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愛墾APP: 無器官身體の教育的“平面”與“身體”
在教育領域中,這個「平面」與「身體」具體可以這樣來理解——
在教育領域中,德勒茲的「平面」(plane)和「身體」(body)的概念可以被視為對學習與教育過程中的生成、潛能、關係和個體體驗的形象化和哲學詮釋。具體來說,教育中的「平面」可以代表學習和知識生產的開放場域,而「身體」則是參與者(學生、教師)在這一場域中具體生成的個體化表現。以下是如何在教育領域理解和應用這兩個概念的詳細闡釋;以回應“新文創”的教育呼唤。
教育中的「平面」
在德勒茲的意義上,平面是一個生成和潛能的空間,承載了各種流動、關係和轉化。這一概念可以應用於教育的不同層面,特別是學習環境、知識生產以及教學過程中的開放性和流動性。
知識的生成平面:教育中的平面可以理解為一個學習和知識生成的潛在場域。這個場域並非固定的、線性的教學框架,而是開放的,充滿了各種思想、實踐和創造力的生成可能。知識並非被動地從教師傳遞給學生,而是在師生互動、情境和體驗中生成。例如:當學生通過討論、協作或實踐活動進行學習時,他們不是簡單地接收預設的知識,而是在動態的學習過程中與其他學生、教師和知識環境互動,在此過程中不斷生成新的理解和想法。
去中心化的學習過程:德勒茲的平面強調去中心化,意味著學習不應該依賴某個單一的權威或中心(如教師),而應該是多元化的、多向度的。學習者在這個平面上沒有單一的起點或固定的終點,而是通過與環境、材料、他人互動,持續生成自己的知識和理解。例如:在自主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選擇自己的學習路徑,根據自身的興趣與經驗在「平面」上生成獨特的學習過程,而不是跟隨預設的教學計劃。
多樣化的學習路徑與創新:教育中的平面意味著多種學習路徑的可能性。不同學生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方法和體驗進入學習場域,沒有唯一正確的方式。這種開放性允許學生探索個人化的知識生成方式,也促進了創新和創造力的釋放。例如:STEAM教育中的跨學科學習,學生通過項目制學習、多樣化的媒介和互動工具,可以生成個性化的學習體驗,形成獨特的知識路徑。
教育中的「身體」
德勒茲所說的「身體」(尤其是無器官身體,Body without Organs)意味著不受傳統功能或預設結構限制的存在。在教育中,「身體」可以被理解為學習者的個體存在及其感知、體驗和生成的潛能。
學習者的身體性體驗:身體在教育中不僅是生理的存在,它也包括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情感、認知和經驗的所有感知體驗。學習不只是知識的傳遞,更是通過身體的感知和體驗進行的生成過程。例如:在體驗式學習中,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互動、身體的參與(如科學實驗、藝術創作、戶外教育等),體驗到知識如何與身體互動,形成更深層次的理解。這種身體性體驗突破了傳統的「聽講記筆記」的學習模式。
無器官身體與開放的學習潛力:德勒茲的「無器官身體」打破了傳統的功能性限制,類似地,學生在學習中也不應被預設的角色或功能束縛。學生的學習潛力是不固定的,不受某一單一評估體系或學習模式的限制。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個性化的,具有無限的可能性。例如:在自主學習和個性化教育中,教師鼓勵學生探索和發現自己的學習興趣,而不是強制他們遵循預定的課程表或考試導向的學習路徑。這種教育方式使得學生可以自由生成自己的學習體驗,發揮自身的潛能。
教師的作用,生成的引導者:在這種模式中,教師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引導者或促成者,幫助學生在教育的「平面」上生成自己的知識與體驗。教師需要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與批判思維,而不是直接控制他們的學習路徑。例如:在探究式學習中,教師為學生提供資源和指導,鼓勵他們自己探索問題,發展個人見解,而非傳遞標凖答案。
平面與身體在教育中的互動
在教育中,平面和身體的互動至關重要。學生(身體)在學習的平面上不斷生成知識、技能和體驗,教育的成功與否不在於預設的學習成果,而在於如何充分發揮學習者身體的生成潛能。
