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 庫's Blog (296)

袁昌英《成都、灌縣、青城山紀遊》(2)

十六號早晨,八位同伴,聚在一堂,吃早飯的時候,都各將一夜與坦克車周旋的戰訊報告了。在那談虎變色的渥然歡笑中,都共慶天雨乍寒不受飛機侵擾的幸事。突然中張先生離餐桌數步,右手反向背心,撚住衣服,不動聲色地說著: “咦!沒有放警報,怎麽發高射炮?我這背上仿佛有不少的高射炮在那兒亂開咧!”這一陣笑,不是相當西化的我們當之,一餐早飯怕是白吃了的!…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December 15, 2019 at 12:50am — No Comments

袁昌英《成都、灌縣、青城山紀遊》(1)

由青城山嶺乘滑桿一直回到灌縣,為時不過一二個鐘頭。在路上是同樣舒服而靜穆。在灌縣與劉先生一家會齊了,在公園里用了午餐之後,我們回成都。到了成都郊外,劉家下了車,回到他們的鄉居; 我們就趕著向城內奔進,因為日已西沈,為時不早了。

十五日的清晨,我們從灌縣出發。在城門口遇著了約定同去的劉先生。劉先生也是我們愛丁堡的老同學。豪爽磊落,仍不減於昔日,可是無由的添上了滿腮腭的黑鬍鬚,加上了他無限的尊嚴與持重,大約也是要表現他已是兒女成行的老父親了吧!趕到灌縣公園,已是午牌時分。在公園里,一餐飽飯後,去找旅館,不幸新式清潔的四川旅行招待所客滿了,只得勉強在淩雲旅社定了幾間房子之後,大家就出發去參觀灌縣的水利。…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December 15, 2019 at 12:48am — No Comments

袁昌英·行年四十(下)

我們那夜的談話就停於此。第二天我就離開了。一別數月,不久以前,她給我來了一封十分懇切而冗長的信,敘述她這幾年來感情上,思想上,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種種變化。她最後對於我的啟示及讀物的介紹,表示特別感激,是的,她了解了戀愛的滋味,踏入那神秘的境界,可是因為我的暗示,她沒有走入戀愛的歧途,演出那連帶的悲劇。經過那番劇烈的轉變之後,她又恢復了以前那種嚴肅的健全的生活了。…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March 25, 2019 at 6:13am — No Comments

袁昌英·遊新都後的感想(下)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February 20, 2019 at 10:23pm — No Comments

袁昌英·遊新都後的感想(上)

這股南風的來勢,真不可擋!竟把我吹送到新都去住了幾天。在拜訪親友以及酬酢清談之外,我還捉住了些時間去遊覽新舊名勝。秦淮河畔仍是些清瘦的垂楊與泣柳,在那里相對淒然,仿佛怨訴春風的多事,暗示生命的悲涼。那些黑癟枯蒿的船隻也仍然在那里執行它們存在的使命。臭汙混濁的煤炭水自然也還是孜孜流著。只有人—萬物之靈的人—卻另呈一番新氣象。肩章燦爛的兵將,西服或長衫的先生,旗袍或短裝的 婦女,都在那里生氣勃勃地喜氣洋洋地追撲著小巧伶俐、時而逃避、時而在握的快樂神。他們的全副精神都集中在龍井的清香、花雕的芳馥、言語的熱烘、野草的青嫩、桃李的芳艷、功名事業的陶醉。那自然!人生是這些事,這些事就是人生!…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February 18, 2019 at 4:00pm — No Comments

袁昌英·再遊新都的感想(下)

幾何年前譚組安先生仍留人世,而今則已是佔有新都最幽妙的地方的古人了。時間,你的食量可真算不小。自古以來,在你黑暗的口內消滅的生命,究成一個什麼數目字?幸而你的生產力是與食量相等,或許更大一些;不然,這地面不是要漸漸成為整片沙漠嗎?其實,你的食量與生產力都一樣無聊,就是你本身的存在也是大可不必!可是你,你只能在活人面前玩花頭。對於孫、譚二老,我的愛父,以及恒河沙數的古人,你又能施展什麼威風?時間,你不必這般壓迫我,我將有一天也會不感覺你的。…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February 10, 2019 at 8:27pm — No Comments

袁昌英·再遊新都的感想(上)

六年前一陣薰暖的南風,將我吹送到新都去住了幾天,結果我在《現代評論》發表一篇《遊新都後的感想》。今年暑假又不知一陣什麼風,把我飄送到那兒去住了兩個多月。李仲揆先生說我“趨炎赴勢!”這話果真蘊藏著一點深意。因為我到南京那天,室內寒暑表有的升到百十四度。“趨炎”兩字我當然不能不承認了。至於“赴勢”咧,京都是勢利之地,我沒由無故地跑到那兒去,誰還說不是“赴勢”呢?…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February 9, 2019 at 6:41pm — No Comments

袁昌英·巴黎的一夜

寓所是在賽因河附近的一條僻靜小街上。…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February 4, 2019 at 5:07pm — No Comments

