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續上) 從AI年代的情動書寫来說,人的孤獨與異化這話題,是越来越来需要深入發展。隨著科技的進步,特別是社交媒體的興起,現代社會的孤獨感反而顯得更加嚴重。許多學者已經就這一現象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孤獨感與科技的關係:盡管社交媒體本質上是為了連接人們,它往往卻加劇了孤立感。用戶被社交媒體上的表面聯系所取代,深層次的人際互動減少。研究顯示,人們在社交媒體上不斷與他人比較,尤其是那些看似「完美」的生活,反而導致了更強的孤獨和不滿足感。這種現象被稱為「社交媒體悖論」(social media paradox)——連接越多,孤獨感卻越深。
研究案例
Jean Twenge 在她的著作《iGen》中分析了科技對千禧一代和 Z 世代的影響,發現這些人群中孤獨感的增加與社交媒體的使用有很大關係。她指出,雖然社交媒體為人們提供了即時的社交連接,但長時間的使用卻往往與更高的抑郁和孤獨感相關。
Sherry Turkle 在《Alone Together》中探討了「我們孤獨但一起」的現象。她認為,科技帶來的「淺層聯系」使人們無法建立深層次的情感連接,導致了更大的孤獨感。她也指出,社交媒體讓人們逃避現實中的社交互動,進一步增強了這種孤獨感。
Julianne Holt-Lunstad 的研究表明,孤獨感和社會隔離感與健康問題(如心臟病、抑郁症)的風險增加有關。她的研究同樣提到,社交媒體雖然增加了互動的表象,但卻削弱了現實世界中更具情感深度的互動。
在這些研究中,學者們一致認為,盡管科技和社交媒體旨在加強人際聯系,但實際效果往往是負面的。科技讓我們接觸更多的人,但也讓人們在真正情感上的聯系變得稀缺。因此,現代社會的孤獨感在科技的推動下不僅沒有減弱,反而顯得更加嚴重。
這與作家韓江在作品中對現代個體孤立與存在危機的探討不謀而合。她在小說中表現出的個人疏離、痛苦以及對社會的反抗,也可以視作對現代科技和社交媒體時代孤獨感的文學回應。
Sherry Turkle 在《Alone Together》中探討了科技,尤其是社交媒體、智能手機等技術,如何影響了人類的關係和自我認知。她的核心論點是:
科技與孤獨的悖論:盡管科技本意是為了連接人們,然而它實際上在許多情況下加劇了人類的孤獨感。人們越來越依賴數字設備進行社交,而不是面對面的互動。這種虛擬連接往往是「淺層次」的,無法替代深層次的情感交流。
人與機器的關係:Turkle 強調了人類與技術(如人工智能、機器人)的關係日益緊密,這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方式。她指出,社交媒體上的互動方式更多是基於即時反饋和自我展示,而不是實質性的情感交流。
情感的偽裝:社交媒體讓人們有機會通過精心編輯的內容來展示「完美」的生活,掩蓋了真實的情感狀態。這導致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變得更加表面化和短暫化,反而增加了孤立感。
從「一起孤獨」到「孤獨中的連接」:Turkle 指出,我們表面上看似被連在一起,但實際上,人們在科技的幫助下變得更加孤立。特別是通過手機、社交媒體等平台,人們常常失去了面對面溝通的能力和欲望,轉而沉浸在數字世界裡。
數字時代的自我認知:她探討了人們在技術中尋找自我確認的現象。例如,許多人通過社交媒體的「點贊」或評論來衡量自身的價值,而這可能導致自我認知的失衡。
《Alone Together》的關鍵觀點在於,雖然科技讓人們變得表面上更為連接,但實際上,它削弱了人們的情感聯系,反而使孤獨感和疏離感更為嚴重。
Sherry Turkle 的研究引發了關於現代科技對人際關係和社會影響的廣泛討論,並為如何在人類與技術之間找到平衡提出了重要的思考。
讀者反應批評(英語:Reader-response criticism),是文學理論的一種流派,主要關注讀者及其對文學作品的感受。
發展:儘管文學理論長期以來便已關注讀者在創造文學作品的意義和感受中的作用,但現代的讀者反應批評始於20世紀60、70 代的美國與德國。讀者反應批評運動將焦點從文本轉移到讀者[1] ,認為情感反應是批評的合理出發點。 [2] 由於關注讀者的解釋活動,讀者反應批評的實踐不同於支持文本自主性的理論,例如:形式主義和新批評;以及新近的評論運動,例如;結構主義、符號學和解構主義。 [2]
