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ing:
  • Currently 4.66667/5 stars.

Views: 25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陳老頭 on June 7, 2024 at 8:31pm

大成智慧的要害是:集大成得智慧!「必集大成,才能得智慧!」按照錢老的想法,集的對象主要就是現代科學技術體系(或稱人類知識體系)中廣博的科學技術知識,還有體系外圍的前科學知識庫,這些是形成大成智慧的科學基礎和知識源泉。所以,錢學森特別強調大成智慧碩士要「熟悉科學技術的體系」。只有了解、掌握了這些人類知識的體系結構和具體內容,才能更好地汲取、集成人類的智慧。

20世紀80年代,錢老指出:「現代科學技術不單是研究一個個的事物、一個個現象,而是研究這些事物、現象發展變化的過程,研究這些事物相互之間的關係。今天, 現代科學技術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很嚴密的綜合起來的體系, 這是現代科學技術的一個重要的特點。」

錢學森的現代科學技術體系

                                                                                                             (人類知識體系)

錢學森認真總結現代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發展的成就與趨勢,從系統科學的角度揭示了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整體狀況,建立起一個開放複雜的人類知識體系:「現代科學技術體系」。

這個體系包括所有通過人類實踐認知的學問。目前暫時分為11個大部門: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數學科學、系統科學、思維科學、人體科學、軍事科學、行為科學、地理科學、建築科學以及文藝理論等。「這是個活的體系,是在全人類不斷認識並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中發展變化的體系」。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這個體系不僅結構在發展,內容也在充實,還會不斷有新的科學部門湧現。因此,教育理念與教學內容以至教學方法,也需要不斷充實、不斷更新、與時俱進。

錢學森曾在1994年4月1日對我說:「大成智慧的核心就是要打通各行各業各學科的界限,大家都敞開思路互相交流、互相促進,整個知識體系各科學技術部門之間都是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人的創造性成果往往出現在這些交叉點上,所有知識都在於此。所以,我們不能閉塞。」他也時常強調,我們掌握的學科「跨度越大,創新程度也越大。而這裡的障礙是人們習慣中的部門分割、分隔、打不通。而大成智慧學卻教我們總攬全局,洞察關係,所以促使我們突破障礙,從而做到大跨度的觸類旁通,完成創新。」

由此,學校的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需要更自覺地將專業課、非專業課、實驗課等有機地結合起來,把理、工、文、藝等有關各科合理地安排進行,打開過去各門科學技術之間隔行如隔山的狹隘界限,使學生易於觸類旁通,獲得廣博的知識,逐步走近對世界的整體性認知和規律性認識,形成全新的理念,學會從總體上、大跨度地、綜合性地理解和掌握科學技術的理論和規律,以便能夠廣開思路,系統地、創造性地解決各種複雜性問題。近來,錢學森還特別強調:「一個有科學創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學知識,還要有文化藝術修養。……它開拓科學創新思維。」或許可以說,大成智慧與創新思維也來自科學與藝術的結合。

重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蕩漾於人類知識海洋裡的學問,既有認識客觀世界的,也有改造客觀世界的。在現代科學技術體系,這個人類知識體系的縱向結構上,每一個科學技術部門都按照是直接改造客觀世界,還是比較間接地聯系改造客觀世界的原則,區分為:基礎科學、技術科學、應用技術三個層次(文藝理論的層次劃分略有不同)。

科學技術三個層次之間的關係與影響是雙向的、統一的。錢學森曾說:「人首先要認識客觀世界,才能進而改造客觀世界。從這一基本觀點出發認識客觀世界的學問就是科學,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等。」「改造客觀世界的學問是技術。」而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主體與客體、認識與實踐是相互作用、辯證統一的。

所以,錢學森賦予現代「科學」與「技術」的涵義,實際上體現了科學與技術原本就具有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內在統一性。例如,在自然科學部門中,物理學、數學屬基礎科學;空氣動力學、電子學屬技術科學;航空航天工程、電力工程屬應用技術。又如,在行為科學中包括教育、道德和法,其中教育學、倫理學、法理學等屬行為科學的基礎科學;教育系統工程、道德系統工程、法治系統工程等,有些內容屬技術科學層次,有些具體的教學方法和實施方法,可能要屬於應用技術層次。但這三個層次的知識之間又是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在理論研究和工程實踐中誰也離不開誰。

科學技術三層次的區分,便於我們在進行大成智慧教育的過程中,自覺地把科學技術三個層次的專業和教學內容合理設置與安排,使理論易於聯系實際,培養出有高度智慧又有實際能力的人才;也便於我們迅速明確某個學科在整個現代科學技術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易於找到薄弱層次和新的科技生長點,打開局面,集中人力、物力,去研究、去探索、去創新,促進經濟的增長、社會的發展。(下續)

Comment by 陳老頭 on June 7, 2024 at 5:44pm

(續上) 20世紀70年代,錢學森調到國防科工委,主管國防科技大學,當時學校要進行教育改革,他根據自己當時熟悉的科技領域,建議在國防科技大學所設置的八個系的專業就是把基礎理論、技術科學、應用技術統一起來的考慮。它們是:

一系:力學與應用力學;二系:核物理與物理工程;三系:控制論與控制工程;四系:電子學與電子工程;五系:化學與應用化學;六系:計算機理論與工程;七系:數學與系統工程;八系:儀器與儀器設計。

錢學森主張每一個專業都應是理與工的結合,課程設置既有基礎科學、技術科學,又有應用技術、工程技術。專業不要分得太細,否則學生將來適應能力差。要想在「科教興國」的戰略實施過程中盡快出智慧、出成果、出人才,就不僅要教育學生學會多學科知識的綜合集成,還要注意教育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知識與經驗有機地、合理地結合起來。有條件的學校,有些專業還可采用生產—教學—科研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還要特別尊重和提煉前科學知識庫裡的精神財富。在人類知識體系這個現代科學技術體系的外圍,有大量一時還不能納入體系中的古往今來人們對世界的探索、認知、初步的哲學思考以及點滴的實踐經驗、不成文的實際感受、直覺、頓悟、靈感、潛意識、能工巧匠的手藝、「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甚至夢境等等,這些都是前科學知識庫裡的瑰寶。

這些無數的瑰寶流動、變化很快,雲蒸霞蔚,有的只是一閃念,轉瞬即逝,仿佛沒有什麼邏輯,但在我們頭腦中有,歸根結底也是實踐的產物,通過人們主動地、有目的地在實踐中反復比較、鑑別、分析、綜合,可以逐漸將其中有價值的初步的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納入到現代科學技術體系中,使人類的知識體系和智慧不斷豐富與發展,這是人們認識與實踐的歷史長河,煙波浩蕩,永不停息。它是科學知識和藝術創新的源泉,是我們終身都需要認真學習、積淀,注意汲取、歷練的寶貴精神財富。

哲學與科學技術結合

辯證唯物主義哲學作為人認識客觀和主觀世界的科學,它的宇宙觀(包括科學觀、發展觀)、人生觀、方法論,對現代科學技術體系,這個人類知識體系的建構、發展以及對一個人的學習和成長歷程的指導作用是很重要的。錢學森50年來一直強調科學家和年輕人要掌握科學的哲學。

記得1956年初,他剛剛回到祖國不久,有記者訪問他說:「您認為對於一個科學家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錢學森略微沉思一下說:「一個科學家,他首先必須有一個科學的人生觀、宇宙觀, 必須掌握一個研究科學的科學方法!這樣, 他才能在任何時候都不致迷失道路;這樣, 他在科學研究上的一切辛勤勞動, 才不會白費,才能真正對人類、對自己的祖國做出有益的貢獻。」當然,這個科學的人生觀、宇宙觀和方法論是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的進步而不斷發展與豐富的。

後來,錢學森在參與組織領導「兩彈一星」的研制、發射和探索時代精神的精華的過程中,逐漸從現代科學技術體系各科學技術部門三個層次之上,又揭示出了一個層次,就是各學科的哲學概括。這是通向整個體系的最高概括——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的橋梁。它們是:自然科學的自然辯證法;社會科學的歷史唯物論;數學科學的數學哲學;系統科學的系統論;思維科學的認識論;人體科學的人天觀;軍事科學的軍事哲學;行為科學的人學;地理科學的地理哲學;建築科學的建築哲學;文藝理論的美學等等。

錢學森「把辯證唯物哲學放在科學技術整個體系的最高層次,也說明了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的實質:它決不是獨立於現代科學技術之外的,它是和現代科學技術緊密相聯的。也可以說,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就是全部科學技術的科學,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的對象就是全部科學技術。」

錢學森又結合當今科技發展的現狀提出:「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是人類一切知識的最高概括」,辯證唯物主義哲學「也是人的一切實踐的概括」。可見,它的內容更加豐富而科學,不再僅僅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概括和總結了。

早在1978年,錢學森就強調:「哲學作為科學技術的最高概括,它是扎根於科學技術中的,是以人的社會實踐為基礎的;哲學不能反對、也不能否定科學技術的發展,只能因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而發展深化哲學應先著眼於那11架橋梁,然後再考慮上升到哲學本身。

各門科學技術作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學問, 其研究成果對辯證唯物主義哲學也會有著深刻的影響, 從錢老的下列幾例可見一斑:

他根據當前物理學、天文學、數學、化學、地質學、生物學等數學和自然科學發展的成就,在人們觀察和研究宇宙時慣用的「宇觀」、「宏觀」、「微觀」之外,又提出「脹觀」與「渺觀」。為從各個層次上研究和認識客觀物質世界打開了通道。這個統一而多層次的宇宙觀,為唯物主義的世界觀作了更為深入的科學論證。

Comment by 陳老頭 on June 6, 2024 at 6:58pm

他關於科技革命必然引起產業革命與社會革命乃至文化革命的社會歷史觀;關於現代中國的三次社會革命論;關於世界社會形態等理論;以及關於要特別重視研究國際間軍事和政治的斗爭、要特別重視研究如何運用金融手段來發展經濟的「金融經濟學」等觀念,都是從社會科學的角度為唯物史觀增添了新的內容。

