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萊爾的書包's Blog (316)

《沈石溪動物傳奇故事》の 母牛藍鈴

母牛藍鈴剛剛產下牛犢,流沙河對岸的樹叢裏突然躥出一只華南虎。華南虎沖到母牛藍鈴身邊時,牛犢剛剛出生。華南虎敏捷地扭身一跳,一口叼起牛犢,朝河對岸奔去。華南虎很快遊過50多米寬的水面。河岸橫亙著一道高約兩米的堤壩,華南虎後肢踩在水裏,前肢趴在堤壁上,仰頭用嘴頂著小牛犢,往上拱舉。它舉了兩次,都未能順利地將牛犢拱上堤壩。這時,母牛藍鈴已越過河心,離華南虎僅10多米遠了。華南虎背對著河,身體豎直貼在堤壁上,此時,是母牛藍鈴發起攻擊的最佳時機。…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October 21, 2016 at 9:00am — No Comments

《沈石溪動物傳奇故事》の 牝狼

兇猛的洪流使江面拓寬,渾濁的銹紅色的江水翻卷著一尺多高的浪頭,在浪與浪之間稍微平靜的水面,激流回轉,形成一個個深不可測的黑洞洞的旋渦。它雖然會幾下爬泳,但畢竟是陸地上的猛獸,水性很一般,在這樣險惡的江水裏,跳下去無疑是條死路,不被旋渦吞掉,也一定會被急流沖得粉身碎骨。

它只好緊緊抱住樹幹,任憑命運擺布。

瀾滄江裏,常常能見到從上遊飄浮下來的被洪水連根拔起的大樹和竹篷。有時,幾棵樹或竹糾纏在一起,枝椏摟抱,浩浩蕩蕩地順江而下,像座綠色的浮島。此刻,它就被困居在這樣的浮島上,對它來說,與其說是座浮島,還不如說是座活動的墳墓。…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October 18, 2016 at 6:00pm — No Comments

《沈石溪動物傳奇故事》の 瞎眼狐清窩情豹布哈依

1

月牙兒灑下一層清輝,樹林一片靜謐。

在紅毛櫸樹叢裏,幽靈般地閃出一只小黃麂,轉動栗仁似的眼珠子,左瞧右瞧,沒有可疑的草影搖動,也不見可怕的綠瑩瑩的獸眼;它繼而豎起兩只尖尖的招風耳,四天諦聽:夜風輕柔,樹葉婆娑,沒有食肉獸爪蹄踐踏大地的嘣嘣聲響;它又迎風聳動肉感很強的鼻翼,沒聞到食肉獸身上討厭的腥臭,只嗅到了彌漫在夜空中的羊蹄甲花的清香。它這才舉起四條柴棍似的的細腿,朝山凹裏明鏡似的堿水塘走去。

它渴了,想去喝口鹽堿水。它越過那片開闊的斑茅草地,來到獨目成林的古榕樹前。這這棵垂掛著五六十株氣根的千年大榕樹黑黢黢的,裏頭藏著深沈的夜,似乎也藏著夜幕下的陰謀。它又猶豫地停了下來。…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October 17, 2016 at 2:51pm — No Comments

《沈石溪動物傳奇故事》の 退役軍犬黃狐

梭達哨所陣地上,挺立著兩排頭戴鋼盔全副武裝的士兵。對面七步遠的磨盤上,蹲著一條名叫“黃狐”的軍犬。雖然它鼻子和唇吻間間稀疏的長毛已經禿盡,露出幾分衰老,但從它細腹寬胸的身材,發達飽滿的肌肉,肩胛上那道顯眼的傷疤和短了一小截的右前爪中,仍可以看出它年輕時威武勇猛的風采。

它的主人——排長賈松山將一枚二等功勛章和兩枚三等功勛章,掛在它的脖頸上。鍍金的勛章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紫紅的綢帶纏在它金黃的皮毛間,分外耀眼。

哨所最高指揮官宋副連長筆直地站在它面前,大聲宣讀一紙命令:“梭達哨所軍犬,編號08431,1979年服役,在對越自衛反擊作戰中屢建戰功,現因超齡和身體傷殘嚴重,命令其推出現役......”…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October 11, 2016 at 9:21am — No Comments