生成的教育模式:教育不應被視為一種從教師到學生的單向傳遞,而是一個生成的過程。學生作為身體通過情感、感官、經驗與平面的知識潛能互動,形成獨特的學習路徑和成果。例如:在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或協作學習環境中,教師提供基本資源和框架,學生通過自己的體驗和與他人的互動在生成的平面上創造自己的知識體系。
開放性與潛力的實現:教育應關注的是如何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平面,使他們在此生成獨特的學習路徑。身體(學生的個體性)在這個平面上與知識、情感和他人互動,生成多樣的、非線性的發展過程。
實例與實踐
蒙台梭利教育:在蒙台梭利教學中,學習環境被設計成一個開放的「平面」,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活動和學習工具。學生的「身體」通過與這個開放環境中的物質、感官體驗互動,生成個性化的知識體驗。
體驗式教育與身體性學習:如項目制學習、戶外教育、游戲化學習等方式,強調通過身體的實際參與和體驗進行學習,這使得知識不再僅是抽象的符號,而是通過身體的感知得以具象化。
在教育領域中,平面代表了開放的、去中心化的學習環境和知識生成的場域,而身體則是個體化的學習者通過感知、體驗和情感在平面上生成的具體體現。教育中的平面為身體提供了生成的潛能,身體則通過與平面中的知識、體驗互動,不斷生成個體化的學習過程。兩者的互動促進了更加自主、創造性和體驗性的學習模式。
愛墾APP: 無器官身體のGen Z呼唤理論
在The Theory of Calling視角下,Z世代(Gen Z)的特點與德勒茲的「無器官身體」(BwO)概念以及情動轉折的動態生成過程有一些潛在的共鳴。
The Theory of Calling
這個理論通常強調使命感、內在驅動力和意義感,特別是個體追求的目標應與其深層的價值觀、身份認同和內在動機相吻合。Calling是一種個人感覺到被召喚去追求某個事業、使命或目標,具有強烈的個人意義和社會影響。這種召喚感通常帶有內在自我實現的性質,驅動個人追求超越個人利益的目標。
Z世代的特點
Z世代(大約出生於1997年至2012年之間)具有以下幾種顯著特點:
強烈的自主性與去中心化的價值觀:Z世代通常追求自主性和自我表達,他們傾向於拒絕傳統的層級結構,強調多元化、個體化與去中心化的組織方式。與「無器官身體」的流動性類似,Z世代傾向於在各種動態網絡中尋找自我,而非被限制在固定的框架或身份中。
多重身份與流動性:Z世代往往不局限於單一身份,而是在社會、數字化環境以及個人生活中扮演多重角色。這與「無器官身體」的流動性特質有類似性,個體身份的生成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而非固定的狀態。
情感和價值驅動的選擇:Z世代在職業選擇、生活方式以及社會參與方面,往往更關注情感和價值的契合,尤其是環境保護、社會公平、文化多元等議題。相比於傳統的物質導向型價值觀,他們更看重情感驅動的使命感和意義感,這也符合「情動轉折」中強調情感流動和生成的觀點。
對集體使命和社會正義的敏感度:許多Z世代個體參與社會運動、氣候行動、性別平等和種族正義等全球性議題,反映出他們追求一種「超個人」(超越個體的)使命感。這與德勒茲的去個體化和流動性產生了某種契合。他們的社會參與往往不是為了傳統的「組織目標」或「個人利益」,而是為了更大的社會使命。
The Theory of Calling與無器官身體的聯系
從「Calling」的角度看,Z世代中的許多人感受到某種集體性的呼喚,這種呼喚驅使他們尋找與自我認同、情感流動、社會公正相關的事業。這種驅動不僅超越了個人層面的追求,還具有去中心化、網絡化的特點。
去中心化的使命感:Z世代對中心化的、固定的職業路徑或組織架構興趣減少,而傾向於參與那些讓他們感覺到可以隨時生成、變化的項目或事業。無器官身體的去中心化特質在這一點上與他們的使命感相呼應。
生成中的情感轉折:Z世代的情感驅動與德勒茲「生成」的概念契合。他們的使命感不僅來自於理性分析或傳統的職業規劃,而更多是通過情感的流動、共鳴、價值觀的認同以及個體和社會之間的動態關係來生成。這種情感驅動的生成過程與無器官身體的不斷去疆域化和再疆域化相似。
集體使命與社會流動:Z世代對社會正義和全球議題的參與,反映出他們並不局限於傳統的個人發展,而是在更大范圍的集體使命中尋找自我。這種使命感打破了傳統管理學中的個體主義或組織目標,類似於德勒茲和瓜塔里對「無器官身體」生成過程中超越個人的集體性和流動性。