他倡導的系統科學,是從普遍存在於客觀世界的各種複雜系統的結構、層次、功能、性質等側面去研究整個客觀世界的;特別是開放複雜巨系統的觀念和理論,強調整體論與還原論相結合,從整體上觀察和解決問題,以及運用從定性到定量綜合集成法、建立總體設計部等,都是進行高層次系統管理和科學民主決策的現代理念和最佳方法,這是對唯物辯證法的豐富與發展。

他倡導的思維科學,是研究人腦通過思維活動,怎樣處理從客觀世界獲得的信息的科學。側重於研究如何利用計算機、信息網絡等設備與技術,通過人——機結合以得到正確的認識和改造世界的知識,自覺地把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結合起來,進行創造性思維的科學。因而,使得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具有了新時代的特征。

由此可見,我們不僅需要接受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的指導,而且應看到,各門科學技術的發展對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與方法的補充、更新、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科學高峰離不開理論思維,在新的世紀裡,科學技術與哲學將更加相互交融、相輔而行。

需要教育年輕一代頭腦不能僵化、機械、教條,或僅僅耽於虛無縹緲的幻想,要逐漸樹立起適應21世紀發展需要的、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方法論,努力將經驗——科學技術——哲學綜合集成起來。使「大成智慧」不斷集成出新,在哲學思想、領導藝術和科學決策上搶佔制高點,贏得競爭的勝利;讓人類追求和平、發展、和諧、幸福的崇高理想影響全世界!

加強情感和品德教育

大成智慧教育方式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充分利用計算機、信息網絡,人——機結合優勢互補的長處,使人能夠不斷及時獲得和集成廣泛而新鮮的知識、信息與智慧,從而迅速提高人的智能,培養創新的能力。但是,人——機結合這種教學方式、思維方式,也不是對什麼樣的人都靈。關鍵還在於以人為主,培養學生的品德與素質,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因為,一方面計算機、多媒體、靈境(Virtual reality)、信息網絡等微電子信息技術,正逐步向智能化改進;納米技術的出現,將使計算機的研制、開發進入到分子、原子層次上;人工智能,知識工程,計算機模擬等技術發展很快。它們對於可以形式化、數字化、或運用形式邏輯推理就能認識和解決的事物,處理起來比較擅長。通過計算機、信息網絡,可以存貯、調集、檢索、傳遞的信息數量浩如煙海,速度快如閃光。其計算和運轉之快,比人腦強億萬倍,而且十分精確。這種驚人的高性能真是曠古未有,非常有利於人類知識的集成、智能的發展。

然而,另一方面計算機、多媒體、靈境(虛擬現實)、信息網絡等技術,對於信息激活(information inspirement )、對於「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難以形式化、數字化的複雜性事物,或者說,對於那些需要運用形象思維,或必須靈活地將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交織使用才能把握其關鍵和機理的事物,對於一些非理性的、經驗性的,以致摻入人的精神、情感等因素的複雜性事物,計算機等信息技術和工具,目前尚難以十分准確地獨自模仿、認清和解決。

世界經濟和科技的發展與競爭,歸根結底確實是一場「智力」和「人才」的競爭。

而對複雜性事物有可能及時正確認識與決策的智慧與素質,是人腦所特有的。當然,誰也不是天生就有的,要靠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要靠崇高的品德和情感;要靠在社會實踐中長期的鍛煉;要靠人在與計算機優勢互補中,對知識的有效集成與積累;也就是要靠掌握大成智慧。這是單獨依靠計算機,所永遠望塵莫及的。

20世紀最具創造性才智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感情和願望是人類一切努力和創造背後的動力」。

人非草木,尤其是青少年,他們在進行學習、從事工作、努力奮斗的過程中,總會懷著各種各樣的興趣、情感、目的和夢想,構成其行為的動力。即便有計算機輔助,也會有成功,有失敗,結果各異。

這就為教育工作者——人類靈魂工程師,提出了擔負起培養青少年具有高尚品德、愛國熱忱和科學精神等的重要任務。從認識上、心靈上,引領青少年走進崇高的思想和情感世界,使他們的身心都得到健康成長,以便日後面對各種艱難險阻和各種錯綜複雜的問題時,能夠毫不畏懼,自覺地從愛國、自強、團結、奉獻、求真、務實等的熱情和願望中,激發出無盡的才智和力量,逐漸磨礪成為庸中佼佼,鐵中錚錚的棟梁之才。這是素質教育的核心,也是大成智慧教育要求把理、工、文、藝結合起來的重要目的。(下續)

Comment by 陳老頭 on June 5, 2024 at 9:29pm

(續上)錢學森對大成智慧學碩士的具體要求體現了大成智慧教育的豐富內涵。「(1)熟悉科學技術的體系,熟悉馬克思主義哲學;(2)理、工、文、藝結合,有智慧;(3)熟悉信息網絡,善於用電子計算機處理知識。」

這三點要求,或許可以這樣理解,它是要求大成智慧學碩士在思維結構中應具備如下三個層次:

一是知識層:它是由各種科學技術知識、信息、經驗、感受(包括現代科學技術的體系結構及體系中已納入和尚未納入體系的知識與經驗)等要素構成的,是思維結構中最重要、最基礎的層次。離開了各種知識、信息、經驗、感受等要素,也就無所謂思維。這些要素與從人—機結合的信息網絡中檢索出來的信息融通在一起,互相激發、碰撞、滲透、綜合……是思維得以活躍與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是培育大成智慧的土壤。一般說來,知識層越深厚、越堅實、越豐富、越廣闊,其思維的能力與品質就可能越高。

二是情感層:它是由人們的價值觀念、需要、意識、精神、品德、意志、意向、情趣等等因素構成的,是思維結構中不可或缺的動力與調控層次。思維對象的選擇、思維的動力、思維的效率與活力等,大體都受它們的影響與控制。錢學森認為,「科學就是追求真理。」偉大的科學精神、崇高的品德、高度的愛國熱忱、集體主義和嚴格的組織紀律性,往往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無窮力量。而理、工、文、藝結合起來,既具備淵博的學識又能會通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將會使人們迸發出巨大的熱情和威力。

三是智慧層:它是以知識層和情感層的整體融合為基礎的,是由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方法論、思維方式,以及現代科學技術體系觀、人—機結合的學習方法、工作方法等基本要素相互促進、相互交融、有機地建構在一起的。是思維結構中最深刻、最複雜、最富於哲理的層次。這個層次的構築要求:主要是「把哲學和科學技術統一結合起來」,把科學與藝術結合起來,把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結合起來,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靈活有效地汲取、運用各種科學技術知識與經驗。這樣,才有可能真正集古今中外知識之大成,獲得大成智慧與創造的靈感,有所開拓、有所創新。

 

大成智慧教育將是一場偉大的革命

總之,錢學森要求采取多種教育方式,培養青年人具有大智、大德的思維結構和內涵,為青年人思想的奔放馳騁提供一個廣闊而科學的天地。有了這樣思想文化基礎的學生,適應能力很強,進入任何一個專業工作都可以,改行也毫無困難,處處可以乘風破浪,他們既是全才,又是專家,是全與專辯證統一的人才;也將是全面發展的一代帥才、將才,新世紀的主人、「新的人類」。

揭開智慧之謎,是世界性的難題。如何培養有智慧、有創造性的人才,是當今世界關注的熱點,各有奇招。多年來,錢學森一直主張逐步實行大成智慧教育,要理、工、文、藝相結合,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勞五育齊發展。並強調利用高科技,特別是信息技術,促進教育制度、教育方法以至教學內容的改革,開展電化教育、網絡教育,組成人—機結合的教育系統工程。讓人們都能學得更多,學得更好,學得更輕松、學得更有效率。

他曾說:「信息革命的一個與前幾次產業革命不同之處似在於直接提高人的智能」,後來他具體解釋說:「信息革命的主要影響在於,它把人腦記憶大量觀察到的事實這一繁重的工作解放了。從前有個詞,叫『皓首窮經』,就是說要讀一輩子的書,來學習前人的知識和經驗。現在不必了,都在計算機中存著,只要你學會操作辦法,去查就是了。怎麼查?那就用我們過去說的科學技術體系,按這個體系去找。這一套東西有兩個方面的啟發:一是自古就有培養『神童』的說法,但在怎麼培養的問題上,各說各的,並沒有找到一個有效的辦法。今天有了信息革命這套東西,在培養『神童』問題上就有了一個可操作的路線,這就是我說的大成智慧教育。二是生產的社會變化問題。從前人類的社會生產,體力勞動是主要的,腦力勞動所佔比重較少,就是到資本主義社會也如此。信息革命帶來的一個變化是,體力勞動會逐漸減少,而腦力勞動會逐漸增加,所佔比重會超過體力勞動。即使從事體力勞動的人,也要有腦力勞動。所以,人類的勞動將重點從體力勞動轉向腦力勞動。由於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改善,也能夠提供這樣的社會條件。由此可見,我們今天搞的這種大成智慧,不但是一門學問,而且是一場偉大的革命。」

(原題:錢學敏·錢學森大成智慧教育的設想;來源:光明日報 發佈時間:2008-10-16;演講人:錢學敏;演講地點:中國人民大學;演講時間:2008年8月20日;錢學敏,祖籍浙江杭州,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西安交通大學兼職教授。1961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先後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擔任教學與科學研究工作。1989年以來參加錢學森親自領導的學術研討班子,研究和闡述錢學森的科學與哲學思想。著有《錢學森科學思想研究》等。)

Comment by 陳老頭 on May 24, 2024 at 2:06pm

陳明發·民辦教育

2020一整年,全球無一地區逃過新冠肺炎。十四億人口的中國最早遭疫情襲擊,在2019121日發現首例,不過,到2020522日,境内已然首次沒有新增確診及死亡個案(编註:疫情後来再激增,直到2023年春節前才開放國界)。在各國艱苦抗疫的當兒,中國不僅宣告疫情受控,還實現了多少代人的夢想:成功除貧。方程式之一,是積極推進城鎮化

根據中國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首席專家、博士研究生導師劉奇,在一篇探討教育怎樣創造城鎮化新思維的論文中提到,「縱觀中國農村改革的成功經驗,無一不是來自基層民間的創造」(註)愛墾網 

