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玩邊拍邊寫詩 游吟女攝影家 AGNES CHONG·高雄岡山文賢菜市場

《愛墾在地慕課》推薦精彩文章、照片請瀏覽以下網頁:



Rating:
  • Currently 4.75/5 stars.

Views: 46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Suyuu 4 hours ago

爱垦APP:情感或情绪变革策略

情感或情绪变革策略(emotive/evocative change strategies)通常指通过激发个体或群体的情感或情绪,来推动改变的策略。这类策略经常用于社会运动、市场营销、教育和组织变革等领域。其核心理念在于,通过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采取行动或改变态度。

這種策略可以透過多種方式實現,例如講述引人共鳴的故事、使用富有情感的語言、設計具有象徵意義的符號或行為等。這些方法旨在打動人心,使人們產生強烈的情感反應,進而促使他們作出改變。

在文化創意和社會創新領域,這種策略特別有效,因為它能夠將抽象的理念轉化為具體的、感性的體驗,從而更容易讓人們接受和支持變革。

“情感/喚起變革策略”(emotive/evocative change strategies)是指透過引發個人的情感反應或喚起深層感受來促進改變的策略。這些策略通常在心理治療、社會運動、教育和市場行銷中被應用,旨在透過激發人的情感、價值觀和內在動機來推動行為改變或意識轉變。

這類策略的核心在於理解和利用情感對人類決策和行為的影響。喚起情感可以包括使用故事、視覺藝術、音樂、演講或其他形式的表達,這些都能夠引起強烈的情感反應。通過這些情感反應,個人可能更容易接受新的觀點、改變既有的態度或行為,並且更積極地參與到變革的過程中。

在非營利組織或社會倡導中,這些策略特別重要,因為它們可以幫助喚起公眾的共鳴,激發行動意識,從而推動社會變革。例如,一個關於環境保護的活動可能會使用動人的影像或個人的故事來觸動觀眾的情感,使其更加關注環境問題並積極參與保護行動。

情感/喚起變革策略強調通過情感和感受來促進變革,這是一種既強大又具有影響力的變革方式。

喚起理論(Arousal Theory)和引發理論(Evocative Theory)涉及心理學和行為科學中的不同概念,儘管它們都與情感和反應有關,但在應用和理論基礎上有著明顯的區別。

喚起理論(Arousal Theory)

核心概念:喚起理論主要關注的是個體的生理和心理喚起水平(arousal levels)對行為和動機的影響。這些喚起水平包括生理上的興奮狀態,如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等,這些都會影響一個人的行為表現。

應用:喚起理論在動機心理學中被廣泛應用,特別是解釋人們如何尋求最佳喚起水平來保持興奮狀態而不過度或不足。比如,在學習或工作環境中,適度的喚起水平有助於提高表現,過低可能導致無聊,過高則可能引發壓力和焦慮。

代表理論:一個著名的例子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 Law),該定律指出在適中的喚起水平下,個體的表現最為優秀,而過高或過低的喚起水平則會導致表現下降。

引發理論(Evocative Theory)

核心概念:引發理論則更多關注於某些刺激或情境如何喚起特定的情感或反應。這些刺激可以是視覺、聽覺、語言或其他感官經驗,通過引發深層的情感或記憶,從而影響個體的態度和行為。

應用:引發理論通常應用於藝術、文學、廣告、教育等領域,旨在通過引發強烈的情感共鳴來影響受眾。例如,藝術作品可能會透過顏色、構圖或題材來喚起觀眾的特定情感反應,從而達到深層次的情感交流和理解。

代表理論:在心理學中,這種引發也可以與情感記憶理論(emotional memory theory)相關聯,這些理論探討了情感如何通過刺激物被喚起,並且如何影響長期記憶的形成和回憶。

喚起理論主要聚焦於喚起水平對行為和表現的影響,並且更傾向於生理層面的研究。引發理論則側重於某些刺激如何引發特定情感,並用於影響態度或行為,更多涉及到情感和記憶的心理過程。

Comment by Suyuu 19 hours ago

爱垦APP: 克里斯蒂瓦与段義孚的“地方感性”

