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RI's Blog (394)

人鄰·布爾津禾木村的清晨

草葉濕漉漉,遍地的霜

踩著這些,還有散落的馬糞

安靜的院子後面晾曬的衣服

結了一層凍住的霜殼

搭在架子上的新剝下的羊皮

叫人看了心疼。草地上還有

廢棄的洗衣盆,壞了的冰箱

劈好了的預備過冬的大垛的柴…

Continue

Added by CERI on October 15, 2025 at 9:00am — No Comments

辰水·古老的雲團

一片雲團高於初冬的天空

似乎有著垂淚的瞳孔

而地上的闊葉林,擺動乾枯的手

左右,前後

那是山川的秘密,無人獨享

 

回憶,再度令我暗啞

如初冬的霜,打在茅草上…

Continue

Added by CERI on October 10, 2025 at 7:30am — No Comments

高凱:從本土到海外,遊戲如何傳播中華文化?下

中新社記者:數字遊戲如何能更好地傳播中華傳統文化?

何威:效倣王國維先生曾論及的“治學三境界”,我認為遊戲傳播傳統文化可以觸達三重不同的境界:“符號境”“知識境”和“觀念境”。而遊戲傳播文化的具體實踐,則是在“人”“環境”和“行動”三個維度上展開。

“符號境”,指遊戲中活用傳統文化元素與形式,以視聽表現、美學風格等方式呈現中華傳統文化相關的符號,以符號為基礎,承載文化內容和價值體系,重在喚起玩家情感。

“知識境”,指在遊戲中置入並傳播傳統文化相關知識和資訊,增進玩家的理性認知,寓教于樂。…

Continue

Added by CERI on October 1, 2025 at 5:30am — No Comments

高凱:從本土到海外,遊戲如何傳播中華文化?上

2022年,中國自主研發的數字遊戲海外市場規模已超千億元人民幣,中國遊戲的影響力輻射數以億計的海外玩家,成為數字內容“出海”傳播最亮眼的風景之一。

從本土到海外,眾多遊戲産品開始嘗試融入中國元素,向全球玩家展示中華文化。國産遊戲傳播傳統文化的總體面貌如何?如何更好地通過數字遊戲傳播文化的魅力?中新社“東西問”近日專訪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何威,請他就相關問題闡述自己的研究與思考。

現將訪談實錄摘編如下:

中新社記者:包括《王者榮耀》《原神》等在內的不少國産遊戲在海內外都較受歡迎,中國遊戲在發展歷程上有何特色?…

Continue

Added by CERI on September 5, 2025 at 6:00am — No Comments

内捲中國未來的脊梁:教育+服務專業 4

4:人口紛紛流向一線城市,因為交通越來越發達,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三四線城市將走向枯萎。之前是城市虹吸農村,接下來就是大城市虹吸小城市。

5:票房最高的電影,收視率最高的節目,都將遠遠勝於第二名,因為大家都只會選擇第一名的內容去欣賞。

大家記住一個邏輯:在信息高度透明的時代,在流通性極強的時代,大家永遠只能看到行業的第一名。就連第二名、第三名都很難掙到錢,都會被拖入「內捲」的浪潮。



要麼做第一,要麼做唯一…



Continue

Added by CERI on June 5, 2024 at 4:00pm — No Comments

内捲中國未來的脊梁:教育+服務專業 3

如今越來越多的商家會都在用低價比商品為誘餌,去掌握更多消費數據,當用戶累計到一定程度,就會自然產生盈利模式,比如小米就是這樣的公司:

首先小米本身的產品性價比都很高,而是設計感非常符合現代人的品味,最關鍵的是小米根本就不靠產品掙錢,它的產品只是一個鏈接,是小米用來鏈接消費者的,當著幾千萬消費者被鏈接起來之後,就組建了一個生態系統,也就是消費大數據,這才是小米最值錢的財富,也衍生了很多盈利模式。

也就是說,雖然商家前端的產品沒有利潤了,但是商家卻靠後端的服務賺錢了,這也是利潤的後延,可以稱為商業上的「延遲滿足」。…

Continue

Added by CERI on May 22, 2024 at 4:00pm — No Comments

内捲中國未來的脊梁:教育+服務專業 2

而當一個行業的利潤率回歸到社會的平均利潤率的時候,就不會再降低了,因為從業者的脖子雖然被平台(比如百度/淘寶/滴滴)卡牢,但是他們不會卡死你,就只給你留一個可以喘息的空間,讓你疲於奔命,卻又只能賺到基本的利潤率,維持生存。

比如現在淘寶和拼多多上開店,就得拼價格,完全薄利多銷,平台會始終將商家的利潤維持在僅僅能夠解決商家溫飽的邊緣線上。

而像美團/餓了嗎這種平台,則引發了餐飲店的的價格戰。雖然很多餐飲店通過這些平台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訂單,但是商家要不斷的做促銷才有銷量,最後一算賬,利潤越來越薄。…

Continue

Added by CERI on May 16, 2024 at 5:30pm — No Comments

内捲中國未來的脊梁:教育+服務專業 1

1

從現在開始,中國正式進入「超級內捲」時代!