非傳統組織模式的接受:Z世代接受並樂於參與去中心化、流動性強的非傳統組織模式,比如社區集體、線上網絡、臨時項目等。這些組織方式打破了傳統的科層制結構,更像是一種無器官身體的運作模式,強調個體與集體之間的流動、交錯和生成。
衝突與共鳴
雖然The Theory of Calling通常強調內在使命感和個體的內在驅動,而「無器官身體」更多關注去個體化和去疆域化的生成過程,但在Z世代身上,這兩者之間卻存在共鳴:
Z世代的使命感不是線性或固定的,而是在不斷的生成過程中被創造出來。他們的使命感不僅局限於個人,而是通過去中心化的網絡和集體行動實現的,這與德勒茲強調的集體性生成(通過情感、欲望流動而實現的超個體秩序)相契合。
從The Theory of Calling的視角下,Z世代的使命感和無器官身體的生成過程可以看作是對傳統組織結構、管理學和領導學的一種挑戰。他們通過情感驅動、集體參與和流動性的多重身份,展現了更具生成性和去中心化的社會參與方式。這種模式與傳統管理學的固定層級、目標導向和控制模式形成了張力,同時也反映出Z世代對使命感的更廣闊理解。
愛墾APP:海外新文創「教育身體」
將維柯、雅各布森、克里斯蒂瓦和羅蘭·巴特的理論,融入海外華人社團作為新文創「教育身體」的視角時,這個「身體」的「內在平面」和「組成平面」,可被理解為一系列複雜的文化、符號、情感和認知過程。這些理論的結合為墾友提供了更深刻的視角,探索社團作為文化教育和再生產場域時的多層次內涵。
「內在平面」:文化記憶、感知、情感與符號交流的深層結構
「內在平面」反映了這個教育身體中隱含的深層力量和結構,它包括了文化記憶、符號化、情感表達以及語言和思想的交織。這一平面反映的是深藏於身體中的無形、難以直接觀察的「內部機制」。
維柯(Giambattista Vico)的「詩性智慧」
維柯的「詩性智慧」指的是早期人類通過象征和感性想象與世界建立聯系的能力。對於華人社團來說,維柯的觀點可以解釋社團如何通過神話、傳統節慶和象征性語言來構建文化記憶。社團作為教育的「內在平面」,承載著祖輩留下的象征和神話,通過感性智慧,將這些記憶代代傳承下來。例如,通過古老的節日儀式或講述祖先故事,社團成員將集體經驗轉化為「詩性」的文化記憶。
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的「語言功能模型」
雅各布森的語言功能模型強調了語言在交流中的多重功能,如表達、指示、抒情等。在海外華人社團中,語言不僅是溝通的工具,還承擔了維護文化認同和傳遞文化價值的功能。社團的教育身體通過言說、儀式和文藝活動(如書法、戲劇)進行符號化的傳遞,確保文化在不同世代中得以延續和再現。因此,這個教育身體的「內在平面」包含著通過詩性符號系統(語言、圖像、象征等)所進行的多維文化交流。
克里斯蒂瓦(Julia Kristeva)的「互文性」和「情動轉折」
克里斯蒂瓦的互文性理論表明,所有文本都在不斷地與其他文本進行對話。作為文化載體的海外華人社團,它的「內在平面」就如一個龐大的互文網絡,傳統與現代、華人與當地文化之間不斷進行交織與對話。社團內的文化實踐既是對華人傳統的再現,也是在全球文化語境下的重新書寫與再造。這一平面還承載了情感的流動,克里斯蒂瓦的「情動轉折」表明,情感與文化體驗是密不可分的。通過節慶活動、宗教儀式或文學創作,情感體驗塑造了社團成員的文化認同和共同體感。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的「神話」
巴特認為神話是一種言說方式,是通過符號與意識形態來解釋世界的工具。在華人社團中,許多文化實踐本質上是在再生產傳統文化的「神話」,比如龍的形象、家族崇拜、儒家倫理等。在社團的「內在平面」上,這些文化符號成為了對身份認同和價值觀的無形規訓。社團的教育身體通過對這些符號的重複性再現,幫助成員感知、認同並內化華人的文化神話,同時也在全球化語境下進行適當的轉化和更新。
肖禮彬·做好人文科學跨學科研究的六點要訣
近期,由美國同心學術聯合會舉辦的第十五屆跨學科人文科學國際會議在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隆重召開,本屆會議從今年開始提供了雙語的中文會場,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歐陽康教授作為唯一的中文與英文大會演講嘉賓作了中英文演講,我現場聆聽了這一大會主題發言《世界的復雜性、人性悖論與人文學術的當代使命——人類社會困境的反思與超越》,與其他世界各國與會的專家學者也有著廣泛交流,深刻感受到國內人文科學本土研究的嚴謹與深度,也感受到國內同行對國際人文知識及跨學科研究理論方法的渴求。筆者對國內學者如何更好地利用跨學科國際會議加強與國際人文世界及其他交叉學科的交流,有下述幾點想法。
