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⑫ Martin Redeker,「Einleitung des Herausgebers」,,Zweiter Band,S.LIX.
⑬⑭ Martin Heidegger,,Frankfurt:Vittorio Klostermann,2003,S.67-70,S.186.
⑱⑲⑳㉑㉒[50][52] Wilhelm Dilthey,,Leipzig: Springer Fachmedien Wiesbaden,1922, S.177, S.179, S.173, S.174, S.179, S.174, S.305-306.
㉔ 有學者指出,盡管狄爾泰以「理解」(Verstehen)與「說明」(Erklären,通常英譯為causal explanation)來區分精神科學和自然科學,但這並非意味著作為自然科學方法的「說明」不能為精神科學所利用。例如,在《精神科學導論》中,狄爾泰就認為「說明」並不是嚴格地被限制在自然科學范圍內,它在精神科學中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Robert C.Scharff,「Understanding Historical Life in Its Own Terms:Dilthey on Ethics, Worldview, and Religious Experience」,Vol. 29 (2021): 173-174;Jos de Mul,「Leben erfaßt hier Leben: Dilthey as a Philosopher of (the) Life (Sciences) 」, in Eric S. Nelson (ed.),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9,pp.41-42]。應該說,凡是人類的活動,無論是科學的或非科學的、理性的或非理性的、理論的或實踐的,都是生命的外化以及由此而構建的「生命關聯體」,因此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不能將「說明」和「理解」截然對立。實際上,「說明」經常包含著「理解」,而「理解」中也存在著「說明」。
㉕ 參見《狄爾泰著作全集》(Wilhelm Dilthey,Band VII, Stuttgart/Göttingen: B. G. Teubner/Vandenhoeck & Ruprecht, 1914-2005, S. 361),按照狄爾泰研究通用的注釋方式,簡寫為GS VII, S.361,其中GS為Gesammelte Schriften的縮寫,羅馬數字為卷冊,阿拉伯數字為頁數,部分前言的頁碼按照原文標為羅馬數字。本文中出自《狄爾泰著作全集》的引文均按照此格式進行標注。
㉖㉗㉘㉙㉚㉛㉜㉝㉞㊲㊳㊴㊶㊷㊾[53][55] GS VII, S. 232, S. 234, S. 233, S. 230, S. 230, S. 233, S. 258, S. 256, S.256, S.205, S.205, S.233, S. 205-206, S.206, S.218, S.280, S.241.
㉟ Plato,「Apology」,in John M.Cooper(ed.),Indianapolis/Cambridge: Hackett, 1997, p.33.
㊱ 此處「間在」一語系筆者自創概念,已在多篇論文中使用,如《作為「間在」的世界文學》(《漢語言文學研究》2021年第3期)、《間性狀態與新比較主義》(《文藝爭鳴》2019年第5期)和《作為理論的文學與間在解釋學》(《文藝爭鳴》2021年第3期)等。「間在」概念有一個復雜的哲學譜系,但簡單說來,主要是針對胡塞爾以純粹意識為基礎的「主體間性」概念,認為所謂的「主體」不僅僅是話語性的、意識性的,也是存在性的、身體性的或個體性的。「間」意謂兩個存在者或存在體之間建立的聯結關系,「在」則強調此關系背後是有血有肉的人的生命存在。沒有什麼純粹意識的「主體間性」,而只有以生命為不竭源泉的個體間性或他者間性,或者借用梅洛-龐蒂的術語,即所謂的「身體間性」(intercorporéité)。
㊵ 揚·阿斯曼:《什麼是「文化記憶」?》,陳國戰譯,《國外理論動態》2016年第6期。
㊸ 朱謙之:《老子校釋》,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3頁。
㊹[57] Cited from Jos de Mul,』trans. Tony Burrett, New Haven&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4,p.153,p.376.
㊺㊻㊼[51][54] GS I,S.29,S.49,S.49,S.395,S.373.
㊽ 歌德:《論文學和藝術》,安書祉譯,《歌德文集》第10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234頁。
[56] GS V,S. 318-319. 這裡的「普通石頭、大理石」應該是指這類石材制品,如紀念碑、墓碑、雕像等。石材雖是自然的,但其制品已成為人類表意的媒介或符號。
[58] 劉勰著,黃叔琳注,李詳補注,楊明照校注拾遺:《增訂文心雕龍校注》,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592頁。劉勰「情動而辭發」以及「心生而言立」等說法與狄爾泰的生命表現論一致,但劉勰對所謂「言之而非」缺少像狄爾泰那樣本質性的警惕。這不奇怪,劉勰是文論家,如果他不相信「文之為德」,那麼他就不會用「心」去「雕龍」了。
[59] 公孫龍有謂「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天下無指,物無可以謂物」(王管:《公孫龍子懸解》,中華書局2003年版,第49頁),嚴格區別了事物本身與符號所指。
[60] GS VII,S.136.這裡有兩點需要略做說明。第一,狄爾泰要求我們以生命本身的方式來理解生命,而不能把生命當作知識的、外在的對象。這一點已成為狄爾泰研究的基本共識,如有學者精准概括的:「要從一個文本中獲取知識,人們需要追求那種來自從事知識工作所使用的認識論工具的導引;而要在狄爾泰之『理解』的意義上來領會一個文本,則要求我們以如下的方式關聯於文本,即內省式地感知該文本是怎樣讓字詞從我們『基本存在的樣態』中走出,讓字詞盡可能地不被文化的或學科的清規戒律所過濾,這些清規戒律是說『一個人』就如此的話題或在如此的場合下如何才能做到得體地表達自身。」(Robert C.Scharff,London: Rowman &Littlefield, 2019, p. xviii)第二,「內知」在狄爾泰的語匯中也是一個與「生命」和「體驗」相近的概念,側重於凸顯「知」(Wissen)的內部性和非對象性,英譯者和英語世界研究者多采用「reflexive awareness」(反思性認知)的譯法,例如有學者解釋該術語說:「知識的獲取在自然科學中是以對外部事實的感知為基礎,而與此相反,反思性認知則提供了對於精神科學領域所特有的那種知識的直接獲取。由於心理學作為反思性認知的原型學科,狄爾泰便賦予它一個任務,即為精神科學的探究提供一種新的、在現象學意義上更加適宜的基礎。」(Charles Bambach,「Hermeneutics and Historicity: Dilthey』s Critique of Historical Reason」,p.86)(原載:文藝研究 2022年2期)
延續閱讀:
奇思妙想視界·狄爾泰《體驗與詩》體驗的個體性(內在性)
伽達默爾:「體驗」一詞的歷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