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營銷 2.0: 文化特區運動

除了朗朗上口的口号,另一个有效营销地方文化的工具是:形象定位。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24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OVEPI on August 1, 2024 at 9:36pm


從「文化工廠」到「文創產業」的發展趨勢

當今之世,文化創意產業已成為最前瞻、最前沿的領先力量,人們像呼吸空氣一樣接觸著創意,一股巨大的文化創意產業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將文化創意、科學技術與商品生產相結合的文化創意產業,被公認為是21世紀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的「朝陽產業」。「文化創意產業」越來越被世界各國所重視,發達國家將其發展成為支柱產業,使之成為推動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新引擎。

從全球范圍來看,一個基本的趨勢是:文化創意產業發達的國家,其文化軟實力的擴張和滲透力都比較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較為成熟的國家,其文化軟實力都有著較大的優勢。文化創意產業在國與國之間綜合國力的競爭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並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競爭提供了形式多樣的載體和平台。

在新的全球經濟、技術與文化背景下,文化創意產業既可以適應新的發展格局,把握新的核心要素,建構新的產業構成的通道;也可以在商品化、產業化進程中,幫助大家突破社會階層的局限,拉近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之間的距離,提高國民經濟發展總量,進而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巨大力量。

因此,今天《思維品書》整理了十本關於文化創意的書籍,致力於幫助大家區分哪些產業是通過知識產權的產生和開發,而具有創造財富巨大潛能的文化產業,用辨別的思維為大家提供有益的投資指導。

《理解大眾文化》

作者:約翰·費斯克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約翰·費斯克(John Fiske,1939—)作為當代英美學術界著名的大眾文化理論家,因其「文化消費主義」的研究主張而被西方學術界普遍稱為西方當代大眾文化研究代表人物。他撰寫了《理解大眾文化》(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1989)、《讀解大眾文化》(Reading the Popular Cul-ture 1989)等8部著作以及數百篇有關大眾文化、大眾傳播和影視文化的研究論文,在歐美學術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嘗試建立不同於法蘭克福學派的大眾文化理論,倡導積極快樂和隨意休閒的大眾文化理論,推崇日常狂歡的大眾消費精神,其《理解大眾文化》目前已成為大眾文化研究領域被廣泛引證的代表作。(下續)(2022-11-27 投資者網 )

Comment by OVEPI on August 1, 2024 at 3:34pm

《理解大眾文化》從廣告、貓王和麥當娜、汽車等日常生活中文化現象的分析入手,勾勒了有關資本主義社會的大眾文化理論。更可注意的是,有很多跡象表明,本書是從「理論」到「解讀」,而作者此前發佈的《解讀大眾》則從「解讀」到「理論」。這兩本書皆可自成一體,但我希望兩本書都讀的人能夠發現,畢竟「解讀」充實並置疑著「理論」,而「理論」深化並概括著「解讀」。

《文化創意產業:理論與實踐》

作者:張岩松、穆秀英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古希臘大科學家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動整個地球。」「文化創意產業」正是一個重要支點。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中國的科技生產力與文化生產力正不斷釋放,形成合力。在這個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在這個創意燃燒的激情歲月,需要我們「人人握靈蛇之珠,家家抱荊山之玉」,像龍應台在《文化是什麼?》中呼籲的那樣「讓我們拿出13億人的創意和別人比吧!」每一個中國人都勇立潮頭,順勢奮進,以卓越的靈感和傑出的思想理念撬動地球,推動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大發展和大繁榮,使中國早日躋身於世界文化創意強國之列,鑑於此,張岩松和穆秀英合作完成了本書。

本書不僅解讀了國家宏觀經濟、實體經濟現象,對當前制造業熱點、難點、焦點問題進行及時、深刻、有針對性的詮釋,助推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而且列舉大量行業案例,分析傳統制造業和智能制造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為讀者緊跟時代,精准把握未來經濟發展脈搏,積極探索5G時代的機遇與發展,用互聯網的思維思考未來的出路提供有益的指導。

《文化創意產業動態及其空間效應》

作者:馬仁鋒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在迅速發展的新經濟(New Economy)中,我們身邊的人才(talent)和創意(creativity)將在塑造經濟機遇方面越來越具有決定性意義。創意被描述為能夠產生新的和原創的想法。從經濟角度看,創意可以被理解為新思想的產生,這是創新和新經濟活動的主要來源。從這個意義上說,創意已經成為知識經濟研究和政策實踐的一個熱門概念。

