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已經是好一段時間前的故事了。

傳奇底片 Kodachrome 已經停產,而最後一卷作為歷史的遺物,最終就由當代著名攝影師 Steve McCurry 親自操刀。

為甚麼?因為家傳戶曉的「阿富汗少女」就是由他以 Kodachrome 拍攝的,以此作為終局,也算是一個帶著遺憾的圓滿結局。

另有影片 (有字幕功能) 講述了攝影師拍攝這底片的故事,以下則有部份最後的作品「Last Roll of Kodachrome」,不少是拍攝於印度。

鮮艷的色彩可說是這款菲林其中一個重要特色,對於喜愛拍攝人物的攝影師來說,這種突出的影像一如“阿富汗少女”般深深吸引著讀者的目光……

更多有關這最後一卷Kodachrome膠卷的故事,請欣賞錄像 ~~
http://iconada.tv/video/onocsob026

Rating:
  • Currently 4.5/5 stars.

Views: 30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鮮拿哥 1 hour ago

爱垦网评注·德勒兹时间观

怎样才能使世界上的某一瞬间持存,使其自主地存在?

德勒兹的哲学中关于时间与存在的讨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句话。他的回答来自他对时间、事件以及存在的思考中得到启发。

事件的永恒性:在德勒兹的哲学中,“事件”并不仅仅是物质现实中的一个瞬间,而是一种虚拟性的存在。德勒兹在《差异与重复》中讨论过,事件并不是单纯发生在时间中的,它总是处于生成状态。事件本质上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被重新激活。因此,一个瞬间可以通过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再现”来持存,而不是固定在过去的某个点上。它的“持存”并不意味着静止,而是持续地在不同情境中“生成”

虚拟与现实:德勒兹通过区分“现实”和“虚拟”来讨论时间的本质。他认为,虚拟性是每个现实存在背后的一种潜能或潜在结构。一个瞬间要持存,并不是要在现实中不变地存在,而是通过虚拟性在各种现实和新的生成中不断被重新激活。这个持存是事件的“非现象学”持存,它并非简单地延续,而是转化为另一种虚拟的存在状态,在新的情境中产生新的意义。

时间的三重综合:在他的时间理论中,德勒兹提到了时间的三重综合(过去、现在和未来)。他特别强调了柏格森影响下的“纯粹过去”(la pure passé),即过去不仅是曾经存在的事物,它始终在影响现在的瞬间。通过这种纯粹的过去,过去的瞬间得以在新的时刻被重新体验或唤起,形成“持存”的感知。瞬间可以通过其在“记忆”和“未来”的作用中保持持续的活力。

电影与时间影像:在德勒兹的《电影》两卷中,特别是《时间-影像》中,他探讨了如何在电影中使时间本身得以呈现和“持存”。电影中的时间影像能够让某个瞬间超越其发生的具体时间点,成为一种超时间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时间不再是线性的,而是多重叠加的。瞬间的持存,可以通过对时间本身的操作和再现来实现。

因此,在德勒兹的哲学中,瞬间的“持存”不是物质或物理的停滞,而是事件的生成、虚拟性的延续,以及在新的情境和时间中的不断激活与转化。


经典作品之流传于世并非依靠物理质料的稳定性。那么,在德勒兹眼里,他認為艺术有何力量使本身不会褪色于世?

德勒兹关于艺术的思想,尤其是在《差异与重复》和《感觉的逻辑》中,揭示了艺术不依赖于物理质料的稳定性,而是通过其内在的创造力和生成性,使自身具有永恒的力量,不会褪色于世。对于德勒兹,艺术的力量在于其捕捉和呈现了内在的“感性本质”和“生命力”,超越了具体物质的局限。

艺术作为感性力量的表达:在德勒兹看来,艺术的核心力量不在于它的物质形式,而在于它通过感官经验和“感性”(sensation)引发的深刻震撼。他在《感觉的逻辑》中谈到,艺术创造了感官体验的“块状”(blocs of sensation),即一种紧密结合的感知与情感的集合,这种集合超越了时间和物质的限制。感性力量与情感的直接作用,使艺术能不断重新被体验,从而保持其活力。

艺术的生成与重复:德勒兹在《差异与重复》中提出“重复”这一概念,认为真正的艺术并不是简单的再现或复制,而是一种生成性的重复。艺术之所以不会褪色,是因为它通过差异化的重复,不断生成新的意义。每一次艺术的体验都是独特的,观者在不同的时间、情境中对同一作品进行新的诠释。这种“差异中的重复”赋予艺术持久的生命力,使其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光彩。

艺术与“永恒返回”:德勒兹从尼采的“永恒返回”哲学中汲取灵感,认为艺术与永恒返回的理念相契合。艺术并不是某个静止、封闭的形式,而是一个不断生成、开放的过程。在每一次新的审视中,艺术作品得以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中,展现其内在的生命力。通过这种不断的回归与生成,经典作品在历史中得以永恒地“返回”,避免褪色。