第一,現代人文學者必須具有跨學科的知識與國際視角。比如,有些哲學與倫理思想廣泛應用於管理、經濟以至於工程行業,美國電器和電子工程師協會2014年和2016年分別舉行了兩次學術研討會,探究倫理在工程行業的應用,規范倫理中的德性倫理(virtue ethics)就被推崇和應用於工程行業尤其是提高管理人員素養。哲學與文化也廣泛應用於各領域尤其是跨文化的商業與管理實踐,如國際人力與國際營銷對於多元文化背景的員工及市場的處理上,就大量用到了荷蘭心理學家霍夫斯泰德的跨文化的維度分析,「儒家動力論」正是其中概括中國文化特征的一個維度,這些維度與其他文化理論為跨文化交流、國際商務、管理等實踐與研究提供了大量思路和借鑑。還有些心理學的理論也應用於其他領域,如美國心理學家科爾伯格的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理論,在現代倫理決策研究中就有應用。
縱覽當下國外大學的課程設置即可看到,除了普通的單一學科,有的大學還在本科階段明確設置了交叉學科, 如哲學與工程、哲學與經濟、英語與哲學、英語與歷史以及哲學、工程與法語、工程與管理等,為交叉學科的研究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二,人文學科的研究需要具備跨文化的國際先進理論與模型。本屆與會代表中有人談到中小學教育的理念、中外心理學研究等,有些理論如全球本土化理論(glocalization)即「全球視角,本土行為(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正可以用來部分支撐這些以本土為主但同時接納全球元素的研究。當然,在具體應用中應該分析具體情況,不能全盤照搬這些全球跨文化的理論。
在全球化的國際背景下,人文研究各領域對於跨文化核心理論的應用缺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先進模式的構建及彼此的認同感,導致拉大與國際人文研究的距離。學術研究的每一步均需要詳實的論證和說明,這些有國際認同的跨文化理論的應用會增強論證的信度和效度。
第三,人文學科跨學科研究需要界定好相互的兼容點。比如,談到道教與森林養生時,既需要大量文獻來說明它們兼容的可行性,同時也要具體分析二者,嘗試從不同的角度通過某些共性找到兼容點。道教裡的一些與養生相關的要素,可以從整體裡提煉出來,配合森林養生的特點,逐一辯證地探討和分析。其衍生的變量,需要用實證研究或其他方法來證明它們的兼容性。
工程倫理與醫學倫理等方面的研究也一樣,也需要了解哪些特征的倫理要素能有效應用於這些特定行業解決相關問題。有時,一個兼容點的探討可能考慮了哲學、文化、管理、行業等多個視角。由於國際會議的開放性,與會的國內同行可以鎖定自己感興趣的方面,有目的地探討以增強相關研究。
第四,人文科學跨學科研究要明確其研究目的、構建完整的研究框架。本屆會議上,有與會的國內學者探討自媒體的產生與發展,這就需要提供一個前提以明確其研究目的,以此為指導構建符合該研究的框架。
第五,人文科學跨學科研究需要有合適的研究方法。一名人文科學研究者既要了解常見的單一研究方法,如定量和定性研究,借助於統計工具如SPSS進行分析。也應注意到,近年來出現的綜合研究方法,已被看作第三種研究方法並廣泛應用於國際人文研究。
第六,人文科學跨學科研究需要具備國際權威的參考文獻。研究者應當盡量引用這些文獻,對於國內有些來源權威但仍是漢語的文獻,確有必要的也需要做好翻譯,保證所有相應文獻的一致性和准確性。
總之,作為一名當代人文學者,應當努力具備國際學者跨學科的知識與能力,以更好地被國際學術共同體認同,進而更有效地傳播人文知識、創建良好的人文環境。類似本屆跨學科人文科學國際會議這樣的高層次國際會議,是一種極好的平台,有助於讓國內學者大膽展示自己的學術成果,加深與海外學者的交流。
(作者系英國威爾士三一聖大衛大學博士研究人員、英國高等教育學會會員;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17年09月04日])
延續閱讀·愛墾網評注:人文科學研究方法