它衍生了「創意氛圍」(creative milieus)、「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ies)、「創意城市」(creative cities)、「創意階層」(creativeclass)和「創意資本」(creative capital)等系列學術概念及其城市區域實踐形態。

本書以人文—經濟地理學、產業與區域經濟學的原理為理論基礎,選用「理論研究—假設建構—案例驗證—理論總結應用」的研究邏輯,充分利用企業動態定量分析等方法對文化創意企業、文化創意園區、文化創意企業生產網絡進行包括空間性分析、社會網絡分析等的數理統計分析與空間分析相結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兼顧理論分析與案例驗證相結合的研究手段,以東部發達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文化創意企業動態為研究對象,形成了本書最終的研究成果。


《創意經濟》

作者:[英]約翰·霍金斯(John Howkins)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0世紀90年代,英國政府希望加強和推廣英國的文化和藝術,並希望不僅僅是作為文化,同時也能使其成為一項具有創意性質的產業。為此,國際創意產業界著名專家,英國經濟學家,世界創意產業之父,版權,媒體及娛樂業研究方面的領軍人物,知識產權憲章的負責人和提供創意及知識產權咨詢的創意集團的主席及創始人之一的約翰·霍金斯先生,開展了大量的工作來研究如何將相關產業整合起來。

第十章是全書的結尾章,也可看作是對第五章的進一步論述,共同形成了創意資產管理的框架,故建議同步閱讀。作者回顧了資本的起源,以及人力資本、結構資本、智力資本觀念的發展,指出:創意經濟是有史以來首個將人及其個人特質如想像力與好奇心、個人關係、知識產權以及達成公平交易的能力作為最有價值資產的經濟體系。創意經濟是將「需求」轉化為「可能」的經濟,是將「想法」視為「資產」的經濟,是把「好主意」變成「好生意」的經濟。


《世界文化產業研究》

作者:熊澄宇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世界文化產業研究》共十一章節,內容包括世界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和產業特點、非營利組織與文化產業發展、美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特點與趨勢、英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現、韓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特點與趨勢、日本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特點與趨勢等。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上文化產業發展迅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對經濟增長和增加就業的貢獻不斷增強,已成為許多經濟體的支柱產業之一。了解國際上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趨勢,借鑑有益經驗,對促進中國文化產業更快、更好地發展,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因此,本文重點分析了當前世界主要經濟體的文化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以及一般規律和主要特點。

Comment by OVEPI on July 30, 2024 at 5:49pm

《師說:人文經濟學》

作者:張維迎、[美]陳志武、許小年、盧鋒、林毅夫

出版社:文化發展出版社

《師說:人文經濟學》是一本中國頂尖經濟學家們撰寫的經濟學普及讀物,即使沒有任何經濟學基礎,也能讀懂的經濟學讀物,對於投資、生活、人生選擇均有重要指導作用。

早期現代經濟學主要研究領域是市場資源配置問題,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微觀經濟學,而該書中納什提出的「納什均衡」理論拓展了經濟學的研究領域,使得經濟學可以研究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和博弈過程,可以探析社會中的各種制度規范。


《創意環境:媒體和文化產業中的創意與創新》

作者:尼西姆·奧特馬茲金、埃亞爾本·阿里

出版社:Springer出版社

本書的目的是擴大學者的分析視角,將創意產業置於與其他類型的實體、組織和混合了創意和生產的社會形式進行比較和對比的框架中。換言之,本書旨在為文化和媒體產業的創意研究制定一個新的議程。雖然這項研究的重點是媒體和文化產業,但它們是在其他團體和組織的背景下進行調查的,這些團體和組織將創造力的形式聯系起來,強調將想法變成具體的實踐和產品。

本書的原創性在於:(1)提出了一個比較和跨學科的觀點,開發了一個新的框架和分析概念來理解媒體和文化產業中的創意概念,以及(2)提供了一系列新鮮的基於實證的創意過程研究,如在廣告、時尚、動畫和流行文化領域的研究。采取這種比較的做法是為了對創意產業的某些特點生成新的見解,也為未來的分析提出新的問題。

《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

作者:馬歇爾·麥克盧漢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該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論篇,展開論述了四種觀點。

第一,媒介的迅猛發展,使地球成為一個小小的「地球村」(Global Village)

第二,「媒介即是訊息」他認為媒介對信息、知識、內容有強烈反作用,它是積極的、能動的對訊息有重大影響,決定了訊息的清晰度和結構方式。

第三,「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與人是相對獨立的。不同媒介對不同感官起作用。書面媒介影響視覺,使人的感知成線狀結構;視聽媒介影響觸覺,使人的感知成三維結構。

