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家:台灣馬拉松長跑攝影家 蔡鎮鴻
攝影主題:2016/3/15,台南古都馬拉松

《愛墾哲學慕課》推薦精彩文獻,歡迎學習:


Rating:
  • Currently 4.8/5 stars.

Views: 47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思潮 庫 on August 20, 2024 at 11:01am

弦論的第一次革命,指的是少數鍥而不舍地繼續研究弦論的物理學家發現,弦論雖然是一個失敗的強作用力理論,卻可能是統一所有已知交互作用與物質的理論。一根弦描述的不是介子,而可能是所有的基本粒子。這個大膽的猜想的基礎,是根據一項理論上的重大進展,亦即物理學家發現弦論中自動包含了重力理論,而且可以有數學上自洽的量子化。如前所述,重力場論的量子化是一個極其困難、長久以來懸而未決的問題,因此不論弦論是否真能解釋所有的物理現象,單是看它可以解決重力場的量子化問題,就值得理論物理學家努力研究。因此,弦論的第一次革命吸引了許多物理學家投入其研究工作。可惜的是,不多久所有可以解決的問題都被解決了,剩下許多技術上無法克服的問題,似乎過於復雜艱澀,不知如何下手。慢慢地,許多物理學家就又離開了此一領域,直到弦論的第二次革命。

第二次革命指的是弦論的一些觀念上及技術上的躍進。這些進展不但突破了過去弦論研究中所遭遇的瓶頸,甚且對其他物理及數學的領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弦論的大師之一維敦(Witten)甚至得過數學界的最高榮譽Fields Medal。但在此讓我們暫且不提弦論對其他領域的影響,先將注意力集中在弦論本身。這些弦論進展的中心觀念之一,是所謂的「對偶性」。對偶性指的是兩個看似不相同的理論,實際上是等價的。所謂等價,意思是即使兩個理論對實驗本身的物理描述可能完全不同,兩個理論對所有可以測量的值都有相等的預測。第二次革命中發現了許多新的對偶性。它的好處是在一個理論中十分困難的問題,可能等價於其對偶理論中一個簡單的問題。因此過去一些不能解決的問題,突然變得可以解決。除此之外,對偶性還有另一個重要的結果。過去研究弦論的人發現了五種不同的弦論,現在卻發現這些看似不同的弦論,其實互為對偶。換句話說,我們只有一個理論,但它有五種不同的表示方法。這個唯一的理論,現在被稱為M理論。M代表mistery、mothermembrane。從第二次革命至今,弦論一直有持續的快速的進展,無疑地已成為高能物理研究的主流之一。

(四) 現況與展望:

造成第二次革命中對偶性的研究可以突飛猛進的原因之一,是發現了弦論中除了一維的弦之外,還有其他維數的物體。要了解這一點,必須先介紹「孤立子」(soliton)的概念。孤立子最早是在水中被發現。水是由水分子所組成,水分子的振動形成水波。大部分的水波生成之後會慢慢消退,但是某些特殊形狀的水波可以維持不變一段很長的時間,這種水波即所謂的孤立子。曾有人跟隨一個渠道中的孤立子行進數英裡,而孤立子仍幾乎保持不變。場論中,基本粒子的某些特殊集體振動形式也會形成孤立子。孤立子夠小時,看起來也像一個粒子,但是弦論中有許多種不同的孤立子,各有不同的維數。有趣的是,雖然在一個理論中基本粒子和孤立子截然不同,但是某一理論中的孤立子可能對應到其對偶理論的基本粒子,而基本粒子卻對應到孤立子。因此,弦論中一維物體的獨特角色被淡化了,各種不同維數的物體地位平等地存在於弦論之中。

弦論的預測之一,是時空的維數為十維。雖然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時空只有四維,但理論物理學家已有許多方案可以解釋為何十維的時空看起來可以像是四維的。可能之一,是多出的六維縮得很小,所以沒被觀測到。另一個可能,是我們其實活在一個四維的孤立子上。有趣的是,時空的維數可以是弦論的預測之一;過去從未有過這樣的理論。但另一方面,有另一個弦論的對偶理論,它的時空是十一維的。(這個理論也是M理論的一種表示方式。)這是因為時空的形狀及維度,要看我們如何定義其測量方法才有意義;不同理論中的時空定義不一定恰好相同。

弦論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是計算出某些(特別簡單的)黑洞的亂度。雖然霍金(Hawking)很久以前就預測出黑洞亂度的公式,但因為缺乏一個量子重力理論,無法真的根據亂度的定義直接算出結果。另一個量子重力理論應有的性質-全像原理(也與霍金的黑洞亂度公式有關),最近也在弦論中得到實現。有關於量子重力學的更基本也更有趣的問題是:時空到底是什麼。在弦論中,時空所有的性質都可以從理論中推導出來。在一些假想的情況中,時空的性質可以和我們的經驗大不相同。事實上,在大爆炸初期,時空的性質很可能的確非常不同。根據量子力學,要探測小尺度時空內的現象,必然伴隨著大的能量不確定性,而根據廣義相對論,這會造成時空結構上大的不確定性。結果是,一般經驗中平滑的、由無線多點構成的有關時空的概念,不可能在接近普朗克尺度(約10^(-37) m)時適用。數學上一般的幾何概念對普朗克尺度下的時空並不適用。數學上所謂的「非交換幾何」,是古典幾何的一種推廣,有可能可以用來描述普朗克尺度下的時空。近來在弦論中已經發現一些假想情況中的時空的確可以用非交換幾何來描述。

