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則,是保持內心的純真。因為藝術是最純粹的,尤其以藝術創作來講,必須面對許多現實問題;當生活面臨種種困難時,真的很辛苦,連我也曾經想過放棄算了,但當我低頭看看自己的雙手,我會對自己說:“不是每個人都有一雙打石頭的手,為什麼要輕言放棄?”只要用心創作,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你就能得到機會!創作帶給我們的是內心的純然喜悅,與物質生活的豐盛是不同的層次。我常想,人生走到最後,我能夠留給這 世界的,也許就是我的作品了。(臺灣雕塑藝術家吳建松) (Photo: Sergei Leonidov)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36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4 hours ago

APP Iconada: The relations amongst Conation + Affects within Vivo's aesthetics

In the context of aesthetics, particularly within Vico's philosophy, the relations between conation (the aspect of mental processes related to desire, will, and drive) and affects (emotions, feelings, and moods) are deeply intertwined, reflecting a dynamic interplay that shapes human experience and creative expression.

Vico’s Poetic Wisdom and Aesthetic Experience

Giambattista Vico, a key figure in early aesthetic philosophy, emphasized the role of imagination and poetic wisdom (sapienza poetica) in shaping human understanding and expression. For Vico, aesthetics was not merely about beauty but about how humans construct meaning through language, metaphor, and myth. This construction is driven by a conative and affective synergy, where inner desires and emotions guide the creation of symbolic forms.

Conation as Creative Impulse

Conation refers to the motivational aspect of human behavior that propels action—essentially, it is the drive or will behind our actions. In Vico’s aesthetics, conation is seen as a vital force that pushes individuals to engage with the world and create meaning. This creative impulse aligns with Vico’s idea that early humans, when faced with natural phenomena like thunder or lightning, responded not just with fear but with a profound drive to make sense of the world through myth and metaphor.

Affects as Emotional Engagement

Affects, on the other hand, are the emotional currents that color human perception and understanding. In Vico’s framework, affects are not just passive responses but active, transformative forces that shape how we perceive and interpret experiences. Emotions like awe, fear, joy, and wonder play a crucial role in poetic wisdom, as they are the raw materials from which early humans constructed their first myths and rituals.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4 hours ago

The Interplay: Aesthetic Creativity and MeaningMak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ation and affects in Vico's aesthetics is a dynamic cycle where conative drives fuel emotional experiences, which in turn inspire further creative acts. This interplay can be seen as follows:

Conation (Drive to Understand and Create): The human desire to make sense of overwhelming experiences (like natural phenomena) leads to creative acts such as storytelling, mythmaking, and artistic expression.

Affects (Emotional Response): These creative acts are deeply rooted in affective experiences. Emotions are not just responses but actively shape the narratives and symbols humans create. For instance, the fear of thunder becomes a story of a god’s anger, transforming raw emotion into a shared cultural narrative.

Cycle of Poetic Wisdom: The affects feed back into conation, as the stories and symbols humans create influence how they feel and respond to the world. This continuous feedback loop shapes human culture and collective understanding.

Vico’s Legacy: Affective and Conative Dimensions of Art

Vico’s insights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ation and affects have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art and aesthetics. Art is not merely an intellectual pursuit; it is an embodied practice deeply entwined with the conative will to create and the affective engagement with the world. This perspective aligns with modern theories of embodied cognition and affective turn in aesthetics, which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emotion and motivation in the creation and reception of art.

Conclusion

In Vico’s aesthetics, conation and affects are inseparable forces driving the human capacity for creativity, symbolmak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This synergy highlights how human beings navigate their existence through a poetic interplay of will, emotion, and expression, forming the bedrock of what Vico termed poetic wisdom.

相关:呼唤型造物  evocative object  The Etymology of Vocative Linguistic Theory on Vocative 

Conation & Affects Vivo's aesthetics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yesterday

愛墾APP: 狄尔泰可能这样分析普希金的诗

让狄尔泰来分析普希金的诗歌,他的分析方式将与雅各布森的语言结构分析显著不同,因为狄尔泰更注重诗歌背后的人类体验和历史情境,而非语言的形式和结构。

而雅各布森通过对普希金诗歌的细致分析,说明了诗性功能如何通过语言的形式和结构来传达和强化意义。这不仅仅是对语言形式的关注,更是在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建立了一种动态的、相互影响的关系。雅各布森的这些分析为他的诗性功能理论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支持,展示了语言如何通过其内在的组织和形式结构来触发读者的情感和理解。