朱自清·揚州的夏日

揚州從隋煬帝以來,是詩人文士所稱道的地方;稱道的多了,稱道得久了,一般人便也隨聲附和起來。直到現在,你若向人提起揚州這個名字,他會點頭或搖頭說:好地方!好地方!特別是沒去過揚州而唸過些唐詩的人,在他心里,揚州真像蜃樓海市一般美麗;他若唸過《揚州畫舫錄》一類書,那更了不得了。但在一個久住揚州像我的人,他卻沒有那麼多美麗的幻想,他的憎惡也許掩住了他的愛好;他也許離開了三四年並不去想它。若是想呢,—你說他想什麼?女人;不錯,這似乎也有名,但怕不是現在的女人吧?—他也只會想著揚州的夏日,雖然與女人仍然不無關係的。…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February 1, 2019 at 11:51pm — No Comments

袁昌英·行年四十(中)

前些時,我在某大都市路過,與她盤桓了數日數夜。第一件事她使我驚訝不置的是她對於服裝的講究,容顏的修飾,比以前更來得注意。從前的她衣飾,和她整個的人一樣,只是嚴肅整潔而已。近來她的一切都添上了嫵媚的色彩!她的住室和從前一樣舒適,可是鏡臺上總是供著一瓶異香異色的花,書案上總是擺著一盤清水養著的落英。她同人說話的時候,兩隻眼睛不息地盯住瓶里的花和盤里的落英,像佛像整個的神思都由這花與落英捧向另外一個什麼地方去了。



頭一天,我只覺得奇異。這位闊別並不多時的朋友,怎麼變得這般兩樣。我起先疑心她家庭里發生了什麼齟齬,可是細心現察之後,只見她的丈夫及兒女對她還是和從前一樣體貼,一樣溫存,即她自己的行動,除了這種失神及心不在焉的神氣以外,與從前也沒有什麼分別。原來是極幸福的家庭,現在仍然是和氣一團的生活著。那末,這失神的癥結到底是什麼呢?…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January 31, 2019 at 11:10am — No Comments

袁昌英·行年四十(上)

四十大約是人生過程中最大的一個關鍵;這個關鍵的重要性及其特殊刺激性,大概是古今中外的人士同樣特別感覺著的。我國古語有,“行年四十而後方知不足”,“四十而不惑”,“四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矣!”等說法。《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在自序里也把四十的重要寫得轟轟烈烈,亦可說是痛哭流涕,中有“四十不成名不必再求名”,“四十不娶不必再娶”等句。就今人而論,胡適之先生過四十那年,寫了一篇洋洋數萬言的大文,紀念他所經過的一切。最近錢乙藜先生也出版一本珠玉奪目的小詩集,既不命名,也不署名,只是贈送親友,紀念他的四十生日。…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January 31, 2019 at 11:10am — No Comments

陳衡哲·運河與揚子江

揚子江與運河相遇於十字路口。

河:你從哪里來?

江:我從蜀山來。

河:聽說蜀山險峻,峭巖如壁,尖石如刀,你是怎樣來的?

江:我是把他們鑿穿了,打平了,奮鬥著下來的。

河:哈哈!

江:你笑什麼?…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January 28, 2019 at 9:25pm — No Comments

陳衡哲·再遊北戴河(2)

北戴河的海濱是東西行的一長條沙灘,海水差不多在他的正南,所以那里的區域,也就可以粗分為東中西的三部。

東部是以東山為大本營的。住在那里的人。大抵是教會派,知識也不太新,也不太舊,也不太高,也不太低。他們生活的中心點是家庭,常常是太太們帶著孩子在那里住過全夏,而先生們不過偶然去住住而已。他們中間十分之九是外國人,尤以美國人為最多,其中約占十分之一的中國人,也以協和醫院及教會派的為多。他們大概是年年來的,彼此都很認識,但對於外來的人,也能十分友善。我在那里遊水的時候,常在水中遇見許多熟人,又常被人介紹,在水中和不認識的人拉手,說,"很高興認識了你!"但實際上何能認識?一個人在水中的形狀與表情,和他在陸地上時是很不同的。…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January 28, 2019 at 9:24pm — No Comments

陳衡哲·再遊北戴河(1)

提到北戴河,我們一定要聯想到兩件事,其一是洋化,其二是時髦。我不幸是一個出過大洋不曾洗掉泥土氣的人,又不幸是一個最體於趨時,最不會傳摩登的人。故我到北戴河去—不僅是去,而且是去時心躍躍,回時心戀戀的—當然另有一道理。

千般運動,萬般武藝,於我是都無緣的,雖然這是我生平的一件愧事。想起來,我幼小時也學過騎馬,少年時也學過溜冰,打過網球,騎過自行車,但他們於我似乎都沒有緣。一件一件的碰到我,又一件一件的悄悄走開去,在我的意志上從不曾留下一點點的痕跡,在我的情感上也不曾留下一點點的依戀和惆悵。卻不料在這樣一個沒出息的人身上,遊泳的神反而找到了一個忠愛的門徒。當我躍身入水的時候,真如渴者得飲,有說不出的愉快。遊泳之後,再把身子四平八穩的放在水面,全身的肌肉便會鬆弛起來,而腦筋也就立刻得到了比睡眠更為安逸的休息。但聞呼呼的波浪聲在耳畔來去,但覺身如羽毛,隨波上下,心神飄逸,四大皆空。…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January 28, 2019 at 9:23pm — No Comments

