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家:馬來西亞檳城攝影家 Wang Cheang Lim
作品題目:喬治市街景

《愛墾文學慕課》推薦精彩文獻,歡迎學習:



Rating:
  • Currently 4.75/5 stars.

Views: 40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Passion for Form on Wednesday

陳明發〈濾思場〉214

這一年,讀的書少了,因此可以反覆多想幾回;去的地方少了,去了就多待久一點、多看幾眼;文字倒寫得不少,完結的沒幾篇,有的部分還須要沉淀。2025年,大概也是這樣子。不能預料的,只有窗外樹姿霞色每一回的構圖。31.12.2024 臉書

許心倫對〈濾思場 214〉的回應

文字可以拉到了另一年,

因為文字是長長的棉線,

還在編制著精致的圖案,

不懂何時才能打個美麗的結。

文字仿佛很需要跟時間做朋友。

 

我的回答:

海德格爾的時間觀,不以日曆或鐘表結算。而以存在的澄明、敞開;如何澄明、敞開,他的建議是用詩。我們不妨這樣理解,這裡的詩,是所有帶詩性的藝術創作,包括心倫的本行:繪畫。海德格爾的詮釋學,就曾深入探討如何從一幅畫看見存在。


早上欣賞台灣詩人葉莎新作〈水浮蓮〉,我也是如是觀。


語言有力,否則幼蟲如何蠕動?

語言非刀劍,它是幼蟲的繭

興觀交織成詩性的網

留住千樣的美

濾掉萬般羞愧

(1.1.2024 陳明發)

Comment by Passion for Form on December 17, 2024 at 10:33am

文學男失去蹤跡值得所有人擔憂◎David J. Morris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文學小說已成為女性的主要追求。小說越來越多地由女性撰寫並由女性閱讀。 2004年,《紐約時報》小說暢銷書排行榜上大約一半的作者是女性,大約一半是男性;今年,名單中女性的比例似乎超過四分之三。根據多份報告,女性讀者目前約佔小說銷售量的 80%


我在我教了八年的創意寫作課程中看到了同樣的模式。我們大約 60% 的申請來自女性,而且我們計畫中的一些群體完全是女性。大約 20 年前,當我還是一個類似計畫的研究生時,這些群體按性別劃分得相當均勻。正如Simon & Schuster公司副總裁兼執行編輯Eamon Dolan最近告訴我的那樣,「年輕的男性小說家是一種罕見的物種。」


在文學界,男性代表性不足是個令人不安的話題,否則文學界就會高度適應這種不平衡。 2022 年,小說家Joyce Carol OatesTwitter 上寫道,「一位文學經紀人朋友告訴我,他甚至無法找到編輯閱讀年輕白人男性作家的第一部小說,無論多好。」大眾對Oates女士的評論的反應迅速而尖刻——這並非完全沒有道理,因為圖書界確實仍然以白人為主。但對男性作家命運的缺乏關注卻令人震驚。


需要明確指出的是,我歡迎男性在文學領域的統治地位的終結。男性統治世界太久了,常常以犧牲本應被閱讀的偉大女作家為代價。我也不認為男性應該在文學小說中得到更好的體現;他們不像婦女那樣長期遭受偏見。此外,年輕人應該閱讀Sally RooneyElena Ferrante的書。男性讀者不需要與男性作家配對。


但如果你關心我們社會的健康——尤其是在唐納德·川普時代和他幫助培育的扭曲的男性觀念——文學家的衰落和沒落應該讓你擔心。


近幾十年來,年輕人在教育、情感和文化上都出現了倒退。在四年制公立大學就讀的女性中,約有一半將在四年後畢業;男性的比例低於 40%。這種差異肯定會導致年輕人閱讀的小說數量下降,因為他們更深入地沉迷於電子遊戲和色情作品。仍然對世界表現出好奇心的年輕人常常透過Andrew TateJoe Rogan等「馬諾圈」人物尋求智力刺激。


