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書彬:我們曾改變中國·黃花崗烈士16人來自馬來亞

马来西亚槟城打铜仔街120号是一栋古旧的两层楼房,对许多游历槟城的中国人,这里是必访之地。甚至中国领导人访问马来西亚,也会谈及这里或者到这里参观。

这栋战前老屋现在是孙中山槟城基地纪念馆,当中国处于“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这里曾作为中国同盟会南洋总机关部,孙中山在这里召开著名的“庇能会议”,策划1911年的广州黄花岗起义,为辛亥革命拉开了序幕。

对孙中山来说,槟城是一座占有重要地位的城市。“九次革命,五过槟城”,这里不但为他提供了庇护之地,更是其革命经费的重要来源。不止孙中山,也不止槟城。现在属于马来西亚的诸座岛屿、半岛,都曾与中国那个动荡变幻的年代发生过密切关联。康有为曾到这里,争取华人对改良主义的支持;国学大师辜鸿铭由这里出发,游学欧陆,最终成为横跨中西的一代大儒。

可以说,若非这里,中国的历史进程会大为不同。


孙中山的南洋基地


1911年4月27日,黄花岗起义在广州爆发,这是同盟会历年来组织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全国为之震动。

清廷在这场起义之后,不到一年即覆亡。民国肇建后,黄花岗起义成为孙中山最为怀念的一场起义,在为《黄花岗烈士事略》撰写的序文中,他这样说道:“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而这场起义的起点,就是槟城。当时的槟城和新加坡、马来半岛都属英属马来亚。在辛亥革命前,遍及全球的华侨总数约为600万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分布在东南亚各地,其中在英属马来亚的华侨约为116万人。这一时期的槟城,既是同盟会在南洋的舆论中心,也是起义行动策划中心。


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这里召开秘密会议,讨论未来的革命问题,史称“庇能会议”。1911年4月27日下午5点30分,革命党人在广州起事,800多名革命党人在黄兴的率领下攻打两广总督衙门等地。但最终由于清兵人数众多,起义队伍得不到接应,革命军伤亡惨重,起义失败。86名烈士喋血广州街头(当时只找到72具遗体,故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其中有16人是马来亚华侨。


中国革命在马来亚


在槟城,处处都有中国革命者的遗迹。槟城下辖的乔治市打铜仔街120号,1909年至1911年间,孙中山曾多次住在这里,并创办了《光华日报》。这份原本为推翻清廷而创设的报纸,经过了100多年的风风雨雨后,至今仍在出版,乃全球最“长寿”的中文报纸。

在孙中山之外,同盟会元老黄兴、胡汉民等人也多次来到槟城以及怡保、芙蓉、吉隆坡等马来亚各地。除了策划起义,英属马来亚还为起义失败后撤退的革命党人提供了避难地。

武昌起义前后,马来亚华侨为民国的创建又筹集了大批捐款。1911年8月,槟城同盟会分会接到黄兴从上海发来的请求支援的电报,当即汇款数千元叻币(英殖民地政府在当地所发行的货币);武昌起义后,上海、广州等地相继宣告光复,马来亚华侨又多次输送数十万元款项帮助各地新成立的军政府解决财政困难;同时,还有大批华侨组成敢死队、炸弹队回国参加光复义举,仅在1911年11月初,英属马来亚一地,就有2000名华侨自备川资,归国从戎。

如果没有华侨的鼎力支持,中国革命的进程必会大幅改写。也正是因为如此,民国肇建后,孙中山多次赞誉“华侨为革命之母”,其中一个重要力量,即是来自今天马来西亚华侨的先辈。

100年后的2011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访马来西亚,会见曾帮助孙中山革命的马来西亚华侨后裔时说道:“我今天来看望大家,就是没有忘记中山先生,没有忘记中山先生的战友,没有忘记为辛亥革命捐躯的人,以及他们的后代。” (看天下·第八期)

Views: 32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December 23, 2018 at 6:39pm

更多關於杜威的研究,請點擊以下墾友專頁 ~~

杜威經驗哲學對課程與教學之啟示
http://iconada.tv/profiles/blogs/1-734

絲綢之路上的行知教育
http://iconada.tv/profiles/blogs/3600580:BlogPost:837989

杜威課程思想的美學意蘊
http://iconada.tv/profiles/blogs/1-875

藝術即經驗:杜威美學思想研究
http://iconada.tv/profiles/blogs/3600580:BlogPost:689753

哈貝馬斯:論杜威的《確定性的尋求》
http://iconada.tv/profiles/blogs/3600580:BlogPost:689949

從倫理美學到審美倫理學
http://iconada.tv/profiles/blogs/1-624

論杜威的實效主義教育觀
http://iconada.tv/profiles/blogs/1-701

杜威藝術理論的教育學意義
http://iconada.tv/profiles/blogs/1-210

杜威《我的教育信條》1
http://iconada.tv/profiles/blogs/1-949

“一帶一路”建設與國家教育新使命
http://iconada.tv/profiles/blogs/3600580:BlogPost:298221

馬来亞曾改變中國·黃花崗烈士16人來自這裏
http://iconada.tv/profiles/blogs/191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