讀者回應批評的代表人物有Norman N. Holland、費許、沃爾夫岡、堯斯 [3]。1929年,瑞洽慈分析劍橋大學生的誤讀,成為讀者回應批評的重要先驅;在《文學探索》 (Literature as Exploration, 1938)中,路意斯·羅森布萊特指出,教師應避免強加任何「對作品做出正確反應的先入為主觀念」。
讀者反應批評,認為讀者是積極的代理人,賦予作品「真實的存在」,通過解釋來完成作品的意義。讀者反應批評中,文學是一種表演藝術,每個讀者都可以創造自己的、獨特的、與文本相關的表演。另一方面,讀者反應批評,認為閱讀仍是由文本決定,且受詮釋傳統限制,從而避免描述的主觀性。 [3][4] 讀者反應批評與形式主義和新批評理論完全對立,後兩者忽視讀者在文學作品再創作中的作用。[5] 新批評強調,只有文本的內容才是文本意義的一部分,訴諸作者的權威或意圖,乃「意圖謬誤」(英語:Intentional fallacy);而訴諸讀者心理,則為「感應謬誤」(英語:Affective fallacy)
註腳
Das, Bijay Kumar. Twentieth Century Literary Criticism, Fifthe Edition. New Delhi: Atlantic Publishers & Dist. 2007: 214. ISBN 978-81-269-0457-0.
Johnson, Nan. Reader‐response and the pathos principle. Rhetoric Review. 1988-03-01, 6 (2): 152–166. ISSN 0735-0198. doi:10.1080/07350198809359160.
Bennett, Andrew. Readers and Reading. Oxon: Routledge. 1995: 32. ISBN 978-0-582-21290-9.
許銘全. 讀者反應批評. 台灣文學辭典資料庫. [2023-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2).
Fragoulaki, Maria. Kinship in Thucydides: Intercommunal Ties and Historical Narrative. Oxford: OUP Oxford. 2013: 26. ISBN 978-0-19-969777-9.
文獻
Tompkins, Jane P. (ed.) (1980).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From Formalism to Post-structuralism.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ISBN 0-8018-2401-X.
Tyson, Lois (2006). Critical theory today: a user-friendly guide, 2nd edn. Routledge, New York and London.
(原載:https://zh.wikipedia.org)
相关:呼唤型造物 evocative object The Etymology of Vocative Linguistic Theory on Vocative
接受美學
[廚師親自去菜市場選購]
她對構成她作品的原料的內在質量極為關注,親自去中央菜市場選購最上乘的臀部肉、小腿肉和小牛腿,就好象米開朗琪羅當年為修建朱爾二世的陵墓而用八個月時間去卡拉雷山區挑選最上等的大理石。……這一天使弗朗索瓦絲體驗到偉大創造者的熾熱信心……
[疲倦]
我初來乍到那天,還以為自己永遠也無法在這張床上安歇呢!現在,疲倦已極的四肢要在這里尋求一個支撐。因此,我的大腿、我的臀部、我的肩膀,一個接一個地從各個點上盡量與包著床墊的單子合成一體,似乎我的疲倦有如一位雕刻家,打算取得一個完整的人體模具。
[貌由心生]
他假惺惺低下他那與撲過粉的臉蛋形成鮮明對比的染黑的眼睫毛,使他活像格雷戈描繪的一個宗教裁判所的大法官。然而這個神甫卻令人生畏,看上去像個被停止職權的神甫。練習他的嗜好和保護這種秘密嗜好的必要性強迫他作出各種妥協,結果恰好把男爵試圖掩飾的東西暴露在臉孔的表面,這東西就是被說成道德敗壞的放蕩生活,實際上,無論出於什麼原因,這種道德敗壞都能一望而知,因為它遲早要具體地表現出來,擴散在容貌上,尤其在面頰和眼睛四周,正如在生理上黃赭增多是一種肝病的表現,令人厭惡的紅斑是一種皮膚病的表現那樣。此外,從前被德·夏呂斯先生埋藏在他自己最隱秘內心深處的邪惡如今卻像油脂一樣,不僅浮現在這種涂脂抹粉的面孔的雙頰,確切地說,下垂的臉頰上,浮現在他那自由放縱而且開始肥胖的軀體的豐滿胸脯、滾圓臀部上,而且現在已溢露於他的言談之間了。