克里斯蒂瓦(Julia Kristeva)的理论与段義孚的“地方感性”结合,可藉以下方式来深化对地方的情感联系和认同感:

符号与语义的异质性:

克里斯蒂瓦强调语言中的异质性与多重意义,特别是通过符号(semiotics)与语义(signification)之间的张力。这种张力可以用于描述地方感性,通过地方语言、方言、历史叙事和地方文化符号,来表现地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段義孚的地方感性在克氏理论框架下,可看作是这些符号和语义如何通过地方经验和记忆被个人内化和再现的过程。地方感因此不仅是一种物理地理位置的概念,还包含了深层次的文化和情感意义。

主体间性与地方认同

克氏讨论了主体间性(intertextuality)和主体身份的流动性,这可以应用于地方感性的构建。地方不仅仅是一个固定的空间,也是文化和个人经历相互交织的场所。在这种背景下,地方感性是通过多重文本和经验,逐渐形成的一种认
同。


这种认同感在克氏理论中,通过探讨个人如何在不同的文化符号和记忆之间游移,从而形成对地方的情感依附来理解。换句话说,地方感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反映了个体与地方之间持续互动和重新诠释的关系。

“语言的他者”与地方的陌生化:

克里斯蒂瓦的“语言的他者(the Other in language)”概念,可以用于分析地方感性中的陌生化体验。通过将地方看作是他者,通过符号和文化的陌生化,个体可以在重新发现地方的过程中,感受到深层次的情感连接。这种陌生化不仅让人们重新认识地方的独特性,还激发了新的情感和认同,这与段義孚所提到的地方感性相一致,即通过陌生和熟悉的对比,深化对地方的情感体验。

情感语言与地方的象征性

克氏强调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还是情感的载体。地方感性在这种理论框架下,可以通过情感语言和象征性表达来加强。例如,通过故事、诗歌、音乐、传说等情感充沛的形式,将地方经验转化为集体记忆和个人认同的一部分

Comment by Suyuu 19 hours ago

通过结合克氏的理论,段義孚的“地方感性”可以被塑造成一种更加复杂且深刻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不仅包含对地方的认同,还涉及对地方符号、文化和语言的情感化理解,使地方感成为一种动态的、持续发展的身份与记忆的交汇。

如果將克里斯蒂瓦的理論與段義孚的“地方感性”結合,可以創造一種更深層次的情感與文化交織的理解方式,特別是在分析“地方感性”、“情动转折”如何形塑個人和集體身份時。

克里斯蒂瓦的“異鄉人”概念與“地方感性”

異鄉人(Stranger): Kristeva 探討了“異鄉人”這一身份,這種身份不屬於任何固定的地方或文化,而是處於邊緣地帶。這種邊緣身份可以用來強化段義孚所描述的“地方感性”的複雜性和多樣性。地方感性不僅僅是對一個地方的歸屬感,也可能包含對異地文化的情感牽引和自我認同的漂泊感。

“互文性”與地方敘述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Kristeva的語際性理論強調文本之間的互動和參照,可以應用於“地方感性”的建構。段義孚的“地方感性”可以視作一種語際性敘述,即不同地方的記憶、歷史和文化相互交織,共同形塑了對某一地方的感性認知。這種語際性可以加強對地方的情感共鳴,使得地方不僅僅是地理位置,而是文化記憶和符號的交匯點。

“詩性語言”與地方的情感訴求

克里斯蒂瓦強調語言的詩性功能和其在情感表達中的重要性。當這一點與段義孚的“地方感性”結合時,可以通過具有詩意和情感深度的語言來表達對地方的獨特情感。這種語言不僅傳達信息,還能喚起地方記憶,讓讀者或聽眾感受到一種深刻的情感聯繫。

“地方感性”的邊界與崩解

克氏探討了身份的邊界和解構,這可以與段義孚的“地方感性”概念結合,探索地方感性的流動性和不穩定性。這種不穩定性反映了現代全球化下地方感的變遷和重構,強調了地方感性在不同文化語境中的變化與重塑。

將克里斯蒂瓦的理論與段義孚的“地方感性”結合,可以在情感、文化和語言層面上創造出一種更為複雜的“地方感性”,這種感性不僅依賴於地理和歷史,還包括了文化記憶、情感體驗以及個體身份的流動性。