艺术与生命力的联系:德勒兹尤其强调艺术与生命本身的深刻联系。艺术不仅是对现实的模仿或再现,而是“生活力”的一种延伸与表达。艺术作品可以捕捉到超越个人经验的“生命力”,这一生命力通过感性和情感的表达持续存在于作品中。因此,艺术不会因物质的腐朽而褪色,因为它所承载的是一种超越物质存在的生命流动。

艺术的独特性与创造性:德勒兹高度重视艺术的创造性。他认为真正的艺术家不是在模仿现实,而是在“创造可能性”。艺术通过创造新的感知方式、新的情感体验,揭示了世界中的未被显现的维度。艺术的这种创造性使其不受制于历史或时间的限制。它永远处于生成状态,每一代观众都能在其中发现新的意义和感受,从而保持其历久弥新的力量。

艺术的力量在于它所创造的感性体验、生成性重复、与生命力的联系,以及其永远处于创造状态的能力。艺术通过捕捉和创造超越时间和物质的感性与情感,得以不褪色于世。这就是德勒兹的艺术观。

Comment by 鮮拿哥 17 hours ago

爱垦网·感性叙事学 vs 量子艺术

情动叙事学(Affective Narratology)与量子艺术(Quantum Art)属于不同领域,在研究取向和理论背景上也有区别。不过,某些理论层面有重叠,可以在一些跨学科的研究和创作中相互影响。

情动叙事学的定位 

关注叙事作品如何通过情感/情动影响受众的认知和体验。它探讨叙事中的情感结构;情感传播的机制;叙事与情感体验的互动关系;情感如何塑造叙事,如何在叙事中激发同理心、情感共鸣等。

量子艺术的概念

是一种基于量子物理学原理的艺术形式,它通过探索物质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来打破传统的时空观,尝试以多维、超越因果的方式表现现实。这种艺术可能涉及不可预测性、多重现实的并存,以及瞬时性的概念表达,强调抽象和非确定性。

两者的潜在联系

在跨学科的视角下,感性叙事学与量子艺术有一些潜在的交集:

非线性叙事结构:量子艺术的非线性、多重现实和不确定性可以影响感性叙事的结构,特别是叙事如何表现多重视角或情感的交织。例如,感性叙事可以通过非线性结构展现情感的复杂性与多维性,类似于量子叙事的同时性与可能性。

情感与量子体验的交织:在某些前沿创作中,量子艺术可能以情感作为探索的核心,通过量子物理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来创造感性的艺术体验。此时,感性叙事学中的情感元素与量子艺术的随机和瞬时表现可以相互渗透。 

情感的多重性和量子态:从认知科学和量子物理的视角看,情感可能同时具备多重状态(如同时的快乐和悲伤),这种情感的量子态与量子艺术表达的不确定性有某种相似性。叙事的情感层次和多维性可以用量子思维来理解和表现。

尽管二者有潜在联系,感性叙事学侧重情感与叙事的关系,更接近于文学、艺术与认知科学的范畴;而量子艺术更专注于物理学中的量子理论在艺术表现中的应用,更多强调抽象、不可预测的美学体验。因此,它们并不直接属于同一个领域。 但在前沿的跨学科实践中,量子艺术的原理可能为感性叙事提供新的创作灵感或理论框架,使其叙事方式更加开放、多维且富有感知冲击。

Comment by 鮮拿哥 17 hours ago

一个跨界实验:量子叙事诗

爱垦网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量子叙事诗”(Quantum Narrative Poetry),垦友或可从中得到启示。这是一个结合量子物理学概念与叙事诗歌的艺术形式,旨在通过诗歌结构与语言的创新,表达量子理论中的不确定性、多重现实、非线性时间等思想。为了打造有效的量子叙事诗,以下几个方面应该着重考虑:

非线性时间与叙事结构: 量子理论中时间并非线性,而是可以同时存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多重状态。在量子叙事诗中,诗歌的叙事结构应打破传统的时间线,采用循环、倒叙、跳跃或平行事件的方式,将过去、现在、未来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多维的时空体验。

垦友可通过并列的诗节、重复的段落或突如其来的时间跳跃,表现时间的不确定性。例如,一段叙事可能从未来的视角开始,突然跳转回过去,体现量子中的"多时态"。

多重现实与并存视角:量子物理中的“叠加态”允许多个可能性同时存在,直到某个状态被观察或“坍缩”。在诗歌中,这可以通过描写不同的视角或现实的并存来实现。例如,一件事件在不同条件下可能以多种方式发生,叙事可以同时呈现所有可能的路径,而不必选择单一的结局。

垦友可使用平行叙事,让多个故事线在同一首诗中并行发展,且互相交织。或通过“假设语气”,描绘如果某个决定没有发生,事情会如何变化,表现量子的多重可能性。

不确定性与开放式解读: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表明我们无法同时精确测量某些物理量。诗歌中可以通过模糊的描述、不完整的信息或开放式的结尾,保持叙事的“不确定性”。这种叙事使读者无法得知明确的结局或情节,而是鼓励他们对内容进行多重解读。