诗歌作为个人体验的表达: 狄尔泰的“认知体验”理论强调诗歌是诗人内在情感和生命体验的直接表达。因此,狄尔泰可能会关注普希金创作这首诗时的个人经历、情感状态以及他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他会探讨这首诗如何反映了普希金对生活、爱情、时间和记忆的内在体验。

例如,在分析《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时,狄尔泰可能会关注普希金如何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某个特定瞬间的深刻记忆和情感。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记忆与爱情的关系,狄尔泰可能会解读这些情感体验如何构成了诗歌的核心,并探讨诗人如何通过这些内在的体验来理解自己和世界。

诗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狄尔泰认为文化和历史背景对理解人类体验至关重要,因此他可能会把普希金的诗歌放在其时代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下进行分析。他可能会探讨普希金生活的19世纪俄国如何影响了他的创作,以及这些历史背景如何在诗歌中体现出来。

例如,狄尔泰可能会研究俄国社会对爱情、记忆和情感表达的普遍观念,并探讨普希金如何通过个人体验的方式回应或反映这些观念。他可能会关注诗歌中的情感如何与当时的历史事件或文化潮流相呼应。

体验的普遍性与个体性: 狄尔泰也会关注普希金的个人体验如何超越个体,成为一种普遍的、共鸣的情感。他可能会讨论普希金的诗如何表达了一种普遍的人类体验,并探讨读者如何通过阅读这首诗来分享或共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在分析《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时,狄尔泰可能会探讨读者如何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和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瞬间与爱情的情感。这种体验不仅属于普希金个人,也可以成为一种普遍的人类情感体验,能够引起广泛的共鸣。

[爱垦APP情动转折 Affects-Percepts-Powers] 2025,愛墾網創立16載;陳明發博士在从事人力资源開發16年的基础上,轉入文創研究與推廣至今也已28年。浮生44个春秋,雖不算焦頭爛額也沒啥獎項可領,但自告奮勇的事還幹得不少。實踐多了,面對自己原創的或經手發佈出去的6萬筆左右內容,多少有些领悟。自信還有點前瞻的價值。現陸續整理出來,答謝這麼多年來默默支持著我們的國內外友好。有些事恐怕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更不是一個人可能完成。現留點檔案,有緣並有能力的人若及時看到,對鄉土轉型或有參考價值。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Friday

愛墾APP·梵谷情动素

[A: Affects P: Percepts P: Powers]

梵谷的創作過程,有德勒茲的感情素(affect)理論可詮釋的地方嗎?

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的創作過程與德勒茲(Gilles Deleuze)感情素(affects)理論之間的關聯,是一個非常有趣且富有啟發性的對照。德勒茲的感情素理論強調藝術作品通過情感的能量流動,直接作用於觀者的感官和情緒,而不僅僅是通過符號或敘事進行理性解釋。這種理論對梵高作品的詮釋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能夠深入理解他創作過程中感情的動力和作品所呈現的內在能量。

梵高的創作與感情素的共鳴

德勒茲認為,感情素是超越個體的、非個性化的力量,它在情感和知覺層面上激起一種「感覺的震動」。梵高的繪畫,特別是其筆觸、色彩和畫面布局,直接激發觀者的情感反應,這種情感傳遞過程與感情素的作用機制非常吻合。例如:

筆觸與情緒的共振:梵高的畫作,如《星夜》(The Starry Night),其狂放的筆觸和旋轉的天空不僅僅是景觀的再現,而是對一種情感能量的直接表達。德勒茲的感情素理論指出,藝術不只是反映情緒,而是創造一種新的情感體驗。梵高的每一筆觸都像是情感的「力量線」,它們不受控地流動,呼應著德勒茲所說的「感情素的流動」。

色彩的情感能量:梵高以強烈的色彩如黃色、藍色和綠色著稱,這些顏色不僅是視覺元素,更是情感的載體。德勒茲認為色彩具有感情素的特性,即它們能以「非敘述性」的方式直接影響感官,使觀者感受到畫作背後的能量場。例如,在《向日葵》中,梵高用炙熱的黃色展現了生命的活力與焦灼,賦予靜物一種動感和緊張感,這種情感能量與感情素的定義極為貼近。