相关:呼唤型造物  evocative object  The Etymology of Vocative Linguistic Theory on Vocative  Conation & Affects Vivo's aesthetics    Vocative & Evocative 当符号呼唤象征

Comment by Suyuu on September 17, 2024 at 9:25pm

愛墾網·Sense of Place vs Geography of affects

Sense of Place 和 Geography of Affects 是學術上探討空間與情感關係的兩個不同概念,各自側重不同的研究路徑和理論背景。它們在如何理解空間與情感的互動、對心靈空間(psychic space)的探討上,反映了不同的學術傳統與關注點。以下是二者的學術區分及其對心靈空間的見解:

Sense of Place (地方感)

這是社會地理學、環境心理學和文化地理學中的一個核心概念,主要研究人們對特定地方的情感聯結、文化歸屬和認同。這一概念探討了地方如何通過歷史、文化、個人經歷以及社會互動來塑造人們的感知和情感。

核心要素

文化與歷史:地方感通常與特定地域的歷史文化背景有關。某個地方之所以對人們有意義,源於它的文化歷史積淀、社會記憶或是個人經歷。


情感依附與認同:人們對特定地方的情感依附與認同是地方感的核心。例如,一個人可能因為某個地方承載著家庭記憶、童年回憶或是文化儀式而產生深厚的情感聯系。


空間與身份:
地方感與個人或群體身份緊密相關,地方不僅是地理上的存在,也是人們情感、文化認同的載體。


環境感知:
地方感也與物理環境的特質相關,例如地形、氣候、自然景觀,這些因素影響著人們如何與空間互動並形成情感歸屬。

對心靈空間的見解

在地方感研究中,心靈空間(psychic space)與物理空間交織在一起,地方不僅是客觀存在的地理環境,還反映了個人和集體的情感、記憶和認同。學者如段義孚(YiFu Tuan)認為,地方感是人類在自然環境中形成的情感和心理歸屬,通過地方的物理特征、社會關係和文化符號建構出心靈的空間場域。地方感中,心靈空間往往是一種主觀體驗,反映了個人對地方的深層情感和心理互動。

Geography of Affects(情感地理學)

這是情感轉向(affective turn)中發展出來的一種地理學研究范式,受到德勒茲(Deleuze)和瓜塔里(Guattari)的哲學影響。它關注空間與情感的互動,特別是情感如何通過身體、空間和社會關係流動,形成新的空間體驗。情感地理學強調情感不是個人內部的靜態狀態,而是通過人與空間、社會和物質的互動生成的動態力量。

核心要素

情感的流動性:情感地理學不把情感看作單一主體的體驗,而是強調情感作為一種流動性力量,通過人與物質空間、社會關係的互動傳遞、擴展和改變。

物質性與身體:情感不僅僅是心理現象,還與身體和物質環境相互作用。情感通過身體與空間互動,在特定的社會、文化和物質情境中產生。


超越個體情感:情感地理學特別關注情感如何在集體、社會和環境中流動,探索情感、權力和社會關係如何共同塑造空間體驗和空間實踐。


空間與情感的生成:情感不是事物附帶的,而是在人與空間的關係中生成的。這種生成性(becoming)是動態的、過程性的,情感會在空間中不斷發生變化和再創造。

對心靈空間的見解:情感地理學對心靈空間的理解更加注重情感的流動性和生成性,而非靜態的情感依附。德勒茲和瓜塔里提出的無器官的身體(Body without Organs)概念在情感地理學中起到了啟發性作用,認為心靈空間不僅是情感的容器,而是一個情感力量流動、擴散、變形的場域。心靈空間在情感地理學中是一種生成空間(spaces of becoming),它通過身體、物質空間和社會力量的相互作用不斷變化和生成。

Comment by Suyuu on September 17, 2024 at 9:25pm

學術上的主要區別

理論背景:地方感基於文化地理學和環境心理學,注重人們對特定地方的情感依附、歸屬感以及與地方的身份認同。情感地理學受到情感轉向、德勒茲與瓜塔裡的影響,更加關注情感的流動性、身體與空間的互動,以及情感如何在社會和物質力量中生成。