雖然弦論的研究至今不能告訴我們為何電子是如此重,或計算出任何當今技術可及之實驗結果,但是因為它要解決的問題是如此複雜困難(例如要了解為何宇宙中有這些物質和交互作用、為何時空是四維的等等),而且因為沒有其他任何一個理論在這個目標上的進展可與之比擬,弦論無疑地仍是值得繼續努力研究的方向。[2001/2/3]

作者:賀培銘,台大物理系教授,本文原載:https://web.mit.edu

人文科學研究方法 - 學習専題 1

人文科學研究方法 - 學習専題 2

人文科學研究方法 - 學習専題 3

人文科學研究方法 - 學習専題 4

相關:互聯網弦論

Comment by 思潮 庫 on August 19, 2024 at 12:26pm

張黎《 接受美學》

接受美學又稱接受理論、接受研究,是60年代以來西方文學研究中的一種新興的方法論。它作為一個獨立的學派,出現於本世紀60年代中期,首倡者是西德的康茨坦斯大學教授漢斯·羅伯特·堯斯,他的《文學史作為文學科學的挑戰》(Literary History as a Challenge to Literary Theory——Hans Robert Jauss)一文,被認為是接受美學形成一個獨立學派的宣言。

接受美學注意到了為過去的文學理論所忽視的一個基本事實,即文學作品是為了讀者閱讀而創作的,它的社會意義和美學價值,只有在閱學過程中才能表現出來。用接受美學的表述方式,即一部作品的發生史結束以後,進入接受過程(或影響史)之前,還不能算最後完成。例如一部小說在未經讀者閱讀之前,只不過是疊印著鉛字,經過裝幀的紙張,就象一部電影在與觀眾發生關係之前,只不過是一堆正片膠卷,接受美學研究者認為,一部文學作品不僅為讀者創作的,而且它也需要讀者,才能使自己成為一部真正的作品。

Source: Ling Nong


聯系到前面提到的接受美學把文學比為一個過程的觀點,可看出,這個過程是由於兩部分構成的,其一是作者——作品,即創作過程;其二是作品——讀者,即接受過程:這兩個過程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文學過程,即作者——作品——讀者。梅拉赫稱它為「動力過程」,在第一過程中,作者賦予作品發揮某種功能的潛力;在第二過程中,由讀者來實現這種功能潛力。

在傳統的文學理論中,歷來有文學的教育功能與娛樂功能之說,不管哪種功能,都不能由作品自身實現,都需要由讀者在接受過程中實現,實現這些功能的過程,就是作品獲得生命力的過程,是它最後完成的過程。

接受美學認為,讀者在上述「動力過程」中不是被動的反應環節,它本身也是主動的,具有推動文學創作過程的功能,他不僅是實現作品功能潛力的主體,而且也是推動新的文學創作的動力。因此,不能把文學過程簡單地設想成,作者為讀者創作作品, 作品對讀者發生影響。還應看到,在實際的文學過程中,讀者創造作家,影響作家的創作,它是推動文學創作,促進文學進展的一個決定性因素。

研究文學的接受總是同研究文學的影響分不開的。接受是從讀者這方面來說的。影響是從作品這方面來說的。文學接受的全過程,必然包括兩方面。因此,接受美學往往又被稱為接受——影響美學。

另外,文學作品在社會和個人身上產生的影響,一旦用語言和文字表達出來,又會反過來影響作者,影響文學創作過程。所以接受美學認為接受活動和讀者是新的文學創作過程的推動力,這是接受美學之所以把讀者及其接受活動視為文學研究從不可少的研究對象的重要依據。

接受美學目前尚處在多元化的發展過程之中,上面介紹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主張,主要是以瑙烏曼( Manfred Naumann )為首的東德學者的部分主張, 兼及西德和蘇聯學者的某些主張。從總的來說,接受美學研究尚處於理論思維的過程中, 接受美學研究者所提出的這些問題,無疑為文學研究開辟了新的領域,提出了從新的角度考察文學現象的方法。這種方法傾向於對文學(包括藝術)作總體考察、綜合分析,這是當前許多學科中新興的方法論的共同傾向。

(鍾健摘自《百科知識》84.9.;張黎《 接受美學》;本文源自©️《美術思潮》試刊號-19850105發表 1985-01-05)

Comment by 思潮 庫 on August 16, 2024 at 1:21pm

英伽登(Roman Ingarden)

英伽登(Roman Ingarden,1893.2.5—1970.6.14)當代波蘭哲學家,現象學美學的主要代表。

英伽登早年受教育於裡沃夫、哥廷根和弗賴堡等大學,曾師從現象學運動創始人胡塞爾。1918年取得博士學位回國,然後在大學教授哲學。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改任中學老師。二站結束後返回克拉克夫城,主持克拉克夫大學哲學講座,1940年到1956年期間輟教專事研究,1956年復職,1970年卒於故鄉波蘭克拉克夫城。

他的著作有:《文學的藝術作品》(1931)、《對文學的藝術作品的認識》(1937)、《藝術本體論的研究,音樂、繪畫、建築、電影》(1962)、《體驗、藝術作品與價值》(1969)以及陸續發表的三卷本哲學著作《關於世界存在的爭論》。其中《文學的藝術作品》最著名,是現象學美學的代表作。