提起「民間的創造」力量對馬來西亞的建樹,數不勝數。但反思中國經驗與劉奇的論述,讓人最先想到的,是馬來西亞的民辦教育,特別是獨中

馬來西亞歷史已經證明,民間力量在興學方面,特別是在華教方面,扮演了最有力的角色。華校也带動了民間文化活動。華校的樂團與獅隊,是沙巴各地任何文化活動所不可少的呈獻者。甚至官方活動,也常見得到同學們的表演。這無疑給孩子搭建了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

關于此等經驗對激發新一代的內生動力和創造活力的效應,除了繼續關注它的同時,也應考量繼續擴大為社群振興的整體原動力。資料顯示,縱觀中國農村改革的成功經驗,無一不是來自基層民間的創造。

在中國歷史上,宋代是城鎮化發展的一個高峰期,領先當時全世界的水平。秘訣?官家放手讓民間興辦集市,按照社會需求,大力發展各類手工、服務、娛樂、廣告等行業,充滿活力與創意的民間力量,遵照市場經濟規律而興城建鎮。回顧現代馬來西亞的情況,何嘗不是如此?

自建國以來,多少新鎮與民居住宅與工商業區,主要都是民間力量所打造出來的;在教育方面,今天的蓬勃景觀,也是政府在1990
年代開放私辦教育的結果。獨中因為是私辦教育,享有更自由廣大的自主權,素來與社區關係密切,在教育興城與旺業方面,可尋求更大的配合空間。真正做教育,對教育4.0實踐得更深遠。

Comment by 陳老頭 on May 24, 2024 at 10:08am


Times Higher Education: 冠毒與在線高等教育

四川大學匹茲堡學院(Sichuan University – Pittsburgh Institute)的助理教授鄭雅妍(Areum Jeong)身處祖國韓國,正為2月底在Big Blue Button會議網站上,開設的在線英語寫作和韓國電影課程進行遠程備課。她稱讃學校的管理人員「全天候不懈地工作」,為該網站的使用方法提供培訓;她也很感激在微信上分享實用技巧的同事。

鄭教授一直在練習配合視頻和不含視頻的授課方式、共享視頻片段和幻燈片。她修改教學大綱,設立課程主頁,並上傳要求閱讀的材料。為了使學生保持興趣,她還準備了課堂活動、小組討論和線上調查。她甚至更新了PPT演示文稿以使它們「更加醒目」。

她承認,即使在最好的情況下,英語寫作對學生來說可能都是一個「無聊又困難的學科」,尤其對非英語母語的理科專業學生而言,他們可能會對長論文作業產生「不確定和壓力感」。她說:「與學生建立融洽關係是使他們受到鼓勵並積極參與的重要因素。」她補充說,她通常會在會面時間盡可能地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如果沒有當面交流的機會,「適應性和靈活性將是關鍵」。

盡管如此,仍有一些學習體驗無法在線上復製。鄭教授最初想舉行定期電影賞析,以及和韓國電影人的問答環節。現在,她的一位學生正在幫助尋找可以在線觀看電影的中國流媒體平臺,但她很遺憾學生們會錯過一起觀影的共同體驗。

她說:「我曾想象在課堂上,學生們會熱切地分享他們對某個場景的看法,並詢問這部電影和韓國歷史及社會的關係。」 (摘自:新型冠狀病毒會否讓在線教育從此普及?

延續閱讀:

Schools, skills, and learning: The impact of COVID-19 on education

School closures: government responses, and learning in equality around the world during COVID-19

Comment by Emiliana Vegas on Tuesday, April14, 2020

綫上寫生:疫情期间,與文創培訓有關的寫生活動,也可以搬上網絡,全球共襄盛擧。

教育 4.0

Comment by 陳老頭 on May 23, 2024 at 6:30pm

陳明發·鄉產學線上教育

新冠肺炎在2020-2021年間肆虐全球,無一地區幸免。鎖國、封城與禁足的結果,影響難以估計。其中,學生不能回校上課,網上教學幸而提供了部分解決方案。

這促使關心孩子前途的有心人開始思考:它是否可能變成一種新常態;以後有些課程,甚至可借助校外資源,透過網上系統來互相支援;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網路多媒體設置讓各領域最好的老師,可能在線上面對面教育世界各角落的任何人。即使是大師,也只是在一個點擊的距離內。

另一方面,疫情期間,我們也看見中國地方領導直播营銷鄉鎮產品,助力脫貧創富。

這兩個疫情所催生的現象,結合上來,偏鄉產業突圍所需要的技能,無疑可從其他地方找到必要的專家能人來指導。

延續閱讀:


延續閱讀:

海絲大典

古達華小

生活周遭的資源和記憶感情

《藝頻道》電影達人

愛墾慕課·絲路篇

全馬最古老的華文小學:古達樂育

Comment by 陳老頭 on April 17, 2022 at 6:02pm


陳惠齡《從景觀符號、民俗儀典到資訊媒介》

【提要】本論文嘗試從「生產地方性」的觀點,入探九○年代以降新鄉土小說如何複雜且有意地援用景觀符號,諸如島嶼、農村、河流、海洋、漁港等等,作為標識地域的各種邊界,或轉換為創造地方主體性的民俗儀典,藉以再現/表演「在地社群景觀」;或在電子資訊與現代媒體形式中,導致所生產的地方主體性有了更為複雜、裂散而多重義涵等。此即本論文在「生產地方性」意義脈絡下,賦予新鄉土書寫現象的另一種詮釋概念。