第四,「冷媒介和熱媒介」。低清晰度的媒介(如電話、電視、口語)叫「冷」媒介。因為它們的清晰度低,要求人深刻參與、深度卷入,為受眾填補其中缺少的模糊的信息提供了機會,調動了人們再創造的能動性。

反之,高清晰度的媒介叫「熱」媒介。拼音文字、印刷品、廣播、電影等等都是熱媒介。它們給受眾提供了充分而清晰的信息,因而受眾被剝奪了深刻參與的機會,被剝奪了再創造的用武之地。

第二部分是應用篇或者舉例篇,以第一部分的理論為基礎分析了從古至今的26種媒介。該部分以詩句或者是古羅馬故事等為引子,以一種文學的手筆向讀者展示現實生活中的媒介。他認為口語詞可以使人延伸和拓展,但與此同時由於言語這種意識的技術延伸又削弱了人的集體意識或直覺。

再講另一種媒介即書面詞時,他認為這是以眼睛代替耳朵,唯有使用拼音文字與物質實體性質聯系在一起是科學。電力時代使數字回頭與視覺經驗和聽覺經驗統一在一起來。麥克盧漢甚至把服裝、住宅這些時常生活也看作是媒介的一種。


《藝術與創意產業》

作者:夏斯汀·奧康諾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藝術與創意產業》中,作者賈斯汀·奧康諾從現代性的角度,系統研究了藝術與現代文明的關係,提出了藝術與創意產業的概念。作者認為,在現代社會,文化與經濟之間存在一種張力,這是我們現代性的一部分。

「藝術」與「創意產業」也都不是我們慣常所理解的一個簡單的術語,它們都涉及一些當代經濟、文化和社會的根本性問題。新的文化消費改變了我們的藝術、文化觀念,以及文化政策的方向,創意產業則是這些轉變的中心。

《文化、創意和經濟:協作實踐、價值創造和創意空間》

作者:佈萊恩-J-赫拉奇、泰勒·布里吉斯究、蒂娜·海施、阿特爾·豪格、約翰·詹森、珍妮-斯約霍姆

出版社:Routledge出版社

本書通過討論在八次「歐洲文化、創意和經濟座談會」(CCE)上出現的三個關鍵矛盾,細化了我們對當代創意經濟的理解。這三個關係為:(1)個人和協作性創意實踐之間的緊張關係;(2)傳統和創新之間的緊張關係;(3)孤立的和相互關聯的創意空間之間的緊張關係。

本書每個章節提供了對鮮為人知的實踐、地點和背景的見解,如柏林和西班牙農村的聯合辦公空間、萊斯特的創意企業以及非洲的文化中介在創意經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其他章節則探討了跨地區文化流動的性質、不斷發展的時尚「領域」以及社交媒體和眾籌平台的影響。

Comment by OVEPI on May 25, 2024 at 5:10pm

陳明發博士的詩性文旅倡議:關於詩性文旅的倡議,官方在決策前需要參考政策;企業在制定、執行戰略時需要路徑圖;相關利益同人需要參照的指導;媒體需要真正值得關注與傳播的內容;一切的話題、個案、思考方向與行動細節,都離不開景點所在地方的具體情況。

從培育在地人才的教育面來說,拿沙巴古達為例,我們首先要考慮學生來源。從古達、西瓜地到哥打馬魯都有9間華小,是北沙華文獨中及延伸大專的主要生源目標。

念完小六,成績允許的話,他們可考慮繼續到政府學校念中六,然後再上大學念學位課程。馬魯都與古達都有提供此機會的政府學校。馬魯都的基督復臨安息日會(Seventh-day Adventist Church)教會私立英文中學也在開辦大學先修班。

古達的中五畢業生若想接受技職教育,必須往南走120公裡到哥打毛律芒加利地區,去「沙巴農業學院」(Institut Pertanian Sabah Timbang Menggaris)接受兩年寄宿制的務農培訓。

從古達開足兩小時車子,沿途看得見掛上「大學」招牌的教育機構,唯有哥打馬魯都的「開放大學」。可是,它也只是一個「上課中心」而已,離開「分校」地位還有段距離。

另外還有一個沙巴大學的「上課中心」,座落於西瓜地,只開發給其醫學系學生做實習用途。(2020年6月札記 陳明發)

延續閱讀:

福建惠安美女文創

海絲大典


古達華小

生活周遭的資源和記憶感情

《藝頻道》電影達人

愛墾慕課·絲路篇

全馬最古老的華文小學:古達樂育

文化特區運動

韻文化:商韻

Comment by OVEPI on May 23, 2024 at 1:26pm

Urry·觀光客的凝視

最近我也看了這本『觀光客的凝視』。現在將心得寫寫。本書我自己倒推薦的是第三章到第五章,第六章探討歷史與文化觀光比較大,當然也可看看。

我推薦原因在於,Urry在這幾部分非常清楚交代自己立場,尤其,點出現在觀光產業重要之處在那: 關鍵在於帶動其他產業,而不在於單純推廣觀光這個活動而已。

所以一般我們聽到很多探討觀光多重要的言談,大多都只跟你考察觀光,或單純討論觀光,不過乾稿,事實上,觀光在運輸界、餐飲業、飯店業帶動的利益,才更為可觀,當這些周邊朋友起來後,他們透過繳稅、僱員等帶動起更高的經濟收益,才為世人所重視。

光只是去看什麼歷史遺跡、美術館,其實爭議相當大,因為是否真的有這麼多效益?為何看這個而非那個?都罵聲連連(下面就是文化人的象徵鬥爭)。

這一點,Urry很有意思的,探討觀光、藝術等面貌時,就特別在第五章裡面,探討什麼是本真?什麼是高雅、低俗等問題。

尤其,他引述BourdiueDistinction一書中,探討小資產階級與文化媒介人的概念,選取的段落跟過去小弟寫論文的觀點很像,不過我自己是認為Bourdieu用詞上太過激烈,反而沒有清楚交代自己研討出來的概念---小資的文化媒介人在現代社會中的意義在哪。他們可是現在流行、話題、甚至就是觀光客在凝視什麼的重大推手。

至於很多人會問,臺灣觀光政策應該走才對阿,英國、歐陸等都在這麼玩他們的觀光。我的看法,短期內不可能。臺灣的觀光政策應該從官方秀的角度看,我覺得101煙火秀是極致表現。在這個大秀有媒體注目度、可以長官致詞、跟廠商結合等,甚至還可吸引數以十萬計的臺灣居民參與。

臺灣除非如歷史博物館、故宮等地,單點式的願意從文化觀光角度出發,或諸如故宮跟附近的博物館,乃至於士林區相關單位串連,或許有可能透過『動線』的規劃串連起來,以小規模方試試看看,但是像臺北市、或高雄市要全力如此投入,我認為短期不可能,因為這種秀很難做。作秀,是要單點、能夠有長官蒞臨指導的方式才能舉行,如果觀光客都花錢在諸如福華、國賓大飯店,市長、局長、總統都不在大飯店辦公,怎麼突出行銷?

何謂「觀光客的凝視」?簡單來說,就是觀光客帶著慾望消費觀光景點的符碼。觀光客的凝視是社會建構而成,自成完整的體系。John Urry指出視覺經驗是觀光旅遊的重要面向,更強調「凝視主體」和「凝視對象」之間社會權力關係的操作與展演。觀光經驗的建構來自符號的消費與收集,觀光客的凝視是符號化的凝視,是浪漫的,是集體的,更是多元而流動的。這本探討現代觀光文化的重要著作,勾勒出觀光旅遊在過去幾世紀以來的演變流程,從大眾觀光旅遊(mass tourism在歐洲和北美洲開始流行,到逐漸蔓延至世界大部份地區的整個歷史進程。除了社會學的思考之外,對文學想像與美感經驗分析,更為臺灣的跨領域研究提供了另類視角。全文續讀

Comment by OVEPI on April 30, 2024 at 7:10pm


李安樂·山莊:追尋鄉土社會的潛在記憶——閱讀《山莊記憶》

最近火了的一部央視熱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它勾起了國人對飲食文化中的民族記憶。這種舌尖上的美食控源自於對不同地域文化的鄉愁,也是中國文化深層結構中的鄉土集體記憶。在非虛構的散文寫作中,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對鄉土社會的表述。也許是社會上此類的文本太多,也許是民眾的閱讀取向多元化,鄉土文學抑或已經很難再產生曾經一時洛陽紙貴的效應。這也是情理之中的,我們本身已經不自覺投入到這個消費的娛樂化時代中,在搞笑中很快進入角色,就連我們自己也有時不得不暗暗懷疑需要堅守的價值觀。

