,強調多樣性和差異性,是一個無中心的網絡結構。


聯系與相似性

去中心化與非局部性:場論中的場沒有固定的中心,影響可以在整個空間中傳播。類似地,德勒茲的內在平面也是無中心的,所有思想和存在都在一個開放的平面上相互作用,拒絕一切中心化結構。

在場論中,場的作用是非局部的,類似於德勒茲的平面中所有點之間的潛在連結。


生成與動態性:
物理場隨著時間和空間不斷變化,是一個動態的結構。德勒茲的內在平面同樣強調生成與變化,是一個永不停歇的動態過程。

在物理學中,場的變化可以生成新的粒子或狀態,類似於德勒茲的平面中新的思想、概念或存在形式的生成。

相互作用與關係性:

場論描述了粒子之間通過場的相互作用,這種互動本身構成了世界的基本結構。德勒茲的平面強調了事物之間的關係性,認為存在和思想都是在互動和差異中生成的。

 無階層化與平等性:

在場論中,場的每一點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之分。德勒茲的平面強調去階層化(deterritorialization),所有存在都是平等的,沒有任何特權的存在形式。

哲學意義上的啟發與互補

物理場論的啟發:物理學中的場論為德勒茲提供了一個隱喻,即世界不是由孤立的個體或實體構成,而是由不斷互動和生成的關係網絡構成。

德勒茲對科學的哲學補充:德勒茲的平面理論可以為科學思維提供一種非還原論的視角,強調多樣性、差異和生成,而不是追求單一的、統一的解釋模型。


關鍵區別:物理現實 vs. 哲學概念

物理場論的實證性:場論是實證科學的一部分,基於實驗和數學描述,具有明確的物理含義和預測能力。

德勒茲的平面的抽象性:德勒茲的內在平面是一個哲學概念,更多地涉及對存在和思想本質的抽象思考,而不是具體的物理現象。

結論

德勒茲的「內在平面」與物理學的「場論」,在結構和思維方式上有顯著的相似性,尤其是在生成性、去中心化和關係性方面。盡管場論描述的是物理世界的具體相互作用,而內在平面則是哲學層面的生成場域,但兩者都為理解世界的動態性、多樣性和相互關聯性提供了重要視角。德勒茲的平面理論可以被視為對場論的一種哲學拓展,將其從物理層面引申到思想和存在的領域。

Comment by Suyuu on October 28, 2024 at 12:05pm

愛墾APP:情感地理~~情感地理(Affective Geography)是一種從情感、體驗與空間之間的互動出發,研究人類情感如何形塑特定地方或空間體驗的學術領域。該理論強調空間不僅僅是地理位置或物質的存在,而是由情感、情緒、和身體感覺共同構建的複雜場域。這一視角在文化地理學、社會學和人類學等學科的影響下發展,特別聚焦於探討人們如何通過情感互動賦予地方獨特的意義。

Nigel Thrift 的貢獻

英國地理學家奈傑爾·斯瑞夫特(Nigel Thrift)是情感地理學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在著作《Non-Representational Theory: Space, Politics, Affect》(2007)中提出「非再現理論」,認為傳統地理學側重空間的象征意義,而忽視了感官體驗和身體互動的作用。斯瑞夫特認為情感是一種「非再現性」(non-representational)的力量,存在於日常生活的實踐、行為和瞬間感知中。斯瑞夫特的情感地理理論強調通過情感體驗,空間可以「激發」出特定的行為、體驗甚至記憶,從而構建意義。

Ben Anderson 的情感與空間互動

本·安德森(Ben Anderson)是另一位在情感地理學上有重要影響的學者。他的研究集中在情感如何通過與空間的互動,影響人們對空間的理解和體驗。安德森認為情感並不僅是個人的內在體驗,而是社會與空間環境共同影響的產物。安德森提出,情感本身就是一種地理力量,可以通過社會制度和文化實踐影響空間體驗,並在特定情境中激發、抑制或轉變個體的情緒狀態。

Deborah Thien 的情緒性地理學

黛博拉·西恩(Deborah Thien)也對情感地理學進行了深入探索,尤其在「情緒性地理學」(Emotional Geography)的研究中提供了系統的見解。西恩強調情感不僅存在於個人內心,而是深深嵌入於地方、文化和社會互動中。她認為,理解一個地方的情感地理,就要關注人們如何通過情緒和互動塑造該地方的獨特「氛圍」或「感受」。西恩特別關注負面情緒(如焦慮、恐懼)如何在特定空間中流動、積聚並形成認同或排斥。