梵高作品的「非人稱」感情素表達

德勒茲強調感情素是非個人的、非敘述的,它們是直接作用於感官的力量。同樣,梵高的創作過程並不是對個人情緒的直接呈現,而是對情感能量的捕捉和再造。梵高的繪畫在表現強烈個人情緒的同時,超越了具體的個體體驗,創造出一種普遍的、深刻的情感震撼:

景物中的情感共鳴:在《麥田與烏鴉》中,烏鴉在低沉的天空中飛舞,仿佛與畫面中的麥田產生了非理性的對話。這種場景的安排創造了一種不安和孤獨的感情素,這些情感似乎不屬於具體的人,而是整個畫面本身的情緒表達。這樣的安排在德勒茲看來,是感情素在畫布上的具象化表現。

景觀的抽象與情感塑造:梵高的景觀並不追求現實的精確再現,而是為了表現內在的情感和精神力量。這與德勒茲所說的感情素對現實的超越類似。梵高筆下的自然景象(如《橄欖樹》系列)與他的心理狀態緊密相連,景物仿佛被情感驅動著生長、扭曲和變形,產生出一種流動的、非靜態的感情素效果。

從感情素的角度重新解讀梵高的藝術

德勒茲的感情素理論幫助我們看到,梵高的藝術不是單純的情感表達或心理敘事,而是一種情感能量的場域。這些作品不試圖去講述一個故事或再現一個情感,而是通過色彩、筆觸、和畫面構圖,使觀者直接體驗到情感的力量:

直接的情感傳遞:梵高的藝術通過感情素的傳遞使觀者直接接觸到他的內心世界,而不是通過言語或符號解釋。這種情感素的傳遞方式,正是德勒茲所欣賞的「純粹的感情素之場」,它讓人們在觀看時被情感震撼而不必尋找敘事的意義。

情感素與創作的解放:梵高在創作時不拘泥於傳統技法,他的藝術是一種即興的、強烈的情感表達。這樣的創作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感情素的實踐,是對情感能量的即刻捕捉和釋放,與德勒茲鼓勵的「逃離」理性控制和固有規則的藝術實踐相契合。

梵高的繪畫通過色彩和筆觸直接作用於觀者的感官和情緒,形成一種情感的能量場,這種非敘述性、超個人的情感表達與德勒茲的感情素理論高度吻合。德勒茲的理論幫助我們理解梵高的創作不僅是對內心情感的宣洩,更是對情感力量的重塑和再造。梵高作品的影響力正源於這種直達心靈的情感能量,與感情素的本質相得益彰。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Friday

愛墾APP·梵高繪畫「身體」(Body)

[A: Affects P: Percepts P: Powers]

從德勒茲(Gilles Deleuze)和瓜塔里(Félix Guattari)關於「身體」(Body)的理論視角來看,我們可以把梵高的繪畫理解為一種特殊形式的「身體」。在德-瓜看來,身體不僅指的是物理形態,而是一種由感情素(affects)、知覺(percepts)和力量關系構成的能量場。這種「身體」不僅是個體生命的容器,還包含了各種情感和力量的交匯點,是一種動態的、流動的存在方式。梵高的繪畫作品正體現了這種「身體」的特質,是情感、感覺、視覺力量的綜合體。

在德-瓜理論中,「身體」被視為一種多重關系的結晶體,不局限於有機體,而是任何由力量、情感和知覺構成的整體。例如,他們的「無器官的身體」(Body without Organs)概念描述了一種解放的、自由的身體狀態,不受既定結構或功能的限制,而是不斷流動和變化的力量組合。這樣的身體不是「完整」的,而是開放的、不斷重新配置的系統。

梵高繪畫的「身體性」表現

梵高的繪畫可以被看作一種「身體」,因為它們不僅是視覺圖像,更是情感、能量和感知的載體。以下是幾方面的詮釋:

感情素與畫作的動態場域:梵高的作品充滿了強烈的感情素(affects),如狂亂的筆觸、濃烈的色彩和流動的線條,這些元素共同構成了一種情感的能量場,仿佛畫作本身在「呼吸」或「脈動」。這種感情素的動態性與德勒茲的「身體」概念相吻合,表明繪畫不僅是靜態圖像,而是一個不斷生成、不斷變動的情感與知覺的「身體」。