雖然一般的讀者樂此不疲地閱讀和談論著這類作品,但嚴肅的評論家無一例外地對這一現象保持著冷淡的沉默態度。評論家的沉默使我們憑直覺就可以感覺到此類作品的某些先天不足和泛濫帶給評論家的審美疲勞。評論家南方朔對鄉愁不待見,他論到:「鄉愁雖美,但卻有害!鄉愁是不能當做一個城市的目標的,一個歌頌鄉愁的社會是個落後保守的社會。」這或許是許多評論家對鄉土主題避之不及的一個原因吧。 

在這一悖論中,文本泛濫與批評冷漠的現象很顯然與傳統農耕文化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境遇有關,一方面,深厚的農業文化基礎使得整體書寫繞不開鄉土這個舊瓶裝新酒的主題。只要這個農民國家的歷史現狀還存在著,這種大范圍集體性的鄉土記憶的敘事就更不會終止。另一方面,在鄉土敘事中,鄉愁還佔有一部分,這是許多批評家唯恐避之不及的。從政治心理圖景來說,在城鄉的二元格局中,鄉村有時往往會被復古為與「廟堂」相對的渺遠的「江湖」,成為知識分子心往神會的飛地。重要的是,鄉村是大多數人的根,是現實或夢回的家園。

楊顯惠說:「文學離不開社會、思想,如果把思想、對社會的思考去掉了,文學就沒意思了。」文學意義不僅在於對社會的勾畫,更在於其對社會的責任和獨立的價值判斷。柏夫的散文集《山莊記憶》不單是關於對鄉土記憶的書寫文本,而是表述出了對鄉土社會流逝的真誠追思和人文悲憫之情。正如作者所言,「對於許多離開農村身居城市的人來說,山莊已經退出他們的生活,成為一種遙遠的記憶。但對於更多的人來說,山莊是生活中最溫馨的家園,它安慰靈魂,也滋養肉體;山莊也是生活中最踏實的依托,它成就生命,也鍛造精神。」需要強調的是,它重新闡釋了有關「山莊」的全部意義及其人文關懷。(下續)

(李安樂:山莊:追尋鄉土社會的潛在記憶——閱讀《山莊記憶》,見: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2013-09-23)

延續閱讀:

文化特區運動

最接近中國的馬來西亞北隅鄉鎮

《愛墾·鄉頻道》濱雪鄉鎮

韻文化:和諧的聲音

韻文化:詩賦詞曲

韻文化:美、標致

地方文化營銷·慢遊

Comment by OVEPI on April 30, 2024 at 2:15pm

鄉土社會與地域文化:由於特殊的地緣構築了作家心靈中的鄉土世界。鄉土做為在現代化進程中行將逝去的文化遺產,業已成為大多數作家回憶中的資源。對於鄉土的特性,費孝通在其早年的名著《鄉土中國》中這樣寫道:「歷世不移的結果,人不但在熟人中長大,而且還在熟悉的地方上長大,熟悉的地方可以包括極長時間的人和土的混合。祖先們在這地方混熟了,他們的經驗也必然就是子孫們所會得到的經驗。……他們個別的經驗,就等於世代的經驗。經驗無需不斷累積,只需老是保存。」 鄉土世界中的這種親密的、信任的依靠了地緣與血緣的社會結構是現代城市社會中所不具有的,這也是作家們所不斷表現的,因為他們是從鄉土移植到城市中的過去時態的農民,有著很深的鄉土情結。

在柏夫的作品中,我們直觀地閱讀出了淳樸的鄉土情感,其更深地把民俗與風土人情血肉交融在充滿大地氣息的文字之中,土炕、土窯、野電影、土堡、土話以及廟戲、鄉村棋壇等。在鄉土世界敘事裡,依然表達了鄉戀情結,這種表達可能更多緣於對自己由農民到城裡人身份的游離不定的把握,同時更缺乏城裡人強烈的自我認同感。

在西北干旱的靜寧,六盤山的余脈綿延至此。粗狂蒼茫的地理特征造就了其與之同構的地域性文化。這種獨特的地域文化暫時很難明晰地定義,但我們能夠深深地感受到在枯山禿嶺的地域文化絕對不會如三秦文化中的通俗演義那樣:八百裡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秦人齊吼秦腔,端一碗長面喜氣洋洋,沒有辣子嘟嘟囔囔。干旱少雨的內陸型氣候,加之受六盤山西麓小氣候的影響。或許,這一地域性文化特征和其他西北的地域文化別無二致,抑或更接近於西海固的文化,或者說西海固文化與之很像。