Sara Ahmed 的情感政治學

薩拉·艾哈邁德(Sara Ahmed)在她的情感政治學研究中,提出情感作為一種「粘附」力量,可以把人和地方、記憶與空間「黏合」在一起。她認為情感不只是個人的內部狀態,而是具有社會性、文化性和政治性。通過情感的相互作用,人們對地方的歸屬感和排斥感逐漸形成,空間因而被情感「標記」,成為某種情感體驗的具體象征。艾哈邁德特別關注情感在邊緣化空間中的作用,提出情感作為社會控制、空間權力的工具,能夠深刻影響個體的行為和認同。

在我們結束本節討論以前,讓我們再回顧一下:情感地理學強調的是空間、情感、身體的動態互動。通過將人類情感與空間的關係納入地理研究,情感地理學重新定義了我們對空間、記憶和體驗的理解,提出了情感如何通過空間形成社會關系、集體記憶與個體認同的學術視角。這一理論對於當代地方文化與集體記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也在文化創意、空間策展等實際應用上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Comment by Suyuu on October 13, 2024 at 5:23pm

巴赫金Mikhail Bakhtin,1895—1975年,前蘇聯現代文學理論與文學批評理論家。)「對話理論」包含了幾個核心思想,特別適合愛墾網提倡「互喚」(reciprocal evocation)的概念,以下是其中幾個對我們的探討至關重要的內容——

語言的對話性
巴赫金認為,語言和交流從來不是單向的,而是具有對話性的。每一個言語行為都是對前一個言語的回應,並在未來引發新的回應。因此,交流並非是信息的簡單傳遞,而是一種持續的對話過程。這個觀點和「互喚」概念密切相關,因為在「互喚」中,情感或思想的激發是一種雙向互動過程。每個文化表達不僅是對某種先前經驗的呼應,還同時在呼喚未來的回應和反思。


多聲性與異質性:巴赫金提出的「多聲性」(polyphony)強調在文學或對話中,不同的聲音、視角能夠並存,沒有一個聲音能夠絕對地支配其他聲音。這種思想對「互喚」具有重要意義,因為文化的呼喚和回應中也存在著多樣的視角。我們在地方文化和全球化的文創中,需要認識到每個「聲音」都是一種獨特的回應,它們之間沒有絕對的主次關系,而是通過對話共同建構意義。這符合「互喚」中彼此創造共享經驗的過程。


未完成性:
巴赫金還強調所有的對話都是「未完成的」,因為每一個言語行動總是開放的,向未來敞開,永遠在期待回應。這和「互喚」中持續的文化交互過程一致。地方文化創意中的任何表述或創意項目總是開放的,吸引新的詮釋、回應、互動。因此,「互喚」不僅僅是對已有傳統的回應,還在不斷創造新的文化空間和體驗,帶來持續的意義生產。


複調小說和多層敘述:在巴赫金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複調小說時,提出了多層敘述結構,這種結構中,人物之間不僅僅是簡單的對話,而是多層次的思想、情感互相作用。這一思想可以直接應用於文化創意的「互喚」中,意味著創意作品或敘述結構可以同時存在多個互動的層面。這種複調的結構激發了情感與思維的多維度互動,使文化表達超越單一敘事。

關聯到「互喚」的實踐: 當我們將巴赫金的對話理論應用於「互喚」概念中,實際上是將文化創意、地方傳統與全球化視為一個持續對話的過程:它們在互動中不斷呼應、激發彼此的意義。這些對話是多聲的、複調的、未完成的,並且充滿著對未來回應的開放性。巴赫金理論中的這些特質幫助我們理解,如何通過文化表達設計,來激發持續的情感和創意交流,將地方文化與更廣泛的社會現實相聯系。

相关:呼唤型造物  evocative object  The Etymology of Vocative Linguistic Theory on Vocative

接受美學
  愛墾思潮篇
  

Comment by Suyuu on October 9, 2024 at 6:20pm

愛墾APP: 什麼是情緒經濟學(economy of emotions)

情緒經濟學(economy of emotions)是指通過情緒和感情的操控、表達與管理,來影響消費行為、市場活動和社會互動的經濟模式。它關注的是如何將情感轉化為經濟價值,並在各種商業、文化和社會情境中發揮作用——