一、前言:「在地社群景觀」概念與「鄉土」書寫

在21 世紀全球化時代來臨之際,伴隨著人群物流的「變遷」與「移動」現象,真正落實了「天涯若比鄰」的世界觀。在全球化與國際村概念下,區域或領土的消解,已然是事實,然而卻不等同是各區域文化的同質化,誠如論者援引各地豎立麥當勞金拱門現象而論及:「消費同樣的商品,不等於接受同一套詮釋或追求一樣的歡愉……,如果真有同質化,那反而是族群差異的全球擴散。」 族群或區域景觀,或可流動、跨越與穿梭國界,但若就人、文化與土地關係的觀察而言,根植於鄉土的各種地方性、草根性、族群性的區域多元發展現象,在此全球化氛圍中更必然成為一種流行趨勢。各種本土與在地的發展模式,自然攸關區域、民族和當地特有的社會和政治因素。以台灣為例,自九○年代以降,台灣各縣巿政府基於對區域文化的重視,間接帶動許多地方文化、學術、民俗活動與觀光產業,諸如花蓮以兩年一度的花蓮文學研討會,作為建構迴瀾在地多元文化的軟實力;苗栗則是藉由早期區域性經濟作物桐花季活動,作為喚起客家族群再造鄉土與人文傳統;又如彰化則取徑於鄉土史地、宗教、文學與民俗藝術,推動彰化地方特色與研究;近期新竹地區也開始以「竹塹」為名,進行探討相關竹塹風物民情、自然地誌、族群文化、地方文學等在地多元文化風貌的研究,凡此皆是發展本土化與地方性的典型範例。

相關地方性理論構成與生成要素,以及如何賦予地方定義等等的討論很多,其中阿君.阿帕度《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一書,曾提出「地方性的生產」概念,將地方性視為一種複雜的現象學性質,並以「鄰坊」(neighborhood)一詞指稱「地方性」(作為一個向度或價值),能以各種方式實現其中的實存社會形式,並藉此意指「在特定處境上的共同體,他們的實存可能是空間式的或擬制的【/虛擬的】,並具有社會再生產的潛能。」

援此關係性中的一種共同體,所謂「在地社群景觀」。

上述「生產地方性」的論點源起,雖然主要在於探述全球文化論述中的地方性位置,並思考民族-國家面對全球危機,而破壞其穩定性的跨民族力量時,地方性的可能意涵為何?然而其所提出定位地方性主體,以及在不同時空中所產生不同的地方性概念,並將生產地方性視為情感結構、作為社會生活的特質、也作為特定處境上的共同體意識形態等論點, 頗多發人深省,特別是在觀測九○年代以降台灣諸多作品中,「鄉土」屢屢作為一種書寫要素時,有關鄉土書寫與地方性生產的關聯性,或可取徑於此,藉以重新詮釋新鄉土寫作現象。

循上所述,本文撰作的問題意識:在21 世紀龐大「全球化」潮流不斷消解地域/國土觀念的衝擊下,作家的鄉土書寫是否真有其地方本體論的定錨點?地方性固然作為生命經驗的本質,然而當作家書寫鄉土時,或可能也是一種空間式的或擬制的【/虛擬的】,並具有社會再生產地方性的詮釋?就美學操演策略而言,新鄉土小說在表述台灣「地方感」時,除了論者所強調的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外,是否還有可藉資生產「鄉土性」的書寫元素?

本文論述進程因而藉從「生產地方性」的概念,主要採以新鄉土作家頗多分類本身原有某些實存的限制,是以此處主要揀擇作品中表現最鮮明之地方生產特色,進行分門歸類,俾便於觀測與析論。

二、景觀生態符號:地方空間的辨識信息

雖然攝影專家從空中看地球之後,發出「世界是無疆界」的警語。 然而,我們賴以生活的實存世界卻是被各種疆界,諸如高山、島嶼、河流、海洋或荒野所劃分。因著大自然造化萬殊的空間而形成清晰有形的邊界,也使得各區域所呈顯山巔水湄山林荒原的豐饒生態,獨有特殊的個別特色。然而辨識地表景觀,迥非只藉助於視覺的感知,對於外在環境的經驗尚必須擴及聽覺、味覺、觸覺和心靈等各種融合的經驗。根據人文地理學者的說法:

無論地方是在直接和明顯的意義上-視覺特徵提供某種人類行為的集中性的確鑿證據-被理解和經驗為景觀,還是在一個更加精細的意義上被理解和經驗為人類價值和意圖的反映,外觀總是所有地方的一個重要的特徵。