土性文化:記憶中的山莊

對柏夫作品中的文化意象,我更願意以土性文化的屬性來理解和闡發。早有學者在對浙東文化的闡釋中用到了「土性文化」與「水性文化」,其以「山」、「水」之多寡來概括。認為「水性」文化反映出溫柔、內斂的性格,反映在文風上則是秀美、飄逸、浪漫的主體風格。而「土性文化」則相反,其文化影響下的文風多具氣概、凝重、頑固、叛逆的性格,亦即魯迅所說的「山岳氣」,有了更多的深至與厚重。《山莊記憶》就很好得體現了這種風格。

在這裡要說的是,土性文化是對鄉土社會的非現代性的歸繹。以其泛「土」性而帶有強烈的地域文化色彩:土炕、土窯、土豆、土堡、土話、山花、泥濘等。土味也正是鄉野的魅力所在。在《土炕》中,作者體味到自然精神:「人本來就是自然之子,土炕盤在堅實的大地上,它雖然是炕,可依然是土;是房屋的組成部分,也是大地的人工延伸。人睡在這樣的土炕上,身體和心靈都會和地氣相通。睡在土炕上不只是簡單地睡覺,而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與大地進行溝通,那是一種來自四肢百骸及心靈深處的全身心的舒展和放松。」土,並非意味著俗氣,而是土氣,純真質樸的氣質。而土氣是土性文化的基本特性,在堅實的大地上,微涼也好,溫熱也好,人總要停佇腳步去體味大地的體溫和脈搏,領會古人所孜孜言說的天人合一的奧妙。

在美國學者約翰·吉利斯(John Gillis)的論述中將鄉土記憶與公共記憶對立起來,並指涉其作為被官方歷史的記憶所界定的民間基層記憶的特征:被認可和被製造。這些散發著土味的鄉野之物徑由記憶的被認可與製造,逐漸地廓清了更具豐富含義的山莊圖景,這也是作者所表述的重點。對於山莊,作者有其獨到的見識:「山莊並不是某一個具體的村莊,其地理位置也不一定非在山上。當然,山莊也不可能是聞名於世的避暑山莊,其來歷和功用與避暑山莊更是迥異其趣。山莊在更大程度上是相對於老莊而言的。」正是在這一意義上,山莊拉遠了與老莊的距離,不再簡單到只是一座山裡的村莊,而是投射到歷代的記憶中,描畫出族人拓展繁衍的社會景觀。(下續)

Comment by OVEPI on April 29, 2024 at 11:48am

山莊的文化隱喻中國農村的近代化是痛苦的,這無不與鄉村對現代文明的盲目不自覺反抗有莫大的關係,這種痛苦雖然沒有像英國圈地運動那樣悲惨,但鄉村經濟結構與城市的錯位必然決定了其要與近代化發生磨擦,鄉村的近代化在痛苦的蛻變中一步步緩解過來。這一方面縮小了城鄉之間的文化審美趣味和社會經濟的訴求結構,加快了鄉村城鎮化進程,使鄉村以追慕城市為要。

在這種急進中,反復的拆建透射出對城市文化的無奈盲從,這使得鄉村簡單習得城市中的垃圾文化——照抄了表面;另一方面這種近代化又擴大了城鄉在經濟上的差距和鄉村自身在文化傳統上的裂痕。造成了城鄉之間認知心理及文化上的隔膜。在這兩種變化之下,人被緊緊裹進現代化的進程中,變得無所適從。

同時城市人和鄉下人變得更加貌合神離。與原有的鄉村模式背道而馳,通過不得不尋找土地以外的生存模式,表現出一部分鄉村人與城市的接近,而另一部分人與城市的抵觸、抵觸的多為老年人,而認同和追逐的多為年輕一代鄉村人。

鄉村農家樂中的高朋滿座、垂釣閒逸不是山莊中的情形,是山寨化的山莊,就像許多地方爭相投資幾十個億打造古城一樣,其缺失了文化的隱秘內核,剩下的只是商業的吊詭而已。山莊的隱在意義在於顯露出了現代知識分子避退現代性的匆忙慌亂與手足無措。山莊表明了從原來族譜中衍生出來的新勢力的擴張,表明了從川地到山地的拓荒精神。

「坐山莊並不意味著落魄或沒落,反而恰恰是一個鄉村家族興旺發達的標志,也就是說,當一個家族的土地廣闊到耕種時的路程一天之內難以返回時,家族的當家人自然就會考慮選擇一個恰當的地方,圍成一個院落,建起幾座房子,派一個放心的子侄帶一幫人去住一段時間耕種那片偏遠的土地。……於是,院落邊一個個衍生,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個村落。這就是山莊了。」