(摘自:《追憶似水年華》[法語: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英语:In Search of Lost Time: The Prisoner and the Fugitive],[法国]馬塞爾·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1871年—1922年] 的作品,出版時間:1913–1927,共7卷)(延續閱讀)
爱垦APP:情動轉折與情緒經濟學
情動轉折與情緒經濟學理論對海外華人社群的文創活動具有深遠的啟示,尤其在文化認同、情感表達與市場化的交匯處。結合這些理論視角,可以更好地理解情感在海外華人文化創意活動中的作用,並為文化再生產、社會整合以及全球華人社群的跨文化互動提供啟示——
情感聯結與文化認同的再生產:情動轉折特別關注情感作為社會凝聚力,而對於海外華人社群,情感在維持和構建文化認同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過文創活動,海外華人可以重新聯結故鄉情感、歷史記憶和傳統文化,從而在異鄉建立起情感認同的紐帶。
例如:傳統節慶、儀式和文化活動可以通過情感的共鳴,讓不同代際的華人感受到文化歸屬感和身份認同。地方美食、手工藝品等文創產品不僅是商品,也是文化記憶和情感傳承的載體,能夠喚起集體記憶和情感共鳴,增進社群的凝聚力。
情感作為文化創意的核心驅動力:情緒經濟學在文創活動中的應用,意味著情感不再是單純的內在體驗,而是成為可以市場化和商品化的創意資源。對於海外華人社群,這種情感的商品化既是挑戰,也是機會:
挑戰:情感商品化可能會將文化傳統簡化為符號化的消費品,削弱其深層的文化和歷史意義。例如,某些海外華人社區的節日或傳統可能被商業化,成為一種表面化的慶祝,而忽略了背後的歷史和精神內涵。
機會:文創工作者可以通過情感設計和體驗經濟,為傳統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例如,設計具有強烈情感共鳴的文創商品,如具有懷舊元素的產品、以鄉愁為主題的文化故事等,能夠吸引廣泛的受眾,包括本地的非華人群體以及年輕一代的華人。
跨文化傳播中的情感橋梁:海外華人社群往往處於跨文化互動的前沿,情感在這類互動中起著橋梁作用。情動轉折的視角幫助理解情感如何在不同文化之間流動和轉換,進而推動跨文化的理解和融合:
跨文化文創產品:利用情感元素設計的文化產品可以打破語言和文化的障礙。例如,通過融合華人和當地文化元素,創造出具有普世情感價值的文創產品或活動,讓非華人群體也能產生共鳴。
情感傳播與社群影響力:在數字平台上,社群能夠通過情感傳播(如分享家庭故事、移民經歷、傳統節日的慶祝),增強其影響力。情感驅動的社交媒體內容,可以跨越國界,吸引全球受眾,讓更多人了解華人文化的情感底蘊。
情感勞動與文創從業者的角色:在情動轉折的背景下,情感勞動(emotion work)在文化創意領域變得尤為重要。對於海外華人的文創從業者,如何管理和表達情感成為了文創產品成功的重要因素:
文創從業者需要在工作中扮演情感的傳遞者和塑造者,通過情感設計、敘事和表達,來影響消費者和受眾的情感體驗。這不僅限於傳統藝術形式,還包括數字媒體、影視和娛樂等新興文創領域。
同時,情感勞動要求文創從業者在全球化的市場中,通過情感再現來應對文化差異和身份張力。例如,在文創活動中,從業者需要不斷平衡個人的文化背景與當地的文化期望,通過情感橋梁創造出適應多重文化情境的作品。
全球華人社群的情感共創與網絡:情動轉折的一個核心概念是情感的流動和跨空間的情感網絡。對於全球化背景下的華人社群來說,情感不僅在地方社群中流動,還通過全球華人網絡擴展。文創活動可以成為這種全球情感網絡的重要推動力:
跨國合作:全球華人文創者可以通過網絡平台與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華人社群合作,共創基於情感體驗的文化項目。這些項目可以通過電影、音樂、視覺藝術等形式,將散居各地的華人情感聯結起來,形成全球性的文化共鳴。
