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Urry·觀光客的凝視
『Tourist Gaze』和『Staged Authenticity』一樣,是旅游社會學最著名的概念。同名書籍出版於1990年,2002年再版,2011年出版叫做Tourist Gaze 3.0。這個書名,就充分反映了John Urry的個性:學術和業界,誰也不落下,傳統與時尚,我志在兼得。想想Dean Mac Cannell的the tourist副標題叫做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一看就仍是在經典社會學框架內。真有意思。
我只看了3.0,對於『tourist gaze』之前的理解在各種文獻中接觸到,無非是借福柯的gaze來寫旅游者,觀光客的凝視是社會建構而成,觀光經驗的建構來自符號的消費與收集,觀光客的凝視是符號化的凝視,有浪漫的/個人的,也有集體的。Urry 特別強調了旅游中的視覺經驗(vision),更強調gazer- gazee之間社會權力關係的操作(operate)與展演(display/performance)。所以我在看3.0之前的預估是,這會是本很理論的書。但結果,我更願意用「接地氣」來形容。對於Giddens和Urry的閱讀,對「好的英國學者是什麼樣的氣質」有些直觀感受,非常經驗主義,非常實用,但是不至於沒有反思,庸俗或者沒有關懷,但是你要想在裡面找到「激情,想像力,創造力」是會失望的,大概這樣。
3.0的前言裡有兩個值得注意的地方,第一是他提了1990,2002以來,到第三版2011年,「旅游」在世界范圍內有幾個新趨勢,1)旅游一則是現代人反思的方式(通過旅游反思),一則本身變成了反思的對象;2)亞洲(特別是中國)的中產游客數量劇增,對整個全球旅游業的圖景有影響,(p25中國90年代出現的西方世界主題公園和21世紀越來越多的在全世界的中國游客);3)圍繞旅游的象征signs制造仍然更加關注;4)販賣「生活方式」的跨國公司(brand producers, Nike,Gap, easyJet, Body Shop, Hilton, Starbucks, p28)以更深刻的方式繼續影響著旅游業。之所以出現這幾個趨勢,我自己的理解是,一則是旅游與日常生活關係更緊密,界限更模糊(increasing similarities between behaviours that are 『home』 and 『away』),「儀式化」程度降低;二則是互聯網的出現和全球化進程的深入,以下還會涉及。(作者:讓我想個名字,Tourist Gaze 3.0 讀後,2014-11-20 豆瓣)
延續閱讀
《旅人的凝視》
家居旅行·符號消費IP
札哈哈蒂:房子能浮起來嗎?12
陳明發的詩《夜雨》
文創庫
第二個值得注意的,是3.0較之前兩版的增刪,主要是對新趨勢和『tourist gaze』這個理論提出受到的批評/挑戰的回應。套用原話,the concept of the tourist gaze receives mor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 including its 『darker』 sides,具體指p15: power relations between gazer and gazee within tourism performances, different forms of photographic surveillance and the changing climates that the global tourist gaze seems to generate) . Three new chapters examine the tourist gaze in relation to photography and digitization, recent analyses of embodied performances within tourism theory and research, and the various risks of tourism.
所以3.0共有九章,分別是theories,mass tourism,economy,working under gaze, changing tourist culture, vision and photography, place, building and design, performance, risk and future。下面主要是就每章的核心問題和對我的研究有價值的點展開探討。
第一章Theory.首先還是介紹了為什麼要用『gaze』這個詞,『highlights that looking is a learned ability and that the pure and innocent eye is a myth』。把「個人行為」背後的「社會機制」揭露出來,是所有社會學研究的第一步。Urry說『to depict vision as natural or the product of atomized individuals naturalizes its social and historical nature, and the power relations of looking』。但是真的,我看完整本書,都沒覺得他對power relation的分析有很多,多透徹,在他的體系裡,這不是重點。甚至,從p97 we have so far conceptualized the tourist gaze as being distinct from other social activities and occurring at particular places for specific periods of time這句話來看,他其實是把tourist gaze等於tourism的。
而且,他應該也不想把自己變成一個馬克思主義者,在關於「mass tourist」(more or less emptied of meaning, a commercialized cliché)是不是只會消費,是不是cultural dope的問題上,他也用了福柯彌散的權力觀,甚至Fiske的文化觀,這個跟MacCannell始終批判的立場完全不同。
