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一個人在一次海難中流落到一個荒島,島上什麽吃的也找不到,他又累又餓。
生存的希望只能寄托於等待援救,於是他每天都在海邊眺望有沒有經過的船只可以看見自己。
就這樣一天兩天,到了第五天他終於看到遠處的海面上有一艘船經過,他使出全身的力氣呼喊,可是那艘船沒有靠近小島就走遠了。
他再也支持不下去了,不想再受煎熬了,他用最後一根火柴點著了樹枝燒死了自己。
就在他燒死後的十分鐘,一架直升機看到小島上滾滾的濃煙趕了過來,但是卻只發現一具燒焦了的屍體!…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March 23, 2013 at 1:21am — No Comments
一天清晨,一個嬰兒在美國紐約市一家醫院裏呱呱墜地了。
我可以看看我的孩子嗎?孩子的母親幸福地向醫生請求道。隨即醫生就把裹著嬰兒的小被包遞進了她的懷裏,移開被布,看見了嬰兒的小臉,她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氣。
醫生不忍心再看,迅速轉過臉去。原來這個嬰兒生來便沒有耳朵。
他的父親給他取名叫傑米。一段時間過後,傑米的父母很慶幸地發現孩子的聽力沒有什麽障礙,跟正常人一樣,缺少耳朵,只是損壞了他的相貌。
但是天真的傑米並沒有意識到與別的孩子有什麽不同。在父母的關愛下,他度過了快樂無憂的童年。…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March 20, 2013 at 6:04pm — No Comments
在照片上,殷允芃秀髮蓬鬆、神采飛揚,無袖的白色長裙襯出修長身材,頸上掛著萊卡照相機。她向遠方望去,帶著笑容與莫名的希望。
照片應該是攝於1960年代末的費城,她是《費城問訊報》的年輕記者。她羞澀、安靜,愛文學甚於新聞報導。
一直到1981年前,她最令人熟知的身份是用英文寫作的台灣記者,為合眾社、紐約時報、亞洲華爾街日報報導台灣。
她也見證了動盪的70年代,從謝東閔被炸傷到台美斷交,再到美麗島事件審判。有時,她不僅報導新聞,還因特別的身份捲入其中,她代表的國際輿論,對於台灣政治有著微妙、顯著的影響。…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March 12, 2013 at 12:45am — No Comments
這幾年,全世界到處都聽到有人在提他的名字。
上個世紀大蕭條時期的小羅斯福總統;國家領導人羨慕他是一個民主集權的總統;學者重提他“救濟/重建/改革"的三階段“新政"口號;文化界則懷念他的“聯邦一號"計劃。
“聯邦一號"(Federal One)是小羅斯福“文化新政"的名字,他在救經濟的同時,也不忘救文化。
美國歷史上從來沒有一任政府像他一樣,以聯邦政府之力行一場全國文化救濟與重建運動;更別忘了,他是在大蕭條時期人民都勒緊褲腰帶的艱困時刻,仍然不忘文化,這種國家領導人舉世難尋。…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February 16, 2013 at 11:00pm — No Comments
龍應台首次以中華民國文化部長身份訪問香港,對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在中華文化版圖中的角色,作出了新的詮釋,也為華文世界和兩岸四地的文化交流注入新動力。
她的獨特魅力穿越海峽,並大膽設想台灣、香港、澳門、廣東、上海在文藝方面組南方聯盟,建立緊密文化互動關係,也彼此寬容、說服。
她指香港長期以來扮 演"逃生門"角色;台灣的民主實踐的成敗,讓全球華人都吸收到養份。
龍應台至少有兩個身份:作家龍應台與官員龍應台。…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December 20, 2012 at 8:30pm — 6 Comments
人太善良給鬼欺;鬼太善良呢,當然是給人欺囉。
有一位冤死者,彷徨人世間,一直想找個替死鬼,好讓他借屍還魂。
可是,他是一個很善良的鬼,他想除非有人開口說自己想死,否則他绝對不可以去害人。
有一天,他盯上一個時運不濟的推銷員,他雖然非常辛勤,走過一間店又一間店去做生意,却難得有一個人光顧他。
回到家里做太太的冷嘲熱諷他没出息,孩子又吵吵鬧鬧。…
有一天某個農夫的一頭驢子,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裡,
農夫絞盡腦汁想辦法救出驢子,但幾個小時過去了,
驢子還在井裡痛苦地哀嚎著。
最後,這位農夫決定放棄,他想這頭驢子年紀大了,
不值得大費周章去把牠救出來,不過無論如何,這口井還是得填起來。
於是農夫便請來左鄰右舍幫忙一起將井中的驢子埋了,以免除牠的痛苦。
農夫的鄰居們人手一把鏟子,開始將泥土剷進枯井中。…
小和尚向老和尚請教: “師父,我人生最大的價值是什麼呢?”