繪畫的多感知性(Multisensory Perception):梵高的繪畫作品如《星夜》、《向日葵》和《麥田與烏鴉》,其筆觸的力度和色彩的對比,往往讓觀者不僅僅是「看」到了畫作,而是「感覺」到了畫作。這種多感官的刺激使得畫作成為了一個感知的「身體」,傳遞的不僅是視覺信息,還有觸覺、動覺和情感的沖擊。

繪畫的非器官化特征:梵高的創作並非嚴格遵循傳統的構圖、色彩和透視法則,而是追求一種超越形式的情感表達,正如「無器官的身體」一樣,不受既定的規則和功能的限制。作品的自由、混亂、和非理性表達呈現出一種解放的狀態,如同一種去中心化的「身體」,不斷在情感和感知的界限之間游走。

繪畫作為感情和知覺的「身體」

梵高的作品不僅反映了他個人的情感狀態,更創造了一種集體的、普遍的情感體驗。每一幅畫作都是一個獨立的「身體」,承載著畫家的內在體驗並直接影響觀者:

情感的力量場域:例如在《星夜》中,旋轉的星空、狂亂的雲朵和不安的色調形成了一個情感的「身體」,這一「身體」是對梵高情感狀態的具象化,充滿了不安、孤獨和對宇宙的深沉感知。這些情感直接作用於觀者的感官,仿佛將他們卷入一個非線性的情感旋渦之中。

視覺的能量流動:梵高的筆觸和色彩運用表現出一種強烈的流動性,如同身體的血液循環或能量流動。他的畫作不僅是被「看見」的,也是被「感知」的。色彩的波動和筆觸的起伏讓觀者在觀看時產生身體性的共鳴,仿佛與畫作的「身體」在對話。

繪畫中的情感與知覺的身體延伸

梵高的繪畫作為「身體」不僅反映了他的個人心理和情感,同時也延伸成為一種普遍的人類體驗的具象。畫作的「身體」與觀者的「身體」之間形成一種無形的聯系,使得情感得以在這兩個「身體」之間流動和傳遞:

觀者的身體性參與:觀者在面對梵高作品時,不是被動地觀看,而是通過情感共鳴和感知上的震撼,參與到畫作的「身體」中。這種互動使得作品成為一種開放的「身體」,在情感和知覺的層面上不斷生成新的體驗。

超越圖像的身體化過程:梵高作品的「身體」並不是物理存在,而是一種情感和知覺的體現。它們具有生命的質感,能夠引發觀者的內心波動。德勒茲認為這樣的「身體」打破了靜態和功能的界限,是一種持續的生成和變化,這正是梵高繪畫的核心魅力所在。

梵高的繪畫可以被視為一種情感和知覺的「身體」,它們不僅是視覺圖像,更是情感能量的場域。通過德勒茲的感情素和「身體」理論,我們可以看到,梵高的作品作為「身體」,是情感、力量和感知的集成,是一種開放的、不斷變化的存在形式。這樣的詮釋不僅豐富了我們對梵高藝術的理解,也揭示了藝術與生命、感知之間深層的關聯。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Thursday

爱垦网评注·批判德勒兹

德勒兹的身体与艺术思想提出了充满创造力和革命性的见解,影响深远,但也引发了不同学者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他的理论复杂性、抽象性、与传统美学和伦理学的分歧、以及对主体性的重新定义上。

概念的过于抽象与难以应用

德勒兹的“无器官的身体”(Body without Organs,BwO)和“光滑空间”等概念在哲学、艺术和身体论述中十分抽象,这使得一些学者批评其理论难以直接应用于实际的艺术创作和文化批判中。

批评:这些复杂的概念对普通读者和艺术实践者来说,理解和应用具有很高的门槛。德勒兹的哲学尽管充满创造力和启发性,但其理论的语言和逻辑常常难以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找到直接的对应。回应:这种抽象性是其哲学的优点,因其为创造性活动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而不是固定的规则。理论的复杂性反映了世界本身的复杂性,鼓励艺术家和思想者用自己的方式解读和应用。

主体性的解构与人文主义的对立

德勒兹的思想颠覆了传统的主体性观念,他认为主体并非固定不变,而是流动、分散的。这种“去主体化”的思想与传统人文主义美学的观念产生了冲突。

批评:德勒兹过度解构了主体性,将个体的自由意志和自我意识削弱,使人类在道德选择和创造性行动中失去了主体地位。这种观点可能削弱艺术中的个体创造力,并模糊艺术家与作品之间的主导关系。回应:他的目标并非抹杀主体,而是打破传统西方哲学中对主体的过度简化。德勒兹认为,主体应该被理解为一种不断变化的生成体,而非固定的本质。这种生成性恰恰为艺术创造力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鼓励超越个体中心的多样化表达。