英伽登對胡塞爾的意向性理論作了精深研究,並接受這一理論。認為現象學強調意識主體與被意識客體之間的關系結構的意向方式問題,有重要意義,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自己由物質、形式、存在三方面組成的本體論,確立自己的理論研究方向:緊緊圍繞意向性對象,進行本體論研究。英伽登在認識論上基本遵循胡塞爾的思路,即把「意向性」作為自己哲學、美學研究的重要概念,但在本體論上卻與之相反,而趨向實在論。正唯此,英伽登對本體論十分重視,認為本體論研究應先於現象學研究。

英伽登在藝術本體論研究中,接受胡塞爾學說中的可取部分。首先,他直接從作品本身出發,強調藝術作品的本體論地位,從而建立起自己的現象學美學和文藝理論;其次,他將現象學「還原」方法運用到美學研究上,對藝術作品的本質結構和審美經驗的完整過程加以描述;再次,他強調意識的意向性活動,將藝術看作是純意向性客體,將藝術活動看作純粹意向性行為,但同時,他又不同意胡塞爾否定有獨立於主體意識的客觀對象的說法,而堅持作品盡管是一個意向性對象,但也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客體。因為,藝術作品本體同觀者意識的「具體化」既相聯系,又有本質不同。

在本體論上把文學作品的存在方式界定為「意向性客體」之後,英伽登對文學作品的藝術結構進行詳細分析。他認為,文學作品是由四個異質的層次構成的一個整體結構。這四個層次是:一,語音和更高級的語音組合層次;二,不同等級的意義單元層次;三,再現的客體層次;四,圖式化觀相層次。他這樣做的目的是想說明「什麼是文學作品的基本結構和方式」,這種研究方式與現象學理論是相合拍的。

英伽登在晚年還集中研究了文學作品中的「美學質素」問題。認為「美學質素」就是美學中的形而上學性質:崇高、悲愴、恐懼、震驚、哀憫、神聖、嫵媚、平和等。此外還有一種「藝術質素」,即:復雜、明澈、清晰等。這兩種質素構成文藝作品「中性骨架」的最主要內容。

有人把英伽登比作現象學中的摩爾,兩人之間確有類似的學術風格。英伽登的學說被西方美學界看成本世紀最重要的美學貢獻之一,其恰當的美學史定位應在於西方美學從古典向現代過渡的重要環節之一。

http://www.semiotics.net.cn

Comment by 思潮 庫 on August 1, 2024 at 8:38pm


世界的本源是什麼,哲學應該是學問,還是生活

貢布里希在談藝術史的時候說:其實沒有藝術,只有藝術家。同樣,在哲學這回事上,我們也可以說:沒有哲學,只有哲學家。

《哲學100問》,是一本談論西方哲學史的書,里面羅列了從古希臘到黑格爾的38位哲學家。

這麼多人,一定很複雜嘍!其實只要掌握了主線,入到這個門里去並不難。

作者書傑把西方哲學史分成四個大的部分,分別是古希臘哲學、中世紀基督教哲學、17到19世紀的近代哲學,還有德國古典哲學。

別看歷史上林林總總的哲學家那麼多,把它們歸到這四個不分里去,自然就建立起一個西方哲學體系了。

好了,我們首先來到了古希臘哲學

首先上場的,是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這三個人嗎?

不是,並不是,雖然這三個人幾乎代表了古希臘,但他們的輝煌,需要有前人打下基礎。

哲學誕生之前,人們用神話解釋世間萬物,有海神、山神、天神、愛神,各種各樣的神。

哪一年太平順遂,要感謝眾神護佑;哪一年災禍橫行,保不准是哪位神發怒了。

希臘人講神話故事正講得起勁兒,哲學之父泰勒斯閃亮登場。

他上來就是一聲棒喝:我們人類應當有點兒出息,不要再神神鬼鬼的了,在我看來,水才是萬物的本原,萬物由水而來。

難免有人覺得,泰勒斯的說法比較幼稚,水怎麼能形成萬物呢?但他把解釋世界的權力,第一次從神手里拉回到人手里。

單憑這點,人家就是當之無愧的西方哲學之父。

後來,他的後來者發展了他的學說,在水之外,還加了三個元素,提出水、火、土、氣,是構成是世界的四個根本元素。

我們要注意,他們這一派叫做自然哲學,通過觀察自然去探索世界,給出解釋。

自然哲學的集大成者叫德謨克利特,他有點返璞歸真的意思,提出了著名的「原子論」。這個原子不是物理學上的那個原子,而是哲學上的一個概念。

德謨克利特說,把東西分割分割再分割,一直分到不能再分了,最後得到的那個東西,就是原子——萬事萬物,都由原子而來。(下續)

Comment by 思潮 庫 on July 31, 2024 at 3:49pm

哲學誕生之初,從兩個角度探索世界的本源問題,一個呢就是自然角度,我們剛才講到的自然學派,就在這個方向使勁兒。

另一個角度,叫形而上學,這個詞聽起來就抽象,讓人犯迷糊,確實,它的特點就是抽象。

什麼是形而上學?通俗地說,就是事物背後那個終極實在的東西、最為本質的東西,類似中國哲學中的「道」,「道」左右著萬事萬物生息變化。

古希臘早期,鼓搗形而上學的主要是畢達哥拉斯學派,奠基人自然是畢達哥拉斯,他認為,萬物的本原是數,數字的數。

舉個例子,把5個蘋果和5個梨放在一起,它們有什麼共同點?