情感驅動的消費:情緒對消費決策有巨大的影響。例如,品牌通過創造強烈的情感聯系,可以引發消費者的共鳴,進而促使消費行為。廣告、品牌故事和體驗營銷通常運用情感內容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激發購買欲望。

體驗經濟與情感勞動:體驗經濟的一部分是通過為消費者提供難忘的、情感豐富的體驗來創造經濟價值。情感勞動是指在工作中管理、表達適當情緒(如服務行業員工要表現出熱情、友善等),以達到客戶滿意和商業成功。

情感平台與社交媒體:社交媒體通過情感的分享和互動,成為情緒經濟的重要平台。人們通過點贊、評論、分享等方式傳播情緒,而這些情感互動可以通過廣告、數據分析等方式被貨幣化。情感在這些平台上不僅被表達和消費,還被作為數據進行收集和分析。

情緒作為文化資本情感不僅能影響個人消費,也能成為文化資本,反映身份、價值觀和社交地位。例如,某些情感體驗(如高端的餐飲、奢華的旅游)與特定的社會地位聯系在一起,進而成為追求和標榜身份的方式。

情感設計:產品和服務的設計也越來越注重情感要素。無論是產品的外觀、觸感,還是用戶體驗設計,都在考慮如何引發用戶的積極情感,增強用戶的忠誠度和滿意度。

情緒經濟學不僅關注個體情感的消費行為,還研究社會、文化層面的情感價值的創造和分配。在全球化和數字化時代,情緒經濟學正變得愈加重要,因為它影響著人們的購物、社交、娛樂、工作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情緒經濟學可以被視為「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議題。情動轉折是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中對情感、情緒和情動(affect)的重要性重新關注的理論趨勢。它強調情感不僅僅是個人的內在狀態,而是具有深遠的社會、文化和政治影響力的動力。

在情動轉折的框架下,情感被視為不只是個體心理的現象,還包括了超越個體、在社會互動、文化生產、物質實踐中的情感流動。因此,情動轉折研究關注情感如何在社會關係、政治、文化、經濟等領域中發揮作用,以及情感如何構成和再生產權力關係和社會結構。

情動轉折與情緒經濟學的關聯

情緒經濟學的研究從情動轉折的角度,可以揭示以下幾個層面的議題:

情感的社會化與商品化:在情動轉折中,情感被視為一種社會性力量,它不僅發生在個體層面,也通過集體情感影響社會結構。情緒經濟學正是這種情感的社會化和商品化的體現:市場、企業、品牌如何利用情感作為一種資本來建構、操縱和引導消費者行為。

身體與感官體驗的市場化:情動轉折特別關注身體與感官體驗,而情緒經濟學中的體驗經濟(Experience Economy)部分則是通過設計和調動情感體驗來吸引消費者。這種經濟模式涉及將情感(affect)嵌入到產品設計、服務互動和消費場景中,創造情感聯結,從而增加經濟價值。

情感勞動與情感治理:情動轉折也強調情感勞動,即人們在工作中必須表達或抑制特定情緒的現象。在服務業、娛樂業等行業中,員工的情感表現在維持顧客滿意、品牌形象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情緒經濟學將這種情感勞動制度化,並通過市場化手段對情感進行管理和規范。

情感政治與文化生產:情動轉折研究還關注情感政治,即如何通過情感來塑造集體行動、社會運動和政治認同。情緒經濟學可以看作是情感政治的一部分,在文化生產和再生產中,情感成為了消費主義、認同建構和社會規范化的核心動力。


情動轉折的研究為情緒經濟學提供了理論框架,通過強調情感在社會、文化和經濟結構中的重要性,幫助理解情感如何在商品化過程中被利用和塑造。因此,情緒經濟學不僅僅是情感在市場中的表現,它也是情感如何構成社會互動、集體認同、權力關係和文化生產的體現,正是情動轉折所關注的重要議題之一。

Comment by Suyuu on October 9, 2024 at 10:28am

文創出彩又「出圈」的背後 聚焦這個新職業

「您好,請問您要微辣口味還是中辣?」甘肅省博物館藝術生活館內的「麻辣燙」銷售攤位前排起了長隊。甘肅省博物館文創中心負責人崔又心正在為游客們講解毛茸茸「食材」,「這是來自天水的炸洋芋丸子,麻辣燙是我們最新推出的文創『甘肅(不)土特產超級市場』系列之一,像現在比較火的隴西黃芪、甘肅軟兒梨玩偶等都是我們『絨化博物館』IP的產品。」