对美学与艺术本质的质疑

德勒兹对艺术的看法常常被视为对传统美学的挑战,特别是他对经典美学理论(如康德、黑格尔)提出质疑,认为艺术不应只关注形式、风格或理性。

批评:德勒兹对美学的重新定义,忽略了艺术作品的形式美感、技艺和美学判断,而过分强调艺术的生成性和非理性因素。这种观念可能导致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评价体系的削弱。回应:德勒兹并不否定美学,而是主张艺术应超越既定的形式,进入“生成与差异”的领域。在他看来,艺术的价值不仅在于美的呈现,还在于其通过打破固有框架,创造新的感知和体验方式。

政治与伦理维度的缺乏

有些批评者认为,德勒兹的艺术与身体理论过于关注形而上学和哲学层面,而忽略了艺术在社会、政治和伦理维度上的责任和作用。德勒兹的理论虽然具有解放性,但并未明确提出如何在现实社会的具体情境下实践这种解放。
批评:德勒兹的哲学虽然打破了传统权威的结构,但它在如何处理具体的社会压迫、政治不公和伦理问题时显得不足。其理论虽然强调多样性和生成,但并未提供实际的路径来应对全球性的问题,如社会不平等、性别歧视或种族问题。回应:德勒兹的思想正是在挑战传统政治与伦理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具开放性和创造力的社会实践方式。通过解构现有的权力结构,他为新的政治和伦理关系的出现铺平了道路。这种“微观政治”的视角不仅限于宏大叙事,而是聚焦于个体和集体层面的变革。

艺术家与观众角色的混淆

德勒兹认为,艺术作品与观众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互动的,观众在观看作品的过程中也参与了作品的创造。这种去中心化的观念引发了一些艺术界和美学家对艺术家身份的质疑。
批评:德勒兹的理论模糊了艺术家与观众的边界,削弱了艺术创作中艺术家的主导地位。这种观念可能导致艺术创作的概念化和去个性化,艺术作品失去了其作为“完成品”的地位。回应:这种去中心化的观念是一种民主化的艺术实践,鼓励观众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而非被动的消费者。艺术不再是封闭的静态实体,而是一个持续变化的生成过程,观众的感知、情感和体验都是这一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身体与欲望的极端解构

德勒兹与加塔利对身体和欲望的极端解构,尤其是“无器官的身体”和“欲望机器”理论,受到一些伦理学家和社会学者的批判。
批评:德勒兹和加塔利对欲望的非传统定义和身体的去结构化,可能导致对自我调控和社会道德的忽视。尤其是“无器官的身体”被批评为一种过度抽象的概念,可能在伦理层面上引发危险的后果,因为它削弱了身体的整体性和生命的有机性。回应:欲望在德勒兹的理论中并不是原始的冲动,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力量,推动身体不断生成与变化。他们强调,德勒兹的目标是通过打破传统的身体和欲望观念,解放身体和欲望的潜能,重新定义创造性实践和身体经验。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Thursday

爱垦網评注·Body-道体

德勒兹的“Body”概念与中华哲学中的“道体”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尤其是在对自然、宇宙和存在的整体性理解上,都强调存在的动态性与生成性。两者的差异,在于“Body”更具突破性、差异化和变革性,而“道体”则更加和谐、自然和有机。若能在创意领域中结合,将形成一种既具有创造性变革又尊重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平衡实践。

德勒兹的“Body”

德勒兹关于“Body”(身体)的概念,并非传统的物质性身体,而是一个更广义的存在状态或“平面”。在德勒兹的哲学中,身体是生成、力量、差异与多重关系的集合体。他借用了斯宾诺莎的思想,认为身体不是一个静态的实体,而是多种力量和能力的汇聚,存在于无数关系、变化和过程之中。这种“身体”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能动性,始终在与世界、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变化。

在德勒兹的概念中,“身体”更像是一个场域,它不仅包括物质的层面,还涉及精神、力量、情感等多重维度的动态生成。对于德勒兹来说,身体与世界之间没有明确的边界,它是一种过程性存在,体现了他所推崇的“生成”概念。

“道体”