很顯然,都是5個。這個「5」就是不同事物之間共有的概念,共通的地方。

畢達哥拉斯說,整個光怪陸離的世界,本原就是樸素的數。嗯,確實比自然學派抽象多了。

他的後來者接著提出了「存在論」等一些思想,把形而上學的研究一再擴大。

同一時期,智者學派在古希臘逐漸壯大。智者學派有著強烈的人文精神,代表人物普羅泰格拉說:人是萬物的尺度。

無論自然學派還是畢達哥拉斯學派,他們都在探究外面的世界,試圖找出物質本原、找出一個終極的東西。

但智者學派說,你看天空是這個樣子,他看天空卻是那個樣子,沒有哪兩個人看到的東西完全一樣,所以哪有什麼終極,哪有什麼本原,一切以人為准則,人是萬物的尺度。

智者學派確確實實看重人的價值,但同時,這伙人是不折不扣的懷疑主義者,不相信有任何可靠的知識和理論。

馬上,蘇格拉底登場了,他站在智者學派的對立面,堅定地追求知識、追求真理。

蘇格拉底和智者學派同樣關注人,不同的是,智者學派把人視為孤立的個體,蘇格拉底則試圖找出心靈世界的普遍法則,比如說什麼是正義、什麼是道德、怎樣才是愛國等等。

他有一句名言:認識你自己。

據說,蘇格拉底總是天亮前就起床,跑到街上和人聊天,他聊天是有套路的,上來先問別人一個大問題,比如「什麼是正義?」

對方一旦回答,他就指出人家的漏洞,再追問,追問完了還要問。他稱這套方法為「思想的助產術」,引導對方接近真理,得出智慧。

但很多時候,別人都崩潰了,蘇格拉底還在問,這讓他的人緣很一般。

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以被告身份上了法庭,罪名有兩個,一是不信奉雅典的神,二是到處問問題,有蠱惑青年的嫌疑。

人民陪審團一共500人,竟然360票要他死!學生們勸他逃走,但蘇格拉底堅持服下毒酒受死。

蘇格拉底死的時候,他的學生柏拉圖29歲。

柏拉圖很受刺激,因為雅典人竟然把最高貴的人處死了!民眾怎麼這麼愚蠢!他決心好好研究哲學,給希臘人帶來智慧,使國家「至善」。

柏拉圖提出了著名的「理念論」,他大手一揮,把世界分成了兩部分,現實世界和理念世界。

現實世界可以直接感受到,比如說山川大海、動物植物;而理念世界,則需要自己去領悟,比如說你觀察了大量事物之後,得到的抽象數學知識。

在數學知識之上,還有更高級的「本原」,這是一種純粹的哲學的知識,統攝一切。

柏拉圖經常用太陽來比喻最高級的理念世界,在他看來,哲學家的使命就是追求太陽,追求善。

在這個基礎上,他提出了「哲學家王」的主張,指出統治者應當是哲學家。

不是因為哲學家自己要當王,而是對國家和公眾來說,哲學家當王是最好的選擇,最符合公眾的利益。

此外,柏拉圖辦了雅典學園、寫了《理想國》,他談論愛情,還留下一個詞,叫「柏拉圖式戀愛」,他是古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

如果希臘哲學到他這里終止了,光輝也足以照耀萬年。

不過,亞里士多德不打一聲招呼就來了,古希臘哲學註定要更上一層樓。

亞里士多德雖然在柏拉圖的學園求學,但他的風格,和老師柏拉圖很不一樣。

很多人說,看看柏拉圖留下的東西——理念論、理想國、精神戀愛,就知道這個人一定很浪漫,對世界充滿溫情的遐想。

而亞里士多德相反,他像個一板一眼的科研工作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根基叫「實體哲學」,這套東西和他老師的主張很不對口。

我們前面說過,柏拉圖認為現實世界背後有一個獨立的理念世界,而亞里士多德認為,理念不能獨立出來,更不能組成一個世界。

因為理念不能自己跑出來,只能待在實體的東西里。

亞里士多德是一個百科全書式的人物,在物理學、邏輯學、文藝學、政治學、倫理學方面都有建樹。

注意,那時候並沒有這麼多清晰的名詞,並沒有劃分出這麼多學科,這些知識,都可以叫哲學。

物理學知識、數學知識、政治學知識,當時都叫哲學知識。

Comment by 思潮 庫 on July 30, 2024 at 8:14pm

德謨克利特說,把東西分割分割再分割,一直分到不能再分了,最後得到的那個東西,就是原子——萬事萬物,都由原子而來。

哲學誕生之初,從兩個角度探索世界的本源問題,一個呢就是自然角度,我們剛才講到的自然學派,就在這個方向使勁兒。

另一個角度,叫形而上學,這個詞聽起來就抽象,讓人犯迷糊,確實,它的特點就是抽象。

什麼是形而上學?通俗地說,就是事物背後那個終極實在的東西、最為本質的東西,類似中國哲學中的「道」,「道」左右著萬事萬物生息變化。

古希臘早期,鼓搗形而上學的主要是畢達哥拉斯學派,奠基人自然是畢達哥拉斯,他認為,萬物的本原是數,數字的數。

舉個例子,把5個蘋果和5個梨放在一起,它們有什麼共同點?