崔又心從事的職業為文創產品策劃運營師,是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最新發佈的19個新職業之一。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文創產品市場需求變化,文創產品相關人才需求也持續增加。相關數據顯示,當前文創從業人員已超百萬人,折射出文創市場規模的增長態勢。

崔又心所在的甘肅省博物館文創團隊在文創行業耕耘已有近十年,開發了七大文創IP系列產品近千種。其中,以中國旅游標誌銅奔馬為原型打造的文創玩偶成為「網紅」產品,截至2023年年底,該系列文創產品銷售額達700萬元。

「人文價值、創意設計和情緒價值是人們購買文創產品的主要動因,文創產品策劃運營師更要圍繞新需求研發新產品。」崔又心表示。

作為新一批19個新職業之一,文創產品策劃運營師的定義是從事文化創意產品的策劃、結合市場需求設計具有文化元素的產品、對文創產品進行營銷運營的人員。

談及當前文創產品策劃運營師的工作,崔又心表示,對於開發團隊而言,既要打磨自身文創產品設計的專業技能,同時也要提高產品宣介運營的能力,更要時刻保持對潮流熱點的捕捉力。

「我們的日常工作包括文創設計開發、文創活動策劃以及文創業態延伸等不同方面。每一次文創產品設計前,團隊成員都會對文物歷史資料進行詳盡收集和梳理,加深對文物本身的認識,設計過後也會反覆推敲產品設計理念與文物是否相符。」崔又心介紹說,現在大家也特別注重短視頻新平台的傳播力,會同步策劃視頻剪輯、圖文編寫等創意形式,讓產品推出後走得更遠。

近年來,各大博物館的文創頻頻「出圈」,吸引更多公眾走進博物館,引發持續不斷的「博物館熱」,與此同時,旅游景區、美食餐廳、非遺工作室等也都推出了獨有的文創產品,成為消費市場又一新熱點。值得注意的是,在文創產品消費群體中相當大一部分是年輕人。中國文博文創消費調研報告顯示,1990年後出生的消費者佔比超過53%,其中「95後」佔比達30%。

業內人士認為,市場對於文創產品的需求與要求同步增長,特別是年輕消費者更加注重文創產品的文化價值與情緒價值,這也對文創產品策劃運營團隊提出了新要求,近年來文創從業者數量持續增長,據不完全統計,當前文創從業人員已超百萬人並呈現持續增長態勢。

人才需求的增長也折射出文創產業的發展態勢。智研咨詢發布的報告指出,從傳統文化保護到商業化、藝術化再到數字化,文創產品行業正在經歷業態的轉型升級,2023年中國文創產品市場規模達到163.8億美元,同比增長13.09%。

與此同時,實用性、審美性與趣味性成為文創產品轉型升級的關鍵點,而這也對文創產品相關從業者和人才結構提出了更高要求。

業內人士表示,文化創意產業作為典型的知識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行業,也是新興的交叉性行業,要求從業人員具備復合型知識背景和較高的綜合素質,能夠掌握創意設計、舞台美術、人文歷史、旅游管理、項目運營管理等多項技能。

「文創產品經歷了『1.0』到『5.0』的發展版本,從最開始注重文化屬性,即借助產品傳播文化元素到如今更倡導產品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其市場需求變化對於我們的實際工作也提出了新挑戰。」崔又心表示,隨著數字文化消費浪潮迭起,文創產品開發也要兼具科技屬性和社交屬性。

「大眾對高質量文創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但仍面臨所需人才緊缺的問題,尤其是掌握設計與運營等複合型技能人才缺口仍較大。」崔又心表示,期待伴隨新職業公佈,未來大學專業設置、行業協會建立、政策支持等方面能夠同步推進,讓文創產業相關人才儲備更加充足、文創產業發展前景更加廣闊。經濟參考報 | 2024年10月09日;原標題:文創產品策劃運營師:讓文創出彩又「出圈」)

相關: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3 》:雙子塔:兩條玉蜀黍而已?