「旅游」的社會意義一則體現在越來越龐大的人群,即從individual travelers to 『mass society tourist』,從而圍繞旅游業發展出來一套成熟完整的系統,或者說,這套系統也是現代社會有機部分。Urry為「大眾旅游」的出現劃定的1840年特別有意思,在此之前,『travel was expected to play a key role in the cognitive and perceptual education of the male English upper class』.18世紀的英國,人們有一年一度休假,去做生意也去countryside度假,,但是19世紀以前,除了上層,很少有人(中下層)為了做生意或工作以外的原因出門。p6:…it is this which is the central characteristic of mass tourism in modern societies, namely that much of the population in most years travels somewhere else to gaze upon it and stay there for reasons basically unconnected with work.換言之,旅游行為是作為「休閒」的一種,從日常生活裡分離出來。研究旅游,是研究一群人在特定時空的特定(消費)行為。
第二種完全不同的分析旅游的視角是,旅游者可以作為「現代人」整體的一個比喻metaphor,人在旅游中的狀況,反而「更能」說明人在現代社會中的狀況,這跟研究瘋癲,自殺等所有社會越軌的邏輯是一樣的。潛在的邏輯是,因為旅游離開日常(routine;regulated,organized work),離開家(home),所以更能體現日常normal society中的某種特征。而在這個問題上,我看到現在,最哲學的思辨,莫過於「旅游反映了現代人如何處理『不同』」這個命題。「值得旅游」的前提,總是「不同」,所以整個旅游系統,就是現代社會處理「不同/他者」的一種方式,看起來最溫和,不起眼的方式,其實是把他者的他者性馴化甚至吞噬(Mac Cannell),或者,作為旅游者(消費者),你對「不同」不承擔責任,所以鮑曼才會說,『the tourist is bad news for morality』。(但是如何處理『不同』,著重點還是在於自己-他人關係,這跟我想通過研究背包客來研究他們的『自我』還是有一點偏差,只是提醒自己)
所有關於背包客的社會學研究,都想走第二條路,從朝聖者pilgrim開始,到nomad,vagabond,明顯都是借這群人比喻整個社會現象,而我研究中國的背包客,也無非是為「轉型社會中的中國年輕人」這個整體,找個代表性意象而已,這跟做富士康工廠中的80後工人,有本質性的不同。
Urry對旅游研究的理論梳理並無新奇,從Boorstin 『pseudo-event』,『environ-mental bubble』這些對大眾旅游著名的批評開始,到MacCannell的『staged authenticity』。 MacCannell把所有旅游者都比喻成現代社會版本的朝聖者,動機是對真實性的尋求,對於Boosrstin和MacCannell之間的關係,Urry這句說的特別好p11「MacCannell argues that 『psuedo-event』 result from the social relations of tourism and not from an individualistic search for the inauthentic」。所以M的理論是從「個人」層面上升到了社會。而rite-de-passage,是把關注點放在旅游者本身。
對MacCannell的兩點挑戰,第一「尋找真實性」並不一定是所有旅游者的動機,「尋找不同」(out of ordinary)才是;「不同」並不意味著「真實在別處」,可能意味著刺激,新鮮;第二,post –tourists在乎的不是「本質性」,而是「體驗」和「快感」,這就根本不在乎舞台真實或者表演之類的,重要的是「我的體驗」,而「交友」也是重要動機之一。這兩點都對我的研究有重要的啟發,因為我的研究對象,我都將其frame為「熟練的大眾旅游者」(experienced mass tourists),在這個意義上,真不真實,在動機裡真的不是特別重要的成分。這一切,都是因為「旅游」這件事的意涵在過去幾個世紀發生了變化。
接下來,Urry回顧了自己理論的來源,他把1840界定為this is the moment when the 『tourist gaze』,理由主要是大眾交通(collective travel);旅游意願(the desire for travel);和照相術的出現與普及(the techniques of photographic reproduction),這三點奇跡般的同步結合。涉及旅游的話語(discourse),在19頁列舉了些: education, health, group solidarity, pleasure and play, heritage and memory, nation.而比較新興的旅游,包括一些「國際盛事」的創造(p21)和adventure tourism(冒險旅游)等等。
Mobile world一小節是全球化時代旅游發生的一些變化,主要是初版的1990年,全球化究竟意味著什麼還不清晰。今天,『time-space compression』下,倒是沒有跡象說virtual and imaginative travel 會代替corporeal travel,但是不同旅游方式modes of travel之間的差異縮小(p23 de-differentiated) (這也就是「背包客」要和「大眾旅游者」進行身份區別越來越困難的原因)
第二章mass tourism主要是回答why did the tourist gaze develop among this industrial working class in the north of England? what revolution in experience, thinking and perception led to such novel and momentous modes of social practice?