很顯然,都是5個。這個「5」就是不同事物之間共有的概念,共通的地方。

畢達哥拉斯說,整個光怪陸離的世界,本原就是樸素的數。嗯,確實比自然學派抽象多了。

他的後來者接著提出了「存在論」等一些思想,把形而上學的研究一再擴大。

同一時期,智者學派在古希臘逐漸壯大。智者學派有著強烈的人文精神,代表人物普羅泰格拉說:人是萬物的尺度。

無論自然學派還是畢達哥拉斯學派,他們都在探究外面的世界,試圖找出物質本原、找出一個終極的東西。

但智者學派說,你看天空是這個樣子,他看天空卻是那個樣子,沒有哪兩個人看到的東西完全一樣,所以哪有什麼終極,哪有什麼本原,一切以人為准則,人是萬物的尺度。

智者學派確確實實看重人的價值,但同時,這伙人是不折不扣的懷疑主義者,不相信有任何可靠的知識和理論。

馬上,蘇格拉底登場了,他站在智者學派的對立面,堅定地追求知識、追求真理。

蘇格拉底和智者學派同樣關注人,不同的是,智者學派把人視為孤立的個體,蘇格拉底則試圖找出心靈世界的普遍法則,比如說什麼是正義、什麼是道德、怎樣才是愛國等等。

他有一句名言:認識你自己。

據說,蘇格拉底總是天亮前就起床,跑到街上和人聊天,他聊天是有套路的,上來先問別人一個大問題,比如「什麼是正義?」

對方一旦回答,他就指出人家的漏洞,再追問,追問完了還要問。他稱這套方法為「思想的助產術」,引導對方接近真理,得出智慧。

但很多時候,別人都崩潰了,蘇格拉底還在問,這讓他的人緣很一般。

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以被告身份上了法庭,罪名有兩個,一是不信奉雅典的神,二是到處問問題,有蠱惑青年的嫌疑。

人民陪審團一共500人,竟然360票要他死!學生們勸他逃走,但蘇格拉底堅持服下毒酒受死。

蘇格拉底死的時候,他的學生柏拉圖29歲。

柏拉圖很受刺激,因為雅典人竟然把最高貴的人處死了!民眾怎麼這麼愚蠢!他決心好好研究哲學,給希臘人帶來智慧,使國家「至善」。

柏拉圖提出了著名的「理念論」,他大手一揮,把世界分成了兩部分,現實世界和理念世界。

現實世界可以直接感受到,比如說山川大海、動物植物;而理念世界,則需要自己去領悟,比如說你觀察了大量事物之後,得到的抽象數學知識。

在數學知識之上,還有更高級的「本原」,這是一種純粹的哲學的知識,統攝一切。

柏拉圖經常用太陽來比喻最高級的理念世界,在他看來,哲學家的使命就是追求太陽,追求善。

在這個基礎上,他提出了「哲學家王」的主張,指出統治者應當是哲學家。

不是因為哲學家自己要當王,而是對國家和公眾來說,哲學家當王是最好的選擇,最符合公眾的利益。

此外,柏拉圖辦了雅典學園、寫了《理想國》,他談論愛情,還留下一個詞,叫「柏拉圖式戀愛」,他是古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

如果希臘哲學到他這里終止了,光輝也足以照耀萬年。

不過,亞里士多德不打一聲招呼就來了,古希臘哲學註定要更上一層樓。

亞里士多德雖然在柏拉圖的學園求學,但他的風格,和老師柏拉圖很不一樣。

很多人說,看看柏拉圖留下的東西——理念論、理想國、精神戀愛,就知道這個人一定很浪漫,對世界充滿溫情的遐想。

而亞里士多德相反,他像個一板一眼的科研工作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根基叫「實體哲學」,這套東西和他老師的主張很不對口。

我們前面說過,柏拉圖認為現實世界背後有一個獨立的理念世界,而亞里士多德認為,理念不能獨立出來,更不能組成一個世界。

因為理念不能自己跑出來,只能待在實體的東西里。

亞里士多德是一個百科全書式的人物,在物理學、邏輯學、文藝學、政治學、倫理學方面都有建樹。

注意,那時候並沒有這麼多清晰的名詞,並沒有劃分出這麼多學科,這些知識,都可以叫哲學。

物理學知識、數學知識、政治學知識,當時都叫哲學知識。

Comment by 思潮 庫 on July 30, 2024 at 7:56am

那現代意義上的哲學知識,那時候叫啥?

