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é l'après-midi's Blog – March 2017 Archive (5)

張榮:從網絡狂歡看互聯網時代的個人、共同體與社會 下

(二)網絡共同體:原子化個人的網絡團結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經濟、政治、社會等各方面的變化,社會流動的加速,以及單位制度的變遷,使得中國社會正在由熟人社會向陌生人社會轉化,人們之間的聯結弱化,原子化個體與文化社群和公共生活的割裂日益明顯,使得社會成員普遍具有共同體情結,並被推動去尋求建立各種形式社會團結的平台和可能。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網絡空間逐漸成為人們建立社會團結的空間之一,網絡團結也便成為了社會團結的表現形態之一。…

Continue

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March 12, 2017 at 11:00am — No Comments

章校中·秋風野菊花

今天我畫菊,卻畫野菊花,因為這是菊之根本。

我把秋的風,冬的霜潑灑宣紙,寫一朵野菊,根植在險峻的山崖,展一抹綠,再一點鵝絨黃,靜靜綻放。

我張揚山崖,以顯示野菊的風範——“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我題款“東籬”。這是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一種象征——遠離塵俗、潔身自好。

於是今天我去郊外,在秋天與冬天的邊緣,我便久久地註視著一朵野菊花。

她如一位美麗的少女,古曲風格,唐宋韻味,獨自著芬芳,悠然著心情。孤傲而高潔,冷寂而純凈,恬靜淡雅著展示出超凡脫俗的氣質。…

Continue

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March 7, 2017 at 11:09pm — No Comments

許立春·兒時的爆米花

那天晚上,我在陽台上納涼,突然聽到轟隆一聲巨響,有如地震一般,幾乎晃動著整個樓層,簡直驚嚇了我的魂魄,老婆旁邊解釋說是炸玉米花的,我的心平靜了許多。多少年沒吃上玉米花了,也沒聽過炸米花的聲響,沒看過炸米花的人,更沒有感受炸米花的情境了。

我走下樓梯,來來到小區門口,現場看到斷斷續續的來去炸花的老人或者孩子,熙熙攘攘的老奶奶捂著孫子的耳朵,站在炸米花的旁邊指指點點。看不出很擁擠,看不出熱鬧的氣氛。炸花的人穿得衣衫襤褸,滿臉布滿灰塵,他嫻熟地一手搖著炸桶,一手推著風箱。通紅的火苗映紅了他淳樸而很風霜的臉龐,姿態和古銅似的臉色昭示了他的老實與寒酸。有時他還停下來等候,神態上看得出他因為生意慘淡而顯得焦急。目睹此景,我不由自主的想到上世紀70年代炸花的人和炸花的熱鬧氛圍。…

Continue

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March 7, 2017 at 11:08pm — No Comments

張榮:從網絡狂歡看互聯網時代的個人、共同體與社會 上

摘要:“網絡狂歡”已成為互聯網時代社會成員的“第二生活”,網絡狂歡現象也顯現為網絡社會生活的重要景觀。在以網絡事件、網絡流行語等為核心凝聚紐帶的網絡狂歡中,人們聚到一起,享受狂歡活動帶來的群體同在感與共同感,形成網絡狂歡共同體。包括狂歡共同體在內的諸多網絡共同體的出現反映了互聯網時代社會成員的共同體需求,反映了個人與共同體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關系,是在傳統共同體逐漸消解的形勢下日益原子化個體尋求的網絡團結,是風險社會視域中個體群體歸屬感在網絡空間中的顯現。同時,這些網絡共同體的出現,也反映了互聯網時代中共同體對社會秩序的重要支撐和維系。…

Continue

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March 7, 2017 at 11:00pm — No Comments

蕭功秦:台灣南行手記 下

“媽媽,我這次打醬油打了整整四十年!”

 …

Continue

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March 3, 2017 at 9:47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