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2015年3月28日淩晨,《歐洲時報》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被譽為“20世紀最後一位詩歌巨匠”的201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瑞典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於當地時間3月27日去世,距離他84歲生日只差不到20天。
鳳凰網文化綜合路透社、美聯社等報道,詩人特朗斯特羅姆於周四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一家醫院病逝。諾貝爾基金會在推特上寫道,“我們非常悲傷地得知瑞典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於昨天去世,享年83歲”。
與特朗斯特羅姆有著60年友誼的瑞典學院院士埃斯普馬克也證實了這一消息,“是的,這是真的,我已經跟他的妻子交談過了,我很震驚。”…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May 13, 2017 at 10:54am — No Comments
“死亡與睡夢同姓,只是我們不知道它們姓什麼;
人日有一死,此即為睡夢,睡夢乃死亡的預習,死亡乃睡夢的姐妹。”
1、
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受審並被判自行選擇喝下如下兩種藥酒之一:其中一種藥酒的主要成分是罌粟花和風茄根,由希波克拉底所發明,飲下後只會讓人陷入甜美的睡夢;另一種藥酒則是由毒參(Conium maculatum)所制,喝下後必死無疑。兩種藥酒卻被特地制得無法分辨。雅典民意法庭旨在將蘇格拉底的命運交由眾神來審判。蘇格拉底於是向醫神阿斯克勒皮俄斯獻祭了一只公雞,請求祂的指引。在阿斯克勒皮俄斯的引導下,他將事先選定的藥酒一飲而盡。...…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May 13, 2017 at 10:53am — No Comments
俗世此在主義詩派(China's poetry school of worldly…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May 13, 2017 at 10:52am — No Comments
就在我們“喝茶”的日常舉動中,隱含著多麽大的荒誕!帶著病菌的“彼物”(蒼蠅飛來飛去)已破壞了滿足人自身需要的“此物”,造成了人的內在需求和客觀事物之間的矛盾;外界的壓力(有那麽多人看著我)與人的自主性又形成了另一層矛盾,其結果,由於人自身的弱和小(我不能象蒼蠅一樣飛)和外部環境的惡和劣內外相激,形成了人的荒誕處境:我不能不喝,我又舉起杯子喝了一口。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換一杯水喝,寓有暗示性的詩中的“荒誕者”沒有,他遭到來自外物和他人的外力控制,被動地喝、喝、喝……在這樣荒唐、滑稽可笑的喜劇性情節之中隱含著多少生存之痛!其二,變形類。詩人為了更突出地表現存在的荒誕性,將人、物現象予以誇張、幻化、虛構、變形,形成荒誕不經的戲劇性情景或“故事”,揭露人的在世之在的被扭曲的狀態。如他的《眼傷》、《一天》、《什麽》、《直角四邊形》、《夢境》、《鏡屋中的飛沙》、《出門》、《夜行》、《去電腦市場上找人》、《早安》、《獨眼》。飛沙以遊戲的筆法在《門》裏寫道:…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May 13, 2017 at 10:52am — No Comments
——對當代前衛詩歌荒誕藝術元素的抽樣窺探
人的處境是荒誕的嗎?在當代中國,少數人會回答是,一些人會回答有時候是,大多數會回答不是。
“荒誕”(absurd)一詞由拉丁文“耳聾”(surdus)演變而來,原指音樂中的不協調音。用此詞來命名“人與生活的距離”⑴和人與“本源割斷了聯系”(尤奈斯庫語)⑵等的生存狀態,來揭示社會中人性淪喪、自由被限制剝奪、人被物和他人及一切異化力量支配的現實,是名符其實的。荒誕,是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們在生存過程中遭遇的具有非理性的普遍心理體驗,是一種具有本體性的客觀“現象”和事實;此外,含有反常規、反邏輯、反理性向度的“荒誕”,在現代、後現代和當代哲學藝術及影視等領域,也是一種重要的、具有先鋒性的美學觀和方法論。…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May 13, 2017 at 10:51am — No Comments
第九天(9月16日)
我看過一幀契訶夫在梅裏霍沃故居的老照片,一幢林間的尖頂木板房被風雪包裹著,那種荒寒又深邃的氣息,深深把我吸引。這成為我從莫斯科向南穿過大片森林和草原前往梅裏霍沃的原故。