亞氏的弟子也發現了,這些高度抽象的知識不好歸類,歸到哪兒都不合適,索性放到了物理學後面,起了一個略顯粗糙的名字,叫「物理學之後」。

亞里士多德的學問傳到我們這兒,碰到一個問題,該怎麼翻譯這個「物理學之後」呢?確實傷腦經。

《周易》里有一句話,叫「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形而下者」,是那些實實在在的東西;「形而上者」,則形容那些看不見的道理,所謂「道」,玄之又玄,存在於萬事萬物之中。

借用《周易》里的這句話,學者們把亞氏的「物理學之後」翻譯成「形而上學」,才有了這個哲學上的重要名詞。

稍微總結一下,古希臘哲學從開端到興盛,簡單來看,就是自然哲學轉向了形而上學,兩者的出發點都是觀察世界,但思考得越來越深、越來越廣。

古希臘三賢之後,哲學由盛轉衰,他們的後來者不再關心世界本質,不再關心國家、城邦、社會。

只關注自己,關注怎麼樣才能活得更好、更幸福。這種環境下,享樂主義、禁慾主義、懷疑主義相繼冒頭。


再往後看,是漫長的中世紀,在這時期,基督教牢牢把握了對世界的解釋權。我們也來到了這本書的第二個部分,中世紀基督教哲學

基督教的教義強調了三個學說。

一是上帝創世說,上帝創造了宇宙萬物,耶穌是人們的救世主。

二是原罪救贖說,亞當和夏娃偷吃了禁果,這是人類的原始罪過,需要耶穌救贖。

三是天堂地獄說,天堂是生命存在的圓滿狀態,而地獄是罪過的結局。

這些宗教學說強調的是信仰,信眾必須堅信這些東西,而哲學呢,強調理性地去思考,強調理智,這兩個東西本質上是衝突的!

但有一些信仰基督的人,他們有知識、有文化,用哲學方式來為基督教辯護,這就是基督教哲學。

基督教剛誕生的時候,羅馬人信奉的是多神教,基督教還是他們迫害的對象,不過後來,基督教一步步壯大,公元4世紀初,成了羅馬帝國的合法宗教,到了4世紀末一躍成為國教。

在這中間,哲學家的作用相當大,他們被稱為教父,向信眾解釋宗教學說。

比如有一位奧古斯丁,年輕時熟讀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後來皈依基督教。

他說:「世界上就只有兩座城,一座是『塵世之城』,這里的人過著肉體生活,是撒旦的國度。另一座是『上帝之城』,這里的人過著靈性生活,是上帝的選民,會得到救贖。只有向善,才能到達『上帝之城』,才能得到上帝的拯救。」

奧古斯丁這一派叫做教父哲學(patristic philosophy),他們奠定了基督教的理論基礎。

說白點兒,就是經過他們解釋之後,宗教學說更加融洽,更加自圓其說了。他們編織一個穩固的理論體系,再把故事講好。

信眾被他們吸引過來,加入教會,只需要虔誠信教,積極向善,祈禱死後升上天堂,就可以了,別的也不用多想什麼。

過了幾百年,出現了另一派,叫經院哲學,相對來說,經院哲學更強調邏輯和理性。

舉個例子,在教父哲學那里,它直接告訴你信仰上帝,才能得到救贖,因此去信仰上帝吧。

而在經院哲學這里,多了一步,首先你得讓我相信上帝確實存在啊,否則我怎麼信仰?

面對質疑,經院哲學也給出了解釋:站在海灘上,你能看到船帆在動;為什麼船帆在動?因為船在動;為什麼船會動,因為海在動。類似的例子還能舉上無數個。

他們說,物體動了,是有其他物體推著它在動,把這個過程無限回溯下去,你會找到一個原始的動力、最終的動力!它就是上帝,萬物的推動者。

歸根到底,無論教父哲學還是經院哲學,它們都是為神學服務的。有句話說得很有意思,在基督教的大前提下,「哲學是神學的婢女」

在基督教的大前提下,哲學只能圍著神學轉,沒什麼地位。

教會壟斷了解釋世界的權力,不許信眾質疑,這樣下去能成嗎?當然不成。

1313年,天主教會開始在歐洲兜售「贖罪券」,讓信眾花錢來買。教士宣稱:只要你的錢幣落進錢櫃叮當一響,靈魂就能直飛天堂!

漫長的中世紀過去,令人激動的文藝復興終於來了,哲學的中心,也從信仰轉到了理性。我們也迎來了第三部分的內容:近代理性主義哲學。

這個時期,哲學大家輩出,隨便舉一舉,都是如雷貫耳的人物,比如培根、笛卡爾、斯賓諾莎、洛克、休謨、伏爾泰等等。

別看人數眾多,他們大致分成兩派,英國經驗論和大陸唯理論。

這兩個派別都反駁中世紀的經院哲學,肯定人的價值,標榜理性主義,這是他們相同的地方。

那區別呢?他們的區別在於對一個問題的回答——人們怎樣獲得確定的知識?