年輕人的邊緣化似乎是今年總統大選的重要因素。沒有哪個選民比年輕的白人男性更支持川普——他在拉丁裔男性中也表現出色,並繼續在黑人男性中取得進展。我將2024 年視為「鬥陣俱樂部」選舉,心懷不滿的人們透過一名鬥毆者發洩他們的挫敗感和焦慮,有一天,這名鬥毆者將證明自己不是他們的英雄,而是他們想像中的虛構人物。


這些年輕人需要更好的故事——他們需要將自己視為屬於說故事的世界。小說有很多作用。它們娛樂、啟發、解惑、催眠。但閱讀小說也是提高情緒智商的絕佳方法。和許多其他書氣十足的 X 世代一樣,我無法想像自己的成長歲月中沒有Douglas Coupland的小說,正是它為我們這一代命名。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一個更包容的文學文化,一種能讓年輕人擺脫寒冷的文化。


我並不是說我們應該宣布女性作家的進步已經完成,而現在只專注於男性作家。對我來說,問題是:如果人們不再參與閱讀和寫作,文學──甚至社會──會變成什麼樣子?男人和女人的命運是交織在一起的。例如,這就是為什麼我確保我的男學生閱讀《使女的故事》。重要的不僅是他們的薰陶;女性也受益於更好男性的存在。


這裡我想起了女權主義學者bell hooks曾經寫過的一句話:「女性主義思想家中,依然存在一小部分堅信他們已經為男性付出所有,並且只關注於提升女性集體福祉的學者。然而,我的生活經驗告訴我,每當一個男性勇於突破父權制度的界限時 — 這是我相信文學能夠促成的 — 女性、男性和兒童的生活都將在根本上得到改善。」
(16.12.2024 印卡臉書

Comment by Passion for Form on December 5, 2024 at 4:47pm

電影《一代宗師》的台詞

1、一約既定,萬山難阻。

2、人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後的重逢。
3、人生若無悔,那該多無趣啊!
4、風塵之中,必有性情中人。
5、武以俠而傳,形具意則久,人因情而生。

6、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7、人生如棋,落子無悔。
8、葉裡藏花一度,夢裡踏雪幾回。
9、寧在一思進,莫在一思停。
10、從此只有眼前路,沒有身後身。

11、有時候我昨天遇到一個人,感覺他非常有意思,印象深刻。但後來就再也碰不上了,人生就是這樣。
12、刀為什麼有鞘,不是為了殺,而是為了藏。
13、郎心自有一雙腳,隔山隔水有來期。
14、風流本就是個夢。有人說絲不如竹,竹不如肉,唱得遠比說得好聽。
15、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裡子,都是時事使然。

16、人不辭路,虎不辭山。

17、該燒香的燒香,該吃飯的吃飯,該辦的事,天打雷劈也得辦。
18、都說人生無悔,那是賭氣的話,如果真無悔,該有多無趣啊。
19、功夫,兩個字,一橫一豎,對的,站著,錯的,倒下。只有站著的才有資格說話。
20、做羹要講究火候,火候不到,難以下咽,火候過了事情就焦。

21、武學再高高不過天,資質再厚厚不過地。

22、為什麼武術叫功夫?功夫其實就是時間。
23、天下事,你不見它就不存在了嗎?看看吧,沒關係的。
24、我見過了高山,才發現最難過的原來是生活。
25、人生在世,無非八個字:生死,是非,成敗,榮辱。到說到底就一個字:我。

26、盛世習文,亂世習武。

27、所謂大成若缺,有缺憾才能有進步。
28、勉強求全等於固步自封。

《一代宗師》是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的功夫電影,由梁朝偉、章子怡、張震、宋慧喬、王慶祥、張晉、趙本山、小沈陽等人主演。該片講述了民國期間「南北武林」多個門派宗師級人物,以及一代武學宗師葉問的傳奇一生。2013年1月8日於中國內陸上映,2月7日作為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開幕電影。該片先後獲得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影片、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影片等獎項。2015年1月8日,《一代宗師》3D版於中國內陸上映,票房超過6000萬,創造了國產影片重映最高票房紀錄。