《沈石溪動物傳奇故事》の 瞎眼狐清窩

紅狐有清窩的習慣,所謂清窩,就是成年狐將滿一歲的小狐用暴力從窩巢驅趕出去,強迫它們離開家。這是為了減輕同一塊領地的食物壓力,騰出生存空間,好繁殖下一茬幼狐。一歲時的小狐獨立生活的能力還不高,一夜之間由父母疼愛的寵兒變成無依無靠漂泊天涯的流浪兒,有的沒本事獵到足夠維持生計的食物,饑寒交迫,很快就夭折了。據動物學家的統計,小狐死亡率最高的就是被清出窩後的這十天內,大約有百分之三十的小狐在這段時間裏死於非命。在我的印象裏,紅狐清窩,又自私又殘忍,是一種很不人道的陋習。

時令已近仲春,又到了紅狐清窩的時間,老林子裏不時傳來成年狐的低嚎和小狐的慘叫。但我想,住在寨後水磨房下的母狐蝴蝶斑是不會清窩的。…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October 10, 2016 at 7:33am — No Comments

《沈石溪動物傳奇故事》の 象警

那天下午,我頂著太陽到大黑山挖一種名叫蘿芙木的草藥,累得大汗淋漓,口幹舌燥。回家途中,想拐到羅梭江的大灣塘去喝口水洗個澡,解解乏。西雙版納漫長的幹季,烈日如焰,空氣幹燥得像劃一根火柴就能點燃,樹葉被烤得焦黃,水塘幹涸,溪水斷流,方圓百裏的大黑山只有那條在谷底蜿蜒穿行的羅梭江是唯一的水源。…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October 7, 2016 at 10:12pm — No Comments

《沈石溪動物傳奇故事》の 羊奶媽和豹孤兒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October 6, 2016 at 6:10pm — No Comments

《沈石溪動物傳奇故事》の 《雪崩》

還沒走到日曲卡雪峰,老天爺就刮起了暴風雪。尖銳的北風呼嘯著從V形的風雪埡口躥來,卷起地上的積雪,壓下天上的落雪,漫起山旮旯裏的枯葉鬥和沙礫,整個山道仿佛是被飛揚的蘆花密密包裹起來的蘆葦蕩。

你揚起樹枝在母牦牛艾蒂高翹的臀部抽了兩下,催促它跑快些再快些,天黑前無論如何也要穿過日曲卡雪峰。雪峰下那條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是在陡崖上開鑿出來的,石頭路面被羊蹄馬蹄牛蹄和獸爪人腳磨得油光鋥亮。再鋪一層雪片結一層冰淩,滑得就像塗了油。摸著黑走這樣的山路可不是鬧著玩的。

艾蒂不愧是你從小飼養大的牦牛,懂你的心事,撒開四蹄一路小跑。剛滿半歲齡的花面崽緊緊跟在母牛的屁股後面。寂靜的山野響起一串雪片被踩碎的“嚓喇嚓喇”的聲響。…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October 3, 2016 at 9:25am — No Comments

《沈石溪動物傳奇故事》の 野豬跳板

我到森林裏去找一只丟失的小羊,來到名叫蛤蟆灣的草甸子時,聽見前方一片小竹林裏傳來“咩咩”的羊叫聲。我心急火燎,穿過草叢快步循聲趕去,沒註意四周的動靜。突然,我一腳踏空,失去平衡,身體直往下墜,“轟隆”一聲,我兩眼發黑,失去了知覺。

有什麼東西好像在舔我的眼皮,濕漉漉臭烘烘的。我清醒過來,睜眼一看,嚇得魂飛魄散,一頭野豬正站在我面前,瞪著兩只布滿血絲的眼睛望著我。我從沒見過這麼大的野豬,不算尾巴,它的軀體足足有一米五長,黑色的鬃毛間,有一條閃亮的白毛,粉紅色的嘴唇間,翹出兩顆尖利的獠牙,身上還有橫一道豎一道的傷疤,看得出來,這是一頭歷經磨難的公野豬。我再四下一瞧,發現自己躺在一個大坑裏。我明白了,自己不小心掉入了捕象陷阱!…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September 30, 2016 at 6:01pm — No Comments

《沈石溪動物傳奇故事》の 野豬王

那時我還在西雙版納猛滿鄉曼蚌寨當知青。有一天我正在山上砍柴,突然聽見樹林裏傳來一聲慘叫。我跑過去一看,發現一個八九歲的哈尼族姑娘在樹叢裏撿黑木耳時,不小心被竹葉青在腳趾頭上咬了一口。竹葉青是一種很厲害的毒蛇,人被它咬傷後,若不及時搶救,兩個小時內全身的皮膚就會變成紺青色,中毒身亡。我用柴刀將那條作惡行兇的竹葉青砍成了兩段。四周沒有其他人,我當然不能見死不救。我幫小姑娘擠出傷口裏的汙血,又簡單包紮了一下,便背起她跑了五六公裏山路,把她送到鄉衛生院。