但是,將所有的地方經驗理解為景觀經驗,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不同類型的自然生態外觀,固然是辨識地方空間的原初方式,但事實上被觀看的景觀,從總體定義而言是包括整個景致,諸如許多建築物、人造物和自然物,其中也包括人。人的在場或缺席,尤其至關重要。因此作為被觀看的景觀,必須是被「構造」的,是「次序地被給予的碎片和瞥見構成的無限。」 如是而言,所謂鄉土小說中所浮雕的「鄉土」生態景觀,自非只作為遠離都市徵候的農稼田疇、平遠草色,或是濱海荒島、煙波漁舟等鄉野漁村的生態地理表層特性,而是由自然形態和文化形式結合,所構成農漁樵獵的生產環境與生存經驗的生活區域。

澎湖離島的風土人情,然而在表現澎湖地理景觀和人文風情細節上,顯然因長篇巨製而有更細緻的表現。論者稱美該作特點,一為小說貼近庶民日常現實,諸如時令、節慶、風俗、飲食、倫常、作息,不僅寫出台灣傳統社會普遍性的文化和情份,也描繪出屬於澎湖特殊的地景、氣候、人文景觀與生活方式;一則以「抒情鄉土」視之,認為《流水帳》將澎湖的地理景觀與日常生活以自然主義式的呈現,開啟寫實小說的另一種美學形式與視野。

Comment by 陳老頭 on April 17, 2022 at 6:00pm

一個社群的生活形態,原是與某一特定的土地景觀融合一起,而產生人地同源同構的屬性關係。從《流水帳》篇目中可以看出地物景觀、人物悲歡與生活細節所蘊藉的「地土精神」。小說以清雅篇目呈現一幅幅有意義的菊島浮世繪風景,諸如以年節時令(農民曆、春水、清明、秋來、大寒、年等)、地方實景實物實事(醃、瓜枕子農耕隊、吉貝、林投與瓜山、掃墓鯁魚刺、筏、青香瓜等)、家事農事心事(借、父與子、新牛、趕豬、暗戀、雷醋、玉殞、別等),全書以眾多細節,串織成看似「每天都是起床上學吃飯睡覺玩,就沒有別的事,就真的沒有別的事嘛」的「流水帳」(頁137),實則以村俚方音浸淫於日常道地民生細節的《流水帳》,可謂曲曲勾繪出澎湖鄉民生活劇場。《流水帳》最耐人尋繹的地誌書寫特色,尤在於以「空間界限」為標誌,引渡出界限內外不同住民的社群意識。

在領略景觀的日常經驗中,「分離的」(外在者的觀點)或者是「參與的」(內在者的觀點),原是兩種對立的經驗。 島內住民的觀景,即屬於後者,因此〈春水〉一章中少女們在海邊撈珠螺、綹海菜的勞動情態,淌漾的原是一種青春歡愉的幅廓,可是在初來乍到的「外在者」阿兵哥眼中,卻迻轉為「彎腰駝背像老太婆,手還一下一下」的奇異反覆動作。(頁32)這個無處玩樂、冷風刺骨、海沙割面的島嶼,就外地來此服役的阿兵哥經驗認知而言,早已固化為「無可參觀性」的荒涼面貌:「只不過幾條街道一艘郵輪大小,在街上遇見同袍,剛說完再見走不到兩個路口又重逢了,……憲兵每以死板的紀律妨害阿兵哥可憐的自由,就在那三兩條街道不斷玩著貓抓老鼠遊戲。」(頁157)

這個逼仄寂寥的離島空間和落後閉瑣的區域樣貌,也同樣映顯在另一情節裡--小說敘及楊格老師在課堂上轉述一則報上新聞,大意是有人從海外寫家書,信封地址只寫了「台灣澎湖」四個字,而郵差居然能把信件送到,台灣郵政使命必達,以致傳為佳話。(頁38)小說中這件小插曲原是開啟瓊雲和楊格師生戀的引信,卻頗能說明澎湖列嶼在形勢上受制於河川洋海的邊界,遂自成一種遺世獨立的唯一性與封閉性特質。

島上鄉民生於斯、長於斯,人口流動也少,活動範圍既有地域上的限制,村群即成了「隔壁親家」的熟悉社會,郵差遞送無郵址信件,自然不費吹灰之力。然而村群內部「鮮少陌生人」的鄉土性,其實也是一種「空間的排他性」,藉以區隔空間界限內外的「殊異生活形態」。藉由小說主要人物錦程和父親初次返回老家祭祖的「不識鄉音」和「視覺探索」即可一窺究竟:

別說是原有頂山人的口音,就連澎湖腔也不見了,難怪司機把他(錦程父親)當成觀光客。……司機顯然心不在焉,或許不習慣他的口音故意聽不進去。(頁48)

(陳惠齡 2014《從景觀符號、民俗儀典到資訊媒介:作為「生產地方性」的新鄉土小說書寫現象》,《東海中文學報》第27期 頁241-272,東海大學中文系,2014 年6 月)

本文初稿宣讀於東海大學中國文學學系主辦「世紀末華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13 年11 月23-24 日),承蒙特約講評彭錦堂教授多所指教,復蒙學報匿名審查者惠賜卓見,增益本文論述周延性,在此深致謝忱。∗∗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專任副教授。