情感的特質:地方感中的情感更注重個體與集體在特定地方中的情感依附和認同,它是對某個地方的穩定情感反應。情感地理學強調情感的動態性和生成性,情感不是固定的依附,而是通過人與空間的互動持續變化。

空間的理解:在地方感中,空間是一個具體的物理和社會場域,承載著歷史、文化和個人記憶。在情感地理學中,空間是情感流動和生成的場域,情感不斷塑造空間並被空間所塑造。

對文創領域的貢獻

地方感強調文創產品和空間的地方性特征,文創設計常通過強化地方感來增強文化認同。例如地方特色手工藝、地方特產等通過對地方感的塑造與傳播,增強消費者與地方文化的情感聯結。

情感地理學則更加關注文創中的情感體驗的流動與互動,特別是在空間和情感體驗的設計中,強調情感如何通過參與、互動和沉浸式體驗來生成。例如在博物館展覽或城市空間設計中,情感地理學的理論可以幫助設計出能夠激發情感共鳴和互動的體驗空間。

心靈空間的學術見解

地方感強調個體和集體與特定地方的情感依附,心靈空間是通過地方的文化、歷史和個人記憶所形成的認同與歸屬空間。學者如段義孚將心靈空間視為人類體驗和情感在地理環境中的投射,形成了個人或群體對地方的深刻感知。

情感地理學更注重情感的流動性和生成性,心靈空間被視為一個動態的情感力量場域,通過身體、社會和物質空間的相互作用不斷變化和再創造。德勒茲與瓜塔裡的無器官的身體概念在這裡提供了對心靈空間的解放式理解,心靈空間不再是固定的心理體驗,而是情感、身體和空間力量的交互生成。

這兩種理論都為心靈空間提供了獨特的見解,一個重視情感依附與認同,一個強調情感的流動和生成,各自在文創、旅游、文化敘事等領域都有深遠的影響。續上 / 下續

Comment by Suyuu on September 5, 2024 at 10:17am

詭異的Drift或Duree:文案本質是詩

從具體的廣告環境中,把文案抽離出來進行閱讀,這些文案仿佛具有了獨立的生命,因而提供了一種觀察廣告文案的新角度。

如果把廣告活動看做一種儀式的話,那麽,在這個儀式中,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就是廣告文案。廣告文案就像某種神秘的咒語。在很多宗教儀式中,咒語被認為具有神奇的力量,輕念咒語,人與宇宙萬物間溝通的開關一下子就打開了。好的廣告文案也是如此,一句看似不經意的廣告語,對消費者而言,仿佛是撬動心靈之門的按鍵。消費者被真實所觸動,然後領會、感悟,最終參與到消費的過程中。對於廣告活動而言,好的廣告文案,是靈魂,是活力之源,具有咒語一樣的魔力,它會觸發廣告效果的能量場,創造品牌與消費者的溝通。

咒語雖然是一種語言形式,但這種形式必然有不同於日常語言的特質。咒語是不可知的世界與可知的世界之間的橋梁,所以它必須創造一種表達方式,在其中必然有不可解的要素。這正是咒語的魅力和魔力所在。廣告文案也是對語言的一種重新發現和定義, 它把商品同消費者關係中不可知的層面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像咒語一樣激發消費者,形成對商品的感應。因而,廣告文案的語言表達必然具有某些反日常語言的特性,只有對語言的陌生化,才能讓語言本身的力量充分顯現。

在可知與不可知之間來去自如,所以,創作出一流文案的人必定是通靈者。他(她)雖然生活在常人中間,但就像遊弋在世間的貓一樣。貓的目光經常穿透了物質之墻,由於看到了前世、來世,以及其他豐富的跡象,它的眼神當然是飄移而詭異的。我看到許多優秀的文案創作者都具有貓一樣的神態與特質。無論他們呈現出怎樣的形態,或溫順、或威猛、或萎靡,無論他們是蜷伏,還是伸展,在特定的時刻,他們的眼中總是瞬間閃爍出迷離而決斷的光芒,就像貓在散漫的行走中突然警覺到未知形體的存在。