半個月後,一位系著豹皮圍腰背著老式銅炮槍的哈尼漢子到寨子裏來找我,說是我救了他的女兒,非要謝謝我不可。他從羊皮背囊中掏出一只活蹦亂跳的小豬娃,硬塞到我手裏。

山裏漢子脾氣耿直,他好心謝你,你若拒絕,便是看不起他。我卻之不恭,只好收下了這份禮物。…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September 28, 2016 at 5:18pm — No Comments

《沈石溪動物傳奇故事》の 一對老龜

懸崖上立著一根高約三米直徑約四十公分的石柱,石柱上雕刻著各種飛禽走獸。這是我們曼廣弄寨的神柱,每次出獵前專門用來祭祀獵神的。相傳這兒原來是一塊天然石碑,五十年前被雷電擊毀,當時的土司派人到西雙版納首府允景洪特制了這根石柱,重新豎立在神位上。

歷經五十年的風風雨雨,香火熏燒,石柱漆黑如墨,油光閃亮,籠罩著一層神秘的色彩。…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September 18, 2016 at 10:35pm — No Comments

《沈石溪動物傳奇故事》の 與狗熊比舉重

我順著山腰間那條羊腸小道獨自行走,路過一棵榕樹,突然從樹上掉下一頭狗熊來,就掉在我的鼻尖前。

每到夏天,貪吃的狗熊就會一次次爬到樹枝上往地下跌,俗稱“跌膘”,把身上多余的脂肪跌掉點,把臃腫的身軀跌得苗條些,就像人類為減肥而苦練健美操。

這是一頭高約一米八左右的成年公狗熊,渾身漆黑,胸部有一塊月牙形的白斑。我傻了眼,狗熊也楞住了。我的反應比狗熊快了一秒鐘,歇斯底裏地大叫一聲,轉身就跑。狗熊“”叫著,緊追不舍。山道崎嶇,我是到鄉上去參加一年一度的山村教師集訓的,還背著一條薄棉被捆紮的背包,根本跑不快,才跑出去幾十米,彼此的距離就縮短到只有幾步之遙了。…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September 15, 2016 at 4:55pm — No Comments

《沈石溪動物傳奇故事》の 與狗熊比舉重

我順著山腰間那條羊腸小道獨自行走,路過一棵榕樹,突然從樹上掉下一頭狗熊來,就掉在我的鼻尖前。

每到夏天,貪吃的狗熊就會一次次爬到樹枝上往地下跌,俗稱“跌膘”,把身上多余的脂肪跌掉點,把臃腫的身軀跌得苗條些,就像人類為減肥而苦練健美操。

這是一頭高約一米八左右的成年公狗熊,渾身漆黑,胸部有一塊月牙形的白斑。我傻了眼,狗熊也楞住了。我的反應比狗熊快了一秒鐘,歇斯底裏地大叫一聲,轉身就跑。狗熊“”叫著,緊追不舍。山道崎嶇,我是到鄉上去參加一年一度的山村教師集訓的,還背著一條薄棉被捆紮的背包,根本跑不快,才跑出去幾十米,彼此的距離就縮短到只有幾步之遙了。…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September 13, 2016 at 1:41pm — No Comments

《沈石溪動物傳奇故事》の 野化獵豹

獵豹雖屬貓科動物,卻在形態特征和獵食行為等許多方面和正宗的貓科動物有著顯著差異。它身材瘦高,四肢細長,膝蓋不具髕骨,亦無爪鞘,不會上樹,和犬科動物的特點蠻相近的,因此有些動物分類學家稱它為貓科動物的異種,或者說是犬科動物的親戚。

如果要評陸上動物最佳獵手,非獵豹莫屬。它有極強的爆發力,是動物界無可爭議的短跑冠軍,追攆獵物時速最高可達每小時一百公裏左右,世界上任何一種草食動物一旦被它盯上都無法僥幸逃生。它獵食時既能采用貓科動物埋伏奇襲的戰術,凝神屏息躲在暗處等待獵物走近,出其不意地猛撲過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獵物擊倒,咬住獵物的喉嚨使獵物窒息而亡;也能發揮犬科動物的長處,發現獵物後緊迫不舍,長途奔襲,與獵物展開用生命作賭註的賽跑,一直到獵物精疲力竭口吐白沫癱倒在地任其宰割為止。…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September 8, 2016 at 4:49pm — No Comments