“道体”是道家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特别是《老子》和《庄子》思想的体现。“道体”指的是“道”作为宇宙本体和万物生成的根源。它无形无象、不可见不可名状,却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和运行之道。道体不受任何形式的限制,超越了具体的物质存在,它是宇宙的根本法则和内在秩序。

在道家哲学中,“道体”体现了宇宙的整体性和内在秩序,包含了世界的生长、发展和变化的法则,是万物从无到有、从生到灭的背后力量。“道体”虽然无形,但它无处不在,是万物的源头,也是万物存在的基础和归宿。

相似性

整体性与动态性:无论是德勒兹的“身体”概念,还是道家哲学的“道体”,都强调了存在的整体性和动态性。两者都拒绝将世界、存在视为固定的、静态的实体,而是通过流动、变化、互动来理解世界。


在德勒兹的哲学中,身体是一个多重力量和关系的动态场域,不断生成、变化和流动。


在道家哲学中,“道体”是宇宙的根本法则,万物从道体中生成,又最终归于道体,体现了“生生不息”的循环。

去本质化的视角:德勒兹的身体概念与道体的另一个相似点是两者都拒绝了传统的“本质”或“实体”观念。对于德勒兹,身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关系网络,而非一个固定的本质。类似地,“道体”并不具有具体的形态或本质,而是超越任何定义和分类的存在状态。

不同点

西方与东方的哲学背景:德勒兹的“身体”概念植根于西方的现代哲学,尤其是尼采斯宾诺莎柏格森的思想传统,强调“生成”、“差异”和“去中心化”。身体在德勒兹的哲学中具有一定的“反抗性”,它打破传统哲学对固定本质和身份的追求。

“道体”则来自东方的道家思想,虽然它也强调生成和流动,但道家哲学更注重与自然和宇宙的和谐。道家强调无为、顺应自然,认为通过对“道”的理解,可以达到与宇宙的整体性融为一体。

生成的方向性:德勒兹的“生成”和“身体”概念更多地强调差异和突破,试图在固定的秩序中发现新的可能性。而“道体”虽然也是生成万物的源泉,但它更强调一种自然的自我调节与和谐,变化与生成是在整体的平衡与道的引导下进行的。

整合与启示

如果将德勒兹的“身体”与“道体”进行类比,可以说两者都对宇宙的生成、变化与流动有着深刻的理解,且都超越了静态的、固定的存在观。然而,德勒兹的“身体”更具有变革性,打破传统的秩序并不断创造新的可能性,而“道体”则更侧重于与宇宙的和谐与顺应。
在文创领域,这种整合可以为创意实践提供两个不同但互补的视角:

生成的突破性(德勒兹):文创实践中,可以通过不断打破既定形式,探索新颖的表达方式和创意模式,追求差异和多样性。


生成的和谐性(道体):另一方面,创意的生成可以与自然、社会、文化保持和谐,强调创作与环境、文化背景的协调与顺应。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Thursday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Wednesday

爱垦APP情感素:非人稱力量

德勒兹提到「情感素」(affect)是「生命的、非人称的力量」,主要是源于他对情感和感知的理解,超越了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视角。德勒兹将情感素视为一种脱离个体经验的力量,而是一种具有普遍性和能动性的存在。换句话说,情感素视为生命本质的一种动力,它超越了具体个体的生命定义,不依赖个体经验,而是贯穿于生命的生成与变化中,是一种普遍的、非个人化的力量。

生命的力量 (Puissance de vie)德勒兹认为,情感素是生命本身的一部分,是一种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力量。这个「生命」不仅限于个体的生物学层面,更是广义的生命流动,是持续变化的创造力。因此,情感素与生命的本质相关,它不断流动、转化,打破了世俗或旧有框架对生命的界定。

非人称的力量 (Non personnelle)德勒兹在这里强调的是情感素并不局限于个人的情感经验或个体认知。它不属于某个主体,而是一种超越个体界限的力量。在他的哲学中,个体并不是世界的中心,相反,世界中的力量和情感常常作用于个体,而不为个体所拥有。这种力量不仅在人类之内运作,也在人类之外流动,连接人与自然、人与非生命之间的关系。

超越旧有生命个体的定义:德勒兹试图打破传统的生命个体观念,认为生命不是固定的个体,而是处于持续的生成和流动之中。情感素体现了生命力量的流动和变化,超越了我们对个体和主体性的界定,体现为一种「生成」(becoming)。这种生成强调了跨越物质、身体、时间和空间的潜在联系和变化,情感素因此成为了生命动力的具象化。