數字文創平台的情感共鳴:社交媒體和數字平台為全球華人社群提供了分享情感體驗的渠道。通過這些平台,文創活動不僅限於線下,而是通過情感傳播在線上跨越時空界限,達到更廣泛的情感共創與傳播。
情動轉折與情緒經濟學的研究為海外華人社群的文創活動,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路徑。情感不僅是個人體驗,也是在文化認同、商品化、跨文化傳播和社群凝聚中扮演核心角色的動力。對於海外華人而言,文創活動可以通過情感的表達、流動與設計,創造出具有深遠社會影響的文化內容,並在全球范圍內形成新的文化認同與情感共鳴。
爱垦APP:尼采哲學遇上意念科學
尼采「超人」學說與「意念科學」(Noetic Science)之間的關係,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探討,尤其是在形而上學和認知層面上。
「超人」學說的概述:尼采的「超人」學說(Übermensch)是其哲學中的核心概念,提出人類應超越自身的局限和現有價值觀,達到一種新的存在狀態。尼采認為,傳統的宗教和道德觀念使人類處於「怯懦」的狀態,依賴外在的權威和力量。他倡導通過對現有價值的質疑和重塑,人類可以創造出新的價值體系,發展出更加自主、自我實現的存在形式,即「超人」。
在尼采的構想中,「超人」不是簡單地指身體或智力的超越,而是一種精神和意志的升華。它意味著個體具備極高的意志力,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並拒絕被既定的社會規范所束縛。這是一種對生命意志的強化和意念力量的完全發揮。
意念科學(Noetic Science)的概述: 意念科學(Noetic Science)探討的是意識、心靈與宇宙的關係,試圖解釋思維和意志如何與物質世界相互作用。意念科學涉及研究諸如直覺、精神感應、心靈感應等現象,並探索意識可能對物理現實產生的影響。其核心理念之一是意識不僅僅是大腦的產物,而是一種更廣泛的、能夠與宇宙能量場相互作用的力量。
聯系點: 盡管尼采的哲學不是基於科學的實驗或實證研究,但「超人」學說和意念科學之間仍有一些理論上的共鳴——
意志的力量:尼采的超人學說強調了「權力意志」(will to power)的概念,認為每個人的本質就是通過強烈的意志來超越自己的現狀。這與意念科學對意識和意念力量的重視有共通之處。意念科學認為,通過集中精神或意念,個體可以改變或影響現實,而尼采則認為,通過強大的意志,人類可以超越傳統道德和社會規范,創造自己的價值體系。
超越現有局限:尼采的「超人」意味著突破人類目前的局限性,朝向更高維度的存在。這種超越不僅體現在社會和文化的層面,也體現在心靈與精神的高度。意念科學同樣探討如何通過意識的提升和擴展,超越物質世界的限制,進入一種更深層的認知狀態或精神狀態。
自我主宰與宇宙聯系:意念科學強調人類的意識具有潛力與宇宙能量相連,這種潛力在尼采的哲學中可以類比為「自我主宰」的概念。尼采的超人不依賴外在的神靈或超自然力量,而是通過自身的意志力量塑造命運和現實。意念科學中對個體意識力量的探索,可以視為與尼采對個體力量的強調有一定的思想契合。
差異點: 盡管存在上述共鳴,尼采的「超人」學說與意念科學在本質上仍有顯著的區別:
形而上學的視角:尼采的哲學並不支持任何形式的形而上學,甚至批判宗教和超自然信仰,他的超人學說更多是人類精神與道德的自我超越。而意念科學則較多涉及形而上的探討,尤其是人類意識與宇宙力量的關聯,甚至可能涉及神秘主義。
價值觀的不同:尼采拒絕傳統宗教和形而上學的框架,並認為人類不應依賴於任何外在的超自然解釋。而意念科學則可能接受意識與宇宙間的神秘聯系,並認為這種聯系是可以研究和證明的。
尼采的「超人」學說與意念科學在探索人類意識、意志力和存在的潛能方面,具有某種思想的共鳴。兩者都鼓勵個人打破局限,發展內在力量,去影響自身的命運與現實。然而,尼采的哲學強調的是徹底的人類自我超越,拒絕外在的超自然或形而上學解釋,而意念科學則更加注重人類意識與宇宙能量的相互作用。這些差異使得兩者在目標和基礎理論上有著不同的方向。
愛墾APP: 德勒兹對話意念科學
以下「意念科學」中常見的論點,與德勒茲的「平面」、「無器官身體」(Body without Organs)和「皺褶」(Fold)等核心概念可能聯系起來。下面將逐一分析這些概念與德勒茲哲學的關係:
「宇宙有一種無所不在的能量,稱之為『生命體能量』」:德勒茲的「平面」(Plane of Immanence)恰好可以解釋這種無所不在的能量概念。在德勒茲的哲學中,平面指的是一種存在的統一場域,所有的生命和物質都在這個平面上共存、相互作用,不存在等級劃分。這與「生命體能量」遍佈宇宙、連接萬物的觀點相符,所有的事物都在同一個平面上運作,並且能量是這種運作的基礎。