很顯然,這些坐了山莊的人就會永遠變成山裡人。山莊成了遠離喧囂老莊的清幽之地,但山莊仍在拱衛著老莊。山莊的迷人之處不單在於具有田園的風光與情致,而是體現了游走者的精神路線圖。在《山莊記憶》中通過記憶的敘事展現了過去時態中山莊的歷史動態,在口傳的歷史中,山莊變得豐盈起來。那些淹沒並沉淀在歷史塵土中的人物和事件復活了出來,在敘述著山莊的歷史和命運。

近讀熊佩雲的《一個村莊裡的歷史》感觸頗多,一顆樹的歷史就是一部民族志,那一座山莊更何嘗不是一部社會史。在一個大歷史行將遠去的時代,我們痛切關注到過去曾經被忽視與刻意忽略的微小個體的歷史和命運,關注那些小人物和小事物。這種關注也並非以民俗學者的視角來看待,而是以更深的文化關懷來理解,在現代、後現代與傳統交混的時代中,行將消失的鄉土也跟隨長者的記憶轉瞬即逝。對於此我們不是要持守傳統的東西不放而是要反思現代性的某種盲目激進和偏頗,其要義在歷史的共生與維持歷史的厚度。

生活常常需要回味來調整自我的狀態,詩意的鄉土也是如此。鄉土不再有詩意,詩意早已在近代化的步伐聲中被傾軋得四散遁形,鄉土世界所刻意營造的鄉土詩意崩潰了。懷舊成了對逝去鄉土詩意的追思,而還鄉就是對鄉土詩意某種更深程度的復古。而山莊的文化隱喻在於提供了我們還鄉的可能性。鄉村在現代性的機器轟鳴中面目全非乃至於消失。山莊及記憶中的山莊承載了知識分子自傳統以來士大夫的「江湖」隱逸情操。土堡在誓死捍衛了這一最後的家園,土炕退縮到現代性逼仄的角落,卻成為一劑治療失眠的良藥。

王小波說過: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詩意與我們何其重要。德國浪漫主義詩人荷爾德林曾吟唱到:「人充滿勞績,但還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他的聲音為什麼會使後來的人如此的著迷?作為一個「還鄉者」在斷裂了的鄉土詩意中,在城鄉的對立中重新尋找精神的家園。還鄉必然是心靈中的對已失鄉土詩意的再度體認,並非記憶中的囈語,重建鄉土精神家園使游走在詩意棲居大地上的「還鄉者」得到靈魂的休憩。

誠如柏夫在其小說《鄉韻》中所感嘆道的,「任何一個有過鄉村到城市經歷的人,再經歷一番情感的迷離之後,懷著對傳統鄉村的懷念,也懷著對城市文明的終極理解,他們遲早要打開精神和情感的通道,在城鄉的對視中,最終抵達一種相生、相連、相通、相融的和諧境界。」山莊的敘事承受還鄉者還鄉的話語架構,這根源於一種樸素的、彌足珍貴的人文精神,一種發自肺腑的悲憫情懷,鄉土散發出了憂傷而迷人的魔魅之美。(《社會學家茶座》第47輯)

作者簡介: 李安樂,1980年生,甘肅靜寧人,中學美術教師。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員、中華美學學會會員。曾獲中央美術學院青年藝術批評獎,有文章發表在《社會學家茶座》、《中國社會科學論叢》及《美術報》等。

(李安樂:山莊:追尋鄉土社會的潛在記憶——閱讀《山莊記憶》,見: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2013-09-23)

Comment by OVEPI on April 19, 2024 at 9:41am

藝術鄉建——焦點:各地藝術鄉建共同面臨的問題首先依然是在地和主體性問題。藝術鄉建有四個主要的推動力:當代藝術內部的觀念性轉向、政府政策導向、創意經濟崛起和逆城市化潮流。藝術鄉建開始變成背負過強道德性與倫理感的一種身份壓力。藝術從業者開始和鄉村一起進入生產-消費的交換流通體系裡,以求達到鄉建目標。把藝術鄉建放置在「建設」的知識經驗中,會弱化藝術鄉建在替代性、可能性、先鋒性上的特質。空間改造主打的藝術鄉建,應落腳於重構「傳統」、「遺產」相關的價值話語。「文藝鄉建」導向的仍然是一種基於空間交錯的休閒經濟。弱視角與微觀視角,是近年來采納人類學方法的藝術實踐的一個共性。如何處理與當地人的關係(社會關係、知識產權、情感聯系等)等倫理問題,人類學更應有所貢獻。「藝術鄉建」在觸動和改變有關鄉村的話語體系和城鄉文化關係上,已經成效顯著。但在新形態的主體性養成方面,仍然需要一個更長的時間坐標才能有所論斷。