這一章節中,industrial working class始終是活動的主體,收入增加,城市化使得城市擁擠(1901年,英國80%的人口生活在town以上的行政區域),使得人們有逃離擁擠的欲望;整個社會的rationalism帶給旅游系統的規范化成熟化(Thomas Cook對商業旅游發展的巨大貢獻);而且工作效率增加的前提下,有時間給制度性休假p35。
特有意思的是,我看到1860年代,基於工廠,pubs, churches, clubs的集體度假甚至是「馴化工人」的一種手段的時候,甚至笑出來,這跟中國歷史上「工會組織旅游」不是一模一樣嘛(p36 a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feature of such holiday making was that it should be collective, factory, whole neighborhood。另外就是旅游地的發展,或者一個地方發展成為何種旅游地resort hierarchy),在英國的語境下,除了scenic attractiveness外,還取決於land ownership pattern。是小塊土地各自為王,還是土地通過買賣整合成大塊,極大影響了當地形象的呈現。
當旅游還沒有進入大眾時代時,所有的景點都還在南邊(傳統貴族,倫敦所在),19世紀後期,北部崛起。
20世紀英國的改變是,私家車擁有量上升,飛機的democratization,各種各樣的休閒運動俱樂部,holiday camps(家庭為主,且以孩子為主),海邊度假的興起,holiday-with-pay movement(1945年法案生效)。
這章相當於是在回顧英國大眾旅游發展歷史,很多不熟悉的地名和歷史時期,不過倒是幫我回憶起在巴斯的旅游經歷,有些意思。
第三章economy主要是把旅游作為一個產業放在世界經濟變化的背景下談,一則是從Fordist mass consumption 到post-Fordist differentiated consumption的背景(p51)下,旅游業發生哪些變化;第二是旅游對世界經濟(本國經濟)的影響。
「旅游為什麼可以帶來經濟效益」?Urry用了Colin Campbell於1987年的The Romantic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Modern Consumerism的觀點,即imaginative pleasure-seeking是驅動因素,Urry覺得旅游業的發展特別適合。但是對Campbell的兩個批評是,第一欲望不是autonomous的,Campbell沒有強調媒體,廣告等對欲望的塑造,;第二是他忽略了福特時代(生產中心,標准化消費)到後福特時代(消費中心,個性化)的這個資本主義社會轉變。
把旅游帶入大眾化時代,要特別提一個人Thomas Cook,大概是天才般的營銷人員吧,發明了今天還在用的優惠券,旅游套餐,guidebook,介紹去一個地方哪些該看,值得看……p52 TC realized that 『mass tourism』 has to be socially and materially invented and organized through producer expertise…Cook turned expensive, risky, unpredictable and time-consuming individual travel into a highly organized, systematized and predictable social activity for the masses, based upon expert knowledge. (Brendon, 1991)
後福特時代的文化工業,特別要提 『experience economy』,以及這個現象最好的案例——迪斯尼化disneyization. Ritzer當年用麥當勞化來概括福特主義的精髓,Bryman用迪斯尼來指代variety and different對於後福特主義時代的消費的重要性。
全球化情境下的變化,一個是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tourist sites(p55),英國是傳統鄉村,法國是浪漫都市……; 一個是independent travel的增長;p56 with increased leisure time people, especially young people, are increasingly moving away from the standardized package holiday and seeking many more forms of leisure activity, including independent travel (Desforges, 1998)…Urry將其歸因在Web2.0的興起; p57 the internet makes possible a 『networked economy』..make the tourism 『product』 more individual and flexible.而且,網絡是個大社區,open online participatory culture (electronic word-of-mouth), 59 highlights how consumers have become part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這章第三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站在國家層面,旅游業是不是可以作為發展經濟的一種手段,如果是,要注意的利弊是什麼」。p63 特別提到中國作為一個例子,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China in the late 1960s the state sought to prevent the growth of tourism. when this changed in the mid-1970s, western visitors were so unusual that they were often applauded as celebrities. But by 2020 China is forecasted to be the world's leading tourist destination and tourist-generating country.而且,tourism is a striking symbol of post-war reconstruction.
「發展旅游業有哪些黑暗面」?(旅游)色情業,「落後和原始的形象以吸引觀看者」,資源浪費(迪拜作為例子)是三個最重要的problem。所以Urry最後問得好,development for whom?
第四章 working under gaze 中,又提到了在experience economy中,後福特主義時期的消費者要求得到「個性化,親切真實」服務的問題,只是這章的重點放在了hospitality industry從業人員身上,Arlie Russell Hochschild在The Managed Heart: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一書中對空服人員flight attendant的研究堪稱經典(1983年出版,2003再版,2012年三版)。
背包客在這個問題上的特殊之處在於,他不把自己定位為「消費者」,所以老是想去看「後台」,也要求人家以後台對待TA,但是對從事在服務業的人員來說,要求「真實,emotional」恰恰是「精密的表演,關於真實的表演」,比「一般性表演」還累。p80 『the smile needs to appear authentic with the competent service performer smiling personally』.
批判者的觀點是後福特主義時代的服務業使得從業人員alienate from one‘s true feelings and identity,但是Urry倒是用實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些在旅游行業做研究的人發現,有些飯店工資低,發展前景也不好,但是做的人很開心,那是因為他們並不把工作當成工作,而是生活的一部分,聽起來非常不資本主義,但是,是的。
p95 提到背包客作為游客和「臨時打工者」(或自助者)的角色,challenge the binary opposition between host and guest.