德勒兹的创造性哲学:德勒兹哲学核心之一是“差异”和“重复”(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他批判线性、固定的生命观,转而强调变化、生成和流动。情感素体现了这种动态的哲学观:它不仅仅是个体感受的汇集,更是超越个体、社会结构甚至物质层面的力量,能够推动新的生命形式和存在方式的产生。

情动地方志
情感素:非人稱力量
德勒兹时间观
弗洛姆 To Have or To Be
德勒兹经营地方感
感觉建构非肉身公式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Wednesday

爱垦網·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感觉建构非肉身公式

德勒兹在分析塞尚的画作时,提出感觉建构的要素并非肉身公式下的骨架,而是像房屋或结构一样的整体感知。这一思想的逻辑基础可以追溯到他对感觉、艺术和身体的哲学理解。在《感觉的逻辑》中,他借鉴了现象学以及梅洛庞蒂的影响,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德勒兹强调感性体验的结构性与动态性,超越了传统的物质框架和身体骨架,提出感知通过一个整体的、去中心化的结构生成,就像建造一座房屋那样,各个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感性的场域。德勒兹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对感性经验的独特理解,并将其应用于艺术和感觉的哲学讨论中。

感知的整体性与结构性: 德勒兹认为,感觉不是局部或个别的感官刺激,而是通过一个整体性结构来呈现的。这里的“房屋”或“结构”比喻的正是这种整体的感知方式。他强调,艺术作品或感知中的感觉块并不是由独立的元素(如身体的骨架)构成的,而是一个具有内在统一性和整体性的感知场域。

这种整体性概念与德勒兹对生成(becoming)的关注有关。对他而言,感觉的存在不是简单的身体机械结构或物理公式可以解释的,而是一个通过生成性过程逐渐显现的整体。这就像房屋的建造,不是单纯的墙壁、屋顶的累加,而是通过各个部分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具有意义的空间。这种整体结构决定了感知的内在逻辑,而不仅仅是感官输入的汇总。

超越物质的感性构造: 德勒兹特别关注艺术中的感性体验如何能够打破物质限制,并呈现出一种“不可见的可见性”。在塞尚的画作中,他认为色彩、形状、光影等并不是简单的物质现象,而是构建出一种感性结构,这种结构超越了单纯的物理存在。

这种思路借鉴了现象学对知觉和感知的讨论,尤其是梅洛庞蒂关于身体的“体知觉”(embodied perception)理论。德勒兹将感性经验视作某种“虚拟性”,即它不仅仅存在于肉体和物质层面,而是通过与观者的互动,在感知结构中形成了超越物质的体验。塞尚的画作呈现的感觉正是一种通过虚拟性生成的整体体验,而不是通过物理解剖学来理解。

感性块与感知的多维性: 德勒兹在《感觉的逻辑》中提出了“感性块”(bloc of sensation)的概念,指的是感知中各个要素(如色彩、线条、形状)在特定情境下整合成一个感性整体,而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叠加。感性块是动态的、有机的,它代表着感知的多维性,而不是线性或单一维度的存在。

塞尚的画作通过色彩、光影的互动构建了复杂的感性块,这种多维的感知体验打破了传统的物理空间概念。对德勒兹而言,感知中的每个要素并不是依赖于骨架或物理结构的支撑,而是通过其在感性场域中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结构。德勒兹将这种感知体验视为感性体验的核心,不再依赖身体或肉体的固定公式,而是通过艺术和感觉的生成性创造出新的感性空间。

去中心化的感知经验: 德勒兹的逻辑基础还在于他对传统感知模式的批判。他反对将感知简化为由中心控制的感官输入,如将眼睛视为视觉的核心或将骨骼视为支撑身体的基础。相反,他认为感知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经验,感性体验通过其自身的内部关系和动态性生成,而不是依赖于一个中心或骨架式的结构。

这与德勒兹的整体哲学思维有关,特别是他反对传统形而上学中的二元对立(如主体客体、身体灵魂等)。德勒兹的感知理论基于差异与重复的哲学框架,感性经验中的差异性和动态生成取代了传统的稳定性和固定结构。因此,塞尚的画作展示的感性体验并非依赖于某种中心的骨架,而是在色彩、光影和形状的流动性中生成一个不断变化的感知整体。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