建议:避免明确的描述,使用象征、隐喻或模糊的语言,给读者留下更多的解释空间。诗的情节、情感或意义可以留给读者自己在“量子层面”选择。

观察者效应与自反性:量子力学的观察者效应指出,观察者的行为会影响被观测的对象。在量子叙事诗中,这可以通过让读者或叙述者本身成为故事的一部分,使诗歌的情节或情感随着诗中的观察和行动而改变。

垦友不妨使用第二人称或直接与读者对话的形式,让读者感觉自己是诗中情节的推动者,甚至可以写入让读者的行动或思考影响叙事走向的元素。

语言的量子性:量子理论中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这种不稳定的状态可以通过语言来模拟。诗歌中的语言可以是模棱两可、含义多重的,或者某些词汇和句子的意义可以随时间或叙事的变化而改变。语言本身可以具备不确定性和多重性。

我们大可采用多义词、错位的语法结构,或将词句排列成具有波动感的形式。比如,语言在视觉上可以呈现波动的排版,或是某些词语的意义随着诗节的进展而发生变化,展现出语言的“量子态”。

模糊边界与碎片化表达:量子物理中实体边界并不明确,粒子在某些状态下可以同时处于多个位置。量子叙事诗可以通过碎片化的表达、断裂的叙述、或无中心的结构来展现这种模糊感。诗歌的段落可以彼此独立,却又互为补充,产生一种不稳定的平衡感。

建议使用非传统的诗歌形式,可能包括碎片化的句子、不连贯的情节,或不同声音的叠加,模糊传统诗歌的起承转合。每一段诗都可以看似独立,但在整体上形成一种动态的“量子”结构。

时间与空间的量子纠缠:量子纠缠现象意味着空间距离不影响两个纠缠粒子的同步反应。在量子叙事诗中,可以使用这样的概念来探索遥远时空中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情节和人物可以跨越时空产生瞬时的影响,展现量子纠缠的概念。

垦友或可将远隔时空的人物、事件或者情感联系起来,表现它们的瞬间交互与影响。例如,远在两个不同时间点的情感或行动,突然发生共鸣或同步,从而打破传统叙事中的因果关系。

量子叙事诗的核心在于打破线性逻辑与因果关系,探索多维度的情感和现实,并通过语言与叙事结构表达量子物理中的不确定性、多重现实、和非线性时间。这种诗歌应该通过创造性的语言和结构,让读者体验到量子世界的复杂性与奇妙感。

Comment by 鮮拿哥 on Friday

爱垦網评注·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林顺夫王元化都是对《文心雕龙》有深入研究的学者,虽然他们的学术背景不同,但在对《文心雕龙》思想的诠释上有一些相似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

强调“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超越性

相同理解:林顺夫和王元化都认同《文心雕龙》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所表达的超越时空的文学想象力。两位学者都认为刘勰强调文学创作中的“神思”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展示了文学创作中思维的自由性。

跨时空创作自由:他们都意识到刘勰在讨论文学时,试图揭示文学创作可以打破现实的时空障碍,让作家通过想象与历史、文化及遥远的空间发生联结。这个联结不仅是对文学作品的核心描述,也是创作活动中精神力量的重要体现。

对刘勰的诗学思想的深度探讨:林顺夫和王元化都集中探讨了《文心雕龙》中的诗学思想,特别是关于“神思”的探讨。两者都认识到刘勰如何从哲学角度来理解文学创作中的想象力,认为这是理解文学艺术的关键。

《文心雕龙》的系统化研究:两位学者都对《文心雕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将其看作一部从哲学、伦理学、文学理论等多方面建构的文论经典。通过不同的研究视角,他们都展现了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性,尤其是它对想象力与精神创作力的探讨。


不同点

研究背景与方法

王元化:更多基于中国古代哲学与文论的传统脉络。他的学术背景深厚,擅长从中国文化的历史背景出发,结合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解读《文心雕龙》。王元化注重《文心雕龙》中的文化思想继承与发展,尤其是它如何作为古代文论的巅峰作品之一,通过对想象力的讨论传承了古代哲学中的精神自由观念。他的分析更多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延续性相结合。

林顺夫:作为一位国际知名的汉学家,林顺夫的研究不仅限于中国学界,而是更多地将《文心雕龙》置于中西比较文学和美学的框架中。他通过将刘勰的文学思想与西方文学理论(如浪漫主义、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等)进行比较,试图让西方学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论中的核心概念。因此,林顺夫的研究更加注重跨文化的诠释与对话。

诠释的重点

王元化:更专注于《文心雕龙》中的伦理与文化价值,尤其是如何通过文学创作来反映文化传统中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他认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不仅是文学想象力的体现,还包含了创作者对历史、文化的深度理解和传承。这种超越时空的精神在王元化看来,不仅是一种美学追求,也是一种历史与文化的责任。