「從外在刺激抽身、向內專注,慈悲心讓腦部躍升到一種充滿能量的高度感官覺」:德勒茲的「無器官身體」概念可以幫助解釋這點。無器官身體是指去掉了功能性或固定用途的身體,能夠超越原有的局限性,進入一種潛能無限的狀態。通過抽離外界干擾,專注內在,個體的身體和意識不再受到原有結構的限制,從而進入一個更高感官覺知狀態,這與德勒茲所描述的超越固定身體形態、激發無窮潛能的無器官身體極為吻合。
「意念能給無生物『充滿』能量」:這個論點可以通過德勒茲的「皺褶」(Fold)概念來理解。皺褶的概念打破了傳統的內外二分法,表明意識與物質之間沒有固定的界限,它們可以相互折疊、相互滲透。意念可以通過皺褶影響無生物,把自身的能量傳遞到物質世界中。這種意識對物質的影響體現了德勒茲關於意識與物質的動態交互和轉化。
「對抗別人的負面意念最有效的方法是唸正教的禱告文」:從德勒茲的角度來看,禱文作為語言的實踐,可以被視作一種重新構造「無器官身體」的方式。通過言語(禱文)的重覆和儀式化,個體可以在平面上重新組織自我,構建出不同的能量狀態,從而抵御外界負面影響。這與德勒茲對語言的生成力量和身體的去功能化過程相呼應。
「宇宙所有物質都與零點能量場互動」:這個觀點可以與德勒茲的「平面」概念直接相關。德勒茲認為,所有事物都在同一平面上相互作用,並且沒有一個獨立的、分離的存在。零點能量場的概念本身就是一種統一的場域,萬物都參與其中,不斷交換能量。這與德勒茲的平面理論的核心思想相符,即所有的生命和物質都在一個統一的場域中運作。
「量子粒子被認為是憑空蹦出來的,導致毫無原因的能量擺動」:這個論點與德勒茲的「差異與重覆」概念相關。德勒茲認為,差異是世界運作的核心,所有的存在都是差異性的表現,而這些差異性的重覆則不斷產生新的變動。量子粒子的隨機出現與消失可以看作是差異的生成與消解,隨機擺動本身是對差異不斷生成的表現。
「意識是一種不受我們身體局限的物質,是一條理分明的能量,有能力改變物質事件」:這個觀點可以通過「無器官身體」來理解。無器官身體指的是一個超越傳統器官功能的存在,意識不再受限於身體的物理結構,而是一種自由流動的能量,具有重塑物質和事件的潛力。德勒茲認為,意識是一種創造性的力量,它可以通過復雜的折疊(fold)作用,影響和改變物質世界。
「以心控物」能力超越時間、空間的限制:德勒茲的「皺褶」理論可以解釋這種超越時間和空間的能力。在皺褶的結構中,內外的邊界是模糊的,時間和空間本身也是流動的,能夠被折疊和重新塑造。通過意識的「皺褶」作用,個體能夠跨越物質世界的物理限制,達到與物質直接互動的效果。這種互動可以超越傳統時間與空間的觀念,正如意念科學中的「以心控物」所描述的那樣。
意念科學中常見的論點,如宇宙能量、意識超越物質、禱文的作用等,都可以通過德勒茲的「平面」、「無器官身體」和「皺褶」等核心概念找到哲學上的呼應。德勒茲的哲學強調的是一種流動性、生成性和無界限的存在狀態,與意念科學中的能量和意識的動態互動高度契合。
愛墾APP: 無器官身體の教育的“平面”與“身體”
在教育領域中,這個「平面」與「身體」具體可以這樣來理解——
在教育領域中,德勒茲的「平面」(plane)和「身體」(body)的概念可以被視為對學習與教育過程中的生成、潛能、關係和個體體驗的形象化和哲學詮釋。具體來說,教育中的「平面」可以代表學習和知識生產的開放場域,而「身體」則是參與者(學生、教師)在這一場域中具體生成的個體化表現。以下是如何在教育領域理解和應用這兩個概念的詳細闡釋;以回應“新文創”的教育呼唤。
教育中的「平面」
在德勒茲的意義上,平面是一個生成和潛能的空間,承載了各種流動、關係和轉化。這一概念可以應用於教育的不同層面,特別是學習環境、知識生產以及教學過程中的開放性和流動性。
知識的生成平面:教育中的平面可以理解為一個學習和知識生成的潛在場域。這個場域並非固定的、線性的教學框架,而是開放的,充滿了各種思想、實踐和創造力的生成可能。知識並非被動地從教師傳遞給學生,而是在師生互動、情境和體驗中生成。例如:當學生通過討論、協作或實踐活動進行學習時,他們不是簡單地接收預設的知識,而是在動態的學習過程中與其他學生、教師和知識環境互動,在此過程中不斷生成新的理解和想法。
