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三、諾獎大多數時候獎給了非一流作家
張:下面,請你談另一個問題,你覺得最近幾年諾獎評得怎麽樣?你對那些獲獎作家有什麽評價?
于:我覺得,這些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獎給了那種表達某種意義,再加上一個就事論事,以及表達了某種知識的作家。
張:獎給了非一流作家?…
ContinueAdded by Paetiyo on February 12, 2018 at 9:35pm — No Comments
張:生命最永恒的困惑。
于:最後才是多識。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是詩最低級的功能。多識也有對經驗的尊重,只有人會總結經驗,溫故知新。我覺得,諾貝爾文學獎,把這個知識的東西,變成了第一,把興放在最後。現在獎給鮑勃·迪倫,又反過來了,諾貝爾獎讓文學回到了初衷。
張:知識不是文學的目的,文學的目的是人的生命。
于:是的,為什麽我們人類需要文學這個東西,是因為需要招魂。沒有魂,人就是野鬼。我覺得諾獎頒給鮑勃·迪倫,很正常。他是關注人的靈魂的,鮑勃·迪倫是個靈魂詩人,他的詩是招魂的。而且,他的詩也是一流的詩。…
ContinueAdded by Paetiyo on February 12, 2018 at 9:33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Paetiyo on February 12, 2018 at 9:32pm — No Comments
張:歷史之河,流到 1840年被堵住了。
于:這個懷疑是千古意義的,從來沒有過的這種懷疑,這個懷疑太嚴重了,什麽拼音化。但是,漢語這根巨大的樁子,晃了幾晃,又站穩了,晃了100年,站穩了。到1949年以後,它不再是救亡了,變成了工具性的東西,把漢語看成工具,是受了斯大林主義的影響。
張:對對,工具,專用來表達某種概念。…
ContinueAdded by Paetiyo on February 12, 2018 at 9:30pm — No Comments
張:你剛才說過,文學是用來招魂的,不然它就沒有意思了。
于:所以,我認為,今天我提出這個概念,講祖國詩人,是說詩人必須回到他的祖國。祖國是你寫作的巨大動力,靈感的源泉。屈原是一個祖國詩人,李白、杜甫也是祖國詩人,他們都不是國際詩人。你只有是一個祖國詩人,才有在場。
今天,現代化如此強大,凱歌高奏,每個民族都抵擋不住,日本、韓國這些國家早就向現代化投降了。那些國家我去過,已經被捆起來了,物化、同質化,非常講究,但是生命奄奄一息,非常緊張,處于一種被各種規則合同限制著,生命非常壓抑。在日本的地鐵站上,人站著站著就跳下去了,多得是。
張:自殺?
于:是的,太可怕了。…
ContinueAdded by Paetiyo on February 12, 2018 at 9:30pm — No Comments
這節詩歌中,我們可以看到她良好的具象能力,從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的交談中,瞬間獲得了一幅始終籠罩在雨中的略帶憂傷的場景,雨中的山丘、船只、路面鋪展開來,一直延展到我的這次旅途跟前,我跟相逢的旅人之間仿佛進行了一次置換。語言簡潔質樸,而實際上是有著豐富、嫻熟、精確的變形技巧,比如“沒有雨的時候依然在下雨”、“他的亞麻色的瞳孔是雨中的建築/用以儲藏一種我沒有聽過的樂音”、“早晨去買面包的路面下雨/來到我跟前的旅途也是”這些詩句,感受力、想象力都很豐富和飽滿。同樣值得注意的是,這首詩的節奏和語調,它是屬於低音的,悠揚低回,有介於溫暖與冷峻之間的沖淡,充沛的情感因克制而更具有張力。通過對“下雨”和“也是”這些詞語的反覆使用,使詩具有一種回旋往覆的節奏感。在她的其他許多詩歌中,我們也看到了這種節奏和語調的使用,比如下面這首《刺猬》:
…
ContinueAdded by Paetiyo on February 12, 2018 at 9:28pm — No Comments
對這個時代來說,詩歌似乎是沒落的並不那麽可靠的行當,盡管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行當之一。娛樂的多樣化、實用主義導致的生活的資訊化以及80年代詩歌狂歡過後不可避免地走向冷寂,而最重要的是科技沙文主義使詩歌的合法性不再不證自明。如果有人問你,北島舒婷之後當代詩歌帶來了什麽改變或者有什麽影響,可能你從純詩歌領域建立的“新詩在8年代中後期保持迅速發展”的自信會冰消瓦解。但是另一方面,詩是維護人對世界微妙的感受力、想象力的重要方式,它可以平衡和抵消以簡化為認識基礎的奧卡姆剃刀帶來的狹隘化,也就是說,生活世界比科學所提供的現實世界的邊界更加遼遠。並且,隨著語言系統的更替,新詩尚處童蒙階段,這也意味著里面有很多機會。…