體驗脈絡:藝術鄉建之所以與一般建設工程不同,恰恰在於其「藝術」的面向,這個藝術面向不只是呈現為「作品」,或簡化為「美化」、「裝飾」、「藝術節」,而是更具有生命感的、嵌入當地生活與社會關係脈絡中的體驗方式。

藝術效用空間:如果希望藝術鄉建作為中國農村社會發展與轉型的唯一出路,那麼不僅藝術鄉建難以勝任,任何一種單方面建設都難以勝任。藝術及藝術家有其擅長的方面,例如借由一種多感官、超語言、超文本的總體感知方式體悟世界,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可以替代諸如政策、行政、基建等職能在鄉村建設方面的作用。從另一方面說,鑑於「藝術鄉建」多討論建設而非藝術,或許藝術鄉建的作用不是被誇大,而是真正能夠發揮「藝術」效用的部分還有相當大的空間值得探索。


Related:

設計故事館

愛墾慕課·研究篇

文化特區運動

鄉韻


PGC

世界文化遺產

(李耕 馮莎 張暉:中國藝術人類學前沿話題三人談:藝術參與鄉村建設的人類學前沿觀察; 原文載於《民族藝術》2018年第3期,請以紙質版為准。)

Comment by OVEPI on March 21, 2024 at 7:22am


 A History of Pahang

CHAPTER II.THE PRE-MALACCAN PEOPLE.

In the seventh century A.D. a kingdom called by Chinese chroniclers San Fo-ts'i which has been identified by Dr. Coedes with the Malay Seri-Vijaya with a capital, at one period, situated in Palembang, became predominant in the Malay Archipelago and the Peninsula. This empire has been thought to be the contem- porary Zabug or Zabag of Arab geographers. In 1225 A.D. the Chinese writer Chau Ju-Kua, apparently describing conditions in the preceding century, records that Pong-fong (Pahang) was one of the dependencies of San Fo-ts'i. Another vassal state of San Fo-ts'i was Tan-ma-ling, to which place we shall return presently. The Tao i chik lio written by Wang Ta-Yuan in 1349 makes mention of P'eng K'eng (Pahang) and Pa-tu-ma (?Pulau Tioman) among other regions.

According to the Nagarakrtagama, composed in 1365, Pahang, Ujong Medini (Johore), Muar, Langkasuka, Kelantan, Trengganu, Paka and Dungun, Tumasik (Singapore), Sang Yang Ujong (Sungai Ujong), Kelang and Kedah were tributary states of Majapahit. To this list of the Javanese empire's dependencies the " Chronicles of Pasai " add various islands off the east coast of the Peninsula including Pulau Tioman, Pulau Tinggi, Pulau Pemanggil and Pulau Laut.

The History of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3)1 presents a picture of Pahang in the fourteenth and fifteenth centuries: " Pahang is situated at the west of Siam. In the year 1378 the king, Maharaja Tajau, sent envoys with a letter on a gold leaf, and bringing as tribute six foreign slaves, and products of the country. They were received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rules. "


[Pg.16] In the year 1411 the king, Pa-la-mi-so-la-ta-lo-si-ni sent envoys carrying tribute. In 1412 Cheng Ho went as an envoy to their country, and in the year 1414 they sent tribute a gain.

"In the year 14.16 they sent tribute together with Kalikut and Java, and Cheng Ho was again ordered to go there.

" The soil of this country is fertile; the climate is always warm, and rice is abundant there; they make salt by boiling sea water, and wine by fermenting the sap of the coconut tree.

" The higher and lower classes are on a very intimate footing, and there are no thieves ; they are very superstitious regarding demons and spirits, making their images of fra- grant wood, and sacrificing men. to them, m order to avert calamities or to pray for happiness. "

Amongst the articles which they brought as tribute were elephant-teeth, camphor baros, olibanum, lignum aloes, sandal wood, pepper, sapan-wood, and such more .... "

(1)Book 325, quoted in " Notes on the Malay Archipelago " by W. P. Groeneveldt: Miscellaneous Papers relating to Indo-China, 2nd Series, Vol. I, London, 1887, p. 256. 1936) Royal Asiatic Society.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