Comment by Suyuu on September 30, 2024 at 12:52am

愛墾APP: 無器官身體の地方情動

「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的語境下,「地方」(place)的概念是否可以與德勒茲的「平面」(plane)相對應,取決於我們如何理解兩者的功能和內在特質。

情動轉折與地方

情動轉折關注的是情感、身體與環境之間的動態關係,它強調情感並不是個體化的,而是被文化、歷史和物質性塑造,並在「地方」中得以具體化。因此,「地方」不再只是一個固定的地理位置,而是情感交織的一個動態場域,一個「在場」的集體體驗場所

德勒茲的「平面」概念

在德勒茲的理論中,平面(plane)有時被稱為「意義的平面」或「生成的平面」(plane of immanence),它是一個沒有層次和等級、非結構化的開放場域,事物在此生成、流動。平面是一種潛能的展開,是思想、感知和生命的生成空間,強調的是非線性、非中心化的聯系和變化。

兩者的比較與結合

從德勒茲的角度,「地方」可以看作是生成性的、變化中的場域,情感、主體與物質在這里交織和生成,而這一過程具有與德勒茲的「平面」相似的非層次化和流動性。具體而言:


非固定性:情動轉折中的地方是動態的,情感在地方中不斷流動和再創造,這與德勒茲的平面上事物無固定位置、總處於生成中的特質吻合。


關係性與生成性:在德勒茲的平面上,事物的生成不是依賴於個體或中心,而是關係和相互影響的產物。同樣,情動轉折中的地方也是在情感、物質與集體經驗的交匯中生成。


地方與「在場」:德勒茲的平面關心的是「在場」的生成過程,情動轉折下的地方強調情感與身體的「在場」,它們都關注流動中的存在。

因此,我們可以說,在情動轉折的框架下,「地方」可以類比德勒茲的「平面」,因為兩者都涉及情感、物質、主體之間的相互生成和複雜交織。然而,這並不是簡單的等同,而是一種功能上的契合,地方在情動轉折中更多地強調與身體、文化、情感的交織,而平面則更強調思想、存在和生成的廣義場域。

Comment by Suyuu on September 25, 2024 at 10:06pm

陳明發《時間病患》

1982年,美國醫生拉里·多西(Larry Dossey)創造了"時間病"(Time Sickness)一詞。現代人其實都是“時間病者”;長期處於什麽事都得快、都求快的狀態下,無休止地和時間競賽,且不自覺自己有病。

時日久了,自然變得緊張、焦慮而抑鬱,老覺得這裏痛,那裏不對勁,開始失眠,健康狀態受損,甚至精神也出現狀況,那就出現實實在在的大問題了。


後現代大哲學家如福柯等,花了許多時間探討社會制度裏的諸種“霸權”現象,所揭示的,是有權勢的人/階級,對一般無覺知者有形或無形的的施暴。在現代時間觀的面前,大部分人未意識到的,是自己對自己的施暴。

當然,我們有很好的理由這樣對待自己,因爲就像世界經濟論壇發起人Klaus Schwab所說的:“過去,是大吃小的世界;而今,則是快吃慢的世界”。誰都不想被競爭對手幹掉、超越、“吞掉”,唯有做得更多、更快。


宗教界一直呼籲大家“活在當下”,時間病患在每一個當下,却是特別“活”躍;“恐怕來不及了”的“使命感”,使人完全忽略了一個“悠然”、“未來”之美。

治療"時間病"的方法,由重新評估我們跟時間的關係開始。誠如拉里·多西醫生所建議的,首先走出例常的時間安排,使用生物反饋、冥想或祈禱,以策劃新的"時間出口"。(奧諾德《放慢腳步》【45】)

                                          (Source of Photo:https://www.chronobiology.com

(原載:21.5.2021 愛墾網)

延續閱讀

[慢遊靈修] 中間路綫

[慢遊專頁] 詩與逺方


愛墾APP: 婆羅洲的聲音(Voices of Borneo)

Comment by Suyuu on September 25, 2024 at 7:00pm

愛墾APP: 市集·詩性鄉愁呼喚型造物evocative objects)

鄉愁市集」是一個旨在喚起人們對家鄉、傳統和文化的情感共鳴的活動。它通過展示地方特色的物品、食物、音樂和故事,營造一種讓人回憶和感受家鄉溫情的氛圍。結合「詩性智慧」和「呼喚型造物(Evocative Objects)的理念,「鄉愁市集」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物品交換場所,而是一個深度連接情感、文化和意義的空間。

「鄉愁市集」與「詩性智慧」的關係

詩性智慧是意大利哲學家維柯(Giambattista Vico)提出的概念,強調通過象征、隱喻和感性經驗來理解世界。這種智慧超越了理性邏輯,而是通過感性和情感與世界建立聯系。在「鄉愁市集」中,這種智慧體現在以下方面:

象征與隱喻: 市集中的物品、食物和音樂不僅是具體的物質存在,它們還承載著豐富的象征意義。例如,手工制作的傳統食品不僅是美食,還象征著家庭、節日和共享的記憶。地方工藝品如編織籃子、陶器等,則象征著代代相傳的技藝和文化記憶。

感性體驗: 市集中的一切都設計為觸發感官體驗——味覺、觸覺、嗅覺、聽覺和視覺,從而引發對過去的情感回憶。這種通過感官與情感的互動正是「詩性智慧」的體現。


文化再現:
市集不僅展示地方文化,還通過互動、講述和表演等形式再現和重塑這些文化,使其成為活生生的、可體驗的詩性智慧。例如,在市集上舉辦的傳統故事講述或音樂表演,是詩性智慧的直接呈現,觀眾通過這些藝術形式感受到家鄉文化的深度和美麗。

「鄉愁市集」與「呼喚型造物」的關係

呼喚型造物(Evocative Objects)是指那些能夠喚起強烈情感和記憶的物體,它們不僅是物質存在,還承載著人們的情感、記憶和身份認同。在「鄉愁市集」中,呼喚型造物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文化物品的情感聯結: 市集中的物品,如祖母傳下來的手工藝品、家鄉的傳統食品,都是呼喚型造物。它們通過物質形態,將過去的情感記憶帶入當下,喚起參與者的情感共鳴。例如,一件傳統的手工刺繡,不僅展示了精湛的技藝,還可能喚起觀者對其家庭和文化根源的情感記憶。

情感故事與物品的結合: 每件物品背後都有一個故事,這些故事賦予物品以獨特的情感價值。在「鄉愁市集」中,可以通過講述與展示這些物品背後的故事,讓參與者與物品建立更深的情感聯結。例如,賣者可以講述他們的產品如何在家庭慶典中扮演重要角色,這不僅增加了物品的價值,還讓物品成為參與者個人歷史的一部分。


互動與參與:
「鄉愁市集」鼓勵參與者不僅僅是被動地消費物品,還通過互動和參與,賦予這些物品新的意義。例如,市集上可以設立手工藝工作坊,參與者可以親自體驗傳統工藝的制作過程,這使得這些物品不僅是呼喚記憶的載體,更是創造新記憶的工具。

「鄉愁市集」在文化創意中的作用

情感驅動的文化創意:
「鄉愁市集」通過聚焦情感記憶,創造了一種情感驅動的文化創意形式。它不僅展示和銷售物品,還通過情感故事、文化表演和互動活動,創造了一種獨特的文化體驗。這種體驗在情感層面上與參與者產生共鳴,使他們不僅記住了物品,還記住了與這些物品相關的情感體驗。


地方文化的情感再現: 市集通過將地方文化符號與個人情感體驗相結合,強化了地方文化的情感意義。參與者在市集中體驗到的地方文化,不僅僅是過去的再現,而是情感的再創造。這種再創造使地方文化在現代生活中重新煥發活力,並在情感層面上得到新的詮釋。

「鄉愁市集」的具體實施建議

故事化展覽:
為市集中的每一個攤位或展品附上詳細的背景故事,讓每一件物品都成為「呼喚型造物」。這些故事可以是手寫的卡片,也可以是通過QR碼掃描觀看的短視頻或音頻講述。


互動式體驗: 設立互動區域,如手工藝工作坊、傳統食品制作演示區等,讓參與者親自體驗傳統工藝的制作過程,增強對地方文化的情感認同。


多感官體驗設計:
注重市集中的多感官設計,如播放當地傳統音樂、使用當地植物的香氣等,讓參與者通過各種感官感受到地方文化的獨特性。


情感記憶收集項目:
在市集期間,設置一個情感記憶收集點,邀請參與者分享他們與家鄉、物品或文化相關的情感故事,這些故事可以在市集結束後整理成冊或數字化呈現。


「鄉愁市集」通過結合「詩性智慧」和「呼喚型造物」的理念,不僅展示了地方文化和傳統,更通過喚起參與者的情感記憶和共鳴,使地方文化創意具備了更深的情感意義和價值。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實現情感轉向或情感地理學的目標,使地方成為一個充滿意義和情感體驗的「詩意地理」空間。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