林顺夫:林顺夫的诠释更偏向于从文学本体出发,探讨文学创作中的想象力及其时空超越性。他的重点在于分析刘勰如何通过“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来表达文学创作的精神自由,尤其是如何通过想象力来打破现实的限制,进入更高层次的艺术境界。他还通过比较中西方文学理论来探讨这一思想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

学术影响

王元化:在中国学界,王元化的研究对理解《文心雕龙》在中国古典文论中的地位以及它如何在文化、伦理与文学创作之间架构起深层联系有重要影响。他的发现深刻影响了对《文心雕龙》文化价值的再认识。

林顺夫:影响更多在国际学界,他推动了《文心雕龙》的跨文化传播,使得西方学者能够通过翻译与比较研究理解这一中国古典文论的重要性。他对中西比较文学的贡献,让《文心雕龙》成为中西文学理论对话的桥梁之一。

王元化和林顺夫都对《文心雕龙》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并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理解上达成了一致,即文学创作能够通过想象力超越时空限制。不同之处在于,王元化从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的角度进行诠释,强调文化传承与社会责任,而林顺夫则侧重于跨文化视角,将《文心雕龙》与西方文学理论进行比较,更多关注文学创作的自由与想象力在艺术境界中的体现。(爱垦網站内评注笔记)

Comment by 鮮拿哥 on September 9, 2024 at 11:17am

爱垦網·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史蒂格勒技术哲学

爱垦网发现,要充分准备好面对AI时代,可从法国哲学家史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 [1952 – 2020] )的技术哲学得到灵感。

从爱垦網之前所收藏与发表过的学术论文来分析,面对AI机械人的挑战,可能的探索途径包括钱学森先生的大成智慧量子物理意念科学、第五項修炼(正念)、新纪元运动、同步性、心灵素质学宇宙文创等方向。

而关键之一的、是探讨技术与人类意识、技术进化以及心灵与物质的交互作用。史蒂格勒的技术哲学或可提供一定的帮助。

史蒂格勒强调技术并不是外在于人类的工具,而是深刻嵌入人类的存在中,塑造着我们的意识、记忆和行为。与AI結合起来具体探索,将产生许多富有洞见的交叉思考:

技术与“外化”意识的关系

史氏认为,技术是人类的“记忆外化器”(exteriorization of memory),即通过技术,人类将意识、记忆和感知等心灵功能外化到外部设备上。这观点为我们之前综合讨论过的各个心灵素质事议题提出一种新的思路,即技术可能成为心灵与物质(特别是数字和量子世界)之间的中介。

AI时代的技术外化:AI除了是外化记忆的工具,还可能成为意识和认知的一部分。例如,AI通过大数据、算法和机器学习,能够模拟、预测并影响人类的思维。这种“外化”带来的影响可以被视为某种“同步性”,即技术如何与人类意识形成某种超越空间和时间的共鸣。


技术的“非局限性”与意识扩展


Stiegler的哲学可以与量子纠缠的非局限性概念结合起来。在数字和AI时代,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全球性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类似于量子纠缠中的“非局限性”。技术通过数字网络和全球信息系统,使得信息、思想和意识可以“超越”传统物理限制。这种技术的扩展与意念科学中讨论的非局限性意识相呼应,表明技术可能成为意识扩展的媒介。

量子技术与AI:量子计算和量子技术正逐渐与AI结合。量子纠缠的非局限性可能与技术的瞬时通信和决策能力产生共鸣,使人类和技术的互动具有某种“即时关联”的特性,甚至在心理或精神层面上有同步性效应。


AI时代的同步性与技术心理学


荣格的同步性理论可以与Stiegler对技术对人类心灵影响的思考相结合。在AI时代,技术和人类之间的互动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工具关系。AI系统可以通过算法预测和人类行为模式的识别,产生类似于“同步性”的现象,即技术能够“预见”或“反映”人类的思想和行为。这种技术的“即时关联”与荣格的同步性概念在AI时代具有相似的意义。

技术“共时性”:例如,AI通过分析数据,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即时预测市场走势或疾病传播,这种能力具有某种共时性和全局关联的特征。人类和技术共同形成了一个新的“同步”现实,技术不仅是反应性的工具,而是与人类思维共时共振的一部分。


“技术时间”的加速与意识的变迁


史蒂格勒强调技术的加速对时间感知的影响。在AI和量子时代,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超人类的自然认知能力,这加速了人类意识的外化和变迁。这种时间感的变化可以与量子物理中的时间非线性以及意念科学中意识的多维度特征相结合,提出技术如何重新塑造人类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

“深技术”与意识的未来:在技术加速的背景下,史氏提出人类必须重新审视技术如何重塑我们的“精神经济”,即我们如何在技术的影响下重新定义自身的意识、行为和记忆。这种重新定义可能与意念科学的意识扩展相互呼应,技术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我们对心灵和现实的理解。