羽心萦:人文社科研究经典论断
在《论法学研究方法》一书中,北京大学法学院陈瑞华教授提出一些重要论断——
✦ 有两句关于学术研究的格言,第一句是:“一个最愚蠢的学者,往往去研究没有发生的问题。”这里强调的是对经验事实的关注而反对进行抽象的理论思辨。第二句是:“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不是论证理论的成立,而是证明理论尚未被推翻。”
✦ 理论要想取得重大的突破,必须首先提出一般理论的例外,然后用经验事实对这个例外加以证实,之后再将其确定并概念化,最终提出自己的理论。
✦ 方法上的革新和新理论的提出本身都不是目的,这些最多只能算作社会科学研究中一种比较低层次的境界,社会科学是在理论的竞争和对话中前进的,对话才是学术研究的本质和归宿。
✦ 一个完整的社会科学研究,这五个阶段是不可或缺的:
第一,研究者要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要从经验事实出发,发现、提出并解决理论问题;
第二,要学会提出假设;
第三,要运用科学方法对其加以证明,特别要注意证伪方法的使用;
第四,要学会如何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归纳的方法,从个别到一般,提出概念化、模式化的理论,进行因果律的分析;
第五,就是要跟最前沿、最经典、最权威的理论进行对话,发现这些理论的例外,反思甚至挑战它的权威性,到最后,例外累积起来,或许就是一种理论的创新。
✦ 卢梭就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人生而自由却无时无刻不在枷锁之中。“生而自由”是价值判断,而“无时无刻不在枷锁之中”则是一种客观的现实描述,我们不用去研究虚无缥缈的“自由”,而完全可以去研究枷锁之中的奴役现象。所以我的结论就是:与其研究人权,不如研究侵权;与其研究正义,不如研究不正义,总之,研究价值应当将研究对象客观化,从价值的反面切入进行研究,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 我个人认为,黑格尔当年所作的论断——“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应该做以下限制才不至于发生谬误:存在的东西都有它发生的原因和存在的背景,它能一直存在,就说明它能够发挥某种特定的社会功能,而如果一个制度或一种现象存在的根据和理由没有了,这个事物也就自然会消失了。
✦ 与规范性的研究相比,只有描述性的分析才更能经受住时空的考验。模式化和因果化的研究往往可以拥有跨越时空的生命力。
✦ 根据笔者的观察,中国的法学——尤其是部门法学——在研究“问题”方面,更多地赋予法学研究以实用性和功利性的考虑,以推进立法和改进司法作为研究的归宿,从而走进了“对策法学”的桎梏之中。而法学界——尤其是法理学界——在研究“主义”方面,则明显地陷入纯粹的理性思辨之中不可自拔,以至于忘记了法学研究的本来目的,使法学在部分学者那里成了一些西方哲学观点的变种。这是两个需要引起足够警惕的学术误区。
✦ 真正的学术大师绝不仅仅是立法建议和改革对策的提出者,而更应是法学思想的提出者和基本理论的创立者。当一位著名法学者不再仅仅满足于担当“某某法之父”,而是努力成为“某某理论之父”时,我们距离出现法学大师的时代就不遥远了。
✦ 找到具有理论价值的问题是作出理论创新的前提。因此,“问题意识”中的“问题”应该是“具有理论意义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制度和法治层面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经由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提出具有解释力的理论。
✦ 一个理想的研究对象应该是那些理论含量比较丰富的研究课题,是那些既能“大处着眼”又能“小处入手”的问题。所谓“大处着眼”,就是指对该问题的研究可以有一个宏观的理论视野,能够创造出一种理论,而所谓“小处入手”则是指对该问题的研究能够找到一个可以操作的、可供分析的论据较多的切入点。
✦ 这种所谓的历史研究有两个重大的教训:(1)很多历史研究纯属资料堆积,而与研究的主旨、提出的假设和命题没有任何逻辑关系。这也恰恰是教科书式写作思维的典型反映。(2)这种历史考察没有对古代制度在今天的影响进行必要的分析,而这种分析恰恰具有更大的理论价值。