第五章 changing tourist culture 主要是把旅游現象放在了more wide-ranging structur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s with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下,而第三章只講了經濟。這個跟我的研究關系很密切,因為我就是把年輕背包客放在社會轉型的背景下談。
1980,1990年代以來最大的changing culture就是modern 與postmodern的糾纏。Urry的說法是「現代是一個不斷制造差異,並且結構化差異的過程」,p98 modernism, then, is to be understood as a process of differentiation, especially as we have seen here, of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the various cultural spheres both horizontally and vertically。後現代(pp98-99),恰恰相反,是de-differentiation,文化的東西不再有hierarchy,不再有光暈,觀眾的參與方法,參與度都得到提升,而且甚至連the distinction between 『representations』 and 『reality』 都值得質疑。
於旅游而言,在現代(mass production-mass consumption)框架下,是把旅游者同等對待,打包放到一個個造好的package,運到一個個市場中,這是大生產時代,是大眾消費時代,是Thomas Cook的時代,消費者是homogeneous mass(p101 central to the modern is the view of the public as a homogeneous mass and that there is a realm of values serving to unify the mass. Within tourism, the idea of the modern is reflected in the attempt to treat people within a socially differentiated site as similar to each other, with common tastes and characteristics, albeit with those being determined by the providers of the service in question.),
後現代中的旅游,是anti-auratic和anti-elitism的,人們不再追求高雅藝術和日常生活之間的等級森嚴界限分明,而是popular pleasure,被旅游地的形象復制品包圍著,消費著這些復制品。這個過程,可以用照相術取代繪畫理解。
但是,Urry又指出,後現代的消費者,需要被差異對待。p102 part of postmodernism's hostility to authority is the opposition felt by many to mass treatment. Rather, people appear to want to be treated in a more differentiated manner…這就是前幾章說的emotional economy,「喊每個客人的名字,而不是他們的編號」。
好了,自相矛盾問題來了,前面不是還說現代社會不是制造差異嗎,mass production-mass consumption時代下差異在哪裡?如果說,所謂「現代」是生產社會,大規模生產,無差別對待消費者,即「麥當勞化」,但是社會結構方面,又是分工和社會階層壁壘的深化,即「差別化」,稍微有點說得通。
延續閱讀:
愛墾慕課·文創篇
這個意義下的情況就是,不同社會階層享有著完全不同的「旅游」體驗。那這到底是「差異化」還是「無差異化」?而且,不同階層享有不同的旅游體驗,放到今天難道就不成立了?百萬富豪的背包旅行和月薪三千的背包旅行,到底異同在哪裡,值得深究。
進一步地,後現代盡管挑戰高雅文化通俗文化之間的界限,去光暈化(攝影術相對繪畫,其實這也發生在「現代」啊),但是在消費層面要求個性服務,即差別化,迪斯尼化。由此,「去差別化」顯然也不能概括後現代的特質。
所以,Urry在這部分用「差別化-去差別化」來界定「現代-後現代」,是不恰當的,各個相面是沖突的。
不管怎麼說,接著往下講。從現代到後現代,特別是文化上的轉變,背後的social force到底是什麼?Urry的觀點是工人階級的分化和中產階級的細化(數量壯大)(p102 the weakened collective powers of the working class and the heightened powers of the service and other middle classes have generated a widespread audience for new cultural forms and particularly for what some term 『post-tourism』)
對於這幫中產階級的消費問題,Urry用了Bourdieu在Distinction(1984)的分析,各個階層所做的就是不斷加強界限和壁壘。p102 in such struggles a central role is played by cultural institutions, especially education and the media.而文化領域的生產規則是不同於經濟領域的 (its own logic, currency and rate)教育和媒體對於文化領域的資本再生產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這兩個行業的從業人員被布迪厄稱為service class,他們不佔有經濟資本比如土地,行業准入依賴的是教育,言行,布迪厄對service class(服務階層,包括知識分子,媒體從業人員)的評論是,他們在旅游中因此尋求the culturally most legitimate and economically cheapest practices的活動,也故意挑戰工作和休閒這種傳統界限,比如在工作時穿的很休閒。
在這群人中,又尤其要注意those whose work is predominately symbolic,比如廣告,媒體p103,注意他們對fashion和style的追求。這群「新興中產」未必被「傳統知識分子」,old cultural-capital establishment接受,所以會對嚴肅文化,高雅文化有一種挑戰,也對傳統文化資本「去神秘化」,他們創造的文化都是travel faster,在「今日先鋒」與「第二天就爛大街」之間迅速轉換著。這就造成了一種奇異的混雜(stylistic melting-pot),新舊,懷舊與未來風,自然與人工……
進一步地,布迪厄認為這群人和old petiti bourgeoistie對pleasure的理解有很大不同,老式中產以「節制」為美,為道德,新中產則不同,they urge a morality of pleasure as a duty.而且求新求變。
Urry認為媒體對「去差異化」的文化影響至深,用梅羅維茨的觀點說p105 the media and new media are significant in reducing the importance of separate and distinct system of information and pleasure.