有人認為是靠經驗得到的,比如眼睛看、耳朵聽,這伙人以英國人為主,所以叫英國經驗論;還有人認為是靠理性推理得來的,以歐洲大陸的人為主,所以叫大陸唯理論。

英國經驗論的開山鼻祖是培根,他的一句名言經常掛在學校的牆上——「知識就是力量」。

這句名言不僅是培根的哲學觀點,也是當時工業革命的一種思想反映,英國人依靠科學知識,在工業革命中解放了生產力,爆發了巨大的能量。

Comment by 思潮 庫 on July 29, 2024 at 11:14pm

(續上)如何獲得知識?培根提出了經驗歸納法。

說得簡單點兒,我們看到一隻天鵝是白的,兩隻天鵝是白的……一直到一百隻天鵝都是白的,由此得出結論:天鵝都是白的。

再比如,前天太陽東升西落,昨天太陽東升西落,今天太陽還是東升西落,由此得知:太陽總是東方升起、西方落下。

當然,歸納法並不總是這麼簡單,培根在他的書里說,如果他要研究「熱」這個現象,就要考慮多種因素。

比如,太陽和蠟燭既有光又有熱,螢火蟲有光沒有熱,還有摩擦手掌也能發熱。像這樣盡可能多地收集材料,不斷試錯,不斷比較,最後才能得到確定的知識。

培根的後來者,有霍布斯、洛克、貝克萊、休謨,他們接著討論物質、觀念、存在,甚至提出了社會契約論和三權分立。

另一邊兒的大陸唯理論,這一派的開山鼻祖是法國人笛卡爾。這個人很倔,什麼都不相信,什麼都要懷疑。

他覺得感覺啊經驗啊這些東西不靠譜,這樣獲得的知識是不牢固的。

比如說吧,一枝筷子插在水里,看起來像是折斷了一樣,實際上並沒有斷;再比如一座方塔,近看是方的,遠看,竟然是圓的!

那麼這就是經驗論的局限。到後來,笛卡爾甚至連「1+1=2」都要懷疑!

笛卡爾懷疑神學、哲學、邏輯學,有什麼他不懷疑的嗎?有,只有一件事情笛卡爾不懷疑,那就是不能懷疑自己「正在懷疑」!

說得有點繞,其實就是不能懷疑思想本身。這就是笛卡爾的著名觀點「我思故我在」。這句話也經常掛在學校的牆上。

「我思故我在」字面兒是,我思考所以我存在,很多人也這麼理解,但並不怎麼對頭。

我們可以粗淺地理解為:我在思考,說明思考本身的確存在。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爾的第一原則,他的其他理論,都以這個為出發點。

笛卡爾的後來者有斯賓諾莎、萊布尼茨,他們討論邏輯演繹、精神和物質、自由和必然,強調用理性去認識這個世界。

接下來我們到了這本書最後一個部分,德國古典哲學,只討論一個人,康德。

康德生在18世紀的德國,那時候德國還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只有一點兒農業,和英國一比,真是有點兒窮。

但在文化上德國一點兒也不落後,音樂上有貝多芬、文學上有席勒和歌德、哲學上有康德和黑格爾。

德國人嚴謹刻板的特點,在康德身上展露無遺,他的人生,甚至能用乏味來形容。除了一次短暫的旅行,康德沒離開過家鄉,沒有結婚生子。

他生活得極有規律,起床、學習、午餐、散步、讀書、寫作、睡覺,這些活動都有准確的時間表。

例如,下午三點半是他的散步時間,鄰居一看見他從屋里出來,就知道三點半了。

康德的生活盡管簡潔,他的哲學卻以晦澀難懂著稱。

57歲,康德寫成《純粹理性批判》,給當時的哲學界帶來一場震天動地的革命。

他厲害在哪兒呢?以往的哲學,從古希臘,到中世紀,一直到近代,可以說兩千年的哲學都在討論一個話題:世界是什麼?我們該怎麼認識世界?

雖然觀點和主張各不相同,但林林總總的哲學家都遵循一個套路,那就是先有客觀實在,然後去尋找它背後的本質規律。

也就是說,主體是要去符合客體的,跟著客體走。

有時候,他們像在玩兒一種複雜的智力游戲,通過縝密的論證得出一個觀點,享受文字游戲帶來的快感。

但是康德來了,他來革命了。康德說,我們認識世界,為什麼非要主體符合客體,反過來不行嗎,客體符合主體。

這個轉變很了不起,打開了全新的哲學世界。

在那之前,上帝是西方人思想中根深蒂固的觀念,意味著絕對真理。

尼采後來說「上帝死了」。康德在他之前就定下了調子:反傳統,不把哲學當學問,而當成生活的一部分,當成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

康德也有一句話經常掛在學校牆上:世上有兩樣東西,我思考得越久,越是對它們敬畏,那就是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在康德之後,另一個德國人黑格爾站在了古典哲學的巔峰。

再往後,哲學走向了一個更為多元化的時期,叔本華、尼采、薩特、加繆、福柯,還有好大一幫人帶著他們的觀點過來。

他們更現代,寫小說、排戲劇,甚至進行社會活動,把哲學主張浸透到生活里。

從泰勒斯到康德,哲學家們其實沒有高下之分,沒有正確與錯誤,只是對世界的解釋不同,對生活的總結不一樣。

還有,這世界也許不需要太多的哲學家,不需要每一個人精通哲學。

但我們應該知道,東西方有哪些思想家,窮盡一生去思考,那些根本性的問題,就像公理與正義、自由與道德、個人與社會。

每一個日常生活當中的理所應當,背後都可能耗費了幾代哲學家的努力。(原題:世界的本源是什麼,哲學應該是學問,還是生活;見:2018-12-19 搜狐)

Comment by 思潮 庫 on July 23, 2024 at 4:02pm

十四行詩的拓撲學

......即便顯得有些遠離「事實」,我們也發
現,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確實異常精彩。

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集,宛若一個富饒繁
盛的花園。園中百花盛開,裝點著魅力無窮的隱喻世界。而這些隱喻,又是由各式各樣的奇珍異寶組成的。有花朵、花蕾、食物、香精、水仙、琴弦、時間的鐮刀、老樹枯葉、大小宇宙、構成和諧的數字和音符,有產生這些隱喻的各行各業,比如農耕、工業、作文賦詩、經濟、法律、軍事、天文學、宇宙論,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莎士比亞的這個大花園的做詩法,是從拓撲學心理學的隱喻方法,把各種意義粘貼、賦形到不同的幾何圖形上的。