Comment by Passion for Form on November 30, 2024 at 9:56am

有特殊意義的音樂,愛情的國歌~~這時鋼琴家正在為他們兩個人演奏凡德伊的那個樂句——它仿佛是他倆愛情的國歌。……這個樂句仿佛認識到了它所指引的幸福的虛妄。在它輕盈的優美之中已經有點萬事俱休的感覺,就好象是隨著徒然的遺憾之情而來的超脫之感。

下雨了

窗戶上好像有什麼東西碰了一下,接著又像有人從樓上的窗子里撒下一把沙子,簌簌地往下落,後來這落下的聲音擴散開去,規整得有板有眼,變成了潺潺水聲,琤琤淙淙地響起來,像音樂一樣,散成無數小點,到處蓋滿:下雨了。

(摘自:《追憶似水年華》[法語: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英语:In Search of Lost Time: The Prisoner and the Fugitive],[法国]馬塞爾·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1871年—1922年] 的作品,出版時間:1913–1927,共7卷)

Comment by Passion for Form on November 18, 2024 at 8:47pm

陳明發札記·翻唱

盼望已如煙,仍繼續翻唱,其挑戰在于那“翻唱”,是否還是那素来的唱法?可能變奏嗎?最初的經驗可能是學習来的,後来的經驗若依然循環使用,就是“自我增强”,自我覺知不在場了。(11.11.2024 陳明發)

                                                              (source:https://www.pinterest.com)

Comment by Passion for Form on November 8, 2024 at 3:07pm

陳明發詩想·詩的情動轉折

遠謀提了好幾個有關詩誕生、詩言說的「思維」。值得關注的是,詩,很可能也不只是「思維」的產物。它和前語言、前意識的身心靈總體狀態有關。從近年思潮界開始熱衷「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的情況來看,這條路徑值得開拓。(陳明發 08.11.2024)

Comment by Passion for Form on November 4, 2024 at 9:30pm

維舟·從神經科學出發剖析文學為何有用~~有這麼一個故事:據說當年伏爾泰的父親看到他詩寫得很好,起初很高興,後來又擔憂他「培養起這種根本不能賺錢的才能」。這想必很能讓中國人產生共鳴。40年前,「文學青年」仍然是個高級的褒獎,然而到了經濟繁榮的時代,這個詞早已變成了一種揶揄:按照中國人的實用主義,文學不僅無用,甚至還有害,助長了一種脫離現實的傾向。想必也是被人問得多了,作家莫言有一次坦率地說:「文學與科學相比,的確沒什麼用處,但文學最大的用處,也許就是它沒有用處。」

文學確實不能當飯吃,因為它本質上來說是一種非物質需求——那是「精神食糧」。只不過,很多人都難免有一種錯覺,認為沒有這樣的精神生活也能過得好好的,但話說回來,「吃飯是為了活著,活著不是為了吃飯」。文學不僅僅能讓人擁有良好教養,還因為文學本身是精神生活的產物,證明了人不是動物、不是工具,而是有著複雜感受的萬物之靈,畢竟動物是沒有文學的。正因此,沒有文學滋養的社會文化和心靈,注定是粗鄙、蒼白和貧瘠的,無法體會到高層次的精神享受,那樣的生活其實只是「生存」。

對現代人來說,如果還想在人生中擁有豐富的內心和體驗,文學就是必不可少的。那倒並不一定是要你日常閱讀文學經典,而是說具備基本的教養——例如,至少知道《紅樓夢》,並對小說中主角的命運有所觸動。這就是安格斯·弗萊徹在《文學發明》中所說的,文學和那些物質生產的工具不同,「這些工具面向外部,幫助我們生存在這個世界;而文學則面向內心,幫助我們活出自己」。