不要再埋怨現在生意不好做了,因為這只是一個開始!

今後99%的人無論怎麼努力,都只能賺到辛苦錢,這是科技發展的必然,也是人類發展的必然。

20年前有個口號叫「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然後今天我們卻越來越深刻的發現一個現象:天下似乎沒有好做的生意了。

這是為什麼呢?…

Continue

Added by CERI on May 10, 2024 at 11:00am — No Comments

邰子君:科技賦能旅游·數智轉型提速

由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的智慧旅游發展大會暨智慧旅游示范展示活動日前在南京舉辦。大會以「智慧旅游:新時代 新動能 新供給」為主題,剖析智慧旅游發展現狀並探討未來發展路徑,其間還展示了一批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新空間,全景呈現了國內智慧旅游發展成果。

近年來,國內智慧旅游發展的基礎不斷夯實,越來越多數字技術在更廣范圍、更高層次、更多環節、更寬領域與…

Continue

Added by CERI on January 25, 2024 at 5:54pm — No Comments

數實融合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精簡版)

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有助經濟高質量發展。

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主要是指產業數字化,特別是農業、工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的數字化。深度融合的含義,主要是指產業數字化從點線面向全生態、全產業鏈滲透和擴散。或者說,由少數大中型實體企業的數字化改造,向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大多數實體企業的數字化改造發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本質是應用新一代數字科技,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改造。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的過程,既是數字技術不斷向實體經濟的研發、生產、銷售、流通環節滲透融合,創新生產方式和商業模式,重塑產業組織形態與制造流程,推動全要素生產率持續提升以及培育新業態新模式的過程,也是數字技術受特定需求場景拉動,不斷迭代演進甚至萌生出適應性技術和相應產業部門的過程。…

Continue

Added by CERI on January 7, 2024 at 4:00pm — No Comments

吳鄭重,廚房之舞:身體和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考察 下

至於本書第四章有關分析架構和研究設計的部份,許多學術專書不是一筆帶過就是完全捨棄,比較細心的作者則是將研究方法放在書後的附錄。但是我卻反其道而行,不僅鉅細靡遺地交代經驗資料的取得方式和田野工作的實際過程,甚至以半章的篇幅說明銜接理論概念和研究方法之間的分析架構。

有經驗和細心的讀者一定會發現,分析架構是我試圖結合既有理論觀點和自創理論架構的概念重整,同時也是五、六兩章討論與分析章節的敘事架構。



換言之,從分析架構到研究設計的概念整合和操作化轉換,是進出理論世界和經驗世界的隘口,也是檢驗學術論著最重要的關卡。我之所以不厭其煩地詳述這些技術操作的細節,是希望「回復」研究設計和研究方法在學術專書中應有的角色與地位。…



Continue

Added by CERI on December 28, 2023 at 1:30am — No Comments

吳鄭重,廚房之舞:身體和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考察 中

這就必須談到日常生活研究,尤其是本書所聚焦的日常生活地理學研究,所揭櫫的核心課題──因為習慣成自然和過度熟悉而忽略對於生活環境和身心處境的質疑與批判。在公寓廚房和女性家務處境的議題上,為了消弭西方學術理論與我們當前生活處境之間的鴻溝,我刻意將《廚房之舞》定位為一本「有人味兒」的學術專論。



但這並不表示我會因此忽略學術論文該有的嚴謹態度。相反地,我在章節架構上採取比一般學術論文∕學術專書更為嚴謹的安排方式:在實證科學「假設演繹法」(the hypothetico-deductive method)包括(1)問題意識、(2)文獻回顧、(3)研究設計、(4)分析討論和(5)結論建議的五段式論述架構下,我特別在文獻回顧(第二章)後面增加一整章的篇幅來建構日常生活地理學的基礎理論(第三章)。我將這個原創理論的建構動作稱為「理論迂迴」的思想繞路。…



Continue

Added by CERI on December 8, 2023 at 1:00pm — No Comments

吳鄭重,廚房之舞:身體和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考察 上

市井小民讀得津津有味,學者專家卻覺得不具學術創見與嚴謹性──反而讓我有一番新的體悟:它反映出《廚房之舞》似乎有達到我以建構日常生活地理學的理論觀點來分析公寓廚房和女性家務處境關聯的「去神祕化」目標。而這正是我對社會科學研究和學術出版的基本態度──「好讀易懂」和「深入淺出」是學術著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境界;而其步驟在於讓複雜的事情變簡單,讓簡單的事情變得有深度,然後讓有深度的事情變得有趣。雖然我離這樣的研究功力和寫作境界還有很遙遠的距離,但是我朝向這個方向努力的目標將不會改變。我覺得這才是學術的王道。