拓撲學的基本思想是,物理的空間 (宇
宙) 是單數的,心理的空間 (宇宙) 是復數
的; 物理的空間在動力上是封閉的,心理的空間在動力上是開放的。因此,前認知的空間是單一、封閉、機械的,而認知視域內的空間是復數、開放、隱喻的。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構成的空間,是多維的、開放的、動態的、隱喻的,體現為多種原型,具體化為多種描繪概念的隱喻性認知圖形,同時,在一定范圍內,這
些圖形是等效的,它們共同說明、闡述和描繪一種概念,從不同的角度,表達同一個意義。

另一個方面,對於事物的認識途徑,在柏拉圖看來,首先是最高的相 (idea),萬物都是相的派生。

因此,為了把愛情寫得淋漓盡致,生動地
表達對愛情的觀點,莎士比亞采用了多種隱喻空間和物體來描述這種最高的相,①致使他描繪的愛情空間,具有隱喻性、多樣性、生動性、形象性、詩意性和深刻性。


注釋:

① 關於相論,參考汪子嵩等: 《希臘哲學史》,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 2 卷第 14 章,653-669 頁,第 16 章, 708-714 頁,第17 章,764-769 頁。該書的著者把通行的對柏拉圖的Idea譯為「理念」的做法進行了修繕,認為譯為「相」較妥。本文使用這種譯法,參見該書653-661 頁。

(羅益民,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拓撲學愛情觀,國外文學 2011年第2期 [總第122期])

Comment by 思潮 庫 on June 4, 2024 at 3:17pm

愛墾評註:叙根缘元點·永恆循環

愛墾評註:對照維柯的詩性哲學,如一個族群變不出新花樣,别的民族將入侵,以新方式恢復秩序,也有也是一種“循環”乎?

永恆循環(德語:Ewige Wiederkunft,也譯為永恆輪轉、永恆重現、永劫回歸)是指一種假定宇宙會不斷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循環的觀念,而且這種循環的次數不可理解,也無法預測。


歷史發展

永恆輪迴的觀念發源於古埃及時代,也是印度哲學的重要部分,在印度教和佛教中表現為輪迴理論。

在古希臘,畢氏學派和斯多葛學派等也接受和發展了類似觀點。

一些中美洲文明(如瑪雅和阿茲特克)也將輪迴視為其哲學和宗教中的核心觀念。

在西方,隨着古典文明的沒落及基督教的崛起,永恆輪迴的觀念被基督教神學世界觀所取代,即世界始於耶和華創世,並終於最後審判後歸於時間上無盡的天國。19世紀中期,歐洲物理學家認為如果時空無限,則相同形式的物質必然無限次重複。

叔本華在其著作中發展了這一觀點,但僅視之為物理概念,即物質以同一形式反覆出現於循環性的時間。尼采對永恆輪迴的概念進行了哲學反思,從而使這一概念再度復興於西方哲學。


斯多葛學派

斯多葛學派認為宇宙中所有事件曾在過去以同樣的形式出現無數次,未來也會如此,每個循環最後會復歸於火(conflagration),之後再繼續循環不已。

尼采

據尼采所說,他第一次獲得這個概念是在1881年的8月間在高山的森林中散步時,他承認他是受到赫拉克利特的變化理論的影響。他稱其為「虛無主義的最極端形式」[1],但也是超克虛無主義的方法。 以下是在他的著作中對此的描述:

「萬物方來,萬物方去,永遠的轉著存在的輪子。萬物方生,萬物方死,存在的時間永遠的運行。離而相合,存在之環,永遠地忠實於自己每一剎那都有生存開始,『那裡』的球繞著每一個『這裡』而旋轉,中心是無所不在的,永恆之路是曲折的。」[2]

「你們是永遠的存在著!永遠愛世界!而且向世界痛苦說:『去吧!但是還要回來!』因為,一切的快樂要求永恆。」[3]

「十字架上的上帝是對生命的詛咒,一個由生命尋找救贖的路標。酒神被斬成碎片是對生命的承諾:他會由毀滅中再生與回歸。」[4]


尼采認為永恆輪迴是他的「所有假說中最科學的」[1],雖然事實上並不科學。前提如下:宇宙間的能量是不滅的,而時間是無限的,有限的力在無限的時間中運行,必定能重複出現。但實際上這種機率是近乎零的,這使得他的永恆輪迴說缺乏科學上的根據。考夫曼對此的評論是:「永恆輪迴對尼采而言是一個觀念的成分小於一種體驗……他對自己第一次有這種體驗說得很多,因為對他而言那是一個拯救了其生命的時刻。」[5]


彭加勒

但也確有一種非常類似但較科學的輪迴觀。法國科學家和哲學家彭加勒論證了「龐加萊復現定理」(Poincaré recurrence theorem),在如果有足夠的時間,一個力學系統可以回復到初始狀態附近,但和尼采的問題同樣是已知宇宙的年齡和壽命可能沒有他想像的長。

參考文獻

《權力意志》55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3—康復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4—醉歌—10
《權力意志》1052
《Nietzsche》

(维基百科)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