当AI遇上史蒂格勒

1.技术与量子现象的结合可能开启一种新的心灵与技术的共鸣,技术不仅是辅助工具,而可能成为意识的延伸和扩展。

2.AI与同步性的关联表明,技术的发展正逐步进入一个“预见未来”的时代,人类和技术之间的互动将不仅仅是因果链上的反应,而可能通过某种即时关联形成新的同步关系。

3.意识的外化与扩展:AI和技术不仅是人类意识的工具,还可能成为意识的“另一个维度”,通过技术,意识可以超越个体和物质,进入全球化甚至量子化的状态。

4.三元共生结构:史蒂格勒的技术哲学视技术意识物质的三元共生结构,即技术、世界与意识与心灵。

Comment by 鮮拿哥 on September 9, 2024 at 2:41am

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量子纠缠(Quantum entanglement)

“意念科学”Noetic Science,亦译“心智科学”)量子纠缠的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它们对“非局限性”和“跨越时空联系”的关注上。“意念科学”提出意识可能是非局限的,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与量子纠缠中的粒子无论距离多远,仍能保持关联的现象非常类似——

非局限性(Nonlocality)量子纠缠表明,在量子世界中,信息可以一种超越物理空间和时间的方式传递。“意念科学”中的某些理论,如集体意识、宇宙意识,强调意识也可能超越个体,具有非局限性。

心灵与物质的交互:“意念科学”关注的是意识如何与物质现实产生交互作用,而量子纠缠表明,粒子的量子态可能超越经典物理学中的因果关系。这种对非线性、非经典物理规律的探讨,为“意念科学”提供了理论基础,使其探讨意识影响物质世界的可能性。

即时性:量子纠缠中的即时关联性(即一粒子的状态会瞬时影响另一粒子)常被用于类比“心灵感应”、超感知觉等现象,“意念科学”也试图解释这些超越传统科学的心灵现象。

虽然量子纠缠和“意念科学”的研究方向不同,一个是量子物理学的核心现象,另一个是关于意识和心智的跨学科领域,但它们的理论探讨在“非局限性”和“即时关联”上有相似的哲学意蕴,因此常被联系在一起。

“即时关联”(Instantaneous Correlation)vs. 卡尔·荣格(Carl Jung)的“同步性”(Synchronicity)理论

二者有一定的关联。尽管它们来自不同的领域(量子物理学和心理学),它们都涉及某种跨越常规因果律的关联和现象,因此在某些层面上具有相似的哲学背景。

荣格的“同步性”理论:

“同步性”是卡尔·荣格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两件看似无关的事件在时间上同时发生,但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而是通过一种“意义上的关联”彼此联系起来。荣格认为这些事件的“同时出现”有着深层次的心理或精神意义,而非简单的巧合。

同步性的核心要点:

1.非因果性:同步事件之间没有明显的物理因果链,它们是通过意义而非因果关系联系的。

2.共时性:同步事件在时间上同时发生,且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意义感。


3.集体潜意识:荣格认为,同步性可能与人类的集体潜意识有关,某些共通的原型或象征可能在这些同步事件中被唤起。


4.精神与物质的交汇点:同步性探讨的是心理现象与物质现实的交叉点,暗示着心灵与物质可能在更深层次上相互关联,而不仅仅是分离的两个领域。

“非局限性”、“即时关联”与同步性:

量子物理中的非局限性和即时关联与荣格的同步性理论,有着某些相似的概念框架,尤其是在超越因果关系以及跨越时空的关联方面。

1.非局限性与超越时间空间的连接:

在量子纠缠中,两个粒子之间的关联是非局限的,即使它们相隔很远也能即时产生关联。这与荣格的同步性理论非常相似,后者指出没有直接的物理因果联系,但事件之间仍然通过某种超越空间和时间的方式相关联。

2.即时关联与共时性:

量子纠缠中的即时关联,意味着远距离的粒子状态会同时发生变化,这种同时性与荣格所描述的同步性中的共时性相呼应。荣格认为同步事件在时间上同时发生,具有深刻的心理或象征意义,而量子物理则从物理的角度描述了这种现象。

3.意义上的关联与量子意识的解释:

一些探索量子意识或Noetic Science的科学家认为,量子现象如纠缠可能为某些心灵现象提供解释。例如,量子物理中的非局限性现象,可能被用来解释如心灵感应或同步性这种“超自然”的心理现象。虽然这些理论在科学上还没有广泛接受,但它们为荣格的同步性理论提供了潜在的物理学背景。

4.心灵与物质的统一性

荣格认为,心灵和物质在更深层次上是不可分割的,同步性现象正是心灵与物质相互联系的表现。而量子物理中的非局限性和即时关联也暗示了物理世界中粒子之间的深层关联性,某些解释认为这反映了一个更统一的“宇宙网络”,心灵与物质的分界可能在这种网络中消失。
(爱垦網内部讨论笔记)

Comment by 鮮拿哥 on September 6, 2024 at 9:15pm

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中美俄在玩“意念战”(Noetic War)