楊玨·山西陽城皇城村:多條腿走路 多元化發展

12月5日一大早,伴著凜冽的寒風,山西晉城市陽城縣飄起雪花,這是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嚴寒中,皇城村村民張錦文裹著棉衣出了家門,她要盡快把門前積雪清掃乾淨,迎接遊客入住。

皇城村位於太行山南麓沁河岸畔,因清朝一代名相陳廷敬的故居“皇城相府”而得名。電視劇《一代名相陳廷敬》的熱播,讓皇城相府火了起來。村裏推出的《再回相府》夜遊項目,讓皇城相府成為“網紅打卡”的旅遊勝地。…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January 19, 2019 at 5:00pm — No Comments

雷殿生·徒步中國

2001年10月30日,我走出可可西里,翻越昆侖山,進入柴達木盆地。這裏人煙稀少,自然環境極為惡劣。走了幾天,也沒有見到一個人影。

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水也喝光了,我只能在戈壁灘找一些螞蟻來解渴、充饑。在野外,如果抓到螞蟻,你只要用舌頭舔一舔它的屁股,它就會在瞬間釋放出一種叫蟻酸的物質,這種物質能刺激人的腮腺產生口水,從而達到解渴的目的。等抓到幾十隻的時候,把它們一起放進嘴裏吃掉,既解渴又能充饑。…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January 19, 2019 at 11:15am — No Comments

紅了·兩極徒步

我拖著雪橇車,以每小時3公里的速度徒步穿行於極端嚴寒、荒無人煙的“白色沙漠”。

這是我在南極徒步的第56天,海拔3000米偏高,走起來有點氣喘。地平線完全沒有起伏,天是湛藍的,嚴絲合縫地扣在地面上。太陽懸掛在天空45°角的位置,在頭頂轉一圈就是一天。呼出的熱氣鑽進雪鏡,結了一層薄霜,眼前的世界漸漸變成了模糊一片,只看到前面有一個蠕動的小黑點,那是我的同伴。徒步過程中,我每天都跟隨著這個黑點。這是一個被完全隔絕的世界,純凈,孤獨,除了呼呼的風聲什麽都聽不到,最近的人類文明也在四五千公里以外。



兩極徒步…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January 13, 2019 at 8:13am — No Comments

王安寧·青島記行

四五十年前分別的戰友,一日忽然聯系上了,那種激動心情是局外人無法理解的。戰友們說,接到我們要去的消息,整整一個晚上都沒有睡著覺,滿腦子都是幾十年前部隊生活的往事。我和戰友楊軍在膠東半島跑了壽光和平度兩個地方,戰友們的盛情叫人幾乎喘不過氣來,都想把自己心掏出來,不去那家吃飯都不行。原來都在一個鍋裏吃飯,一個屋裏睡覺,一起摸爬滾打,大家不是親兄弟,卻勝似親兄弟。誰都清楚,對於已是古稀之年的我們,輕言再見已屬奢侈。坐在一起,道不盡的往事,訴不完的別情。



山東青島靈珠山山頂拍攝的霧凇。(人民網)…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January 8, 2019 at 11:47pm — No Comments

鯨魚諾亞 ·晚安萊登

不知不覺,夜幕竟已低垂。矗立著的街燈紛紛亮起,燈火映在河上,波光粼粼。



入夜的萊登(德语:Lähden),是極盡精緻的。她幾乎沒有任何一個角落讓人覺得含糊。 萊登的美,像是一個恬靜的女人。沒有魅惑的眼神、沒有致命的笑顏。但奇怪的是,在這裡待得越久,卻越喜歡她。…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January 7, 2019 at 12:49pm — No Comments

林健心韻·心儀北極村(下)

北極村的街道縱橫交錯,北極大街,黑龍江大街。。。。。。一個只有二百四十三戶人家,不到一千村民的小村莊,街道名稱卻十分大氣、霸氣。村民住宅與商業門店相映成輝,磚瓦平房與散落的“木刻楞”式小木屋爭彩鬥艷。中國最北鄉政府,最北小學,最北最美郵局,最北客運站,最北供銷社。。。。。所有處在北極村的單位,都為自己冠上了中國最北的稱號。走在北極村的街道,你會深切的感受到這濃濃的“最北”的文化氣息和情結,自豪、愜意的心情油然而生。

最北郵局布置的溫馨雅致,充滿松木香的大廳裏人頭攢動,人們簇擁在櫃臺前購買印著北極風光的明信片,遊客們只有一個目的,為了能蓋上那方祖國最北端,“北極村”郵局的郵戳,為遠方的親朋好友送上一份來自“最北”的最美好祝福,也為自己多年後留一個夢似得旅遊念想和證明。最北郵局已經成為北極村必去的一個旅遊景點。…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December 16, 2018 at 12:27a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