去中心化的學習過程:德勒茲的平面強調去中心化,意味著學習不應該依賴某個單一的權威或中心(如教師),而應該是多元化的、多向度的。學習者在這個平面上沒有單一的起點或固定的終點,而是通過與環境、材料、他人互動,持續生成自己的知識和理解。例如:在自主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選擇自己的學習路徑,根據自身的興趣與經驗在「平面」上生成獨特的學習過程,而不是跟隨預設的教學計劃。
多樣化的學習路徑與創新:教育中的平面意味著多種學習路徑的可能性。不同學生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方法和體驗進入學習場域,沒有唯一正確的方式。這種開放性允許學生探索個人化的知識生成方式,也促進了創新和創造力的釋放。例如:STEAM教育中的跨學科學習,學生通過項目制學習、多樣化的媒介和互動工具,可以生成個性化的學習體驗,形成獨特的知識路徑。
教育中的「身體」
德勒茲所說的「身體」(尤其是無器官身體,Body without Organs)意味著不受傳統功能或預設結構限制的存在。在教育中,「身體」可以被理解為學習者的個體存在及其感知、體驗和生成的潛能。
學習者的身體性體驗:身體在教育中不僅是生理的存在,它也包括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情感、認知和經驗的所有感知體驗。學習不只是知識的傳遞,更是通過身體的感知和體驗進行的生成過程。例如:在體驗式學習中,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互動、身體的參與(如科學實驗、藝術創作、戶外教育等),體驗到知識如何與身體互動,形成更深層次的理解。這種身體性體驗突破了傳統的「聽講記筆記」的學習模式。
無器官身體與開放的學習潛力:德勒茲的「無器官身體」打破了傳統的功能性限制,類似地,學生在學習中也不應被預設的角色或功能束縛。學生的學習潛力是不固定的,不受某一單一評估體系或學習模式的限制。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個性化的,具有無限的可能性。例如:在自主學習和個性化教育中,教師鼓勵學生探索和發現自己的學習興趣,而不是強制他們遵循預定的課程表或考試導向的學習路徑。這種教育方式使得學生可以自由生成自己的學習體驗,發揮自身的潛能。
教師的作用,生成的引導者:在這種模式中,教師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引導者或促成者,幫助學生在教育的「平面」上生成自己的知識與體驗。教師需要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與批判思維,而不是直接控制他們的學習路徑。例如:在探究式學習中,教師為學生提供資源和指導,鼓勵他們自己探索問題,發展個人見解,而非傳遞標凖答案。
平面與身體在教育中的互動
在教育中,平面和身體的互動至關重要。學生(身體)在學習的平面上不斷生成知識、技能和體驗,教育的成功與否不在於預設的學習成果,而在於如何充分發揮學習者身體的生成潛能。
生成的教育模式:教育不應被視為一種從教師到學生的單向傳遞,而是一個生成的過程。學生作為身體通過情感、感官、經驗與平面的知識潛能互動,形成獨特的學習路徑和成果。例如:在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或協作學習環境中,教師提供基本資源和框架,學生通過自己的體驗和與他人的互動在生成的平面上創造自己的知識體系。
開放性與潛力的實現:教育應關注的是如何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平面,使他們在此生成獨特的學習路徑。身體(學生的個體性)在這個平面上與知識、情感和他人互動,生成多樣的、非線性的發展過程。
實例與實踐
蒙台梭利教育:在蒙台梭利教學中,學習環境被設計成一個開放的「平面」,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活動和學習工具。學生的「身體」通過與這個開放環境中的物質、感官體驗互動,生成個性化的知識體驗。
體驗式教育與身體性學習:如項目制學習、戶外教育、游戲化學習等方式,強調通過身體的實際參與和體驗進行學習,這使得知識不再僅是抽象的符號,而是通過身體的感知得以具象化。
在教育領域中,平面代表了開放的、去中心化的學習環境和知識生成的場域,而身體則是個體化的學習者通過感知、體驗和情感在平面上生成的具體體現。教育中的平面為身體提供了生成的潛能,身體則通過與平面中的知識、體驗互動,不斷生成個體化的學習過程。兩者的互動促進了更加自主、創造性和體驗性的學習模式。