“意念科学”或“心智科学”及类似的研究领域,在美国、中国和俄罗斯,虽然尚未明确作为“综合国力”或国家战略的一部分,但各国确实在围绕意识、人体科学、脑科学等相关领域展开前沿研究,并将其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以提升本身的全球竞争力,形成另一种不为人注意的“战场”。 

中国


中国对与意识相关的“人体科学”及特异功能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受到了关注。钱学森晚年提出的“人体科学”和“系统工程学”,在当时引发了广泛讨论。

近年来,中国的脑计划(类似于美国的BRAIN Initiative)表明,国家正在通过加强对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的投入,期望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取得领先。这些项目虽然不完全等同于“意念科学”(Noetic Science),但表明中国在探索意识和认知科学上已有深远布局,并逐渐成为其科技战略的一部分。

美国

美国的意识科学研究由多种机构和学术组织推动。美国的Noetic Sciences Institute(由阿波罗14号宇航员埃德加·米切尔,Edgar Mitchell创立)在探索意识、超常现象、心理与物理世界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这些研究在美国未被列为综合国力的核心,但与人工智能、认知科学、脑科学的研究相结合,成为美国在技术和创新竞争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的BRAIN Initiative侧重于解码人脑活动,推动新一代智能科技的发展。虽然“意念科学”尚未成为主流战略,但与国家竞争力的关联日益增加。


俄罗斯


俄罗斯在涉及人类科学和相关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使用物理场和非接触技术进行生物打印和人体组织工程方面,俄罗斯正在推进复杂人体器官的生物打印技术发展。例如,俄罗斯科学家正在研究通过磁场和声波生成小血管及复杂组织,计划到2030年实现打印功能性器官,如甲状腺、肾脏和肝脏。这一项目使用患者自身细胞,并通过磁声波生物打印技术生成符合人体特性的组织。

此外,俄罗斯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科学的融合,努力在生物医学、脑科学等领域重新获得世界科学的领先地位,延续苏联时期的强大科学基础。总体来看,俄罗斯目前的科研战略专注于科技创新与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特别是在生物工程技术和人类潜能研究上有显著投入。

这些进展表明,俄罗斯在延续传统生物学和科技力量的基础上,逐步向涉及人类科学和“意念科学”相关领域的更高层次迈进。

俄罗斯的努力也间接与意识和人体功能研究有关系。在涉及生物能量场等意识相关领域,俄罗斯的研究传统源于苏联时期的探索,尽管这些方向尚未成为当前官方综合国力战略的核心,但其生物医学和脑科学的创新能力对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比如,俄罗斯在生物技术和再生医学的前沿技术上,逐步应用这些理论提升其全球竞争力。

总体而言,尽管“意念科学”到目前为止尚未在中美俄三国的官方战略中,被公开明确视为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但相关领域的研究,尤其是脑科学、认知技术和人工智能,已成为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重要工具和策略。

延續閱讀

愛墾《藝頻道》

地方文化營銷 1.5

故事人心靈素質(14)

《藝頻道》電影達人


钱学森与“意念科学”

講好廣袤大地的故事

Comment by 鮮拿哥 on September 5, 2024 at 9:00pm

钱学森与“意念科学”

钱学森先生是中国著名的科学家,因其在火箭技术和系统工程学领域的贡献而闻名。他在晚年对“人体科学”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且提出了有关“人体特异功能”(如气功)与科学的研究方向。尽管他并未明确使用“意念科学”(noetic science)(待确定)这一术语,但他在研究中探索了人类意识与物质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使得他与这一领域的理念有某些契合之处。

钱先生晚年提出的“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涉及对人类意识和特异功能的科学探索),正是试图将物理学、生命科学、意识研究等结合在一起,从系统性、整体性的角度研究人体与意识。他的研究方向与“心智科学”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人类意识的本质、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影响等)相重合。

虽然他并不直接使用“意念科学”、“心智科学”这一概念,但他的探索体现了对意识、认知与物质世界之间关系的跨学科兴趣,尤其是在他的“人体科学”研究中,注重用科学方法验证气功等领域的神秘现象。

因此,可以说钱学森确实在某种意义上为“意念科学”或类似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探索方向。他强调科学应当关注意识、特异功能等被传统科学忽视的现象,使得他在全球范围内的意识科学探索中占据了一个先驱性的角色。


中国在当今依然延续对钱学森先生研究的探索,尤其是在他提出的“人体科学”和“系统科学”领域。尽管早期的研究涉及较多争议,但随着时间推移,相关研究正获得更多认可,尤其是在科学与人体认知、智能发展方面的交叉领域。

近年来,中国在系统科学的框架下,特别是钱学森的思想指导下,继续推动对复杂系统和人体潜能的研究。例如,上海交通大学的“钱学森研究中心”专注于他的系统科学理念,探讨复杂系统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尤其是在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等新兴领域中的应用。此外,人体科学和脑科学方面的研究也逐步被引入,以期在智能系统和认知计算领域取得新突破。

这些研究的进展不仅推动了钱学森的思想在现代中国科技中的延续,也对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影响。(爱垦網内部探讨/评注记录;采用前敬请慎重对照其他网络材料)

延續閱讀:

講好廣袤大地的故事

是新思維,就立足新時代

構想中的漢字思維研究

「錢學森之問」與「錢學森之痛」

在地復興迎機遇

文化創意產業應該被列進大健康領域?