而追溯這群新中產的成長,回到1960年代,他們的青春期充滿反叛和權威的衰落,而且介於青少年和成人之間的那段時間又拉長了(an immensely extended luminal zone derived from the decline in parental authority and the extension of the period when one is neither child nor adult. (Martin, 1982))所以媒體界,文化界的很多規則都重寫了。這群人極為矛盾,又懷舊,又崇尚新的。一方面是the loss of historical sense,一方面是媒體發達圖景下的three-minute culture. 不斷換台,immediate consumption purchase。
這群人的品味對旅游業的影響巨大,首先是在旅游地問題上,the prioritization of 『culture』 over a particular construction of 『nature』 or 『natural desire』.其次,要求使用的東西「純自然」。特別值得注意的是,80年代末, Independent報紙發起的 『Campaign for Real Holidays』,說旅游被現成的系統綁架,號召不去那些重度商業化的地方,real holiday makers依賴盡量少的旅游機構。但是這種提倡其實也很快被大旅游公司收編,「我們提供一對一服務」。
在這個80年代末發起的運動中,有很多值得強調的地方,p108travel rather than tourism, individual choice, avoiding the package holidaymaker, the need to be an educated traveler, and a global operation that permits individual care and attention.他們對 『real』或者 『natural』的強調其實無甚新奇,也和當時的鄉村保護運動結合在一起,和農業,工業在英國社會中的角色發生變化有關。對鄉村的迷戀,本身就是時代變遷的一個符號,p109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here between postmodernism and this current obsession with the countryside. the attractions of the countryside derive in part from the disillusionment with the modern。是戰後對「現代性」的祛魅和反思。但是,鄉村作為tourist gaze, normally has erased from it farm machinery, labourers, tractors, motorways…這個現象就是MacCannell說的將東西「博物館化」,這不再是一個生產性,創造性場所,empty。但是另一方面,也有組織專門experience it physically的活動p111
但是他這段引的文獻全是80年代的,必須考慮的是三十年後的適用度如何。(下續)
延續閱讀:
陳明發(舒靈)的詩《夜雨》
《旅人的凝視》(續)
早在1985年,Feifer就提出post-tourism,而後旅遊有三個特點,第一,後旅遊不用「親身體驗」,因為發達的媒體網絡和豐富的意象;第二,不在乎什麽高雅文化,嚴肅目的,「the world is a stage and the post-tourist can delight in the multitude of games to be played.第三,p114 “most important, the post-tourist knows they are a tourist and tourism is a series of games with multiple texts and no single, authentic tourist experience.
在這一切過程中,本來應該「親身體驗」的tourism迅速地被mediated。p116 tourist gaze and media gaze highly overlap and reinforce each other.甚至出現了「虛幻與現實的倒轉」,先有哈利波特和魔戒這樣的虛幻作品,再有哈利波特主題園和新西蘭作為旅遊地的大熱。
Urry自己在這一章的總結中,說有三個重點,”de-differentiations between multiple domains; the proliferating middle-class taste wars and many aspects of the mediatising of tourism”,而p118 “we ended with exploring the notion of the 「post-tourist」 involving de-differentiation between the everyday and tourism”.
第六章place, building and design,很明顯這章是在談「旅遊空間」。除卻說現代城市規劃如何把「被觀看」「適合遊覽」的因素考慮進來(購物村,民俗區……),以及分析一類特別的景點——博物館;我更感興趣的是「誰」以「何種方式」穿越了空間?由本雅明思想發展而來的Flaneur是一個很著名的概念,在城市中的遊蕩者,觀看者,161 the flaneur was the modern hero, able to travel, to arrive, to gaze, to move on, to be anonymous, to be in a luminal zone,這個不具名的人,穿越的空間,是被鮑曼稱為public, but not civic的空間,比如車站,機場。
MacCannell筆下對「博物館,民俗村」等旅遊空間的討論,重點在「意義的缺失」上,這是現代體系馴化他者的他者性otherness of the other的證據,而活動在其中的人,「原住民」不僅是表演者,這個空間,這一切都是非生產性,非創造性的,而且提供了environmental bubble,旅遊者只是和旅遊者在一起,根本無所謂真實;Urry提到Hewsion的論述,即保護遺產活動不過是利益集團為了賺更多的錢,但是Urry不同意,我前面也說了,他的文化觀是Fiske的,他說文化遺產保護運動的參與者,本身就有普通人,是bottom-up的過程;並且,在博物館,民俗村,各種地方參觀的遊客,是有能動性的,他們的decode是多樣性的。現代博物館重視互動設計,就是「寓教於樂」,提升人們的參與度。
話已至此,這個爭論就變成了社會學了「structure-agency」之間關係的爭論了,相信前者的,站在mass society,相信後者的,站在吉登斯reflexivity。
但另一種評述space的思路是鮑曼的,就是大量為「遊客」準備的空間,比如shopping mall, airport, 是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系,還是削弱了?鮑曼的回答是後者,他甚至用流浪者和旅遊者來隱喻整個後現代世界的人類狀況,這種「我只是經過」「我們只是消費關係」的關係,bad news for morality.