優秀的文案創作者,是社會的神經末梢。他(她)所表達的是自己的情感,但代表了不同群體最隱秘和最真實的內在需求和意識。他(她)對社會變遷所帶來的個體心理最細微的變化是如此敏感,以至於發出囈語一樣的呻吟,這種表達的結晶應該是詩,但同商業文化結合的時候,就成為了廣告文案。如南方朔先生所言,廣告文案是介於詩與非詩之間的。廣告文案用語言的形式凝聚和提煉了消費者的情感,並建立其同商品之間的精致鏈接,因而對消費者產生了引導和感染的力量。這是一種暈染,廣告文案賦予商品動人的意義和價值,吸引消費者關注和擁有商品。

(摘自:陳剛·序 李欣頻《誠品副作用》;本文作者為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

延續閱讀:文創叙事咒語

Comment by Suyuu on August 1, 2024 at 8:57pm


諾伯-舒茲《場所精神》


挪威建築理論家諾伯-舒茲(Christian Norberg-schulz)1979年出版了《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Genius Loci: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施植明中譯,1995),書中闡述了源自古羅馬的人所認為「場所精神」,認為「每一種『獨立的』本體都有自己的靈魂(genius),守護神靈(guaraianspirit)這種靈魂賦予人和場所生命,自生至死伴隨人和場所,同時決定了他們的特性和本質。」而這就是「場所精神」。諾伯-舒茲提醒場所(地點,place),不是物理學向度的空間(space),而是與社會文化連結,進而產生意義與認同的地方。

摘錄

建築從屬於詩意,它的目的在於幫助人定居。

人的存在意味著「在大地之上,蒼穹之下「,首先必須面對的就是自然場所,經由對自然場所的理解,人構築了人為場所。人透過對「物」「秩序」「特質」「陽光」與」時間「而得以理解自然場所;「物」與「秩序」屬於空間組織;「特質」與「陽光」屬於「造型特性」「時間」意味著恆常與變遷的向度——使 「空間組織」與「造型特性」成為「真實生活」的一部分。

運用「形象化」補充「象征化」的手法,使人得以將自然場所的意義轉化成人為場所的特性。因此造型特性——浪漫式、宇宙式、古典式、複合式——具體表達了特殊的場所精神。場所雖然會因其他的因素產生變遷,然而唯有在變遷中仍能掌握其場所精神才不至於造成場所的混亂與迷失。因此建築的目的不在於實踐抽象的理論,而是具體地表達場所精神以滿足人類居住的需求。[引自 譯跋]

遵循著建築的定義為「存在空間的具現」。「具現」更以「集結」(gathering)和「物」(things)的概念來解釋。「物」的原始意義是一種集結,而任何物的意義即其所集結為何。[引自 前言]

認同感和方向感是人類在世存有的主要觀點。因此認同感是歸屬感的基礎,方向感的功能在於使人成為人間過客(homo vitor),自然中的一部分。[引自第21頁]

尊重場所精神並不表示抄襲舊的模式,而是意味著肯定場所的認同性並以新的方式加以詮釋。[引自第182頁]

對沙漠居住者而言,場所精神即是真神的表征。[引自第44頁]

環境與信仰。猶太教和基督教發源於沙漠。

沒有天花時,天空即扮演上方邊界的角色,空間雖然有橫向邊界,還是屬於「外部空間」的一部分。因此空間的光線若來自上方便有一種既是內部和外部的奇怪感受。[引自第59頁]

羅馬建築中「既有的」條件是以量體和空間作為原始的整體。「人在軟的岩石上鑿出空間,而不是建造一個『相對物』,像希臘神殿一樣,面對人……。人寧可鑽進不定形的事物裡,創造力是為自己完成一個存在的空間」…………羅馬人接收古典的柱式用來「人性化」他們的存在空間。[引自第164頁]

(《建築中的意圖》)對知覺和象征性加以透徹的探討,同時強調人不能僅由科學的理解獲得一個立足點。人需要象征性的東西,也就是「表達生活情境」的藝術作品。本書仍主張藝術作品的概念系生活情境的「具現」(concretization)。人的基本需求在於體驗其生活情境是富於意義的,藝術作品的目的則在於「保存」並傳達意義。[引自 前言]