愛墾APP: 流散羣體“無器官身體”
德勒茲和瓜塔里的「無器官身體」場域可以被理解為超越個人的,它並不僅僅局限於個體的經驗,而是涵蓋了更廣泛的、跨個體和跨領域的生成過程。
無器官身體的非個體性(Impersonal Nature)
在德勒茲和瓜塔里的哲學中,「無器官身體」不僅指某個個體的身體,它代表的是脫離功能性器官結構的力量場域,是欲望、感知、力量和情感流動的開放空間。這個場域是非個人化的(impersonal),超越了個體的界限。它不是指生理學上的身體,也不是由個人欲望、身份或主觀性主導的,而是由力量的流動和生成所構成的。無器官身體是去中心化的,它消解了傳統的個體性,轉而成為一種多重生成、無邊界的場域。
生成過程的集體性與多重性(Collective and Multiplicitous Becoming):
無器官身體是一種生成的平面,超越了個人的自我認同或心理結構,涉及到集體的、社會的、文化的生成。德勒茲和瓜塔里提到,它是一個開放的平面,可以吸納多種欲望和力量的流動,而這些流動可能來自多個個體、群體、甚至是社會系統。比如,流散族群或社會運動可以被視為一種集體性的「無器官身體」,因為它們也是在不斷生成、解構和重新組織的過程中。
這種生成並不局限於某個個體,而是通過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的。它既是個體的生成,同時也是超越個體的,甚至是文化和歷史的生成過程。這表明「無器官身體」涉及到更廣泛的力量體系,而這些體系並非由個體控制。
去疆域化的跨個人維度(Deterritorialization Beyond the Personal)
「無器官身體」與德勒茲和瓜塔裡的去疆域化(deterritorialization)概念緊密相關。去疆域化不僅發生在個人層面上,它常常跨越個體、文化和社會,打破固定的結構和秩序。例如,一個文化群體或社會在遭遇歷史性轉變(如移民、戰爭、經濟動蕩)時,會經歷一種去疆域化的過程,形成一種「無器官身體」的集體狀態。這意味著,去疆域化是一種超越個人的現象,涉及到社會結構、政治體系、甚至全球化過程。
在這種情況下,無器官身體場域成為個人、群體和更大社會力量的交匯點。無器官身體並不僅僅是一個個體的概念,而是一個更廣泛的、多維度的生成過程,涉及到去疆域化和再疆域化的不斷交替。
無器官身體與社會機器(BwO and Social Machines)
德勒茲和瓜塔里還將無器官身體與社會機器(social machines)聯系在一起。他們認為,社會結構本身也可以視為無器官身體的一部分。例如,資本主義的生產體系、國家機器或戰爭機器,都是在無器官身體的生成平面上運作的。社會機器由無數個人的欲望和力量構成,但並不等同於個體,它們超越了個體的意圖和控制,成為一種系統性的生成力量。
這表明無器官身體不僅僅是個體的、身體的場域,而是與社會、政治、經濟結構緊密相連的跨個體生成機制。
非個體化的欲望機器(Desiring Machines Beyond the Individual)
在德勒茲和瓜塔里的欲望機器(desiring-machines)理論中,欲望同樣不局限於個人的主觀需求或心理,它是生產性的、社會性的,貫穿於無數個體和群體之間的關系網絡。欲望機器在無器官身體的平面上運作,持續生成新的連接和解構,這些生成過程超越了個體的邊界。因此,無器官身體可以被看作是一種集體性的、跨個體的生成力量場域。
無器官身體(BwO)場域確實是超越個人的。它不僅指代個體的經驗或身體,而是代表了生成、去疆域化、再疆域化的跨個人、集體性過程。無器官身體是一種力量流動的開放場域,涵蓋了個人、群體、社會甚至文化層面的生成。通過欲望機器、去疆域化和社會機器等概念,無器官身體擴展為一個超越個體邊界的、多重生成的場所。
愛墾APP: 文創教育與區域契合
東南亞多元文化的教育制度與生活環境,有助於克服中國新文創在教育方面的挑戰,尤其在跨文化交流、創新思維和複合型人才培養等方面具有啟發和補充作用——
跨文化意識與全球視野的培養
多元文化的影響:東南亞地區是多個文化、語言和宗教的交匯地,其多元文化的教育體系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跨文化適應能力和全球化視野。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必須學會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這種環境有助於他們理解不同文化表達方式,提升全球文化市場的敏感性。
