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世界上有兩種花,一種花能結果,一種花不能結果,可它們同樣美麗,比如玫瑰,比如郁金香,它們在陽光下開放,雖沒有任何明確的目的,但這也就足夠了。這才是成功的境界,一種大智慧!」
愛因斯坦演奏莫扎特小提琴奏鳴曲
先來說說愛因斯坦與小提琴的三個故事
上個世紀初,有一個猶太少年,他做夢都想成為像帕格尼尼那樣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空就練琴,可是,就連他的父母都覺得這個可憐的孩子拉得實在太蹩腳了,完全沒有音樂天賦。 有一天,少年去請教一位老琴師。
琴師說:「孩子,你先給我拉一首曲子聽聽吧。」少年拉了帕格尼尼24首練習曲中的第3首,簡直破綻百出。一曲終了,老琴師沉吟片刻,問少年:「你為什麼特別想拉小提琴呢?」少年說:「我想成功,想成為帕格尼尼那樣出眾的小提琴演奏家。」老人又問道:「那你拉琴快樂嗎?」少年回答:「我非常快樂。」 於是,老琴師把少年帶到自家的花園裡,對他說:「孩子,你現在非常快樂,說明你已經成功了,對不對?
你拉小提琴的目的是為了成功,獲得快樂,而你現在已經是這樣,那又何必非要成為帕格尼尼那樣偉大的人?你看,世界上有兩種花,一種花能結果,一種花不能結果,可它們同樣美麗,比如玫瑰,比如郁金香,它們在陽光下開放,雖沒有任何明確的目的,但這也就足夠了。這才是成功的境界,一種大智慧!」
老人的一番話,讓少年恍然大悟。於是在後來的日子裡,少年不再對拉小提琴那麼狂熱了,只把它當作調節生活獲得快樂的一種活動。他做什麼事都變得從容冷靜起來,不再去刻意地追求成功了。
20年後,這個少年成了名震天下的物理學家。他就是影響世界的偉人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的母親波琳是一位多才多藝的鋼琴家,她也希望兒子也喜歡音樂,所以當愛因斯坦六歲的時候,她開始教他學習小提琴。不幸的是,起初,愛因斯坦討厭拉小提琴。他寧願建造他非常擅長的紙牌屋(他曾經建造了一個14層樓高的紙牌屋)或做其他任何事情。
當愛因斯坦13歲的時候,當他聽到莫扎特的音樂時,他突然改變了對小提琴的看法。隨著對演奏的新熱情,愛因斯坦繼續拉小提琴,包括他生命的最後幾年。
近七十年來,愛因斯坦不僅會因為在思考過程中陷入困境而對小提琴放松,他會在當地的獨奏會上進行社交游戲,或者加入即興團體,或在家中演奏聖誕頌歌。
愛因斯坦這位世界一流的科學家在童年時是個學習成績一塌糊涂的孩子。從小,他就被看成是個笨頭笨腦的孩子。他4歲時才開口說話,上學後也沒有變得聰明起來。學校的老師和校長都斷言:這孩子將來不會有什麼出息。到最後,他也認為自己是個「少見的笨孩子」,就像鄰居和長輩們說的那樣。他對這些眾口一詞的結論感到既惶恐又沮喪,對自己的前途和未來也沒有信心,甚至想退學算了。
不過他的父親——一名機電工程師從來沒有指責或抱怨過自己的孩子,反而千方百計地鼓勵他,讓他重新恢復信心,即使那個時候,大家都瞧不起他的孩子,孩子也自認為很笨。有一次,父親給他買了一盒積木做游戲。當他搭積木的時候,父親安排全家人都坐在他身邊,每搭好一層大家就開始鼓掌,掌聲熱烈而真誠,並大聲喝彩:「真棒啊!」 「搭得實在太好了!」 「這孩子真是能干啊!」 他的自信就在這些掌聲與喝彩聲中逐漸重新凝聚起來了。接著,他的父親開始教他學習小提琴,他父親雖然是個業余的小提琴演奏家,不過他拉得很好。他對愛因斯坦說,能夠治療人生的傷痛和絕望的最佳良藥就是音樂。愛因斯坦在父親的培養下很快顯現了自身的音樂才能,他的小提琴拉得十分出色,並開始經常登台表演。這時,大家完全改變了對他的看法,誇獎之詞就像雨點一樣撲面而來。這時候,父親總是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孩子啊,其實你非常優秀。不管何時何地,你都不能對自己失去信心。」
