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i kia kiak's Blog (498)

John Crawford: 這樣拍裸照不傷風敗俗

61歲的紐西蘭職業攝影家克勞福(John Crawford), 近日公開多年前拍攝一系列的空拍裸照作品,請妻子裸身躺在羊圈裡(圖三)、停車場(圖一)等場所,呈現空中鳥瞰地面的各種圖像。

這批照片塵封25年後,在他個人網站公開,獲得數萬網友點閱讚賞。

About The Photographer: Auckland based John Crawford is one of New Zealand’s best known photographers.

His portfolio of commissioned and uncommissioned works is diverse in subject

matter and mood, yet unmistakeable in its use of light and its natural,…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November 29, 2012 at 10:30pm — No Comments

行動×社群=微世代商機,微=大利時代來臨!

2011兩岸年度漢字評選中,"微"字脫穎而出,當選年度漢字。

這是個"微"機無所不在的世界,大肆宣告微世代的來臨。



微博造就了全新的資訊傳遞形式,靠的是一種"微":140字的簡單訊息;微電影抓住了觀眾零碎時間的目光,靠的是一種"微"

在短時間內說故事的能 力;App經濟熱潮席捲世界,靠的是一種…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September 26, 2012 at 1:30pm — No Comments

台灣導演葉天倫談微電影:跨平台播放,更加考驗說故事能力

2011年,第一次執導演筒,就拍出破億票房國片《雞排英雄》的導演葉天倫,在2012年交出的第一個作品,是替客委會製作,在農曆年節熱播的微電影《客家好愛你》。

笑中帶淚的祖孫互動情節,在網路上頗受好評,系列影片創下20萬的點閱數。



拍攝過多支廣告,長期在廣告圈打滾的葉天倫,這是他第一次嘗試用微電影的形式製作。

對於近來台灣行銷圈吹起的微電影風潮,他的感受最為明顯:“目前手上即將要開拍的微電影有一部,在動案子的大概有三部。”…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August 20, 2012 at 4:30pm — No Comments

DEMO飆創意!六團隊獲2012 IDEAS Show評審獎

曾培育出地圖日記、愛評網、愛情公寓等團隊,今年邁入第五屆的"2012 IDEAS Show網路創意展",於松山文創園區盛大登場。

重頭戲為27支新創網路團隊,在限時六分鐘內上台DEMO創意點子,其中包含首度登上Demo秀的7支國際網創團隊。

最後由積分最高分的前五名團隊:"Wondershow 玩秀網"、"Mr. Travelo我的旅遊書"、"CliPick"、"Pinkoi"、"FunPark放課公園"及"StudyFun學習趣"共六支團隊(有兩團隊同分,故有六團隊入選)獲得評審獎。 …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August 11, 2012 at 8:46am — No Comments

陳寶卿: 保住百年雨樹之後

太平湖,在大部份霹靂州人的生命中,保存著美好的記憶。

無論是在物質生活貧乏的五、六十年代,或是現今科技發達物質豐盈的時代,太平湖山水一色、小橋流水、翠綠寧靜的美景,始終是霹靂州人民心中的最愛。

無論是稚嫩或耄耋的太平人,或環繞湖邊嬉戲,或柱手杖沿著古老的雨樹漫步緩走,或晨運練太極,皆能從太平湖的美景體會生活的樂趣。

據說,中國詩人李健吾在60年代,曾領著一群學生,在太平湖分組找出“八大絕景",並一一為這些絕景命名,可見當年美景早已遐爾聞名。

八大絕景之一的“翠臂擒波",描繪的是太平湖旁一長排的百年雨樹。古樹枝椏伸展過道路,在湖面映照成影的一幅美景。…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August 4, 2012 at 11:51am — No Comments

汪吉和: 保護工業遺產--錫礦場

台灣今年4月號《世界遺產》雜誌以保護產業遺產(或稱工業遺產)為專題報導,對產業遺產做出了詳細的介紹。

身為產業遺產下的礦業遺產最近頻頻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關注和保護,最近在莫斯科召開的世界遺產大會上,在成功進入世界遺產的20項文化遺產當中,礦業遺產就佔了兩項。

如此可見,把曾經使用過,具有歷史價值意義的礦場列入文化遺產,已經是一種國際趨勢。…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August 2, 2012 at 9:04am — 4 Comments

洪祖秋: 地方誌與史實的留存

最近华社很多团体都纷纷在收集并出版地方志,甚至有些个人也开始编辑与出版地方上的地方志。

这是一椿好事,因为我们处在一个多元化的国家里,政府的主流主要是采用马来文,因此无可避免地偏向马来社会,华族社会的史实或地方志,要能够被收集纳入国家历史当中就不容易,且往往会被忽略掉。