ContinueAdded by Paetiyo on February 12, 2018 at 9:28pm — No Comments
-2-
90年代詩歌敘事的內容經常涉及當代歷史某些重大問題,但敘事中細節和場景的展開又維持著個人經驗和記憶的具體性。個人經驗和記憶不等於歷史經驗但也並非全然無關,[19]前者擁有的作為“特殊物”的記述價值為歷史經驗的生成提供著廣泛的基礎(特別是當某些個人經驗和記憶與特定歷史議題更具相關性時)。[20]當然,個人經驗和記憶需經敘述轉化才能關聯於重大的歷史經驗,在此過程,“特殊物”不以佐證或推翻已有的歷史表述為目的,而是提供一種反思路徑並為被壓抑的聲音辯護:敘事行為的首要敵人是刻意的遺忘。在詩學層面,臧棣的“歷史的個人化”概念就包含類似的討論個人與歷史關系的想象空間,這方面的敏感已在90年代初的詩歌寫作中表現出來,如張棗《斷章》中的一節:
象征升起天空之旗…
Added by Paetiyo on February 12, 2018 at 9:25pm — No Comments
-1-…
Added by Paetiyo on February 12, 2018 at 9:24pm — No Comments
宛如漂蕩的靈魂 在青春的胴體,無悔 無悔地寄居(《漂流寓言》,頁84) 整首詩大體以國語「ㄧ」、「ㄨ」、「ㄝ」為韻,並不每句押,使聲韻在似有若無之間,末尾「無悔」重複兩次,造成迂迴的聽覺效果,「居」和首句的「裾」□韻,以收反復之功。現代詩已拋棄了古典詩的聲律,但詩歌不分古今中外,節奏卻不能不講求。
簡政珍是談到台灣當代詩學時不可忽視的一位學者詩人,他以至今八本詩集和無數詩學專論、詩評,奠定了在台灣詩壇的重要性。簡政珍的五本詩論:《語言與文學空間》,《詩的瞬間狂喜》、《詩心與詩學》、《放逐詩學》、《台灣現代詩美學》,從詩的本體論、方法論,到台灣詩史的建構、實際批評的演練無所不包,論述的范圍極廣。
其中《詩的瞬間狂喜》和《詩心與詩學》大部分內容相同,後者僅多出〈創世紀詩人詩刊8、90年代詩風的改變〉等三篇論文。…
Added by Copil on February 12, 2018 at 8:52pm — No Comments
乍看書名,幾乎以為是本硬書。盯住「後殖民」大字,站在書店展示櫃前,眉頭快要揪成結了,心裏想,黃碧雲在幹嘛?
原來是很多很多短篇。從黑女瑪莉聖誕晚餐開始,講女身,一段話:「如果你不曾擁有一個女身,你說你明白,但你無法感覺,那種火辣辣。有經期他們說你髒,到你沒經期他們笑你更年期,不是女人了。你為女身感到煩惱不安,他們就說,因為你沒有陽具。」然後是人們,沒有掌握權力的人們,戰壕裏知道自己快要死,會哭會叫會像豬牛一樣流屎流尿的人們:在與共產中國接壤邊境收屍的男子大衛;僑居英國三十多年的香港阿麗;清代四大條約港裏講野雞英語、做什麼都my can…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February 12, 2018 at 8:48pm — No Comments
在馬其頓史國比,好多乞兒。好多,好多,與印度埃及差不多。差不多全是小孩,幾歲的黑小手,拖著,跟著,夷笑著。
在波斯尼亞,好多乞兒。好多。一個小女孩,我問她幾歲了,她用波斯尼亞語答,見我不會聽,就掏出口袋中的錢來,有十二馬克,剛好是她的年歲。我給她一馬克,和她一起吃香蕉,她吃完香蕉,她吃完香蕉,我一轉身,她便消失了。十三馬克一天,不錯了,可以收工。在波斯尼亞,普通雇員的收入不會超過三百馬克。
波斯尼亞全是駐波斯尼亞部隊和援助機構在進行重建工作。物價好昂貴。…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February 12, 2018 at 8:46pm — No Comments
對桑大利這個國家,你知道有幾多?奈格蘭呢。法大利亞,聽說那些都是吃人族,在路旁的小吃店,一邊吃人一邊談笛卡兒的哲學:我吃人故我在。德畿桑都是古堡,古堡內掛滿象牙,並住了很多巫師。因為德畿桑人精通巫術,因此所有人都是數學家科學家,制造完美的汽車,國家很講規律。過馬路如果不依綠燈就給送去再教育。他們最野蠻的了,相信優生學,而在德畿桑境內,所有的人猿皮膚都是白的,德畿桑人皮膚好黑,黑到晚上所有國民都必須穿者熒光服。因為德畿桑人那麼黑,他們就聯同皮膚一樣黑的奈及利,桑格蘭聯合王國,發動了種族滅絕戰爭,企圖消滅白種人,或將白種人變成他國動物園的白人猿。伊利高原國,對桑大利來說是東方,對奈格蘭來說是西方。桑大利說奈格蘭是東方,奈格蘭說桑大利才是東方。地球是圓的,任何地方,既是東方,亦是西方。東方與西方,是權利與自我定義的問題,但桑大利和奈格蘭人說,伊利高原國家都是原教主義者,宗教狂熱分子,每個人都有四個老婆,但哪裏找那麼多女人呢,桑大利人和奈格蘭人,給搞得有點糊塗了。…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February 12, 2018 at 8:40pm — No Comments