也就是說,文學之所以重要,乃是因為它有助於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但它為什麼能做到這一點?說到底,這是因為人類是一種社會性動物,從遠古時代起,「講故事」就是創造人際聯結、激發內心感受的重要方式。文學的獨特能量永遠在於虛構,但我們天生就能通過這些虛構的故事去想象那些超越現實的存在,觸及他人的感受,由此潛移默化地改變我們自己的內心。

聽起來覺得不可思議嗎?但這可不是誇大其詞。

這本《文學發明》最新穎獨特之處,就是從文學作品中發現某種心理效用,「這種效用或許有醫學價值,或許能提高心靈的福祉,又或許對大腦別有一番好處」,並且它們都可以用神經科學來加以證實。文學當然能喚起人的種種情感,正如閱讀浪漫小說也能為讀者提供情感濡養,但本書並不只是寬泛地談論文學的心理寬慰作用,而是具體地論述不同的文學體裁會激發不同的情感,從而引發大腦神經的反應乃至重塑。(原題:從神經科學出發剖析文學為何有用; 作者:維舟;來源:文匯報;2024年11月03日;推薦書《文學發明》,作者:[美]安格斯·弗萊徹,譯者:郭澍|天津人民出版社,2024年7月。)

Comment by Passion for Form on November 4, 2024 at 5:21pm

(續上)全書25個章節,每一章都從不同體裁的文學經典出發,論述了文學帶來的心理效應。例如:詩意的措辭可以促進釋放舒緩大腦的多巴胺,幫助我們結合既有記憶和新的思維模式;莎士比亞的悲劇通過進展緩慢的情節和悲慟欲絕的角色,起到了「悲傷療愈」的功能,幫助人們放下重負,解放心靈;曹雪芹的小說則能讓讀者大腦神經中的額內側回對文化規范進行長時間的沉浸式吸收,從而讓我們的大腦感到自在,真正接受自我;而旅行可以挑戰我們對人的預期,因而旅行文學本身就可以給人帶來新體驗,激活大腦的前扣帶回皮質,阻止我們倉促做出論斷,從而助益我們的心理健康,讓我們做出精確的最終決斷。

從詩歌到戲劇、小說,不同的文學體裁可以在不同方面拓展我們的外在視野和內心世界,對愛情、憤怒、痛苦、悲傷等種種情緒的刻畫,則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體驗,讓讀者的情緒得到濡養和慰藉,塑造了一種「心智複雜性」。這不僅僅是把文學的功用還原為某些顱內化學物質的分泌,也是科學地證明了一點:要成為更好的自己,文學的確是一份至關重要的營養。

要好好理解這一點,有必要補充一個關鍵概念——神經可塑性。這一心理學概念指的是:你如何看待自己、認識自己,可能會潛移默化地塑造自己的未來。這個道理其實並不複雜,如果你每天都自信地看待自己,積極地回答「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這類問題,大腦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引導你自我實現。自我定義和暗示之所以能產生這樣驚人的影響,正是因為人類的大腦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會不斷根據外部刺激和內部信念重新塑造自己。

這種認為個人可以不斷調適、重塑的成長心態,本身就是現代社會的關鍵特征。早有研究鄉村社會的社會學家發現,農民的移情能力很低,他們很難設想自己還能扮演別的什麼角色,而文學正是提升移情能力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因為只要你沉浸在小說、戲劇之中,很自然地就會代入角色之中,跟隨著他們的經歷而心潮起伏。珍妮斯·A.拉德威的《閱讀浪漫小說》一書證明,浪漫小說的最重要讀者群體之一,就是那些情感上匱乏的家庭主婦,她們通過閱讀可以極大地滿足自我。

在文學史上,文學一直具有社會化工具的潛能——有時被看作政治啟蒙的載體,有時視為道德灌輸的渠道,還有時作為主流意識形態教化社會的工具。直到100多年前的美國,英語文學研究仍經常被視為一種用來警告、規勸和指導的政治教育工具。實際上,在文學研究專業化之前,「文學的視角應該是社會的,而非自我中心的」這種古老的觀點一直佔據統治地位。只不過,以往這種「文以載道」的工具性視角注重的是培養合格的社會成員——用黑格爾的話來說,古典教育的一個前提就是:「古人的作品是對人類精神最高的培育。」