說到這裡,我不得不岔出來談一下我對學術研究和學術出版的一些看法。首先,我認為社會科學研究不能脫離真實社會與生活脈絡──它的出發點是來自真實社會,它的成果也應該回歸到具體生活。這個來自於批判實在論的研究立場特別強調「承載理論的具體研究」(a theory-laden…

Continue

Added by CERI on November 20, 2023 at 3:30pm — No Comments

胡銘超·特色鄉鎮精品文旅

合作與交流是大趨勢,必須順勢而爲,深化開放發展。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四川省大英縣立足國家發展大格局,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持續拓展開放新空間,打通合作新渠道,促進發展機遇有效轉化爲發展紅利。

一是推進經濟貿易融入…

Continue

Added by CERI on July 24, 2023 at 2:00am — No Comments

趙前前:河西走廊文化制高點

[來源: 甘肅日報 2020年05月07日]

作爲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河西走廊是古代中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是中華民族的…

Continue

Added by CERI on July 14, 2023 at 2:46pm — No Comments

“一帶一路”倡議十週年(下)

“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學術論壇”主席、“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ANSO)主席白春禮認爲,科技合作在“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是圍繞可持續、惠民生,在“一帶一路”沿線研發推廣綠色實用技術,並把它作爲拓展國際合作新空間的載體。

他表示,科技支撐“一帶一路”建設下一步的總體思路是,深化科創合作,密切民心相通;聚焦共性問題,開展多邊聯合研究;共商共建科創平台,促進技術轉移;明確重點領域,探索合作新路徑;聚焦重點國家,構建合作共同體。其中,在人才領域的重點合作方向上,設立海外“一帶一路”人才培養中心,增強“一帶一路”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能力,並建立“一帶一路”青年科學家培養計劃,實施“一帶一路”高層次留學生選拔計劃。…

Continue

Added by CERI on July 7, 2023 at 2:00pm — No Comments

“一帶一路”倡議十週年(上)

 “中國已與151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餘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2013年至2022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從1.06萬億美元增加至2.07萬億美元”;“設立海外‘一帶一路’人才培養中心,增強‘一帶一路’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能力”,“加強對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

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和建設十週年,“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學術論壇”第二屆年會近日在北京舉行,聚焦“一帶一路這十年”主題,與會專家學者就“一帶一路”取得巨大成就、提高“一帶一路”話語權、防範“一帶一路”建設風險、“一帶一路”研究現狀等議題展開深入討論,積極爲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Continue

Added by CERI on July 3, 2023 at 6:00am — No Comments

特里·弗盧 Terry·Flew:新媒體4.0

《新媒體4.0》 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政治自信和經濟自信。 第一時間看完的感受是大受震撼,想來現在不是傳統媒體獨大的時代,在互聯網更加盛行的時期,自媒體逐漸轉變成人人都可以發表評論、迸發靈感的平台,但是如此的快速,也會産生危機。



首先,在新媒體中的新聞編輯和報道,逐漸成爲數字化生活中的重要特徵。同樣的維基解密和維基百科也在發展中造就了新的新聞樣式-科學性新聞。



其次,服務行業因爲新媒體的發展顯得逐漸重要,並且全球知識經濟是全球化的産物之一,關鍵要素是知識經濟的創意理念,最後新媒體的發展對於高等教育及法律法規都將掀起新的風潮,因爲互聯網的複雜性和未知性以及及時性,對任何一件事情都能立刻發表言論,想説的話鍵盤呼之欲出,從人肉搜查到網暴,一直都存在,需要合理合法的政策進行規定。…

Continue

Added by CERI on June 23, 2023 at 7:30pm — No Comments

Ever Mario《零售4.0時代》

什麼是零售4.0時代?

兩大特點:以消費者爲中心,全渠道無縫零售體驗。

爲什麼是零售4.0時代(背景及現狀)?

隨着互聯網的發展,準確地説,因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而産生:

互聯網(2010年之前),具有扁平化、透明、平等的特點;

而移動互聯網(2010年之後),開始更加深入人的生活,信息進一步透明化。

使得,消費者選擇多元化,進一步追求體驗、效率。…

Continue

Added by CERI on June 20, 2023 at 10:30pm — No Comments

森林聊商業·自媒體4.0時代

只要是認爲自媒體的紅利已經結束了的人,都還沒有看懂自媒體的真正含義。



4.0時代的自媒體,不是冩文章、拍視頻、做直播帶貨,而是基於內容、算法與産業融合。

當自媒體進入4.0時代,未來將産生9.5萬億的市場體量,再做一批富人!…



Continue

Added by CERI on June 19, 2023 at 11:30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