每當戰爭發動的時候就會有很多榮譽、理想、犧牲。從邱吉爾到戰溝裏一個無名的士兵,都那麼高貴。戰爭幾乎聖潔:為了我們孩子的將來。為了有更長久深刻的和平。為了制止獨裁者的暴行。為了自由。為了解放受壓迫的人們。為了保衛家國。為了我們的國土。
那麼光榮,光榮到不真實。
醉酒佬在酒吧裏打架,從不為了什麼。為了一鎊銀,為了爭電視看。黑社會開片,為錢,為地盤。以為為愛情殺人的人,為自己受傷的尊嚴。阿伯打到頭破血流,為爭廁所。
集體打架,也就是戰爭,從來沒有說,為爭油田,為錢,為長遠的控制,為了不知為什麼的仇恨,為鞏固政權。…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February 12, 2018 at 8:36pm — No Comments
水仙,櫻花,和孔雀。我常說的,誤會重重:你以為是……。其實。
野地開滿水仙花,黃與白。水仙花是春天最初的花朵,和水仙共存的還有雪滴花。櫻花開了滿枝,只是一個感覺,看不清楚,只覺得眼目很模糊,微微白,在枝頭。天氣好的時候,有陽光,孔雀便跑出來,開屏。雄的開屏,滋滋聲,振動,讓母孔雀看,一只不睬,去表演給另一只看。都不睬,連在旁的白鴿和屋檐都演給它們看。下雨就收起屏,躲在林中,閑踱。
春天是那麼盛大,水仙、櫻花和孔雀,互不知曉,卻細細埋伏,逐一盛開,成了春天。
所以說,春天是一個陰謀。…
Added by Virunga on February 12, 2018 at 8:34pm — No Comments
當年她只得十九歲,剛結婚幾個月。除了丈夫傳給她淋病以外,幾乎沒有不快樂的時候。第二次世界大戰還在打,但戰場很遠。
但沒有不幸真的那麼遙遠,德軍入城,接著是俄羅斯軍隊。
她住在坦士凡尼亞。傳說吸血僵屍的故鄉。坦士凡尼亞,二次大戰還是匈牙利的國土,大戰後變成羅馬尼亞國土。
德軍入城她們就收藏保護法國戰犯和猶太人。吃還有得吃,雅倫只是不再穿絲襪。她到臨時醫院當護士。用尖刀剪掉炸爛的手指,將炸出來的腸臟塞進肚子裏。沒有麻藥,沒有燈,醫生用普通的針縫合傷口。…
Added by Virunga on February 12, 2018 at 8:31pm — No Comments
瑪莉說:操,你媽操的,你媽操的種族主義者。答案是:你都沒有陽具。你是女人。你怎麼操。這樣他們就可以說,佛洛依德是對的,你們都沒有陽具,你們妒忌。
那個操的國度,操的語言,從來不屬於我們。
那是一個入侵,征服,破壞,強暴,控制的語言國度。被入侵,征服,破壞,強暴,控制的他者,可以是黑大陸,可以是“處女地”,可以是女子―――殖民地是女子。
約瑟…
Added by Virunga on February 12, 2018 at 8:30pm — No Comments
她從來沒有年輕過。我無法想象她年輕的臉容。譬如十五歲:十五歲的蘇珊·桑塔和其它十五歲的美國女子沒有兩樣吧?
如今她的臉容只屬於她自己。這是一張無可替代的臉。
我記得她的一張明信片,黑白。她斜斜的躺著,是性感女郎的姿勢,她那麼老那麼瘦那麼憔悴,那斜躺就不是挑釁男子女子性欲的姿態而只是自我顯現:我自我精采,與人無關,你可不要迷戀我。
(因為她寫作,亦無可替代)
穿一件極皺的麻質襯衣。沒戴首飾。…
Added by Virunga on February 12, 2018 at 8:30pm — No Comments
“我在布達佩斯,一九零五年出生……我父親,已逝世的雅諾·約瑟夫,於我三歲時離開匈牙利。我其後被送到一個家庭寄養,一直到七歲。當時我開始工作,看豬。我母親,已逝世的寶巴拉·波斯,帶我回布達佩斯,替人洗衣服及做家務,養活我們——
《四月十一日》:一定是一個重要節日 / 信徒湧往教堂 / 聖人以哀傷的手祝福 / 震抖並跌撞前行 當教堂鐘聲響起
/ 廣大黃昏的寧靜,滿心 / 謀殺者,謀殺了他的死者 / 手拿著帽,預備離開 在一個細小的松木箱 /
郁金香在搖籃裏和活生生的希望 / 那年的憲法頒布了我 / 在一九零五年…
ContinueAdded by Virunga on February 12, 2018 at 8:27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8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