新思維結合好故事

Comment by 鮮拿哥 on September 4, 2024 at 10:24am

錯覺

我的懷疑!唉,我原以為看不見阿爾貝蒂娜於我是一件無所謂乃至愜意的事,直到她出走時我才發現自己的錯誤。直到她去世時我才以為自己有時盼望而且設想她的死會使我得到解脫那是怎樣的錯覺。同樣,我在收到埃梅的信時才明白,我之所以一直沒有懷疑阿爾貝蒂娜的德行而痛苦萬分,是因為實際上那根本算不上是懷疑。我的幸福,我的生活要求阿爾貝蒂娜貞潔賢淑,於是我說一不二地肯定她是貞潔賢淑的。帶著這種預防性的信念,我就可以毫無危險地聽任我的思想去和各種假設瞎折騰了,在我的思想里這些假設有鼻子有眼但我並不相信它們。我對自己說:「她也許愛好女色」,就像人們說「我今晚可能會死去」一樣,他們說是說了,但自己都不相信,他們還在為明天盤算呢。

My doubt! Alas, I had imagined that not seeing Albertine would be a matter of indifference, even of satisfaction, and I had only discovered my mistake when she went away. I had imagined, too, when she died, that I had at times hoped for and pictured her death as a relief, but I had been mistaken. In the same way it was only when I received Aimé’s letter that I realised that I had never suspected Albertine’s virtue, and that what had caused me so much suffering had not been suspicion at all. My happiness, my very life depended on Albertine’s being virtuous and pure; so I had asserted it dogmatically. With that protective conviction I could allow my mind to play freely and without danger with hypotheses which were lively enough in my imagination, but in which I did not believe. I said to myself: ‘Perhaps she has a taste for women,’ just as one says, ‘I might die to-night,’ but without believing it in the least, while one goes on making plans for to-morrow.

[Found in *The Fugitive*, which is often combined with *The Prisoner* in various editions. In the Modern Library edition, this passage typically appears around **page 529-530].

這個段落探討了敘述者在面對阿爾貝蒂娜離開和死亡時的自我懷疑與內心掙扎,反映了普魯斯特對人類情感和心理的深刻洞察。


時間錯覺

時間的流逝逐漸導致忘卻……而由於反作用的緣故,忘卻也不會不使我們的時間概念發生深刻的變化。空間上存在視覺誤差,時間上也存在視覺誤差。比如我心中久已有一個願望,想工作,想彌補失去的時間,想改變生活,或者更確切地說想開始生活,這個微弱的願望在我心中一直存在,以致使我產生一個錯覺,以為自己始終還那麼年輕;但另一方面,回憶阿爾貝蒂娜逝去前的幾個月我生活中陸續發生的事情——以及我心靈中陸續發生的事情,因為當一個人起了很大變化便會以為自己度過了很長時間——曾經使我覺得這幾個月比一年還要長得多,而現在那麼多東西被遺忘,仿佛若干空白把我和新近發生的事隔開,以致這些事就像是很久以前發生的,既然我已有人們稱為的「時間」去忘記它們。我的記憶里插入了片段的、不規則的遺忘——猶如海洋上籠罩的濃霧隱沒了周圍事物的標記——它攪亂、破壞了我對時間距離的感覺,有些地方縮短了,有些地方又拉長了,使我和事物之間的時間距離在感覺上要比實際上時而近得多,時而遠得多。由於在我尚未經歷、尚未認識的未來時間里將不再會有我對阿爾貝蒂娜的愛情的痕跡,正如在我剛剛度過的、業已逝去的時間里,看不到我對外祖母的愛的痕跡,這就形成了一個個連續的階段,相隔一定的時間以後,前一階段賴以存在的東西在後一階段竟蕩然無存,因此,我覺得我的生活是一種空洞的東西,它是那麼缺少一個能作為支柱的統一而連續的自我,它的過去是那麼漫長,它的未來是那麼多餘,死亡可以在此時或彼時將它了結而不對它作結論,猶如修辭班的法國歷史課,可以隨便在某一階段結束,可以到1830年革命為止,也可到1848年革命或第二帝國滅亡為止,全根據教學大綱或教授的心血來潮而定。

好奇

我感到她正饒有興趣且好奇地打量著我……她目不轉睛地盯著我看,猶如外省人對著時新服飾用品商店的商品目錄冊,聚精會神地瞄著漂亮的畫中人大小恰正合適的套頭連衣裙(實際上,每一頁畫得都是同一個人,只不過由於變換服飾與姿態,造成錯覺,看起來像許多各不相同的人)。

I felt that she was looking at me with interest and curiosity. She stared at me as a provincial might pore over the catalogue of a fashionable milliner’s, gazing in rapt attention at the head of the same girl, drawn on every page, but wearing a different hat in each picture, so that one had the illusion that there were ever so many different women, when it was always the same one.