對中國新文創的啟示:中國新文創需要在全球市場上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而國際視野的培養是關鍵。東南亞的文化多樣性教育模式能夠啟發中國教育體系,將跨文化交流和國際化視野融入新文創人才的培養中,幫助他們在國際市場上具備更強的競爭力。
創新思維與靈活性
東南亞的多元教育模式:東南亞部分國家的教育系統較為開放靈活,允許學生在藝術、科技、文化等不同領域中自由探索。這種教育多樣性和包容性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潛力,讓他們更自由地表達創意,並在各學科領域中找到靈感。
對中國新文創的啟示:中國的應試教育體系較為嚴格,學生往往缺乏創新思維的培養。東南亞教育體系中的自由探索與創新鼓勵,可以為中國教育體系提供參考,尤其是在藝術和科技相結合的領域,幫助培養更具創造力和靈活性的文創人才。
跨學科與複合型人才培養
多元化學科設置:東南亞一些國家在教育中推崇跨學科學習,尤其是在新興創意領域,融合了藝術、科技、設計、商業等多個領域。這種多學科融合的培養模式讓學生具備綜合技能,成為具有多元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對中國新文創的啟示:中國新文創的發展需要復合型人才,即具備文化創意能力,又懂得數字技術和商業運營的跨界人才。東南亞的跨學科教育模式為中國教育體系提供了范例,特別是在科技與文化結合的課程設計上,能夠幫助中國更好地培養符合新文創需求的復合型人才。
多元文化環境下的內容創新
文化融合中的創意表達:東南亞的多元文化環境為創意產業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不同文化、宗教和藝術形式的相互碰撞與交融,促成了創新型的文化產品。這些文化資源不僅在傳統領域得到傳承,還通過現代技術進行創新表達。
對中國新文創的啟示:中國新文創雖然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資源,但在內容創新上,如何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形式有機結合是一個難題。東南亞的文化融合經驗可以為中國提供啟示,幫助其在全球背景下發掘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方式,打破文化隔閡,創造出更具全球吸引力的文化內容。
產學合作與實踐機會
實踐導向的教育模式:東南亞國家,特別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注重產學合作,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夠參與到實際的創意項目中。通過與文化產業的合作,學生能夠在真實的商業環境中積累實踐經驗,提升他們的創意能力和市場應變能力。
對中國新文創的啟示:中國在產學合作上雖然有所進步,但整體而言,與產業的銜接還不夠緊密,學生在畢業後往往缺乏實踐經驗。東南亞的產學合作模式可以為中國提供借鑑,推動教育與產業之間的深度融合,確保新文創人才在畢業時已經具備適應市場的實際能力。
開放的社會文化氛圍
多元文化的寬容與包容:東南亞的多元文化社會通常表現出較高的文化包容性和開放性,不同文化的共存使得社會更加寬容、開放。這種包容性為文化創意產業提供了更為多樣的創作環境,允許更多元化的文化表達形式。
對中國新文創的啟示:中國的新文創發展中,有時會遇到文化表達和創意的某種限制。借鑑東南亞多元文化的包容性,中國可以在文創領域中更加鼓勵多樣化表達,拓寬文化創新的邊界,提供一個更加寬松和開放的創意環境。
東南亞多元文化的教育制度與生活環境能夠為中國新文創的教育挑戰提供解決思路。通過跨文化意識培養、創新思維的激發、跨學科融合、文化內容創新和實踐機會的增加,東南亞的經驗可為中國教育體系注入新的靈感,幫助其培養更具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文創人才。通過吸收東南亞的多元文化優勢,中國新文創產業能夠更好地應對全球競爭,打破文化和市場的邊界。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