場所精神的形成是利用建築物給場所的特質,並使這些特質和人產生親密的關係。

當人定居下來,一方面它置身於空間中,同時也暴露於某種環境特性中。這兩種相關的精神更可能稱之為「方向感」和「認同感」。想要獲得一個存在的立足點,人必須要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他必須曉得身置何處。而且他同時得在環境中認同自己,也就是說,他必須曉得他和某個場所是怎樣的關係。

山丘和河流是相對而互補的力量,這股力量使得自然變得生氣蓬勃而具表現力。[引自第85頁]

人「吸收」環境,並使建築物或物在其中形成焦點。因此物「詮釋」了自然,並使其特征明顯化,所以物本身變得非常有意義。[引自第17頁]

Comment by Suyuu on July 30, 2024 at 3:32pm

Yeh Oliver【軸線上的觀察日記】建築現象學

諾伯舒茲(Norberg-Schulz)所提出的建築現象學系立基於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的現象學之上,認為我們在建構世界的同時,也在建構著自己的身份,藉由探討建築是如何存在於世界中,找出人與環境間最根本的聯繫,因此他強調讓建築本體回歸事物本身,重新思考建築所展現出的意義是如何被彰顯出來。

北京故宮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景點,顯示了過去封建社會最高的權力統治中心,並位於北京軸線中央的位置,其權力象徵地位亦延伸至今

Comment by Suyuu on July 30, 2024 at 3:31pm

從現象學到建築現象學

現象學(Phenomenology)詞源自於希臘文(Phainómenon)意為顯現的東西,在十九世紀時由德國哲學家胡塞爾(Edmund Husserl)正式提出,認為現象即是本質,現象既非唯物論的事物表象,也非唯心論的知覺表象,而是包括抽象觀念在內的能夠呈現在意識中的一切東西,是對經驗結構與意識結構的研究,即意向性(intentionality),以此擺脫任何天真的偏見或假設,並研究事物作為形相(apperances)呈現於我們日常體驗中的各種不同方式,因此現象學可以說是奠基於存在主義上才得以彰顯。 Husserl 認為應該要「訴諸事物本身」(Zu den sachen selbst),朝向事物的本身,而不是朝向我們預先杜撰,用來取代的觀念 。

在建造世界的同時,也在建構自己的身份

Husserl 的基礎上,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擴展了 Husserl「回歸事物本身」的現象學理論,認為「真理就是事物的本性」,主張不要將一個事物歸納為另外的事物,或者用一個事物來解釋另一事物,而是讓事物本身自己闡釋自己為何,設法讓事物替自己發言,唯有不套用我們現成的狹隘概念,事物才會彰顯自己。 Heidegger 引入本體論的方法,理解與解釋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強調世界是由於人的存在而存在的,而人們可以通過世界意識到自己的存在。 Heidegger 試圖將主體(對世界的意識)與客體(形相)之間的關係描述為一種複雜的體驗和闡釋過程,考察人類世界中最基本、最本質的日常生活世界。

Comment by Suyuu on July 30, 2024 at 3:31pm

受到 Heidegger 的啟發,挪威建築學家諾伯舒茲(Norberg-Schulz)在二十世紀初將現象學的思想用於建築學的領域中,以人本主義的思想探究建築精神及本質上的含義,而非實用上的層面,超越早期機能主義給予建築的定義。


故宮前的門衛(八點不到就在外面排隊,超瘋)

Norberg-Schulz 的建築現象學理論,視建築為生活世界中的形式結構,即空間與介面、定向與認同,並形成場所精神。由空間特性、領域與歷史記憶去做討論,他以現象學的角度將「地方」、「場所」、「環境」(place)分為兩種,即「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而無論是自然環境抑或是人為環境都需要依存著一個神邂(Genius)維繫大家的團結,因此在 Norberg-Schulz 的場所精神中,必須滿足兩個定向(orientation) 和認同感(identification)的指認,在下一章節會更詳細的討論建築現象學。 (Feb 15, 2023 Medium)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