第七章vision and photography是比較給我驚喜的一章。它圍繞三個問題,第一,「視覺」如何在各器官中「脫穎而出」,成為現代社會最倚賴的器官;第二,照相術的發明與普及(popularisation),這是關於「記憶」和「形象」的一次革命,也是對時空的一次改寫;第三,照相術的數字化。
「視覺的霸權化」,Urry歸因於從16世紀開始的科學研究過程,「眼睛」在「觀察」「實驗」中的核心作用,在照相術出現以前,上層旅遊隨身攜帶的Claude glasses就是frame自然的證據。
1840年照相術的出現,是Urry把tourist gaze定在這個時間段的重要因素,而照相術的根本魅力在於「毫不費力地把時空固定下來」,由此「objectify the world as an exhibition」。照相術和人類「超越時空」願望相呼應,由此大大改變了這個時代的圖景。1859年,Oliver Wendall發明了更為便捷的照相機。值得註意的是,早期的照相術和相片以代替旅遊的方式滿足了人們旅行的欲望,而不是激發,在這個意義上,柯達Kodak的出現是革命性的。1880年代末,柯達的出現p170”re-made and re-scripted photography as leisurely family-centred performance”.換言之,是柯達「教會了人們如何在鏡頭面前共度時光」,並且教會人們利用鏡頭給體驗賦予意義p179 tourist places are woven into the webs of stories and narratives that people produce as they construct and sustain their social identities (Hsiu-yen Yeh,2009)。旅遊進一步私人化,家庭化。因為關於柯達的這部分講得太好,我覺得在寫中國旅遊史的部分,必須把照相機這部分加進來。而「背包客」的攝像,一定程度上其實是「反柯達」的,他們獨來獨往,不熱衷於被拍,也不熱衷於共度時光。所以很有意思。鑒於照相術的「廉價」「方便」,和大眾旅遊一樣,「民主化」的同時擺脫不了「庸俗」的罪名,所以p187 it is unsurprising to see the unproductive tourist-traveller dichotomy postioned around photography.
《旅人的凝視》(續)
而對旅遊地來說,因為相機的出現也發生了變化,Urry舉例說某種「民族舞」的編排,甚至就考慮了攝影,演員停在某處不動,就是為了給觀眾拍照。而我想到的例子,是這次田野trip途中,在「未被開發」的旅遊地,「導遊」抱歉說沒有觀景臺,而遊客抱怨說「拍出來不好看,還有什麽意思」。
而「電子化和網絡化」同「全球化」一樣,是所有2010年再版的書一定要加入的。digitalistation and internetisation意味著photos travel faster and cheaper,除此以外,Urry的論述無甚新奇。
第八章performance
其實主要是回應了對遊客凝視的批評,認為強調了「眼睛」,即視覺在西方文化中的霸權,而忽略旅遊其實是一種「全身性」的活動,所以從90年代開始有所謂performance turn,後者強調embodied and multi-sensuous nature of gazing,以及complex social relations and fluid power geometries comprising,簡言之,旅遊不僅僅是「看」,旅遊不僅僅是「遊客」看「當地人」。而這兩點的提出,為「旅遊行為」中的struggle和resistance提供了空間。
表演概念在旅遊研究中的應用,再次強調了遊客間的互動,以及遊客與當地人的互動,那些戲假情真或者真情假戲,p201說得好,旅遊經歷的好壞不僅取決於當地風景,看到什麽,吃到什麽,還取決於跟什麽人在一起,體驗到了何種服務, the tourist’s emotional and affective experiences with a given place depend as much upon the quality of their co-travelling social relations as upon the place itself.而且,在後旅遊時代,在後福特時代,跟什麽人在一起和體驗到何種服務的重要性不斷上升。
很好玩的一段是把tourist team類比成戈夫曼的total institution, 這個和更大的社會網絡暫時隔離開,導遊像是獨裁者,規定什麽該看,怎麽看。「合影」時刻的表演,是一種”staged intimacy”。
