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東:藝術即經驗:另一種超二元論的美學視域——杜威美學思想研究(上)

摘要:在反思與批判西方傳統哲學二元論、邏各斯中心主義和本質主義的哲學陣營中,歐陸哲學家廣受關註,尤其是海德格爾主義,而古典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則遭受冷遇;事實上,杜威的哲學美學思想不僅為超越二元論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而且還開了海德格爾和維特根斯坦等諸多哲學家思想的先河。杜威以“經驗的自然主義”為圓心,劃了一個無限大的超二元論之圓,力求彌合人與自然,藝術與非藝術的人為裂痕,恢復有機統一體的觀念,改變二元論視域下的偏離性價值判斷,重塑健康的意義場和常識域。

在批判西方傳統哲學二元論、邏各斯中心主義和本質主義的哲學陣營中,先驅尼采大放光彩,倍受關註;而另一位先驅——杜威,則遭遇冷漠和忽視。這位實用主義神聖家族中的家長,新實用主義代表人羅蒂的精神導師,早在一個世紀前就開辟了一條批判西方哲學二元論的蹊徑,不但不遺余力地進行批判,而且做出了巨大的成績。羅蒂不僅極為贊賞地稱道,在對傳統哲學的二元分裂哲學的批判方面,奎因和戴維森除了因聽眾的不同而使用了不同的語言之外,並沒有與杜威有什麽區別,而且他本人也追隨杜威終生都對傳統二元分裂的哲學進行了激烈的批判。

杜威究竟開辟了一條什麽樣的超二元論道路?筆者將其稱為經驗——實用主義道路,以別於現象學道路、海德格爾的詩——思道路、梅洛-龐蒂的身——心可逆性道路和東方的道——神秘主義道路……。不論在時間上,還是在思想的深度與力度上,杜威的批判都毫不遜於任何一派哲學,因此他與維特根斯坦和海德格爾一起被尊為二十世紀三位最偉大的哲學家。然而在維特根斯坦主義和海德格爾主義興盛的年代裏,杜威因不合當時人們的價值選擇而淡出人們的註意中心。直到新實用主義的興起,杜威才重新回到思想的中心域,人們才煥然大悟:原來杜威已經做了許多今天的哲學家正在致力的事情。本文主要基於杜威的美學文本《藝術即經驗》,從藝術美學的視域研究他的超二元論的思想,構造關聯性的意義域和常識域。

  

一、自然與經驗互滲

  

在西方傳統哲學中,自然與經驗只不過是二元分裂或對立的一種表現而已;它們沒有深層的關聯性,自然不過是經驗的對象;經驗的對象與經驗的主體之間橫有一條永遠無法跨越的鴻溝,將世界一分為二:客觀的自然界,主觀的意義界;實在的世界,觀念的世界;理念的世界,現象的世界;理性,非理性;……而且前者往往具有優先性和自明性。杜威所要駁斥的正是這種獨斷的二元論。

他指出,以往的許多哲學家截然地將自然與經驗分開不過是理性主義泛濫的結果。這種獨斷論,沒有從經驗出發,以非經驗的態度對待經驗,高揚理性,輕視經驗,把自然與經驗視為兩個完全無關聯的東西。這不過是一種價值需要和趣好的選擇而已,而事實並不會因此被抹殺。猶如在漆黑的房間裏,雖然被手電筒照亮的區域顯現出來了,但是並不意味著其它區域不存在,只是尚未被照亮而已。經驗並不是阻攔自然與主體聯系的銅墻鐵壁,是已有的某些知識和觀念將其塑造成分割自然與人的利刃。事實上,經驗是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發生聯系的紐帶。

在杜威哲學中,“經驗”具有奠基性的意義,但“經驗”一詞早已被西方哲學的染缸浸泡了幾千年,擁有多副面具。因此,杜威對“經驗”一詞的面具進行了全面的挖掘和各個擊破,以確立他的“經驗的自然主義”。在《哲學復興的需要》一文中,他將近代的“經驗”概念概括為五副面具:

         經驗屬於知識的事情;

   經驗是種心理的東西,它完全被“主觀性”所汙染;

   3.經驗是已發生的事情的記錄,其焦點只是對準過去;

   4.經驗是簡單個別的聚合,聯系和連續被排除在外;

   5.經驗與思想截然相反。

這五副面具,雖然帶有杜威的個人價值選擇,但是基本上符合主客二元認識論框架的產物。杜威對這五副面具進行了有力的攻擊:經驗是一種經歷的過程,是生活,是一種機能,一種包羅萬象的活動;作為活動的經驗,不可能完全被“主觀性”所汙染;人類的活動具有預見性和籌劃性,因而,經驗具有朝向未來的特性;世界是連續的,是一個有機統一體,人與自然處於關聯之中,經驗不是“簡單個別的聚合”是一個關系體;經驗與思想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對“經驗”的五副面具進了批駁之後,杜威對自己的“經驗”作了生動而細致的描述:“經驗”是一個詹姆斯所謂具有兩套意義的字眼。好像它的同類語生活和歷史一樣,它不僅包括人們做什麽和遭遇些什麽,他們追求些什麽,愛些什麽,相信和堅持些什麽,而且也包括人們怎樣活動和怎樣受到反響的,他們怎樣操作和遭遇,他們怎樣渴望和享受,以及他們觀看信仰和想象的方式——簡言之,能經驗的過程。“經驗”指開墾過的土地,種下的種子,收獲的成果以及日夜、春秋、幹濕、冷熱等等變化,這些為人們所觀察、畏懼、渴望的東西;它也指這個種植和收割、工作和欣快、希望、畏懼、計劃、求助於魔術與化學,垂頭喪氣或歡欣鼓舞的人。它之所以是具有‘兩套意義’的,這是由於它在基本的統一之中不承認動作與材料,主觀與客觀之間有何區別,但認為在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中包括著它們兩個方面。生活與歷史都融於經驗,人和對象,有機體和環境交織為一體,一個鮮活而飽滿的經驗世界呈現出來。杜威的這一見解與現象學的“朝向事物本身”和構成論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在經驗和光的照耀下,世界敞開,時間、勞作、自然、人與歷史都成為意義充實的和關聯的開顯之物。