愛因斯坦的母親波琳是一位具有文化修養的賢慧母親。她愛好音樂,並是愛因斯坦的音樂啟蒙老師。有一次,母親坐在鋼琴前輕輕地彈著琴鍵,彈出的旋律就如潺潺的溪水。一曲結束,她回過頭一看,小愛因斯坦正歪著腦袋聽琴呢!他聽得是那樣的入迷。年輕的媽媽感到孩子有很強的音樂感。她很高興地對小愛因斯坦說:「瞧你一本正經的樣子。像個大學教授模樣!喂!親愛的小家伙。怎麼不說話呀?」小愛因斯坦沉浸在音樂的世界,不答一句話。那時他只有3歲。小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名字)從6歲開始正式學習小提琴。他那幼小的心靈就已經進入到幽美的旋律之中。
7年之後,他懂得了和聲學和曲式學的數學結構。他休會到演奏莫扎特作品的技巧和奧妙。琴弦和心弦一起共鳴了,他一生中的科學和藝術生涯也開始了。
愛因斯坦學習小提琴的技巧並不是通過正規的小提琴教程,而是通過莫扎特的奏鳴曲來學習的。他認為熱愛就是最好的導師,從此他愛上了莫扎特。小提琴也成了愛因斯坦科學生涯中的終身伴侶和歡樂女神。她為這位科學家驅散了憂郁和喧囂,驅走了混亂和邪惡,她為科學家增添了美麗與和諧。
音樂賦予我無邊的想象力
「如果我不是物理學家,可能會是音樂家。我整天沉浸在音樂之中,把我的生命當成樂章。我生命中大部分歡樂都來自音樂。」
「死亡意味著再也聽不到莫扎特的音樂了。」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正是音樂賦予我無邊的想象力。」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與音樂
13歲那年,愛因斯坦在閱讀康德的哲學著作時,無意中發現了莫扎特的奏鳴曲,從此便無法自拔,堅持自學小提琴,甚至形影不離。荷蘭物理學家艾倫·費斯特、德國最偉大的物理學家、量子論開山祖師普朗克常常以鋼琴與之合作。對於科學研究和小提琴,愛因斯坦作過一番總結:「音樂和物理研究起源不同,目標卻一致,就是追求表達未知。它們方式不同,但相互補充,在這個充斥人造形象的世界中尋找避難所。這個避難所可以是音符,也可以是公式:我們在那裡賓至如歸,並獲得超越日常生活的安定。」
愛因斯坦與小提琴
音樂是愛因斯坦的最大愛好,伴隨他度過了70余個春秋。他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家,也能熟練地彈奏鋼琴。他外出時總是帶著心愛的小提琴,並且常常想起鋼琴的琴鍵。他曾不經意地考慮過做一個職業小提琴手,並數次說過,如果他在科學上不成功,他會成為一個音樂家。他幾乎沒有一天不拉小提琴,而且常有鋼琴伴奏,演奏奏鳴曲和協奏曲。他喜歡室內音樂,同傑出的音樂家一道演奏三重奏和四重奏。他的音樂朋友和合作者很多,有時演奏完全是不拘形式的。與音調、音色已預先調好的、結構復雜的鋼琴相比,只有四根弦的小提琴的兩個相鄰音階之間沒有清楚的界限,其音響、振動、音質在很大程度上由演奏者自己把握,因而特別適合於表達個人內心的隱秘世界。
((湃客:田藝苗的田 2021-11-17;文章來源 | 美橋音樂 每晚古典音樂會 圖 | 網絡;整理編輯 | 田藝苗的田)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6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2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2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