老和尚說:“你搬一塊大石頭,拿到山下菜市場上去賣,假如有人問你什麼價錢,你不要講話,只伸出一個指頭;假如他跟你還價,你不要賣,然後馬上抱回來,師父就告訴你,你人生最大的價值是什麼。”
第一天一早,小和尚抱了石頭,興致勃勃地跑到山下菜市場上去賣。菜市場上人來人往,人們很好奇,誰會買一塊石頭呢?
一會兒,一個家庭主婦走了過來,問小和尚:“這石頭多少錢賣呀?”
小和尚伸出了一個指頭,那個家庭主婦說:“10塊錢?”…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July 24, 2012 at 6:00pm — No Comments
台灣文化部五月21日(週一)下午舉行揭牌典禮,總統馬英九和行政院長陳沖見證歷史的一刻,知名作家龍應台成為首任文化部長,她表示,要讓台灣文化“從邊緣組織變身重要部會”。
由新聞局、研考會、教育部等單位和文建會整併的文化部在520成立,週一舉行揭牌典禮。
文化部從文建會轉型,底下設立2個局、7個司,包括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文化資產局、綜合規劃司、文化資源司、文創發展司、人文出版司、影視及流行音樂司、藝術發展司、國際交流司。…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May 23, 2012 at 5:30pm — 2 Comments
上班時間,某男打電話回家,一陌生女子接電話。
男:“你是誰?”
女:“我是鐘點女傭。”
男:“我們家并没鐘點女傭。”
女:“女主人今早才叫我来的。”
男:“那好,我是她先生,请叫她聽電話。
女:“她……她正和一個……我想是她的男人……在樓上房裡。”
某男顿时愤怒難言,對女傭說道:“从此刻起,你不用再做鐘點女佣了!“…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November 16, 2011 at 1:35pm — No Comments
关于看电影这回事,我有五点心得想对大家说说:
有一位朋友问他的女伴:“你的朋友不是说这部戏很烂吗?为何还要约我来看?”女友回答道:“我要确定它是不是真的那麽烂。”烂戏为何也卖钱?道理就在这里。
初恋的滋味是什麽?你只记得你们一道去看过戏,什麽情节现在是模模糊糊了,但戏名和戏院你绝不会忘记。
和自己喜欢的女生初约看戏,应该去看笑片;如果她笑起来不但不掩嘴,还拚命拍你的膝盖,表示她是一位率真的女孩。
…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October 23, 2011 at 11:53pm — No Comments
(葉子正綠注)2005年6月12日,電子時尚教主賈伯斯受美國史丹福大學邀請,在學生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說。
這恐怕是賈伯斯生前最多人引用的一篇言辭,數百萬人也曾在優管上看過這個錄影。
在史丹福大學所上載的錄影帶上,附有中文翻譯,但我一直覺得譯得“不夠神”。
可是,今天整個中文網絡上所可能讀到的文本,多是從這輯錄影上直接摘下來的。
這是今天網路工藝所帶給我們的方便,但恐怕不符老賈生前愛好藝術與完美的要求。
我決定參照英文本,把它重新翻譯了一次,希望更符合中文的閱讀習慣,而不是洋人寫中文。…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October 8, 2011 at 5:00pm — 4 Comments
在下大名“叶子正绿”,其实很对不起大家;我年纪不小了,青春不再,照说是叶子转黄才对。
更对不起大家的是,我还是光棍一条。偏偏又不认命,不想到越南或云南,随便找个十八二十的美娇娃,算是成个家,可以光明正大的传宗接代。
同事说:“你可好啦,我二十几岁结婚,那时代不流行姐弟恋,找女朋友不是同龄就是差三两岁。找个未成年少女,可是犯法的。
…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September 24, 2011 at 10:30pm — No Comments
有一天小明带番茄西瓜和草莓上街,在一个路口番茄被车子压了,小明说:“哈哈哈!番茄酱!” 又到了一个路口,西瓜被撞了,小明说:“哈哈哈!西瓜汁!” 到了第三个路口,小明被车子压死了,草莓说:“哈哈哈!人渣!”
刚才一MM打电话给我:“来我家吧,没人!” 兴奋的狂奔而去!!!敲了半天门,发现真的没人。
…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July 21, 2011 at 11:30am — No Comments
第2个人也迟到了,他说:“报告队长!我骑自行车,自行车坏了,我换汽车;汽车坏了,我骑马;马死了,我走来的!”
…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July 19, 2011 at 2:30pm — 3 Comments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June 19, 2011 at 4:00pm — No Comments
从前有个国家,里面人人是贼。
一到傍晚,他们手持万能钥匙和遮光灯笼出门,走到邻居家里行窃。破晓时分,他们提着偷来的东西回到家里,总能发现自己家也失窃了。
…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May 28, 2011 at 11:00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