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惠敏·生命與意義:論狄爾泰的「體驗」概念與間在解釋學 5

部分進而既屬於整體,同時又有其獨立性乃至獨異性(singularity):它既在觀念上、概念上與整體共在共亡,也有不進入與整體間關聯的獨立存在、自身存在。沒有整體,但仍可以有部分,只是不再有部分之名。部分是整體對實在的暴力命名。部分有其堅硬的存在。試想一個簡單的問題:倘使部分失掉其自身的存在,那它將以什麼與其他部分聯合呢?因此,關聯體不是胡塞爾的「主體間性」,而是「個體間性」和「他者間性」,更簡潔地說,是「間在」。狄爾泰基本上不去辨析整體與關聯體的差別,但他關於關聯體的眾多說明和闡釋早已清晰地呈顯出其特殊性:關聯體有生命,有個體,而後才有其對整體的想象性聯結。

對於關聯體的構成以及性質似乎無須多說,關鍵在於作為部分的個體如何將自身當作部分而與整體聯結起來。如果按照海德格爾的自生(Ereignis)本體論來看,那麼在狄爾泰,個體將自身作為部分與整體的聯結只是生命自然的表達、展現、活動的過程,如上文所說,這是生命自身的內在屬性。狄爾泰指出:「給定物在此總是生命的表現。」所謂「給定物」(das Gegebene)主要是指人的活動成果,即把人的因素考慮進來。如果不嫌重復之累,那麼可以說狄爾泰的意思是:人創造的任何東西都是人的生命的外化,這是一個自然的和必然的生命過程。

但是,根據海德格爾的本體論,自然而然的存在並非沒有對存在的反身意識,因此,生命表達作為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也並非沒有對生命的認識、關照、想象,而正是靠著這些理性的機能,生命個體才能把自身當作部分,而把超越自身的存在當作整體。緊接著上文所引的段落,狄爾泰又道出闡釋他人何以可能的奧秘,生命表現「進入感官世界,然而卻也是作為某一精神的表現。因此,它們使我們有可能認識到這一精神。在此,我所謂的生命表達不只是表現,即意指或意味著(有意於)某種東西,而且也包括那些雖無意於表現某種精神但仍使之得以理解的表現」。簡單說,前者是一種有意的表現,後者是一種無意的表現。無論是否有意,任何表現當其作為表現就已經進入理解的視域,表現在本質上是言說性的、理性的和可把握的。理解是對表現的理解,也是通過表現的理解,無表現則無以達至理解。

進一步說,表現與整體和部分有何關系呢?表現作為一種外化活動是一定要涉及他人他物、進入與他人他物的關聯之中的。以傳統形而上學觀之,在個體生命之外,存在一個更廣大的群體以及一個更高遠的精神實體,這時個體就會把一己之身認作部分,而把超出自己的部分認作整體,個體不是作為個體自身來認識,而是作為在整體名下的一個部分被認識。這種「部分-整體」的二元結構並非世界本身的存在樣態,而是人的認識的結果。康德揭示了人的認識只能遵循時空和因果律等屬於人本身的知性范疇,同樣地,「部分-整體」也屬於這樣的知性范疇,人不得不把自己置於此一思維框架之中,但好處是,借由此一框架,人將自己作為集體的人,獲得人生在世的意義。在部分與整體之間建立聯系是一種理性行為,理性判斷何為部分、何為整體以及二者之間的關系是什麼。然而,生命個體如何建構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為回答這一問題,狄爾泰提到記憶的作用:「我們僅僅是通過記憶(Erinnerung)來獲得這一關聯體。在記憶中,我們能夠統觀已成既往的生命歷程。」顯然,記憶作為一種意識性活動,必須訴諸內在的描述,而描述又需要語言或概念。記憶類似講故事,是一種編碼行為。當代記憶研究指出,雖然嚴格來說唯有個體才有記憶,但任何個體的記憶都內化了社會和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制約:「與意識、語言、性格類似,記憶也是一種社會現象。在記憶過程中,我們不僅深入到隱秘的內心深處,而且將某種秩序和結構引入內心世界,這種秩序和結構具有社會屬性,並將我們與社會聯系起來。每一次有意識的行為都受到社會的調控,只有在睡夢中,社會結構對內心世界的干預才會有所放松。」除了通過記憶將部分與整體聯系起來之外,理性還有其他的方法。一句話,沒有理性的作用,我們便不會有整體與部分的概念及聯系。
(原載:文藝研究 2022年2期)


延續閱讀:

體驗:狄爾泰與胡塞爾

意識生命的本質與還原

奇思妙想視界·狄爾泰《體驗與詩》體驗的個體性(內在性)

伽達默爾:「體驗」一詞的歷史

論狄爾泰的「體驗」概念與間在解釋學

張一兵:關聯與境:狄爾泰與他的歷史哲學

童慶炳:經驗、體驗與文學

體驗的親歷、本真和自明:生命詩學

Views: 1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