要将华社的史实与地方志留存下来给后代,恐怕要靠华社自己的努力。

目前华社的历史,绝大部分是由会馆乡团组织,以及学校以会史或校史的方式来保存,刊登于适逢庆典或纪念日出版的特刊内,而其内容的取舍胥赖捉笔人。…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July 20, 2012 at 11:00am — 1 Comment

內容營銷戰略教材(4)

从病毒营销到内容营销

“没想到,完全没想到!”提到“凡客體”的一夜爆红,凡客誠品CEO陈年的意外之情溢于言 表。

这场始于2010年7月末的“全民调戏凡客”浪潮,一周之内在豆瓣上吸引了1万多人参加,网友制作作品2600多张;在开心网上,各種PS版本的作品 3天的转贴3万多次,浏览17万多次。



在这些PS作品里,凡客诚品以韩寒和王珞丹为代言人的广告画面,主角换成了各路影视明星,网络红人,商業精英,动漫人物等。

章鱼哥、凤姐、小沈阳、本·拉登、唐僧、“植物大战僵 尸”游戏中的僵尸等,都成为被调侃的对象,“文案”则完全套用凡客广告的格式,“凡客体”的称呼也由此诞生。…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May 11, 2012 at 11:17pm — No Comments

內容營銷戰略教材(3)品牌內容營銷

當品牌內容娛樂化,還是那個品牌嗎?

品牌内容营销,是品牌借助内容这个载体来进行品牌传播。而内容营销的基本原理,是由于内容产品的娱乐化性质能够吸引受众的关注,所以将品牌植入内容平台,在受众享受娱乐内容的同时,也接收品牌信息,体验品牌特质。

业界关于内容营销品牌植入方式的分类,有从声音和视觉上来界定的,有从情节、背景、道具等操作手段上来界定的,还有的是按照媒介的不同渠道来界定的。

但是综观内容营销的发展,消费者通过内容产品的表达,同时接收关于品牌的信息,而品牌传播是否能够准确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容载体自身的质量。…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May 8, 2012 at 3:44pm — No Comments

內容營銷戰略教材(2)品質內容營銷

对于企业来说,品牌的营销推广无异于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来自其他品牌的激烈竞争,还有注意力分散、对一切浅尝辄止,并且日益挑剔的受眾。

在这场战役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以内容产品为兵刃,通过娱乐化的传播方式,攻破受众的心理防线,拉近距离,营造独特而专属的品牌體驗

然而,究竟该如何处理品牌与内容的关系?如何最大化地实现品牌传播效果?如何与品牌整体战略相匹配?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品牌内容营销之战的战术思维。…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May 1, 2012 at 10:30pm — No Comments

李業霖:陸佑研究(四)

五、商业及华团体领袖



《三国志》注说:“非成业难,得贤难;非得贤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任之难。(注44)

三国时代,人才济济,但要广纳才俊,甄选、使用、信任人才,这不是件容易的事。陆佑建立了既庞大又复杂的商业组织,经营成功,财源如活水般滚滚而来,部分原因靠用人得当。



陆佑虽然认识字甚少,但他生活面广阔,有机会接触各阶层人士,了解世情,阅人多矣。他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尤能“不以一眚掩大德”,不会因手下的人犯了一点点错误,就抹煞他的全部功劳。所以骥骜之辈,卓越之士多为他效劳。…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April 9, 2012 at 11:33pm — No Comments

李業霖:陸佑研究(五)

六、结语

陆佑个人生活很俭朴,他出外公干,在街边买一碗二占钱的蕃薯粥吃,便当午餐。

他家有汽车,但很少使用。他喜戴巴拿马绒帽,身穿中国式衣服,足履布鞋;早上 九时,下午五时,可以看见他坐在一辆人力车上,不快不慢地沿着峇都律走。

他的寓所就在此路的南端东兴园。他喜欢树木,尤爱椰树。他有张照片,左手持帽子, 右手按在放着花瓶的桌子,背景是一片椰园。这就是他的东兴园家园。

他不让家人和工人砍倒任何椰树。有一次,工人告诉他有一株椰树被砍倒了,他听到非常生 气。后来知道是长子汉秋所砍的,他的怒气就平息下来,因为他最疼的就是长子汉秋。…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April 9, 2012 at 11:30pm — No Comments

李業霖:陸佑研究(二)

三、北马创业



拉律(Larut)位在霹雳河流域,在1850年以前,原是一片人烟稀少的荒野,只有三个华人居住。有一位马来酋长琅查阿法 (Che Long Ja'afar)在1848年在该地发现丰富矿藏之后,他召引槟榔屿华人来开采。自发现矿藏消息传出后,一时华人蜂拥而至。