[Found in *The Prisoner*, Volume 5 of the translation by C.K. Scott Moncrieff. In the Modern Library edition (translated as *The Captive*), it typically appears around **page 170-171]

(摘自:《追憶似水年華》[法語: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英语:In Search of Lost Time: The Prisoner and the Fugitive],[法国]馬塞爾·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1871年—1922年] 的作品,出版時間:1913–1927,共7卷)

Comment by 鮮拿哥 on August 29, 2024 at 9:05pm

[花香]

山楂花也以滔滔不絕的芳香給我以無窮的美感,但它偏偏不讓我深入其間,就同那些反覆演奏的旋律一樣,從不肯深入到曲中的奧秘處。

【陀思妥耶夫斯基】

如果我們只是注意色彩的特殊效果,而不善於從主題上將這美感世界聯系起來,那麼這個美感世界對當今時代就是一個謎,任何東西都與之毫不相像,任何東西都無法對它作出解釋。這種新的美感,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所有作品中都具有同一個特徵: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的女子(跟倫勃朗筆下的女子特徵一樣明顯)表情神秘莫測,可愛的美貌會風雲突變,和藹善良會驟然變成凶惡猙獰(盡管實質上她仍是一個好人)。但千變萬化,他塑造的總是同一種女子。……這些女子都有異曲同工之處。格魯申卡也好,納斯塔西婭也罷,她們的形象不僅跟卡帕奇奧畫中的宮女一樣,而且跟倫勃朗畫中的貝特薩貝一樣,具有神秘莫測的特徵。請注意,那陰陽兩變、得意洋洋的臉,使女子顯示出完全異於天性的樣子。……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陀思妥耶夫斯基創造的新的美感世界。它跟弗美爾的畫一樣,這里不僅有靈魂的塑造,而且有衣著和地點色彩的描繪。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里不僅對人物精心刻畫,而且對人物的住宅也作了濃墨渲染。《罪與罰》中的看門人以及那凶殺之屋,《白痴》中羅果靜殺死納斯塔西婭·菲力帕夫娜的那寬高陰暗的凶殺之屋,兩者的描寫難道不一樣妙不可言嗎?這嶄新的、可怕的住所美,這嶄新的、混合的女客美,這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獨創的世界。批評界將他與果戈里或保爾·德·戈克作比較,這是毫無意義的,因為這種比較根本無法揭示各人所有的秘密美感。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里,我發現確實有幾口深不可測的井,但是,那幾口井都是打在人類靈魂的幾個孤立的點上。他畢竟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創造者。首先,他描繪的世界,完全像是他獨創的。那些反復出現的小丑,如列別捷夫、卡拉馬佐夫、伊夫爾金、謝格列夫,這一系列人物是多麼令人難以置信,這芸芸眾生比起倫勃朗的《夜巡》中的人物還要怪誕奇異。然而,這芸芸眾生雖說怪誕,形式卻沒有什麼特殊,他們也需要借助燈光和服裝,說到底他們也十分平常。總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物,深刻獨特之中充滿了真實。這些小丑,猶如古代喜劇中的有些人物,扮演著一種瀕臨絕跡的角色,但是他們卻極其真實地反映了人類靈魂的某些側面。可是,有人在評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時候,筆調之嚴肅莊重,不能不令我咂舌。不知您注意到了沒有,自尊心和傲慢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人物的身上起著重要的作用?對作者來說,愛情和深仇大恨,善良和背信棄義,靦腆和傲慢不遜,這些都不過是同一本性的兩種表現。由於自尊心和傲慢,阿格拉耶、納斯塔西婭、被米基亞扯鬍鬚的老中校以及跟阿療沙是敵人兼朋友的克拉索特金等等人物,都未能「如實」表現出各自的本質。還有許多其他人物也是如此。我對他的作品知之甚少。卡拉馬佐夫的父親致使可憐的白痴女人懷了孕。他的罪過猶如一個神秘莫測的動物性行動,它致使做母親的,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命運之神復仇的工具,暗中聽從母親的本能,懷著對強奸者的怨恨和肉體承認這雙重感情,到卡拉馬佐夫家去分娩。這難道不是一個無愧於古老藝術中那純樸動人的雕塑的主題嗎?這段情節猶如奧維耶多教堂雕塑上的女人形象,神秘偉大,令人肅穆。

 (摘自:《追憶似水年華》[法語: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英语:In Search of Lost Time: The Prisoner and the Fugitive],[法国]馬塞爾·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1871年—1922年] 的作品,出版時間:1913–1927,共7卷)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