然而——現在,在我面前呈現的契訶夫的這個莊園,卻如同一幅展開的色彩光鮮的畫。這是一座單層的簡樸的木屋,看上去更像農舍,房間不大也不多,如今通過博物館化,內部豐富又充實,神氣活現地呈現出作家生前日常生活的景象。…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May 6, 2017 at 5:15pm — No Comments
今天,如果有家雜志向自己的讀者們提出一個問題,那它這麼做的目的,就只是針對每個人都已經有所見解的某一項主題來征詢意見,所以,想借此得出什麼新東西是不太可能的。而18世紀的編輯們則更喜歡向公眾提些尚無解決辦法的問題。我也不知道這種習慣是否更為有效,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它會更加吸引人。
不管怎麼說,反正與這種風尚相順應的是,1784年的11月,有這麼一家德國期刊,即《柏林月刊》,刊載了對一個問題的答覆。問題是:什麼是啟蒙?答覆者:康德。…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May 6, 2017 at 5:14pm — No Comments
十歲以前,神在我心目中有個清晰圖像:老而憔悴,披著白紗巾,是個外表平凡的可敬婦人。她雖像人類,卻跟我夢裏的幽靈更有共同之處,一點都不像我會在街上碰見的人(土耳其語有個單字“O”的意思指“他”、“她”和“它”)。因為她出現在我眼前時是上下顛倒,稍稍偏向一邊,我幻想世界中的幽靈們在被我發覺時,羞怯地消失在背景中,她也一樣:在以某些影片和電視廣告中出現的搖擺手法拍攝周遭世界後,她的形象銳化,開始上升,達到雲霧中的恰當位置便隱沒而去。她白頭巾上的皺褶,就跟雕像和歷史課本上的插圖一樣,清晰而精細,覆蓋全身,因此我甚至看不見她的手臂或腿。每當這幽靈出現在我眼前,我便感到強大、莊嚴而崇高的神靈降臨,但奇怪的是並不覺得恐懼。我不記得曾請求她的幫助或指引。我非常清楚她對我這般人不感興趣:她只在乎窮人。…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May 6, 2017 at 5:13pm — No Comments
今天早上乘地鐵,從名古屋火車站動身去名古屋大學開會。在本山站轉車排隊的時候,看到了200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益川敏英的身影。身材矮小的他步履蹣跚,在人群中特別好認。他提著黑色的文件包,戴著眼鏡,目不斜視,找了一隊排在後面,與我排的隊相距10米左右。
我馬上想起背包裏面的相機,取出來卻發現,電池沒電了。真寸,在這關鍵時刻相機卻不爭氣。地鐵來了,我們從不同的門上車,在人山人海中已經看不到益川教授的身影。但是我確信他會和我在同一站下車,就是名古屋大學站,因為著名的小林-益川研究所就坐落在名古屋大學校園,那是他們二人獲得諾貝爾獎之後,名古屋大學為了紀念這兩位自己培養的好學生,專門建立的研究所,益川教授任所長。…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May 6, 2017 at 5:13pm — No Comments
張君從英國留學回來,我們幾個好友為他設宴洗塵。席間,一個朋友不雅的口頭禪使他很不快,幾次露出厭惡的表情。席散送張君回家的路上,我替那位朋友解釋說,那句口頭禪不過是無所指的語言習慣,聽慣了也就不覺得什麼了,張君沈默了一會說:“我給你講一下我剛到英國的經歷吧!”
和在布裏斯托爾的大多數中國留學生一樣,我也是借住在當地一戶居民家中,這樣既省錢生活的條件又好。
房東姓坎貝爾,是一對老年夫婦。坎貝爾夫婦待人熱情大方,他們只是象征性的收我幾英鎊房租,硬把我從鄰居家“搶”了過來。有一位外國留學生住在家裏,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他們不僅讓整個社區的人都知道了這件事,還打電話告訴了遠在曼徹斯特和倫敦的兒女。…
ContinueAdded by 鮮拿哥 on May 6, 2017 at 5:12pm — No Comments
1
他現身在餐桌邊時,很像一個紳士,溫情而憂郁,憂傷而從容。有時候他會帶著他的小銀,從窗戶外面走過,我聽不見他的聲音,小銀一直很安靜,即便踏碎了月亮。小銀有踏碎月亮的力量。既不是鐵,也不是水銀。我的屋子外面沒有草地,這幾天的天氣總是不好,雨持續不斷的下著。可能還會延續下去,我想,很可怕的持續的力量。院子里的老太太不能看書了,她坐在門口,望著外面的雨,有時候發呆,累了就打一會兒的盹,希梅內斯和小銀不會打擾她。她安寧的像只失聲的孔雀,雨阻斷了她的想象。我走上樓梯的時候,她會伸長身子來望著我,我懂得她的好奇,但仍然一步一步的走了上去。既不想和她打個招呼,也沒想過留下來陪她一陣子。…
Added by 鮮拿哥 on May 6, 2017 at 5:00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