《沈石溪動物傳奇故事》の 老猴赫尼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August 31, 2016 at 11:49am — No Comments

《沈石溪動物傳奇故事》の 狼妻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August 25, 2016 at 10:30am — No Comments

《沈石溪動物傳奇故事》の 災之犬

這是一條很漂亮的獵狗,黑白鄉間的毛色,勻稱的身段,長長的腿,奔跑起來快疾如風;名字也起得很漂亮,叫花鷹,意思是像鷹一樣敏捷勇猛。花鷹原先的主人是曼廣弄寨子的老獵人艾香宰,但自從收養了花鷹,艾香宰家裏就禍事不斷:先是大兒子上山砍樹,被順山倒的樹砸斷了一條腿;過了不久,小兒子用石碓舂火藥,火藥自己炸響了,炸瞎了小兒子的一只眼睛;再後來是艾香宰帶著花鷹上山狩獵,瞧見一直狗熊從五米遠的草窠裏鉆出來,端起獵槍瞄準狗熊最指明的耳根部位開了一槍,勾嗒,臭子兒,沒打響,狗熊聽到動靜猛撲上來,艾香宰仍掉獵槍趕緊爬樹,一只腳後跟連同鞋子被狗熊咬了去。…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August 10, 2016 at 8:16pm — No Comments

《沈石溪動物傳奇故事》の 智取雙熊

深秋季節,楓葉像一把把紅傘,罩住了一座座山岡。雖說是在亞熱帶地區,天也一點點涼下來,山上的茅草逐漸枯黃,早晨草葉上蓋起一層亮晶晶的清霜。秋末冬初是狩獵的黃金季節,馬鹿、斑羚、野豬、蟒蛇這些動物為了在體內積蓄過冬的脂肪,延長了外出覓食的時間,當然也就給獵人造就了更多的獵殺機會。虎、豹、貂、狐這樣的皮毛獸,被晨霜一遍一遍摩擦,皮毛就像油漆家具似的一道道上漆,變得鋥亮,獸毛濃密,色澤艷麗。這時候獵到的獸皮,比春夏季節獵到的要值錢得多。

我和老獵手波農丁相伴進山打獵。我倆在海拔一千四百多米的戛洛山上轉了三天,沒發現膘肥體壯的麂子和馬鹿,也沒發現油光水滑的紅狐和猞猁,倒意外地在野竹坪發現了兩只狗熊。…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August 1, 2016 at 7:19pm — No Comments

《沈石溪動物傳奇故事》の 天命

驚蟄過後,老天爺下起一場鵝毛大雪,已朦朦朧朧泛起一片新綠的目曲卡山麓又跌回天寒地凍的冰雪世界。

雪花淒迷的天空,一只鷹拍扇著早就被雪塵濡濕了的翅膀,頂著刺骨的寒風歪歪扭扭飛著。這是只母鷹,暗褐色的頸項與脊背間混雜著一些細密的小白羽,像結了層晶瑩的霜,它的名字就叫霜點。從清晨到中午,它沿著這條狹長的山谷來回飛巡覓食。遺憾的是,氣候太惡劣了,天空中沒有鵪鶉和野鴿的影子,樹林裏也望不見松鼠和兔子的蹤跡。寒風、饑餓和失望折磨得它疲憊不堪。…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July 21, 2016 at 9:55pm — No Comments

《沈石溪動物傳奇故事》の 雌孔雀的戀情

在西雙版納靠近原始森林的村寨裏,有許多人家都像養雞一樣在庭院裏養綠孔雀。家雞和孔雀同屬雉科鳥類,飼養的方式也大體相同,位點谷米和螞蚱、蟋蟀之類的小昆蟲就足夠了。唯一的不同是,養孔雀的人家院子裏要用石頭砌一個小水池,因為孔雀很愛幹凈,晨起有汲水梳理羽毛的習慣。

我養了一雌一雄兩只綠孔雀,雌孔雀頭頂的羽冠為墨綠色我稱它為綠傘;雄孔雀頭頂的魚貫為金藍色,我稱他為金鼎。

金鼎和綠傘很快成為一對恩愛夫妻。陽春三月,陽光明媚,春風溫煦,金鼎展開長長的背羽,俗稱孔雀開屏。霎時間,院子裏金光燦爛,一片輝煌。這是雄孔雀向異性求愛的拿手好戲,綠傘望著無數根孔雀毛組和成的那片奇異的色彩,眼光漸漸癡迷,像喝醉酒似的讓金鼎擁盡懷抱………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July 17, 2016 at 1:07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