✦ 我曾经说过:对策法学的最高目标是创造一个良法,而法解释学的最高境界则是创造美治的状态,两者的结合就是“良法美治”的理想境界。
✦ 经验实证研究实际上有多种表现形式,我总体上认为,只要是研究法律制度的实施和客观的法律现象,都可以算作经验实证研究,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既可以用数据统计的方法,也可以用个案分析的方法。
✦ 要记住,经验实证研究首先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其次是一种对待学问的态度。
✦ 绝对不能先有一种理论观点,然后在实践中去寻找吻合自己观点的材料。这样的研究是非常危险的,也难以算得上科学的研究,因为大千世界要寻找任何一种常见观点的论据都并不困难。这样的研究,论据越多则谬误越深。
✦ 所以,在进行理论提升之前,一定要对经验事实尽可能全面、透彻地掌握,要把相关的背景和知识尽可能清晰、深入地了解。我向来主张,知识成就不了学者,更成就不了理论家,但是没有知识的铺垫也是提不出任何理论的。
✦ 罗丹还有一句话更为经典:“成为艺术大师的最好的诀窍,就是在人们司空见惯的地方发现出美来。” 而我把这句话引申一下,什么叫理论大师?就是能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经验事实中找到规律、产生灵感、提出理论。
✦ 一味强调“学以致用”的法律学者,尽管发现了法律实施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却并没有找到造成这些问题出现的深层原因,或者说根本没有发现中国法律制度和司法程序中的深层结构。
✦ 通过研究这些自生自发而又效果良好的改革措施,研究者可以发现究竟什么才是富有生命力的制度设计,并从中发现中国的法制经验。
✦ 要穿过经验事实的迷雾,我们就需要做一个社会科学家,从社会科学的角度,观察法律问题,总结问题的出现规律,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将其上升到概念化的高度,从而在总结中国法制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法律理论。
✦ 规范法学仅仅关注法律条文的制定、改进和实施,忽略了法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复杂性。规范法学过分强调解决问题,而忽略了对社会科学的核心问题——因果关系的分析。规范法学还有一个缺憾,那就是过分强调对西方理论的运用,把中国现实当作西方理论适用的“例题”。
✦ 任何理论模型都是信息节约的工具,一种理论、一个定律、一个定理可以表达非常丰富的思想。
(節錄自:羽心萦:如何做人文社科研究的60条经典论断;2023年06月2
陈明发禅叙·一无所有
香客:我来拜见大师,心中已一无所有。
上人:把你的「一无所有」留下吧。
香客:我都已经一无所有了,还能留下什么?
上人:那,把你的「一无所有」带回去吧。
人文科學研究方法 - 學習専題 1
人文科學研究方法 - 學習専題 2
人文科學研究方法 - 學習専題 3
人文科學研究方法 - 學習専題 4
陈明发原创·穿插在故事里的段子
自从妳在我的花季里停留,我就一直盼着,妳几时回来......,好把花束的账结了。
公主曾从我的青春走过,真险,原来是公主的铁扇,那“幸运男”嘴巴都甩歪了。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气死人,航线取消了也不早说,让人瞎等。
我原来也想,能以平常心看待这世界多好啊,偏偏医生说:“你把通血管的账单付了再说吧。”
这道路坎坎坷坷,我不怨;风景马马虎虎,我没意见,但我应该为了那折扣一块钱的入门卷,就在社媒上给他们打五颗星吗?(2.7.2024)
陳明發·原創新句 (30.6.2024)
1
信仰並沒有給予我們一目了然的能力,而是一份篤定;一心不亂,理性自然敞明。
2
科學解釋不來的事物,未必就沒存在的價值。畢竟,科學只是我們理解這世界的其中一個方法。我們還有萬千法門,了解人事物的“真身”。
3
高官有權力居於「風格」理由,拒絕輿論將自己與別人比較。但世界要看到的,是我們的「審美」能力;絕不是「審丑」。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