而不同遊客對某地的解碼不同,也導致他們在同一空間有不同的表演,那麽這個時空就包含著沖突。在這裏,Urry再次強調了他的「遊客能動性」立場,p213 how the camerawork of tourists is concerned not only with “consuming places” or hegemonic “place myths”, but also with self-presentation and “strategic impression management” enacted by teams of friends, couples and especially families through “family gaze”.對我的研究而言,這些的意義都在於使得「背包客」成為旅遊者的一個反例,因為至少就我第一輪田野而言,「一個人旅遊」是非常重要的標簽。
第九章risk and future,自從1992年Beck的風險社會出版以來,好像這也是逃不開的話語之一,而Urry這章裏從旅遊業角度講的「風險」,主要是旅遊地的疾病,生態問題,安全問題(小到偷竊大到恐怖襲擊),還有「黑色旅遊」(大屠殺紀念館,參觀被殖民地)和「冒險旅遊」中的問題,第三是無所不在的監視系統(omnipresent surveillance),即便是上面說的現代人最理想的英雄-flaneur,放到今天也無法逃脫無所不在的電子監視系統了。
最突出和現實的問題,是大眾旅遊(the spread of mass tourism)帶來的後果:擁擠,資源浪費……在這個問題上,Urry引用了Hirsch(1978)「Positional Economy」的觀點,來抗衡大眾旅遊使得「旅遊」這件事民主化了。資源永遠是稀缺的,好位置永遠是人人想要的,在一場每個人都在跑的競賽中,你的跑動只是使得你相對位置不變而已,這個邏輯下,「旅遊的階層化」從來也沒有,而且將來也不會消失。不過Urry也指出了,positional economy理論適用於romantic gaze和anthropological gaze這樣的情況,而對collective和mediated gaze影響不大(p226)。因為對後兩者來說,「旅伴」和「呈現出來(相對於體驗到)」更重要,所以對旅遊地的安靜,與世隔絕,特殊,要求沒那麽高。
針對位置經濟帶來的旅遊地永遠稀缺的情況,Walter 1982年提出應該倡導” get away from the tendency to construct the tourist gaze at a few selected sacred sites, and be more catholic in the objects at which we gaze”,簡言之,「看什麽不重要,處處是景,在於怎麽看」。
Urry進一步指出,其實「擁擠,品味,旅遊地」三者間,有著微妙的關係,「討厭擁擠」是一種典型中產階級的心態,對於工人階級來說,一大幫子人熱熱鬧鬧在海灘喝酒聊天,並無任何問題p227。這一點,挺有意思。
說完「風險」,就說說「未來」吧。在Urry規劃的未來圖景中,中國的中產階級們是絕不容忽視的對象。p230 in 2006, an editorial in the China Daily exhorted the Chinese to “unleash consumption” and this not only generated the world”s largest car market, but also hugely increase the number of Chinese visitors worldwide. China has 30 years come to be central to global tourism, although during the Maoist period up to the mid-1970s mobility was seen as a bourgeois vice. Many destinations across the globe report that they are redesigning themselves to cater for Chinese visitors…
石油(能源)危機和氣候變暖問題對2050年旅遊業的影響可能導致三種結果:更地方化;全息體驗代替「親身」;公共交通更加發達,也會使得迪拜這樣的銷金窟成為傳說。
(作者:讓我想個名字,Tourist Gaze 3.0 讀後,2014-11-20 豆瓣)
邱誌勇·記憶的藝術性想像,以及數位性轉化
當代數位科技已扮演猶如社會中樞神經系統的角色,「數位轉向」(digital turn)似乎也已是不爭的事實,且打造此般的數位天地,促使許多人深信「機器優於人類」的命題。貝爾納.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在《人類紀裡的藝術》指出,這種始於1993年數位轉向的科技震撼中,透過網路科技的全球開放網絡,超工業化的系統透過遠程──行動的網路,對遠程的對象進行控制,致使整體社會運作體系轉化成人們所熟悉的數位經濟。隨著數位時代的全面到來(包含大數據、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科技的普及),大規模「數位化」世界圖景的景致既是歷史性的,也是增補性的當代生存樣態,整體且普遍的人工智能化而引發一系列社會文化、地緣政治、生存環境、生命倫理等人類生活世界的改變。