不過,在很長時間里,文學作為良好教養的必需品,接受文學教育通常也就意味著分析研究經典作品的文本,這樣一來,文學就勢必從屬於語法、語源學、修辭學、邏輯學、演說、主題寫作等等,難免枯燥乏味。直到現代大眾文學興起後,這種觀念才逐漸遭到挑戰,更多人開始意識到,文學不是文本,它真正重要的地方,是深入刻畫並呈現人性本身。

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還是個大學教授時,他就曾主張:文學「有一種感動你的特質,只要你不是完全冷血就不會弄錯。它還有一種教導你的力量,有效而潛移默化,沒有哪種研究或系統方法可以與之匹敵」。他相信文學不是用來分析的,堅持「不存在關於文學的科學」,「文學的本質純粹是精神」,「你必須感受它,而不是過於有條有理地分析它」。

文學確實能有效地激發、引導、塑造人的情感,但有必要指出的是,有時這正是傳統社會提防它的原因——想想看,明清時代將《西廂記》斥為「淫詞豔曲」,正是因為它所激發的「情」對僵化的禮法秩序而言是危險的顛覆力量。然而,對現代人來說,情感卻是文學最重要的功用之一。把文學看作是人的基本精神需要,培養感受力和移情能力來達成自我成長,這是現代個人主義的信念使然。瑪莎·努斯鮑姆在《愛的知識》中雄辯地證明,人的感知同時涉及情感和理智,在建立這樣一種倫理理解時,文學是比哲學更好的表達形式,那才是人之所以為人。

1930年代,文化批評家萊昂內爾·特里林在哥倫比亞大學執教時,曾將文學當作社會學和心理學來討論,激怒了不少學生。而在當代社會,至少可以證明,文學確實能對人的心理產生複雜深沉的影響,它並非無用,恰恰是有著大用——讓我們成為更完善、更豐富的自我。(原題:從神經科學出發剖析文學為何有用; 作者:維舟;來源:文匯報;2024年11月03日)

Comment by Passion for Form on September 27, 2024 at 11:54pm

爱垦APP:雅各布森的“文學性”与“诗性”

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的“文学性”(literariness)是指使一段文本成为文学的特质或属性。这个概念是他在20世纪初的俄国形式主义背景下提出的,旨在区分文学语言和其他类型的语言,尤其是日常语言的不同之处。帮助我们理解文学作品的特殊性所在,即语言的独特操作方式如何产生美学效果和艺术价值。

雅各布森认为,文学性是文学语言通过其形式、结构和技巧来引发的特殊效果。

这种效果不仅仅依赖于内容,而是依赖于语言本身的使用方式。具体来说,文学性可以表现为对语言形式的特殊关注,例如:


语音与音韵的精巧运用(如押韵、节奏、重复等)。


句法的复杂性(如词序的变换、修辞的使用)。


比喻、隐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语言的自指性,即语言本身成为关注的焦点,而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

在雅各布森的框架中,文学性就是一种语言如何超越其工具性,成为艺术表现的关键因素。通过这种方式,他强调了形式在文学中的核心地位,而不只是内容的传达。这也符合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思想,即文学的独特性在于其形式化的语言策略。

 

“文學性”与“詩性”的区别

雅各布森在其语言学和文学理论中,提出了“文学性”(literariness)和“诗性”(poetic function)这两个重要概念。虽然两者密切相关,但它们侧重的方面有所不同。

文学性(Literariness)

“文学性”是雅各布森从俄国形式主义理论中继承并发展出来的概念,指的是一段文本成为文学作品的独特特质。换句话说,文学性指的是使语言具备文学性质的所有语言手段与结构,包括修辞手法、语音美学、叙事结构等。这是对文学本身特质的广泛讨论,旨在区分文学语言与其他语言(如日常语言、科学语言)的不同之处。