Comment by 陳老頭 on December 29, 2021 at 10:40am

(續上)一個上了年紀的婦人,灰白的髮髻,沒有表情的臉龐,挺拔的腰桿子上掛著沒個性的藍底碎花上衣和半長褲,……錦程一時糊塗當她是祖母。(按:老婦是父親的大老婆)院子裡一股酸臭,標準鄉下味。「還在飼猪!」父親邊說邊向內走,……紅磚地上有堆雞屎,綠中帶白,像未調勻的水彩顏料,看起來不髒,感覺卻很髒。「還在飼雞!」父親說。(頁50)

在特定空間界限內居住的村群,他們特有的「在地土腔調」和「共同體生活形態」,必然也會涉及空間形式的若干基本要素。就空間社會學概念而論,被界限框住的社群意識,或可以藝術品周邊框限為例示:

周邊框框宣示在它之內存在著一個只服從自己的各種準則的世界,這個世界並不納入到周圍世界的規定性和運動中去;由於它象徵著藝術品的自成一體的統一。……社會的存在空間被一些明顯意識到的邊界所包圍,所以一個社會的特徵在內在上也具有共同歸屬性。


(一)生活模式,又或者屬於鄉野區域才有的看似愚執樸直卻生命力強勁的村婦形貌與精神種種,儼然是《流水帳》書中藉以展示「參與者/在地者」所特具只服從自己村群內部的各種準則而不同於外部世界規定性的一種「集體身份感」。

然而就「分離者/外在者」錦程父子的觀點來看,離島村婦卻像是台灣「內部的他者」-她的生活背景是正在「消失的時代」所鑄造的異質世界。相對於外在者負面的論評:「同樣是閩南話,屋內兩個老婦鄉音濃重,聽起來粗俗嘈雜」(頁54)、「看起來不髒,感覺卻很髒」,小說中看似尋常淺表的農村人物耕稼生活現象,顯然已被作者提昇為理解鄉土經驗的意義。

小說中時見以「這裡」(澎湖離島)和「那裡」(台灣本島)作為明顯對照的情節,例如〈喜餅〉一章,即引用了澎湖當地的傳唱:


土豆開花釘落塗,台灣查某擱來嫁澎湖,嫁咱澎湖有夠好,一日相招卜流七跎。發仔欲娶的就是台灣小姐。新起大厝七個門,門樓堆花廳鋪磚,看見台灣無若遠,一港海水在中央。(頁206)

歌詞中雖然強調「嫁咱澎湖有夠好」,而澎湖離台灣也「似遠實近」,但實際情狀卻透過阿媽與萬事伯閒聊「分榚仔桃」,論及男女嫁娶而真相大白:「現代的查某囝仔,平平同款條件,寧可嫁台灣,沒人愛留在澎湖」、「大家攏愛住都市,愛欲虛華,誰人欲住這搧海風,阮那兩個不是嫁澎湖,近咧?不是走走至台灣去,沒效啦!大家腳底像抹油咧!」(頁206)離島畢竟只作為被遊客注視的一個不涉及現實層面的審美對象-「來玩好啦,講到欲來澎湖住,翻身人走去啊!」爰是,屬於「這裡」的人,即使遠離,如秋水、瓊雲等人,也還有鮭魚洄遊返鄉之時;然而屬於「那裡」的人,如原本連返鄉奔喪都拒斥的錦程,雖隨著時日而漸能以「細姨兒子」身分,融入「大姨」溫馨老家,並且同時愛戀著秋暖和瓊雲這對如孿生女般的閨中密友,卻終究自知「退伍後他大概就不會再來了吧,再過幾年甚至就會忘掉了。」(頁224)

(二)重返父母的鄉土:地貌地景與歷史想像有謂定義「地方」的多種方法之一即是:「地方為能引起我們注意的無論什麼固定物體。」意即當我們眼睛停駐在其中有興趣的點上,每一停駐的時刻就能創造一個地方的意象。 因著作家對於「地方」自有其親切且私密的經驗或體驗,所創造的「地方意象」自然也有殊異的文學想像。王聰威《濱線女兒》和《複島》兩作, 是書寫母親故鄉哈瑪星與父親家鄉旗後故事的連作。

兩書自也體現特定的地理範圍-高雄哈瑪星和旗津,但小說以「家族境遇」為基底,卻非關區域邊界內外的割裂意識。兩作間亦浮雕出高雄漁業社會「生活博物館」式的地誌景觀,如濱線鐵路、漁船建造、進港、入水知識等,以及港都經濟發展史,如鹽埕埔商業圈、大新百貨、扶手電梯等等地方景觀與歷史建物, 書寫焦距則在於人和空間和時間的聯繫。王聰威嘗言:「這是我用文學重新建造的港口,用文字親繪的地圖。」「我沒有住過旗津一天,但我父親、祖父在這裡居住的痕跡,讓旗津的一切與我密不可分。」 「我想,總算能夠更自由而大膽地用各種寫作技術與美學主張,來呈現我眼中或心中的家族境域。」 是以兩部作品趨近於作家植基於個人與地方有某種家族性因緣的「親切感」,遂營構「地方意象」,並賦予它有關知識結構、文化心理,以及歷史的魅力,藉以分享個人親切體驗之作。(下續)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