1862年,人口骤增到二万五 千人;到了1872年,增加到四万人,其中以广府籍占多数,客籍也有数千(注20)。四邑矿工,大多麇集在甘文丁(Kamunting)。甘文丁是马当以北的一个市集。



华人把秘密帮会的仇杀带到拉律来…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April 9, 2012 at 7:30am — No Comments

李業霖:陸佑研究(一)

一、前言



陆佑出身寒微,早岁“卖猪仔”南来马来亚(注1),历尽艰辛,备尝磨难。在生活极端贫困,处境非常险恶的情况下,他凭着朴实勤俭的禀赋,坚忍不拔的精神,以鹰击长空,鱼纵巨壑之势,越过了历史的峡谷,迎来了云蒸霞蔚、金光璀璨的岁月。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是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竞争进入垄断时期,垄断组织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生活的基础。资本主义国家夺取海外殖民地的斗争,空前复杂而剧烈。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英国殖民地政府对马来亚积极推行干预政策,急于掠夺本地的资源,倾销商品,并开始对殖民地进行资本输出。…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April 7, 2012 at 12:00am — 1 Comment

李業霖:陸佑研究(三)

四、 发迹吉隆坡

陆佑大概在1886年回返马来亚,这次他不在新加坡发展,也不往甘文丁投资,而选中了吉隆坡。吉隆坡1885年发生一场大火,燎原之祸,把全市烧了大半,既是满目疮痍,又是万事待兴(注28)。

吉隆坡必须重建,如加宽马路,疏浚沟渠,增建商店,建筑住宅,建设公共设施 … …。这个地方的发展潜能,吸引陆佑居留下来。通过当时州议员、有势力商人赵煜的关系(注29),陆佑与权倾一时的雪兰莪驻扎官瑞天咸 (Frank Swettenham),副驻扎官罗爷(J.Rodger) 都有比较良好关系。…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April 7, 2012 at 12:00am — 1 Comment

百年華商:紀念陸佑

陆佑(1844-1917),金融家。雅瑶镇黄洞村人。曾于新会当长工。13岁时到马来亚谋生,当佣工多年。

后在新加坡开设小商店“兴隆号”。接着再往马来西亚开拓创业,承顶他人废弃之“旧龙口”锡矿,使锡矿回复生机,并发展成颇具规模之大矿。

后发展橡胶业、椰子业、咖啡业,集种植与制炼于一体,兼营水泥业等。在原“兴隆号”基础上,又开设了10多家“东兴隆”。1913年在吉隆坡开设广益银行银票,同政府发行的钞票等价值,在南洋马来各地流通,一跃而成“金融巨子”。

其银票通行无阻,直到1940年马来西亚被日军占领才停止使用、兑换。积极捐款支持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中华民国成立,荣膺六等嘉禾章。香港大学之陆佑堂,为其捐资百万所建。 …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April 6, 2012 at 10:30am — 1 Comment

內容營銷戰略教材

顧客以有關企業的內容來認識,進而光顧一家企業的產品或服務,這就是“內容營銷”的要旨。企業參與内容营销的途徑、媒介很多,從印刷傳單、沿戶丟入信箱;在賣場或展覽會給顧客做講解、展示;到開發平板電腦或掌間儀器的applications(應用軟體),組織社會媒體,出版電子報、書刊或光碟………,都可行。

從設計、創作的娛樂、學習、美學、圓夢或轉化意義上來說,那內容酷嗎、有趣嗎、吸引人嗎?

現在的人在消費前,會上網查詢資訊內容,會到面子書等社群媒體詢問網友意見;過去是貨比三家,現在恐怕是貨比三十家。

問題是,在網上找得到貴寶號的資訊內容嗎?若有,它讓人愿意讀下去嗎?甚至,轉發給其他的網站、網友?…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March 21, 2012 at 11:30am — No Comments

網路傳播主持稿范例三則

網路主持人想寫廣播稿,這里有三份參考資料,都是取自臺灣《新唐人亞太電視》。

(新唐人亞太台2011年11月15日訊)珠寶,一直是流行時尚的重要元素。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與珠寶藝術家合作,舉辦聯展,結合在地文化注入的珠寶藝術美學,希望讓民眾了解、欣賞珠寶之美,也帶給民眾不同的視覺饗宴。

美麗的魚兒,悠遊在藍藍的海洋中。這是珠寶設計師吳佳楨,在澎湖旅遊時想到的創意。

珠寶設計師吳佳楨: “這一對魚在製做過程上、在設計上面,本身就是想說給它塑造出的感覺,是一種很自由、很奔放的感覺。…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January 31, 2012 at 1:0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