关键点:文学性指的是一段文本如何通过形式、结构、语言技巧等,形成不同于普通语言的文学表现方式。


诗性(Poetic Function)


雅各布森在“语言的六大功能”理论中,特别提出了“诗性功能”(poetic function)。这是一种专注于语言自身的功能,强调语言的形式和表达方式,而不是单纯的内容或信息传递。在这种功能中,语言的审美和形式成为焦点。例如,诗歌中句子的韵律、押韵、重复、平行结构等,都可以被视为诗性功能的表现。


诗性功能不仅仅存在于诗歌或文学作品中,也可以出现在日常交流中,但在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在诗歌中,这种功能被特别凸显和强化。

关键点:诗性功能强调的是语言自我指涉的美学特质,它让人们注意到语言的形式本身,而不是仅仅作为传递意义的工具。

二者的区别

范围:
文学性是更广泛的概念,涵盖了使任何文本成为文学作品的特质,既可以出现在诗歌、小说、戏剧等各种文体中。而诗性则是雅各布森提出的六大语言功能之一,专注于语言的形式特征,诗歌是诗性功能的典型展现。


作用:文学性关注的是文本整体的文学特质,它包括诗性但不限于诗性。而诗性功能更注重语言的形式与结构,不一定需要整体的文学背景,在日常语言中也能发现。


例子:一部小说的文学性可能体现在其复杂的叙事结构、隐喻的使用或深刻的主题处理上,而一首诗的诗性则可能通过韵律、句法的重复和精致的语音效果等语言特征来实现。

总结来说,文学性是一种广泛的特质,反映了文学作品中所有独特的语言使用方式;而诗性功能是一种语言功能,专注于语言的形式之美,尤其在诗歌中得以极致展现。

Comment by Passion for Form on July 23, 2024 at 3:59pm

十四行詩的拓撲學

......即便顯得有些遠離「事實」,我們也發
現,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確實異常精彩。

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集,宛若一個富饒繁
盛的花園。園中百花盛開,裝點著魅力無窮的隱喻世界。而這些隱喻,又是由各式各樣的奇珍異寶組成的。有花朵、花蕾、食物、香精、水仙、琴弦、時間的鐮刀、老樹枯葉、大小宇宙、構成和諧的數字和音符,有產生這些隱喻的各行各業,比如農耕、工業、作文賦詩、經濟、法律、軍事、天文學、宇宙論,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莎士比亞的這個大花園的做詩法,是從拓撲學心理學的隱喻方法,把各種意義粘貼、賦形到不同的幾何圖形上的。

拓撲學的基本思想是,物理的空間 (宇
宙) 是單數的,心理的空間 (宇宙) 是複數的; 物理的空間在動力上是封閉的,心理的空間在動力上是開放的。因此,前認知的空間是單一、封閉、機械的,而認知視域內的空間是復數、開放、隱喻的。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構成的空間,是多維的、開放的、動態的、隱喻的,體現為多種原型,具體化為多種描繪概念的隱喻性認知圖形,同時,在一定范圍內,這些圖形是等效的,它們共同說明、闡述和描繪一種概念,從不同的角度,表達同一個意義。

另一個方面,對於事物的認識途徑,在柏拉圖看來,首先是最高的相 (idea),萬物都是相的派生。

因此,為了把愛情寫得淋漓盡致,生動地
表達對愛情的觀點,莎士比亞采用了多種隱喻空間和物體來描述這種最高的相,①致使他描繪的愛情空間,具有隱喻性、多樣性、生動性、形象性、詩意性和深刻性。


注釋:

① 關於相論,參考汪子嵩等: 《希臘哲學史》,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 2 卷第 14 章,653-669 頁,第 16 章, 708-714 頁,第17 章,764-769 頁。該書的著者把通行的對柏拉圖的Idea譯為「理念」的做法進行了修繕,認為譯為「相」較妥。本文使用這種譯法,參見該書653-661 頁。

(羅益民,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拓撲學愛情觀,國外文學 2011年第2期 [總第122期])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