  

二、藝術與非藝術互聯

     

以“經驗的自然主義”理論為圓心,杜威劃了一個半徑無限大的圓,即整個世界都具有關聯性,絕對的分裂和對立不存在。以之徹底駁斥二元論學說。在人學上,杜威恢復人、動物和自然的聯系,有機體(“活的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連續性;在哲學上,恢復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的相關性;在美學上,恢復藝術與非藝術的交互性;……杜威從藝術品的經驗和日常生活經驗互融、陽春白雪和下裏巴人互化、審美和實用互存,形式和意義互溢等維度彌合藝術與非藝術的人為裂痕,力求恢復初民時代渾然一體的藝術風貌。


1.藝術品的經驗和日常生活經驗互融


形式主義與理念派通常將藝術置於高於生活經驗的位置上。在傳統的美學中,形式與質料、理念與現象分離,並且前者具有先驗的優先性。杜威竭力阻止這種人為的分裂活動,不斷賦予“經驗”以新的意義;大經驗由各種小經驗組合而成,一次行動獲得“一個經驗”,“這一個經驗是一個整體,其中帶著它自身的個性化的性質以及自我滿足。” 經驗具有整體性和完滿性,不會被人為切割開來,具有連續性,大經驗就如由一個個攪渾在一起支流匯成的大河,它是一個連續的經驗流“在這樣的經驗中,每個相繼的部分都自由地流動到後續的部分,其間沒有縫隙,沒有未填的空白。與此同時,又不以犧牲各部分的自我確證為代價。” 生活就是這個巨大而完整的經驗流。

這樣一來,藝術品的經驗和日常生活的經驗互相融合也就變得順理成章了。藝術經驗不能局限於博物館、舞臺和展覽館等地方,藝術研究也不能僅建基於這些公認的藝術品之上,這只不過是形式主義的妄想而已。事實上種種生活經驗都能夠被藝術家創造成藝術,生活經驗才是真正的地基“為了理解藝術品的意義,我們不得不暫時忘記它們,將它們放在一邊,而求助於我們一般不看成是從屬於審美的普通的力量與經驗的條件。”只在著眼於藝術品本身,是無法真正理解其意義的,只有將其置於經驗域,將其與他者相連,才可能真正理解其意蘊。令人拍案叫絕的是,晚於杜威三十年出生的哲學家維特根斯坦所提倡的語境理論“意義即用法”、“理解一個句子,意味著理解一種語言”,“理解一件藝術品,就要理解一個時代”竟與之具有驚人的相似性(不知維氏是否受過杜威思想的啟發?)。


2.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互化


不論是出於類化事物和秩序化的本能,還是出於某種習慣與癖好,文明時代的人們將藝術進行了分類。而其中的一種分類,即高雅藝術與通俗藝術之分,是杜威不能容忍的。因為這種分類還隱含了一種可怕的價值判斷偏見:前者優於後者,欣賞前者的人高於或優於欣賞後者的人。他不僅要反對這種富含偏見的行為,還要力求揭示出它們之間的關聯性。

Views: 18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December 23, 2018 at 6:37pm

Comment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December 23, 2018 at 6:37pm

更多關於杜威的研究,請點擊以下墾友專頁 ~~

杜威經驗哲學對課程與教學之啟示
http://iconada.tv/profiles/blogs/1-734

絲綢之路上的行知教育
http://iconada.tv/profiles/blogs/3600580:BlogPost:837989

杜威課程思想的美學意蘊
http://iconada.tv/profiles/blogs/1-875

藝術即經驗:杜威美學思想研究
http://iconada.tv/profiles/blogs/3600580:BlogPost:689753

哈貝馬斯:論杜威的《確定性的尋求》
http://iconada.tv/profiles/blogs/3600580:BlogPost:689949

從倫理美學到審美倫理學
http://iconada.tv/profiles/blogs/1-624

論杜威的實效主義教育觀
http://iconada.tv/profiles/blogs/1-701

杜威藝術理論的教育學意義
http://iconada.tv/profiles/blogs/1-210

杜威《我的教育信條》1
http://iconada.tv/profiles/blogs/1-949

“一帶一路”建設與國家教育新使命
http://iconada.tv/profiles/blogs/3600580:BlogPost:298221

馬来亞曾改變中國·黃花崗烈士16人來自這裏
http://iconada.tv/profiles/blogs/191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