甚至,人們生活經驗藉由技術所構成的景況已不言而喻。如同唐.伊德(Don Ihde)在《科技與生活世界》所述,科技技術以物質文明中各種人工物的形式存在於我們的環境之中,且深深地影響人們的行動、知覺與理解方式,然而,當「數位無所不在」,人類社會卻悄悄地進入所謂的「後數位情境」(Post Digital Condition)。羅素.戴維斯(Russell Davies)便曾言,後數位應該是下一個激動人心的階段,它不是舊秩序的回歸,而是人們開始「在屏幕之外進入世界的地方」(in the world beyond the screen)。梅爾.阿利森貝格(Mel Alexenberg)在《後數位時代的藝術未來》一書中清楚地定義所謂的「後數位」(post-digital),指涉的是一個在人類與數位科技間關係快速變遷下的藝術創作,以及藝術如何更關切人類的生存實際景況,而非數位科技本身。
王新仁 明日的路徑 2019 演算音像 尺寸依場地而定(圖版提供:王新仁)
那麼,是什麼樣的「新人類景況」值得藝術家透過創作實踐的策略來彰顯呢?貝爾納.斯蒂格勒將環境科學研究中所提呈的「人類紀」概念,轉化到人文社會的當代哲思中,開啟關於人類生存樣態的討論。在巨量資訊的運作邏輯將一切量化、測定、校準,以便讓後數位的人類世界更加標準化之際,人類已經與其環境一樣,都被轉換成資料,且能被資訊設備簡化成可測定的、可更新修改的數量。
無所不在的巨量資訊運算公司根據從每個人身上蒐集到的「數位足跡」,直截了當地造成了數位個體。而根據馬克.莒甘(Marc Dugain)與克里斯多夫.拉貝(Christophe Labbé)的《裸人》一書,這種巨量資訊公司所抱持的自由意志主義,更不計一切代價爭取科技進步。從人機、跨物種系的混雜,從「以人類為中心」的思維(即人類被其他物種所取代的人文主義),轉向「人類其實早已是科技主體的賽博格」思維,在這個轉向的過程裡,是賽博格自身的演化史,它涵蓋所有知識領域,從生物學、地質學、資訊學、神經醫學、文化、藝術領域……,疊合積累成「人類紀」(anthropocene)。
本文以筆者於國立台灣美術館策畫「後數位人類紀:國際科技藝術展」中受邀之藝術作品為例,說明本文命題「記憶的藝術性想像,以及數位性轉化」,此一命題主要在於彰顯藝術家如何運用實體物質與虛擬真實景觀圖象,共同展現日常生活物件重新轉化與再組裝配置的記憶圖象。王新仁的〈明日的路徑〉以3D實景掃描與波函數塌縮演算法表意台灣原生地貌在每一次觀看過程中,都能產生似真若假,也別於現實的新組成。王新仁藉由資訊演算形塑而成的數位空間可謂是一個動態的世界,軟體程式可能為使用者開創了些許特別的領域與經驗範疇。(見《藝術家》2019年4月527期)
藝術展·地緣詩學:瀕危世界的多變特質
由臺灣美術館主辦的「地緣詩學:瀕危世界的多變特質」於2023年12月2日至2024年3月10日展出,此次跨年度國際特展由3位國際策展人共同策劃,聚焦於亞洲當代藝術家共計約55組件作品,旨在以詩意而感性的方式探索地緣政經環境、意識形態與生命形式的各種可能性與關係。
今(30)日於臺北舉辦記者會,由國美館陳貺怡館長主持,韓國策展人金聖淵、臺灣策展人謝佩君,遠道而來的藝術家帕蒂普.蘇薩桑泰(Prateep Suthathongthai,泰國)、鎌田友介(日本)、馬哈拉尼.馬羌那嘎拉(Maharani Mancanagara,印尼)、徐平周(韓國)、臺灣藝術家常陵、王湘靈及張紋瑄等皆出席盛會。
國美館陳貺怡館長表示,18世紀啟蒙時代,孟德斯鳩提出「地緣政治」的概念,但1989年後一般認為冷戰已結束,但其實之後世界局勢丕變,戰爭不但並未結束,還以各種形式在國際間展開。1990年代之後,很多策展人與藝術家把「地緣政治」作為策展與創作的主題,本展即是以藝術的方法來探討地緣政治的問題,並聚焦在亞洲區域。
韓國策展人金聖淵表示,本次展出作品根據不一樣的國家文化有不同的解讀,特別是有些作品與戰爭有關連,尤其在籌備展覽過程中,我們的世界也正發生戰爭,所以本展是在很有意義的時間點舉辦,且不單單是作品很精采,展場空間也有相應的呈現。臺灣策展人謝佩君提到,本展的關鍵字是「集體」的概念,她在與其他二位策展人的討論中,得到更多不同的觀點與突破,雖然這次臺灣藝術家的作品媒材與主題皆不盡相同,但藝術家都認為臺灣是東亞的會面點而非衝突點。菲律賓策展人派屈克.佛洛雷斯(Patrick Flores)透過錄影表示,展出這些藝術品就是傳遞他們的想法到這個世界,這個展覽讓我們了解世界雖然危機重重且多變,但多變正代表世界有改變的可能。
國美館原訂今(2023)年辦理第9屆亞洲藝術雙年展,然因前年疫情之故將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往後推遲了一年(2023年)辦理,故同步影響本館亞洲藝術雙年展改至2024年辦理。雖因雙年展辦理時程的更動,國美館對於亞洲當代藝術的發展與推介仍保持高度關心,本次特別以專題策劃的方式,邀請亞洲地區中青輩三位策展人攜手合作,並各自薦選、邀請5位藝術家,匯聚不同的觀點同台展出。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